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9284B -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69284B CN113269284B CN202110358668.3A CN202110358668A CN113269284B CN 113269284 B CN113269284 B CN 113269284B CN 202110358668 A CN202110358668 A CN 202110358668A CN 113269284 B CN113269284 B CN 1132692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e
- information
- drug
- management system
- pois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6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2695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0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2766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2765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pontan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9120 camo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5607 chanvre indien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487 hemp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5
- 239000002574 pois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41000208202 Lin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5000004431 Linum usitatissim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41000207961 Sesam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03434 Sesamum indic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647 drug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06010002091 Anaesthes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005 anaesthesia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096 poisonous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11 maligna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81 narco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444 anaesth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193 general anesthe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40035674 anesthetic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21 gun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167 toxic age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40 tox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3 tox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该使用系统中的第一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绑定;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该方式,建立了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实现了单支毒麻药品的一码终身制管理,通过RFID信息读取的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避免了使用和交接过程中的人工失误,杜绝了药品流向不清,个别人私自藏药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毒麻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要求。相关技术中,手术室内毒麻药主要依靠人工管理,记录每支毒麻药品的来源和去向,有些使用了信息系统,但也需要每天在系统内录入领用人、归还人、用药人,领用时间、归还时间等,还需要人工核对处方与用药信息,管理人员不能有丝毫差错。但即便如此,仍然会出现个别人私自藏药,药品被替换等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以避免人工失误,杜绝药品流向不清,个别人私自藏药等事件的发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该使用系统包括管药方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一感应装置、麻醉医生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二感应装置,以及安装有射频感应装置的空瓶回收桶;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上;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上;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空瓶回收桶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使用系统还包括RFID读写器和部署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的设备;该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编码,并将RFID编码显示在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预先设置的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与RFID编码进行绑定,生成RFID信息,并记录RFID信息;其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药品种类和药品有效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发放毒麻药品时,待发放的毒麻药品放置在药箱中;该第一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上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上的药箱中,每个待发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形成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用于响应发放确认指令,将药箱与领取药箱的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绑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使用系统还包括指纹识别装置;该指纹识别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连接;该第一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每个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和姓名;该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上传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感应装置还用于:读取空瓶回收桶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已用药品清单;读取药箱中剩余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剩余药品清单;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比对麻醉医生领取的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与已用药品清单和剩余药品清单是否匹配;如果是,将该药箱与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解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麻醉医生拿到药箱后,将药箱放置在手术间的推车上,并将药箱与述推车连接,以使麻醉医生、药箱与手术间绑定;其中,推车与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通信,该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保存有推车与手术间的绑定信息;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获取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患者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麻醉医生使用毒麻药品时,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放置在第二感应装置上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以使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该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的患者信息进行绑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的用药患者的患者信息是通过预设的手术室排程系统获得的,或者是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扫描用药患者的腕带获取的;该用药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ID、有效证件号码、所在科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接收麻醉医生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用药申请;其中,该用药申请中包含有药品名称和药品数量;将用药申请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该空瓶回收桶用于: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基于该RFID信息,确定空瓶信息,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查看记录的已使用的毒麻药品的信息与空瓶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上;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上;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通过空瓶回收桶的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该使用系统中的第一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绑定;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该方式,建立了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实现了单支毒麻药品的一码终身制管理,通过RFID信息读取的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避免了使用和交接过程中的人工失误,杜绝了药品流向不清,个别人私自藏药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支毒麻药使用闭环管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手术室内毒麻药主要依靠人工管理,记录每支毒麻药品的来源和去向,有些使用了信息系统,但也需要每天在系统内录入领用人、归还人、用药人,领用时间、归还时间等,还需要人工核对处方与用药信息,管理人员不能有丝毫差错。但即便如此,仍然会出现个别人私自藏药,药品被替换等恶性事件。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场景中。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该使用系统包括管药方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10和第一感应装置11、麻醉医生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12和第二感应装置13,以及安装有射频感应装置的空瓶回收桶14;其中,第一终端设备10分别于第一感应装置11和第二终端设备12通信连接,第二终端设备12还与第二感应装置13和空瓶回收桶14通信连接。
上述第一感应装置11用于感应贴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10上。具体地,该RFID信息中包含有毒麻药品的RFID编码和药品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10上显示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有助于管药方核查信息。
第二感应装置13用于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12上。其中,该待使用的毒麻药品可以值麻醉医生在本次麻醉手术中即将要使用的毒麻药品。在第一终端设备10上显示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有助于麻醉医生核查待使用的毒麻药品是否与本次麻醉手术需要使用的毒麻药品相匹配。
上述第一感应装置11和第二感应装置13均可以是RFID感应装置(也可以成为射频感应装置)。
第二终端设备12用于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该患者信息为本次麻醉手术中的患者的信息,将该患者信息与待使用的麻醉药品进行绑定,有利于后续追溯药品的流向。
空瓶回收桶14用于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14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12。当麻醉医生将待使用的麻醉药品使用完成时,会将该麻醉药品放入空瓶回收桶14中,该空瓶回收桶14中的射频感应装置可以通过空瓶回收桶14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标签,感应到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和空瓶回收桶14中毒麻药品的数量,将空瓶回收桶14中毒麻药品的数量和每个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作为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12,该第二终端设备12可以显示该空瓶信息,并对比该空瓶信息与已使用的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只有已用药品和空瓶药品信息完全一致时,用药过程才能闭环。
在毒麻药品入手术室药品前,需要把一次性超高频RFID标签粘贴在单支毒麻药品上,每个毒麻药品上粘贴的RFID标签具有全球唯一性,可以唯一地标识1支药品,该RFID标签可以称为毒麻药品的身份码。在具体实现时,上述使用系统还包括RFID读写器和部署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的设备;该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编码,并将该RFID编码显示在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预先设置的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与RFID编码进行绑定,生成RFID信息,并记录RFID信息;其中,该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药品种类和药品有效期等。也可以理解为通过RFID读写器,将RFID编码与药品信息绑定在一起,自动记录至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RFID标签内原始信息只有RFID编码,RFID读写器读到这个RFID编码后,用户从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调用贴有该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对应药品信息,通过鼠标操作,将RFID编码与该药品信息绑定在一起。具体流程为:用户把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放置到RFID读写器附近,系统读取到RFID编码,用户再从系统的菜单选项中选中药品,点击确认后,完成绑定。该操作可以批量操作,例如,一盒药品有10支,RFID读写器可以同时读到10个RFID编码,再从系统菜单中选中药品信息,点击确认,则同时完成10支药品的信息绑定。
上述方式,通过RFID标签,赋予每支毒麻药品身份信息,在毒麻药品请领、使用、归还各环节通过感应装置,自动获取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采用基于RFID的信息管理方式,建立了毒麻药的身份系统,实现了单支毒麻药的一码终身制管理,通过RFID信息读取的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避免了使用和交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准确等人工失误,杜绝了药品流向不清,个别人私自藏药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该使用系统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如图2所示,该使用系统包括管药方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10和第一感应装置11、麻醉医生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12和第二感应装置13,以及安装有射频感应装置的空瓶回收桶14。
在发放毒麻药品时,待发放的毒麻药品放置在药箱中;该第一终端设备10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该第一感应装置11用于:感应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11上的药箱中,每个待发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以在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形成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该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用于响应发放确认指令,将药箱与领取药箱的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绑定。
在具体实现时,每日麻醉医生领取的毒麻药品通常已预先设定好基数,根据该基数将麻醉医生所需的药品种类和数量集中放置在药箱中。每日手术前,麻醉医生来领取药品时,管药方将待发放的药箱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11上,该第一感应装置11可以感应到药箱中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中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显示由每个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组成的药品清单。其中,药品清单中包括药箱中每1支毒麻药品的RFID编码、药品名称、药品种类、药品有效期和入手术室时间等;例如,如果药箱中有5种药,每种药有10支,药品清单中就包含有50支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麻醉医生和管药方可以同时对药品清单中的药品名称和数量进行现场确认,双方确认无误后,管药方发送发放确认指令,并将该药箱记入领取的麻醉医生名下,麻醉医生可以领走药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使用系统还包括指纹识别装置20;该指纹识别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10连接;该第一终端设备10中预先保存有每个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和姓名;该指纹识别装置20用于识别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上传至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会通过指纹识别装置提前录入每个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和姓名,当某个麻醉医生来领取药箱时,该麻醉医生可以在指纹识别装置20中输入指纹信息,以便确认麻醉医生的身份,并将该麻醉医生的信息与领取的药箱进行绑定。
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第二终端设备12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麻醉医生拿到药箱后,将药箱放置在手术间的推车上,并将药箱与推车连接,以使麻醉医生、药箱与手术间绑定;其中,推车与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通信,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保存有推车与手术间的绑定信息;通过该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获取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患者信息。
在麻醉医生使用毒麻药品时,第二感应装置13用于感应放置在第二感应装置13上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以使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12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该第二终端设备12上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的患者信息进行绑定。其中,用药患者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ID、有效证件号码、所在科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等。
具体地,当患者需要用药时,麻醉医生只要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在第二感应装置13附近放置2秒,第二终端设备12上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显示该毒麻药品的信息,并将用药患者与该支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相当于上述RFID信息)进行绑定,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记录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ID、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号码、所在科室、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用药时间、用量等信息。
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第二终端设备12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的用药患者信息可以是通过预设的手术室排程系统获得的或者是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扫描用药患者的腕带获取的;没有手术室排程系统的医院,也可以是根据手术排程信息手工录入的,这些用药患者信息每台手术都会更新。上述用药时间和用量需要麻醉医生在手术实施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录入毒麻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前先通过扫RFID标签获取药品信息,再填入时间和用量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麻醉医生需要用药时,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对应的软件界面选择用药患者后打开药箱,也可通过扫描患者腕带打开药箱,供医生从药箱中取出药品。药品从药箱取出时,药箱会自动感应到医生取出的是哪只药品,这样取出的药品就会自动记入在该患者名下。如果该药品没用重新放回药箱,则药品信息从患者名下清除。判断一支药品是否被使用,是通过空瓶桶内是否有该药品,如果空瓶桶内有该药品,则药品记录在取药时对应的患者名下,如果空瓶桶内和药箱内都没有该药品信息,则记录该支药品缺失。
在麻醉医生使用毒麻药品后,会将使用后的毒麻药品的空瓶放置到装有空瓶回收桶14中,空瓶回收桶14会通过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14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基于RFID信息,确定空瓶信息,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12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第二终端设备12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查看记录的已使用的毒麻药品的信息与空瓶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该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可能会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记录不匹配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比对某一麻醉医生使用的药品与空瓶的药品信息是否一致,具体方法是: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记录的用过的数量和空瓶的数量比对,即可核对已用药品和空瓶药品信息是否一致。
在药品回库的过程中,第一感应装置11还用于:读取空瓶回收桶14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已用药品清单;读取药箱中剩余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剩余药品清单;第一终端设备10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比对麻醉医生领取的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与已用药品清单和剩余药品清单是否匹配;如果是,将药箱与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解绑。
在具体实现时,结束一天手术后,麻醉医生携空瓶回收桶14和放置在药箱中的剩余药品回到手术室药品库,管药方把空瓶回收桶14和剩余药品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11上,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迅速生成已用药品清单和剩余药品清单,并调取当日麻醉医生之前领走的药品清单进行比对,在双方进行核对无误后,管药方确认接收空瓶和剩余药品,剩余药品信息与麻醉医生解绑,重新记为库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终端设备12中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接收麻醉医生通过第二终端设备12发送的用药申请;其中,用药申请中包含有药品名称和药品数量;将用药申请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10。
在具体实现时,当日基数药品不能满足麻醉医生需求时,通过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麻醉医生向管药方申请需要的毒麻药品名称和数量。管药方发放前,将毒麻药品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11上,与麻醉医生同时确认药品信息和数量,双方核对无误后,麻醉医生领取走药品,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该支药品责任人转为麻醉医生。
上述毒麻药品的使用装置,清晰了药品寿命期内的各环节责任人,管理权限和责任人随着药品的流转而流转,确保了药品管理责任清晰、权限合理,避免非授权用户干扰用药管理。同时,本发明符合“五专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将毒麻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RFID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各环节响应速度,实现了毒麻药的闭环用药管理,可以追溯到每一支药品的使用和流通过程,清晰地描绘出药品的使用路线,做到有据可查。
对应于上述系统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通过第一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上。
步骤S304,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上。
步骤S306,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
步骤S308,通过空瓶回收桶的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空瓶信息上传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为每一支毒麻药品赋予唯一RFID标签,在药品的流转环节进行各种必要的信息绑定,绘制出完整的毒麻药品的使用流程,实现单支毒麻药品闭环管理的方法。而且,在每个药品的流转环节,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事件都会和这支毒麻药品进行信息绑定,从而在信息系统内形成该支药品的“流转地图”。
在具体实现时,图4给出了一种单支毒麻药使用闭环管理的流程图。图4中首先为单只毒麻药品赋予身份码(相当于RFID编码),通过RFID读写装置将身份码与该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进行绑定,绑定完成后将该毒麻药品入库;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每日用药基数分配单和领药申请从药品库中领取毒麻药品。当麻醉医生领取到毒麻药品时,将该毒麻药品的身份码、药品信息和用药医生信息(相当于麻醉医生的信息)绑定;在使用毒麻药品时,将该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与患者信息绑定,并为患者设置患者用药医嘱。在手术完成后,麻醉医生携空瓶和剩余药品回到手术室药品库,管药方把空瓶和剩余药品放置在第一感应装置上,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迅速生成已用药品清单和剩余药品清单,并调取当日麻醉医生之前领走的药品清单进行比对,在双方进行核对无误后,管理护士确认接收空瓶和剩余药品,剩余药品信息与麻醉医生解绑,重新记为库存;空瓶也需要归库,且用药患者可以通过计费系统对使用的毒麻药品进行缴费,并将空瓶信息和缴费信息作为药品使用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毒麻药品的使用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系统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系统包括管药方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一感应装置、麻醉医生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二感应装置,以及安装有射频感应装置的空瓶回收桶;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
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
所述空瓶回收桶用于通过所述射频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所述空瓶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所述麻醉医生拿到药箱后,将所述药箱放置在手术间的推车上,并将所述药箱与所述推车连接,以使所述麻醉医生、所述药箱与所述手术间绑定;其中,所述推车与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通信,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保存有所述推车与所述手术间的绑定信息;
通过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获取所述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患者信息;
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比对所述麻醉医生使用的药品与空瓶的药品信息是否一致;
在发放所述毒麻药品时,待发放的毒麻药品放置在药箱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放置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上的所述药箱中,每个待发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以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形成所述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用于响应发放确认指令,将所述药箱与领取所述药箱的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绑定;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还用于:读取所述空瓶回收桶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已用药品清单;读取所述药箱中剩余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剩余药品清单;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比对所述麻醉医生领取的所述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与所述已用药品清单和所述剩余药品清单是否匹配;如果是,将所述药箱与所述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解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系统还包括RFID读写器和部署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的设备;
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贴有RFID标签的所述毒麻药品的RFID编码,并将所述RFID编码显示在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
通过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预先设置的所述毒麻药品的药品信息与所述RFID编码进行绑定,生成RFID信息,并记录所述RFID信息;其中,所述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药品种类和药品有效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系统还包括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每个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和姓名;
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麻醉医生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麻醉医生使用毒麻药品时,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放置在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上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以使所述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将所述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的患者信息进行绑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的用药患者的患者信息是通过预设的手术室排程系统获得的,或者是通过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扫描所述用药患者的腕带获取的;所述用药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ID、有效证件号码、所在科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
接收所述麻醉医生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用药申请;其中,所述用药申请中包含有药品名称和药品数量;
将所述用药申请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所述空瓶回收桶用于:通过所述射频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空瓶回收桶中的所述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基于所述RFID信息,确定空瓶信息,将所述空瓶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还用于:查看记录的已使用的毒麻药品的信息与所述空瓶信息是否匹配。
8.一种毒麻药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一终端设备上;
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贴有RFID标签的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并将感应到的RFID信息显示在第二终端设备上;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将待使用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与用药患者信息进行绑定;
通过空瓶回收桶的射频感应装置感应空瓶回收桶中的空瓶信息,并将所述空瓶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麻醉医生拿到药箱后,将所述药箱放置在手术间的推车上,并将所述药箱与所述推车连接,以使所述麻醉医生、所述药箱与所述手术间绑定;其中,所述推车与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通信,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保存有所述推车与所述手术间的绑定信息;
通过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获取所述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患者信息;
通过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比对所述麻醉医生使用的药品与空瓶的药品信息是否一致;
在发放所述毒麻药品时,待发放的毒麻药品放置在药箱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毒麻药品管理系统;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感应放置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上的所述药箱中,每个待发放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以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形成所述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响应发放确认指令,将所述药箱与领取所述药箱的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绑定;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读取所述空瓶回收桶中的毒麻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所述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已用药品清单;读取所述药箱中剩余药品的RFID信息,将感应到的所述RFID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并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中生成剩余药品清单;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毒麻药品管理系统比对所述麻醉医生领取的所述药箱对应的药品清单,与所述已用药品清单和所述剩余药品清单是否匹配;如果是,将所述药箱与所述麻醉医生的医生信息进行解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8668.3A CN113269284B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8668.3A CN113269284B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69284A CN113269284A (zh) | 2021-08-17 |
CN113269284B true CN113269284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7722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58668.3A Active CN113269284B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692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8664B (zh) * | 2021-10-21 | 2022-02-01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用于麻醉药品申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9400377A (zh) * | 2024-12-31 | 2025-02-07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麻醉科手术室资源智能管理系统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6917A (zh) * | 2004-10-25 | 2006-05-03 | 凌昂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rfid与pki技术的药品管理系统及药品管理的方法 |
CN102903069A (zh) * | 2012-10-12 | 2013-01-30 | 董睿 | 一种医疗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203192058U (zh) * | 2013-02-25 | 2013-09-11 | 国药控股天津有限公司 | 智能毒麻药品管理柜 |
CN104504261A (zh) * | 2014-12-16 | 2015-04-08 | 石丹杰 | 患者用药核对方法及系统 |
CN104573968A (zh) * | 2015-01-20 | 2015-04-29 | 石丹杰 | 耗材管理系统 |
CN105976290A (zh) * | 2016-05-26 | 2016-09-28 | 深圳市骄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技术识别医疗要素及自动核查的装置和方法 |
CN106909951A (zh) * | 2017-01-19 | 2017-06-30 | 江苏文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rfid技术的药品流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CN107358050A (zh) * | 2017-07-18 | 2017-11-17 | 安徽安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rfid智能识别系统 |
CN109637031A (zh) * | 2018-11-28 | 2019-04-16 |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药品管控的方法及装置 |
CN209118418U (zh) * | 2018-12-24 | 2019-07-16 | 深圳市瑞意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耗材柜 |
CN110271747A (zh) * | 2019-06-11 | 2019-09-24 | 深圳市维思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毒麻精药品存储装置、毒麻精药品存储方法 |
CN110271795A (zh) * | 2019-06-11 | 2019-09-24 | 深圳市维思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毒麻精药品回收装置、毒麻精药品回收方法 |
CN211722382U (zh) * | 2019-12-31 | 2020-10-23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毒麻药品智能管理柜 |
-
2021
- 2021-04-01 CN CN202110358668.3A patent/CN1132692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6917A (zh) * | 2004-10-25 | 2006-05-03 | 凌昂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rfid与pki技术的药品管理系统及药品管理的方法 |
CN102903069A (zh) * | 2012-10-12 | 2013-01-30 | 董睿 | 一种医疗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203192058U (zh) * | 2013-02-25 | 2013-09-11 | 国药控股天津有限公司 | 智能毒麻药品管理柜 |
CN104504261A (zh) * | 2014-12-16 | 2015-04-08 | 石丹杰 | 患者用药核对方法及系统 |
CN104573968A (zh) * | 2015-01-20 | 2015-04-29 | 石丹杰 | 耗材管理系统 |
CN105976290A (zh) * | 2016-05-26 | 2016-09-28 | 深圳市骄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技术识别医疗要素及自动核查的装置和方法 |
CN106909951A (zh) * | 2017-01-19 | 2017-06-30 | 江苏文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rfid技术的药品流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CN107358050A (zh) * | 2017-07-18 | 2017-11-17 | 安徽安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rfid智能识别系统 |
CN109637031A (zh) * | 2018-11-28 | 2019-04-16 |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药品管控的方法及装置 |
CN209118418U (zh) * | 2018-12-24 | 2019-07-16 | 深圳市瑞意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耗材柜 |
CN110271747A (zh) * | 2019-06-11 | 2019-09-24 | 深圳市维思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毒麻精药品存储装置、毒麻精药品存储方法 |
CN110271795A (zh) * | 2019-06-11 | 2019-09-24 | 深圳市维思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毒麻精药品回收装置、毒麻精药品回收方法 |
CN211722382U (zh) * | 2019-12-31 | 2020-10-23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毒麻药品智能管理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69284A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65763B2 (en) | Medication tracking | |
US9058410B2 (en) | Integrated electronic patient health care data coordination system | |
US20200082327A1 (en) | Healthcare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monitoring transactions of system participants | |
US8645156B2 (en) | Inventory and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 | |
AU200231034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lthcare management | |
US20040232219A1 (en) | Medical treatment and prescription administration verification method | |
JP6890374B2 (ja) | 共通する患者id番号を使用した医療・健康情報一元管理システム | |
WO2000072217A1 (en) | Pharmacy system | |
CN113269284B (zh) | 毒麻药品的使用系统和方法 | |
US2004014345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personal health data | |
JP2002117144A (ja) | 薬剤等投与管理システム | |
CN114420240A (zh) |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的处方管理系统 | |
CN113269285A (zh) | 毒麻药品使用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2002024376A (ja) | 看護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看護支援方法、並びに、看護を支援するための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 | |
JP4583911B2 (ja) | 薬品の安全性確認支援方法、安全性確認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Valverde | The Europe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Critics and future | |
JP5342390B2 (ja) | Icタグの利用方法 | |
Huang et al. | Achiev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e With Pre-Tagged RFID Products | |
JP2005118224A (ja) | 患者認証端末、患者認証システム、記録媒体、患者認証用第1記録媒体発行装置、患者認証用第2記録媒体発行装置、及び、患者認証方法 | |
AU200620020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medication dispensing and administration | |
Häkkinen et al. | Closing the Loop for Controlled Substances Surveillance: A Field Study of the Usabi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of an Integrated Electronic Narcotic Consumption | |
Mande et al. | Patient Mitra: Health Card. | |
JP2025097185A (ja) | 薬剤支援システム、薬剤支援方法、及び薬剤支援プログラム | |
JP2025097222A (ja) |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方法、及び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 |
KR20020011637A (ko) |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종합 의약 관리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