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87902A -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7902A
CN113187902A CN202110476907.5A CN202110476907A CN113187902A CN 113187902 A CN113187902 A CN 113187902A CN 202110476907 A CN202110476907 A CN 202110476907A CN 113187902 A CN113187902 A CN 113187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as
passage
diaphrag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9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刘桦
张毅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9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7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7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比例阀与燃烧装置,燃气比例阀包括:主体、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主体上设有燃气通道。燃气通道的其中一端为燃气进口,燃气进口用于与供气气源相连通,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打开,供气气源中的燃气便能通过点火通道进入到燃气出口,由燃气出口提供给燃烧器,从而便能进行小火点火,由于在点火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即通过两道开关来保证点火通道的安全性。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也即直接采用燃气通道排出的燃气进行点火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关闭即可。

Description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进步,燃气装置开始大范围地出现于人们生活当中。传统的燃气装置包括灶具、燃气热水设备或者锅炉等等,在此不进行赘述。燃气比例阀,作为燃气装置的较为重要的元器件,通常分为带点火功能与不带点火功能两种类型。对于带点火功能的燃气比例阀,在点火支路上只有一道密封阀门,不符合国标GB6932-2015中关于通往燃烧器的任何燃气通路上,至少有两道互相独立的可关闭的阀门的要求,安全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比例阀,其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装置,其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性。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比例阀,所述燃气比例阀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的其中一端为燃气进口,所述燃气进口用于与供气气源相连通,所述燃气通道的另一端为燃气出口,所述燃气出口用于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点火通道,所述点火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进口相连通,所述点火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气出口相连通;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开关阀依次设置于所述点火通道上。
本发明所述的燃气比例阀,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上述的燃气比例阀,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打开,供气气源中的燃气便能通过点火通道进入到燃气出口,由燃气出口提供给燃烧器,从而便能进行小火点火,由于在点火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即通过两道开关来保证点火通道的安全性。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也即直接采用燃气通道排出的燃气进行点火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关闭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所述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一截止阀,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通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二截止阀;
所述第一截止阀包括第一隔膜、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一封堵头,所述第一隔膜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封堵头相连,所述第一隔膜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壁相连将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一背压室以及与所述第一背压室相隔离的第一正压室,所述第一正压室与所述燃气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封堵头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口部以使所述第一正压室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所述第二截止阀包括第二隔膜、第二弹性组件与第二封堵头,所述第二隔膜通过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封堵头相连,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壁相连将所述第三通道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二背压室以及与所述第二背压室相隔离的第二正压室,所述第二正压室与所述燃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封堵头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口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正压室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开关阀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一阀座,装设于所述第一阀座上的第一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内的第一磁铁,设于所述第一凹部内的第一弹性座,及装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座上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一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第一背压室相连通;
所述点火通道包括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座上的第一进气流道与第一出气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气流道均和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气流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铁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流道的入气端与所述燃气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板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一进气流道的出气端,以及用于打开或封住所述第一出气流道的入气端;
当所述第一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一磁铁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出气流道的入气端打开,第一进气流道的出气端关闭;当所述第一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一密封板在所述第一弹性座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板打开所述第一进气流道的出气端,以及封住所述第一出气流道的入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开关阀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二阀座,装设于所述第二阀座上的第二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内的第二磁铁,设于所述第二凹部内的第二弹性座,及装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座上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第二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
所述点火通道包括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座上的第二进气流道与第二出气流道,所述第二进气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气流道均和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气流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铁的两侧;所述第二密封板用于打开或封住所述第二出气流道的入气端,所述第二出气流道的出气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燃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气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进气流道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当所述第二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二磁铁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板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二出气流道的入气端打开;当所述第二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二密封板在所述第二弹性座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二密封板封住所述第二出气流道的入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的壁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一封盖,所述第一隔膜的外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第一隔膜围合成所述第一背压室;
所述第三通道的壁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二封盖,所述第二隔膜的外缘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口处,所述第二封盖与所述第二隔膜围合成所述第二背压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止阀还包括第一硬质板,所述第一隔膜贴设于所述第一硬质板上;所述第二截止阀还包括第二硬质板,所述第二隔膜贴设于所述第二硬质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壁上的第一底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推杆及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封堵头之间,所述第一封堵头与所述第一隔膜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壁上的第二底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推杆及套设于所述第二推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封堵头之间,所述第二封堵头与所述第二隔膜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的两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比例调节阀以及设置于所述比例调节阀上的第三开关阀;所述比例调节阀包括机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三线圈、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动轴,所述第三线圈套设于所述动轴的外部;
所述第三开关阀包括设有对接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可移动地贯穿设置于所述隔板上的气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气门轴上的第三隔膜以及固定装设于所述气门轴端部的密封座;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隔膜封住所述对接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轴孔,所述气门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孔中,且所述气门轴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孔的孔径,所述气门轴外壁与所述轴孔孔壁形成有气流间隙;所述气门轴与所述动轴同轴设置,所述动轴移动时能带动所述气门轴移动,所述气门轴能带动所述密封座封住或打开所述气流间隙;
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所述密封座位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气孔以及与所述第四腔室相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通道的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连通的第一对接孔,所述主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燃气出口的第二对接孔;所述隔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气流间隙相通的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背压室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例调节阀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动轴远离于所述气门轴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第三开关阀还包括第四弹簧,所述密封座通过所述第四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触;所述隔板的其中一侧面上绕所述轴孔周向设置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密封座抵触配合;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面上绕所述轴孔周向设置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隔膜抵触配合。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装置,所述燃气装置包括所述的燃气比例阀。
本发明所述的燃气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上述的燃气装置,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打开,供气气源中的燃气便能通过点火通道进入到燃气出口,由燃气出口提供给燃烧器,从而便能进行小火点火,由于在点火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即通过两道开关来保证点火通道的安全性。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也即直接采用燃气通道排出的燃气进行点火时,控制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关闭即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与第二截止阀均关闭、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均断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与第二截止阀均关闭、第一开关阀频繁通断电与第二开关阀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开关阀通电、第二开关阀通电与比例调节阀关闭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开关阀通电、第二开关阀通电与比例调节阀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一开关阀通电、第二开关阀通电与比例调节阀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中的比例调节阀与第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体;11、燃气通道;111、燃气进口;112、燃气出口;113、第一通道;1131、第一背压室;1132、第一正压室;1133、第一封盖;114、第二通道;1141、第二通道的第一端;1142、第二通道的第二端;11434、第一对接孔;115、第三通道;1151、第二背压室;1152、第二正压室;1153、第二封盖;12、点火通道;121、第一进气流道;1211、第一进气流道的出气端;122、第一出气流道;1221、第一出气流道的入气端;123、第二进气流道;124、第二出气流道;1241、第二出气流道的入气端;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第二对接孔;20、第一开关阀;21、第一阀座;22、第一线圈;23、第一磁铁;24、第一弹性座;25、第一密封板;30、第二开关阀;31、第二阀座;32、第二线圈;33、第二磁铁;34、第二弹性座;35、第二密封板;40、第一截止阀;41、第一隔膜;42、第一封堵头;43、第一底座;44、第一推杆;45、第一弹簧;50、第二截止阀;51、第二隔膜;52、第二封堵头;53、第二底座;54、第二推杆;55、第二弹簧;61、第一连接管道;62、第二连接管道;63、第三连接管道;70、比例调节阀;71、机架;72、第三线圈;73、动轴;74、第三弹簧;80、第三开关阀;81、壳体;811、第三腔室;812、第四腔室;813、第一气孔;814、第二气孔;82、隔板;821、轴孔;822、第三气孔;823、第一凸缘;824、第二凸缘;83、气门轴;84、第三隔膜;85、密封座;86、气流间隙;87、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40与第二截止阀50均关闭、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均断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比例阀,燃气比例阀包括:主体10、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
主体10上设有燃气通道11。燃气通道11的其中一端为燃气进口111,燃气进口111用于与供气气源相连通,燃气通道11的另一端为燃气出口112,燃气出口112用于与燃烧器相连通。主体10上还设有点火通道12。点火通道12的一端与燃气进口111相连通,点火通道12的另一端与燃气出口112相连通。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依次设置于点火通道12上。
上述的燃气比例阀,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控制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均打开,供气气源中的燃气便能通过点火通道12进入到燃气出口112,由燃气出口112提供给燃烧器,从而便能进行小火点火,由于在点火通道12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即通过两道开关来保证点火通道12的安全性。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也即直接采用燃气通道11排出的燃气进行点火时,控制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均关闭即可。
参阅图2与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40与第二截止阀50均关闭、第一开关阀20频繁通断电与第二开关阀30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进一步地,燃气通道1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113、第二通道114与第三通道115。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于第一通道113内用于将第一通道113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一截止阀40,以及设于第三通道115内用于将第三通道115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二截止阀50。
参阅图2与图3,具体而言,第一截止阀40包括第一隔膜41、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一封堵头42。第一隔膜41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一封堵头42相连,第一隔膜41与第一通道113的壁相连将第一通道113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一背压室1131以及与第一背压室1131相隔离的第一正压室1132。第一正压室1132与燃气进口111相连通。第一封堵头42用于封住或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口部以使第一正压室1132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参阅图2与图3,具体而言,第二截止阀50包括第二隔膜51、第二弹性组件与第二封堵头52。第二隔膜51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第二封堵头52相连,第二隔膜51与第二通道114的壁相连将第三通道115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二背压室1151以及与第二背压室1151相隔离的第二正压室1152。第二正压室1152与燃气出口112相连通。第二封堵头52用于封住或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口部以使得第二正压室1152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参阅图4至图6,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40打开、第二截止阀50关闭、第一开关阀20通电、第二开关阀30通电与比例调节阀70关闭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40打开、第二截止阀50关闭、第一开关阀20通电、第二开关阀30通电与比例调节阀70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处于第一截止阀40打开、第二截止阀50打开、第一开关阀20通电、第二开关阀30通电与比例调节阀70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在燃气通道11的流通路径上,可以通过第一截止阀40实现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的关闭,以及通过第二截止阀50来同步实现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的关闭,从而在燃气通道11上也设置有两道开关,满足国标要求,安全性较高。具体而言,当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气压大于第一背压室1131,第一隔膜41带动第一弹性组件移动,第一弹性组件带动第一封堵头42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此时第一正压室113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进而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燃气便能进入到第二通道114内;反之,当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气压不大于第一背压室1131,第一弹性组件复位移动带动第一封堵头42关闭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此时第一正压室113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互隔断,即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燃气不能进入到第二通道114内。
类似地,当第二背压室1151内的气压大于第二正压室1152时,第二隔膜51带动第二弹性组件移动,第二弹性组件带动第二封堵头52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此时第二正压室115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进而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的燃气便能由第二正压室1152进入到燃气出口112;反之,当第二背压室1151内的气压不大于第二正压室1152,第二弹性组件复位移动带动第二封堵头52关闭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此时第二正压室115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互隔断,即第二通道114内的燃气不能由第二正压室1152进入到燃气出口112。
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0上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开关阀20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主体10上的第一阀座21,装设于第一阀座21上的第一线圈22,套设于第一线圈22内的第一磁铁23,设于第一凹部内的第一弹性座24,及装设于第一弹性座24上的第一密封板25。第一阀座21与第一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一腔室13,第一腔室13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1与第一背压室1131相连通。
参阅图2与图3,点火通道12包括间隔地设置于第一阀座21上的第一进气流道121与第一出气流道122,第一进气流道121与第一出气流道122均和第一腔室13相连通,第一进气流道121与第一出气流道122分别位于第一磁铁23的两侧,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入气端与燃气进口111相连通。第一密封板25用于封住或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以及用于打开或封住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当第一线圈22通电时,第一磁铁23驱动第一密封板25动作以使得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关闭;当第一线圈22断电时,第一密封板25在第一弹性座24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第一密封板25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以及封住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
如此,当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将第二开关阀30打开,并例如给第一线圈22按照预设频率通断电,此时燃气进口111的燃气按照预设频率进入到第一腔室13,并按照预设频率通过第一出气流道122往后流动到燃气出口112,便能进行小火点火,与此同时,第一腔室13内的燃气还能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1进入到第一背压室1131,这样使得第一背压室1131内的气压大小与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气压大小相当,从而在第一弹性组件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一封堵头42关闭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当燃烧装置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使第一线圈22通电,并将第二开关阀30打开,此时第一磁铁23驱动第一密封板25动作以使得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关闭,燃气进口111的燃气不能通过第一进气流道121进入到第一腔室13,第一背压室1131内的燃气通过第一连接管可以进入到第一腔室13,第一腔室13内的燃气通过第一出气流道122往后继续流动到燃气出口112,由于第一背压室1131内的燃气向外排出使得第一背压室1131内的压力小于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压力,这样将使得第一隔膜41带动第一弹性组件移动,第一弹性组件带动第一封堵头42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此时第一正压室113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进而第一正压室1132内的燃气便能进入到第二通道114内。
此外,具体而言,第一密封板25的中部部位装设有与第一磁铁23位置相应的第一永磁块。当第一线圈22通电时,第一磁铁23吸附作用于第一永磁块,使得第一永磁块偏转,第一永磁块偏转过程中压缩第一弹性座24,并同时带动第一密封板25动作使得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关闭;当第一线圈22断电时,第一弹性座24复位并同步带动第一永磁块反向转动,第一永磁块反向转动时带动第一密封板25反向动作使得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关闭,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0上还设有第二凹部,第二开关阀30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主体10上的第二阀座31,装设于第二阀座31上的第二线圈32,套设于第二线圈32内的第二磁铁33,设于第二凹部内的第二弹性座34,及装设于第二弹性座34上的第二密封板35。第二阀座31与第二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14。
点火通道12包括间隔地设置于第二阀座31上的第二进气流道123与第二出气流道124。第二进气流道123与第二出气流道124均和第二腔室14相连通,第二进气流道123与第二出气流道124分别位于第二磁铁33的两侧。第二密封板35用于打开或封住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出气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62与燃气出口112相连通,第一出气流道122通过第二进气流道123与第二腔室14相连通。
当第二线圈32通电时,第二磁铁33驱动第二密封板35动作以使得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打开;当第二线圈32断电时,第二密封板35在第二弹性座34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第二密封板35封住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
如此,第二开关阀30与第一开关阀20的结构较为相似,使得通用性增强,便于快速生产制造。此外,第二开关阀30与第一开关阀20的结构在开关过程中,均分别配合第一弹性座24与第二弹性座34来实现,动作较为灵敏,省力又省电。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开关阀30也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开关阀20的结构,只要能实现起到截止点火通道12或打开点火通道12的作用即可,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3的壁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一封盖1133,第一隔膜41的外缘设置于第一安装口处,第一封盖1133与第一隔膜41围合成第一背压室1131。第三通道115的壁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二封盖1153,第二隔膜51的外缘设置于第二安装口处,第二封盖1153与第二隔膜51围合成第二背压室1151。
如此,通过打开第一封盖1133,能便于进行第一截止阀40在第一通道113内的拆装操作;同样地,通过打开第二封盖1153,能便于进行第二截止阀50在第三通道115内的拆装操作。具体而言,将第一隔膜41的外缘压合于第一封盖1133与第一安装口的口缘之间,然后采用螺钉、螺栓、销钉、铆钉等等安装件将第一封盖1133固定于第一安装口的口缘上,从而能保证第一背压室1131的密封性能。同样地,将第二隔膜51的外缘压合于第二封盖1153与第二安装口的口缘之间,然后采用螺钉、螺栓、销钉、铆钉等等安装件将第二封盖1153固定于第二安装口的口缘上,从而能保证第二背压室1151的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截止阀40还包括第一硬质板,第一隔膜41贴设于第一硬质板上。第二截止阀50还包括第二硬质板,第二隔膜51贴设于第二硬质板上。如此,第一硬质板能保证第一隔膜41在气压不平衡时能带动第一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实现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的开启或关闭动作;同样地,第二硬质板能保证第二隔膜51在气压不平衡时能带动第二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实现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的开启或关闭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第一通道113的壁上的第一底座43、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底座43上的第一推杆44及套设于第一推杆44上的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两端抵触于第一底座43与第一封堵头42之间。第一封堵头42与第一隔膜41分别与第一推杆44的两端相连。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第三通道115的壁上的第二底座53、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底座53上的第二推杆54及套设于第二推杆54上的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两端抵触于第二底座53与第二封堵头52之间,第二封堵头52与第二隔膜51分别与第二推杆54的两端相连。
参阅图5至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燃气比例阀中的比例调节阀70与第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置于主体10上的比例调节阀70以及设置于比例调节阀70上的第三开关阀80。比例调节阀70包括机架71、固定设置于机架71上的第三线圈72、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机架71上的动轴73,第三线圈72套设于动轴73的外部。
此外,第三开关阀80包括设有对接口的壳体81、设置于壳体81内的隔板82、可移动地贯穿设置于隔板82上的气门轴83、固定设置于气门轴83上的第三隔膜84以及固定装设于气门轴83端部的密封座85。壳体81装设于机架71上,第三隔膜84封住对接口。隔板82上设有轴孔821,气门轴83可移动地设置于轴孔821中,且气门轴83的外径小于轴孔821的孔径,气门轴83外壁与轴孔821孔壁形成有气流间隙86。气门轴83与动轴73同轴设置,动轴73移动时能带动气门轴83移动,气门轴83能带动密封座85封住或打开气流间隙86。
参阅图5至图7,隔板82将壳体81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三腔室811与第四腔室812。密封座85位于第三腔室811。壳体81上还设有与第三腔室811相连通的第一气孔813以及与第四腔室812相连通的第二气孔814,第二通道114的壁上设有与第一气孔813对接连通的第一对接孔11434,主体10上还设有连通第二气孔814与燃气出口112的第二对接孔15。隔板82上还设有与气流间隙86相通的第三气孔822,第三气孔822通过第三连接管道63与第二背压室1151相连通。
如此,比例调节阀70的第三线圈72通电工作时,动轴73带动气门轴83远离于燃气比例阀的方向移动,气门轴83带动密封座85打开气流间隙86,第二通道114内的燃气便可以通过第一对接孔11434、第一气孔813进入到第三腔室811,由第三腔室811进入到气流间隙86中,气流间隙86内的燃气一部分通过第三气孔822、第三连接管道63进入到第二背压室1151,使得第二背压室1151内的气压大于第二正压室1152的气压,进而第二隔膜51便带动第二弹性组件移动,第二弹性组件带动第二封堵头52打开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此时第二正压室1152便与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进而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的燃气便能由第二正压室1152进入到燃气出口112;其中,比例调节阀70以不同大小的电流工作时,动轴73带动气门轴83向上移动的位移大小不同,能调整气流间隙86通入到第三气孔822与第四腔室812中的比例大小,也就是能调整进入到第二背压室1151的燃气量与进入到燃气出口112的燃气量,即起到比例调节的作用。
此外,当燃气进口111的燃气压力增加时,第二通道114的燃气压力相应增大,由第二通道114、第一对接孔11434、第一气孔813进入到第三腔室811的燃气量同步增大,使得作用在比例调节阀70的第三隔膜84上的压力增加,带动比例调节阀70的动轴73向下运动,动轴73向下移动时能实现减小由气流间隙86通入到第四腔室812中的阀口大小,从而实现稳压的目的。
请参阅图2、图3与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比例调节阀70还包括第三弹簧74,动轴73远离于气门轴83的端部通过第三弹簧74与机架71相连。第三开关阀80还包括第四弹簧87。密封座85通过第四弹簧87与壳体81的内壁相抵触。隔板82的其中一侧面上绕轴孔821周向设置的第一凸缘823,第一凸缘823与密封座85抵触配合。隔板82的另一侧面上绕轴孔821周向设置的第二凸缘824,第二凸缘824与第三隔膜84抵触配合。如此,第一凸缘823与密封座85相抵触时,密封座85对气流间隙86的其中一端密封效果较好,便能避免燃气进入到气流间隙86中;同样地,第二凸缘824与第三隔膜84相抵触时,第三隔膜84对气流间隙86的另一端的密封效果较好,能避免气流间隙86中的燃气进入到第四腔室812中。
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装置,燃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燃气比例阀。
上述的燃气装置,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时,控制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均打开,供气气源中的燃气便能通过点火通道12进入到燃气出口112,由燃气出口112提供给燃烧器,从而便能进行小火点火,由于在点火通道12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即通过两道开关来保证点火通道12的安全性。燃烧装置开启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小火点火功能,也即直接采用燃气通道11排出的燃气进行点火时,控制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均关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侵权对比中,文中描述的其中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连,以及其中一个元件装设于另一个元件上,可以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具体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螺钉、销钉、铆钉等等安装件连接,或者采用卡接、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固定相连。其中,一体成型方式可采用挤压、铸造、压装、注塑等工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比例阀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上设有燃气通道(11),所述燃气通道(11)的其中一端为燃气进口(111),所述燃气进口(111)用于与供气气源相连通,所述燃气通道(11)的另一端为燃气出口(112),所述燃气出口(112)用于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主体(10)上还设有点火通道(12),所述点火通道(12)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进口(111)相连通,所述点火通道(12)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气出口(112)相连通;
第一开关阀(20)与第二开关阀(30),所述第一开关阀(20)与所述第二开关阀(30)依次设置于所述点火通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1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113)、第二通道(114)与第三通道(115);所述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3)内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113)与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一截止阀(40),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通道(115)内用于将所述第三通道(115)与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或相互隔断的第二截止阀(50);
所述第一截止阀(40)包括第一隔膜(41)、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一封堵头(42),所述第一隔膜(4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封堵头(42)相连,所述第一隔膜(41)与所述第一通道(113)的壁相连将所述第一通道(113)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一背压室(1131)以及与所述第一背压室(1131)相隔离的第一正压室(1132),所述第一正压室(1132)与所述燃气进口(111)相连通,所述第一封堵头(42)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口部以使所述第一正压室(1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一端(1141)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所述第二截止阀(50)包括第二隔膜(51)、第二弹性组件与第二封堵头(52),所述第二隔膜(5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封堵头(52)相连,所述第二隔膜(51)与所述第二通道(114)的壁相连将所述第三通道(115)的内部空间分成封闭的第二背压室(1151)以及与所述第二背压室(1151)相隔离的第二正压室(1152),所述第二正压室(1152)与所述燃气出口(112)相连通,所述第二封堵头(52)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口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正压室(1152)与所述第二通道(114)的第二端(1142)相连通或相互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上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开关阀(20)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主体(10)上的第一阀座(21),装设于所述第一阀座(21)上的第一线圈(22),套设于所述第一线圈(22)内的第一磁铁(23),设于所述第一凹部内的第一弹性座(24),及装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座(24)上的第一密封板(25);所述第一阀座(21)与所述第一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一腔室(13),所述第一腔室(13)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1)与第一背压室(1131)相连通;
所述点火通道(12)包括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座(21)上的第一进气流道(121)与第一出气流道(122),所述第一进气流道(121)与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均和所述第一腔室(13)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流道(121)与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铁(23)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入气端与所述燃气进口(111)相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板(25)用于封住或打开所述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以及用于打开或封住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
当所述第一线圈(22)通电时,所述第一磁铁(23)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25)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打开,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关闭;当所述第一线圈(22)断电时,所述第一密封板(25)在所述第一弹性座(24)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板(25)打开所述第一进气流道(121)的出气端(1211),以及封住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的入气端(1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上还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开关阀(30)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主体(10)上的第二阀座(31),装设于所述第二阀座(31)上的第二线圈(32),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32)内的第二磁铁(33),设于所述第二凹部内的第二弹性座(34),及装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座(34)上的第二密封板(35);所述第二阀座(31)与所述第二凹部围合形成封闭的第二腔室(14);
所述点火通道(12)包括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座(31)上的第二进气流道(123)与第二出气流道(124),所述第二进气流道(123)与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均和所述第二腔室(14)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流道(123)与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铁(33)的两侧;所述第二密封板(35)用于打开或封住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出气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62)与所述燃气出口(112)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气流道(122)通过所述第二进气流道(123)与所述第二腔室(14)相连通;
当所述第二线圈(32)通电时,所述第二磁铁(33)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板(35)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打开;当所述第二线圈(32)断电时,所述第二密封板(35)在所述第二弹性座(34)的复位力作用下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二密封板(35)封住所述第二出气流道(124)的入气端(12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3)的壁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一封盖(1133),所述第一隔膜(41)的外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第一封盖(1133)与所述第一隔膜(41)围合成所述第一背压室(1131);
所述第三通道(115)的壁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装设有第二封盖(1153),所述第二隔膜(51)的外缘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口处,所述第二封盖(1153)与所述第二隔膜(51)围合成所述第二背压室(11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40)还包括第一硬质板,所述第一隔膜(41)贴设于所述第一硬质板上;所述第二截止阀(50)还包括第二硬质板,所述第二隔膜(51)贴设于所述第二硬质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3)的壁上的第一底座(4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3)上的第一推杆(44)及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44)上的第一弹簧(45),所述第一弹簧(45)两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底座(43)与所述第一封堵头(42)之间,所述第一封堵头(42)与所述第一隔膜(41)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44)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三通道(115)的壁上的第二底座(5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53)上的第二推杆(54)及套设于所述第二推杆(54)上的第二弹簧(55),所述第二弹簧(55)两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底座(53)与所述第二封堵头(52)之间,所述第二封堵头(52)与所述第二隔膜(51)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54)的两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比例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0)上的比例调节阀(70)以及设置于所述比例调节阀(70)上的第三开关阀(80);所述比例调节阀(70)包括机架(71)、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71)上的第三线圈(72)、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71)上的动轴(73),所述第三线圈(72)套设于所述动轴(73)的外部;
所述第三开关阀(80)包括设有对接口的壳体(81)、设置于所述壳体(81)内的隔板(82)、可移动地贯穿设置于所述隔板(82)上的气门轴(83)、固定设置于所述气门轴(83)上的第三隔膜(84)以及固定装设于所述气门轴(83)端部的密封座(85);所述壳体(81)装设于所述机架(71)上,所述第三隔膜(84)封住所述对接口;所述隔板(82)上设有轴孔(821),所述气门轴(8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孔(821)中,且所述气门轴(83)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孔(821)的孔径,所述气门轴(83)外壁与所述轴孔(821)孔壁形成有气流间隙(86);所述气门轴(83)与所述动轴(73)同轴设置,所述动轴(73)移动时能带动所述气门轴(83)移动,所述气门轴(83)能带动所述密封座(85)封住或打开所述气流间隙(86);
所述隔板(82)将所述壳体(81)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三腔室(811)与第四腔室(812),所述密封座(85)位于所述第三腔室(811);所述壳体(81)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腔室(811)相连通的第一气孔(813)以及与所述第四腔室(812)相连通的第二气孔(814),所述第二通道(114)的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813)对接连通的第一对接孔(11434),所述主体(10)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孔(814)与所述燃气出口(112)的第二对接孔(15);所述隔板(82)上还设有与所述气流间隙(86)相通的第三气孔(822),所述第三气孔(822)通过第三连接管道(63)与所述第二背压室(115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调节阀(70)还包括第三弹簧(74),所述动轴(73)远离于所述气门轴(83)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弹簧(74)与所述机架(71)相连;所述第三开关阀(80)还包括第四弹簧(87),所述密封座(85)通过所述第四弹簧(87)与所述壳体(81)的内壁相抵触;所述隔板(82)的其中一侧面上绕所述轴孔(821)周向设置的第一凸缘(823),所述第一凸缘(823)与所述密封座(85)抵触配合;所述隔板(82)的另一侧面上绕所述轴孔(821)周向设置的第二凸缘(824),所述第二凸缘(824)与所述第三隔膜(84)抵触配合。
10.一种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比例阀。
CN202110476907.5A 2021-04-29 2021-04-29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Pending CN113187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907.5A CN113187902A (zh) 2021-04-29 2021-04-29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907.5A CN113187902A (zh) 2021-04-29 2021-04-29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7902A true CN113187902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8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907.5A Pending CN113187902A (zh) 2021-04-29 2021-04-29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790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957Y (zh) * 1992-04-22 1994-11-16 彭秋泉 瓦斯热水器旋塞的改良构造
CN2765106Y (zh) * 2005-01-05 2006-03-15 黄俊诚 具有先点母火的双压控双止漏阀
CN101220968A (zh) * 2007-01-10 2008-07-16 黄俊诚 燃气具的主火口与母火口的燃气供应控制方法
CN203202234U (zh) * 2013-01-28 2013-09-18 黄依华 改良的燃气压差阀
CN205298665U (zh) * 2015-12-15 2016-06-08 保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中心导向式动圈比例阀的燃气阀
CN106032937A (zh) * 2015-03-13 2016-10-19 保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自动控温系统
CN215110530U (zh) * 2021-04-29 2021-12-10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957Y (zh) * 1992-04-22 1994-11-16 彭秋泉 瓦斯热水器旋塞的改良构造
CN2765106Y (zh) * 2005-01-05 2006-03-15 黄俊诚 具有先点母火的双压控双止漏阀
CN101220968A (zh) * 2007-01-10 2008-07-16 黄俊诚 燃气具的主火口与母火口的燃气供应控制方法
CN203202234U (zh) * 2013-01-28 2013-09-18 黄依华 改良的燃气压差阀
CN106032937A (zh) * 2015-03-13 2016-10-19 保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自动控温系统
CN205298665U (zh) * 2015-12-15 2016-06-08 保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中心导向式动圈比例阀的燃气阀
CN215110530U (zh) * 2021-04-29 2021-12-10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4449B2 (en) Active combustion fuel valve
CN215110530U (zh)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CN109724236B (zh) 热水器
CN201126024Y (zh) 燃气阀
DE60231116D1 (de) Ein ventil
CN113187902A (zh) 燃气比例阀与燃气装置
CN215110699U (zh) 燃气调节阀与燃烧装置
CN210107388U (zh) 文丘里预混器和燃烧设备
CN108006977A (zh) 水气联动阀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8377828U (zh) 比例阀的阀体、比例阀和燃气设备
CN220540436U (zh) 一种无线蓝牙电磁式燃气紧急切断阀及燃气供气系统
CN108757992A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及热水器
CN215487791U (zh) 分气杆组件、分气装置与热水设备
CN215633302U (zh) 预燃室供气系统
CN204427791U (zh) 蒸汽阀和电饭煲
CN117847229A (zh) 电磁阀
CN112709841A (zh) 一种自动手动双控式燃气阀
CN113339551A (zh) 一种可选择不同气源的燃烧器组件
CN213685397U (zh) 截止阀结构、燃气比例阀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3137500A (zh) 燃气调节阀与燃烧装置
CN2144224Y (zh) 燃气电磁安全阀
CN214368017U (zh) 一种泄压持压阀
CN217683486U (zh) 燃气比例阀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10345299B (zh) 电磁阀、比例阀总成及热水器
CN112963594B (zh) 一种减压阀及净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