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281380B -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1380B
CN113281380B CN202110552545.3A CN202110552545A CN113281380B CN 113281380 B CN113281380 B CN 113281380B CN 202110552545 A CN202110552545 A CN 202110552545A CN 113281380 B CN113281380 B CN 113281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lloy
test
trap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25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1380A (zh
Inventor
王季宇
王汉卿
廖瑞金
杨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525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1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1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1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00Electrostatic generators or motors using a solid mov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carrier
    • H02N1/04Friction genera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属于电介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和测试样品室;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包括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旋转电动机,能够输出恒电荷、高电压,在电介质表面激励微功率的介质阻挡均匀放电,使得电子充分入陷、脱陷,产生足够强度且稳定的脱陷电流脉冲;测试样品室,用于固定被测电介质薄膜,并提供可控填充气体;测试电极结构可拆卸,能够更换不同测量模式的电极组;上下电极之间气隙距离能够调节。本系统具有无损、精准、二维成像的优势,进而获取高聚物薄膜材料表面陷阱态分布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功能材料的绝缘、储能、微纳表面特性等各项性能的检测与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介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陷阱态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影响广泛的介观概念。陷阱态密度与陷阱能级分布是各类能源规模下的能量产生、存储、输送与变换器件与材料的重要基本参数。大量研究表明,表面陷阱态对于高聚物材料制备的器件性能具有广泛而显著的影响,比如应用于电力储能和高电压场合下的电气绝缘的聚合物电介质,以及能够产生清洁能源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各类纳米发电机等等。在上述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组分材料的本征缺陷和添加剂的作用,能量水平处于禁带的局域态将在器件内部形成,即为电子陷阱态。陷阱态的存在,使得材料内出现了允许载流子停留的缺陷点,并进一步导致空间电荷聚积,最终造成器件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的劣化。因此,研究针对陷阱态密度的先进表征技术,对于提高能源材料性能与能源装备安全、构建高效可靠的能源互联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者已提出多种陷阱态分布的测量方法,有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热刺激电流法、光刺激放电法、电声脉冲法、光谱法、变频电导测试、驱动电平电容分析法等。现有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或光激发形成入陷电子,再对被测材料施加变频电场、温升、辐照等外部激励,使位于陷阱中心能级的电荷脱陷,并测量与脱陷电流及其等效电路参数有关的实验结果,从而直接或间接计算得到整个样品的宏观陷阱态参数。然而,由于难以稳定控制单次测量中与外加物理场没有本征关系的入陷电荷与脱陷电荷的数量,已有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往往仅能用于定性比较与唯象学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表面陷阱态的分布成像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该方法的实现对于先进能源材料精密加工的技术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使统中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恒电荷高压电源,能够稳定激发脱陷电流,并根据脱陷电流信号进行单点陷阱态参数分析,与多点扫描陷阱态成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包括陷阱激励电源装置、测试样品室,以及陷阱态参数提取分析方法;
所述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包括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旋转电动机,能够输出恒电荷、高电压,在电介质表面激励微功率的均匀的介质阻挡放电,进而使得电子充分入陷、脱陷,产生足够强度且稳定的脱陷电流脉冲;
所述测试样品室,用于固定被测电介质薄膜,并提供可控的温度、湿度、气压、不同种类的填充气体;测试电极结构可拆卸,并可更换不同测量模式的电极组;上下电极之间气隙距离可调节;
所述陷阱态参数提取分析方法包括总放电电流采集方法、脱陷电流提取方法以及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
进一步,所述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传动装置和发电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联轴器和联动转轴,其作用是固定连接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外部旋转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运行所需要的机械能由外部旋转电机提供;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定子圆盘和中间的转子摩擦层,以及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缓冲层;所述定子圆盘朝向转子摩擦层的一面排列有两组内外互补分布的电极组,且内电极组以圆盘中心为中心点呈辐射状向边沿延伸,外电极组则以相反方向由边沿向圆盘中心延伸,相邻电极属于内外两个不同的电极组,且各电极圆心角度相同;所述转子摩擦层包括转子叶片和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所述转子叶片与定子电极面积相同,共有两组转子叶片,以背靠背的方式分别面向上下定子内侧;所述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包覆在所述转子叶片上,聚合物薄膜的外侧表面能够完全覆盖一个定子电极的同时,而不与其相邻电极发生接触;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缓冲层包括缓冲材料与支撑弹簧,缓冲材料填充在转子叶片与聚合物薄膜之间,支撑弹簧则被固定在两组转子之间,其目的是保持定子与转子的充分接触,提高摩擦起电电荷密度,并使其保持稳定。
进一步,所述定子电极材料选自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包括金、银、铂、钯、铝、镍、铜、钛、铬、硒、铁、锰、钼、钨或钒,合金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锰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铋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钨合金、钼合金、铌合金或钽合金。
进一步,所述柔性聚合物薄膜和柔性聚合物材料均选自以下任意一种薄膜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聚氯丁二烯、聚酰亚胺、苯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三聚氰胺甲醛、聚碳酸酯、聚乙二醇丁二酸酯、酚醛树脂、氯丁橡胶、纤维素、天然橡胶、乙基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人造纤维、聚乙醇缩丁醛、纤维海绵、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人造纤维、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聚酯、聚异丁烯、聚氨酯柔性海绵、聚双苯酚碳酸酯、聚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和派瑞林,其厚度不低于50μm。
进一步,所述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是指在柔性聚合物薄膜表面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刻蚀法制备纳米线结构,其制备方法为:将柔性聚合物薄膜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洗干净并干燥;使用溅射仪在全氟乙烯丙烯表面沉积一层Au纳米颗粒用来作为掩模诱导纳米线的形成;分别以10.0sccm、15.0sccm、30.0sccm的流速通入Ar、O2和CF4气体,使用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产生器和等离子体加速器对全氟乙烯丙烯的表面进行刻蚀10分钟。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材料为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基甲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橡胶或聚乙烯化学交联高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支撑弹簧采用弹簧钢、不锈钢线、黄铜线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转子叶片和定子圆盘的组合方法是:将上下两个定子圆盘和中间两个转子叶片竖直排列,中心对齐,使用轴承将转子与转轴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并采用连接销将其与转子内圆孔进行稳固,过程中需要保持两个转子不发生错位,然后旋转两个定子圆盘的角度,使其上方的电极位置相互对应;接着,调整转子叶片和上下两个定子圆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填入缓冲层与支撑弹簧并将其粘接固定,并使用铜线以串联的形式分别连接两组定子电极上的终端,并形成一对引出电极。
进一步,所述测试样品室包括外壳、测试电极、气体调节装置;所述测试样品室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具有良好透光性,上部盖板可开闭,盖板与四周贴合处采用橡胶垫密封圈,保持关闭后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测试电极在外壳内部中心位置,并留有引出接线端,测试电极具有两种模组:单针-板式和针阵列-板式,分别用于单点分析和多点扫描成像;所述单针-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包括上部针电极、针电极高度调节旋钮以及底部平板电极,电极材料为黄铜、紫铜或镍铬合金,针电极尖端直径小于30微米,针电极的顶部连接螺柱与可调旋钮,通过旋钮控制针电极的垂直位置,平板电极尺寸可根据样品电介质尺寸调整;所述针阵列-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包括上部针阵列电极、高度调节旋钮以及底部平板电极,针阵列电极以环氧树脂绝缘材料为基底,并在基底上固定一定数量的金属微针形成阵列分布,针尖直径0.5~10微米,针阵列的平面分布方式由陷阱态参数成像精度确定,各针电极之间相互绝缘,高度调节旋钮和底部平板电极与前述的单针-板电极模组相同;
进一步,所述气体调节装置包括进气口换气阀门、出气口换气阀门、气压表和导气管,安装在外壳的适当位置,其中气压表的作用为监测样品室内气压值,需耐负压;导气管需穿过外壳壁延伸入测试电极附近,保证最佳换气效果;导气管在样品室外的部分可使用橡胶或尼龙材质,延伸入样品室内的部分需采用环氧树脂或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两者之间通过进气口换气阀门衔接;出气口换气阀门安装在进气口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陷阱激励电源装置与测试样品室的电气连接方式为,陷阱激励电源装置的引出端连接至测试电极的引出端,将输出电压施加在测试电极上,同时在测试回路中串入电流表,并且在测试电极两端并联电压表。
进一步,所述的总放电电流采集方法为,同时采集上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时序信号,记录放电电流的时域波形,以及放电电流脉冲存在期间的介质阻挡放电电压。
进一步,所述的脱陷电流提取方法为,假设总放电电流由极化电荷主导的阻挡放电电流和脱陷电荷主导的脱陷电流组成,并建立计及三种载流子(电子、离子、亚稳态粒子)动态演化的流体模型,根据实测的电介质表面电荷密度和介质阻挡放电电压形成边界条件,结合测试电极的针-板结构的二维几何特征,并且以泊松方程为电场收敛条件,计算出阻挡放电电流波形;接着,从总放电电流中减去阻挡放电电流,就得到脱陷电流的波形。具体计算公式将在后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
进一步,所述的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为,根据前述计算得到的脱陷电流波形,按等温衰减电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测试点的陷阱态密度和陷阱态能级分布;在成像测试中,若存在多个测试点,则依次求取陷阱态参数,并可按照其空间坐标绘制出陷阱态参数的二维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具有无损、精准、二维成像的优势,进而获取高聚物薄膜材料表面陷阱态分布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功能材料的绝缘、储能、微纳表面特性等各项性能的检测与提升。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试样品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陷阱态参数测试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4为脱陷电流提取与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5为单点陷阱态参数测试结果;
图6为陷阱态参数成像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具体可应用于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陷阱态参数表征与成像测试,为电介质改性提供有效的优化指标。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稳定输出的低频高电压,通过针-板结构电极,在电介质表面产生周期性的介质阻挡放电,并驱动陷阱中的电子脱陷而参与到放电电流中;进而从放电电流中提取脱陷电流波形,并量化分析陷阱态参数,以此方式实现单点的陷阱态参数分析,与多点扫描的陷阱态参数成像。适用的测试电介质材料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绝缘高聚物电介质,导电聚合物,储能电介质,纳米改性电介质等。
图1展示的是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采用夹层结构,两个对称的定子-转子组合垂直耦合在同一个转轴上,每组都由一个具有电负性表面的转子和一个表面为铜材料的定子组成。所述转子由绝缘的、轻质的丙烯酸基片构成,其扇形部分分别包裹有氟化乙丙烯膜作为摩擦起电层,其中引入海绵材料缓冲层和弹簧阵列,使转子上的氟化乙丙烯膜转子摩擦层与定子上的铜电极保持紧密的电接触,以保证输出性能的稳定性。每个扇形单元的中心角为18°,转子共有5个单元。定子上由两组相互绝缘的扇形径向阵列构成,其形状与转子相同;因此,定子上的这两部分铜层可视为两个终端电极。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距离经过充分的调整,一方面保持了电绝缘,另一方面使氟化乙丙烯膜仅与一个电极网络完全接触。此外,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在氟化乙丙烯膜表面刻蚀纳米结构,以维持更高的摩擦电荷密度和输出电压。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两组定子-转子之间为串联关系,并用铜导线引出输出端。在本例中,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开路电压可达3kV以上。
图2展示的是测试样品室结构,包括可调节高度的针电极、作为样品载物台的圆板电极和气体控制装置。样品室配有直径为8mm的进气管和用于控制气体参数的气阀。样品室的顶盖是可拆卸的,以便更换阻挡介质样品。薄膜样品通过碳导电粘接层固定在板电极上。样品固定后,用螺钉将带有密封橡胶圈的上盖板固定在样品室外壳上,以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重置样品室的气体参数,使用抽气泵将气压抽至-0.05MPa后,再通入一定压强的氮气、氩气或氦气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例中,向样品室通入了0.03MPa的高纯氩气,以达到最佳的介质阻挡放电效果。
图3为陷阱态参数测试电气连接示意图。测试样品室作为外部负载连接到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分别用高压探头和静电计进行放电电压和电流采集。应采用相对较高的采样频率(10kHz以上)以避免多重放电电流波形的混叠。将用作阻挡介质的薄膜样品固定在底板电极上,与上部针电极有1mm的间隙。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开始运行后,介质阻挡放电随后将在样品室中周期性地产生,其存在判据可通过观察放电脉冲,或放电光谱测试获取。在本例中,旋转电机转速100转/分钟,样品室温度为室温,样品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直径50mm,厚度0.1mm。
图4为脱陷电流提取与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流程图。在提取过程中,输入参数由放电电压、电流波形的实测数据和与样品室结构有关的边界条件导出。脱陷电流涉及三种主要类型的载流子,包括电子、离子和亚稳态粒子。初始电场分布可根据初始边界条件确定,然后利用针-板电极结构的二维电场分布,进行迭代计算不同时刻t的载流子分布。因此,当针状电极的电势保持为正时,可以获得半个周期(T/2)内的势垒电流。计算过程的时间分辨率不低于0.1ms,与实测数据的采样周期保持一致。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载流子动态演化的数学模型涉及到三个连续性方程的求解,这些方程可以用柱坐标表示为:
其中,下标e,i,m分别代表电子、离子和亚稳态粒子,ne,ni,和nm分别代表三种粒子的密度。D是扩散系数,μ是载流子迁移率,可通过相关文献调研获得。在本例中,电子迁移率μe=987cm2V-1s-1,离子迁移率μi=14cm2V-1s-1,电子扩散系数De=5430cm2s-1,离子和亚稳态粒子的迁移率分别为Di=0.354cm2s-1和Dm=0.6cm2s-1。t和E分别为时间和电场强度。k项代表各类载流子产生与损失的速率系数,包括逐步电离速率kem=3.03×10-9×Ecm3s-1和复合速率krm=7×105s-1,αi代表约化电离系数,αex为激励系数,两者都与电场强度E有关:
因此,式(1)~式(3)左侧的各项依次表示直接电离或激发、逐步电离和潘宁电离的贡献,以及亚稳原子因辐射和转换过程而产生的损失。泊松方程决定了电势的空间分布,可被描述为:
其中常数qc为1.81×10-6Vcm。电势的边界条件即为样品的放电电压,它对电场分布的动态演化有着重要影响。考虑到针尖附近的电场畸变,为便于计算,假设针尖处的初始电子分布为以下形式:
其中ne0=1.4×108cm-3,d为电极间距,δ为电场畸变系数,可通过静电电压测量样品表面的电荷密度来确定。根据上述初始边界条件,可根据方程(5)确定初始电场分布,然后应用有限通量技术求解方程(1)~(5)。因此,阻挡放电电流可进一步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Rd是电介质样品的直径,q是基本电荷量。然后从总放电电流中减去由式(7)计算的阻挡放电电流,以获得每个半周期中不同样品的脱陷阱电流信号IDT
进一步,从脱陷电流IDT数据中可进一步得到陷阱态的能级与密度。假设单个放电通道中的电荷脱陷后不再发生入陷过程,并忽略空穴与电子的复合行为。基于等温衰减电流法的陷阱参数理论,陷阱态的能级Et和密度Nt的计算公式为:
Et=kTln(νATE·t) (8)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量,T为温度,νATE为电子逃逸频率,一般取1012
图5和图6分别为单点陷阱态参数测试结果和陷阱态参数成像结果。按照上述过程对被测样品的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到陷阱态的能级Et和密度Nt的关系,即陷阱态参数的能级分布。测试结果与热刺激电流法较为近似,说明本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采用针阵列-板电极进行多点扫描后,陷阱态参数在空间上的二维分布也随之产生。在本例中,各针电极测试点轮流进行导通测试,且相互之间通过环氧树脂基底绝缘,各点放电过程互不干扰。本实施例中,陷阱态能级检测范围为0.5~0.8eV,对应介质表面的浅陷阱能级。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各模块的制备方法,首先说明的是用于驱动介质阻挡放电的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具体制作方法。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分别由上下两个电极层和中间的转子摩擦层所构成。具体地,上下两个电极层则由面积等大的定子圆盘所构成,其上分别排列有两组互补分布的铜电极,两组电极之间由切槽所隔开,并保证电气绝缘。中间的转子摩擦层是由双层5对转子叶片和柔性聚合物材料全氟乙烯丙烯薄膜共同组成,聚合物薄膜能够覆盖定子电极。电极板采用亚克力材质,外径尺寸在25cm~30cm为宜,内孔则与转轴相同,厚度12mm。使用激光切割机对电极板进行切割与凹槽加工后,在对应位置贴敷铜箔胶带形成导电层。
柔性聚合物材料的改性是指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法在全氟乙烯丙烯薄膜表面生长出纳米线结构。将50μm厚度的全氟乙烯丙烯薄膜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洗干净并干燥,其次使用溅射仪在全氟乙烯丙烯表面沉积一层Au纳米颗粒用来作为掩模诱导纳米线的形成;接着分别以10.0sccm、15.0sccm、30.0sccm的流速通入Ar、O2和CF4气体,使用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产生器(400W)和等离子体加速器(100W)对全氟乙烯丙烯的表面进行刻蚀10分钟,得到通过纳米线结构改性的全氟乙烯丙烯薄膜。
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转子和定子的组合方法是,将上下两个定子圆盘和中间两个转子叶片竖直排列,中心对齐,使用轴承将转子与转轴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并采用连接销将其与转子内圆孔进行稳固,过程中需要保持两个转子不发生错位,然后旋转两个定子圆盘的角度,使其上方的电极位置相互对应;接着,调整转子叶片和上下两个定子圆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填入缓冲层与支撑弹簧并将其粘接固定,并使用铜线以串联的形式分别连接两组定子电极上的终端,并形成一对引出电极。最后在定子四角引入螺柱结构,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所述的测试样品室整体长度和宽度均为300mm,高度200mm;外壳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厚度15mm;电极高度可调范围20mm,精度0.05mm;圆板电极为紫铜材质,直径60mm,厚度10mm;单针电极紫铜材质,针尖直径35μm;针阵列电极基底为透明环氧树脂,直径60mm,厚度10mm,均匀排布24个镍铬合金测试针电极,针柄直径0.5mm,针尖直径0.5mm。测试过程使用的高压探头为TektronixP6015A,静电表为Keithley6514,采样频率10kHz。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和测试样品室;
所述陷阱激励电源装置包括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旋转电动机,能够输出恒电荷、高电压,在电介质表面激励微功率的介质阻挡均匀放电,使得电子充分入陷、脱陷,产生足够强度且稳定的脱陷电流脉冲;
所述测试样品室,用于固定被测电介质薄膜,并提供可控的温度、湿度、气压、不同种类的填充气体;测试电极结构可拆卸,能够更换不同测量模式的电极组;上下电极之间气隙距离能够调节;
所述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传动装置和发电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联轴器和联动转轴,用于固定连接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外部旋转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运行所需要的机械能由外部旋转电机提供;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定子圆盘和中间的转子摩擦层,以及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缓冲层;
所述定子圆盘朝向转子摩擦层的一面排列有两组内外互补分布的电极组,且内电极组以圆盘中心为中心点呈辐射状向边沿延伸,外电极组则以相反方向由边沿向圆盘中心延伸,相邻电极属于内外两个不同的电极组,且各电极圆心角度相同;
所述转子摩擦层包括转子叶片和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
所述转子叶片与定子电极面积相同,共有两组转子叶片,以背靠背的方式分别面向上下定子内侧;
所述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包覆在所述转子叶片上,聚合物薄膜的外侧表面能够覆盖一个定子电极的同时,而不与其相邻电极发生接触;
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缓冲层包括缓冲材料与支撑弹簧,缓冲材料填充在转子叶片与聚合物薄膜之间,支撑弹簧则被固定在两组转子之间,其目的是保持定子与转子的充分接触,提高摩擦起电电荷密度,并使其保持稳定;
所述独立层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中,转子叶片和定子圆盘的组合形式为:将上下两个定子圆盘和中间两个转子叶片竖直排列,中心对齐,使用轴承将转子与转轴在垂直方向上固定,并采用连接销将其与转子内圆孔进行稳固,过程中需要保持两个转子不发生错位,然后旋转两个定子圆盘的角度,使其上方的电极位置相互对应;接着,调整转子叶片和上下两个定子圆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填入缓冲层与支撑弹簧并将其粘接固定,并使用铜线以串联的形式分别连接两组定子电极上的终端,并形成一对引出电极;
所述测试样品室包括外壳、测试电极和气体调节装置;
所述测试样品室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上部盖板能够开闭,盖板与四周贴合处采用橡胶垫密封圈,保持关闭后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所述测试电极在外壳内部中心位置,并留有引出接线端,测试电极具有两种模组:单针-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和针阵列-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分别用于单点分析和多点扫描成像;所述单针-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包括上部针电极、针电极高度调节旋钮以及底部平板电极,电极材料为黄铜、紫铜或镍铬合金,针电极尖端直径小于30微米,针电极的顶部连接螺柱与可调旋钮,通过旋钮控制针电极的垂直位置,平板电极尺寸可根据样品电介质尺寸调整;所述针阵列-板式测试电极模组包括上部针阵列电极、高度调节旋钮以及底部平板电极,针阵列电极以环氧树脂绝缘材料为基底,并在基底上固定一定数量的金属微针形成阵列分布,针尖直径0.5~10微米,针阵列的平面分布方式由陷阱态参数成像精度确定,各针电极之间相互绝缘,高度调节旋钮和底部平板电极与所述的单针-板式测试电极模组相同;
所述气体调节装置包括进气口换气阀门、出气口换气阀门、气压表和导气管,安装在外壳的适当位置,其中气压表的作用为监测样品室内气压值,需耐负压;导气管需穿过外壳壁延伸入测试电极附近,保证换气;导气管在样品室外的部分使用橡胶或尼龙材质,延伸入样品室内的部分需采用环氧树脂或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绝缘材料,两者之间通过进气口换气阀门衔接;出气口换气阀门安装在进气口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电极材料选自单一金属或合金;
其中单一金属包括金、银、铂、钯、铝、镍、铜、钛、铬、硒、铁、锰、钼、钨或钒;
合金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锰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铋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钨合金、钼合金、铌合金或钽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聚合物薄膜和柔性聚合物材料均选自以下任意一种薄膜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聚氯丁二烯、聚酰亚胺、苯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三聚氰胺甲醛、聚碳酸酯、聚乙二醇丁二酸酯、酚醛树脂、氯丁橡胶、纤维素、天然橡胶、纤维素乙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人造纤维、聚乙醇缩丁醛、纤维海绵、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酯、聚异丁烯、聚氨酯柔性海绵、聚双苯酚碳酸酯、聚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和派瑞林,厚度不低于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柔性聚合物薄膜是在柔性聚合物薄膜表面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刻蚀法制备纳米线结构,制备方法为:将柔性聚合物薄膜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洗干净并干燥;使用溅射仪在全氟乙烯丙烯表面沉积一层Au纳米颗粒用来作为掩模诱导纳米线的形成;分别以10.0 sccm、15.0 sccm、30.0 sccm的流速通入Ar、O2和CF4气体,使用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产生器和等离子体加速器对全氟乙烯丙烯的表面进行刻蚀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为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基甲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橡胶或聚乙烯化学交联高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支撑弹簧采用弹簧钢、不锈钢线、黄铜线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陷阱激励电源装置与测试样品室的电气连接方式为,陷阱激励电源装置的引出端连接至测试电极的引出端,将输出电压施加在测试电极上,同时在测试回路中串入电流表,并且在测试电极两端并联电压表。
7.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测量和成像装置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与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总放电电流采集方法、脱陷电流提取方法和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
总放电电流采集方法为,同时采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时序信号,记录放电电流的时域波形,以及放电电流脉冲存在期间的介质阻挡放电电压;
脱陷电流提取方法,假设总放电电流由极化电荷主导的阻挡放电电流和脱陷电荷主导的脱陷电流组成,并建立计及电子、离子和亚稳态粒子三种载流子的动态演化的流体模型,根据实测的电介质表面电荷密度和介质阻挡放电电压形成边界条件,结合测试电极的针-板结构的二维几何特征,并且以泊松方程为电场收敛条件,计算出阻挡放电电流波形;接着,从总放电电流中减去阻挡放电电流,就得到脱陷电流的波形;
陷阱态参数计算方法为,根据前述计算得到的脱陷电流波形,按等温衰减电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测试点的陷阱态密度和陷阱态能级分布;在成像测试中,若存在多个测试点,则依次求取陷阱态参数,按照其空间坐标绘制出陷阱态参数的二维分布。
CN202110552545.3A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281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545.3A CN113281380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545.3A CN113281380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380A CN113281380A (zh) 2021-08-20
CN113281380B true CN113281380B (zh) 2024-06-11

Family

ID=7728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2545.3A Active CN113281380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1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1326B (zh) * 2021-09-08 2024-06-14 严群 通过电介质层注入电流实现led器件光电性能测试的设备
CN114039503A (zh) * 2021-11-03 2022-02-11 中山大学 一种摩擦-电磁复合型发电装置及其性能测试平台和方法
GB2618120A (en) * 2021-11-03 2023-11-01 Univ Sun Yat Sen Friction-electromagnetic composit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performance test platfor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4675085B (zh) * 2022-03-30 2025-07-0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纳米颗粒填充电介质等效电容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689474B (zh) * 2022-03-30 2024-09-06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电效应的纳米流体分散性自驱动传感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4777211B (zh) * 2022-04-12 2023-06-2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空调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15127439B (zh) * 2022-05-13 2025-03-04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转动角度向量传感器及旋转密码锁
CN115566926B (zh) * 2022-12-07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混合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15800807B (zh) * 2022-12-26 2025-06-20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电荷激励的非接触恒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17639406A (zh) * 2024-01-12 2024-03-01 深圳市新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的自循环发电机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0032A2 (en) * 1986-11-29 1988-06-08 New Oji Paper Co., Ltd. Electrostatic recording method
WO2002059631A1 (en) * 2001-01-26 2002-08-01 Semiconductor Diagnostics, Inc. Steady stat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and the capacitance of ultra thin dielectric in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leakage current
JP2003344246A (ja) * 2002-05-22 2003-12-03 Isi:Kk ナノ構造超微細素材の検査識別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機能性ナノ構造超微細素材
CN101004433A (zh) * 2007-01-12 2007-07-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聚合物绝缘材料陷阱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08115383A2 (en) * 2007-03-19 2008-09-25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leads with conductors and related flexible lead configurations
WO2012110924A1 (en) * 2011-02-15 2012-08-23 Basf Se Detector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CN102684546A (zh) * 2012-05-15 2012-09-19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摩擦发电机
CN103814199A (zh) * 2011-09-20 2014-05-21 光帆能源公司 使用涡轮机的压缩气体能量储存系统
WO2014139347A1 (zh) * 2013-03-12 2014-09-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滑动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发电方法
CN104362885A (zh) * 2014-12-03 2015-02-18 重庆大学 一种能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电容式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4005219A1 (de) * 2014-03-28 2015-10-01 Josip Mihaljevic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ilden einer optischen Falle
CN108233761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含有电子接收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6756A (zh) * 2019-11-13 2020-01-24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
CN111404417A (zh) * 2020-03-20 2020-07-10 东华大学 一种介质层增强型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12253392A (zh) * 2020-10-15 2021-01-22 重庆大学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复合微纳能源自驱动系统
WO2021177489A1 (ko) * 2020-03-05 2021-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찰 발전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6811B2 (en) * 2005-11-02 2012-07-24 May-Ruben Technologies, Inc. High impedance syste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fields and method of use
US7626193B2 (en) * 2006-03-27 2009-12-01 Princeton Lightwave, Inc.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ingle photon photodetector having reduced afterpulsing and method therefor
US8466687B2 (en) * 2010-09-20 2013-06-18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s
DE102012109809B3 (de) * 2012-10-15 2013-12-12 Xtreme Technologies Gmbh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kurzwelliger elektromagnetischer Strahlung auf Basis eines Gasentladungsplasma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0032A2 (en) * 1986-11-29 1988-06-08 New Oji Paper Co., Ltd. Electrostatic recording method
WO2002059631A1 (en) * 2001-01-26 2002-08-01 Semiconductor Diagnostics, Inc. Steady stat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and the capacitance of ultra thin dielectric in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leakage current
JP2003344246A (ja) * 2002-05-22 2003-12-03 Isi:Kk ナノ構造超微細素材の検査識別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機能性ナノ構造超微細素材
CN101004433A (zh) * 2007-01-12 2007-07-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聚合物绝缘材料陷阱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08115383A2 (en) * 2007-03-19 2008-09-25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leads with conductors and related flexible lead configurations
WO2012110924A1 (en) * 2011-02-15 2012-08-23 Basf Se Detector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CN103814199A (zh) * 2011-09-20 2014-05-21 光帆能源公司 使用涡轮机的压缩气体能量储存系统
CN102684546A (zh) * 2012-05-15 2012-09-19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摩擦发电机
WO2014139347A1 (zh) * 2013-03-12 2014-09-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滑动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发电方法
DE102014005219A1 (de) * 2014-03-28 2015-10-01 Josip Mihaljevic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ilden einer optischen Falle
CN104362885A (zh) * 2014-12-03 2015-02-18 重庆大学 一种能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电容式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3761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含有电子接收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6756A (zh) * 2019-11-13 2020-01-24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
WO2021177489A1 (ko) * 2020-03-05 2021-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찰 발전 장치
CN111404417A (zh) * 2020-03-20 2020-07-10 东华大学 一种介质层增强型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12253392A (zh) * 2020-10-15 2021-01-22 重庆大学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复合微纳能源自驱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rona Charging of Polymers:Recent Advances on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Jose A et al.;《Brazilian Journal of Physics》;19990630;第29卷(第2期);第269-279页 *
Direct-Current Rotary-Tubula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Liquid-Dielectrics Contect for Sustainable Energe Harvesting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Jiyu Wang et al.;《ACS Nano》;20190205(第13期);第2587-2598页 *
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自驱动微系统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张弛;付贤鹏;王中林;;机械工程学报;20190401(第07期);第105-117页 *
聚合物材料空间电荷陷阱模型及参数;廖瑞金等;《物理学报》;20121231;第61卷(第1期);第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380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1380B (zh)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电介质陷阱态测量和成像系统及方法
Liang et al. Liquid–soli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rrays based on dynamic electric‐double‐layer for harvesting water wave energy
CN108445310B (zh) 一种聚合物表面电荷与陷阱能级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Kressmann et al. Space-charge electrets
CN100485401C (zh) 一种聚合物绝缘材料陷阱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138345B (zh) 一种利用对称电池评估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
Zhao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rapping parameters and surface insulation strength of solid dielectric under pulse voltage in vacuum
Gerhard-Multhaupt Electrets: Dielectrics with quasi-permanent charge or polarization
CN10361849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pid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in et al. Introducing adaptive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ve cold plasma cancer treatments based on real-tim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CN109856557A (zh) 一种在线监控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
CN113267593B (zh) 定量检测电池内部电解液分布的方法
CN102841123A (zh) 一种固体电介质材料陷阱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Oyama et al. Means to remove electrode contamination effect of Langmuir probe measurement in space
CN102944763A (zh) 一种介质材料内部电荷及电场分布原位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508282A (zh) 一种薄膜材料表面电位的测量设备
Lagomarsini et al.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parylene polymers as electret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CN11237929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的分析方法
CN208506142U (zh) 一种薄膜材料表面电位的测量设备
CN110398672B (zh) 一种测量绝缘材料电离及电荷迁移参数的试样结构及方法
Ingram et al. Design and use of a gridded probe in a low‐pressure rf argon discharge
CN104237659A (zh) 一种电子辐照下介质材料空间电荷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
Wang et al. Rapid state of health estim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based on an active acoustic emission sensing method
CN103389508A (zh) 用于电子加速器束流强度实时监测的装置
CN114047229A (zh) 一种聚合物薄膜介质电荷输运微观参数提取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