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3399A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3399A CN113193399A CN202110456150.3A CN202110456150A CN113193399A CN 113193399 A CN113193399 A CN 113193399A CN 202110456150 A CN202110456150 A CN 202110456150A CN 113193399 A CN113193399 A CN 1131933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shaped contact
- plastic
- contact element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端子模块进行连接,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塑胶和多个“C”型接触件,“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内,各个端子模块上的“C”型接触件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C”型接触件上的突肩与绝缘塑胶内的塑胶限位槽配合对“C”型接触件进行引导限位,有效避免了极限情况下的接触件失效脱落风险,“C”型接触件中信号传输路径短,能够改善SI性能,无需公母端配合使用,“C”型接触件的弯折部凸出绝缘塑胶,弯折部上的触点也高出绝缘塑胶,能够保证使用时“C”型接触件可靠的接触弹性变形,有效避免“C”型接触件由于过压而导致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数据通讯传输系统中,传输速率愈来愈高,高速互联系统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与数据交换系统中。高速背板连接器作为数据通讯的核心桥梁,对其性能要求愈来愈高,随着设备朝着小型化、高密度化的发展,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连接器出现各种各样布局形式,“C”型高速柔板连接器是一种新型超小体积的高密度连接器,能够满足狭小空间灵活的使用要求。
高速背板连接器实现共面主要通过公端与母端配合使用实现,使用方式较为固定,需求使用空间较大,不能满足狭小空间的使用要求。请参阅图1和图1,目前的“C”双触点连接器,市场上存在的“C”型双触点形式的连接器装配形式过于简单,只有“C”型双触点头部两个卡点,缺乏约束,导致该连接器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接触不良。
目前的“C”双触点连接器,市场上存在的“C”型双触点形式的连接器装配形式过于简单,只有“C”型双触点头部两个卡点,缺乏约束,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装配,导致该连接器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C”型接触件上的突肩与绝缘塑胶内的塑胶限位槽进行配合从而对接触件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了接触件失效脱落风险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端子模块进行连接,端子模块之间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进一步的,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塑胶2和多个“C”型接触件1,“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内,各个端子模块上的“C”型接触件1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绝缘塑胶2内设置有塑胶限位槽203和塑胶凸起202,“C”型接触件1上设置有突肩102,将“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中时突肩102位于塑胶限位槽203内,突肩102与塑胶限位槽203配合用来对“C”型接触件1进行引导限位。
进一步的,“C”型接触件1两端设置有接触件卡扣103,接触件卡扣(103) 与塑胶凸起202配合将“C”型接触件1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C”型接触件1设置有弯折部105,弯折部105凸出绝缘塑胶2,弯折部105上设置有触点101,触点101凸出于绝缘塑胶2,能够使“C”型接触件使用时保持“C”型接触件1弹性变形。
进一步的,将连接器安装在PCB印制板9上时,每个“C”型接触件1 上的一个触点101与连接件,“C”型接触件1上远离连接件的触点101与 PCB印制板9相接触,“C”型接触件1、连接件9以及PCB印制板9组成整个链路信号传输通道,以使高速信号在PCB印制板9、信号端子和柔板3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连接件远离端子模块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绝缘件和固定件,端子模块、连接件、绝缘件和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固定件用于对连接器进行支撑,绝缘件用于防止固定件影响端子模块内的信号传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C”型接触件上的突肩与绝缘塑胶内的塑胶限位槽配合对“C”型接触件进行引导限位,有效避免了极限情况下的接触件失效脱落风险,还利于自动化装配,大大提升装配效率;本发明的接触件中信号传输路径短,能够改善SI性能,无需公母端配合使用。
2、本连接器的“C”型接触件端子信号传输路径段具有抗干扰的特点,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需求。
3、“C”型接触件的弯折部凸出绝缘塑胶,弯折部上的触点也高出绝缘塑胶,能够保证使用时“C”型接触件可靠的接触弹性变形,有效避免“C”型接触件由于过压而导致损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C”型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C”型接触件与塑胶装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安装孔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与塑胶装配侧视图;
图7是图6的正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的使用场景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的装配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装配正视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的连接器中wafer结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的连接器中wafer结构正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的连接器中塑胶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C”型接触件,101-触点,102-突肩,103-接触件卡扣,104-基准部,105-弯折部,2-绝缘塑胶,201-”C”型接触件安装孔,202-塑胶凸起, 203-塑胶限位槽,2031-第一塑胶限位槽,2032-第一塑胶限位槽,204-导销安装孔,3-柔板,4-绝缘垫片,401-第一绝缘垫片,402-第二绝缘垫片, 5-固定板,501-第一固定板,502-第二固定板,6-导销,7-waferA,8-waferB, 9-PCB印制板,1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的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5至图15,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包括“C”型接触件1、绝缘塑胶2、设置在绝缘塑胶2下方的柔板3、设置在柔板3下方的绝缘垫片4、设置在绝缘垫片4下方的固定板5和导销6,导销 6用于将绝缘塑胶2、柔板3、绝缘垫片4和固定板5固定在一起,柔板3 上还设置有弹性孔且柔板3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弯折。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13、图14和图15,“C”型接触件1设置在绝缘塑胶2内,“C”型接触件1的上下两侧弯折并凸出绝缘塑胶2,装有“C”型接触件1的绝缘塑胶2成为wafer,wafer包括wafer A 7和wafer B 8,wafer A 7和wafer B 8对称分布且具有相同的结构及组成;柔板3 设置在wafer A 7和wafer B下方,用于将wafer A 7和wafer B 8进行连接,能够使wafer A 7和wafer B 8之间进行相互的信号传输。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3,柔板3下方设置有绝缘垫片4,绝缘垫片4下方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为不锈钢板,用于对整个连接器进行支撑和保护,绝缘垫片4用于防止固定板影响waferA 7 和wafer B 8的信号传输;绝缘垫片4包括设置在柔板3下方的第一绝缘垫板401和第二绝缘垫板402,固定板5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垫板401下方的第一固定板501和设置在第二绝缘垫板402下方的第二固定板502。其中 wafer A 7、wafer B 8、柔板3、绝缘垫片4和固定板5上都设置有导销安装孔204且wafer A 7、wafer B 8、柔板3、绝缘垫片4和固定板5上的导销安装孔204为同轴设置,导销6通过导销安装孔204将wafer A 7、柔板3、第一绝缘垫板401和第一固定板501固定在一起,也将wafer B 8、柔板3、第二绝缘垫板402和第二固定板502固定在一起,同时在柔板3的作用下将wafer A 7和wafer B 3进行连接。wafer A 7、waferB 8、柔板3、绝缘垫片4和固定板5上还都设置固定孔10,固定孔10为同轴设置, PCB印制板9上设置有与固定孔10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与导销6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导销6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穿过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固定孔10与第一安装孔后通过与螺母进行旋紧配合,从而将连接器安装在PCB 印制板9上,PCB印制板9上还设置有印制板孔,印制板孔的位置与柔板3 上的弹性孔位置相对应。请参阅图9至图12,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一共设置有300个“C”型接触件1,wafer A 7和wafer B 8 上分别安装有150个“C”型接触件1,300个“C”型接触件1对称分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高密度的特点,可满足共面非共面使用要求、共面浮动要求。
请参阅图3、图4和图6,“C”型接触件1包括位于接触件中间位置的基准部104和两个弯折部105,弯折部105与基准部104相连且弯折部 105上设置有触点101,“C”型接触件1后装入绝缘塑胶2内后弯折部105 凸出于绝缘塑胶2,“C”型接触件1两端端部向同一侧弯折形成接触件卡扣103,接触件卡扣103与弯折部105远离基准部104的一端相连。基准部 104左、右两侧设置有突肩102,突肩102和基准部104为一体设计,本实施例中突肩102为长方形,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当中突肩102可以为扇形、圆柱等他其他的结构形状,“C”型接触件1冲压做成,“C”型接触件1冲压之后装入绝缘塑胶2内。绝缘塑胶2上设置有多个“C”型接触件孔座201,“C”型接触件孔座201用于安装“C”型接触件1。请参阅图5至图8,每个“C”型接触件孔座201内都设置有两个塑胶限位槽203 和塑胶凸起202,请参阅图7,塑胶限位槽203与“C”型接触件的突肩102 对应设置,限位槽20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塑胶限位槽2031和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位于第一塑胶限位槽2031下方,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内壁与“C”型接触件的距离小于第一塑胶限位槽2031内壁与“C”型接触件的距离,装配时“C”型接触件1顺着塑胶限位槽203的方向放入绝缘塑胶2中,先进入第一塑胶限位槽2031然后再进入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内,突肩102落座于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中,突肩102与第二塑胶限位槽2032进行配合从而对“C”型接触件1进行引导限位,减少了“C”型接触件1的接触失效形式;装配完成时“C”型接触件1的两个接触件卡扣103分别位于塑胶凸起202的两侧,塑胶凸起202与两个接触件卡扣103配合进一步对“C”型接触件1进行限位和固定。请参阅图6和图9,“C”型接触件1的弯折部105凸出绝缘塑胶2,弯折部105上设置有触点101,触点101高出绝缘塑胶2一定的高度,连接器安装在PCB印制板9上,连接器工作时一个连接器安装在PCB印制板9上,连接器工作时一个,保证使用时“C”型接触件1可靠的接触弹性变形,有效避免“C”型接触件1由于过压而导致损坏。wafer A 7和wafer B 8上的“C”型接触件1、柔板3以及PCB印制板9组成整个链路信号传输通道,完成高速信号由PCB印制板9到wafer A7上的“C”型接触件1、柔板3、wafer B 8 上的“C”型接触件1、PCB印制板9间的双向传输。另外,柔板3可以进行弯折和展开,从而使高速柔板连接器共面,该高速柔板连接器展开及折叠可实现25-55mm的活动安装距离,能够适应狭小空间的使用要求,能够满足10Gbps的传输速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端子模块进行连接,端子模块之间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塑胶(2)和多个“C”型接触件(1),“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内,各个端子模块上的“C”型接触件(1)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塑胶(2)内设置有塑胶限位槽(203)和塑胶凸起(202),“C”型接触件(1)上设置有突肩(102),将“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中时突肩(102)位于塑胶限位槽(203)内,突肩(102)用于对“C”型接触件(1)进行引导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C”型接触件(1)两端设置有接触件卡扣(103),接触件卡扣(103)与塑胶凸起(202)配合将“C”型接触件(1)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C”型接触件(1)设置有弯折部(105),弯折部(105)凸出绝缘塑胶(2),每个弯折部(105)上设置有触点(101),触点(101)凸出于绝缘塑胶(2)以使“C”型接触件使用时保持“C”型接触件(1)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器安装在PCB印制板(9)上时,每个“C”型接触件(1)上的一个触点(101)与连接件,“C”型接触件(1)上远离连接件的触点(101)与PCB印制板(9)相接触,“C”型接触件(1)、连接件(3)以及PCB印制板(9)组成整个链路信号传输通道,以使信号在PCB印制板(9)、信号端子和连接件(3)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远离端子模块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绝缘件和固定件,端子模块、连接件、绝缘件和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固定件用于对连接器进行支撑,绝缘件用于防止固定件影响端子模块内的信号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6150.3A CN113193399A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6150.3A CN113193399A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3399A true CN113193399A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697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56150.3A Pending CN113193399A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93399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1807A (zh) * | 1999-10-08 | 2001-04-1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平面格栅连接器 |
JP2003069182A (ja) * | 2001-08-29 | 2003-03-07 | Canon Inc | コネクター |
US20060040519A1 (en) * | 2004-08-18 | 2006-02-23 | Smk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JP3125359U (ja) * | 2005-08-08 | 2006-09-14 |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
CN200947478Y (zh) * | 2006-09-19 | 2007-09-1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0947479Y (zh) * | 2006-09-06 | 2007-09-1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装置 |
CN101283488A (zh) * | 2005-10-07 | 2008-10-08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接触件及电连接器 |
JP2011077004A (ja) * | 2009-10-02 | 2011-04-14 | Molex Inc | コネクタ |
CN110098507A (zh) * | 2019-04-12 | 2019-08-06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21
- 2021-04-26 CN CN202110456150.3A patent/CN1131933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1807A (zh) * | 1999-10-08 | 2001-04-1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平面格栅连接器 |
JP2003069182A (ja) * | 2001-08-29 | 2003-03-07 | Canon Inc | コネクター |
US20060040519A1 (en) * | 2004-08-18 | 2006-02-23 | Smk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JP3125359U (ja) * | 2005-08-08 | 2006-09-14 |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
CN101283488A (zh) * | 2005-10-07 | 2008-10-08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接触件及电连接器 |
CN200947479Y (zh) * | 2006-09-06 | 2007-09-1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装置 |
CN200947478Y (zh) * | 2006-09-19 | 2007-09-12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JP2011077004A (ja) * | 2009-10-02 | 2011-04-14 | Molex Inc | コネクタ |
CN110098507A (zh) * | 2019-04-12 | 2019-08-06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72359B (zh) |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复合悬臂梁结构 | |
EP0717468B1 (en) | Make-first-break-last ground connections | |
CN113644506A (zh)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插头及其差分电连接部、屏蔽模块 | |
CN218782312U (zh) | 一种适配多规格邮票孔pcb板的测试夹具 | |
CN115810955A (zh) |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
CN215184850U (zh) | 一种插座屏蔽片、电连接部以及背板连接器插座 | |
CN109768438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屏蔽组件、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CN113193399A (zh)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 |
US8308499B2 (en) | Duplex profi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tention means for assembling upper and lower connectors thereof together | |
CN110416789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346292A (zh) | 一种插座屏蔽片、电连接部以及插座 | |
CN214849181U (zh) | 一种可根据空间需求灵活布置的柔板连接器 | |
US20090053913A1 (en) |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 |
CN211088664U (zh) | 屏蔽件、屏蔽组件及连接器 | |
CN216958557U (zh) | 一种高速连接器 | |
CN109921238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CN219610904U (zh) | 一种pcie连接器公头 | |
CN218919317U (zh) | 一种用于手机pcb板与电池连接器的对位结构 | |
CN222072375U (zh) | 一种带导电胶的pcie连接器公头 | |
CN221176793U (zh) | 带有斜边槽的稳固型连接器 | |
CN218677627U (zh) |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20692395U (zh) | 一种双层hdmi连接器 | |
CN219498398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2091460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模块 | |
CN223007065U (zh) | 一种排针排母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