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8766B - 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 Google Patents
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8766B CN113228766B CN201980085511.9A CN201980085511A CN113228766B CN 113228766 B CN113228766 B CN 113228766B CN 201980085511 A CN201980085511 A CN 201980085511A CN 113228766 B CN113228766 B CN 113228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downlink response
- downlink
- connection request
-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101100274486 Mus musculus Cited2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101150096622 Smr2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101100533725 Mus musculus Smr3a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17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77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04 medi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15 one-step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06 recur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06 support-vector machin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38—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using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CF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在终端处: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以及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包括终端节点和接入节点。
终端节点和接入节点以无线方式彼此通信。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降低终端节点处的功耗。
发明内容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终端处: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以及
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传输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网络分配。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用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传输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以与被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RACH资源相同的定时和周期被配置。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该方法包括:选择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中的一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并且使用所选择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侦听针对随机接入响应而被配置的公共搜索空间,以接收下行链路响应。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下行链路响应包含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消息的下行链路授权,并且还包含用于确认的上行链路授权。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下行链路响应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一起被组合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其中下行链路响应利用其自己的标识符而被区分。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在公共搜索空间上被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用于发送下行链路响应的单独资源。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一种或多种方法的部件。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至少执行: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
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移动设备或者被配置为用户设备。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上被运行时执行:
引起针对定时提前的有效性检查;
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线网络节点处: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引起发送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其中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该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并且
其中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和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任何下行链路响应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一种装置(例如eNB)包括用于执行该方法的部件或用于引起该方法的执行的部件。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至少执行: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引起发送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其中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该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以及
其中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和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任何下行链路响应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基站或者被配置为基站的一部分。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上被运行时,执行: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引起发送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其中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该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并且
其中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和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任何下行链路响应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多个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其中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公共固定调度,该公共固定调度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
其中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频率分配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频率不同;并且
其中多个可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具有与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相对应的大小;以及
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以及
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使用与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下行链路响应共享的资源空间来提供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多个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的广播信息元素,该广播信息元素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结构,该一个或多个数据结构被配置为:
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该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
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调度在时间上对准的公共固定调度;
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分配;以及
与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相对应的大小。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终端处:
在预配置上行链路接入(PUA)区域上接收配置,其中PUA区域包括多个PUA资源;
从所配置的PUA区域中选择一个PUA资源;以及
通过所选择的PUA资源发送RRC连接请求。
根据各种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提供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示例。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一些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示例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4A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4B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5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6A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6B示出了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包括终端节点110、接入节点120和一个或多个核心节点130)的网络100的示例。终端节点110和接入节点120彼此通信。一个或多个核心节点130与接入节点120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核心节点130可以彼此通信。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120可以彼此通信。
网络100可以是包括多个小区122的蜂窝网络,每个小区122由接入节点120服务。在该示例中,终端节点110与定义小区122的接入节点120之间的接口是无线接口124。
接入节点120是蜂窝无线电收发器。终端节点110是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在所示示例中,蜂窝网络100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其中终端节点110是用户设备(UE)并且接入节点120是基站。
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网络100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E-UTRAN你看E-UTRAN节点B(eNB)120,以提供朝向UE 110的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终止。eNB 120借助于X2接口126彼此互连。eNB还借助于S1接口128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0。
E-UTRAN的当前开发专注于支持大量时延容忍低数据UE 110。这使得机器类型通信(MTC)和蜂窝物联网(IoT)成为可能。MTC和IoT设备可能仅偶尔传输数据,并且网络需要支持UE 110在处于空闲模式130时进行的偶尔数据传输。
UE 110可以向网络130传输以使得网络能够针对时延要求、数据带宽要求和移动性要求对UE 110分类。例如,机器类型通信的物理层增强(eMTC)协议可以使用1.4MHz的缩减带宽。例如,窄带物联网(NB-IoT)协议使用200kHz的缩减带宽。执行NB-IoT协议的UE 110的预期移动性非常低。对于NB-IoT协议,在已连接状态132下没有切换。
UE 110可以在不同覆盖增强级别操作。这表示,在同一小区122中,不同UE 110可能正在使用相同逻辑信道,但是对应物理信道的特性(窄带资源、重复等)在以不同覆盖增强级别进行操作的UE 110之间可能非常不同。
图2示出了UE 110的不同模式130、132以及模式130、132之间的转变131、133的示例。
已连接模式132是使得UE 110与网络100之间能够在高层进行通信的模式,例如,使得能够进行应用数据或高层信令的传送。
随机接入过程用于从空闲模式130转变131到已连接模式。例如,从已连接模式132到空闲模式130的转变133可以在连接释放或无线电链路故障时发生。
在E-UTRAN网络100中,空闲模式130对应于RRC_IDLE,已连接模式对应于RRC_CONNECTED。转变131对应于RRC连接建立、RRC连接重建或早期数据传输(EDT)。转变133对应于RRC连接释放(也称为无线电链路故障)。
在下文中,终端节点110将被称为终端110。
终端110是终止无线电链路的小区侧的设备。它是一种允许接入网络服务的设备。终端110可以是移动终端。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或移动设备。用户设备是移动设备加上订户身份部件(SIM)。
基站120是无线电接入网中负责在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去往或来自终端110的无线电传输和接收的网络元件。基站120是无线电链路的网络终止。基站作为NodeB进行操作。
图3示出了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200的示例。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在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的第10.1.5节中描述。
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是FDD和TDD的公共过程。例如,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用于从RRC_IDLE的初始接入。这可以出于RRC连接建立、RRC连接重建或早期数据传输(EDT)或其他原因而执行。
当终端节点110向接入节点120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202时,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200开始。这是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它在逻辑随机接入信道(RACH)并且在物理上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中发送。终端节点110基于在终端节点110处对关于系统信息而广播的条件的测试来选择前导码。
接下来,接入节点120通过从接入节点120向终端节点110发送下行链路响应(Msg2)204来响应于接收到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202。下行链路响应204包括初始上行链路授权。下行链路响应204是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的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附加地包括用于确定定时提前的定时对准信息。它在PDCCH上被寻址到RA-RNTI。随机接入RNTI(RA-RNTI)明确地标识终端节点110利用哪个时频资源来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202。
终端节点110使用定时提前来提前/延迟其到接入节点120的传输定时,以便补偿终端节点110与接入节点120之间的传播延迟。
接下来,终端节点110通过从终端节点110向接入节点120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206来响应于从接入节点120接收到下行链路响应(Msg2)204。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可以包括终端节点110的标识符。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是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的调度传输。终端节点110的标识符是UE标识符。调度传输206根据在随机接入响应204中提供的初始上行链路授权来发送。调度传输可以包括RRC连接请求、RRC连接重建请求、或RRC早期数据请求(如果早期数据传输(EDT)被启用)。
接下来,接入节点120通过从接入节点120向终端节点110发送下行链路响应(Msg4)208来响应于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208包括在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中接收的终端节点110的标识符。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208是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的争用解决。
在3GPP Rel-15(例如,3GPP TS 36.300s7.3)中,引入了在不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在随机接入过程200期间发送小数据。这个特征称为早期数据传输(EDT)。数据传输发生在随机接入过程200的早期步骤中。如果终端节点110想要发送数据分组(最多1000比特),则它发送特殊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特殊随机接入前导码)。当接入节点120检测到该特殊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时,它知道终端节点110请求小数据传输。接入节点120发送下行链路响应204(随机接入响应)以及针对高达1000比特的更大大小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调度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终端节点110直接在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调度传输)中发送数据。在接收到确认数据接收的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208(争用解决)时,终端节点110返回空闲(RRC_IDLE)130。
在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如果随机接入过程200在调度传输206的传输之后失败,例如,由于争用解决失败,则终端节点(UE)110需要从随机接入前导码202传输开始重新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在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如果需要设立RRC连接,即使在最后的RRC连接释放之后的短时间间隔内,终端节点110也需要从随机接入前导码202传输开始重新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在3GPP TS 36.300(2018年的版本15)中,如果在EDT期间确认接入节点120对数据的接收的争用解决208失败,则终端节点110需要从随机接入前导码202传输开始重新启动随机接入过程。
在NB-IoT/eMTC UE 110的深度覆盖的情况下,NPDCCH/MPDCCH/PDSCH/PUSCH传输通常需要大量重复,因此重新启动RA过程200可能并不总是最佳的,因为这会导致更多UE功耗和控制平面时延。
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该过程通过使用公共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来改进。公共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这种使用避免了从一开始就需要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传输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而是可以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开始执行。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发送。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不同于通常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初始上行链路授权(如上所述)。
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PUR)由接入节点120预先配置。接入节点120为上行链路传输分配一组上行链路资源。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是固定的,并且由网络预先分配。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固定位置。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固定持续。它们具有固定频率。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可以由上行链路子帧和频率资源定义。
多个可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相同带宽(频率)的不同分配,其中具有公共定时调度。
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可以作为专用资源个体地分配给每个UE。这称为专用PUR。可以为多个终端110公共地分配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它被称为共享PUR或公共PUR。在这种情况下,资源跨多个用户共享。
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接入可以是基于争用的或无争用的。
配置信息经由广播(系统信息)信令发送给所有终端110。在没有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为小数据传输配置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使用这些资源进行传输的终端110不具有RRC连接和任何专用标识符。如果资源配置已知,则处于空闲模式的任何终端110都可以使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图4A示出了具有公共固定时间调度312的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该公共固定定时时间调度312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因此,用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传输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以与被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RACH资源相同的定时和周期被配置。该组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被分配给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频率范围316不同的频率范围314。
该组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PUA区域)被频分以提供每个单独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该组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中的每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具有与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4相对应的相同大小318(例如,传输块大小)。该大小可以是88比特。
因此,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在PRACH窗口的相同开始时间312被配置以用于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但是在频率上与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分开。
在预配置阶段,接入节点120通过发送定义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的广播系统信息来对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在移动节点110处接收的该系统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传输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网络分配。该广播系统信息可以作为用于对多个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的广播信息元素而被发送。广播信息元素包括被配置为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结构,例如字段,该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具有:
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调度在时间上对准的公共固定时间调度312;
与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频率316不同的频率分配314;以及
与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4相对应的大小318。
UE操作
参考图5所示的方法400,终端110在框424处经由预配置上行链路接入资源310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而不是重新启动随机接入过程200并且以正常方式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和下行链路响应204。
定时提前将需要有效。在至少一些示例中,终端110被配置为在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的发送之前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如果有效性定时器在空闲状态下到期,则定时提前变得无效。可以使用其他标准来使定时提前无效,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的变化、服务小区id的变化、终端110移动超出阈值距离(例如,500m)。
如果在框422处定时提前被确定为有效,则终端120在框424处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
在至少一些示例中,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可以包括终端110的标识符。
在至少一些示例中,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可以不同于先前由随机接入过程200的下行链路响应204提供的初始上行链路授权316。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不是由下行链路响应204调度的(尽管调度将取决于所提供的定时提前)。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具有固定的预分配的定时调度,该定时调度独立于上行链路授权并且与用于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时间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之一被选择并且所选择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可以由终端110从该组多个可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中随机选择。
在框420处,触发引起终端开始用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过程。终端例如可以在以下场景中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
(i)在不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并且不接收包括初始上行链路授权的下行链路响应204的情况下启用随机接入过程200。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4可以用于连接重建或早期数据传输。例如,连接请求204可以是RRC_Connection_Re-establishment_Request或RRC_EarlyDataRequest。
(ii)响应于随机接入过程200期间的争用失败,在不重新发送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并且不重新接收包括初始上行链路授权的下行链路响应204的情况下继续随机接入过程200。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4可以用于连接建立、连接重建或早期数据传输。例如,连接请求204可以是RRC_Connection_Request、RRC_Connection_Re-establishment_Request或RRC_EarlyDataRequest。
如前所述,在随机接入过程200中,终端110通过使用初始上行链路授权发送包括终端110的标识符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来响应于对包括初始上行链路授权的下行链路响应204的接收。在没有接收到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208的情况下在一定延迟之后,如果定时提前保持有效,则终端110在不同于初始上行链路授权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发送包括终端110的标识符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接入节点120在框440发送下行链路响应208。下行链路响应208是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响应。这继续随机接入过程200。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可以用于连接建立、连接重建或早期数据传输。
如图4B所示,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的上行链路发起消息202的下行链路响应204和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下行链路响应208可以占用由终端110监测的公共资源空间330。被监测的公共资源空间330包括公共定时和公共频率空间。下行链路响应204、208都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传输。因此,响应于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终端110侦听针对随机接入响应204而被配置的相同公共搜索空间330以获取下行链路响应208。
可以使用一步过程来传递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在这种情况下,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下行链路响应208提供了例如包括终端的所接收的标识符的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
备选地,可以使用多步过程来传递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在这种情况下,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下行链路响应208直接或间接分配未来资源412,以提供包括终端的所接收的标识符的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310内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下行链路响应208提供用于接收包括终端的所接收的标识符的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的时间调度。例如,对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下行链路响应208可以提供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的下行链路响应204,该上行链路发起消息定义用于接收包括终端的所接收的标识符的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的时间调度。在所调度的时间,移动节点110接收包括终端的所接收的标识符的下行链路争用解决响应。
在以下示例中,针对随机接入响应而被配置的公共搜索空间(RNTI)330用于使得能够直接208或间接412接收下行链路争用响应。
经由公共搜索空间330发送给终端110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调度两个单独的传输块。第一传输块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随机接入响应202,并且第二传输块用于下行链路响应208。下行链路响应208包含用于发送412下行链路争用响应的下行链路授权。因此,在公共搜索空间330上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用于发送下行链路响应208的单独资源。下行链路响应208可以是下行链路争用响应,或者可以用于调度下行链路争用响应。
在公共搜索空间330对应于用于随机接入响应(RA-RNTI)的搜索空间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响应消息204被修改为除了随机接入响应还包括作为下行链路响应208的信息元素。在一个示例中,作为应答,信息元素(下行链路响应208)包括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消息412的下行链路授权和用于确认414的上行链路授权。该信息元素还包括用于标识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206的预定上行链路资源310的标识符。下行链路消息412可以是下行链路争用响应,或者可以用于调度下行链路争用响应。在另一示例中,信息元素(下行链路响应208)包括下行链路争用响应。
图6A示出了控制器500的示例。控制器500的实现可以作为控制器电路系统。控制器500可以仅以硬件实现,在软件(包括仅固件)中具有某些方面,或者可以是硬件和软件(包括固件)的组合。
如图6A所示,控制器500可以使用启用硬件功能的指令来实现,例如,通过使用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磁盘、存储器等)上以由通用或专用处理器502执行的这样的处理器502中的计算机程序506的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502被配置为从存储器504读取和写入存储器504。处理器502还可以包括处理器502经由其输出数据和/或命令的输出接口、以及经由其向处理器502输入数据和/或命令的输入接口。
存储器504存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506,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被加载到处理器502中时控制装置110、120的操作。计算机程序506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使得装置能够执行图5所示的方法的逻辑和例程。处理器502通过读取存储器504而能够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506。
因此,装置110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4,
至少一个存储器5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一起使装置110至少执行: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
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因此,装置120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4
至少一个存储器5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一起使装置110至少执行: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引起发送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其中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该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并且
其中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和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任何下行链路响应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如图6B所示,计算机程序506可以经由任何合适的传送机制510到达装置110、120。传送机制510可以是例如机器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器设备、记录介质(诸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固态存储器)、包括或有形地体现计算机程序506的制品。传递机制可以是被配置为可靠地传送计算机程序506的信号。装置110、120可以传播或传输计算机程序506作为计算机数据信号。
用于使装置110至少执行以下操作或者用于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
如果定时提前有效,则引起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的发送。
用于使装置120至少执行以下操作或者用于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的不同计算机程序指令:
引起通过发送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广播系统信息来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预配置;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引起发送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
其中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该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并且
其中对上行链路连接请求的下行链路响应和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任何下行链路响应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包括在计算机程序、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机器可读介质中。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分布在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上。
尽管存储器504被示出为单个组件/电路系统,但是它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单独的组件/电路系统,其中一些或全部组件/电路系统可以是集成的/可移除的和/或可以提供永久/半永久/动态/高速缓存存储。
尽管处理器502被示出为单个组件/电路系统,但是它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单独的组件/电路系统,其中一些或全部组件/电路系统可以是集成的/可移除的。处理器502可以是单核或多核处理器。
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有形体现的计算机程序”等或“控制器”、“计算机”、“处理器”等的引用应当理解为不仅包括具有诸如单/多处理器架构和顺序(冯诺依曼)/并行架构等不同架构的计算机,而且还包括专用电路,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电路(ASIC)、信号处理设备和其他处理电路系统。对计算机程序、指令、代码等的引用应当理解为包括用于可编程处理器或固件的软件,诸如例如硬件设备的可编程内容,而无论是处理器的指令,还是固定功能设备的配置设置、门阵列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在本申请中,术语“电路系统”可以指代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全部:
(a)纯硬件电路系统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系统中的实现),以及
(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如适用):
(i)(多个)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
(ii)具有软件的(多个)硬件处理器(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的任何部分,这些部分一起工作以使装置(诸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执行各种功能,以及
(c)(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其需要软件(例如,固件)才能操作,但是该软件在操作不需要时可以不存在。
该电路系统的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作为另一示例,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及其(或它们的)伴随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权利要求要素)用于移动设备的基带集成电路、或者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其他计算或网络设备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图5所示的框可以表示方法中的步骤和/或计算机程序506中的代码段。对框的特定顺序的说明不一定表示针对框存在所需要的或优选的顺序,框的顺序和布置可以变化。此外,可以省略一些框。
在已经描述了结构特征的情况下,它可以被替换为用于执行结构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装置,而无论该功能或这些功能是显式地还是隐式地描述。
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示例中,装置110被配置为传送来自装置110的数据,无论是否在装置110处将数据本地存储在存储器504中,并且无论是否在装置110处通过电路系统或处理器对数据进行本地处理。
数据可以以已处理或未处理格式远程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设备上。数据可以存储在云中。
数据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设备处远程处理。数据可以部分在本地处理,并且部分在一个或多个设备处远程处理。
例如,数据可以经由诸如Wi-Fi或蓝牙等短距离无线电通信或者通过长距离蜂窝无线电链路被无线地传送到远程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诸如例如用于数据通信的无线电收发器。
装置110可以是形成较大的分布式网络的一部分的物联网的一部分。
数据的处理(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可以用于健康监测、数据聚合、患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或其他目的。
数据的处理(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可以涉及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算法。例如,数据可以用作用于训练机器学习网络的学习输入,或者可以用作提供响应的机器学习网络的查询输入。机器学习网络可以例如使用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或非循环机器学习网络,诸如单或多隐藏层神经网络。
数据的处理(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可以产生输出。输出可以被传送到装置110,在装置110处它可以产生对对象敏感的输出,诸如音频输出、视觉输出或触觉输出。
上述示例发现作为启用以下各项的组件的应用:汽车系统;电信系统;电子系统,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分布式计算系统;用于生成或渲染媒体内容的媒体系统,包括音频、视频和视听内容以及混合、中介、虚拟和/或增强现实;个人系统,包括个人健康系统或个人健身系统;导航系统;用户接口,也称为人机接口;网络,包括蜂窝、非蜂窝和光网络;自组织网络;互联网;物联网;虚拟化网络;以及相关软件和服务。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包括性而非排他性含义。也就是说,对包括Y的X的任何提及表示X可以仅包括一个Y或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Y。如果打算使用具有排他性含义的“包括”,则将在上下文中将通过提及“包括仅一个”或使用“由……组成”来明确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了各种示例。与示例相关的特征或功能的描述表明这些特征或功能存在于该示例中。在文本中对术语“示例”或“例如”或“可以”或“可能”的使用表示(无论是否明确说明)至少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存在这样的特征或功能,而无论是否被描述为示例,并且它们可以但不一定出现在一些或所有其他示例中。因此,“示例”、“例如”、“可以”或“可能”指的是一类示例中的特定实例。该实例的属性可以是仅该实例的属性或该类的属性或该类的子类的属性,该子类包括该类中的一些但不是全部实例。因此,隐含地公开了,参考一个示例而不是参考另一示例而描述的特征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在该其他示例中用作工作组合的一部分,但不一定必须在该其他示例中使用。
尽管在前面的段落中已经参考各种示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所给出的示例进行修改。
在前面的描述中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于以上明确描述的组合的组合来使用。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特征描述了功能,但是无论是否描述,这些功能都可以由其他特征执行。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实施例描述了特征,但是无论是否描述,这些特征也可以存在于其他实施例中。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该”具有包括性而非排他性含义。也就是说,对包括一个/该Y的X的任何提及表示X可以仅包括一个Y或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Y,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相反。如果打算使用具有排他含义的“一个”或“该”,则将在上下文中明确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来强调包括性的含义,但不应当将缺少这些术语视为推断和排除性含义。
权利要求中特征(或特征组合)的存在是对该特征或(特征组合)本身的引用,也是对实现基本相同技术效果的特征(等效特征)的引用。等效特征包括例如作为变体并且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特征。等效特征包括例如以基本相同的方式执行基本相同的功能以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特征。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了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示例特征的各种示例。与示例相关的特征的这种描述指示该特征完全如所描述地存在于一些示例中并且实质上如所描述地存在于其他示例中。
尽管在前述说明书中努力引起对被认为重要的特征的注意,但应当理解,申请人可以经由权利要求就上文提及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可专利性特征或特征组合寻求保护,而无论是否强调了这一点。
Claims (21)
1.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处:
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
如果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则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向所述无线网络节点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以及
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传输的、专用的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传输的所述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以与被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RACH资源相同的定时和周期被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
选择所述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中的一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并且使用所选择的所述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中的至少一项被寻址到所述终端的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包含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消息的下行链路授权、以及用于确认的上行链路授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与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一起被组合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利用其自己的标识符而被区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公共搜索空间上被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的单独资源。
9.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移动设备或者被配置为用户设备。
11.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
从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
检查定时提前的有效性;
如果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则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向所述无线网络节点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以及
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移动设备或者被配置为用户设备。
1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上被运行时执行:
从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
引起针对定时提前的有效性检查;
如果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则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向所述无线网络节点发送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以及
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14.一种在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无线网络节点处:
通过发送信息来对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所述信息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向所述终端发送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发送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中的至少一项被寻址到所述终端的标识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所述信息包括广播系统信息或专用资源中的至少一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具有固定调度,所述固定调度与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调度在时间上是对准的。
17.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部件,或者用于引起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执行的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基站或者被配置为基站的一部分。
19.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
通过发送信息来对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所述信息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向终端发送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发送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中的至少一项被寻址到所述终端的标识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被配置为基站或者被配置为基站的一部分。
2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上被运行时执行:
通过发送信息来对上行链路资源进行预配置,所述信息定义多个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
向终端发送对上行链路发起消息Msg1的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以及
响应于在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内接收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发送对所述上行链路连接请求Msg3的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中的至少一项被寻址到所述终端的标识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响应Msg2和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响应Msg4占用公共资源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070337 WO2020140248A1 (en) | 2019-01-04 | 2019-01-04 |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8766A CN113228766A (zh) | 2021-08-06 |
CN113228766B true CN113228766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7140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5511.9A Active CN113228766B (zh) | 2019-01-04 | 2019-01-04 | 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28909B2 (zh) |
EP (2) | EP4447601A3 (zh) |
CN (1) | CN113228766B (zh) |
WO (1) | WO20201402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47893B2 (en) * | 2019-02-12 | 2024-07-23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Timing advance validation |
WO2020166027A1 (ja) * | 2019-02-14 | 2020-08-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EP3914020A4 (en) * | 2019-02-15 | 2022-01-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
AU2020227446A1 (en) * | 2019-02-27 | 2021-08-12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EP3997923A1 (en) * | 2019-07-08 | 2022-05-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22164297A1 (ko) * | 2021-01-29 | 2022-08-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3044863A1 (zh) * | 2021-09-26 | 2023-03-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随机接入装置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15632B1 (ko) * | 2011-07-18 | 2016-04-26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TA(Timing Advance) 그룹의 결정 |
EP2810509B1 (en) | 2012-01-31 | 2019-09-2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rv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
WO2014059671A1 (en) | 2012-10-19 | 2014-04-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related apparatus |
US9814068B2 (en) * | 2014-03-25 | 2017-11-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based physical random-access |
JP6659581B2 (ja) | 2014-06-10 | 2020-03-0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の直接通信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アドバンス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CN108476539B (zh) * | 2016-01-29 | 2022-08-19 | 成均馆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在物联网环境中考虑覆盖等级和子载波间隔配置和/或多频配置的随机接入方法 |
CN107155221B (zh) | 2016-03-03 | 2020-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WO2018034602A1 (en) | 2016-08-17 | 2018-02-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aging provid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
KR102286816B1 (ko) * | 2017-03-17 | 2021-08-0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기지국 및 기지국의 동작 방법 |
KR20190125499A (ko) * | 2017-03-22 | 2019-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0612769B (zh) * | 2017-05-04 | 2023-08-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102309120B1 (ko) * | 2017-05-11 | 2021-10-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및 기지국 간의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KR20200029580A (ko) * | 2017-08-09 | 2020-03-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147112B2 (en) * | 2018-03-09 | 2021-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V2X mode 3 operation based on eNB tunneling |
TWI700016B (zh) * | 2018-03-31 | 2020-07-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基地台、使用者設備與提早資料傳輸方法 |
US11196524B2 (en) * | 2018-07-18 | 2021-1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beam CSI feedback |
-
2019
- 2019-01-04 EP EP24197192.8A patent/EP4447601A3/en active Pending
- 2019-01-04 EP EP19906648.1A patent/EP3874850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1-04 WO PCT/CN2019/070337 patent/WO2020140248A1/en unknown
- 2019-01-04 US US17/299,737 patent/US120289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1-04 CN CN201980085511.9A patent/CN113228766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R2-1814342 "Transmission in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3GPP tsg_ran\wg2_rl2.2018,(tsgr2_103bis),第1-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74850B1 (en) | 2024-10-09 |
US12028909B2 (en) | 2024-07-02 |
EP4447601A2 (en) | 2024-10-16 |
EP4447601A3 (en) | 2024-12-11 |
WO2020140248A1 (en) | 2020-07-09 |
EP3874850A4 (en) | 2022-06-22 |
CN113228766A (zh) | 2021-08-06 |
US20220022265A1 (en) | 2022-01-20 |
EP3874850A1 (en) | 2021-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28766B (zh) | 终端与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 |
EP3528547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1357227B (zh) | 用于带宽部分切换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4349308B (zh) | 双连结中分配无线网络暂时识别的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网络端 | |
CN102150463B (zh) | 用于在cell_fach状态下在公共增强型专用信道资源上控制公共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6321513A (zh) |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信道进程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
CN113973395B (zh) | 随机接入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6793148A (zh)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 |
TWI745866B (zh) |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 |
CN113767677B (zh) | 非许可频带中的随机接入消息重传 | |
JP2025013806A (ja) |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における競合解決 | |
TWI734066B (zh) | 處理頻寬部分的裝置及方法 | |
US20250039900A1 (en) | Downlink channel monitoring | |
JP2020505837A (ja)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制御プレーンレイテンシ低減 | |
WO202208252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equent data transmission | |
WO2024152994A1 (zh) |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24077639A1 (en) | Hybrid automatic request (harq) feedback | |
RU2791244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 |
US2024018818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x operation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 |
CN109392162B (zh) | 处理随机存取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 |
WO2025011474A1 (zh) | 下行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装置 | |
WO2022127898A1 (zh) |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9300167A (zh) |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JP2023526394A (ja) |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