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901B -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0901B CN113300901B CN202010881327.XA CN202010881327A CN113300901B CN 113300901 B CN113300901 B CN 113300901B CN 202010881327 A CN202010881327 A CN 202010881327A CN 113300901 B CN113300901 B CN 1133009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ay
- data stream
- state information
- monitored
- time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能够避免由于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出现波动,而导致的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也出现波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数据流监控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流在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延迟时长是反映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服务方为了确保给客户提供可靠的高性能SLA,往往需要对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延迟时长进行监控。
现有针对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延迟时长进行监控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思路一般为:针对待监控待监控数据流,配置一个固定的延迟时长阈值,再将待监控待监控数据流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该固定的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待监控待监控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但是,现有针对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延迟时长进行监控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往往会存在由于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出现波动而导致的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差的问题,如:由于网络运营方的网络异常造成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出现波动,就会导致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差的问题。
在其他类似场景下,也可能会存在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差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或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或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提高传输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优先级。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数据流信息记录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的标识信息、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以及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与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记录表;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无法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创建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包括:
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
从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获得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可选的,所述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向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发送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概述表的请求消息;
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以提供给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
可选的,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获得所述数据流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等级,所述服务等级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的所述服务等级下,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
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
获得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中确定的目标服务等级;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等级,确定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
可选的,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阈值确定界面,并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阈值确定界面;
通过所述交互界面获得目标用户针对所述阈值确定界面确定的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
可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提供所述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延迟状态信息。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装置,包括:
延迟时长阈值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延迟时长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延迟状态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执行下述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交换机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交换机中的待交换数据流作为待监控数据流,并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
从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交换机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所述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先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再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最后,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通过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来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能够避免由于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出现波动,而导致的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也出现波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地展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对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待监控数据流的延迟时间进行监控,以根据待监控数据流的延迟时间确定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
所谓网络交换设备局为连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络通信设备,以实现不同网络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所谓待监控数据流为网络交换设备中需要监控的数据,所谓数据流为是一组有序,有起点和终点数据包序列。所谓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包括: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和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不为延迟数据流,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待监控数据流的初始状态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所谓初始延迟状态信息为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或者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时,该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状态信息。另外,如果当前时间并非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的时间,或者待监控数据流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的时间,则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的确定过程请参照图1。
图1中的网络交换设备为交换机101和用户终端102,该交换机101中包括: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内存管理单元101-2以及处理器单元101-3。所谓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为用于存储交换机101中数据流的存储单元,所谓内存管理单元101-2为用于管理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以及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中存储的数据流的管理单元,所谓处理器单元101-3为用于对数据流等进行数据处理的单元。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安装有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软件或硬件的内存管理单元101-2。具体的,该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软件或硬件的执行载体为设置在内存管理单元102上的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所谓用户终端102为用于跟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进行交互的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上一般为电脑。
用户终端102在确定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中存储的、需要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监控的目标数据流后,会生成针对目标数据流的数据流监控指令,并将该监控指令发送给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在获得用户终端102发送的数据流监控指令后,会先获得该目标数据流,再获得该目标数据流的标识信息。所谓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为用于唯一标识数据流的信息,一般为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
在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获得目标数据流的标识信息后,会先获得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内存管理单元101-2中的数据流概述表。再根据目标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设置的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与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从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目标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所谓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所谓数据流概述表中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可以对应同一延迟时长阈值,如:同一类型下的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可以对应同一延迟时长阈值;也可以每个不同的数据流可以对应不同的延迟时长阈值。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获得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向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发送用于获得数据流概述表的请求消息,目标计算设备针对请求消息确定数据流概述表,以提供给目标网络交换设备。所谓目标计算设备为用于为目标网络交换设备提供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数据处理服务的计算设备,目标计算设备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为:电脑、服务器以及服务器集群等。
所谓目标计算设备针对请求消息确定数据流概述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一、针对请求消息获得数据流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等级,服务等级用于指示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的服务等级下,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二、通过与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三、获得目标用户通过交互界面从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中确定的目标服务等级;四、根据目标服务等级,确定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五、根据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数据流概述表。
以所谓至少一个服务等级是3个服务等级为例,3个服务等级依次命名为第一服务等级、第二服务等级以及第三服务等级。服务等级一般为用户和服务方约定的服务等级,也可以为根据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经验延迟时长阈值来确定的。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服务等级对应两个阈值,即,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此时,第一服务等级、第二服务等级以及第三服务等级依次可以为:(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1000纳秒,2000纳秒),(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500纳秒,1500纳秒),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200纳秒,1200纳秒)。其中,所谓(1000纳秒,2000纳秒)、(1000纳秒,2000纳秒)以及(200纳秒,1200纳秒)都为候选延迟时长阈值。
如果目标用户通过交互界面从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中确定的目标服务等级为第二服务等级,那么,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为:(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500纳秒,1500纳秒)。
以目标计算设备为电脑为例,所谓与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为电脑的屏幕。
第二种方式为:首先,针对请求消息,生成用于获得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阈值确定界面,并通过与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阈值确定界面。然后,通过交互界面获得目标用户针对阈值确定界面确定的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最后,根据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数据流概述表。即,由客户根据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经验延迟时长阈值来确定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为两个相同的指定数值,如:(0纳秒,0纳秒)等时,或者其它相同的指定数值时,该目标数据流为非待监控数据流;如果目标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为预先设定的值时,如:(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1000纳秒,2000纳秒),则该目标数据流为待监控数据流。另外,请参照图2,如果目标数据流为待监控数据流时,则需要进一步根据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获得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如: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为1000纳秒,第二延迟时长阈值为2000纳秒(即,步骤S201)。
如步骤S202所示,在目标数据流为待监控数据流时,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还需要进一步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具体情况请再参照图1,在目标数据流为待监控数据流时,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会进一步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交换机101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谓待监控数据流在交换机101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为待监控数据流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在缓冲存储器单元101-1中排队等待数据交换的时长数据。
请再参照图2,在获得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后,即可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即,步骤S203)。具体情况请再参照图1,在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获得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后,即可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
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首先,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然后,根据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将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第一延迟时长阈值或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另外,如果当前时间为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或者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的时间,则该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为初始延迟状态信息。
在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后,还可以向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提供延迟状态信息;目标计算设备通过与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延迟状态信息。具体的,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在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时,会在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后,先获得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内存管理单元101-2中的数据流概述表。再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数据流信息记录表。最后,根据待监控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从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所谓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的标识信息、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以及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与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记录表。
如果当前时间不为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或者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的时间,则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此时,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另外,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超过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具体的,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2000纳秒进行对比。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2000纳秒,则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保持一致,即,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2000纳秒,则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相比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将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第二种情况为: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则将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第一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此时,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另外,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超过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具体的,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则将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1000纳秒进行比对。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未达到1000纳秒,则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相比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将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更新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如果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1000纳秒,则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保持一致,即,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先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再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最后,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通过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来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能够避免由于当前延迟时长数据出现波动,而导致的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也出现波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对数据流监控的监控准确度。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相比发生变化时,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还需要根据状态信息的变化执行如下两种不同的步骤:
第一种步骤为: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时,则针对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谓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所谓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提高传输待监控数据流的优先级;或者,CPU中断。
第二种步骤为:如果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时,则针对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谓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所谓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针对待监控数据流生成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所谓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中携带有待监控数据的报文信息、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以及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待监控数据的报文信息能够起到将延迟事件与该待监控数据进行关联的作用。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能够为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的设置和调整起到参照作用。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用于指示相关单元根据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执行延迟事件。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用于指示相关单元根据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执行非延迟事件。
在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在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后,会进一步将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提供给相关单元,相关单元在接收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后,会解析该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获得待监控数据的报文信息,并针对该待监控数据的报文信息,确定延迟事件或者非延迟事件针对的待监控数据。另外,还会获得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或者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由相关单元根据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或者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信息,针对该待监控数据执行延迟事件或者非延迟事件。
具体的,如延迟事件为处理器单元中断,则数据流监控平面101-21会将该携带有处理器单元中断的延迟事件触发指令发送给处理器单元101-3中的数据流控制平面101-31,由数据流控制平面101-31解析数据流控制平面101-31,触发并执行处理器单元中断事件。所谓数据流控制平面101-31为预先设置在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中、用于接收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执行相应事件的单元。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由于只有在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与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相比发生变化时才会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从而能够避免待监控数据流状态保持不变时,会产生重复的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以至于网络交换设备中的相关单元执行不必要的重复事件。
第二实施例
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以及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流监控装置。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应用场景以及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应用场景以及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照图3,其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流监控装置的示意图。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流监控装置,包括:
延迟时长阈值获得单元301,用于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延迟时长数据获得单元302,用于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延迟状态信息获得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延迟状态信息获得单元303,具体用于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或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或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提高传输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优先级。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数据流信息记录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的标识信息、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以及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与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记录表;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无法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创建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延迟时长阈值获得单301,具体用于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从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获得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可选的,所述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包括:向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发送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概述表的请求消息;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以提供给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
可选的,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获得所述数据流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等级,所述服务等级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的所述服务等级下,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获得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中确定的目标服务等级;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等级,确定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
可选的,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阈值确定界面,并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阈值确定界面;通过所述交互界面获得目标用户针对所述阈值确定界面确定的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第三
实施例
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由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照图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
以及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后,执行如下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以及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由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执行如下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对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由于第五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第五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照图5,其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03。
步骤S501: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所谓待监控数据流为网络交换设备中需要监控的数据,所谓数据流为是一组有序,有起点和终点数据包序列。
步骤S502: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交换机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步骤S503: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所谓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包括: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和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不为延迟数据流,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待监控数据流的初始状态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所谓初始延迟状态信息为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或者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时,该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状态信息。
第六实施例
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监控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第六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由于第六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第六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照图6,其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5。
步骤S601:获得目标交换机中的待交换数据流作为待监控数据流,并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所谓待监控数据流为网络交换设备中需要监控的数据,所谓数据流为是一组有序,有起点和终点数据包序列。
步骤S602:从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延迟时长是反映服务等级性能的重要指标,服务等级性能一般为客户和服务方达成服务等级约定,在确定服务等级性能时,可以由客户和服务方达成目标交换机在指定服务等级时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交换机为延迟数据流的先验经验来确定目标交换机在指定服务等级时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的标准。所谓目标交换机在指定服务等级时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的标准包括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具体可以为(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1000纳秒,2000纳秒),或者,(第一延迟时长阈值,第二延迟时长阈值)=(500纳秒,1500纳秒)等。
步骤S603:获得当前时间下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交换机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步骤S604:根据当前延迟时长数据、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所谓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包括: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和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不为延迟数据流,当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时,该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待监控数据流的初始状态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所谓初始延迟状态信息为待监控数据流刚刚进入网络交换设备,或者初次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产生时,该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状态信息。
步骤S605:根据待监控数据流在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针对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针对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所谓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所谓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1、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待,磁待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Claims (19)
1.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提高传输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延迟事件的执行形式至少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的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达到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延迟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数据流信息记录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的标识信息、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以及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与所述数据流的延迟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记录表;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的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从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无法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在所述数据流信息记录表中创建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包括:
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
从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获得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和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向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发送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概述表的请求消息;
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以提供给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获得所述数据流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等级,所述服务等级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的所述服务等级下,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候选延迟时长阈值不同;
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
获得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等级中确定的目标服务等级;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等级,确定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包括:
针对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用于获得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阈值确定界面,并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阈值确定界面;
通过所述交互界面获得目标用户针对所述阈值确定界面确定的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概述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网络交换设备对应的目标计算设备提供所述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目标计算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计算设备对应的、用于人机交互的交互界面展示所述延迟状态信息。
16.一种数据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延迟时长阈值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延迟时长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延迟状态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数据流监控方法的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执行下述步骤:
获得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网络交换设备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19.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目标交换机中的待交换数据流作为待监控数据流,并获得预先设置的数据流概述表,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为用于记录数据流为延迟数据流时对应的延迟时长阈值的概述表;
从所述数据流概述表中,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延迟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
获得当前时间下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目标交换机中的当前延迟时长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所述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数据流在指定时间下是否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或者,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生成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所述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延迟事件的指令,所述非延迟事件触发指令为用于指示针对所述待监控数据流触发非延迟事件的指令;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长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延迟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的前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第一延迟状态信息,则将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当前延迟时长数据不超过所述第二延迟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待监控数据流在所述当前时间下延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延迟状态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不为所述延迟数据流的状态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1327.XA CN113300901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1327.XA CN113300901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0901A CN113300901A (zh) | 2021-08-24 |
CN113300901B true CN113300901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7731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81327.XA Active CN113300901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0090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9949A (zh) * | 2014-04-16 | 2015-11-25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基于对延迟抖动和对话动态的监视的抖动缓冲器控制 |
CN109075997A (zh) * | 2016-04-21 | 2018-12-21 | 思科技术公司 | 互联网协议流量的跳式延迟和往返时间的分布式无状态推断 |
CN109478940A (zh) * | 2016-07-07 | 2019-03-15 | 思科技术公司 | 确定性的、校准的、同步的网络互联访问 |
CN110876159A (zh) * | 2018-08-30 | 2020-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时延确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585833A (zh) * | 2020-04-09 | 2020-08-25 |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探测cdn节点公网质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34622B2 (ja) * | 2013-09-24 | 2017-05-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時刻同期方法 |
JP7115465B2 (ja) * | 2017-03-16 | 2022-08-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遅延予測装置、遅延予測システム、遅延予測方法および遅延予測プログラム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10881327.XA patent/CN1133009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9949A (zh) * | 2014-04-16 | 2015-11-25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基于对延迟抖动和对话动态的监视的抖动缓冲器控制 |
CN109075997A (zh) * | 2016-04-21 | 2018-12-21 | 思科技术公司 | 互联网协议流量的跳式延迟和往返时间的分布式无状态推断 |
CN109478940A (zh) * | 2016-07-07 | 2019-03-15 | 思科技术公司 | 确定性的、校准的、同步的网络互联访问 |
CN110876159A (zh) * | 2018-08-30 | 2020-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时延确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585833A (zh) * | 2020-04-09 | 2020-08-25 |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探测cdn节点公网质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0901A (zh) | 2021-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7266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cross-silo discovery and mapping of storage, hypervisors and other network objects | |
US10158541B2 (en) | Group server performance correction via actions to server subset | |
US11216310B2 (en) | Capacity expan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190182168A1 (en) | Dynamic throttling thresholds | |
KR102110757B1 (ko) | 분산형 저장 시스템의 성능 모니터링 | |
US9124621B2 (en) | Security alert prioritization | |
US10904112B2 (en) | Automatic capture of detailed analysis information based on remote server analysis | |
US11150999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cheduling backup jobs | |
CN111970339B (zh) | 请求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9460399B1 (en) | Dynamic event driven storage system optimization | |
CN112988433A (zh) | 用于故障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1046007A (zh) | 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US10122602B1 (en) | Distributed system infrastructure testing | |
EP4006725B1 (en) |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processing and strategy gene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848972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igh availabilty to service groups within a datacenter | |
US9317355B2 (en) |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an external system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report system errors | |
US2022033504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 for query execution | |
US10191844B2 (en) | Automatic garbage collection thrashing monitoring | |
CN113300901B (zh) | 一种数据流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US9754004B2 (en) | Asynchronous notification method for data storage systems | |
US20230359514A1 (en) | Operation-based event suppression | |
US20230216771A1 (en) | Algorithm for building in-context report dashboards | |
CN113726885B (zh) | 一种流量配额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
US11611466B1 (en) | Impact-aware mitiga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 |
WO2019169727A1 (zh) | 网络流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9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