CN113303281B -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3281B CN113303281B CN202110609077.9A CN202110609077A CN113303281B CN 113303281 B CN113303281 B CN 113303281B CN 202110609077 A CN202110609077 A CN 202110609077A CN 113303281 B CN113303281 B CN 1133032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plate
- seaweed
- growth
- clea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用于调节水质和水体温度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进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一侧的海藻生长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一侧的养殖箱、连接在所述养殖箱底面上清洁箱,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本发明可通过调节进水机构上改变淡水和海盐水的进给比例,再通过调节机构的对淡水和海盐水进行混合,完成绿海龟养殖海水的制备,再通过控制控制机构来控制绿海龟的进食;最后通过清洗板对支撑板上的污秽排泄物进行清洗;发明在方便喂食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景观丰容效果。降低了绿海龟的饲养难度,提高了绿海龟在人工环境下的福利,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景观丰容是指对圈养动物所处的环境进行修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其生物学功能,如生殖成功率和适应性等,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目前,绿海龟人工繁育环境较其野外生存环境仍较为单一,仅通过放置礁石模型等来模拟其野外生存环境。绿海龟人工繁育中的喂食过程也仅通过直接投食解决,未能模拟其野外的取食环境。
绿海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除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和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见绿海龟上岸产卵外,中国沿岸几乎难觅海龟上岸产卵的踪迹。
据悉,在自然条件下,绿海龟洄游旅程相当漫长,出生地和觅食地往往相距数千甚至上万公里,天敌众多。近年来,由于渔业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造成产卵地和栖息地遭受破坏,使我国绿海龟种群遭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保护海龟,如设立海龟自然保护区保护海龟重要的栖息地。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还专门颁布了《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海龟的保护力度。
尽管如此,受海洋无序开发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海龟种群恢复速度仍然十分缓慢。广东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保护区上岸产卵的海龟仍然在个位数之间徘徊。让绿海龟在人工条件下繁育和生长无疑成为恢复我国野生海龟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此,我们通过模拟绿海龟在野外的取食条件,设计了一种绿海龟喂食装置及其方法,在供给食物的同时,实现对绿海龟人工繁育环境的丰容,有效提高了人工环境下绿海龟的福利。
目前绿海龟在人工繁育条件下的喂食方法常采用固定时间直接投食的方法,且投放的食物常常浮于水面。而绿海龟在野外常常取食生长于礁石上的海藻。因此,目前的喂食方法不符合绿海龟在野外的取食习惯,不利于后期的野外放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要点为: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主要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用于调节水质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进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一侧用于海藻生长的海藻生长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一侧的养殖箱、连接在所述养殖箱底面上的清洁箱,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且每个所述支撑腿上均转动设置有四个固定钉,固定钉可以保证箱体的稳定性。
所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内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一曝气头、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内壁上的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内的第二曝气头、用于提供氧气的曝气机,所述加热板通过温度控制旋钮进行调节,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通的淡水管和海盐水管、横插在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盐水管之间并水平贯穿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盐水管的调节盘、设置在所述调节盘外圈上的从动齿环、与所述从动齿环相互啮合的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齿环的驱动齿轮,通过转动驱动齿轮使从动齿环带动调节盘转动,通过传动比的设置更加方便的将调节盘调节到合适的配伍比例,使养殖水体更适合绿海龟的生长。
所述驱动齿轮上通过连杆连接一个驱动转盘,所述连杆上通过轴承套装有一个刻度盘,所述调节盘上设置有多组调节组合套管,每组所述调节组合套管包含两个调节管,且每个调节管的外管径和所述淡水管、所述海盐水管的内径相同,每个调节组合套管的两个调节管上的内管径按比例设置,调节盘每转动一次,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盐水管更换一次调节配比,所述刻度盘上刻有刻度线,刻度盘配合传动比,使调节步骤更加方便。每个调节组合套管的两个调节管上的内管径按比例设置,调节盘每转动一次,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盐水管更换一次调节配比,所述刻度盘上刻有刻度线,刻度盘配合传动比,使调节步骤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海藻生长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底部的基体室、垂直设置在所述基体室顶部的第四档板和第三挡板、设置在所述养殖箱内的三条生长通道、水平设置在最底层生长通道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内的第二挡板、水平设置在中间层生长通道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内的第一挡板,所述海藻生长箱内部顶端、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全光谱金卤灯,所述第一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三挡板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二挡板延伸至所述第四挡板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四挡板的最顶端处于所述支撑滤板的水平轴位置上,所述第三挡板的最顶端处于所述第二挡板所处的水平轴位置上,先通过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使海藻分隔生长,再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分隔生长的海藻进行引导生长,使每个生长通道内的海藻都可以满足绿海龟的食用量,并且还可以保护海藻基体不会被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箱包括:设置在所述养殖箱内部底面上的支撑滤板、设置在所述养殖箱内部远离海藻生长箱一侧的栖息板、设置在所述养殖箱外侧用于控制所述栖息板上下滑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每条生长通道出口位置处的控制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齿轮、套在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上的传动带,所述栖息扳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生长通道上端的电机、设置在电机上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另一端上的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上的仿生珊瑚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仿生珊瑚板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防护层,防护层可以保护绿海龟不会被撞伤,通过控制仿生珊瑚板的升降,控制生长通道的开启和闭合,从而控制绿海龟的进食,保护海藻基体的同时,使绿海龟进食更加可控,减少饲养者的饲养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滤板下方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端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的更换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箱内部侧面的清洗板、设置在所述清洗箱底部的出水口,所述箱体和所述清洗箱之间设置有清洗通道、所述清洗通道底面设置有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的两个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一端上的滑块、设置在滑块和靠近箱体后端的滚轮之间的驱动杆,所述第一滑轨水平设置,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滑轨远离第二滑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通过更换机构对支撑板快速移动,并通过清洗板对支撑板进行清洗,保证支撑板洁净的同时,绿海龟的排泄物还可以为海藻生长提供养料,使海藻生长速度更快,为绿海龟提供更多的食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要点为:
通过所述的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进行绿海龟喂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绿海龟放养
打开支腿上的固定钉,将箱体固定在养殖场上,推开调节机构后,将绿海龟放养至养殖箱内,闭合调节机构;
S2、养殖管理
通过调节进水机构上的调节盘,改变淡水和海盐水的进给比例,完成不同配比的海水制备,再通过调节机构的对淡水和海盐水进行混合,混合同时进行曝气和调温,完成绿海龟养殖海水的制备,通过第四挡板和第三挡板将海藻进行分隔处理,并通过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对海藻的生长方向进行引导,使海藻能够顺利进入生长通道中,打开全光谱金卤灯和第二曝气头促进海藻生,通过控制控制机构来控制绿海龟的进食;
S3、支撑板清洗
通过更换机构对支撑板进行控制,并通过清洗板对支撑板上的污秽排泄物进行清洗,具体步骤为: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滑块在第二滑轨内滑动,滑块上的驱动杆对滚轮进行驱动,滚轮驱动完成支撑板的移动,使支撑板脱离支撑滤板的底部,并移动到与所述清洗板的平行位置处,打开清洗板上的清洗头对支撑板进行冲洗;
S4、更换水源
支撑板移开后,养殖箱内的水会通过清洗箱底部的出水口排出,并通过出水通道排入基体室内,再排到箱体外部,此时再通过更换机构使支撑板回到支撑滤板下方,使养殖箱底部密封,再通过S2中的方法完成海水制备,向养殖箱内冲入干净的养殖水,为绿海龟提供干净的生长水环境。
进一步的,S1中所述调节盘分为三个调节组合套管,分别对应三种海盐水和淡水的进水体积配比,第一种为3∶1,第二种为4∶1,第三种为2∶1。
进一步的,S中控制绿海龟进食的方法为:上层电机启动,使连接杆转动120°,带动上层的仿生珊瑚板向上移动,此时,上层海藻生长通道打开,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上层海藻生长通道内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内的海藻,48h后,上层电机再次启动,使连接杆反向转动120°,带动上层仿生珊瑚板向下移动,同时,中层电机启动,使中层连接杆转动度,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向上移动,此时,中层海藻生长通道打开,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中层海藻生长通道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中的海藻,再经过48h 后,中层电机再次启动,使中层连接杆反向转动120°,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向下移动,同时,底层电机启动,使底层连接杆转动120°,带动底层仿生珊瑚板向上移动,此时,下层海藻生长通道打开,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下层海藻生长通道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中的海藻,再经过48h后,开始新一轮循环,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保护海藻基体不会被绿海龟破坏,还可以保证海藻的生长,使每个生长通道内都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海藻供绿海龟食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发明通过设置海藻生长箱,并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对海藻进行分隔处理,使海藻顺着多个生长通道生长,并在每个生长通过的出口处设置仿生珊瑚板,并通过控制机构对仿生珊瑚板进行控制,通过仿生珊瑚板的打开和闭合控制海龟的进食,保护了海藻基体不会被破坏,使海藻可以持续不断的为绿海龟提供食料。
第二,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洗箱,并通过更滑机构对支撑板进行移动,通过清洗板对支撑板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通过排水通道进入基体室内,绿海龟的排泄物可以为基体室内的海藻基体提供养料,加快海藻的生长速度,故本发明不仅可以更加方便的清洗养殖箱的底部,还可以构成一个生态循环,使海藻源源不断的为绿海龟提供食料。
第三、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进水机构,可以快速的对养殖水体进行制备,并且可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和温度进行控制,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区域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区域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调节盘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刻度盘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更换机构闭合时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9是本发明更滑机构打开过程中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10是本发S2中海龟喂食时间轴示意图。
其中,1、箱体,2、调节机构,21、温度调节旋钮,22、搅拌轴,23、第一曝气头, 24、加热板,25、曝气机,26、第二曝气头,3、养殖箱,31、移动机构,311、传动带, 312、传动齿轮,32、栖息板,33、支撑滤板,34、控制机构,341、电机,342、连接杆, 343、轴承,344、仿生珊瑚板,345、防护层,4、进水机构,41、淡水管,42、海盐水管, 43、调节盘,431、调节组合套管,44、驱动齿轮,45、驱动转盘,46、刻度盘,461、刻度线,47、从动齿环,5、支撑腿,51、固定钉,6、海藻生长箱,61、第一挡板,62、第二挡板,63、全光谱金卤灯,64、生长通道,65、第三挡板,66、第四挡板,67、基体室, 7、清洁箱,71、支撑板,72、清洗板,73、出水口,74、出水通道,741、斜面,8、更换机构,81、第一滑轨,82、第二滑轨,83、滚轮,84、驱动杆,85、限位槽,86、电动伸缩杆,8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主要包括:箱体1、设置在所述箱体1顶部的用于调节水质的调节机构2、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上的进水机构4、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一侧用于海藻生长的海藻生长箱6、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一侧的养殖箱3、连接在所述养殖箱3底面上的清洁箱7,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5,且每个所述支撑腿5上均转动设置有四个固定钉51。
如图3所示,所述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内的搅拌轴2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22上的第一曝气头23、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内壁上的加热板24、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二曝气头26、用于提供氧气的曝气机25,所述加热板24通过温度控制旋钮21进行调节,所述进水机构4包括:与所述调节机构2相连通的淡水管 41和海盐水管42、横插在所述淡水管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之间并水平贯穿所述淡水管 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的调节盘43、设置在所述调节盘43外圈上的从动齿环47、与所述从动齿环47相互啮合的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齿环47的驱动齿轮44。
如图3、图6、图7所示,所述驱动齿轮44上通过连杆连接一个驱动转盘45,所述连杆上通过轴承套装有一个刻度盘46,所述调节盘43上设置有多组调节组合套管431,每组所述调节组合套管431包含两个调节管,且每个调节管的外管径和所述淡水管41、所述海盐水管42的内径相同,每个调节组合套管431的两个调节管上的内管径按比例设置,调节盘43每转动一次,所述淡水管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更换一次调节配比,所述刻度盘46上刻有刻度线461。
如图3所示,所述海藻生长箱6包括: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底部的基体室67、垂直设置在所述基体室67顶部的第四档板66和第三挡板65、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的三条生长通道64、水平设置在最底层生长通道64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二挡板62、水平设置在中间层生长通道64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一挡板61,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部顶端、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上均设置有全光谱金卤灯63,所述第一挡板 61延伸至所述第三挡板65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二挡板62延伸至所述第四挡板 66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四挡板66的最顶端处于所述支撑滤板33的水平轴位置上,所述第三挡板65的最顶端处于所述第二挡板62所处的水平轴位置上。
如图3所示,所述养殖箱3包括: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部底面上的支撑滤板33、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部远离海藻生长箱6一侧的栖息板32、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外侧用于控制所述栖息板32上下滑动的移动机构31、设置在每条生长通道64出口位置处的控制机构34。
所述移动机构31包括:两个传动齿轮312、套在两个所述传动齿轮312上的传动带311,所述栖息扳32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带311上,所述控制机构34包括:设置在生长通道64上端的电机341、设置在电机341上的连接杆342、设置在连接杆342另一端上的轴承343、设置在所述轴承343上的仿生珊瑚板344。
所述仿生珊瑚板344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防护层345。
如图3、图5、图8、图9所示,所述清洁箱7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滤板33下方的支撑板7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1两端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71的更换机构8、设置在所述清洁箱7内部侧面的清洗板72、设置在所述清洗箱7底部的出水口73,所述箱体1和所述清洗箱7之间设置有清洗通道74、所述清洗通道74底面设置有斜面741。
所述更换机构8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81和第二滑轨8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81和第二滑轨82上的两个滚轮8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82上的电动伸缩杆86、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86伸缩一端上的滑块87、设置在滑块87和靠近箱体1后端的滚轮83之间的驱动杆84,所述第一滑轨81水平设置,滚轮8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1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滑轨81远离第二滑轨8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85。
通过上述的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对绿海龟进行喂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绿海龟放养
打开支腿5上的固定钉51,将箱体1固定在养殖场上,推开调节机构2后,将绿海龟放养至养殖箱3内,闭合调节机构2;
S2、养殖管理
通过调节进水机构4上的调节盘43,改变淡水和海盐水的进给比例,完成不同配比的海水制备,再通过调节机构2的对淡水和海盐水进行混合,混合同时进行曝气和调温,完成绿海龟养殖海水的制备,通过第四挡板66和第三挡板65将海藻进行分隔处理,并通过第二挡板62和第一挡板61对海藻的生长方向进行引导,使海藻能够顺利进入生长通道64 中,打开全光谱金卤灯63和第二曝气头26促进海藻生,通过控制控制机构34来控制绿海龟的进食;
S3、支撑板清洗
通过更换机构8对支撑板71进行控制,并通过清洗板72对支撑板71上的污秽排泄物进行清洗,具体步骤为:通过电动伸缩杆86的伸缩运动,带动滑块87在第二滑轨82 内滑动,滑块87上的驱动杆84对滚轮83进行驱动,滚轮83驱动完成支撑板71的移动,使支撑板71脱离支撑滤板33的底部,并移动到与所述清洗板72的平行位置处,打开清洗板72上的清洗头对支撑板71进行冲洗;
S4、更换水源
支撑板71移开后,养殖箱3内的水会通过清洗箱7底部的出水口73排出,并通过出水通道74排出箱体1外部,此时再通过更换机构8使支撑板71回到支撑滤板33下方,使养殖箱3底部密封,再通过S2中的方法完成海水制备,向养殖箱3内冲入干净的养殖水,为绿海龟提供干净的生长水环境。
S1中所述调节盘43分为三个调节组合套管431,分别对应三种海盐水和淡水的进水体积配比,第一种为3∶1,第二种为4∶1,第三种为2∶1,此次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海盐水∶淡水为3∶1的方式,温度设置25℃。
如图10所示,S2中控制绿海龟进食的方法为:上层电机341启动,使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上层的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上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上层海藻生长通道64内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内的海藻,48h后,上层电机341再次启动,使连接杆342反向转动120°,带动上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下移动,同时,中层电机342启动,使中层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 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再经过48h后,中层电机 341再次启动,使中层连接杆342反向转动120°,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下移动,同时,底层电机341启动,使底层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底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再经过48h后,开始新一轮循环。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S1中所述调节盘43分为三个调节组合套管431,分别对应三种海盐水和淡水的进水体积配比,第一种为3∶1,第二种为4∶1,第三种为2∶1,此次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海盐水∶淡水为4∶1的方式,温度设置25℃。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S1中所述调节盘43分为三个调节组合套管431,分别对应三种海盐水和淡水的进水体积配比,第一种为3∶1,第二种为4∶1,第三种为2∶1,此次实施例中采用第三种海盐水∶淡水为2∶1的方式,温度设置25℃。
Claims (4)
1.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箱体(1)、设置在所述箱体(1)顶部的用于调节水质和水体温度的调节机构(2)、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上用于配备养殖水的进水机构(4)、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一侧用于海藻生长的海藻生长箱(6)、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一侧的养殖箱(3)、连接在所述养殖箱(3)底面上用于清洗所述养殖箱(3)底部的清洁箱(7),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5),且每个所述支撑腿(5)上均转动设置有四个固定钉(51);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内的搅拌轴(2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22)上的第一曝气头(23)、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内壁上的加热板(24)、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二曝气头(26)、用于提供氧气的曝气机(25),所述加热板(24)通过温度控制旋钮(21)进行调节,所述进水机构(4)包括:与所述调节机构(2)相连通的淡水管(41)和海盐水管(42)、横插在所述淡水管(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之间并水平贯穿所述淡水管(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的调节盘(43)、设置在所述调节盘(43)外圈上的从动齿环(47)、与所述从动齿环(47)相互啮合的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齿环(47)的驱动齿轮(44);
所述驱动齿轮(44)上通过连杆连接一个驱动转盘(45),所述连杆上通过轴承套装有一个刻度盘(46),所述调节盘(43)上设置有多组调节组合套管(431),每组所述调节组合套管(431)包含两个调节管,且每个调节管的外管径和所述淡水管(41)、所述海盐水管(42)的内径相同,每个调节组合套管(431)的两个调节管上的内管径按比例设置,调节盘(43)每转动一次,所述淡水管(41)和所述海盐水管(42)更换一次调节配比,所述刻度盘(46)上刻有刻度线(461);
所述海藻生长箱(6)包括:设置在所述海藻生长箱(6)底部的基体室(67)、垂直设置在所述基体室(67)顶部的第四挡板(66)和第三挡板(65)、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的三条海藻生长通道(64)、水平设置在最底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二挡板(62)、水平设置在中间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上且位于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的第一挡板(61),所述海藻生长箱(6)内部顶端、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上均设置有全光谱金卤灯(63),所述第一挡板(61)延伸至所述第三挡板(65)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二挡板(62)延伸至所述第四挡板(66)所处的竖直轴位置处,所述第四挡板(66)的最顶端处于支撑滤板(33)的水平轴位置上,所述第三挡板(65)的最顶端处于所述第二挡板(62)所处的水平轴位置上;
所述养殖箱(3)包括: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部底面上的支撑滤板(33)、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内部远离海藻生长箱(6)一侧的栖息板(32)、设置在所述养殖箱(3)外侧用于控制所述栖息板(32)上下滑动的移动机构(31)、设置在每条海藻生长通道(64)出口位置处的控制机构(34);
所述移动机构(31)包括:两个传动齿轮(312)、套在两个所述传动齿轮(312)上的传动带(311),所述栖息板(32)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带(311)上,所述控制机构(34)包括:设置在海藻生长通道(64)上端的电机(341)、设置在电机(341)上的连接杆(342)、设置在连接杆(342)另一端上的轴承(343)、设置在所述轴承(343)上的仿生珊瑚板(344);
所述仿生珊瑚板(344)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防护层(345);
所述清洁箱(7)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滤板(33)下方的支撑板(7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1)两端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71)的更换机构(8)、设置在所述清洁箱(7)内部侧面的清洗板(72)、设置在所述清洁箱(7)底部的出水口(73),所述箱体(1)和所述清洁箱(7)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74)、所述出水通道(74)底面设置有斜面(741);
所述更换机构(8)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81)和第二滑轨(8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81)和第二滑轨(82)上的两个滚轮(8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82)上的电动伸缩杆(86)、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86)伸缩一端上的滑块(87)、设置在滑块(87)和靠近箱体(1)后端的滚轮(83)之间的驱动杆(84),所述第一滑轨(81)水平设置,滚轮(8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1)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滑轨(81)远离第二滑轨(8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85)。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绿海龟喂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绿海龟放养
打开支撑腿(5)上的固定钉(51),将箱体(1)固定在养殖场上,推开调节机构(2)后,将绿海龟放养至养殖箱(3)内,闭合调节机构(2);
S2、养殖管理
通过调节进水机构(4)上的调节盘(43),改变淡水和海盐水的进给比例,完成不同配比的海水制备,再通过调节机构(2)对淡水和海盐水进行混合,混合同时进行曝气和调温,完成绿海龟养殖海水的制备,通过第四挡板(66)和第三挡板(65)将海藻进行分隔处理,并通过第二挡板(62)和第一挡板(61)对海藻的生长方向进行引导,使海藻能够顺利进入海藻生长通道(64)中,打开全光谱金卤灯(63)和第二曝气头(26)促进海藻生,通过控制机构(34)来控制绿海龟的进食;
S3、支撑板清洗
通过更换机构(8)对支撑板(71)进行控制,并通过清洗板(72)对支撑板(71)上的污秽排泄物进行清洗,具体步骤为:通过电动伸缩杆(86)的伸缩运动,带动滑块(87)在第二滑轨(82)内滑动,滑块(87)上的驱动杆(84)对滚轮(83)进行驱动,滚轮(83)驱动完成支撑板(71)的移动,使支撑板(71)脱离支撑滤板(33)的底部,并移动到与所述清洗板(72)的平行位置处,打开清洗板(72)上的清洗头对支撑板(71)进行冲洗;
S4、更换水源
支撑板(71)移开后,养殖箱(3)内的水会通过清洁箱(7)底部的出水口(73)排出,并通过出水通道(74)排至基体室(67)后排出箱体(1)外部,此时再通过更换机构(8)使支撑板(71)回到支撑滤板(33)下方,使养殖箱(3)底部密封,再通过S2中的方法完成海水制备,向养殖箱(3)内冲入干净的养殖水,为绿海龟提供干净的生长水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调节盘(43)分为三个调节组合套管(431),分别对应三种海盐水和淡水的进水体积配比,第一种为3∶1,第二种为4∶1,第三种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控制绿海龟进食的方法为:上层电机(341)启动,使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上层的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上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上层海藻生长通道(64)内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中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内的海藻,48h后,上层电机(341)再次启动,使连接杆(342)反向转动120°,带动上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下移动,同时,中层电机启动,使中层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再经过48h后,中层电机(341)再次启动,使中层连接杆(342)反向转动120°,带动中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下移动,同时,底层电机(341)启动,使底层连接杆(342)转动120°,带动底层仿生珊瑚板(344)向上移动,此时,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打开,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保持关闭,绿海龟只能取食下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而无法取食上层和中层海藻生长通道(64)中的海藻,再经过48h后,开始新一轮循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9077.9A CN113303281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
JP2021188029A JP7084568B1 (ja) | 2021-06-01 | 2021-11-18 | 湿地公園の鳥類の多様性を回復するための鳥誘引監視装置および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9077.9A CN113303281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3281A CN113303281A (zh) | 2021-08-27 |
CN113303281B true CN113303281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7737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090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303281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84568B1 (zh) |
CN (1) | CN1133032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88629B (zh) * | 2022-07-28 | 2023-06-16 | 浙江大学 | 一种动物实验研究用动物粪便处理设备 |
CN115767231B (zh) * | 2022-11-24 | 2024-05-17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图像采集便于维护的安全警示装置 |
CN116772926B (zh) * | 2022-12-29 | 2024-05-1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一种评估气候适应性城市气候变化风险的便携装置及方法 |
KR102680996B1 (ko) * | 2023-04-14 | 2024-07-02 | 국립생태원 | 소형 야생동물 모니터링 장치 |
CN117825511B (zh) * | 2024-03-06 | 2024-06-07 | 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焊接风机塔筒质量检测装置 |
CN117896598B (zh) * | 2024-03-15 | 2024-05-31 | 北京希嘉创智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视化图像数据采集装置以及采集方法 |
CN118264775A (zh) * | 2024-04-10 | 2024-06-28 | 西华师范大学 | 一种湿地栖息生物监测装置 |
CN118405288B (zh) * | 2024-06-28 | 2024-08-27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潮滩探测用的无人机装置及其方法 |
CN118794953B (zh) * | 2024-09-14 | 2025-01-21 | 浙江清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浮游生物多视角原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36216A (ja) * | 1995-11-07 | 2007-06-07 | Boston Scientific Ltd | 小型膀胱尾部を備えている尿管ステント |
CN101407757A (zh) * | 2008-12-09 | 2009-04-15 | 朱洪 | 一种水面养殖工程设施的装置及构建方法 |
CN107211946A (zh) * | 2017-05-28 | 2017-09-29 | 陈俊豪 | 绿海龟的养殖方法 |
CN209390884U (zh) * | 2019-01-24 | 2019-09-17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大鲵繁殖设备 |
CN111513023A (zh) * | 2020-05-24 | 2020-08-11 | 镇江大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09122B2 (ja) * | 2002-03-06 | 2009-01-14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野鳥の鳴き声及び人の音声認識装置及びその認識方法 |
US8820266B2 (en) * | 2011-02-28 | 2014-09-02 | Maricultura Vigas S.A.P.I. De C.V.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quaculture |
JP6405080B2 (ja) * | 2013-03-19 | 2018-10-17 | 株式会社田定工作所 | 渡り鳥観察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用送信機 |
CN106504762B (zh) * | 2016-11-04 | 2023-04-14 | 中南民族大学 | 鸟类群落数量估计系统及其方法 |
-
2021
- 2021-06-01 CN CN202110609077.9A patent/CN11330328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1-11-18 JP JP2021188029A patent/JP7084568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36216A (ja) * | 1995-11-07 | 2007-06-07 | Boston Scientific Ltd | 小型膀胱尾部を備えている尿管ステント |
CN101407757A (zh) * | 2008-12-09 | 2009-04-15 | 朱洪 | 一种水面养殖工程设施的装置及构建方法 |
CN107211946A (zh) * | 2017-05-28 | 2017-09-29 | 陈俊豪 | 绿海龟的养殖方法 |
CN209390884U (zh) * | 2019-01-24 | 2019-09-17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大鲵繁殖设备 |
CN111513023A (zh) * | 2020-05-24 | 2020-08-11 | 镇江大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3281A (zh) | 2021-08-27 |
JP2022184687A (ja) | 2022-12-13 |
JP7084568B1 (ja) | 2022-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03281B (zh) | 一种具有景观丰容作用的绿海龟人工繁育喂食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4855310B (zh) |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 |
CN101669452A (zh) | 一种美国鲥鱼养殖亲鱼的仿生态繁殖方法 | |
CN103004666A (zh) | 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 |
CN105994072B (zh) |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 |
CN109349189A (zh) | 一种海浪驱动的贝类自动投喂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 |
CN110999829B (zh) | 一种黑斑原鮡鱼苗仿生态培育方法 | |
CN201393474Y (zh) |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 |
CN101317551B (zh) |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 |
CN209218928U (zh) | 一种小龙虾工厂化产卵孵化装置 | |
CN112314508B (zh) | 一种海参养殖设备 | |
CN109804953A (zh) |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 |
CN104957064B (zh) | 一种虎斑乌贼的育苗方法 | |
CN101933482A (zh) | 花鲈南北杂交及生殖调控选育方法 | |
CN103461224B (zh) | 刺参杂交育种中种参的选择方法 | |
CN101790967A (zh) | 一种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 |
CN113711959A (zh) |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 |
CN112868589A (zh) | 一种横带髭鲷高效人工催产装置及方法 | |
CN213881396U (zh) | 一种用于螺、贝类水产的周年规模化养殖系统 | |
CN105724288B (zh) |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室内培育方法 | |
CN108770742A (zh) | 一种罗氏沼虾高成活率的育苗方法 | |
CN1843100A (zh) | 雄性夏鲆与雌性牙鲆人工杂交及育苗方法 | |
CN108522367B (zh) | 一种褐菖鲉室内人工育苗的方法 | |
CN109197699B (zh) | 一种三湖慈鲷的高产养殖装置 | |
CN112913734A (zh) | 一种黏性卵自然卵块孵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