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玻璃进行减薄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玻璃厚度非常薄,为了防止玻璃破碎,通常需要将被加工玻璃贴在一个平板上,然后对玻璃的暴露面进行加工,通常是将刻蚀液施加在玻璃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将玻璃表面一定厚度的玻璃层腐蚀掉。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对玻璃表面施加刻蚀液多为人工间歇作业,操作规范性差,加工效率低,在刻蚀液下流过程中,液流的形态不易控制,易出现液流变形、偏移、幅度收缩等现象,造成流量不稳,流量不均,使玻璃在宽度水平线上不同位置接触刻蚀液的时间有先后、流量有不等,导致刻蚀厚度偏差;另外,现有技术还存在刻蚀液洒落外泄,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适用于玻璃减薄加工的自动化连续生产,并能防止刻蚀液洒落外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一组第一载板,第一载板包括:用于承载玻璃的矩形托板,托板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凹槽由与托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折面、与第一折面平行的第三折面、以及连接第一折面和第三折面的第二折面组成,第三折面的板宽小于第一折面板宽度;
b.一组第二载板,第二载板包括:用于承载玻璃的矩形托板,托板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折面,其板宽介于第一载板的第一折面和第三折面板宽之间;
c.水平回转轨道及其载板输送装置,输送装置沿水平回转轨道移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挂载在输送装置上并呈倾斜状态;
d.位于水平回转轨道及载板输送装置上方的刻蚀液供液管,为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供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水平回转轨道及其载板的输送装置,包括由两对直线导轨和两对半圆导轨组成的环形导轨输送线,环形导轨输送线上设有一组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车,滑车车厢的向外倾斜面上设有上下分布的挂座,每个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背面均设有与挂座配合挂接的挂钩,使所述第一载板或第二载板载分别挂接与对应滑车车厢的挂座上并呈倾斜状态。
环形导轨输送线的一侧直线导轨侧,分为挂载区、加工区、清洗区和卸载区,所述挂载区用于将已载有玻璃的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挂在滑车上,所述加工区用于对玻璃进行减薄加工,所述供液管设在该区,所述清洗区用于对载板及其上的玻璃进行清洗烘干,所述卸载区用于将已完成减薄加工的载板从滑车上取下,在加工区和清洗区的载板下方设有废液槽。
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上部分别设有挡液槽,它由外壁板、连接在外壁板两端与托板之间的端板组成, 所述外壁板是倾斜的矩形板,其下侧边与托板连接、且与托板的夹角为1~46°;所述端板是倒三角形板,其上侧边水平位置高于外壁板上侧边的水平位置。
两端板中线之间连接有内壁板,在外壁板外表面上设有一组隔板,所述内壁板是垂直的矩形板,其上侧边水平位置与端板上侧边水平位置平齐,其下侧边水平位置高于外壁板与托板的交线,将所述挡液槽分隔为下部连通的两个半槽;
所述一组隔板纵向垂直设在外壁板的外表面上,间距相等,其上侧边与外壁板的上侧边平齐,其下侧边与托板倾斜相接。
所述供液管位于托板及挡液槽上方,使供液管的一组出液孔流出的刻蚀液,落在托板上侧边与挡液槽之间的托板面上。
所述滑车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套接有转轴,电机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变速器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使链条沿水平方向移动,从动链轮位于链条的另一端,链条上设有一组间距相等的链扣,链扣与滑车车厢的向内垂直面连接。
所述滑车可以采用自带电源及电机驱动装置,使滑车沿环形导轨输送线移动。
本发明的机理和有益效果
玻璃减薄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刻蚀液均匀作用于玻璃,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倾斜方式传送载板,然后在载板上设置挡液槽,由于挡液槽的阻挡,刻蚀液不能直接流向玻璃,好处在于:
由于本发明是一种连续生产装置,玻璃是在移动过程中接触刻蚀液,如果刻蚀液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下流,结合玻璃的横向速度,液流就会以相对于玻璃的非垂直路径覆盖玻璃,当液流到达玻璃宽度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时,就会出现时间有先后、液流总量有多寡;本发明采用挡液槽对刻蚀液进行阻挡,当载板承载玻璃经过供液管下方时,刻蚀液不能直接落在玻璃的表面,而是进入挡液槽,先在挡液槽内部横向流动,当挡液槽充满液体时,槽内刻蚀液已和载板上的玻璃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再通过溢流的方式从挡液槽流出,有利于刻蚀液同步下流;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内壁板将供液槽分隔为下部连通的左右两个半槽,供液管提供的刻蚀液先进入挡液槽的左半槽,然后通过下部连通才能进入右半槽,有效避免了当挡液槽充满液体时,新进入挡液槽的刻蚀液直接从液体表面进入溢流,造成宽度方向流量不均;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端板和内壁板的上沿高于外壁板的上沿,使刻蚀液能从外壁板的上沿全宽度溢出,有利于保证液流的宽度;
进一步的,溢出的刻蚀液随即被本发明的一组隔板平均分隔,再次对液流的宽幅和均匀度进行控制,液流到达外壁板与矩形托板的交界线后,再沿矩形托板向下流动,形成等宽的瀑布流,所述瀑布流的宽度等于矩形托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控制外壁板与矩形托板的夹角,使溢流液体能附着在外壁板外表面向下流动,如此,使外壁板外表面全宽度范围内均有等量刻蚀液,形成等宽瀑布流,然后覆盖玻璃向下流动,该瀑布流液流均匀,宽度稳定,使玻璃在整个宽度水平线上同时接触相同流量的刻蚀液,有利于均匀刻蚀;
进一步的,本发明可通过控制供液管提供的刻蚀液的流量、输送线的速度,对玻璃减薄的厚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本发明将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在输送线上互相搭接,使刻蚀液落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搭接区域时,刻蚀液被凹槽阻挡,不能泄露到载板背面,只能顺着凹槽向下流动,所有与玻璃反应的刻蚀液以及未与玻璃反应的刻蚀液均从载板下沿落入废液槽,统一处理,搭接不仅解决了刻蚀液洒落外泄,污染环境的问题,还能节约大量刻蚀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中省略了供液管、挡液槽、玻璃以及废液槽;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的第一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的第二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的加工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环形导轨输送线1、载有玻璃7的一组第一载板2和一组第二载板3、以及刻蚀液供液管4。
环形导轨输送线1包括两对直线导轨12和两对半圆形导轨13组合而成,滑车11的车厢截面是直角梯形,车厢的垂直腰面14与驱动系统5连接,滑车11的下部设有滚轮15,滚轮15置于直线导轨12或半圆形导轨13上;
滑车11车厢的倾斜腰面16的纵向中心线上设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挂座17,如图6所示,挂座内设有斜孔18,每个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背面均设有与斜孔18配合的一对挂钩19,当挂钩挂入斜孔后,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载有玻璃7的面倾斜向上;
直线导轨12的一侧(图2中右侧)划分为挂载区12a、加工区12b、清洗区12c和卸载区12d,挂载区12a用于将已载有玻璃的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挂在滑车11上,加工区12b用于对玻璃进行减薄加工,供液管4设在该区,清洗区12c用于对载板及其上的玻璃进行清洗烘干,卸载区12d用于将已完成减薄加工的载板从滑车11上取下;直线导轨12的另一侧(图2中左侧)及半圆形导轨13用于将空载的滑车11从卸载区转至挂载区,形成连续生产,在加工区12b和清洗区12c的载板下方设有废液槽8。
如图3所示,第一载板2由矩形托板a以及连接在矩形托板a两侧的凹槽20组成,矩形托板a用于承载玻璃7,在该面的上侧边与承载的玻璃7之间连接设有挡液槽6,
如图4所示,第二载板3,与第一载板相同的矩形托板a和挡液槽6、以及连接在矩形托板a两侧的第四折板30组成。
滑车11的间距为:当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连续交替挂载在对应的滑车11上时,第二载板的第四折板30搭接在相邻的第一载板的凹槽20内。
如图3、图4、图6所示,挡液槽6是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长条形结构,由:与矩形托板a斜交连接的外壁板61、以及连接在外壁板两端的端板62,与矩形托板a围成,端板62的上侧边水平位置高于外壁板61上侧边的水平位置。
如图1、图5、图6所示,供液管4是水平方向的管道,在管道下部设有一组垂直向下的出液孔40,从出液孔流出的刻蚀液42落在矩形托板的上侧边a1与挡液槽6之间的水平线41上,注满挡液槽6后,从外壁板61溢出,再沿矩形托板a下流并均匀流过玻璃7,以对玻璃7进行刻蚀减薄。
如图1、图2所示,滑车11的驱动装置5包括底座50,底座50上设有轴承座51,轴承座51内套接有转轴52,电机53固定在底座50上,通过变速器54驱动转轴52转动,转轴52带动主动链轮55转动,主动链轮55轮圈上的轮齿与链条56相啮合,使链条沿水平方向移动,从动链轮57位于链条的另一端,链条56上设有一组间距相等的链扣58,链扣58与滑车11的垂直腰面14连接,驱动滑车移动。
如图3、图4所示,凹槽20包括:与矩形托板a垂直连接的第一折板21、与第一折板平行的第三折板23、以及连接第一折板和第三折板的第二折板22,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的板宽相同,第三折板的板宽是第一折板板宽的二分之一,第四折板30的板宽是第一折板板宽的三分之二。
如图3、图4、图6所示,外壁板61是与矩形托板a等宽的矩形板,其与矩形托板a的夹角为1~46°,两端板62中线之间连接设有内壁板63,内壁板63是垂直的矩形板,其上侧边水平位置与端板62上侧边水平位置平齐,其下侧边的水平位置高于外壁板61与矩形托板a的交线,将挡液槽6分隔为下部连通的两个半槽;
外壁板61的外表面上纵向设有一组间距相等的隔板64,隔板64的上侧边与外壁板61的上侧边平齐、下侧边与矩形托板a倾斜相接。
如图1、图5所示,玻璃7的宽度小于矩形托板a的宽度,从外壁板61溢出的刻蚀液的液流42的宽度与矩形托板a等宽,往下流动后覆盖玻璃7,对玻璃的暴露面进行刻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减薄的连续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玻璃贴在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上;
步骤二、在挂载区12a,将载板挂在挂座11上,首先挂第一载板2,然后是第二载板3和第一载板2交替连续挂载,且第二载板的第四折板30搭接在第一载板的凹槽20内;
步骤三、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移动至加工区12b,通过供液管4的下方时,供液管4提供的刻蚀液42落到出液孔40在矩形托板a上的投影线41上,然后沿矩形托板a向下流动;
步骤四、挡液槽6阻挡刻蚀液继续向下流动,使刻蚀液不能直接流向玻璃7,而是先在挡液槽6内部横向流动;
步骤五、当挡液槽6充满液体时,由于挡液槽端板62和内壁板63的上沿高于外壁板61的上沿,刻蚀液从外壁板61的上沿全宽度溢出;
步骤六、溢出的液体附着在外壁板61的外表面向下流动,且被平均分隔在一组隔板64之间,到达外壁板61与矩形托板a的交界线后,再沿矩形托板a向下流动,形成等宽的瀑布流43,瀑布流43的宽度等于矩形托板a的宽度;
步骤七、瀑布流43到达玻璃7上沿后,覆盖玻璃向下流动,玻璃表面若干厚度的玻璃层被腐蚀掉,玻璃被减薄;通过控制供液管4提供的刻蚀液的流量、输送线1的速度,可以调节玻璃减薄的厚度;同时,刻蚀液落在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的搭接区域时,刻蚀液被凹槽20阻挡,不能泄露到载板背面,只能顺着凹槽向下流动,所有与玻璃反应的刻蚀液以及未与玻璃反应的刻蚀液均从载板下沿落入废液槽8;
步骤八、完成加工的第一载板2和第二载板3移动至清洗区12c,对载板及其上的玻璃进行清洗烘干,清洗液从载板下沿落入废液槽8;
步骤九、载板进入卸载区12d,将载板从滑车11上取下;
步骤十、将完成减薄加工的玻璃从载板上揭下,再将待加工玻璃贴在载板上,送至挂载区12a备用;
步骤十一、空载的滑车11从卸载区背面转至挂载区,备用;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二,形成连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