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6217B - 安全带装置和工具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装置和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66217B CN113266217B CN202010316393.2A CN202010316393A CN113266217B CN 113266217 B CN113266217 B CN 113266217B CN 202010316393 A CN202010316393 A CN 202010316393A CN 113266217 B CN113266217 B CN 1132662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latches
- arm
- strap
- l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5/00—Handcuffs ; Finger cuffs; Leg irons; Handcuff holsters; Means for locking prisoners in automobi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20—Skeleton keys; Devices for picking locks; Other devices for similar purposes ; Means to open lock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lock pull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带装置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带;锁,所述锁包括锁定机构;带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锁内;带的自由端,其能够插入锁中以在带中形成环,锁被配置成将带的一部分锁定,以在带中形成环;其中,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多个闩锁与锁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带锁定在锁内;以及其中,所有闩锁都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将带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具体但不限于,安全带装置被包裹并锁定在人的手腕或腿周围。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解锁安全带装置的工具。
背景技术
安全带装置通常用于各种产品和各种安全应用中。一些安全带装置应用的示例用于将物体固定并标记到人或物上。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安全带装置,将集装箱、行李箱、监控单元标记给一个人。这种安全带装置的目的是将物体锁定到人或物上,以使物体不可移除。一个示例是使用安全带装置将监控单元锁定(即,标记)在罪犯的手臂或脚踝上,以监控和跟踪在家庭拘留或居家监禁中的罪犯。要求这种安全带装置被安全地锁定,并且没有被破坏或解锁尝试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几种常用的安全带装置可能容易被撬锁或破坏,以取下带子或损坏带子。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具体但不限于,安全带装置被包裹并锁定在人的手腕或腿周围。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解锁安全带装置的工具。
本文公开的安全带装置用于将物体固定并标记到人或物上。在一个示例中,安全带装置用于将监控单元锁定到人,以便监控人的运动。本文公开的安全带装置包括带和锁。带穿过锁,并缠绕在人或物上,带被锁锁定。锁是有利的,因为它牢固地锁定了带,并且不容易被解锁。本文所述的工具是解锁钳,其具体被配置为解锁安全锁。
根据第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
带;
锁,所述锁包括锁定机构;
带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锁内;
带的自由端,其能够插入锁中以在带中形成环,锁被配置成将带的一部分锁定,以在带中形成环;其中,
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
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多个闩锁与锁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带锁定在锁内;以及
其中,所有闩锁都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将带解锁。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在所述锁内的多个偏置构件,所述多个偏置构件与所述多个闩锁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将所述闩锁朝向锁定位置偏置。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四个闩锁和两个偏置构件,每个偏置构件与两个闩锁相关联,并且每个偏置构件将两个闩锁同时偏置到锁定位置。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锁包括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通过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所述铰链允许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相对于第二夹持构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在一种配置中,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位置邻近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夹持所述带的一部分,并且当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第二夹持构件间隔开,从而使带在锁内自由移动。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槽,其中,当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移动至闭合位置时,所述多个闩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夹持所述带的插入到所述锁中的一部分,所述带被锁定。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
基部,
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从基部直立,壁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平行,
基部和直立的壁限定了容纳部,带的一部分固定在容纳部内,
第一锁定槽形成在第一壁中,第二锁定槽形成在第二壁中,并且其中,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彼此平行。
在一种配置中,每个锁定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相应侧壁的内表面上。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带包括:
多个固定齿,其包括位于和/或邻近于所述带的固定部分处的多个上齿;
多个锁定齿,其包括位于和/或邻近于所述带的自由端的多个上齿和下齿;
其中,固定齿沿着带的长度与锁定齿间隔开。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基板延伸的多个锁定齿,其中,当第一夹持构件处于闭合位置时,来自所述基板的锁定齿接合所述带的多个锁定齿的上齿。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包括从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的下表面延伸的一对附接突起,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位于第二夹持构件中的一对通道或孔,通过将一对突起固定在一对通道或孔内,将带的固定部分固定在第二夹持构件中。
在一种配置中,当将所述带的自由端插入所述锁中以在所述带中形成环时,所述锁定齿的下齿与所述固定齿的上齿接合。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固定齿的至少六个上齿与所述锁定齿的至少六个下齿接合,以锁定所述带,并在所述带中形成环。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至少六个齿,当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六个齿与所述锁定齿的至少六个上齿接合。
在一种配置中,每个闩锁包括主体,从所述主体延伸的锁定突片,沿与所述锁定突片相反的方向从所述主体延伸的一对腿,并且其中,所述一对腿彼此间隔开,并限定通道。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偏置构件被定位在所述通道内,使得所述偏置构件能够作用在所述主体上,以将每个闩锁偏置到锁定位置。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锁包括四个闩锁、两个偏置构件,所述闩锁和偏置构件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内,两个闩锁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侧壁延伸出,并且另外两个闩锁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相对侧壁延伸。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四个闩锁成对布置,每对闩锁布置成使得所述闩锁沿相反的方向延伸至锁定位置,并且每个偏置构件被定位成作用于每对闩锁,并使其彼此偏置开。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多个销孔,每个销孔与所述锁定槽对准。
在一种配置中,每个所述销孔与一个闩锁对准,从而能够使用解锁工具,经由所述销孔将所述闩锁推到解锁位置,以将锁解锁。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解锁工具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
限定在每个臂的手柄,
位于或者邻近于臂的与手柄相对的一端的解锁部件,
将第一臂联接到第二臂的枢轴,
手柄移动彼此分开,使得第一臂和第二臂绕枢轴运动,从而使每个臂端部的解锁部件同时将闩锁从锁定位置推向解锁位置。
在一种配置中,每个臂包括位于与所述手柄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解锁部件。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解锁部件是销,每个臂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销,当所述解锁工具位于所述锁上时,所述销间隔开以与所述闩锁对准。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解锁工具包括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包括多个解锁部件,并且在使用中,所述手柄移动彼此分开使得所述第一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臂的端部朝彼此移动,并朝彼此推动解锁部件。
在一种配置中,所述下部壳体是U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对自由端,所述壳体在每个自由端处容纳两个销,位于壳体的一个自由端内的第一臂和位于壳体的相对端的第二臂,所述臂能够在壳体内移动,以推动销的凸轮表面,以同时将销推向彼此。
在一种配置中,在使用中,所述手柄移动彼此离开,使得所述臂的在所述壳体内的端部朝彼此移动,以同时将所述销朝向彼此推出壳体,将销推出壳体使得闩锁被推到解锁位置。
根据第二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和解锁工具,包括:
安全装置,其包括:
带;
锁,所述锁包括锁定机构;
带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锁内;
带的自由端,其能够插入锁中以在带中形成环,锁被配置成将带的一部分锁定,以在带中形成环;其中,
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
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多个闩锁与锁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带锁定在锁内;以及
其中,所有闩锁都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将带解锁,
解锁工具,其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
限定在每个臂的一端的手柄,
位于或者邻近于所述臂的与手柄相对的一端的多个解锁销,
将第一臂联接至第二臂的枢轴,使得当手柄移动时,第一臂能够相对于第二臂枢转,
在使用中,解锁工具被定位成使得解锁销与每个闩锁对准;以及
手柄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臂相对于第二臂枢转,从而使每个解锁销将闩锁同时从锁定位置推到解锁位置,从而将锁解锁,以允许带移动。
来自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配置的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或配置的特征组合。另外,在患者的呼吸支持过程中,可以一起使用一个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或配置或形式。
旨在对本文公开的数字范围的引用(例如,1至10)也包含对该范围内所有有理数的引用(例如,1、1.1、2、3、3.9、4、5、6、6.5、7、8、9和10)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有理数范围(例如,2至8、1.5至5.5和3.1至4.7),因此,此处明确公开了所有范围的所有子范围。这些仅是特定目的的示例,并且在所列举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应被认为以类似的方式在本申请中明确地陈述。
应当理解,替代实施例或配置可以包括在本说明书中示出、描述或引用的两个或多个部件、元件或特征的任何或所有组合。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在所使用的上下文中以其他方式理解,否则条件语言(例如,“可以”、“可能”、“可能”或“可以”)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方式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功能、元素和/或步骤。因此,这样的条件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任何方式所需的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或者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必然包括用于决定(是否有用户输入或提示)以下的逻辑:是否包括这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或是否在任何具体实施例中执行。
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是指“和”或“或”,或者在上下文中允许两者存在的情况下。
在下面的描述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在本说明书中,根据国际专利实践,单词“包括”及其变型(例如,“包括”)具有其通常含义。也就是说,除了特别叙述的那些词,该词不排除另外或未叙述的元素、物质或方法步骤。因此,在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设备、物质或方法可以具有其他元件、物质或步骤。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语法变型)以“具有”或“包括”的包括含义使用,而不是以“仅由……组成”的含义使用。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在所使用的上下文中以其他方式理解,否则条件语言(例如,“可以”、“可能”、“可能”或“可以”)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方式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功能、元素和/或步骤。因此,这样的条件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任何方式所需的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或者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必然包括用于决定(是否有用户输入或提示)以下的逻辑:是否包括这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或是否在任何具体实施例中执行。
附图说明
尽管有可能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的任何其他形式,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作为示例,描述座椅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显示了安全带装置和解锁工具的示例。
图2和图3示出了安全带装置和锁。
图4示出了锁的第一夹持构件和锁定机构的内部视图。
图5至图7示出了使用中的锁定机构。
图8示出了解锁工具。
图9示出了解锁工具的横截面。
图10示出了解锁工具的内部细节。
具体实施例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具体但不限于,安全带装置被包裹并锁定在人的手腕或腿周围。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解锁安全带装置的工具。
安全带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形成带环,将带锁定在人的四肢(例如,手腕或腿)上。该安全带装置提供了一种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包括多个闩锁,这些闩锁同时被偏置向锁定位置。这些被同时偏置到锁定位置的闩锁使得安全带装置难以移除。该安全带装置也是有利的,因为其基本上是防破坏的,因为闩锁在夹持构件内被覆盖,并且闩锁全部同时被偏置到锁定位置。
需要专门设计解锁工具与安全带装置一起使用。解锁工具被设计为具有解锁部件,其同时解锁闩锁,即,将闩锁同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允许对安全带装置解锁并且移除安全带装置。可以将解锁工具提供给例如保释官、警察或其他执法人员的授权人员。
图1显示了安全带装置10和解锁工具300的示例性实施例。安全带装置10包括锁200。解锁工具300围绕锁定位,并且用于对锁200解锁。
图2和图3显示了安全带装置10的示例性实施例。安全带装置10包括带100、锁200,该锁包括锁定机构210。带100包括带的固定部分104,该固定部分固定在锁200内部。带的自由端102可插入到锁200中,以在带100中形成环。锁200被配置为锁定带100的一部分,以使带在人的四肢周围形成环。
锁定机构210包括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多个闩锁与锁200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带100锁定在锁200中。将所有闩锁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解锁带100。
参照图2和图3,带100包括自由端102和固定部分104。固定部分104固定在锁200的内部。自由端102环绕人的四肢成环,然后插入穿过锁,如图2和图3所示。将自由端102插入并放置在固定部分的顶部,以在带100中形成环。
带100包括从带向外延伸的多个齿110。带包括从带的上表面延伸的多个上齿110a和从带的下表面延伸的多个下齿110b。上齿110a在与下齿110b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带还包括位于带的固定部分104处的多个固定齿110c。固定齿110c从带104的固定部分的表面向上延伸。带包括形成在自由端和/或在自由端附近形成的多个锁定齿112、114。带的邻近自由端的区域包括多个上齿和下齿,其限定了锁定齿112、114。固定齿110c沿着带与锁定齿112、114间隔开。
带的固定部分104包括从带的固定部分的下表面延伸的一对附接突起106。附接突起106接合锁,以将带固定在锁200中。
锁200包括第一夹持构件202和第二夹持构件204。第一夹持构件202可相对于第二夹持构件204枢转。第一夹持构件202通过铰链212附接到第二夹持构件204。铰链允许第一夹持构件202从锁定位置(如图3所示)枢转到解锁位置(如图2所示)。在解锁位置,第一夹持构件202与第二夹持构件204间隔开。
在使用中,带102的自由端穿过锁200的开口209。该开口由第一夹持构件202和第二夹持构件204之间的铰链212处的空间限定。锁200还包括在相对端处的开口209a。开口209与209a对准。带102的自由端穿过两个开口,以在带中形成环。
第二夹持构件204包括基部205和两个直立壁206、208。直立壁206、208从基部205向上延伸。基部205和壁206、208限定了用于容纳并固定带的固定部分104的容纳部。直立壁206、20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锁定槽260、262。在壁206内形成第一锁定槽260,并且在壁208内形成第二锁定槽26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直立壁206、208包括在壁中形成的单个锁定槽260、262。锁定槽260、262是形成在直立壁中的水平槽。槽260、262在形状和尺寸上可以彼此相同。
如图3所示,第二夹持构件204的基部205包括一对通道,该一对通道容纳从带100的固定部分104的下表面延伸出的附接突起106。附接突起106作为摩擦配件而接合,或者可以胶合或焊接到第二夹持构件204中。带的固定部分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以是永久固定的,以将锁200紧固在带100上。
第一夹持构件202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构件202内的锁定机构210。第一夹持构件202限定壳体,并且包括基板214。基板214包括从基板214向外延伸的多个锁定齿216。锁定齿216接合带的上齿112。如图2和3所示,夹持构件202、204中的每一个限定容纳不同组件的中空壳体。第二构件204具有顶部开口,以容纳带。
在使用中,如图2和图3所示,带的自由端102穿过锁200。如图3所示,下部锁定齿114接合固定齿110c。第一夹持构件202是闭合的,即,移动到锁定位置,以将带锁定在锁中。当第一夹持构件闭合时,第一夹持构件202的锁定齿216接合带的上齿112。锁定齿216接合在带的相邻齿之间的间隙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构件202包括六个锁定齿216。六个锁定齿216接合带的六个对应的上齿112。六个下齿114接合六个固定齿110c。当第一夹持构件移动到闭合位置时,总共十二个带齿(即,六个上齿112和六个下齿114)接合。总计十二个接合的齿之间的摩擦力提供了相当大的锁定力。该十二个齿吸收带上的载荷,例如,拉动载荷、推挤载荷以及扭转载荷,从而固定了带,并防止用户移除带。当第一夹持构件处于解锁位置(即,与第二夹持构件204间隔开)时,由于仅六个齿(即,下齿)接合固定齿,因此可以拉动带的自由端。可以通过来自用户的拉力来克服来自六个齿的力,以调节带的长度,即,调节带子的环的尺寸,以适合各种四肢或各种用户。当前安全带装置是有利的,因为当锁被锁定时(即,带被夹持在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内时),带的至少十二个齿被接合。与自由端相邻的六个齿在顶部和底部都接合,即,接合两组齿,从而增加了带齿与锁紧齿以及固定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的摩擦力可固定带,并减少拉动带从而松开带的可能性。
需要将第一夹持构件202保持在锁定位置,以将带100固定在锁200中,以防止有人松开带。第一夹持构件202通过锁定机构210保持在锁定位置。
图4至图7示出了锁定机构210的细节。锁定机构210包括多个被同时偏置向锁定位置的闩锁。如图4至7所示,锁定机构210包括四个闩锁220、221、222、223。可替代地,锁定机构210可以包括六个或多个闩锁。优选地,锁定机构210包括偶数个闩锁。优选地,锁定机构包括四个或多个闩锁,因为两个闩锁更容易解锁。
闩锁220-223接合第二夹持构件204中的锁定槽250。闩锁220-223设置在由第一夹持构件202形成的壳体内部。每个闩锁在结构上基本相似。每个闩锁包括主体和一对腿。腿彼此间隔开,并限定通道。锁定机构210还包括配置成将闩锁偏置到锁定位置的多个偏置构件。偏置构件被布置成同时将闩锁偏置到锁定位置。每个闩锁包括锁定突片,该锁定突片从主体沿与腿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每个闩锁包括主体230。第一闩锁220包括从主体230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腿233。第二闩锁221包括从闩锁221的主体230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腿234。第三闩锁222包括从主体230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脚235。第四闩锁223包括从主体230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脚236。每个闩锁的腿限定位于腿之间的通道232。
闩锁220-223成对布置。第一闩锁220与第三闩锁222相对定位,第二闩锁221与第四闩锁223相对定位。通道232在每对闩锁的腿之间延伸。第三闩锁的腿235嵌套在第一闩锁220的腿233内。第四闩锁223的腿236嵌套在第二闩锁221的腿234内。第一闩锁220和第二闩锁221在形状上大致上彼此相同。第三闩锁222和第四闩锁223在形状上大致上彼此相同。
第一闩锁220和第二闩锁221均包括形成在主体中的槽239。该槽形成在与腿的延伸相反的方向上。形成在第一闩锁和第二闩锁中的槽239彼此大致上相同。第一闩锁220的槽239和第三闩锁的腿235限定通道232。第二闩锁221的槽239和第四闩锁223的腿236限定通道232。每个闩锁包括从第一夹持构件202的壳体延伸出的部分。由闩锁的腿和槽239限定的通道限定偏置构件240、242的线性运动。通道232和槽239确保偏置构件将闩锁线性偏置离开彼此。延伸出的部分用作锁定突片,并且被接收在第二夹持构件204内的锁定槽260、262中,并与锁定槽260、262接合。
闩锁机构还包括多个偏置构件,多个偏置构件同时将闩锁偏置到锁定位置。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闩锁机构210包括两个偏置构件240、242。偏置构件240、242是螺旋弹簧。优选地,弹簧240、242是压缩弹簧,即,它们应当在使用中被压缩,但是偏置向静止位置。偏置构件240位于第一闩锁220和第三闩锁222之间。偏置构件242位于第二闩锁221和第四闩锁223之间。第一偏置构件240同时将第一闩锁220和第三闩锁222偏置到锁定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偏置构件242同时将第二闩锁221和第四闩锁223偏置到锁定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
偏置构件240、242在尺寸、形状和弹簧常数上彼此相同。偏置构件将闩锁偏置离开彼此,即,偏置构件提供推力,以将一对闩锁彼此推开。第一闩锁220和第三闩锁222被彼此推开至锁定位置。第二闩锁221和第四闩锁223被彼此推开至锁定位置。偏置构件240、242被配置为提供偏置力,该偏置力沿着偏置构件为线性的。偏置构件向外偏置,即,将每对闩锁内的闩锁推离彼此。例如,偏置构件240将第一闩锁220偏置离开第三闩锁222。第二偏置构件将第二闩锁221偏置离开第四闩锁223。
第一夹持构件202包括分隔壁250,该分隔壁250限定位于该分隔壁250的一侧上的第一容纳部252和位于另一侧上的第二容纳部254。每个容纳部252、254彼此相同。每个容纳部接收一对闩锁和偏置构件。如图5所示,一个容纳部252容纳第一闩锁220、第三闩锁222和第一偏置构件240。第二容纳部254容纳第二闩锁221和第四闩锁223以及第二偏置构件242。
第一闩锁和第三闩锁均包括从主体向外延伸的凸缘238。第二闩锁和第四闩锁均包括从主体向外延伸的凸缘237。第一闩锁和第三闩锁220、222上的凸缘238与容纳部252的壁接触。凸缘238限定第一闩锁和第三闩锁在容纳部252中的运动。凸缘238帮助闩锁以线性方式运动。第二闩锁和第四闩锁的闩锁239接触第二容纳部254的壁,并限定第二闩锁和第四闩锁的运动。第二闩锁和第四闩锁的凸缘237帮助这些闩锁在容纳部内线性移动。第一闩锁220和第三闩锁222可包括位于锁定突片中的倒角部分,以允许将突片容纳在第二夹持构件204中。
图5至图7示出了使用中的锁定机构。图5示出了锁定机构210,其中闩锁220-223处于锁定位置。图6示出了闩锁220-223移动到解锁位置。图7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闩锁220-223。参照图5,每个闩锁220-223的一部分延伸出第一夹持构件202。该延伸的部分用作锁定突片。闩锁220-223延伸出并容纳在锁定槽260、262中。锁定槽260、262的尺寸设置为通过容纳闩锁,而将第一夹持构件锁定至第二夹持构件。槽260、262的大小和尺寸设置成防止第一夹持构件202相对于第二夹持构件204垂直、水平或扭曲。当第一夹持构件202处于闭合位置时,如果锁被破坏,则闩锁220-223撞到锁定槽的一个壁上。
闩锁220-223同时被偏置到锁定位置,即,被偏置以延伸出第一夹持构件。需要将闩锁220-223同时移动到解锁位置。如果移动一个或两个闩锁,其他闩锁依旧接合在锁定槽中。例如,如果将第一闩锁220从锁定槽中推出,则第三闩锁222将被进一步推入其锁定槽中,并且第二闩锁221和第四闩锁223保持接合在其各自的锁定槽中。这种同时锁定和同时向锁定位置的偏置是有利的,因为锁200牢固地锁定,并且不容易解锁。
偏置构件240、242浮在第一夹持构件202内。每个偏置构件240、242用于将闩锁同时偏置到锁定位置。四个闩锁220-223具有作用在每对闩锁上的两个偏置构件240、242,以同时将其偏置到闭合位置,这使得锁很难被解锁并且解锁极具挑战性。四个闩锁成对布置,并且单个弹簧将成对的闩锁中的每一个偏置到闭合位置,这使得锁很难被解锁。这是因为必须同时解锁所有闩锁,而不是一次解锁一个或两个闩锁。
第二夹持构件204包括四个销孔270、271、272、273。每个销孔与闩锁220-223中的一个对准。两个销孔270、271在第一直立壁206中形成,两个销孔272、273在第二直立壁208中形成。销孔270-273开向锁定槽260、262。可以通过销孔270-273插入解锁销,以将闩锁从锁定槽中推出,以将锁解锁。
图6示出了四个销320、321、322、323(320-323),其作用在闩锁上,以同时将闩锁220-223从锁定槽260、262中推出。销320-323将闩锁220-223同时推到解锁位置。解锁位置是图7所示的位置,其中闩锁完全位于第一夹持构件202内。闩锁220-223朝彼此推动,即,从锁定槽260、262中推出,这使得偏置构件240、242压缩。
图7示出了同时作用在闩锁上的销320-323,以解锁闩锁,并从第二夹持构件204解锁第一夹持构件202。解锁第一夹持构件202使锁200解锁,使得第一夹持构件202可以枢转离开第二夹持构件204。锁200被解锁,即,第一夹持构件202的枢转离开允许用户从锁200拉动带的自由端102,并从用户移除安全带装置10。如图7所示,销320-323将闩锁220-223完全推入第一夹持构件202,即,从锁定槽250、252中完全推出。
锁200只能由专门设计的解锁工具来解锁。解锁工具用在安全带装置10上以对其进行解锁。图8至图10示出了解锁工具300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显示了置于操作位置的解锁工具300。解锁工具300围绕锁200放置。解锁工具300被致动,以将锁200解锁,并允许移除带。解锁工具300应由授权人员使用。
参照图8至图10,解锁工具包括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通过枢轴306联接在一起。枢轴306是接头。所示实施例中的枢轴306是销。然而,枢轴可以包括螺钉、多个销、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接头。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可绕枢轴306(即,接头)相对于彼此移动。解锁工具300包括限定在第一臂302的一端的第一手柄310。解锁工具300包括限定在第二臂304的一端的第二手柄312。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是弯曲的。
解锁工具300包括弹簧308。弹簧308是线性弹簧,当手柄移动彼此分开时,该弹簧将手柄偏置到静止位置。弹簧308可以是一些其他偏置构件,其被配置为将手柄310、312偏置到静止位置。当用户使手柄移动分开时,弹簧308有助于提供一致且对称的力。
解锁工具包括下部壳体314。下部壳体314是U形壳体。壳体314布置成处于倒置的U方向。壳体314包括多个解锁部件320-323。下部壳体314优选地具有四个解锁部件320-323。解锁部件优选地是销320-323。销320-323可从壳体314中移出,以抵靠闩锁220-223,以将锁200解锁。臂302、304和枢轴306的作用类似于钳子机构,其在销320-323上提供对称力,以确保销以相同的速率均匀地从壳体314延伸出。
图9示出了解锁工具300的横截面和壳体314的内部视图。每个臂302、304分别包括致动端340、342。臂的致动端位于壳体314中。解锁部件320-323包括销。每个销包括凸轮表面330和尖端332。销320-323在尺寸和形状上彼此相同。每个臂包括引导通道334,引导通道334形成在销所位于的端部。优选地,每个臂包括两个销,并且每个臂包括用于供每个销移动通过的引导通道334。引导通道确保销沿线性方向从壳体314向外移动。引导通道是具有圆柱形通道的窄孔,该圆柱形通道的尺寸设置成以线性方式引导销的运动。优选地,每个销的引导通道334的形状和尺寸被设置为确保每个销以完全笔直的方向运动,并且销都彼此平行地运动。由于每个臂340、342的致动端作用在每个销的凸轮表面330上,这些销也同时向外移动。凸轮表面330使来自每个臂的致动端的任何旋转运动转化为每个销320-323的线性运动。致动端340、342(即,臂的自由端)将销320-323推出壳体314。
图10示出了壳体314的进一步细节。壳体包括一对螺钉350、352。螺钉调节并控制每个销延伸的限度。壳体314可包括四个螺钉,即,每个销有一个螺钉。螺钉可以通过螺丝刀或单独的定制工具进行调节。
解锁工具300用于将锁解锁,并且允许将带100移除。用户按照图8所示的箭头,使用解锁工具300,将手柄310、312拉开。手柄310、312被拉开导致致动端340、342在壳体314内朝彼此移动。这使销320-323以彼此相同的速率和相同的距离同时推出。销320-326延伸穿过销孔270-273,以相同的速率同时将闩锁220-223从锁定槽250、252中推出,并且推到解锁位置。这解锁了锁200。
在替代实施例中,每个臂302、304包括在臂的与手柄相对的端部处形成的解锁部件。手柄302、304移动彼此分开,从而使得每个臂的端部处的解锁部件同时将闩锁从锁定位置推向解锁位置。在一种配置中,每个臂包括位于与手柄相对的端部的两个解锁部件。解锁部件可以是销。在该替代配置中,每个臂包括位于臂的与手柄相对的端部处的一对销。每个臂端部的两个销中的每个销都彼此间隔开。当解锁工具位于锁上时,销间隔开,以与闩锁对准。四个销(即,每个臂端部的两个销)的尺寸和位置被设置成,当将解锁工具放置在锁周围时,移动手柄离开彼此,导致销在闩锁上推动,从而将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将锁200解锁。
本文公开的安全带装置10是有利的,因为该锁不容易被破坏或解锁。锁200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由偏置构件偏置的四个闩锁(或多个闩锁)。偏置构件同时将闩锁220-223偏置到锁定位置。偏置构件同时作用在两个闩锁上,并且在两个闩锁之间浮动。这构成了自锁机构,即,如果一个闩锁被推动,则相反的闩锁被推动,以进一步锁定该锁。锁定机构包括四个独立的闩锁,这些闩锁同时偏置到锁定位置,从而使锁200难以拿起或移除。解锁工具300允许授权用户通过同时将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来将锁解锁。
如本文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0可以用于将监控手镯安装在罪犯上,使得可以在家庭拘留情况下监控罪犯。可替代地,安全装置可以用于行李或其他需要固定的物件上。作为另一种替选,安全装置10可以用在安全的见证人上(例如,关键法庭证人),以安全地监控证人。安全装置10可以在需要安全的任何其他物件或人上使用。
前述内容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其他形式实施。
在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也不应被认为是对现有技术构成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尽管已经关于某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其他实施例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各种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定位。来自任何所述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和/或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多个或所有特征。此外,并非所有特征、方面和优点都是实践本公开所必需的。因此,本公开的范围旨在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所描述的各种配置或实施例仅是示例性配置。来自任何配置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来自任何其他配置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使用。
Claims (26)
1.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
带;
锁,所述锁包括锁定机构;
所述带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所述锁内;
所述带的自由端,其能够插入所述锁中以在所述带中形成环,所述锁被配置成将所述带的一部分锁定,以在所述带中形成所述环;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
当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多个闩锁与所述锁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所述带锁定在所述锁内;以及
其中,所有所述闩锁都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所述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将所述带解锁,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在所述锁内的多个偏置构件,所述多个偏置构件与所述多个闩锁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将所述闩锁朝向锁定位置偏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四个闩锁和两个偏置构件,每个偏置构件与两个闩锁相关联,并且每个偏置构件将两个闩锁同时偏置到锁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锁包括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通过铰链附接到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所述铰链允许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邻近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夹持所述带的一部分,并且当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间隔开,从而使所述带在所述锁内自由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槽,其中,当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移动至闭合位置时,所述多个闩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夹持所述带的插入到所述锁中的一部分,所述带被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
基部,
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从所述基部直立,壁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平行,
所述基部和所述直立的壁限定了容纳部,所述带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容纳部内,
第一锁定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壁中,第二锁定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壁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彼此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每个锁定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相应侧壁的内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带包括:
多个固定齿,其包括位于和/或邻近于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的多个上齿;
多个锁定齿,其包括位于和/或邻近于所述带的所述自由端的多个上齿和下齿;
其中,所述固定齿沿着所述带的长度与所述锁定齿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基板延伸的多个锁定齿,其中,当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处于闭合位置时,来自所述基板的所述锁定齿接合所述带的所述多个锁定齿的上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包括从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的下表面延伸的一对附接突起,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位于第二夹持构件中的一对通道或孔,通过将所述一对突起固定在所述一对通道或孔内,将所述带的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当将所述带的所述自由端插入所述锁中以在所述带中形成环时,所述锁定齿的所述下齿与所述固定齿的所述上齿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齿的至少六个上齿与所述锁定齿的至少六个下齿接合,以锁定所述带,并在所述带中形成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至少六个齿,当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六个齿与所述锁定齿的至少六个上齿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每个闩锁包括主体,从所述主体延伸的锁定突片,沿与所述锁定突片相反的方向从所述主体延伸的一对腿,并且其中,所述一对腿彼此间隔开,并限定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被定位在所述通道内,使得所述偏置构件能够作用在所述主体上,以将每个闩锁偏置到锁定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锁包括四个闩锁、两个偏置构件,所述闩锁和偏置构件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内,两个闩锁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侧壁延伸出,并且另外两个闩锁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相对侧壁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四个闩锁成对布置,每对闩锁布置成使得所述闩锁沿相反的方向延伸至锁定位置,并且每个偏置构件被定位成作用于每对闩锁,并使其彼此偏置开。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多个销孔,每个销孔与所述锁定槽对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每个所述销孔与一个闩锁对准,从而能够使用解锁工具,经由所述销孔将所述闩锁推到解锁位置,以将所述锁解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解锁工具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
限定在每个臂一端的手柄,
位于或者邻近于所述臂的与所述手柄相对的一端的解锁部件,
将所述第一臂联接到所述第二臂的枢轴,
所述手柄移动彼此分开,使得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绕所述枢轴运动,从而使每个臂端部的解锁部件同时将所述闩锁从锁定位置推向解锁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每个臂包括位于与所述手柄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解锁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解锁部件是销,每个臂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销,当所述解锁工具位于所述锁上时,所述销间隔开以与所述闩锁对准。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解锁工具包括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包括多个解锁部件,并且在使用中,所述手柄移动彼此分开使得所述第一臂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臂的所述端部朝彼此移动,并朝彼此推动所述解锁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下部壳体是U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对自由端,所述壳体在每个自由端处容纳两个销,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自由端内的第一臂和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端的第二臂,所述臂能够在壳体内移动,以推动所述销的凸轮表面,以同时将所述销推向彼此。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中,在使用中,所述手柄移动彼此离开,使得所述臂的在所述壳体内的端部朝彼此移动,以同时将所述销朝向彼此推出壳体,将所述销推出壳体使得所述闩锁被推到解锁位置。
26.一种安全装置和解锁工具,包括:
安全装置,其包括:
带;
锁,所述锁包括锁定机构;
所述带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锁内;
所述带的自由端,其能够插入所述锁中以在所述带中形成环,所述锁被配置成将所述带的一部分锁定,以在所述带中形成所述环;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闩锁;
当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多个闩锁与所述锁内的一个或多个锁定槽接合,以将所述带锁定在所述锁内;以及
其中,所有所述闩锁都同时朝着锁定位置偏置,并且需要将所述闩锁同时移位到解锁位置,以将所述带解锁,
解锁工具,其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
限定在每个臂的一端的手柄,
位于或者邻近于所述臂的与手柄相对的一端的多个解锁销,
将所述第一臂联接至所述第二臂的枢轴,使得当所述手柄移动时,所述第一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臂枢转,
在使用中,所述解锁工具被定位成使得所述解锁销与每个所述闩锁对准;以及
所述手柄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臂相对于所述第二臂枢转,从而使每个所述解锁销将所述闩锁同时从锁定位置推到解锁位置,从而将所述锁解锁,以允许所述带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791,092 | 2020-02-14 | ||
HK32020002776 | 2020-02-14 | ||
US16/791,092 US11391069B2 (en) | 2020-02-14 | 2020-02-14 | Security strap device and tool |
HK32020002776.3 | 2020-0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66217A CN113266217A (zh) | 2021-08-17 |
CN113266217B true CN113266217B (zh) | 2023-01-31 |
Family
ID=7724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6393.2A Active CN113266217B (zh) | 2020-02-14 | 2020-04-21 | 安全带装置和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6621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1402A (zh) * | 2002-11-13 | 2005-12-21 | 安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螺线管操纵的闩锁扣 |
CN101809244A (zh) * | 2007-09-04 | 2010-08-18 |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防篡改的物品安全装置和方法 |
CN108699858A (zh) * | 2016-02-16 | 2018-10-23 | 索斯科公司 | 机电式锁定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84948A1 (en) * | 2010-10-11 | 2012-04-12 | Ideal Industries, Inc. | Cable lacing ti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2020
- 2020-04-21 CN CN202010316393.2A patent/CN1132662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1402A (zh) * | 2002-11-13 | 2005-12-21 | 安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螺线管操纵的闩锁扣 |
CN101809244A (zh) * | 2007-09-04 | 2010-08-18 |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防篡改的物品安全装置和方法 |
CN108699858A (zh) * | 2016-02-16 | 2018-10-23 | 索斯科公司 | 机电式锁定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66217A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25085B1 (en) | Security device for a bottle | |
US5159728A (en) | Two-loop law enforcement strap restraint which is concealable, disposable and can be formed entirely of recyclable material | |
US20090278691A1 (en) | Security device having a hooking element | |
US4910831A (en) | Two-loop law enforcement restraining device formed from a single, flat strap | |
US5517835A (en) | Cable locking device | |
US5669110A (en) | Interlocking cover folding strap disposable restraints | |
US10550608B2 (en) | Multiple configuration lock | |
US6070308A (en) | Double locking snap hook | |
EP2236710B1 (en) | Disposable handcuffs | |
US8522581B2 (en) | Safety shield and double-lock leg cuffs | |
US20210236877A1 (en) | Exercise machine connector | |
CN113266217B (zh) | 安全带装置和工具 | |
US11391069B2 (en) | Security strap device and tool | |
US5485654A (en) | Spacecraft handle | |
US7416230B2 (en) | Safety lock for lever-type door handles | |
US9194161B2 (en) | Integrated plastic restraint | |
JPH02134406A (ja) | レリーズ可能なグリップ、ロック、連結又は支持装置 | |
US20240147966A1 (en) | Connector | |
NZ532609A (en) | Restraint device | |
WO2017031510A1 (en) | Lock | |
KR100537306B1 (ko) | 체결 장치 | |
WO2001030192A1 (en) | Jewellery fastening mechanism | |
MX2007014665A (en) | Security device having a hooking el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98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