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7519A - 圆柱锁单元以及相关的钥匙 - Google Patents
圆柱锁单元以及相关的钥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7519A CN113227519A CN201880100049.0A CN201880100049A CN113227519A CN 113227519 A CN113227519 A CN 113227519A CN 201880100049 A CN201880100049 A CN 201880100049A CN 113227519 A CN113227519 A CN 113227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side locking
- lock unit
- cylinder lock
- key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4—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urning cylinder of a single or a double cylinder lock with the bolt operating member
- E05B17/047—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urning cylinder of a single or a double cylinder lock with the bolt operating member with rotating output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cylinder locks, e.g. locking cams of double cylinder lo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017—Key profiles
- E05B19/0041—Key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key blade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key
- E05B19/0052—Rectangular flat keys
- E05B19/0058—Rectangular flat keys with key bits on at least one wide side surface of the key
- E05B19/0064—Rectangular flat keys with key bits on at least one wide side surface of the key and with additional key bits on at least one narrow side edge of the ke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39—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pins which slide and rotate about their axi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78—Asymmetrical tumbler pins, e.g. with a key operating on a radial protrusion of a tumbler pi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82—Side bar locking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圆柱锁单元,其设置有可旋转的钥匙插塞(300)和用于在钥匙插塞旋转时将扭矩传递至锁定机构的连接件。圆柱锁单元包括具有上部(220)和下部(240)的壳体(200),上部(220)在相关的腔室中设有一中心排的锁定销,并且下部(240)具有容纳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圆柱形孔。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的最小长度至少为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50%。邻接的前方区域(FR1)的最大长度为总长度的50%,并且除了中心排的锁定销外,容纳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351a、351b、351c),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351a、351b、351c)完全位于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内,并与壳体的下部相互作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解锁该锁单元的钥匙(4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指出的类型的圆柱锁单元。因此,圆柱锁单元包括具有上部和下部的壳体,
壳体的所述下部具有容纳可旋转的钥匙插塞(key plug)的圆柱形孔,
所述可旋转的钥匙插塞形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当钥匙插塞旋转时通过扭矩传递连接件将扭矩传递到锁定机构,
壳体的所述上部在相关的腔室中设有一中心排的上下锁定销,
所述钥匙插塞具有一中心排的相应腔室,用于在所述中心排中容纳所述下锁定销,
具有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的所述钥匙插塞独立于所述中心排的上下锁定销而操作,
钥匙槽(keyway)从所述钥匙插塞的前端轴向地向后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容纳相关的钥匙,
所述中心排的上下锁定销和所述侧面锁定机构被布置成接合并锁定钥匙插塞,以防止钥匙插塞在壳体的所述下部中旋转,除非将所述相关的钥匙插入钥匙槽中。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类型的圆柱锁单元与用于解锁圆柱锁单元的钥匙的组合,所述钥匙包括握持部和钥匙片。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解锁这种圆柱锁单元的钥匙,该圆柱锁单元具有带有钥匙槽的可旋转的圆柱形钥匙插塞和限制在其前方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这样的锁和钥匙系统、圆柱锁单元以及钥匙经常用在具有大量例如用作门锁的锁单元的锁定系统中。
然而,通常,市场上没有真正高安全性且具有紧凑的结构和足够的空间以便有可能在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中容纳额外的锁组件的圆柱锁单元。实际上,存在为这种额外的锁组件腾出空间的需求,该额外的锁组件例如是扭矩传递连接件的一部分、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钥匙片完全插入钥匙槽的阻挡机构、或有助于圆柱锁单元的使用的电子组件。
由于额外的锁组件可能位于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中,所以没有空间容纳传统的侧杠或其他类型的侧面制动栓机构,该机构通常需要沿钥匙插塞的全长纵向延伸。
在美国专利6,981,396(Kim)中公开并且也在维修手册“CX5 HIGH SECURITYCYLINDERS-small format interchangeable core service manual”中公开的类似设计的现有技术锁结构中,钥匙插塞具有侧面锁定机构,其包括与多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相互作用的侧杠。侧杠还与沿钥匙插塞的全长延伸的固定套筒(“管状操作主体”)相互作用。相应地,在设有侧杠的侧面上,钥匙插塞几乎直到其后端都是实心的,并且在相关的锁单元中的相关尖齿(prong)将被剪切以便容纳钥匙插塞及其安全全长侧杠。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借助于插入的钥匙来旋转钥匙插塞,将要传递到锁单元的扭矩将通过位于钥匙插塞的相对侧上的单个尖齿来实现。
另一类似的现有技术文献是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US2002/0056301A1(Theriault),其中,圆柱锁芯包括两个侧杠,两个侧杠分别设置在钥匙槽的每个侧面上,并且圆柱锁芯还包括锁定部段,该锁定部段相对于侧杠和锁壳可移动,以响应具有独特构造的凸型突出的钥匙片的插入。在该现有技术的实施方案中,侧杠基本上沿着钥匙插塞的全长延伸。
发明内容
总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并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侧面锁定机构的圆柱锁单元,该侧面锁定机构很难在不使用正确切割的钥匙的情况下被操作而打开该锁,这也将允许钥匙插塞有可能在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容纳额外的锁组件,例如扭矩传递连接件的一部分、用于阻挡未正确切割的钥匙片完全插入的阻挡机构、或有助于锁单元的运行的电子组件。
实际上,本发明是对已经提交了美国申请和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18/062713)的发明的进一步开发,但是截止到本申请的提交日期,这些审查中的专利申请尚未被公开。本发明不同于在先申请中公开的发明,其新颖之处在于锁单元的“壳”(“shell”)(为在先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与锁单元的壳体(housing)集成在一起或永久地保持在其中,并且没有分为外部壳体和内部可替换的锁“芯”。而是,壳体和整体结构更像美国专利8,720,241(Widén)的说明书中公开的锁单元,壳体分为带有锁定销的上部和带有容纳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孔的下部。
通过提供一种在开头段落中限定的类型并具有以下新特征(相对于公开地可获得的现有技术)的圆柱锁单元来实现上述目的:
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的最小长度至少为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50%,
而钥匙插塞的相邻前方区域的最大长度为所述总长度的50%,
钥匙插塞的所述后方区域容纳与所述下锁定销配合的中心排的对应腔室的后部,并且在钥匙槽的每个侧面处容纳两个侧部,该两个侧部被保留用于有可能容纳至少一个附加的锁组件,
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在所述钥匙槽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容纳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
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被完全限制在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内,
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包括一纵向排的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sidelocking tumbler),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直接或间接地经由侧杠(side bar)与壳体的下部相互作用,以及
每个侧面锁定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可以彼此独立地移动,在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中的每个所述纵向排中,具有用于每个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至少三个不同的编码位置、以及用于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的多个不同的编码组合。
与一些现有技术的结构相反,在侧面锁定制动栓和相关的钥匙之间存在直接接触,而没有任何其他移动部件的介入。这样,结构会相对简单和可靠。由于该排中的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有不同的编码位置,这些编码位置的可能的组合数量非常多,因此安全性很高。即使这样,在钥匙插塞的相对较长的后方区域中的钥匙槽的每个侧面上,仍存在有可能容纳与编码的锁定销和制动栓分离的额外的锁组件的空间。
另一方面,钥匙插塞的相对较短的前方区域相当紧凑,并且优选地基本上是实心的,除了钥匙槽、用于锁定销的腔室以及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侧面锁定机构的任何凹部和孔以外。
由于圆柱锁芯的上述限定的结构,以及可旋转的钥匙插塞具有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50%的最大长度的相对较短前方区域,通过完全位于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内的侧面锁定机构,钥匙插塞与周围壳体之间会有安全又独特的相互作用,但是仍留有空间以便有可能在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中容纳额外的锁定组件。
优选地,在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中的钥匙槽的每一侧上具有一个(在轴向上)相对较短的侧面锁定机构。然后,有可能容纳与现有的中心锁定销分离且独立的至少四个(每侧两个或更多个)可独立移动的锁定制动栓。但是,也有可能仅将一个侧面锁定机构设置在钥匙槽的一个侧面上。
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完全位于其中的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的长度因此相当短,例如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50%、大约40%或大约30%。尽管如此,由于侧面锁定机构的紧凑结构,其仍然可以为圆柱锁芯提供大量的编码组合和高度安全性。
事实证明,在钥匙插塞的一个或两个侧面上的每个纵向排的侧面锁定制动栓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并且优选至少三个(或甚至更多个)侧面锁定制动栓。
优选地,在钥匙槽的每个侧面上有可能容纳在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中的附加锁定组件可以形成扭矩传递连接件的一部分,例如,用于与连接到相关的锁单元中的门锁定机构的紧固螺钉接合的螺纹孔、或者用于防止未正确切割的钥匙片完全插入的阻挡装置、或者用于协助圆周锁单元的正常运行的电子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如上限定的圆柱锁单元和用于解锁圆柱锁单元的钥匙的组合,钥匙包括握持部和钥匙片,其中,
所述钥匙片在其至少一侧上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该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由一排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组成,该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基本上被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所述握持部的纵向一半,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邻接朝向钥匙片的自由端延伸的直的型槽(profile groove)。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钥匙,例如用于解锁上述类型的圆柱锁单元,钥匙片在其至少一侧上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该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由一排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组成,该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基本上被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握持部的纵向一半,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邻接朝向钥匙片的自由端延伸的直的型槽,并且波浪状侧编码型样位于钥匙片的至少一个侧面中的底切型槽的脊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并且也出现在参照附图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锁单元以及可插入锁单元的钥匙插塞形成部的钥匙的立体图;
图2a示出了图1的锁单元的各个部分的分解图;
图2b从另一侧示出了图1的钥匙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钥匙插入钥匙插塞时的图1的锁单元的纵向截面图;
图4示出了在侧面锁定制动栓的位置处图1和图2a的锁单元的横截面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分别示出了图2a的钥匙插塞的仰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以及纵向截面图;
图6示出了与图5d相似的实施方案的钥匙插塞,其中具有成排的四个侧面锁定制动栓孔;
图7a、图7b、图7c和图7d示出了与图5a至图5d之一相似的第二实施方案的钥匙插塞,其中在钥匙插塞的每一侧上具有较短的侧面锁定机构,在每个侧面锁定机构中具有两个锁定制动栓;
图8a、图8b、图8c和图8d示出了与图5a至图5d之一相似的修改实施方案的钥匙插塞,其中在钥匙插塞的每一侧上仅具有六个锁定销(而不是先前实施方案中的七个锁定销)和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
图9a、图9b、图9c、图9d、图9e、图9f、图9g和图9h以不同的视图示出了第三实施方案,其中具有设有侧杠的侧面锁定机构,该侧杠与钥匙槽的一个侧面上的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配合;
图10示出了侧面锁定机构的修改实施方案,其具有与侧面锁定制动栓相互作用的侧杠,该侧面锁定制动栓可上下移动并且也可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
图11示出了另一修改实施方案,其中侧面锁定制动栓均设有纵向位移的指状件;
图12a、图12b、图12c和图12d以与图5a、图5b、图5c和图5d分别对应的视图示出了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与钥匙槽的一个侧面上的侧杠相互作用的实施方案;
图13a和图13b以截面图和立体图示出了第四实施方案,其中两个侧杠分别设置在钥匙插塞的钥匙槽的每个侧面上;
图13c示出了修改实施方案,其具有钥匙插塞的块状后方区域、以及在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中的两个短侧杠;以及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钥匙的修改实施方案,在钥匙片的每一侧上具有两个不同的侧编码型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锁单元100的第一实施方案在图1、图2a、图2b、图3、图4、图5a、图5b、图5c和图5d中示出,包括具有可旋转的钥匙插塞300的圆柱形壳体200和相关的钥匙40。
圆柱形壳体200具有螺纹后端部分和略呈锥形的前端凸缘。
众所周知,为了与门锁机构配合,锁单元100通常永久性地安装在门等中。圆柱形壳体200包括上实心部220和下部240,该下部240形成有容纳可旋转的钥匙插塞300的圆柱形孔。
可旋转的钥匙插塞300形成为单体,并且适配成在插塞旋转时将扭矩传递到锁定机构。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图2a所示,这是通过扭矩传递连接件来实现的,该扭矩传递连接件包括凸轮构件151,该凸轮构件151通过两个紧固螺钉152a、152b固定到钥匙插塞300,紧固螺钉152a、152b与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中钥匙槽320的每一侧上的螺纹孔接合。
应该指出的是,扭矩传递连接件可以通过其他机械手段形成,例如,在钥匙插塞的后端的凹部与配合构件联接,该配合构件在门或要锁定在关闭位置的某些其他物体中形成锁定机构的一部分。如果这样的话,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可以用于如上所述某些其他锁定组件。如图13c所示,还可以使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在钥匙槽的每个侧面上作为块状材料部。
壳体200的上实心部220(参照图2a)具有一中心排的平行腔室或孔221a、221b、221c、221d、221e、221f和221g,在该特定的实施方案中,腔室的数量为七个。如下所示,其他普通实施方案在中心排设有六个这样的腔室。在上侧,纵向盖板222通常将从上方覆盖孔221a等,并将相应数量的上下锁定销231a等、232a等以及相关的弹簧235a等保持在适当位置。
钥匙插塞也可以在图3、图4、图5a、图5b、图5c和图5d中看到。圆柱形钥匙插塞的外径略小于壳体的下部240中的孔的内径,因此钥匙插塞可相对于壳体200旋转。然而,钥匙插塞可能的旋转运动取决于图2a中所示的下锁定销231a、231b、231c、231d、231e、231f、231g的位置,这些下锁定销可以在布置在钥匙插塞300的上部的中心纵向排中的相应的竖直腔室或孔331a、331b、331c、331d、331e、331f、331g中移动。这些竖直孔331a等位于中心钥匙槽320的上方。下锁定销231a等通过相关的顶部或上部销232a、232b、232c、232d、232e、332f、232g(在图2a中统称为232a-232g)和相应的螺旋弹簧235a、235b、235c、235d、235e、235f、235g(在图2a中统称为235a-235g)保持在适当位置。
因此,在钥匙插塞300中,中心排的对应的腔室331a、331b、331c、331d、331e、331f、331g将容纳下锁定销231a、231b、231c、231d、231e、231f、231g。
在圆柱锁的正常操作中,正确切割的钥匙40将操作圆柱锁单元,以旋转钥匙插塞300并转动后凸轮151。
根据本发明,钥匙插塞300的后方区域(图5d中的L1)相对较长,即,从后端直到前端凸缘310的距离至少占钥匙插塞总长度(L1+FR1)的50%,而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图5d中的FR1)相对较短,即最多占其全长的50%。然而,前方区域FR1应足够长以容纳包括纵向排的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locking tumbler)的侧面锁定机构。
如上所述,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用于容纳钥匙槽320上方的中心排的孔331a-331g的后部,还可能容纳额外的锁组件,该额外的锁组件可以是例如钥匙槽两侧的紧固螺钉152b的扭矩传递连接件的一部分、或者用于防止未正确切割的钥匙片完全插入的阻挡机构、或者有助于或协助锁单元的正常运行的电子组件。
重要的是,钥匙插塞300设有侧面锁定机构,该侧面锁定机构位于钥匙槽32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且完全限制在纵向位于后方区域L1前方的前方区域FR1内。优选地,除了钥匙槽、用于下锁定销的腔室以及用于容纳侧面锁定机构本身的任何凹部和孔之外,该前方区域FR1基本上是实心的。根据本发明,侧面锁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独立移动的侧面锁定制动栓,从而提供了具有用于每个锁定制动栓的至少三个不同编码位置以及用于侧面锁定制动栓的多个不同编码组合的高安全性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参照图3、图4、图5a、图5b、图5c和图5d,侧面锁定机构在其实心的前方区域包括三个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b、351c(图2a和图5a),其在钥匙插塞300的钥匙槽320的一侧布置成一排。三个锁定制动栓全部位于该前方区域内,并且也径向位于壳体的下部240内。侧面锁定机构351a、351b、351c的这种位置具有的优点是,其将主要与紧邻钥匙插塞300的前端凸缘310的、与凹部或孔242(图2a和图4)相关的壳体的下部240相互作用。如下所述,也可能有其他实施方案。
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b、351c被位于相关的竖直腔室或孔371a、371b、371c(在图4a中统称为371a-371c)中的弹簧361a、361b、361c(在图2a中统称为361a-361c)偏置成距钥匙槽320一定的横向距离处,以便凸出的指状件伸入钥匙槽中,该凸出的指状件将与相关的钥匙40的钥匙片上的波浪状侧编码型样41配合(图2b)。当将钥匙40插入钥匙槽320中时,锁定制动栓351a等将响应于其与侧编码型样41的接触而上下移动。然后,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等的下端将与壳体200的下部240中的相关的凹部或孔242相互作用。同时,在钥匙40的上缘部42处的多个V形凸齿(bitting)将与中心排的锁定销231a相互作用。仅当所有的上下锁定销231a等、232a等以及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等正确地定位在钥匙插塞300的圆周内时,才可以转动钥匙40,以旋转钥匙插塞300并解锁圆柱锁单元。
重要的是,侧面制动栓351a等可独立于中心锁定销231a等移动。因此,如果通过所谓的“撞弹”技术操作圆柱锁,有可能定位所有的锁定销231a,但是同时操作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等使其也进入各自的编码位置将更加困难。因此,侧面锁定机构351将为圆柱锁芯提供高度安全性。
在图4中进一步示出了钥匙插塞300的侧向锁定制动栓351b与周围的壳体的下部240之间的相互作用,图4以横截面示出图2a的实施方案。
在图4中,侧面锁定制动栓351b在钥匙插塞内位于其完全缩回的位置,其两端均位于钥匙插塞300与周围的壳体的下部240之间的剪切线上。中心销231f也定位成其上端与剪切线齐平。在此位置,钥匙插塞可以旋转或转动,只要所有其他中心销和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也都限制在钥匙插塞内。
在图5a、图5b、图5c、图5d中,示出了基本的(第一)实施方案,如上所述,其中纵向排中的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b、351c位于钥匙槽320的一个侧面上的相关的孔371a、371b、371c中。由于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b、351c具有三个可能的编码,因此在此示例中,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侧面锁定机构的编码总数为3×3×3=27。
在第一实施方案的修改形式中,如图6所示,在相关的孔371a、371b、371c、371d中,在纵向排中有四个侧面锁定制动栓。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和前方区域FR1与前一实施方案中的一样长。
在图7a、图7b、图7c和图7d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案(所有附图标记以数字4而不是3开始),但是这里,在钥匙槽420的每一侧上均具有一排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每一排分别由两个可独立移动的侧面锁定制动栓451a、451b和461a、461b构成。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将以与图4所示相同的方式与周围的壳体的下部相互作用。因此,有四个彼此可独立移动的侧面锁定制动栓,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各自位于至少三个高度位置上。因此,在该实施方案中,可能的编码组合的数量甚至会更多(至少3×3×3×3=81)。
在该第二实施方案中,钥匙插塞400的后方区域L2稍长,而前方区域FR2较短,总长度L2+FR2与图5d中的相同。
在图8a、图8b、图8c和图8d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修改形式中,除了钥匙插塞400’中的中心锁定销231a’……231f’(图8c)的数量是六个而不是七个,并且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略短之外,结构与图7a等所示的结构完全相同。而且,后方区域L2’的长度略大于钥匙插塞的长度的一半。
在图9a、图9b、图9c、图9d、图9e、图9f、图9g、图9h和图10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案中,中心锁定销的数量再次为七个,这与大多数前述实施方案中一样,但是侧面锁定机构不同,只有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仅在钥匙插塞500的一侧上,这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551a、551b与相对短的侧杠580配合(图9d)。这种具有侧杠的侧面锁定机构本身是已知的,但是在以下情况下的具有钥匙插塞的圆柱锁单元中则不然:该钥匙插塞具有为可能的额外锁定部件保留的后方区域,额外锁定部件例如两个相对较长的紧固螺钉,用于将凸轮构件等固定在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中。侧杠580通常在纵向凹部或凹槽243(见图9a)中由弹簧581(见图9d)保持在侧向突出到钥匙插塞500的轮廓以外的位置中,而弹簧581位于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之间,以节省纵向空间。在此位置,侧杠将配准(register with)壳体200的下部240中相应的凹槽243,从而有效地锁定了钥匙插塞以防止旋转。但是,当将侧面锁定制动栓551a和551b定位在某些竖直位置时,借助于正确切割的钥匙40,侧杠580可以抵抗弹簧581的作用而侧向移动到缩回位置,在此位置侧杠580不再位于凹槽243中。因此,通过转动钥匙40,侧杠580将缩回并允许钥匙插塞500旋转。然后,侧杠的凸耳580a将进入侧面锁定制动栓551b的圆柱形表面中的编码的凹部555中。在图9c的放大图中将清楚地看到这种相互作用,该图还示出了侧面锁定制动栓551b的横向指状件554如何通过钥匙40上的侧面编码型样被提升到正确的位置。由于难以操纵侧面锁定制动栓551a、551b以释放锁定,因此通过侧杠,侧面锁机构将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图9h所示,当在一排仅具有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的情况下,钥匙插塞500的后方区域可以具有更长的长度L3,而仅留下相对短的前方区域FR3。
如图10和图11所示,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可以通过沿其轴线旋转或不可旋转并具有纵向位移的指状件而以不同的方式与侧杠相互作用。在图10中,侧面锁定制动栓651b可以在两个旋转末端位置之间旋转,如箭头R所示。在侧面锁定制动栓的圆柱形表面上的两个相邻的凹部656、657之间的材料部655可以装配到侧杠680的相应的槽680a中。在编码的凹部656、657具有两个或三个旋转位置以及三个或更多个位准(levels)的情况下,每个锁定制动栓651b的编码组合将会是六个或更多个。在这种情况下,钥匙侧面的编码型样必须配置为适应横向指状件654的两个或三个不同的枢转位置。
类似地,在图11中,侧面锁定制动栓751b的横向指状件754(沿钥匙插塞的钥匙槽的纵轴)纵向位移进入三个编码位置之一。因此,在凹部755在制动栓的圆柱形表面上具有多个可能的位准的情况下,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也会有大量的编码组合,例如九个或更多个。
在图12a、图12b、图12c、图12d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案的修改形式中,有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951a、951b、951c(在钥匙插塞900的钥匙槽920的一侧上),其与受到弹簧981偏压的稍长的侧杠980相互作用。
在图13c中示出的第四实施方案中,有两个相对较短的侧面锁定机构,在钥匙槽的每一侧上各有一个侧面锁定机构,并且每个侧面锁定机构都具有与钥匙插塞800的前端凸缘相邻的侧杠880。这是具有大量编码组合的有利的实施方案但是具有限制在钥匙插塞总长度的很小一部分(少于20%)内的非常紧凑的结构。后方区域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L2,除了中心排的孔或腔室的后方部分之外呈块状,并且前方区域FR2相对较短,但是如果需要,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可以与图9h(FR3)所示的实施方案一样短。
最后,图13a和图13b示出了第五实施方案,其中,钥匙插塞800’在其实心前端区域FR1中,在钥匙槽的每个横向侧上设有与相关的侧杠880’配合的一排四个侧面锁定制动栓851a’、851b’、851c’、851d’。在此,由于侧面锁定机构被布置在钥匙槽的两个侧面上,并且每个侧面锁定机构具有一排四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结果会有非常大量的编码组合。
图13b还示出了第五实施方案的壳体。尽管壳体用于具有两个侧杠880’的布置,但是壳体与图2a中所示的类似。在此,每个侧杠880’在其锁定位置被安置在壳体的下部中的相应的凹槽243”中。
图9a至图9h、图10、图11、图12d、图13a、图13b、图13c中示出的侧杠非常有利,因为径向向外推动侧杠的弹簧(例如,图9d中的581)分别位于一对侧面锁定制动栓之间,使得侧杠的末端可以非常靠近钥匙插塞的前端,从而节省了空间。优选地,弹簧中的一个应该位于最靠近钥匙插塞的前端凸缘的两个相邻的侧面锁定制动栓之间并与侧杠配合。当只有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与侧杠配合时,如图9h和图13h所示,只有单个弹簧,这使得侧面锁定机构非常紧凑。
而且,在所有实施方案中,用于位于最靠近钥匙插塞的前端的侧面锁定制动栓(例如351c)的孔(例如371c)比所有中心孔(例如,331a-331g)更靠近前端凸缘,从而有效利用了侧面锁定机构的空间,因此,在最多为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一半且可能更短的前方区域FR1、FR2、FR3中,有空间让至少两个以及可能三个或四个侧面锁定制动栓排成一排。
相关的钥匙40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参照图2b),侧编码型样41具有与侧面锁定制动栓相互作用的编码部分,钥匙40的全部侧编码型样41基本上位于最靠近钥匙的握持部的一半钥匙片内。此外,该型样41的最靠近握持部的侧编码部分将比钥匙边缘上的所有V形凸齿42更靠近握持部,后者的凸齿与圆柱锁的中心排锁定销相互作用。这样,这些钥匙40将不同于所有现有技术的钥匙。
参照图2b,钥匙也可以仅在钥匙片的一侧上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另一侧可以只是平坦的,也可以具有一些其他编码型样或配置。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在钥匙片的两侧上的不同编码型样141和141’的示例。
在图14a中,在钥匙片的一侧上的侧编码型样141’由型槽的两个平行的上壁和下壁表面形成,该型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被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钥匙的握持部的纵向一半的两个侧编码部分,该第二部分形成没有任何侧编码部分的直的型槽。
图14b中示出的钥匙的另一侧也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被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握持部的纵向一半的侧编码部分,该第二部分形成没有任何侧编码部分的直的型槽。然而,在钥匙片的这一侧上,型槽被底切并且在侧编码部分的位置设有脊部。型槽的上壁表面一直是直的,因此,与型槽的下波浪状引导表面相互作用的锁单元的侧编码制动栓必须例如用弹簧向下偏压,以便跟随波浪状的引导表面。
如在这种技术中本身已知的那样,侧编码部分可以由底切型槽的波浪状引导表面中的凹部形成。
原则上,可以使用仅在钥匙片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侧编码型样并且在钥匙片的上边缘没有凸齿的钥匙。这样的话,如果需要,本地锁匠可以在稍后的阶段在这种钥匙上形成边缘编码。
如在这种技术中还已知的,如果有的话,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倾斜切割上边缘编码型样的V形凸齿。
另外,当然可以提供一种钥匙,其中从一组可能的编码位置中选择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该可能的编码位置以不同的竖直位准包括:
-中心位置,当钥匙完全插入钥匙槽时,对应于相关的圆柱锁单元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轴线位置,
-前移位置,从中心位置朝向钥匙片的自由端以一增量距离纵向位移,
-后移位置,从中心位置朝向钥匙的握持部以一增量距离纵向位移,
-当钥匙完全插入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钥匙槽中时,所述中心位置、所述前移位置和所述后移位置均对应于相关的锁单元的所述侧面锁定制动栓上的例如上述指状件654或指状件754的横向指状件的特定位置。
Claims (29)
1.一种圆柱锁单元(100),包括:
-壳体(200),其具有上部(220)和下部(240);
-壳体的所述下部(240)具有容纳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圆柱形孔,
-所述可旋转的钥匙插塞(300)形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当钥匙插塞旋转时经由扭矩传递连接件将扭矩传递到锁定机构,
-壳体的所述上部(220)在相关的腔室(232a-232g、231a-231g)中设有一中心排的上锁定销和下锁定销,
-所述钥匙插塞(300)具有一中心排的相应腔室(331a-331g),用于在所述中心排中容纳所述下锁定销,
-所述钥匙插塞具有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351a-351c),该侧面锁定机构(351a-351c)独立于所述中心排的上锁定销和下锁定销(231a-231g、232a-232g)操作;
-钥匙槽(320),其从所述钥匙插塞的前端(310)轴向向后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容纳相关的钥匙(40),
-所述中心排的上锁定销和下锁定销以及所述侧面锁定机构布置成接合并锁定钥匙插塞以防止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中旋转,除非所述相关的钥匙插入所述钥匙槽中,
其特征在于,
-钥匙插塞的后方区域(L1)的最小长度为钥匙插塞的总长度的50%,
-而钥匙插塞的相邻前方区域(FR1)的最大长度为所述总长度的50%,
-钥匙插塞的所述后方区域(L1)容纳与所述下锁定销配合的所述中心排的相应腔室(331a-331g)的后部,以及容纳在所述钥匙槽的每个侧面处保留的用于可能容纳至少一个额外的锁组件(152b)的两个侧部,
-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FR1)在所述钥匙槽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容纳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
-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完全被限制在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FR1)内,
-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包括一纵向排的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c),每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直接或间接地经由侧杠与壳体的下部相互作用,以及
-每个侧面锁定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c)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在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中的每个所述纵向排中,具有用于每个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至少三个不同的编码位置、以及用于所述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的多个不同的编码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侧面锁定机构中的所述纵向排的侧面锁定制动栓包括至少三个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额外的锁组件包括所述扭矩传递连接件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连接件的所述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紧固螺钉(152b)。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钥匙插塞设有两个侧面锁定机构(451a、451b;461a、461b),在所述钥匙槽的每一侧上具有一个侧面锁定机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在钥匙插塞的所述前方区域中的每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均设有横向指状件(554),当钥匙插入所述钥匙槽时,该横向指状件(554)保持与所述相关的钥匙上的侧编码型样(41)直接接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2b)能够在编码的释放位置和至少一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编码的释放位置,至少两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2b)被完全限制在钥匙插塞内,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位置,至少两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2b)沿径向伸出到钥匙插塞的外部并与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凹部(242)接合,由此至少两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2b)将防止钥匙插塞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每个侧面锁定机构中的所述纵向排的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与相关的侧杠(580)配合,从而形成所述侧面锁定机构的一部分,且位于钥匙插塞的圆柱形外圆周处,并且适配成与所述壳体内部的相关的凹槽(243)接合,以防止钥匙插塞旋转,除非正确切割的钥匙插入所述钥匙槽中,此时侧杠则位于钥匙插塞的圆周轮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柱锁芯,其中,
-每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均设有横向指状件(554),该横向指状件(554)与相关的钥匙上的侧编码型样配合,并且在每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外侧部分中设有至少一个编码的凹部(555),该编码的凹部与所述横向指状件具有一定竖直距离,并适配成与所述侧杠(580)配合,以使侧杠(580)能够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凹槽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横向指状件(754)沿着所述钥匙槽纵向位移,以相对于相关的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中心轴线形成编码位置,每个锁定制动栓均关于横向指状件的纵向位移以及与所述侧杠配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编码的凹部的位置被编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每个所述编码的侧面锁定制动栓(651b)在相关的腔室中能够上下移动以及旋转,旋转位置也形成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侧面制动栓(351c)位于第一腔室(331g)的前面,该第一腔室(331g)在所述中心排的相应腔室中最靠近所述前端(3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编码的侧面锁定机构从邻近所述第一腔室的区域向后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至少一个弹簧(581)设置在与所述侧杠(580)配合的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551a、551b)之间,在侧面锁定制动栓(551b)和侧杠的端部之间没有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单个弹簧(581)布置在最靠近钥匙插塞的所述前端并与所述侧杠(580)配合的两个相邻的侧面锁定制动栓(551a、551b)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钥匙插塞的所述后方区域(L2)除了所述中心排的相应腔室的所述后部之外呈块状。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侧面锁定制动栓(351a-351c)能够在相对于钥匙槽(320)横向位移的平面中移动。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中的所述排的锁定销包括六个或七个锁定销,该锁定销适配成与插入到所述钥匙槽中的所述相关的钥匙(40)的边缘部上的凸齿(42)配合。
19.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锁单元和用于解锁圆柱锁单元(200)的钥匙(40)的组合,所述钥匙包括握持部和钥匙片,其中,
-所述钥匙片具有边缘编码型样(42),该边缘编码型样包括由V形凸齿限定的纵向连续排的编码部分,所述凸齿被构造成与圆柱锁单元的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中心排的锁定销相互作用,
-所述钥匙片还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该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被构造成与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相互作用,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位于钥匙插塞的前方区域中所述钥匙插塞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以及
-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基本上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所述握持部的纵向一半并且包括至少两个编码部分,该至少两个编码部分被构造成与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的所述至少两个侧面锁定制动栓相互作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锁单元和钥匙的组合,其中,
-所述钥匙的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的所述侧编码部分的至少一个比边缘编码型样(42)的所有编码部分更靠近钥匙的握持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锁单元和钥匙的组合,其中,
-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41)的侧编码部分在钥匙片的所述纵向一半中布置成连续排。
22.一种钥匙,用于解锁相关的圆柱锁单元,该圆柱锁单元具有可旋转的圆柱形钥匙插塞,该钥匙插塞具有钥匙槽和限制在钥匙插塞前方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锁定机构,该钥匙包括握持部和钥匙片,其中,
-所述钥匙片在其至少一侧上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该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由一排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组成,该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基本上被限制在钥匙片的最靠近所述握持部的纵向一半,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邻接朝向钥匙片的自由端延伸的直的凹槽,
-所述波浪状侧编码型样位于钥匙片的至少一个侧面中的底切型槽的脊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钥匙,其中,
-所述钥匙片还具有边缘编码型样(42;142),该边缘编码型样(42;142)包括由V形凸齿限定的纵向连续排的编码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钥匙,其中,
-所述V形凸齿以不同角度倾斜切割。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钥匙,其中,波浪状的编码型样的至少一个所述侧编码部分比所述边缘编码型样的所有编码部分更靠近钥匙的握持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钥匙,其中,
-所述钥匙片在其两侧上具有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钥匙,其中,
-所述钥匙片在钥匙片的两侧上具有不同种类的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141、141’)。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钥匙,其中,
-每个所述编码部分由所述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中的凹部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钥匙,其中,
-波浪状的侧编码型样的所述至少两个侧编码部分中的每一个从一组可能的编码位置中选择,所述可能的编码位置以不同的竖直位准包括:
-中心位置,当钥匙完全插入所述钥匙槽时,对应于相关的圆柱锁单元的侧面锁定制动栓的轴线位置,
-前移位置,从所述中心位置朝向钥匙片的所述自由端以一增量距离纵向位移,
-后移位置,从所述中心位置朝向钥匙的所述握持部以一增量距离纵向位移,
-当钥匙完全插入可旋转的钥匙插塞的所述钥匙槽中时,所述中心位置、所述前移位置和所述后移位置均对应于相关的圆柱锁单元的所述侧面锁定制动栓上的横向指状件(654;754)的特定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18/084021 WO2020114611A1 (en) | 2018-12-07 | 2018-12-07 | A cylinder lock unit and an associated ke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7519A true CN113227519A (zh) | 2021-08-06 |
CN113227519B CN113227519B (zh) | 2022-04-29 |
Family
ID=6466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100049.0A Active CN113227519B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圆柱锁单元以及相关的钥匙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891352B1 (zh) |
KR (1) | KR20210127139A (zh) |
CN (1) | CN113227519B (zh) |
AU (1) | AU2018451779B2 (zh) |
CA (1) | CA3119353C (zh) |
CO (1) | CO2021008974A2 (zh) |
ES (1) | ES2979280T3 (zh) |
MX (1) | MX2021006324A (zh) |
PL (1) | PL3891352T3 (zh) |
SA (1) | SA521422203B1 (zh) |
SG (1) | SG11202104914VA (zh) |
TW (1) | TWI768269B (zh) |
WO (1) | WO2020114611A1 (zh) |
ZA (1) | ZA202104552B (zh)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77A (zh) * | 1987-07-30 | 1989-03-08 | 威登改革公司 | 锁和钥匙 |
CN1127023A (zh) * | 1994-06-10 | 1996-07-17 | 伊姆斯股份有限公司 | 锁闭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和建筑设施的锁闭装置 |
US5809816A (en) * | 1993-12-30 | 1998-09-22 | Widen; Bo | Cylinder lock and key combination including a profiled key |
CN1226947A (zh) * | 1997-03-10 | 1999-08-25 | 里尔达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主控钥匙的可编程序圆柱锁 |
EP1240399A1 (en) * | 1999-12-23 | 2002-09-18 | Assa Ab | Electromechanical cylinder lock |
US20050061043A1 (en) * | 2003-09-22 | 2005-03-24 | Bo Widen | Lock and key system with extra code combinations |
CN200985674Y (zh) * | 2005-10-05 | 2007-12-0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圆筒锁及钥匙 |
TW200831763A (en) * | 2007-01-04 | 2008-08-01 | Schlage Lock Co | Lock cylinder with offset pin |
CN101466909A (zh) * | 2006-06-14 | 2009-06-24 | 西莎股份公司 | 锁头和相关联的钥匙 |
US20090241620A1 (en) * | 2008-03-27 | 2009-10-01 | Medeco Security Locks, Inc. | Cylinder Lock and Auxiliary Locking Mechanism |
CN101646833A (zh) * | 2007-03-06 | 2010-02-10 | 吴贞镐 | 门锁 |
CN102119254A (zh) * | 2008-06-11 | 2011-07-06 | 纽弗雷公司 | 可更换钥匙的锁闩圆筒组件 |
WO2012039671A1 (en) * | 2010-09-23 | 2012-03-29 | Winloc Ag | Lock and key with double code pattern |
CN105121761A (zh) * | 2012-12-23 | 2015-12-02 | Bv·埃默特克 | 圆筒锁以及这种锁和钥匙的组合 |
CN105247151A (zh) * | 2013-05-22 | 2016-01-13 | 温洛克股份公司 | 具有边条的圆柱形锁件及钥匙 |
CN105386649A (zh) * | 2014-08-21 | 2016-03-09 | 欧普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 圆筒锁 |
CN107060514A (zh) * | 2017-03-22 | 2017-08-18 | 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梳齿式瞬时验码锁芯结构 |
CN207144658U (zh) * | 2017-06-06 | 2018-03-27 | 樊俊峰 | 一种多重防盗锁芯及其配合使用的钥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79240A (en) * | 1998-07-24 | 2000-06-27 | Arrow Lock Manufacturing Company | Modular removable core cylinder assembly |
US6481255B2 (en) | 1999-09-01 | 2002-11-19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oducts, Inc. | High security side bar lock |
US6981396B1 (en) | 2004-10-25 | 2006-01-03 | Jung Kyu Kim | Exchangeable lock construction |
SE528815C2 (sv) * | 2005-03-18 | 2007-02-20 | Winloc Ag | Lås- och nyckelsystem med extra kodkombinationer |
SE0802056A2 (sv) * | 2008-09-30 | 2010-07-20 | Winloc Ag | Lås- och nyckelkombination med ett stort antal koder |
-
2018
- 2018-12-07 KR KR1020217021322A patent/KR20210127139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2-07 WO PCT/EP2018/084021 patent/WO202011461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12-07 CN CN201880100049.0A patent/CN113227519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CA CA3119353A patent/CA3119353C/en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ES ES18819058T patent/ES2979280T3/es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PL PL18819058.1T patent/PL3891352T3/pl unknown
- 2018-12-07 EP EP18819058.1A patent/EP389135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MX MX2021006324A patent/MX2021006324A/es unknown
- 2018-12-07 SG SG11202104914VA patent/SG11202104914VA/en unknown
- 2018-12-07 AU AU2018451779A patent/AU201845177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3 TW TW108144100A patent/TWI768269B/zh active
-
2021
- 2021-06-07 SA SA521422203A patent/SA521422203B1/ar unknown
- 2021-06-30 ZA ZA2021/04552A patent/ZA202104552B/en unknown
- 2021-07-07 CO CONC2021/0008974A patent/CO2021008974A2/es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77A (zh) * | 1987-07-30 | 1989-03-08 | 威登改革公司 | 锁和钥匙 |
US5809816A (en) * | 1993-12-30 | 1998-09-22 | Widen; Bo | Cylinder lock and key combination including a profiled key |
CN1127023A (zh) * | 1994-06-10 | 1996-07-17 | 伊姆斯股份有限公司 | 锁闭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和建筑设施的锁闭装置 |
CN1226947A (zh) * | 1997-03-10 | 1999-08-25 | 里尔达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主控钥匙的可编程序圆柱锁 |
EP1240399A1 (en) * | 1999-12-23 | 2002-09-18 | Assa Ab | Electromechanical cylinder lock |
US20050061043A1 (en) * | 2003-09-22 | 2005-03-24 | Bo Widen | Lock and key system with extra code combinations |
PT1668212E (pt) * | 2003-09-22 | 2011-06-01 | Winloc Ag | Sistema de fechadura e chave com combinações de código extra |
CN200985674Y (zh) * | 2005-10-05 | 2007-12-0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圆筒锁及钥匙 |
CN101466909A (zh) * | 2006-06-14 | 2009-06-24 | 西莎股份公司 | 锁头和相关联的钥匙 |
TW200831763A (en) * | 2007-01-04 | 2008-08-01 | Schlage Lock Co | Lock cylinder with offset pin |
CN101646833A (zh) * | 2007-03-06 | 2010-02-10 | 吴贞镐 | 门锁 |
US20090241620A1 (en) * | 2008-03-27 | 2009-10-01 | Medeco Security Locks, Inc. | Cylinder Lock and Auxiliary Locking Mechanism |
CN102119254A (zh) * | 2008-06-11 | 2011-07-06 | 纽弗雷公司 | 可更换钥匙的锁闩圆筒组件 |
WO2012039671A1 (en) * | 2010-09-23 | 2012-03-29 | Winloc Ag | Lock and key with double code pattern |
CN105121761A (zh) * | 2012-12-23 | 2015-12-02 | Bv·埃默特克 | 圆筒锁以及这种锁和钥匙的组合 |
CN105247151A (zh) * | 2013-05-22 | 2016-01-13 | 温洛克股份公司 | 具有边条的圆柱形锁件及钥匙 |
CN105386649A (zh) * | 2014-08-21 | 2016-03-09 | 欧普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 圆筒锁 |
CN107060514A (zh) * | 2017-03-22 | 2017-08-18 | 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梳齿式瞬时验码锁芯结构 |
CN207144658U (zh) * | 2017-06-06 | 2018-03-27 | 樊俊峰 | 一种多重防盗锁芯及其配合使用的钥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91352C0 (en) | 2024-05-15 |
KR20210127139A (ko) | 2021-10-21 |
PL3891352T3 (pl) | 2024-07-15 |
AU2018451779A1 (en) | 2021-06-10 |
CO2021008974A2 (es) | 2021-10-29 |
MX2021006324A (es) | 2021-08-11 |
SA521422203B1 (ar) | 2022-11-06 |
AU2018451779B2 (en) | 2022-06-02 |
CN113227519B (zh) | 2022-04-29 |
TW202030410A (zh) | 2020-08-16 |
EP3891352B1 (en) | 2024-05-15 |
ZA202104552B (en) | 2022-11-30 |
SG11202104914VA (en) | 2021-06-29 |
NZ777317A (en) | 2023-08-25 |
ES2979280T3 (es) | 2024-09-25 |
CA3119353A1 (en) | 2020-06-11 |
TWI768269B (zh) | 2022-06-21 |
WO2020114611A1 (en) | 2020-06-11 |
CA3119353C (en) | 2023-07-25 |
EP3891352A1 (en) | 2021-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605932B1 (en) | Locking apparatus | |
US4723427A (en) | Symmetrical side bar lock and key therefor | |
EP2084351B1 (en) | Rekeyable lo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
EP3635204B1 (en) | Interchangeable cylinder lock core for a cylinder lock unit | |
EP3111025B1 (en) | Modular lock plug | |
EP3867468B1 (en) | A cylinder lock and key combination providing extra code combinations | |
AU2002245512A1 (en) | High security cylinder lock and key | |
WO1995033116A1 (en) | Lock assembly with locking bar | |
US10570643B2 (en) | Cylinder lock core for a cylinder lock unit | |
EP1752601B1 (en) | Reprogrammable lock | |
PL186558B1 (pl) | Zespół zamka bębenkowego i klucza, zamek bębenkowy i surowy klucz do zamka bębenkowego | |
CN113227519B (zh) | 圆柱锁单元以及相关的钥匙 | |
US20040237612A1 (en) | Lock with cylinder incorporating laterally biased bar engaging corresponding key | |
NZ777317B2 (en) | A cylinder lock unit and an associated key | |
EP1366256B1 (en) | Rotating pin tumbler side bar lock with side bar control | |
EP1355023A1 (en) | Cylinder lock and associated key | |
GB2054028A (en) | Cylinder lock | |
WO1999029985A1 (en) | Cylinder lock with replaceable plu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19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