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8586A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98586A CN113298586A CN202010450333.XA CN202010450333A CN113298586A CN 113298586 A CN113298586 A CN 113298586A CN 202010450333 A CN202010450333 A CN 202010450333A CN 113298586 A CN113298586 A CN 1132985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 real
- virtual
- service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将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将快递面单转换为隐私面单粘贴于快递上,以保护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等通讯信息不被盗取,提升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性,同时在快递派送阶段快递柜支持隐私面单的存件和取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递面单为快递行业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用以记录发件人、收件人以及产品重量等必要信息的单据。
目前,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已开始采用相关技术手段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例如采用临时的虚拟号作为通讯中介来保护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
然而,由于快递柜不支持隐私面单等原因,快递面单作为一种大规模使用的单据,其上携带的收件方用户手机号码等通讯信息尚未被有效保护。鉴于此,有待提出一种方案,以对快递面单上的用户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加以保护。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目前未对快递面单上的收件方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一服务平台或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执行,该方法包括: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服务平台;
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生成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以使第一客户端基于订单信息获得相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客户端;
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个物流方对应的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面单模板,录入第一订单对应的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电子面单,快递面单由电子面单打印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固定电话号码和/或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收件地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根据第二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该方法包括: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根据第三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一客户端或者第一服务平台执行,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将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的方式包括: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标识信息,包括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根据第四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该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从预存储的候选虚拟通讯信息集合中,选择与真实MDN号码的编码形式一致、且当前未被占用的MDN号码,作为真实MDN号码对应的虚拟MDN号码,以及将虚拟MDN号码与真实MDN号码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MDN号码的网络识别码属于当前已公开使用的号码段,且虚拟MDN号码的位数与真实MDN号码位数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虚拟MDN号码与真实MDN号码绑定之后,还包括:
根据真实MDN号码与虚拟MDN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将针对虚拟MDN号码的呼叫请求和/或短消息,转移或转发至真实MDN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为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分配相应的临时即时通讯账户,作为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对应的虚拟账户,将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绑定之后,还包括:
根据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将针对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和/或发出的语音通话请求,转发或转移至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基于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虚拟MDN号码和/或虚拟账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将二维码确定为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二维码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基于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真实MDN号码和/或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将二维码确定为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二维码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二维码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二维码的扫描请求,对二维码进行解析,以获得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虚拟MDN号码和/或虚拟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将对应于同一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写入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互为映射;结构化存储单元支持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进行查询;结构化存储单元包括数组、向量、矩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至少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映射关系,查询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映射关系,查询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查询出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下发至第一终端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映射关系,查询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根据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进一步确定出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定出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标记为隐私面单;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确定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被标记为隐私面单时,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按照隐私面单对应的预设查询方式,查询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查询请求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收件方的身份信息;将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及设备标识绑定。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生物特征采集;
将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及设备标识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验证请求,验证请求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设备标识查询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绑定的至少一个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确定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至少一个收件方的身份信息匹配时,则验证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下发验证通过消息,验证通过消息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快递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和/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
根据第五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该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将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包括:
确定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已绑定有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且绑定关系处于预设的有效期限内时,则将当前已绑定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确定为响应于第一请求而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查询与所述快递面单对应于同一第二真实通讯信息的其他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其他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未结束时,则保持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当前绑定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解除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根据第六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至少携带有第三标识信息;根据第三标识信息,确定与查询请求对应的真实通讯信息,下发至第一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根据第七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待取件包裹的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第二服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包括:
确定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包括MDN号码时,则向MDN号码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以提示收件方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包括:
确定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包括即时通讯账户时,则向即时通讯账户发送文本、图像和/或语音消息,以提示收件方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生物特征采集;
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之后,还包括: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接收第二服务平台下发的验证通过消息,验证通过消息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快递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接收第二服务平台下发的验证通过消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验证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打开放置相应的快递包裹的柜门。
根据第八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接收快递员录入的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基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根据第九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三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第三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根据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根据第十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第十一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根据第十二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一上传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第十三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第一绑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
第四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被配置为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第十四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第二绑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一反馈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根据第十五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二映射单元,被配置为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第十六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和/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第一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查询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第七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第一通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根据第十七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八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快递员录入的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第二通知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根据第十八方面,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第三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三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
第二查询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九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
第三通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根据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第一至第九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处理器执行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第一至第九方面的方法。
采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将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或直接将真实通讯信息隐藏,以保护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等通讯信息不被盗取,提升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性,同时在快递派送阶段,快递柜支持隐私面单的存件和取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例下的系统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交互流程图;
图3示出了一个隐私面单示例;
图4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平台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示例下的系统架构图;
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又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示例下的系统架构图;
图13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的又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说明书提供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适用于需要与用户通过手机登通讯工具进行沟通的多个应用场景,例如快递场景、数据营销场景、房产中介场景、O2O(Online ToOffline,线上到线下)交易场景等等。下面以快递场景为例,对本说明书提供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展开说明。
为便于理解本说明书提供的多个实施例,先简要阐述下快递场景中已有技术下的相关实施方式:目前,已有技术中的大部分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隐私性信息,例如手机号码等直接展示在快递面单上,并未做保护措施;少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手机号码仅有中间四位被隐藏,出于取件时进行手机号码后四位验证等原因,其前三位和后四位仍需要正常显示,未能够对收件人手机号码的全部数字进行保护。快递员将待取件的快递包裹存入快递柜时,将快递面单上表示运单号的一维码放置于快递柜的扫描器下方进行扫描,这样快递柜通过扫描一维码录入运单号(少数快递柜还支持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运单号),一部分快递包裹还需要快递员人工录入快递面单上的收件人的手机号码,之后,快递柜或者服务平台向该手机号码发送用于提示收件人取件的短信,该短信中包含取件码。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将隐藏了用户真实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的隐私面单粘贴于快递上,在物流运送过程中,隐私面单上不显示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等通讯信息,从而能够对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进行保护。
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隐私面单包括各种对收件方真实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快递面单。
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真实通讯信息可以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MobileDirectory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收件方的真实固定电话号码、收件方的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等能够联系到收件方的通讯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一般情况下,真实通讯信息应至少包括真实MDN号码,即真实手机号码。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虚拟通讯信息可以包括虚拟MDN号码、用于保护固定电话号码的指定虚拟号码以及虚拟即时通讯账户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一般情况下,虚拟通讯信息至少包括收件方的虚拟MDN号码,也就是虚拟手机号码,一般也可称为临时号码或者隐私号码等等。
本说明书提出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将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或者固定电话号码等通讯方式的全部数字(或者字符)隐藏,隐藏方式包括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在快递面单上展示,或者还可以展示为空白以及其他除真实通讯信息以外的呈现形式。并且,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收件方可以包括收件人(自然人),也可以包括可以收件的单位、机构等,例如***基金会、**单位作为收件方。
参阅图1所示,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示例中,实施该方法的系统基础架构包括第一服务平台101和/或第一客户端102、第二服务平台20和第一终端设备30。
在快递待发货阶段,持有收件方真实通讯信息的一方,也就是第一服务平台101或第一客户端102,向第二服务平台20(例如云通信平台)发送第一请求以获取与真实通讯信息绑定的虚拟通讯信息,然后在获取到物流方提供的标识信息后,将相应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平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标识信息与真实通讯信息和/或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则在生成该订单对应的电子面单时,将真实通讯信息替换为接收到的虚拟通讯信息进行显示,电子面单打印即得到相应的快递面单,显然,快递面单上仅展示了虚拟通讯信息,而不再展示真实通讯信息。例如,在生成电子面单时,收件人真实手机号码被替换为一个无法分辨是否为真实手机号码的虚拟号码,在电子面单上显示,然后打印出快递面单。其中,电子面单模板可以自带有标识信息。
然后经物流运送,到达快递派送站点,在快递存件阶段,第一终端设备30(例如快递柜)扫描快递面单上表示标识信息的标识码,录入当前待存入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然后依据该标识信息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以查询真实通讯信息,然后通知收件方取件。或者也可以查询虚拟通讯信息,然后通过虚拟通讯信息间接通知收件方取件。例如,快递员将快递存入快递柜时,仅需扫描快递面单上的一维码来录入获取标识信息,基于该标识信息,快递柜向第二服务平台获取该订单中收件人的真实手机号码,并且向该真实手机号码发送包含取件码的短信,提示收件人进行取件。
其中,标识信息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够区分不同快递面单的编码或标识,例如标识信息可以是物流运单号(即快递订单号),也可以是交易订单的交易水流号、交易编号、交易订单号等等。为区分不同实施例中的标识信息,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图8和图12所示的应用场景下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标识信息分别定义为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其中,在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平台包括能够执行本说明书所阐述的相应方法(即基于第一服务平台执行的方法)的任意一种计算机硬件和/或软件的操作环境,例如在快递场景下,第一服务平台可以包括各种支持线上电子交易的服务平台,例如淘宝服务平台、天猫服务平台,以及其他支持在线浏览商品并下单的电商交易平台等等。第一客户端为能够执行本说明书所阐述的相应方法(即基于第一客户端执行的方法)的任意一种客户端,在快递场景下,第一客户端可以包括面向卖家用户的卖家客户端或者面向买家用户的买家客户端,或者可以包括兼容买家功能模块和卖家功能模块的客户端,例如淘宝APP、天猫APP等。第二服务平台包括能够执行本说明书所阐述的相应方法(即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的方法)的任意一种计算机硬件和/或软件的操作环境,例如,第二服务平台可以是支持云通信/云通讯(Cloud Communications)的各种服务平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执行对应方法(即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任意一种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快递柜或可暂存件的服务站点所使用的便携式终端,比如菜鸟驿站所使用的手持终端等。
其中,基于第一服务平台、第二服务平台、第一客户端等执行主体执行相应的方法,包括由该执行主体中任一软硬件设施或者设施集合来执行该方法的情形,也包括基于该执行主体整体执行相应方法的情形。例如,基于第一服务平台执行订单信息处理方法时,既包含第一服务平台整体作为执行主体的情形,也包含第一服务平台中的任一软硬件设施或者设施集合作为执行主体来执行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虚线框表示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平台101与第一客户端102中的任意一个可作为与第二服务平台交互的执行主体。
下面根据各个实施例中在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真实通讯信息是否被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以及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隐私面单,列举几种典型实施例。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快递面单上的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且快递柜能够支持隐私面单。
进一步参阅图2所示的数据交互流程图,作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本说明提供的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S201,第一服务平台101或者第一客户端102向第二服务平台20发起第一请求。
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为与其他实施例区分,将该第一种实施例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描述为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将收件方的虚拟通讯信息描述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待发货订单描述为第一订单。
该实施例中,在快递待发货阶段,与第二服务平台进行交互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服务平台与第一客户端二者其中之一,即第一服务平台或第一客户端102可分别作为独立的执行主体,而无需二者均参与交互。当第一服务平台掌握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且能够获取该订单对应的到第一标识信息时,则第一服务平台可以作为独立的执行主体与第二服务平台进行交互;当第一客户端掌握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且能够获取该订单对应的到第一标识信息时,则第一客户端也可作为独立的执行主体与第二服务平台进行交互。
例如,在买家用户下单时,或者在设置页面,第一服务平台提示买家用户可选择隐私保护服务,在买家用户确认使用该服务后,对于已多次交易的买家用户,第一服务平台掌握该买家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或者固定电话号码,对于第一次交易的新买家用户,则提示该用户输入收件人姓名、电话、收件地址等真实通讯信息,第一服务平台读取该用户真实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后,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第一请求。
再例如,卖家用户面向买家用户提供隐私保护的附加服务,在卖家店铺下单购买任意一款产品,即可享受隐私保护服务。此时,卖家使用的第一客户端获取该用户真实手机号码,以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
S202,第二服务平台20接收到第一请求后,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二服务平台为云通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例如,当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即手机号码)时,根据真实MDN号码与虚拟MDN号码(即虚拟手机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将针对虚拟MDN号码的呼叫请求和/或短消息,转移或转发至真实MDN号码,即,云通信平台可以接收针对虚拟手机号码的通信请求,将其转移至绑定的真实手机号码,通信请求包括发送短消息请求和/或呼叫请求。
云通信平台响应于每一第一请求,为相应的收件方用户分配相应的虚拟通讯信息,并将其与真实通讯信息绑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进行绑定:从预存储的候选虚拟通讯信息集合中,选择与真实手机号码的编码形式一致、且当前未被占用的手机号码,作为真实手机号码对应的虚拟手机号码,以及将虚拟MDN号码(即虚拟手机号码)与真实手机号码绑定。例如,虚拟MDN号码的网络识别码属于当前已公开使用的号码段,且虚拟MDN号码的位数与真实MDN号码位数相同。
例如,在一部分实施例中,需要保护的真实通讯信息即为收件方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则分配一个临时手机号码作为与之绑定的虚拟手机号码。在这部分实施例中,可选的,虚拟手机号码的编码形式应与真实手机号码一致,且位数相同,即虚拟手机号码为普通人员无法识别是否为虚拟手机号码的临时号码,该虚拟手机号码的网络识别码(即移动接入码)为运营商已公开使用的多个号段中的一个号段,例如以130/132/133/138/139/177/189/159等号段开头的手机号码作为虚拟MDN号码。
S203,将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S204,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后,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
第一服务平台或者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后,生成相应的电子面单,已打印得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快递面单,也就是隐私面单。
例如,第一服务平台接收到虚拟手机号码后,将该虚拟号码发送至卖家用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以使第一客户端基于物流方提供的电子面单模板,生成对应的电子面单,在电子面单中,不再显示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而是显示虚拟手机号码。该电子面单经打印后即得到对应的隐私面单,例如,参阅图3所示,假设针对某一收件方设置的虚拟手机号码为“13300000000”承接该快递运送的某物流方对应的快递面单中真实手机号码被替换为“13300000000”进行展示。其中,该虚拟号码仅为示例,不可理解为该号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一定为虚拟号码,实际可用的虚拟号码可包含多个号段,具体可由运营商或者虚拟运营商确定。
例如,目前众所周知的是,170号段为虚拟运营商专用号段,“1700”、“1705”、“1709”分别为不同运营商转售号码标识,在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中,采用170以外的其他未被标识为虚拟专用号段的号段。这样是为了更好地防护用户手机号码被盗,当无法识别是否为真实手机号码时,盗取者可能首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识别真伪,相比于明确可知为虚拟手机号码的方案,相当于多增加了一道保护防线。
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采用物流运单号作为标识信息,则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运单号一般由卖家用户发货时,从物流方直接获取或者从物流方提供的电子面单中读取,然后由第一客户端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或者第一客户端将该运单号发送至第一服务平台,再由第一服务平台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第二请求。当第一服务平台自身具有货品仓储能力和物流运送能力时,即第一服务平台可自行发货并且自带物流时,而当前订单选择采用该平台的专属物流时,则第一服务平台既掌握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也能够直接获得运单号,无需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得运单号。
或者,也可以采用第一订单的交易流水号作为对应的快递面单的标识信息,则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的交易流水号。
当第一服务平台无法直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时,需要通过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获得第一标识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第一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平台之间的交互流程如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运单号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在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之前,还包括:
S2041,第一服务平台基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生成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
S2042,第一服务平台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
S2043,第一客户端基于该订单信息获得相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具体地,第一客户端基于各个物流方对应的带有运单号的面单模板(例如电子面单模板),录入第一订单对应的带有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电子面单,快递面单由电子面单打印得到。
S2044,第一客户端将快递面单的运单号上传至第一服务平台。
例如,淘宝服务平台一般由卖家自行发货,在订单发货时,可通过面向商家的相应客户端获取各个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S205,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对应于同一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写入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互为映射;结构化存储单元支持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进行查询;结构化存储单元包括数组、向量、矩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例如,以运单号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当运单号为“123456789”时,真实通讯信息为一真实手机号码138********,虚拟手机号码为13300000000时,则相应的结构化存储单元可以为:[123456789,138********],其中运单号“123456789”与“138********”互为映射。结构化存储单元还可以为[123456789,13300000000]或者[123456789,138********,13300000000]。
将第一标识信息回传给第二服务平台的目的在于,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于在存件阶段支持快递柜查询真实通讯信息。
在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平台还可以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在快递柜查询时,可通过第一标识信息查询到对应的虚拟通讯信息,以通过虚拟通讯信息作为媒介转移到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进行通讯。
一般地,考虑到节约操作程序原则,多数实施例中,将第一标识信息与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进行映射即可,而虚拟通讯信息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展示于快递面单上以保护真实手机号码,另一方面在于作为通讯中介,也能够联系到收件方,当派送阶段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快递员联系收件人时,也能够通过虚拟通讯信息联系到收件人。
上述S201-S205阐述了快递待发货阶段的多方数据交互流程,在得到相应的隐私面单之后,经物流运送,到达派送阶段时,快递员会将快递包裹存入快递柜或者菜鸟驿站。接下来的S206-S210,则阐述了快递派送阶段的多方数据交互流程:
S206,第一终端设备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和/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例如菜鸟快递柜,菜鸟驿站使用的手持便携式终端等等。其中,便携式终端至少应支持扫描一维码以录入第一标识信息。
S207,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例如,快递柜扫描图3所示的快递面单,录入第一标识信息为“123456789”。快递柜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携带有该第一标识信息“123456789”的查询请求。
S208,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前面已经提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了第一标识信息与真实通讯信息和/或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第二服务平台接收到第一标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信息查询到与之有映射关系的真实通讯信息,或者还可以查询到与之有映射关系的虚拟通讯信息。具体地,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映射关系,查询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真实通讯信息;或者,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映射关系,查询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查询出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下发至第一终端设备;或者,还可以根据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进一步确定出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定出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例如,作为一种典型实施例,第二服务平台可以仅建立运单号与真实手机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在快递员存件时,根据运单号查询相应的真实手机号码,根据运单号查询真实通讯信息相比于通过虚拟通讯信息间接查询真实通讯信息,更为简洁高效。
S209,第二服务平台将待取件包裹的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终端设备。
第二服务平台将查询到的真实通讯信息,或者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终端设备。
S210,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具体地,通知收件方取件,包括向收件方所持有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等。
在一部分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包括MDN号码(即手机号码)时,则向MDN号码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以提示收件方取件。例如,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运单号“123456789”查询到与之有映射关系的真实手机号码为137********,则将该真实手机号码反馈给快递柜,快递柜向该137********发送包含取件码的短信,以提示收件人取件。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二服务平台还可以查询到与该运单号有映射关系的虚拟手机号码为13300000000,则将该虚拟手机号码发送给快递柜,快递柜向该虚拟号码发送包含取件码的短信,第二服务平台能够接收到各个虚拟号码的通信请求,第二服务平台也就是云通信平台接收到该短信请求后,将其转发至真实手机号码。
上述实施例主要以手机号码作为保护对象进行阐述,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真实通讯信息不仅可以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或真实固定电话号码,还可以包括收件方的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信息,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收件方的收件地址信息。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买房用户在下单时仅填写了一个即时通讯账户信息,并未填写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则此种情形下,将收件方的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作为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加以保护。具体地,第二服务平台为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分配相应的临时即时通讯账户,作为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对应的虚拟账户,将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绑定,然后,第二服务平台根据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通过第三方的即时通讯服务平台,将针对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和/或发出的语音通话请求,转发或转移至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例如,在往快递柜存件阶段,确定第二服务平台反馈一即时通讯账户时,则通过第三方的即时通讯服务平台,向该接收到的即时通讯账户发送包含有取件码的文本消息或者发送包含取件码的智能语音消息,以提示收件人取件。如果该即时通讯账户为虚拟即时通讯账户,则由于云通信平台预先设置的绑定关系,针对该虚拟即时通讯账户(即虚拟账户)的消息也可通过第三方的即时通讯服务平台转发至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其中,即时通讯账户可以是各种支持即时通讯的APP账户,比如钉钉账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号码作为保护对象时,真实手机号码与虚拟手机号码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真实手机号码一段时间内对应绑定一个虚拟手机号码。而即时通讯账户作为被保护对象时,当第一标识信息至少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存在一对一或多对一映射关系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即可确定真实即时通讯信息,此时虚拟账户与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可以不采用一一对应的绑定方式,而是采用一个公用虚拟账户对应绑定多个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以第一标识信息作为区分的索引。
在实际的快递物流运送过程中,尤其是派送阶段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特殊情况,完全依赖快递柜并不可靠。在说明书实施例中,当出现特殊情况,例如快递柜无法正常存件需要联系收件人时,快递面单上的虚拟手机号码等虚拟通讯信息,可以作为能够间接联系收件方的联系方式,即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既能够保护真实通讯信息,同时也能够联系到收件人以应对各种具体情形。具体地,云通信平台接收来自于第三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或者短消息发送请求,将其转移或者转发至真实手机号码。第三终端设备包括快递员所使用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以及物流运送中工作人员所使用的用于联系收件人的座机、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还可以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即不仅手机号码等作为保护对象,收件方的收件地址也作为保护对象。
目前的快递面单上也携带有二维码,但该二维码并不能够用于携带收件方的关键信息。
具体地,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平台或第一客户端向第二服务平台上传的真实通讯信息中还包括收件地址信息。在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了相应的虚拟手机号码或者虚拟账户之后,还基于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虚拟手机号码和/或虚拟账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确定为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也就是将收件方的地址信息与虚拟手机号码等信息一起添加到二维码中,如此,快递面单上不再显示收件地址,而是仅显示一个二维码。该实施例要求物流运送的各个环节均支持二维码扫描以识别收件地址。如果有的物流中的少数环节不支持自动二维码扫描,也可以通过人工扫描二维码方式获取收件地址,但这会降低物流分单的效率。
另外,考虑到二维码扫描方的身份鉴别的难度,添加至二维码中的手机号码仍然是虚拟手机号码。当然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真实手机号码等通讯信息与收件地址信息一起添加至二维码中。
接下来,第二服务平台将二维码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然后,第二服务平台接收针对二维码的扫描请求,对二维码进行解析,以获得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虚拟手机号码和/或虚拟账户,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到真实手机号码和/或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信息。
可选的,在一部分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第一客户端或者第一服务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信息之后,将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快递面单标记为隐私面单。如此,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可以首先判断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为隐私面单,确定为隐私面单,则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按照隐私面单对应的预设查询方式,查询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其中预设查询方式,即到隐私面单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进行查询,一般是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遍历各个结构化存储单元,以查找到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而对于非隐私面单,也就是普通面单,则由于快递面单上本来显示真实的手机号码,则无需再去查询。
上述实施例从快递发货阶段、存件阶段对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进行了阐述,在取件阶段,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以快递柜为例,对于隐私面单,由于快递柜已经在取件时获取到真实通讯信息。因此,在取件时,隐私面单的验证过程与普通面单是一样的,即可支持取件码取件,也可以支持扫描快递柜显示屏上的二维码进行取件。
在存件阶段,实际上快递柜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的查询请求中必然还包含快递柜的终端设备标识,否则第二服务平台无法区分是哪一台快递柜发送的查询请求。由于取件码验证方式仅需提供取件码,对于快递柜通过虚拟通讯信息间接与收件方联系的一部分实施例中,也支持基于取件码进行取件。对于扫描快递柜显示屏上的二维码方式进行取件的方式,在扫描二维码过程中获取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发送至第二服务平台,第二服务平台基于该真实手机号码以及该快递柜的终端设备标识,能够查找到存件到该快递柜的第一标识信息,则验证通过,并下发第一标识信息至快递柜,由快递柜打开相应的柜门,实现取件。
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生物特征采集时,例如快递柜支持刷脸取件,则在该应用场景下,存件阶段,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且第二服务平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获取与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然后将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及设备标识绑定。例如,快递柜向云通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云通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收件方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例如可以是支付宝ID等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身份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取件阶段,第二服务平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验证请求,验证请求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然后根据设备标识查询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绑定的至少一个收件方的身份信息,确定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至少一个收件方的身份信息匹配时,则验证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下发验证通过消息,验证通过消息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快递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例如,根据快递柜的编码,查询到当前放置于该快递柜中的多个待取件包裹,结合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信息可识别其身份标识,例如识别出其支付宝ID,云通信平台查询该ID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与当前快递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息匹配,有匹配,则验证通过,打开相应的柜门。无匹配,则验证不通过,快递柜提示用户可能走错快递柜。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支持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人脸图像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多个实施例为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在该多个第一种实施例中,快递面单上的真实通讯信息均被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且第一终端设备能够支持隐私面单。
根据上述多个第一种实施例,本说明书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参阅图5所示,从第一客户端或者第一服务平台的角度描述,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S501,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S502,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S503,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第二服务平台为云通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本说明书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参阅图6所示,从第二服务平台角度描述,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S601,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S602,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S603,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S604,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说明书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参阅图7所示,从第一终端设备角度描述,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S701,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S702,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S703,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待取件包裹的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S704,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上述实施例中已有所提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快递柜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云通信平台,即第二服务平台,可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下面列举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多个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将快递面单上的真实通讯信息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但对快递柜是否支持隐私面单无要求。
参阅图8所示,在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示例下,实施第二种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包括第一服务平台101或第一客户端102,以及第二服务平台20。
第一服务平台101或第一客户端102从第二服务平台获取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生成相应的电子面单并打印,得到展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的快递面单,粘贴于快递包裹上发货。第二服务平台记录每个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其中,获取虚拟通讯信息以及将真实通讯信息与虚拟通讯信息进行绑定等具体技术细节,可参照第一种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为与第一种实施例区分,将虚拟通讯信息描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将真实通讯信息描述为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将待发货订单描述为第二订单。应当理解,上述技术用语仅为描述方便以防止混淆,不作为对于各种技术特征的限定。
具体地,本说明书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参阅图9所示,从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角度阐述,该方法包括:
S901,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S902,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本说明书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二服务平台的角度描述,参阅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01,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S1002,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S1003,将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一般情形下,真实通讯信息与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是具有时效性的,仅在一段预设时间内有效,超过该段时间则需要解除绑定关系。该段预设时间即为有效期限。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有效期限应至少大于一笔订单的物流运送时长,既保证至少一笔订单对应的快递物流结束后再解除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买家用户会在一段时间内下单多个商品,生成多笔订单,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可以针对同一用户的每一笔订单,分别分配不同的虚拟通讯信息,一笔订单的快递面单上对应展示一条虚拟通讯信息,当该笔订单对应的快递被确认收货或者物流信息显示已签收时,则解除绑定,释放虚拟通讯信息以供其他用户使用。这种方式比较易于管理,但一个用户可能会同时占用多个虚拟手机号码,对于虚拟通讯信息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尤其是消耗空闲手机号码资源。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针对同一用户仅设置一个虚拟通讯信息,即多笔订单的快递面单上仅对应展示一条虚拟通讯信息,当超过有效期限或者已无待派送订单时,即可解除绑定,从而释放空闲手机号码以作为其他用户的虚拟手机号码。在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需要协调多笔订单与有效期限之间的处理逻辑。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建立新的绑定以及是否解除绑定: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确定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已绑定有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且绑定关系处于预设的有效期限内时,则将当前已绑定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确定为响应于第一请求而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一步地,在当前用户已有绑定的虚拟通讯信息,不仅绑定关系处于有效期,而且剩余有效期的时长大于当前待发货订单的物流运送时长时,则不再分配新的虚拟通讯信息。
例如,当前待发货订单从江苏南京发货,目的地为北京市,该订单所使用的物流方所需的物流运送时长为2.5-4天,而该收件方已具有与其真实通讯信息绑定的虚拟通讯信息,且绑定关系的有效期限的剩余时间为7天,则采用已绑定的虚拟通讯信息作为当前待发货订单的虚拟通讯信息,不再分配新的虚拟通讯信息。而当绑定关系的有效期限的剩余时间仅剩1天时,则解除当前虚拟通讯信息与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为该收件方分配新的虚拟通讯信息,将该新的虚拟通讯信息展示于当前待发货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
第二服务平台还应定期获取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查询与快递面单映射于同一真实通讯信息的其他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物流信息;确定其他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物流信息未结束时,则保持真实通讯信息与当前绑定的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当确定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解除真实通讯信息与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例如,假设有效期限为15天,某用户先后下单了多笔订单,其中多笔订单的商品先后在一周内发出,当到达第15天时发现还有一笔订单在派件中,未被签收,物流信息还未结束,则可适当延长有效期限,直至最后一笔订单物流信息结束,解除绑定关系。一般以订单已签收作为物流信息结束点,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户确认收货为物流结束点。
该实施例中上述用于确定是否建立真实通讯信息与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新的绑定关系以及是否解除当前绑定关系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其他各种实施例,并不限于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实施。
本说明书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一终端设备的角度描述,参阅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1,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平台;S1102,接收快递员录入的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S1103,基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快递员存件时,在扫描第二标识信息之后,还需要快递员输入快递面单上的虚拟手机号码等虚拟通讯信息,然后快递柜向该虚拟手机号码发送包含取件码的短消息,该短消息被第二服务平台转发至收件人的真实手机号码,通知收件人取件。显然该第二种实施例支持取件码取件。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存件时,快递柜可以将虚拟通讯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一起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通过第二标识信息(例如运单号)查询相应收件方的真实手机号码,并下发至快递柜,以用于在取件阶段,能够支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取件。
下面列举本说明书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不同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快递面单上的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快递柜支持隐私面单。
参阅图12所示,在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示例下,第三种实施例实施的系统架构包括第一服务平台101或者第一客户端102,以及第二服务平台20和第一终端设备30。
第一服务平台101或者第一客户端102发送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至第二服务平台20,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快递员向快递柜存件时,快递柜将第三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平台,第二服务平台查询相应的真实通讯信息,发送至快递柜,以通知收件人取件。
该种实施例对快递柜依赖程度较高,当快递柜无法顺利查询到真实通讯信息时,则需要快递员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收件人真实通讯信息,例如,通过物流方申请以获取。
上述第一至第三种实施例中,取件通知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仅为示例性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不排除通过云通信平台统一向各个收件方发送取件通知的短信或者拨打通知取件的电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适应性调整,本说明书不再逐一赘述。
具体地,本说明书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一客户端或者第一服务平台角度描述,参阅图13所示,该法包括:
S1301,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S1302,将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真实通讯信息隐藏方式有多种,例如显示为空白,或者展示为用户自选的图案或者随机生成的图案或者用户设置的一句个性签名等等。将真实通讯信息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为实用性更强的一种方案,同于第一种实施例。
本说明书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二服务平台角度描述,参阅图14所示,该法包括:
S1401,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S1402,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平台还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至少携带有第三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三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确定与查询请求对应的真实通讯信息,下发至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本说明书第九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一终端设备角度描述,参阅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
S1501,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三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S1502,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三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S1503,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S1504,根据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其中,第三标识信息既可以是物流运单号,也可以是第三订单的交易流水号。
上述各实施例仅以快递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还可适应性应用于数据营销场景、外卖场景、房产中介场景、O2O交易场景等。其中,在数据营销场景中,可以将大数据中用户真实手机号码等用户隐私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例如将真实用户真实手机号码等信息替换为虚拟手机号码等虚拟信息后提供给数据需求方,当数据需求方需要与用户通讯时,则可以将针对虚拟手机号码的通信请求转移到真实手机号码联系用户,而无需得知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其中,虚拟手机号码可以不采用隐私号码专用号段,而是从真实手机号码对应的各个号段中选择号段,以使第三方无法识别该虚拟号码是否为真实手机号码。
在外卖场景中,可以通过相应的APP(Application),用户下单后在面向商家和外卖员显示的订单中将用户真实手机号码隐藏,外卖订单即对应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订单,外卖订单的订单号可作为标识信息,连接于外卖餐品包装上的纸件订单相当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快递面单,从而将上述快递场景下的各个实施例适应性地应用于外卖场景中,将真实手机号码替换为虚拟手机号码;或者设置直接隐藏手机号码而通过标识信息查询真实手机号码。
本说明书实施例阐述的上述方案,还可适用于一些APP内直接拨打电话或者在APP内通过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消息沟通的场景中。例如,某即时通讯软件中,需要拨打用户手机号码时,可不向拨打电话的一方显示用户真实手机号码,可以替换为一个按钮或者替换为一个虚拟手机号码,例如,在一些支持点外卖的APP中,当外卖员需要与用户沟通时,点击APP中的通话按钮,APP检测到针对该按钮的按压操作后,会基于相应的订单的标识信息确定真实手机号码,模拟呼叫方向真实手机号码发出呼叫请求,进而实现通话,无需得知用户真实手机号码,在实现沟通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本说明书第十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16所示,该装置160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601,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其中,第二服务平台为云通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第一接收单元1602,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二发送单元1603,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说明书第十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17所示,该装置1700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1701,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第二服务平台为云通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1702,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本说明书第十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18所示,该装置18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801,被配置为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一上传单元1802,被配置为将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第二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说明书第十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19所示,该装置支持云通信,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装置1900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1901,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第一绑定单元1902,被配置为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
第四接收单元1903,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中携带有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1904,被配置为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说明书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20所示,该装置支持云通信,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装置2000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2001,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第二绑定单元2002,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一反馈单元2003,被配置为将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本说明书第十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参阅图21所示,该装置2100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210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二映射单元2102,被配置为建立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说明书第十六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阅图22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和/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
该终端设备2200具体包括:
第一扫描单元2201,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查询单元2202,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第二服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第七接收单元22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第一通知单元2204,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本说明书第十七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阅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2300包括:
第二扫描单元2301,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快递面单上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八接收单元2302,被配置为接收快递员录入的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第二通知单元2303,被配置为根据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以使得针对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被转移至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本说明书第十八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阅图24所示,该终端设备2400包括:
第三扫描单元2401,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三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
第二查询单元2402,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中携带有第三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平台根据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九接收单元24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
第三通知单元2404,被配置为根据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如上,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8)
1.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一服务平台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向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服务平台;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生成带有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
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带有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基于所述订单信息获得相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所述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客户端;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个物流方对应的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面单模板,录入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带有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的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电子面单,所述快递面单由所述电子面单打印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固定电话号码和/或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收件地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8.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9.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一客户端或者第一服务平台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将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的方式包括:替换为虚拟通讯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12.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MDN号码;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从预存储的候选虚拟通讯信息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真实MDN号码的编码形式一致、且当前未被占用的MDN号码,作为所述真实MDN号码对应的虚拟MDN号码,以及将所述虚拟MDN号码与所述真实MDN号码绑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MDN号码的网络识别码属于当前已公开使用的号码段,且所述虚拟MDN号码的位数与所述真实MDN号码位数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虚拟MDN号码与所述真实MDN号码绑定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真实MDN号码与所述虚拟MDN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将针对所述虚拟MDN号码的呼叫请求和/或短消息,转移或转发至所述真实MDN号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包括收件方的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为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分配相应的临时即时通讯账户,作为与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对应的虚拟账户,将所述虚拟账户与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绑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虚拟账户与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绑定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账户与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将针对所述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和/或发出的语音通话请求,转发或转移至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基于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所述虚拟MDN号码和/或所述虚拟账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还包括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
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包括:
基于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真实MDN号码和/或所述真实即时通讯账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二维码的扫描请求,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析,以获得收件方的真实收件地址信息,以及所述虚拟MDN号码和/或所述虚拟账户。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将对应于同一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写入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同一结构化存储单元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互为映射;所述结构化存储单元支持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进行查询;所述结构化存储单元包括数组、向量、矩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至少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询与所述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询与所述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将查询出的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询与所述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进一步确定出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向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定出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标记为隐私面单;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被标记为隐私面单时,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索引,按照隐私面单对应的预设查询方式,查询所述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查询请求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收件方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收件方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设备标识绑定。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生物特征采集;
将所述收件方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设备标识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对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绑定的至少一个收件方的身份信息;
确定所述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至少一个所述收件方的身份信息匹配时,则验证通过;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下发验证通过消息,所述验证通过消息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快递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图像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4-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和/或服务站点使用的便携式终端。
33.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将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已绑定有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且绑定关系处于预设的有效期限内时,则将当前已绑定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确定为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而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所述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查询与所述快递面单对应于同一第二真实通讯信息的其他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
确定其他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未结束时,则保持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当前绑定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物流信息,确定所述快递面单对应的物流结束时,解除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38.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二服务平台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建立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至少携带有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真实通讯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运单号。
41.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有待取件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所述待取件包裹的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平台,用于接收针对虚拟通讯信息的通信请求,并将其转移至所绑定的真实通讯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包括MDN号码时,则向所述MDN号码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以提示收件方取件。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包括即时通讯账户时,则向所述即时通讯账户发送文本、图像和/或语音消息,以提示收件方取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生物特征采集;
根据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下发的验证通过消息,所述验证通过消息中携带有当前取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快递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快递柜,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下发的验证通过消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验证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打开放置相应的快递包裹的柜门。
46.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所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接收快递员录入的所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47.一种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三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
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所述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48.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49.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起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50.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一上传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和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上传至第二服务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建立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51.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服务平台或该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起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待发货的第一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
第一绑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对应的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与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绑定,以及将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第四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52.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发起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二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
第二绑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真实通讯信息与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绑定;
第一反馈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上,替代所述收件方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53.一种订单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一服务平台上传的待发货的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订单对应的快递面单的第三标识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二映射单元,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订单中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54.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第一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一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查询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第一虚拟通讯信息;所述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第七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
第一通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真实通讯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55.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第二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所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真实通讯信息被替换为第二虚拟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第八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快递员录入的所述快递面单上的第二虚拟通讯信息;
第二通知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虚拟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56.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三扫描单元,被配置为扫描当前待取件的快递面单上表示标识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以获得第三标识信息;
第二查询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二服务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三标识信息查询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所述快递面单上收件方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被隐藏;
第九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反馈的第三真实通讯信息;
第三通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真实通讯信息,通知收件方取件。
5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5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0333.XA CN11329858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0333.XA CN11329858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98586A true CN113298586A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18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50333.XA Pending CN11329858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9858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0014A (zh) * | 2022-02-16 | 2022-06-03 | 合肥德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递行业用户信息的脱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14612178A (zh) * | 2022-02-28 | 2022-06-10 | 阿里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商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商品信息的处理装置 |
CN116755908A (zh) * | 2023-08-21 | 2023-09-15 | 中招联合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信息数据传输的通知提示系统 |
CN117130692A (zh) * | 2023-10-23 | 2023-11-28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27781A1 (zh) * | 2013-07-25 | 2015-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数据处理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
WO2016015275A1 (zh) * | 2014-07-31 | 2016-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易订单的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5894226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宋同晶 | 一种通过信息分解保护隐私的物流处理方法 |
CN106294353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0570150A (zh) * | 2019-09-09 | 2019-12-13 | 杭州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 快件派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0570600A (zh) * | 2019-07-26 | 2019-12-1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证卡和生物特征信息的快递寄取方法及系统 |
CN110610096A (zh) * | 2019-09-04 | 2019-12-24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一种快递信息保护方法 |
-
2020
- 2020-05-25 CN CN202010450333.XA patent/CN1132985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27781A1 (zh) * | 2013-07-25 | 2015-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数据处理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
WO2016015275A1 (zh) * | 2014-07-31 | 2016-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易订单的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6294353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894226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宋同晶 | 一种通过信息分解保护隐私的物流处理方法 |
CN110570600A (zh) * | 2019-07-26 | 2019-12-1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证卡和生物特征信息的快递寄取方法及系统 |
CN110610096A (zh) * | 2019-09-04 | 2019-12-24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一种快递信息保护方法 |
CN110570150A (zh) * | 2019-09-09 | 2019-12-13 | 杭州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 快件派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马婧: ""防信息泄露 EMS推"虚拟号码"藏用户隐私"", HTTP://WWW.CHINA.COM.CN/TXT/2017-05/03/CONTENT_40735437.HTM, 3 May 2017 (2017-05-03), pages 1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0014A (zh) * | 2022-02-16 | 2022-06-03 | 合肥德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递行业用户信息的脱敏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14612178A (zh) * | 2022-02-28 | 2022-06-10 | 阿里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商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商品信息的处理装置 |
CN116755908A (zh) * | 2023-08-21 | 2023-09-15 | 中招联合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信息数据传输的通知提示系统 |
CN117130692A (zh) * | 2023-10-23 | 2023-11-28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130692B (zh) * | 2023-10-23 | 2024-01-23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98586A (zh)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AU2004271261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livering mail | |
CN107341527B (zh) | 一种物流新增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 |
US20170193428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coordinating and managing mail | |
JP2009514757A (ja) | 集荷通知を利用する集荷方法および集荷システム | |
CN103530753A (zh) | 一种保护客户隐私的信息化快递方法 | |
CN104866998A (zh) | 一种使用智能快递柜拒收、转寄或退件的方法 | |
US20170169387A1 (en) | Wordless Expres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6709691A (zh) | 一种移动式快递柜快递收发系统 | |
CN111311213B (zh) | 快递批量寄件在线支付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6529865A (zh)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快递派送终端、服务客户端及方法 | |
CN106296067A (zh)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递包裹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5469245A (zh) | 方便即时快递收发方法 | |
CN104778571A (zh) | 一种免填写面单及免人工录入面单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574696A (zh) | 快递实名制认证方法及系统 | |
KR20110096540A (ko) | 배송인계 시스템 및 배송주문서 인쇄 프로그램 | |
CN104702644A (zh) | 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及物流信息服务器 | |
CN111753333A (zh) |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与系统 | |
CN107368983A (zh) | 一种系统提高快递效率的系统 | |
KR20160048601A (ko) | 택배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서버 및 방법 | |
KR101540994B1 (ko) | 수기식 송장의 정보입력시스템 및 그 입력방법 | |
JP2021012675A (ja) | 固有識別子を用いた荷物配送システム及び配送方法 | |
US11443361B1 (en) | Item ordering from an embedded ordering device | |
CN112465419A (zh) | 一种物流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668955A (zh) | 一种现代物流费用智慧结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9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