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1765B -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1765B CN113191765B CN202110437379.2A CN202110437379A CN113191765B CN 113191765 B CN113191765 B CN 113191765B CN 202110437379 A CN202110437379 A CN 202110437379A CN 113191765 B CN113191765 B CN 1131917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et application
- balance
- wallet
- sharing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06Q20/3678—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e-cash details, e.g. blinded, divisible or detecting double spen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7—Cards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ecified features
- G06Q20/3574—Multiple applications on c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子钱包技术领域,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因此,当第一钱包应用需要使用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消费时,只需将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第二钱包应用,第二钱包应用即可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决定是否与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进而完成多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共享,无需受限于消费场景,提高了钱包应用充值的便利性,实现了一卡多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钱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生产力,因此,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提出了“三金工程”,其不仅是国家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更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而“三金工程”中的“金卡工程”是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有效促进了市场繁荣,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
其中,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卡是“金卡工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称智能卡、智慧卡、微电路卡或微芯片卡等,其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可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实现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由于IC卡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性强、安全性高、非接刷卡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行业,有效提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现代化程度。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一张IC卡中创建多个钱包应用,用于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但是,同一张卡中的不同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却无法进行共享,即一个钱包应用里的余额只能用于支付对应的应用场景下产生的消费金额,而不能用于支付其他应用场景下产生的消费金额,以致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必须使用对应的钱包应用方可完成支付;这也意味着,一旦某一钱包应用里的余额使用完毕了,则需要到指定的充值站点进行充值,方可进行下一次的消费使用,存在消费场景受限、充值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无法共享而导致的消费场景受限、充值不便等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和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
在第二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二配置文件,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包括余额共享信息密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将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若校验结果为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若校验结果为不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不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
对所述扣款的信息进行存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包括多个目标钱包应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还包括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钱包应用根据所述扣款顺序确定用于扣款的所述目标钱包应用,并将所述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钱包应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包括:
校验单元,其用于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判断单元,其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可完成多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共享,无需受限于消费场景,提高了钱包应用充值的便利性,实现了一卡多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因此,当第一钱包应用需要使用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消费时,只需将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第二钱包应用,第二钱包应用即可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决定是否与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进而完成多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共享,无需受限于消费场景,提高了钱包应用充值的便利性,实现了一卡多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C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无法共享而导致的消费场景受限、充值不便等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S2: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示范性的,第一钱包应用和第二钱包均有多种钱包类型,可以是电子钱包、电子存折、住建部钱包、交通部互联互通IC卡钱包、PBOC电子现金钱包、DESFIRE钱包等类型中的一,且每个钱包应用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钱包类型;每个钱包应用的代码需在发行前预置在IC卡中,但每个钱包应用的应用数据可以在发卡前预置,也可以在发行后通过安全方式写入;用户(即拥有第一钱包应用的行业方)可在和其他行业方用户(即拥有第二钱包应用的行业方)达成一致要求的前提下,即在双方的钱包应用中分别存储有关于余额共享的需求信息的前提下,可使用其他行业方的第二钱包应用余额来支付第一钱包应用的扣款请求,因此当第一钱包应用需要使用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消费时,只需将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第二钱包应用,第二钱包应用即可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其中,第二钱包应用包括多个目标钱包应用。
更进一步的,在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一配置文件,参见表1所示,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即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该余额共享信息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和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其中,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可以包括单次消费限额、总消费金额限额、消费折扣率、交易次数限制数等,但不仅限于前面列出的风险管理参数;
表1第一配置文件
在第二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二配置文件,该第二配置文件包括余额共享信息密钥。
其中,参见图2所示,每个钱包应用均支持一个配置文件、一个钱包文件和一个明细文件,该配置文件用于记录当前钱包应用的基础信息、支付数据、扣款顺序、目标钱包应用相关信息等配置信息,而配置信息可以在钱包应用创建时写入,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安全的方案更新,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钱包应用的地址、概要说明、版本信息、发行信息和钱包类型等;每个钱包应用还支持一个支付凭证校验接口,用于处理其他钱包应用发过来的支付凭证校验请求;每个钱包应用还支持一个钱包交易接口,用于处理其他钱包应用发过来的交易请求。
具体的,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使用对称算法或非对称算法基于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将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若校验结果为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若校验结果为不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不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钱包应用根据所述扣款顺序确定用于扣款的所述目标钱包应用,并将所述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钱包应用。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对所述扣款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使用当前钱包应用(即第一钱包应用)消费时,当前钱包应用根据内置的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进行扣款为例进行说明:当前钱包应用在进行消费交易时,先设置剩余消费金额=消费金额;
若内置的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为当前钱包应用、目标钱包应用(其中,目标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为第一目标钱包应用、第二目标钱包应用、第三目标钱包应用至第N目标钱包应用),则进入步骤A;
步骤A:当前钱包应用先直接扣减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如果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大于或等于消费金额,则更新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为扣减消费金额后的值,并计算本次交易凭证,当前钱包应用进入步骤F并返回交易成功;
如果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不足,则先将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更新为0,并设置剩余消费金额=消费金额-当前钱包应用的余额,且计算本次交易凭证;再根据目标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查找对应的目标钱包应用,进入步骤B。
步骤B:当前钱包应用调用目标钱包应用的交易接口,输入第一配置文件中的目标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目标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目标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剩余消费金额等数据,目标钱包应用的交易接口接收上述信息并校验支付凭证信息,如果校验结果失败,则所有钱包的消费操作都回滚,交易结束,返回交易异常;如果校验成功,则进入步骤C。
步骤C:目标钱包应用的交易接口进行目标钱包应用实际待扣减金额的确定;如果实际待扣减金额为0,则继续查找下一个目标钱包应用,回退到步骤B继续执行;如果实际待扣减不为0,则进入步骤D。
其中,可按照以下流程计算实际待扣减金额:
流程a:如果目标钱包应用的已交易次数大于或等于交易次数限制数,则设置实际待扣减金额为0并退出此流程;否则设置已交易次数=已交易次数+1;
流程b:如果目标钱包应用的已消费总金额大于或等于总消费金额限额,则设置实际待扣减金额为0并退出此流程;
流程c:设置临时剩余消费金额=剩余消费金额*消费折扣率;
流程d:如果临时剩余消费金额大于单次消费限额,则设置临时剩余消费金额=单次消费限额;
流程e:如果临时剩余消费金额+已消费总金额大于总消费金额限额,则设置临时剩余消费金额=总消费金额限额-已消费总金额;
流程f:更新新的已消费总金额=已消费总金额+临时剩余消费金额。
流程g:设置实际待扣减金额为临时剩余消费金额,返回实际扣减金额。
步骤D:如果实际待扣减金额小于或等于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更新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为减去实际待扣减金额后的值,并计算本次交易凭证,交易接口返回实际待扣减金额和本次交易凭证,当前钱包应用进入步骤F并返回交易成功;
如果实际待扣减金额大于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则先将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更新为0(即先将该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清空,其有利于控制和规划不同钱包应用的零散余额),并更新剩余消费金额=剩余消费金额-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消费折扣率,并计算本次交易凭证,交易接口返回实际待扣减金额、剩余消费金额和本次交易凭证,然后继续查找下一个目标钱包应用,回退到步骤B继续执行;若所有目标钱包应用都查询后,剩余消费金额依然不为0,则进入步骤e。
e、所有钱包的消费操作都回滚,当前钱包应用返回交易失败。
F、如果交易成功,则在明细文件记录本次交易的信息,至少包括交易金额、每个实际扣款的目标钱包应用信息、实际待扣减金额和本次交易凭证。
其中,消费交易流程是一个事务流程,要么所有更新操作都成功,要么都不成功,此时,卡内数据回滚到消费操作前。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现有钱包应用中扩展一个配置文件来维护钱包支付的相关数据,以达到使用IC卡中多个钱包的余额来支付的目的,即当第一钱包应用需要使用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消费时,本申请实施例只需将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第二钱包应用,第二钱包应用即可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决定是否与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进而完成多钱包应用之间的余额共享,无需受限于消费场景,提高了钱包应用充值的便利性,实现了一卡多用。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包括校验单元和判断单元;
校验单元用于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具体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还用于:在第一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和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
在第二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二配置文件,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包括余额共享信息密钥。
具体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还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将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若校验结果为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若校验结果为不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不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具体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对所述扣款的信息进行存储。
具体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还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包括多个目标钱包应用,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还包括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所述第一钱包应用根据所述扣款顺序确定用于扣款的所述目标钱包应用,并将所述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钱包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和网络接口,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其中,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视频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申请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实现前述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仼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其中,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和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
在第二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二配置文件,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包括余额共享信息密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将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若校验结果为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若校验结果为不一致,则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不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钱包应用进行扣款;
对所述扣款的信息进行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包括多个目标钱包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还包括钱包应用的扣款顺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钱包应用根据所述扣款顺序确定用于扣款的所述目标钱包应用,并将所述目标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钱包应用。
7.一种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验单元,其用于第二钱包应用基于余额共享信息密钥对第一钱包应用发送的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判断单元,其用于所述第二钱包应用根据校验结果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钱包应用进行余额共享;
其中,所述多钱包余额共享的装置还用于在第一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第二钱包应用的余额共享信息,所述余额共享信息包括第二钱包应用基础信息、第二钱包应用风险管理参数和第二钱包应用支付凭证信息;在第二钱包应用内预设第二配置文件,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包括余额共享信息密钥。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37379.2A CN113191765B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37379.2A CN113191765B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1765A CN113191765A (zh) | 2021-07-30 |
CN113191765B true CN113191765B (zh) | 2022-11-18 |
Family
ID=7697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37379.2A Active CN113191765B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917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5729A (zh) * | 2021-10-18 | 2022-01-14 | 深圳市雪球科技有限公司 | 多钱包的余额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33926B2 (en) * | 2000-03-07 | 2007-06-19 | Thomson Licensing | Electronic wallet system with secure inter-purses operations |
US10861007B2 (en) * | 2014-06-04 | 2020-12-08 |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 Multi-account payment card |
CN105550869A (zh) * | 2015-10-30 | 2016-05-04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nfc的远程代付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
CN105427098B (zh) * | 2015-11-02 | 2020-02-11 |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应用之间信息共享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10378686A (zh) * | 2019-07-26 | 2019-10-25 |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 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代付方法及其装置 |
-
2021
- 2021-04-22 CN CN202110437379.2A patent/CN11319176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1765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221053A1 (en) | Digital asset conversion | |
CN108596619B (zh) | 用于区块链系统的交易方法、装置、中心节点及系统 | |
KR20200091882A (ko) | 증분적으로 완성되는 디지털 자산 담보 지갑 | |
US20160203477A1 (en) | Cryptographic security for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 |
CN108335207A (zh) |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3421156B (zh) |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8711047B (zh) | 一种自动还款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
CN113256294B (zh) | 一种网络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US20210342838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and distributing consideration via smart contracts on a blockchain | |
CN112669042A (zh) | 支付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 |
TW202018655A (zh) | 基於區塊鏈的財產執行方法及系統 | |
JP2022519438A (ja) | オンラインとオフラインの仮想通貨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 |
CN113191765B (zh) | 多钱包余额共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354710A (zh) | 人脸识别支付的辅助身份认证方法 | |
CN112435114A (zh) | 一种互联网资金存管业务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7337145B2 (en) | E-money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e-money managing/holding medium,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e-money managing program is recorded, e-value managing/holding medium, and e-value managing method | |
CN111882323A (zh) | 基于云服务租赁的用户融资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R102768036B1 (ko) | 디지털 객체 소유권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9125618A1 (en) | Centralized transaction limit management in payment account system | |
CN115131078A (zh) | 一种基于凭证模型的顺序消费积分方法及系统 | |
CN114429345A (zh) | 一种数字货币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3938885B (zh) | 冲还贷签约方法及装置 | |
CN111814150A (zh) | 区块链的违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815323B (zh) | 区块链的捐赠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712361B (zh) | 基于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