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8C -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598C CN1132598C CN00113201A CN00113201A CN1132598C CN 1132598 C CN1132598 C CN 1132598C CN 00113201 A CN00113201 A CN 00113201A CN 00113201 A CN00113201 A CN 00113201A CN 1132598 C CN1132598 C CN 113259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hinese medicine
- pill
- hyperosteogeny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仙灵脾粉、肉苁蓉、蜂蜜和中药流膏制备成药丸;其中药流膏是采用由十四种具有补肾强筋骨、疏通经络、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和祛风通痹等功能的药材熬制浓缩而成。本益肾通痹丸以治本为主,兼以冶标,具有药理反应迅速,康复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防止增生,而且具有增生骨质消失和回缩的功能;对治疗骨质增生、颈椎和腰椎增生以及肥大性脊关节炎等疾病,其疗效极佳。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肥大性脊关节炎等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骨质增生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综合症状,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症虽不至影响生命,但对患者带来工作、生活上的痛苦却很大。其病因病机较复杂,《证治准绳》记载:“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中老年人多为肾气渐肾,卫阳空疏,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之多数人有闪跌、扑等外伤史当属气滞血瘀,久之肝肾亏损,筋挛骨弱,留邪不去,阻塞经络,不通则痛,造成痛证迁延不愈,最后逐渐形成骨关节增生畸表,严重者导致瘫痪。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多,各类药物也不少,但效果均不理想,而易复发。如针炙、理疗、药物封闭,虽立时缓解或解除痛感,停止不做或遇到外邪侵袭,病立即发作。手术治疗,对人体机体损伤大,耗资也多,万一损伤个别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终生残废。西药的止痛,激素类药有一定作用,但副作用大,一旦停药,或改用其他药治疗,疗效会更差。而一般中药多以活血化瘀止,治其标,而忽视治本一面,故疗效也甚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制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并有显著疗效的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补肾强筋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风驱湿的原理来配制药丸。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是由仙灵脾粉末、蜂蜜和中药流膏调匀制备成药丸。本益肾通痹丸组份的重量配比如下:
仙灵脾粉末 40~60份 肉 苁 蓉 30~40份
蜂 蜜 15~25份 中药流膏 20~30份
上述中药流膏是由当归、枣皮、丹参、龟板、鹿衔草、威灵仙、补骨脂、构杞、淮山药、鸡血藤、川芎、石宝茶藤、薏苡仁和甘草十四种中药成份熬制而成,每重量份中药流膏中包含:当 归 10~15份 枣 皮 10~15份 丹 参 10~15份龟 板 10~15份 枸 杞 20~25份 淮 山 药 20~25份鹿衔草 15~20份 威灵仙 15~20份 补 骨 脂 10~15份鸡血藤 15~20份 川 芎 10~15份 石宝茶藤 10~15份薏苡仁 20~25份 甘 草 5~10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仙灵脾粉末、肉苁蓉、蜂蜜和中药流膏按组份重量配比置于容器内搅拌调匀制备成药丸。
中药流膏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十四种药材碾碎,按照1∶3的比例加水熬制:即1公斤药材,加水3公斤。具体过程是将中药流膏的药材组份重量配比置于锅中,按1∶3的比例加水熬制1~2小时后,经纱布过滤收集药液,其药渣重复上述工序二次;最后将三次药液合并浓缩,即成中药流膏。
本发明采用补肾强筋骨、疏通经络、散结软坚、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痹等功能的药材进行配制益肾通痹丸,以治本为主,兼以治标,具有药理反应迅速,康复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防止增生,而且还具有增生骨质消失和回缩的功能,本发明与现有药物相比,具有配制简单、造价低、使用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疗效好等优点,对治疗骨质增生、颈椎和腰椎增生、肥大性脊关节炎等疾病,其疗效极佳。
本发明经对100余例病人服用后,疗效满意,经临床追踪观察,病程最长有6年,最短一年;服益肾通痹丸药后,长的2~3个月,短的10余天,病愈,疗效96.3%。
本发明使用方法是:每次服2丸,日服2次,均用温开水送药一个月为一疗程,最多三个疗程。以下是本益肾通痹丸的临床观察典型病例。
例一:
彭文亮,男,62岁,茶陵县舱舫乡桃水4组农民。
主诉:腰痛,双下肢不能行走三个余月。
自述:三个月前始感腰痛,活动受限,续而下肢不能行走,站立,在当地医院服药无效,遂来茶陵中医院我处治疗,经照片为“增生性脊椎炎”。
检查:神清,精神差,心肺,肝脾未扪及,2-5腰椎处压痛明显,双下肢不能站立行走,痛觉存在。
印象:增生性脊椎炎,肝肾亏虚,经脉失养。
服益肾通痹丸共服一疗程,随访二年未复发。
例二:
尹泽华,男,58岁,茶陵县界首学区教师,
主诉:腰及右下肢疼痛,反复发作三年,
自述:三年前,腰及右下肢疼痛,活动不便,在当地医院服中西药效果不显,病情反复发作,近来腰及右下肢疼痛加剧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经照片“4~5腰椎骨质增生”,而来茶陵中医院我处要求治疗。
检查:神清,精神差,心肺,肝脾未扪及,4~5腰椎压痛明显右下肢不能活动。
印象:腰椎骨质增生、肝肾阴亏、络脉失荣,服益肾通痹丸一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又间断服药一个疗程巩固疗效,病愈,随访二年未复发。
例三:
周书乐,男,40岁,攸县桃永煤矿干部,
主诉:腰及左下肢疼痛二余月。
自述:二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活动不便续而左下肢麻木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经照片“腰椎骨质增生”,在本地服中西药、针炙和理疗,均无效,经病友介绍来我处诊治。
印象:腰椎骨质增生,根据病性属肝肾亏虚,寒湿阻滞经脉。连服益肾通痹丸二个疗程,病愈,承访10个月复发。
例四:
欧德成,男,53岁,攸县城关镇居民。
主诉:腰及双下肢疼痛二年。
自述:二年前始腰部间常疼痛,后逐渐延及双下肢麻木疼痛,行走不便,在本地医院照片为“腰椎间盘膨出,”经当地医院打针服药,针炙,理疗等方法,只能当时缓解疼痛,停药即痛,昼夜不能入睡,行走困难,经病友介绍来我处诊治。”
检查:神清、精神好、跛行、心肺、肝脾未扪及,腰僵如板,活动全限,骶棘肌两旁腰4-5椎有明显压痛点。
印象:腰椎间盘膨出症,肝肾亏虚,督脉拘急。
连服益肾通痹丸三个疗程,症状消除,行走自如,能干体力活,病愈、随访6个月未复发。
Claims (2)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组份的重量配比如下:
仙灵脾粉末 40~60份 肉 苁 蓉 30~40份
蜂 蜜 15~25份 中药流膏 20~30份
上述中药流膏是由当归、枣皮、丹参、龟板、鹿衔草、威灵仙、补骨脂、枸杞、淮山药、鸡血藤、川芎、石宝茶藤、薏苡仁和甘草十四种中药成份熬制而成,每重量份中药流膏中包含:当 归 10~15份 枣 皮 10~15份 丹 参 10~15份龟 板 10~15份 枸 杞 20~25份 淮 山 药 20~25份鹿衔草 15~20份 威灵仙 15~20份 补 骨 脂 10~15份鸡血藤 15~20份 川 芎 10~15份 石宝茶藤 10~15份薏苡仁 20~25份 甘 草 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仙灵脾粉末、中药流膏和蜂蜜按组份重量配比置于容器内搅拌调匀制备成药丸。所述的中药注膏的制备过程是将上述十四种药材碾碎,按组份重量配比置于锅中,按照1∶3的比例加水熬制,然后经纱布过滤收集药液,其药渣重复上述工序二次,最后将三次药液合并浓缩,即成中药流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0113201A CN1132598C (zh) | 2000-01-03 | 2000-01-03 |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0113201A CN1132598C (zh) | 2000-01-03 | 2000-01-03 |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2636A CN1302636A (zh) | 2001-07-11 |
CN1132598C true CN1132598C (zh) | 2003-12-31 |
Family
ID=458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13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2598C (zh) | 2000-01-03 | 2000-01-03 |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59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25681A1 (en) * | 2001-12-11 | 2003-07-09 |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 Composition for promotion of bone growth and maintenance of bone health |
CN106361937A (zh) * | 2016-09-28 | 2017-02-01 | 防城港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味祛风补肾浓缩剂的制备方法 |
-
2000
- 2000-01-03 CN CN00113201A patent/CN11325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2636A (zh) | 2001-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6303A (zh) | 治疗脑血栓、脑血管硬化和中风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3349B (zh) | 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315526C (zh) |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的中草药 | |
CN1068218C (zh) |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膏药 | |
CN1091609C (zh)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998656A (zh) | 壮骨通络酒 | |
CN103505659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成药 | |
CN102366603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2198A (zh) | 通痹汤 | |
CN101229350B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 | |
CN102764393A (zh) |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 |
CN101940739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 |
CN101130052A (zh) | 治疗产后痹症的中药 | |
CN1132598C (zh) | 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04183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 |
CN101411799B (zh) | 治疗风湿及类风湿病的口服药酒 | |
CN103550446B (zh) | 一种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169876B (zh) |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317021C (zh) | 一种蠲痺定痛的中药制剂 | |
CN1049826C (zh) | 一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及其配制方法 | |
CN1435223A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外敷药逐瘀消肿散 | |
CN1102054C (zh)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 | |
CN1879801A (zh) | 一种治疗疼痛症的外敷中药药物袋 | |
CN10339387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疼痛、跌倒损伤的外用药酒 | |
CN103316133B (zh) | 一种治疗尪痹的药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