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5867B -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85867B CN113285867B CN202110466305.1A CN202110466305A CN113285867B CN 113285867 B CN113285867 B CN 113285867B CN 202110466305 A CN202110466305 A CN 202110466305A CN 113285867 B CN113285867 B CN 1132858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 physical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1—Acquiring end-user identification, e.g. using personal code sent by the remote control or by inserting a card
- H04N21/4415—Acquiring end-user identification, e.g. using personal code sent by the remote control or by inserting a card using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 e.g. by voice recognition or fingerprint 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Addressing
- H04N21/6402—Address allocation for cli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设备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显示设备侧,包括: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装置及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通讯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是用户使用频率很高的产品,看影视作品、游戏、工作等都离不开这些显示设备,而另一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的普及率在不断变高,人们习惯通过各种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聊天。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实生活中,用户在观看显示设备的过程中经常没注意到通信终端的提醒,而导致通信请求或通信消息没有及时应答回复,给用户的沟通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以便于用户及时接收到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显示设备侧,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所述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对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通信终端侧,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发送所述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所述显示设备获取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短信并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查看所述短信的情况下,生成短信查看提醒信息;将所述短信查看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来电信息且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所述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或,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所述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终端,被配置为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发送所述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设备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包括上述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显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上述方案能够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显示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S101,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S102,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S103,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提醒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显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在显示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上述方案能够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可选地,显示设备包括智能电视、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可选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可选地,显示设备内设置有摄像头。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包括:通过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从第一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可选地,显示设备连接有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含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含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从第一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并发送人脸特征给显示设备。
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包括:获取摄像装置发送的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可选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对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通信终端处于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的情况下,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对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将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在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显示设备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即确认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为第一通信终端的用户,从而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存储有多组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存在多个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为多个家庭用户显示提醒信息,多个家庭用户都能够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可选地,第二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可选地,通信物理地址为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器)地址。每个通信终端的Wi-Fi的MAC地址都不相同。在显示设备与第二通信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显示设备能够在未连接或未绑定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Wi-Fi的MAC地址,建立第二通信终端的Wi-Fi的MAC地址与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映射关系存入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进行显示设备与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或绑定,简化操作,便于根据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Wi-Fi的MAC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根据用户面部特征提醒正在使用显示设备的用户查看通信终端,避免用户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
可选地,显示设备内设置有摄像头。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包括:通过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二用户的第二人脸图像;从第二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
可选地,显示设备连接有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含有第二用户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含有第二用户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二用户的第二人脸图像;从第二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并发送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给显示设备。
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包括:通过摄像装置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
可选地,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还包括: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备注信息;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其中,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备注信息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将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确定为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的备注信息;将通信物理地址与对应的备注信息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在开机并且连接局域网的情况下,获取该局域网下的第二通信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设备名称为“Huawei P10”,该智能手机的Wi-Fi的MAC地址为“FC:66:CF:40:2D:C9”;智能电视通过摄像头对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A进行拍照,获得第二用户A的照片;根据第二用户A的照片获取第二用户的第二人脸图像;从第二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二用户A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将“Huawei P10”确定为“FC:66:CF:40:2D:C9”的备注信息,并建立第二用户A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和“FC:66:CF:40:2D:C9”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该映射关系与对应的备注信息都存入电视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为“有一条新短信,请查看”,显示设备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备注信息为“Huawei P10”,显示设备显示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为“Huawei P10有一条新短信,请查看”。将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储存为备注信息,通过显示备注信息,便于用户区分发送提醒信息的用户终端。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通信终端侧,该方法包括:
S201,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
S202,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显示设备获取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提醒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通信终端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并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显示设备在接收到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可选地,需要提醒用户的内容包括提醒用户查看短信、提醒用户接听来电或提醒用户反馈APP的推送信息等。
可选地,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可选地,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短信并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查看短信的情况下,生成短信查看提醒信息;将短信查看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10秒。
可选地,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来电信息且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15秒。
可选地,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或,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第三预设时间段小于第四预设时间段。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段为5秒。可选地,第四预设时间段为15秒。可选地,预设阈值为通信终端的铃声最大设置音量的20%。
在通信终端的铃声设置音量低的情况下,用户可能无法听到铃声,减少生成提醒信息的时间,进而加快提醒正在使用显示设备的用户查看通信终端,避免用户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包括:
S401,通信终端在收到短信并且10秒内用户未查看短信的情况下,生成短信查看提醒信息为“有一条新短信,请查看”,并将该短信查看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S402,通信终端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
S403,显示设备在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通信终端的Wi-Fi的MAC地址和该MAC地址的备注信息为“Huawei P10”;
S404,显示设备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的人脸特征;
S405,显示设备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该MAC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
S406,在人脸特征和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设备在屏幕上显示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显示的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为“Huawei P10有一条新短信,请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为了便于在使用显示设备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查看手机的消息,常常提高通信终端铃声设置音量,但是这样,在收到短信的情况下,过大的铃声音量容易对其他正在休息的家庭成员造成影响,且在更改环境后,用户时常忘记调节铃声设置音量。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通过显示设备显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及时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不用声音进行提醒,不需要调节通信终端自身的铃声设置音量,降低对其他家庭成员等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为了便于及时查看手机的消息,购买智能手环或耳机等设备用于提醒,既增加了成本,也因为需要一直佩戴而降低了使用显示设备时舒适性。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通过显示设备显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及时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不需要额外购买设备,节约购买信息提醒设备的成本,并保证用户使用显示设备时的舒适体验。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包括:
S501,通信终端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
S502,通信终端判断铃声音量设置信息是否小于通信终端的铃声最大设置音量的20%;若是,执行S503;若否,执行S504;
S503,通信终端在5秒内用户未接听来电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为“有电话呼入,请处理”,并将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执行S505;
S504,通信终端在在15秒内用户未接听来电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为“有电话呼入,请处理”,并将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执行S505;
S505,通信终端发送提醒信息给显示设备;
S506,显示设备在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通信终端的Wi-Fi的MAC地址和该MAC地址的备注信息为“Huawei P20”;
S507,显示设备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的人脸特征;
S508,显示设备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该MAC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
S509,在人脸特征和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设备在屏幕上显示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显示的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为“Huawei P20有电话呼入,请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为了便于在使用显示设备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查看手机的消息,常常提高通信终端铃声设置音量,但是这样,在来电的情况下,过大的铃声音量容易对其他正在休息的家庭成员造成影响,且在更改环境后,用户时常忘记调节铃声设置音量。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通过显示设备显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及时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不用声音进行提醒,不需要调节通信终端自身的铃声设置音量,降低对其他家庭成员等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为了便于及时查看手机的消息,购买智能手环或耳机等设备用于提醒,既增加了成本,也因为需要一直佩戴而降低了使用显示设备时舒适性。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通过显示设备显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及时查看通信终端的信息,不需要额外购买设备,节约购买信息提醒设备的成本,并保证用户使用显示设备时的舒适体验。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301,被配置为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302,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提醒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第一通信终端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并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显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可选地,第一通信终端与显示设备之间通过wifi进行无线通信。
可选地,第一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选地,显示设备包括智能电视、平板电脑、计算机等。
可选地,显示设备内设置有摄像头。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包括:通过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从第一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可选地,显示设备连接有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有第一用户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从第一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并发送人脸特征给显示设备。
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包括:获取摄像装置发送的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可选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显示设备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显示设备对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可选地,第二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可选地,通信物理地址为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器)地址。
可选地,显示设备内设置有摄像头。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包括:通过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二用户的第二人脸图像;从第二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
可选地,显示设备连接有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根据观看区域内包括第二用户所的图像或视频,获取第二用户的第二人脸图像;从第二人脸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并发送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给显示设备。
可选地,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包括:获取摄像装置发送的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
可选地,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后,还包括: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将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确定为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的备注信息;将备注信息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可选地,根据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备注信息;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备注信息和提醒信息。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0和存储器(memory)6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第一通信终端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并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能够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含上述的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
可选地,设备为通信终端。可选地,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该设备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并发送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显示设备在接收到该设备的提醒信息后,获取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该设备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显示该设备的提醒信息。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该设备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能够通过显示设备及时获取该设备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该设备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可选地,设备为显示设备。可选地,显示设备包括:智能电视、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该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后,获取该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人脸特征,并根据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获取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在人脸特征与第一用户面部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该设备显示第一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能够在该设备上显示通信终端的提醒信息,便于用户能够通过该设备及时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提醒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减少遗漏或延误查看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或短信,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在该设备的观看区域内存在发送提醒信息的通信终端所对应的用户的情况下,才显示该提醒信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8)
1.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用于显示设备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
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备注信息;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备注信息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备注信息;
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所述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
对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信物理地址为Wi-Fi的MAC地址;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将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确定为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的备注信息;将通信物理地址与对应的备注信息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2.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通信终端侧,包括:
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
发送所述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触发所述显示设备获取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备注信息;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备注信息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备注信息;
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所述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对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信物理地址为Wi-Fi的MAC地址;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将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确定为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的备注信息;将通信物理地址与对应的备注信息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
在收到短信并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查看所述短信的情况下,生成短信查看提醒信息;
将所述短信查看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
在收到来电信息且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
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包括:
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所述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或,
在收到来电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接听来电并且所述铃声音量设置信息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来电接听提醒信息,将所述来电接听提醒信息确定为提醒信息;
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
6.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被配置为在需要提醒用户的情况下,生成提醒信息;发送所述提醒信息至显示设备;
所述显示设备,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通信物理地址,并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一用户所对应的人脸特征;在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所述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用户面部特征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匹配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对应的备注信息;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中存储有备注信息与通信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存在一个预设的第一用户面部特征与所述人脸特征表征同一用户的情况下,显示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备注信息;
所述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在所述显示设备所处局域网内存在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获取所述显示设备的观看区域内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面部特征;对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用户面部特征的映射关系,并将建立的映射关系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通信物理地址为Wi-Fi的MAC地址;获取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将第二通信终端的设备名称确定为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物理地址的备注信息;将通信物理地址与对应的备注信息存入预设的用户面部特征数据表。
7.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
8.一种用于消息提醒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消息提醒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6305.1A CN113285867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6305.1A CN113285867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85867A CN113285867A (zh) | 2021-08-20 |
CN113285867B true CN113285867B (zh) | 2023-08-22 |
Family
ID=7727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6305.1A Active CN113285867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85867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7890A (zh) * | 2006-12-04 | 2008-06-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话来电信息的通知方法和显示电话来电信息的电视 |
CN103543699A (zh) * | 2013-06-26 | 2014-01-29 | 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盒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CN105099841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消息的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路由器 |
CN108696641A (zh) * | 2018-05-15 | 2018-10-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通话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8830062A (zh) * | 2018-05-29 | 2018-11-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68001A (zh) * | 2018-09-21 | 2018-12-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343710A (zh) * | 2018-09-28 | 2019-02-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消息回复方法和装置 |
CN110390048A (zh) * | 2019-06-19 | 2019-10-29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14096A (zh) * | 2020-06-29 | 2020-09-29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电视的测温方法、装置和智能电视 |
CN112269554A (zh) * | 2019-11-04 | 2021-01-26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10466305.1A patent/CN1132858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7890A (zh) * | 2006-12-04 | 2008-06-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话来电信息的通知方法和显示电话来电信息的电视 |
CN103543699A (zh) * | 2013-06-26 | 2014-01-29 | 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盒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CN105099841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消息的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路由器 |
CN108696641A (zh) * | 2018-05-15 | 2018-10-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通话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8830062A (zh) * | 2018-05-29 | 2018-11-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68001A (zh) * | 2018-09-21 | 2018-12-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343710A (zh) * | 2018-09-28 | 2019-02-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消息回复方法和装置 |
CN110390048A (zh) * | 2019-06-19 | 2019-10-29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269554A (zh) * | 2019-11-04 | 2021-01-26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
CN111714096A (zh) * | 2020-06-29 | 2020-09-29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电视的测温方法、装置和智能电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85867A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92096B (zh) |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902103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nonymou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ested parties | |
CN102859480B (zh) | 屏幕共享 | |
US8326378B2 (en) |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tactile or visual inputs, such as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mobile devices | |
CN107911553A (zh) | 来电提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
CN105025164A (zh) | 通信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5141506B (zh) | 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3345607A (zh) | 一种终端数据信息的智能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4683568A (zh) | 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 |
US20170279898A1 (en) | Method for Accessing Virtual Desktop and Mobile Terminal | |
WO2018120127A1 (zh) | 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来电管理方法 | |
CN105306718A (zh) | 事件提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834878A (zh) | 终端显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835118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379304A (zh) | 视频通话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7071138B (zh) | 视频通话的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3285867B (zh) | 用于消息提醒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
CN104915646B (zh) | 一种会议管理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4363166B (zh) |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 |
CN10394197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688366B (zh) | 一种在线会议转移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5491223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0591211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震动等级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 |
WO2020077838A1 (zh) | 订单提示方法及装置 | |
WO2023241613A1 (zh) | 通话建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