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072B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79072B CN113179072B CN202110520514.XA CN202110520514A CN113179072B CN 113179072 B CN113179072 B CN 113179072B CN 202110520514 A CN202110520514 A CN 202110520514A CN 113179072 B CN113179072 B CN 1131790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axis
- pwm
- rotor
- control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22—Current control, e.g. using a current control loop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22—Synchronous motors
- H02P25/024—Synchronous motors controlled by supply 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08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herein the PWM mode is adapted on the running conditions of the motor, e.g.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首先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然后根据ADC采样结束时的当前转子角度、电机当前转速和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最后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本发明考虑了ADC采样时间,利用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ADC采样时间去计算得出下一个半PWM周期需要的占空比指令值,使得给到逆变单元的控制指令中的位置信息是当前的实际位置,不再是上一个半PWM周期采集到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位置精度,保证了电机扭矩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采用的动力源是永磁同步电机,车辆的舒适性受电机扭矩波动影响,而电机扭矩的精度依赖于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质量。根据电磁转矩方程,电机转子位置角度产生偏差会直接影响扭矩精度。
在实际电机生产过程中,检测电机转子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安装时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一般在测试台架上通过微调来进行校正。另外一类偏差是在实际电机控制器中因角度解码芯片产生延迟,以及程序算法带来的延时所导致的。这类偏差在电机高速运行时表现明显,需要考虑从控制算法、芯片运算能力等方面综合补偿该角度值。
现在通常的电机控制程序中并没有对因芯片采样导致的角度误差进行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以提高电机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电机扭矩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所述角度补偿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所述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转子角度、所述电机当前转速和所述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当前转子角度、所述电机当前转速和所述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具体包括:
其中,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θ0为ADC采样结束时的转子角度,ωe为电角速度,t为补偿时间,n为电机当前转速,N为极对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具体包括:
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所述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其中,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Kpd和Kp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比例增益,Kid和Ki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积分增益,s为拉普拉斯算子,为期望的d轴电流值,id为d轴反馈电流,ωe为电角速度,Ld和Lq分别为d轴电感和q轴电感,iq为q轴反馈电流,为永磁体磁链,为期望的q轴电流值。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具体包括:
根据定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利用SVPWM算法,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其中,Vα和Vβ分别为定子坐标系下α轴和β轴的控制电压值,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系统,所述角度补偿系统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所述系统包括:
ADC采样模块,用于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补偿时间获得模块,用于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所述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
转子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转子角度、所述电机当前转速和所述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角度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其中,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θ0为ADC采样结束时的转子角度,ωe为电角速度,t为补偿时间,n为电机当前转速,N为极对数。
进一步地,所述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具体包括:
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获得单元,用于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所述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其中,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Kpd和Kp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比例增益,Kid和Ki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积分增益,s为拉普拉斯算子,为期望的d轴电流值,id为d轴反馈电流,ωe为电角速度,Ld和Lq分别为d轴电感和q轴电感,iq为q轴反馈电流,为永磁体磁链,为期望的q轴电流值。
进一步地,所述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子模块,具体包括: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定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利用SVPWM算法,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其中,Vα和Vβ分别为定子坐标系下α轴和β轴的控制电压值,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首先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然后根据ADC采样结束时的当前转子角度、电机当前转速和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最后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本发明考虑了ADC采样时间,利用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ADC采样时间去计算得出下一个半PWM周期需要的占空比指令值,使得给到逆变单元的控制指令中的位置信息是当前的实际位置,不再是上一个半PWM周期采集到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位置精度,保证了电机扭矩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CU控制算法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WM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以提高电机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电机扭矩的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如图1所示,角度补偿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S102,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
S103,根据当前转子角度、电机当前转速和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具体包括:
其中,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θ0为ADC采样结束时的转子角度,ωe为电角速度,t为补偿时间,n为电机当前转速,N为极对数。
S104,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具体包括:
S104-1,根据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S104-2,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步骤S104-1,根据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具体包括:
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其中,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Kpd和Kp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比例增益,Kid和Ki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积分增益,s为拉普拉斯算子,为期望的d轴电流值,id为d轴反馈电流,ωe为电角速度,Ld和Lq分别为d轴电感和q轴电感,iq为q轴反馈电流,为永磁体磁链,为期望的q轴电流值。
步骤S104-2,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具体包括:
根据定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利用SVPWM算法,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其中,Vα和Vβ分别为定子坐标系下α轴和β轴的控制电压值,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载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针对位置传感器的角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位置精度,从而保证电机扭矩精度,提高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一般采用基于转子坐标系下的闭环控制方式。电流闭环控制的基本策略如图2所示,图2中Id_cmd表示d轴电流驱动指令,Iq_cmd表示q轴电流驱动指令,EM表示永磁同步电机。
电机在闭环控制时,会从传感器获取位置信号和电流信号。电流闭环控制要严格按照时序执行,所以需要放在中断服务器程序中运行。图3是MCU(Motor control Unit)控制算法原理的软件流程图。
图4是PWM的中断时序图,其中X轴方向是时间轴,Y轴方向是PWM计数器值。PWM中断的计数器每半个周期实现一次翻转,在图左边PWM计数器由0开始计数,到中点最大值即完成半周期计数;右边从中点开始反转计数,即每个CPU时序递减,直到最右边零点。PWM信号需要在更新点才能更新占空比,更新点是PWM计数的最大值点与零点。
在图4的最左边时间轴的起点是PWM计数器的零点,开始进入PWM中断,同时也触发ADC采样。ADC采样分为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即图中点1到点2的时间,芯片在时间点2才完成采样计算获取到时间点1的真实电流值和电机角度位置。ADC采样的时间与不同芯片硬件速度相关,不同芯片需要测量调整补偿时间,即角度补偿点A。
电流闭环程序需要每个PWM半周期执行一次,所以根据时序同步PWM中断是电流闭环程序的理想运行位置。
不同芯片厂家都会提供PWM中断或者类似触发机制的中断源。PWM中断在PWM计数器每次翻转点触发,前一次中断计算得到的更新PWM占空比,在后一次触发才能生效。这样的延迟会给反Park变换时采用的角度带来偏差,即前面计算得到PWM占空比,等到执行时实际的电机转子角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PWM信号的执行时间是后一次PWM中断的开始,所以反Park变换时用到的角度需要修正到PWM真实执行的时间点,也就是图中点2到点5的时间,该时间也等于半PWM周期减去角度补偿点A的时间。
工作过程为:
步骤1:在控制程序的点1和点2执行点处增加信号的反转指令,通过增加逻辑分析仪测量芯片中IO信号反转时间,即图中点1与点2的时间,从而得到芯片采集电流和位置信号并处理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芯片从发出指令到最终完成的时间。把得到的时间作为标定量写入程序中。
步骤2:按照电机控制算法,程序先执行图2中的Clark变换和Park变换,随后通过PI等算法(如图2中所示)得到需要的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PI算法:根据期望电流和真实电流之间的差,得到需要的电压。
电流环常用的PI调节器一般会结合前馈控制策略,得到转子坐标系下的电压:
其中,Kpd和Kpq为PI控制器的比例增益,Kid和Kiq为PI控制器的积分增益。
步骤3:通过半PWM周期时间和步骤1中得到的时间,计算得出补偿时间。根据时间点2所得到的转子位置信息,配合电机当前转速,得出在下一个PWM切换时刻的转子位置。
补偿时间:PWM半周期时间减去步骤1中得到时间;
转子位置(θ):时间点2得到位置+电角速度*补偿时间;(转速*时间=角度位移,Rad/s*s=rad,即转子的角度)
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得到的转子位置,配合步骤2得到的转子坐标系下的电压值,可以得到定子坐标系下的电压值。
定子坐标系下电压值(Vα和Vβ)计算采用下面公式,其中θ为步骤3中得到的转子位置。
Vα=cos(θ)*Vd-sin(θ)*Vq
Vβ=sin(θ)*Vd+cos(θ)*Vq
然后通过现有成熟算法(如图1中的SVPWM部分)计算得出下一个半周期需要的占空比指令值;
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算法是根据平均值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
步骤5:芯片在计数器反转点,执行步骤4得到的PWM指令值。芯片发出的PWM指令电信号,经放大调理电路处理后,转换为高电平为15V的信号,直接驱动逆变单元(如IGBT等,图2中的逆变器功率回路),从而控制电机运转。同时重复前述步骤1到4的过程。
本发明通过分析电机物理模型,得出电机控制器程序中的转子角度传感器会影响控制的扭矩精度,根据控制算法原理和分析实际芯片的运行时序,提出了转子角度补偿的具体实施方法。
现在通常的电机控制程序中并没有对因芯片采样导致的角度误差进行补偿。本发明中芯片给到逆变单元的控制指令中的位置信息是当前的实际位置,不再是上一个半PWM周期采集到的位置,从而得到更高的控制精度。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角度补偿方法在实际试验台架测试电机不同转速、扭矩运行区间,电机扭矩精度均得到一定改善。尤其是在电机高转速情况下,采用该补偿方法后电机的扭矩平顺性更好,增强了电机运行时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系统,角度补偿系统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系统包括:
ADC采样模块,用于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补偿时间获得模块,用于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
转子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转子角度、电机当前转速和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转子角度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其中,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θ0为ADC采样结束时的转子角度,ωe为电角速度,t为补偿时间,n为电机当前转速,N为极对数。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用于根据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具体包括:
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获得单元,用于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其中,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Kpd和Kp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比例增益,Kid和Kiq分别为PI控制器的d轴和q轴的积分增益,s为拉普拉斯算子,为期望的d轴电流值,id为d轴反馈电流,ωe为电角速度,Ld和Lq分别为d轴电感和q轴电感,iq为q轴反馈电流,为永磁体磁链,为期望的q轴电流值。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子模块,具体包括: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定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利用SVPWM算法,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其中,Vα和Vβ分别为定子坐标系下α轴和β轴的控制电压值,Vd和Vq分别为转子坐标系下d轴和q轴的控制电压值,θ为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补偿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所述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所述采样时间是指PWM中断开始,触发ADC采样的时间点到ADC采样结束,完成位置采样的时间点的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转子角度、所述电机当前转速和所述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具体包括:
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所述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5.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补偿系统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所述系统包括:
ADC采样模块,用于获取PWM当前半周期触发ADC采样中断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进行ADC采样所耗费的采样时间、ADC采样电流、当前转子角度和电机当前转速;
补偿时间获得模块,用于将PWM半周期的时间减去所述采样时间作为补偿时间;所述采样时间是指PWM中断开始,触发ADC采样的时间点到ADC采样结束,完成位置采样的时间点的时间;
转子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转子角度、所述电机当前转速和所述补偿时间,计算由PWM当前半周期切换为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ADC采样电流,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指令值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DC采样电流,按照电机控制算法,获得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
占空比指令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刻的转子角度和所述转子坐标系下的控制电压值,计算PWM下一个半周期的占空比指令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压值获得子模块,具体包括:
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获得单元,用于按照电机控制算法,对所述ADC采样电流执行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d轴反馈电流和q轴反馈电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0514.XA CN11317907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PCT/CN2021/133852 WO2022237131A1 (zh) | 2021-05-13 | 2021-11-29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0514.XA CN11317907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9072A CN113179072A (zh) | 2021-07-27 |
CN113179072B true CN113179072B (zh) | 2022-08-19 |
Family
ID=7692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0514.XA Active CN11317907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79072B (zh) |
WO (1) | WO20222371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9072B (zh) * | 2021-05-13 | 2022-08-19 |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CN114629402B (zh) * | 2022-03-29 | 2024-05-31 |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5296583A (zh) * | 2022-07-01 | 2022-11-04 |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一种伺服系统电角度补偿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3624A (en) * | 1997-06-10 | 2000-03-28 | Hitachi, Ltd. |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motor control system |
JP2010200498A (ja) * | 2009-02-25 | 2010-09-09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モータ制御装置 |
CN108282124A (zh) * | 2017-12-20 | 2018-07-13 |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 电机矢量控制的转子位置角度补偿方法 |
CN110868124A (zh) * | 2019-10-24 | 2020-03-0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旋变软解码的电机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162712A (zh) * | 2018-11-08 | 2020-05-15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牵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3128A (en) * | 1996-02-01 | 1999-05-11 | Denso Corporation | Sensorl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
US6388419B1 (en) * | 2000-09-01 | 2002-05-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Motor control system |
CN1980207A (zh) * | 2005-12-01 | 2007-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
CN103138671B (zh) * | 2013-03-20 | 2015-02-04 | 西安航空学院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及系统 |
CN108631678B (zh) * | 2018-05-22 | 2020-05-19 | 江西理工大学 |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死区补偿方法及系统 |
CN111092583B (zh) * | 2019-12-24 | 2021-05-0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环延时补偿方法 |
CN111555669B (zh) * | 2020-04-09 | 2022-08-30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17615A (zh) * | 2020-07-09 | 2020-10-23 | 深圳市法拉第电驱动有限公司 |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13179072B (zh) * | 2021-05-13 | 2022-08-19 |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
2021
- 2021-05-13 CN CN202110520514.XA patent/CN113179072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29 WO PCT/CN2021/133852 patent/WO202223713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3624A (en) * | 1997-06-10 | 2000-03-28 | Hitachi, Ltd. |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motor control system |
JP2010200498A (ja) * | 2009-02-25 | 2010-09-09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モータ制御装置 |
CN108282124A (zh) * | 2017-12-20 | 2018-07-13 |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 电机矢量控制的转子位置角度补偿方法 |
CN111162712A (zh) * | 2018-11-08 | 2020-05-15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牵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
CN110868124A (zh) * | 2019-10-24 | 2020-03-0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旋变软解码的电机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史敬灼 等.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脉宽调制技术.《微电机》.2003,第36卷(第3期),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9072A (zh) | 2021-07-27 |
WO2022237131A1 (zh) | 2022-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79072B (zh) | 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角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 |
CN107317532B (zh) | 基于滑模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10149080B (zh) |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448982B (zh) | 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预测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
CN111464096A (zh) | 校正用于空气压缩机电机的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延迟的方法 | |
CN110112975B (zh) | 一种电机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 | |
CN105591575B (zh) | 一种隐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特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819418B (zh) | 一种旋变初始角度合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
WO2019207754A1 (ja) | 電動機制御装置 | |
CN112640291B (zh) | 马达控制装置 | |
CN115378333B (zh) | 一种基于电流环输出的滑模角度自适应补偿方法 | |
CN114744939B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死区电压的在线补偿方法及设备 | |
JP2003033075A (ja) | 同期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気自動車 | |
CN108155837A (zh) | 永磁电机控制系统延时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3630053A (zh) |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角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2803856A (zh) | 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和复矢量解耦的高速电机控制方法 | |
CN110071671B (zh) | 一种直接控制三相电流的电机驱动方法 | |
CN114257150B (zh) | 一种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死区补偿方法 | |
CN116846284B (zh) | 一种eps系统电机转子角度对中数据识别处理方法 | |
CN113098351B (zh) | 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 |
CN114123881B (zh) | 一种电机位置估计方法、电机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10311605B (zh) | 一种综合利用三相电流与dq电流的电机驱动方法及系统 | |
JPH037084A (ja) | 交流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 |
CN112821839A (zh) | 一种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7544047A (zh) |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Room 306, building 4, future venture Plaza,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Zhongk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6, building 4, future venture Plaza,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Zhongke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