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升移栽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按照用户需求对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成角度进行定制的顶升移栽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顶升移栽设备包括:
机架,设有顶升移栽区域;
第一传输机构,包括多个散布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第一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传送方向沿第一方向;
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多个散布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传送方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散布于多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之间;以及
顶升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升降;
当所述第一传输单元高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时,物体抵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且不抵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当所述第二传输单元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时,物体抵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且不抵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配置为同步带,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同步带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配置为滚筒,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滚筒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可选地,多个所述同步带并行间设于顶升移栽区域,相邻两个所述同步带之间的间隙布设有多个所述滚筒。
可选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顶升台、及驱动连接所述顶升台的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台用以供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装设,所述顶升台可相对所述机架活动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设于所述机架。
可选地,所述顶升移栽设备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套筒和穿设于所述套筒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顶升台,所述导向柱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套筒相对滑动。
可选地,所述顶升驱动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凸轮、及通过所述凸轮驱动的顶杆,所述顶杆连接所述顶升台。
可选地,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末端的边缘,以阻挡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的物体脱离所述顶升移栽设备。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间隔的距离范围为150mm-130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量范围为8个至10个。
可选地,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当所述第一感应器感应到物体完全进入所述顶升移栽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器向所述顶升机构发送第一信号,以使所述顶升机构驱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上升以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当所述第二感应器感应到物体完全离开所述顶升移栽区域,所述第二感应器向所述顶升机构发送第二信号,以使所述顶升机构驱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下降以低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
可选地,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设有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相邻的滑移区域,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散布于所述滑移区域的多个万向滚珠,以承接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的物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分拣设备,包括:
输送机;
前述的顶升移栽设备,连接所述输送机;
汇流机,连接所述顶升移栽设备;以及
分拣机,连接所述汇流机;
物体经依次流经所述输送机、所述顶升移栽设备、所述汇流机以及所述分拣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顶升机构驱动第二传输机构上升,也即顶升机构驱动第二传输单元上升,第二传输单元抵接物体后继续上升,以使物体脱离第一传输单元,可以理解,物体从被第一传输单元沿第一方向传送的状态改变为被第二传输单元沿第二方向传输的方向,物体将被第二传输单元沿第二方向传送至下一工位,顶升机构驱动第二传输机构下降,也即顶升机构驱动第二传输单元下降,以使第一传输单元高于第二传输单元,从而使得下一进入顶升移栽区域的物体能被第一传输单元沿第一方向传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可以理解,顶升移栽设备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成角度进行定制,不同的用户需求对应不同的顶升移栽设备,从而可满足不同传送需求的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顶升移栽设备。
参照图1、图3和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顶升移栽设备包括:
机架100,设有顶升移栽区域;
第一传输机构200,包括多个散布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第一传输单元210,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的传送方向沿第一方向;
第二传输机构300,包括多个散布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第二传输单元310,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的传送方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多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散布于多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之间;以及
顶升机构400,用以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00升降;
当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高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时,物体抵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且不抵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当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时,物体抵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且不抵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顶升机构400驱动第二传输机构300上升,也即顶升机构400驱动第二传输单元310上升,第二传输单元310抵接物体后继续上升,以使物体脱离第一传输单元210,可以理解,物体从被第一传输单元210沿第一方向传送的状态改变为被第二传输单元310沿第二方向传输的方向,物体将被第二传输单元310沿第二方向传送至下一工位,顶升机构400驱动第二传输机构300下降,也即顶升机构400驱动第二传输单元310下降,以使第一传输单元210高于第二传输单元310,从而使得下一进入顶升移栽区域的物体能被第一传输单元210沿第一方向传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可以理解,顶升移栽设备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成角度进行定制,不同的用户需求对应不同的顶升移栽设备,从而可满足不同传送需求的场景。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成角度为60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还可以但不限于70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配置为同步带211,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00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同步带211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20。同步带211由于在带的内周具有齿状,可以保证传动比准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20设于后文提及的顶升台410,以跟随顶升台410移动。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还可以配置为滚筒,滚筒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势,另外,于再一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还可以配置为万向滚珠,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操控万向滚珠的转向来控制物体沿不同方向输送,如此当物体在第一传输单元上时,第一传输单元可以能满足物体不同传送方向的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配置为滚筒311,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00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滚筒311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20。可以理解,滚筒311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输单元还可以配置为同步带,同步带由于在带的内周具有齿状,可以保证传动比准确,另外,于再一实施例中,第二传输单元还可以配置为万向滚珠,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操控万向滚珠的转向来控制物体沿不同方向输送,如此当物体在第二传输单元上时,第二传输单元可以能满足物体不同传送方向的需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同步带211并行间设于顶升移栽区域,相邻两个所述同步带211之间的间隙布设有多个所述滚筒311。可以理解,多个所述滚筒311可以保证物体能平稳传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11为小滚筒311,小滚筒311通常为滚筒311长度与滚筒311直径的比值不大于3且接近1的滚筒311,多个小滚筒311有利于使相邻同步带211的间隙变得更小,使得顶升移栽设备的结构变得更紧凑。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滚筒长度与滚筒直径的比值还可以为其他,只要能满足物体平稳输送即可。
可选地,一并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机构400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顶升台410、及驱动连接所述顶升台410的顶升驱动件420,所述顶升台410用以供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装设,所述顶升台410可相对所述机架100活动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设于所述机架1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台410设有第一层和位于第一层下方的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通过多个支撑柱相互连接,第一层设有多个供第二传输单元310装设的多个安装槽,一第二传输单元310对应一安装槽装设,第二驱动组件320设于第二层,可以理解第二层被第一层遮挡,如此,可以减少灰尘落入第二层,另外,还可以避免物体在顶升区域传输的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第二层,如此,可以保证顶升移栽设备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栽设备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的套筒和穿设于所述套筒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顶升台410,所述导向柱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套筒相对滑动,如此,可以保证顶升台410可以平稳地升降;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顶升移栽设备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导向柱,顶升台设有供导向柱穿设的导向孔,导向孔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驱动件420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凸轮、及通过所述凸轮驱动的顶杆,所述顶杆连接所述顶升台410。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顶升驱动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气缸,电机通过气缸驱动顶升台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顶升驱动件420还包括设于电机的扭力臂,以使电机平稳运行。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的挡板500,所述挡板500设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末端的边缘,以阻挡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00上的物体脱离所述顶升移栽设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顶升移栽区域的边缘也即机架100的边缘,另外,还设有另一挡板500与该挡板500连接,另一挡板50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并行且另一挡板500远离后文提到的万向滚珠700设置,另一档板与该挡板500呈半包围状,以部分包围顶升移栽区域,如此可以大大减小物体在顶升移栽区域传送时被抛出的概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间隔的距离范围为150mm-1300mm,可以理解,间距越小则需要布设的第二传输单元310就越多,成本也就越大,间距越大则当超出物体的尺寸时就达不到传送物体的目的,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间隔的距离范围为150mm-1300mm时,就能保证既能传输物体的情况下,成本也较为适中,另外,当间距为150mm时可以输送小件货物,例如小件货物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50mm、150mm和100mm,当间距为1300mm时可以输送大件货物,例如大件货物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300mm、1100mm和1000mm。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的数量范围为8个至10个。可以理解,第一传输单元210越少,每一第一传输单元210需要承载的物体给予的力就越大,第一传输单元210越有可能损坏,第一传输单元210越多,则成本大大增加,当第一传输单元210的数量范围为8个至10个时,既能保证每一第一传输单元210都能在可承受范围内承载物体给予的力,又能保证成本较为适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210的数量为8个,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10可以承载25千克至30千克的力。
可选地,一并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的第一感应器600和第二感应器,当所述第一感应器600感应到物体完全进入所述顶升移栽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器600向所述顶升机构400发送第一信号,以使所述顶升机构400驱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上升以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当所述第二感应器感应到物体完全离开所述顶升移栽区域,所述第二感应器向所述顶升机构400发送第二信号,以使所述顶升机构400驱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下降以低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21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器600配置为第一光眼,第二传感器配置为第二光眼,第一光眼设在顶升移栽区域的进入边缘,物体通过进入边缘以进入顶升移栽区域,第二光眼设在顶升移栽区域的离去边缘,物体通过离去边缘以离开顶升移栽区域,第一光眼和第二光眼均通过发射光线来感知物体。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还可以为相机,通过拍摄来获知物体是否完全进入或完全离开顶升移栽区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设有与所述顶升移栽区域相邻的滑移区域,所述顶升移栽设备还包括散布于所述滑移区域的多个万向滚珠700,以承接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传输的物体。如此,自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10传输的物体可以在惯性下沿第二方向在万向滚珠700上滑移,万向滚珠700与物体之间有滚动摩擦,如此,可以保证物体具有较长的滑移距离,另外,物体在万向滚珠700上滑移无需顶升移栽设备提供动力,非常节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万向滚珠还可以由滚筒替代,该滚筒的传输方向与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一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分拣设备,该分拣设备包括输送机、汇流机、分拣机和前述的顶升移栽设备,该顶升移栽设备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分拣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前述的顶升移栽设备连接所述输送机,汇流机连接所述顶升移栽设备,分拣机连接所述汇流机,物体经依次流经所述输送机、所述顶升移栽设备、所述汇流机以及所述分拣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