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9834B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9834B CN113169834B CN201880099724.2A CN201880099724A CN113169834B CN 113169834 B CN113169834 B CN 113169834B CN 201880099724 A CN201880099724 A CN 201880099724A CN 113169834 B CN113169834 B CN 1131698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ell
- source cell
- symbols
- target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过程中,终端是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从而解决了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并且,在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时,可能会出现重叠的符号,即终端既想要使用该符号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也想要使用该符号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针对该问题,本方案中终端可以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并根据需要打掉的符号发送上行信号,解决了重叠符号冲突使用的问题。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将需要打掉的符号通知给源小区和/或目标小区,以便于源小区或目标小区根据通知指示改善解码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当终端从一个小区(源小区)移动至另一个小区(目标小区)时,可能会触发切换流程,终端在切换开始到切换完成的时间段内,不再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并且终端也没有开始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从而造成上行信号传输的中断。
但目前随着业务类型的增加,业务数据量猛增,加之终端移动速度的增加,对切换过程中的业务中断时间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苛刻。例如,移动办公、移动视频业务、汽车无线控制、列车无线控制等,要求业务传输零中断或接近零中断。
因此,切换过程中的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切换过程中的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包括:终端根据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puncture的符号;终端根据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向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其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协议预定义的,或者,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确定的。
基于上述方案,在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过程中,终端是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从而解决了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并且,在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时,可能会出现重叠的符号,即终端既想要使用该符号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也想要使用该符号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针对该问题,本方案中终端可以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并根据需要打掉的符号发送上行信号,解决了重叠符号冲突使用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确定的;则所述终端根据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包括: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对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或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根据需要打掉的符号,发送上行信号,包括: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则所述终端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或者,
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则所述终端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一能力指示,所述第一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时分交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一使能指示,所述第一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的时分交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二能力指示,所述第二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打掉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二使能指示,所述第二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一通知指示,所述第一通知指示包括符号指示和/或站点指示,所述符号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和/或符号数,所述站点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所属的站点,所述站点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所述源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终端还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三使能指示,所述第三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包括: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至(m+t-k)子帧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终端在第二小区的n子帧至(n+t-1)子帧上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m+t子帧上发送针对所述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小区的m子帧与第二小区的n子帧在时序上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t为正整数,k为预设的正整数,m-k的值非负,m+t-k的值非负,t小于k。
基于上述方案,在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过程中,当第一小区的一个子帧不能用于发送之前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时,则终端可以使用该子帧后的其他子帧,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之前在第一小区的多个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多个上行反馈,从而解决了终端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时的冲突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目标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上行信号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者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或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是芯片,如终端的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该芯片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或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储存有为上述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为执行上述任意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任意方面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中的流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
图1(b)为本申请所适用的又一种应用场景;
图2为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移动通信不仅追求容量的最大化,而且需要更广阔的覆盖范围,即无论终端移动到哪里,都要有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为了解决频率资源限制的问题,并增大系统容量,同时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提出了蜂窝组网概念。它将一个网络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终端。事实上,不是所有的终端都能在一个蜂窝小区内完成全部连续业务的。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当正在接受服务的终端进入相邻小区时,通信网络需要将业务切换到相邻小区,从而不中断通信过程。
切换是指在移动通信的过程中,为保证通信不中断,把承载通信数据的链路由一个小区(或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小区(或基站)的过程。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终端移动之前,接入到源基站的一个小区(称为源小区)。由于终端的移动,终端切换至另一个小区(称为目标小区),且该目标小区所在的基站(称为目标基站)与源基站是不同的基站。即,UE移动前接入的源小区所在的源基站,与UE移动后切换的目标小区所在的目标基站是不同的基站。该终端通过无线接口与源基站、目标基站通信。
如图1(b)所示,为本申请所适用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终端移动之前,接入到源基站的一个小区(称为源小区)。由于终端的移动,终端切换至另一个小区(称为目标小区),且该目标小区所在的基站(称为目标基站)与源基站是同一个基站。即,UE移动前接入的源小区所在的源基站,与UE移动后切换的目标小区所在的目标基站是同一个基站。该终端通过无线接口与源基站(目标基站)通信。
本申请中,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以及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
本申请中,基站,如源基站或目标基站,是一种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基站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针对“切换”的场景,有时称为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有时称为终端从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本申请中会交替使用,这里统一说明。以及,本申请中,有时称为终端从源基站/目标基站接收信息(如下行信号),终端向源基站/目标基站发送信息(如上行信号),有时称为终端从源小区/目标小区接收信息(如下行信号),终端向源小区/目标小区发送信息(如上行信号),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本申请中会交替使用,这里统一说明。
也即,本申请中的源基站与源小区具有相同的含义,目标基站与目标小区具有相同的含义。
随着业务类型的增加,业务数据量猛增,加之终端移动速度的增加,对切换过程中的业务中断时间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苛刻。例如,移动办公、移动视频业务、汽车无线控制、列车无线控制等,要求业务传输零中断。
现有技术中,终端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流程中,终端在从源基站接收到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HO command)后,停止向源基站的上行链路(uplink,UL)发送,转而开始搜索目标基站,并和目标基站进行时间和频率的同步。之后,终端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首先终端获取向目标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的时刻,即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时刻(occasion),在该时刻到来时,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Preamble(记作Message1,简称Msg1)。然后,终端监听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 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该PDCCH用于调度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记作Message2,简称Msg2)。RAR中包括上行定时(Timing Advance,TA)和上行资源授权(UL grant)。最后,终端使用该UL grant和TA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complete,HO complete)消息(记作Message3,简称Msg3)。其中,上述切换命令可以为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 Information),其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上述切换完成消息可以为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在上述终端从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的过程中,终端从源基站接收到切换命令后,需要处理该命令,随即停止向源基站发送上行信号,以及停止从源基站接收下行信号。如果终端过去检测过目标小区,具有目标小区的时间同步、小区标识(cell ID)等信息,则终端不需要重新进行小区同步搜索。如果终端没有目标小区的上述信息,或者终端具备的上述信息已经无效,则终端需要重新进行小区搜索。终端还需要完成对目标小区的精确时间和频率同步,即精同步获取。此外,终端还需要更新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高层的相关配置信息,准备好接收目标基站的数据。对于需要做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流程的场景,终端发起RACH过程。终端在接收到Msg3之后,可以开始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信号,以及从目标基站接收下行信号。
在以上过程中,切换命令的处理、小区搜索、精同步、MAC层/高层参数更新,以及RACH过程,都会造成下行、上行信号传输中断,即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数据传输中断。也即,终端在切换开始到切换完成的时间段内,不再向源基站发送上行信号,也不从源基站接收下行信号,并且,终端没有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信号,也没有从目标基站接收下行信号。其中,数据传输中断包括上行信号传输中断和下行信号传输中断。
针对上述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现有技术给出了一种时分交替切换方法,该方法要求终端时分交替地向源小区(源基站)和目标小区(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信号,即在T1时间段内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在T1时间段结束后的T2时间段内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然后在T2时间段结束后的T3时间段内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依此类推。
上述时分交替切换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终端向两个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定时不同,因此在交替时,子帧交界处可能会出现重叠现象(overlapping),即在重叠处既想要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也想要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但实际上同一时刻,该重叠处的时间只能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或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从而会影响上行信号的发送。因此,对于重叠现象如何进行处理,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时分交替切换方法会影响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的发送。一般地,在每个上行子帧上都有上行反馈的发送,但由于上行信号的交替发送,使得某些时刻,源小区或目标小区的上行子帧不可用。比如,某上行子帧若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则该上行子帧将不能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再比如,某上行子帧若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如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则该上行子帧将不能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如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因此,该时分交替切换方法的上行反馈具体需要如何设计,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上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上行数据、上行信令、上行消息、针对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下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下行数据、下行信令、下行消息、针对上行信号的下行反馈。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根据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puncture)的符号。
在一种实现方法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协议预定义的。比如,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发送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则协议预定义需要打掉的符号为源小区的N个符号,该N个符号为源小区与目标小区重叠的符号。再比如,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发送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则协议预定义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目标小区的N个符号,该N个符号为源小区与目标小区重叠的符号。再比如,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无论是从第一小区转换到第二小区,还是从第二小区转换到第一小区,规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第一小区的N个符号,该N个符号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重叠的符号。再比如,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无论是从第一小区转换到第二小区,还是从第二小区转换到第一小区,协议预定义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第二小区的N个符号,该N个符号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重叠的符号,等等。
在又一种实现方法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确定的。比如,终端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步骤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
步骤A,终端对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对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
其中,第一测量结果可以记为Ms,第二测量结果可以记为Mt。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终端测量到的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第二测量结果包括终端测量到的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即终端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分别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的功率。这里的“功率”,例如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
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终端测量到的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第二测量结果包括终端测量到的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即终端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分别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的质量。这里的“质量”例如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或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
步骤B,终端根据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
终端根据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或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若Ms-Mt≥Threshold 1,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否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其中,预设的阈值(Threshold 1)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也可以为零。
作为又一种实现方法,若Ms-Mt≥Threshold 2,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否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其中,预设的阈值(Threshold 2)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也可以为零。
作为又一种实现方法,若Mt-Ms≥Threshold 3,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否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其中,预设的阈值(Threshold 3)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也可以为零。
作为又一种实现方法,若Mt-Ms≥Threshold 4,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否则,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其中,预设的阈值(Threshold 4)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也可以为零。
通过上述步骤A-步骤B,实现了为终端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向源小区发送第一能力指示,所述第一能力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支持时分交替切换。从而,源基站获知该终端支持时分交替切换。其中,支持时分交替切换指的是支持使用时分交替切换的方式交替地向源小区或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可选地,源小区还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使能指示,所述第一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终端的时分交替切换。从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使能指示,开启时分交替切换的功能。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向源小区发送第二能力指示,所述第二能力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支持打掉重叠(overlap)的符号。从而,源基站获知该终端支持打掉重叠的符号。
可选地,源小区还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使能指示,所述第二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从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二使能指示,开启打掉重叠的符号的功能。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向源小区发送第一通知指示,所述第一通知指示包括符号指示和/或站点指示,所述符号指示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和/或符号数,所述站点指示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所属的站点,该站点为目标小区或源小区。从而,源小区可以获知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以及需要打掉哪个站点的符号。
可选地,若源小区接收到上述第一通知指示,则源小区还可以向终端发送的第三使能指示,第三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终端打掉overlap的符号。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使能指示与上述第二使能指示只需要发送一个即可,该第三使能指示与上述第二使能指示的区别在于:该第三使能指示可以是由上述第一通知指示触发发送的。
可选地,若源小区根据第一通知指示获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则源小区还可以向目标小区发送第二通知指示,第二通知指示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
步骤202,终端根据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向源小区或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比如,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则发送上行信号是指:终端在该打掉的符号上,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即该打掉的符号不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再比如,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则发送上行信号是指:终端在该打掉的符号上,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即该打掉的符号不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通过上述方法,在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过程中,终端是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从而解决了上行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并且,在时分交替着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时,可能会出现重叠的符号,即终端既想要使用该符号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也想要使用该符号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针对该问题,本方案中终端可以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并根据需要打掉的符号发送上行信号,解决了重叠符号冲突使用的问题。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将需要打掉的符号通知给源小区和/或目标小区,以便于源小区或目标小区根据通知指示改善解码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第二个问题,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至(m+t-k)子帧上接收来自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
步骤302,终端在第二小区的n子帧至(n+t-1)子帧上向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步骤303,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t子帧上发送针对所述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其中,第一小区为源小区,第二小区为目标小区。或者,第一小区为目标小区,第二小区为源小区。并且,第一小区的m子帧与第二小区的n子帧在时序上对应,这里的“对应”指的是:第一小区的m子帧与第二小区的n子帧边界对齐,或略有错开,例如错开时长小于0.5ms等。
这里的“上行反馈”指的是在上行符号上发送的针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反馈。例如可以是HARQ-ACK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NACK,HARQ-NACK)。
上述步骤中的n,m为大于1的整数,t为正整数,k为预设的正整数,且m-k,m+t-k的值均非负,t小于k。
这里的k的含义是:终端在某个子帧(比如p子帧)上接收到小区(如源小区或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处理一段时间后,在p+k子帧上向该小区发送针对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因此,该k可以理解为终端处理下行信号所需要的时间。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解释说明。
上述步骤301中,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至(m+t-k)子帧上接收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因此,按照正常处理,则终端应该在第一小区的m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在m-k子帧上接收到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在第一小区的m+1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在m+1-k子帧上接收到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在第一小区的m+t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在m+t-k子帧上接收到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
由于第一小区的子帧n,n+1,n+2,n+3,……分别与第二小区的子帧m,m+1,m+2,m+3……对应,因此,终端若在第一小区的n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则不能在第二小区的m子帧上向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反之,终端若在第二小区的m子帧上向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则不能在第一小区的n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对于n+1子帧和m+1子帧,n+2子帧和m+2子帧,n+3子帧和m+3子帧等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于上述步骤302中,终端在第二小区的n子帧至(n+t-1)子帧上发送上行信号,因此,终端将不能使用第一小区的m子帧至(m+t-1)子帧分别向第一小区发送上行反馈。
因此,终端在上述步骤303中,在第一小区的m+t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上述从第一小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这里的下行信号指的是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至(m+t-k)子帧上接收到的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这里的上行反馈包括:针对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针对在第一小区的m+1-k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针对在第一小区的m+t-k子帧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说明。以上述k取值为4,t取值为1为例。
终端在第一小区的m-4子帧,m-3子帧上接收到下行信号,按照正常处理方法,终端应该在第一小区的m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m-4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在第一小区的m+1子帧上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m-3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由于终端在第二小区的n子帧上向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因此第一小区的m子帧将不能用于向第一小区发送上行反馈,即上述m-4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将不能在m子帧上发送。
因此,本申请中,在m+1子帧上发送针对m-4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和针对m-3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比如,若m-4子帧需要反馈HARQ-ACK,m-3子帧需要反馈HARQ-ACK,则在m+1子帧反馈HARQ-ACK。再比如,若m-4子帧和m-3子帧有至少一个子帧需要反馈HARQ-NACK,则在m+1子帧反馈HARQ-NACK。
通过上述方法,当第一小区的一个子帧不能用于发送之前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时,则终端可以使用该子帧后的其他子帧,向第一小区发送针对之前在第一小区的多个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多个上行反馈,从而解决了终端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时的冲突问题。
下面结合图4-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对图3所示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进行说明。并且,是以k取值为4,t取值为1,第一小区为源小区,第二小区为目标小区,终端在目标小区的n子帧上发送的上行信号为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的示例图。其中,终端在同步到源小区m子帧的时刻,同步到目标小区的n子帧,其中,源小区m子帧与目标小区的n子帧可能边界对齐,也可能略有错开。
步骤A1,终端在n子帧之前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同步以及随机接入机会,在n子帧向目标小区发送Preamble。
步骤A2,终端在m+1子帧向源小区发送下行信号的反馈HARQ-ACK/NACK。
例如该反馈为针对m-4子帧和m-3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HARQ-ACK/NACK的逻辑“与”操作的结果,即只有当针对两个子帧的反馈全为HARQ-ACK时,才反馈HARQ-ACK,否则反馈HARQ-NACK。
该步骤A2中,由于目标小区的n子帧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Preamble,因此源小区的m子帧不能用于发送上行信号,进而终端可以在m+1子帧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这里的上行信号可以包括针对源小区发送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如HARQ-ACK或HARQ-NACK。
由于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这里,以间隔4个子帧再发送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为例。比如,终端在源小区的m-4子帧接收下行信号,则终端将会在m子帧向源小区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再比如,终端在源小区的m-3子帧接收下行信号,则终端将会在m+1子帧向源小区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该实施例中,由于终端不能在源小区的m子帧发送m-4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因此,终端在m+1子帧发送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时,一方面可以发送m-3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另一方面还可以发送m-4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即在m+1子帧上发送的上行反馈包括了m-4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和m-3子帧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比如,若m-4子帧需要反馈HARQ-ACK,m-3子帧需要反馈HARQ-ACK,则在m+1子帧反馈HARQ-ACK。再比如,若m-4子帧和m-3子帧有至少一个子帧需要反馈HARQ-NACK,则在m+1子帧反馈HARQ-NACK。
步骤A3,终端在目标小区的n+3子帧开始监听目标小区的PDCCH,在目标小区接收到RAR时,终端可以配置或激活或使能与目标小区对应的承载、安全等,以准备接收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
例如,假设在目标小区的n+4子帧接收到RAR,此时终端可以配置与目标小区对应的承载、安全等,准备好接收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
作为示例,目标小区在n+4子帧开始向该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是以在n+4子帧接收到RAR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也可能在n+5子帧接收到RAR。
步骤A4,终端在接收到RAR之后,若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终端使用RAR中所携带的定时提前(TA),在激活的PUCCH上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例如,终端在n+4子帧之后,若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终端使用RAR中所携带的定时提前(TA),在激活的PUCCH上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例如,终端在n+4子帧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在n+8子帧开始发送上行反馈,并且,从该子帧开始,终端停止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即取消从源小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基于该实施例,可以解决源小区下行信号的反馈问题和目标小区下行信号的反馈问题。该实施例对源小区的多个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进行捆绑发送(如图4所示,m+1子帧发送的上行反馈是m-3子帧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和m-4子帧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以及,提前激活对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如图4所示,在Msg3之前,开始向目标小区发送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的示例图。其中,终端在同步到源小区m子帧的时刻,同步到目标小区的n子帧,其中,源小区m子帧与目标小区的n子帧可能边界对齐,也可能略有错开。
步骤B1-步骤B2,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A1-A2相同,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B3,终端在目标小区的n+3子帧开始监听目标小区的PDCCH,在目标小区接收到RAR时,终端可以配置或激活或使能与目标小区对应的承载、安全等,以准备接收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
例如,假设在目标小区的n+4子帧接收到RAR,此时终端可以配置与目标小区对应的承载、安全等,准备好接收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
作为示例,目标小区在n+6子帧开始向该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是以在n+4子帧接收到RAR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也可能在n+5子帧接收到RAR。
步骤B4,终端在接收到RAR之后,若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终端使用RAR中所携带的定时提前(TA),在激活的PUCCH上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例如,终端在n+6子帧之后,若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终端使用RAR中所携带定时提前(TA),在激活的PUCCH上发送该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该示例中,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是在Msg3所在的子帧及之后的子帧上发送。例如,终端在n+6子帧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则在n+10子帧开始发送反馈信息。从该子帧开始,终端停止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即取消从源小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基于该实施例,目标小区开始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的时刻,要稍晚于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小区开始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的时刻,并且,减少了n+8子帧和n+9子帧的PUSCH发送的中断。终端在源小区上的发送一直持续到Msg3所在的子帧的前一个子帧。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的示例图。其中,终端在同步到源小区m子帧的时刻,同步到目标小区的n子帧,其中,源小区m子帧与目标小区的n子帧可能边界对齐,也可能略有错开。
步骤C1-步骤C2,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A1-A2相同,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C3,终端在目标小区的n+3子帧开始监听目标小区的PDCCH。
例如,假设在目标小区的n+4子帧接收到RAR。
作为示例,目标小区在接收到Msg3后的n+11子帧开始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并开始调度终端的上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是以在n+4子帧接收到RAR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也可能在n+5子帧接收到RAR。
步骤C4,终端在目标小区发送完Msg3后,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其中,由于m+10子帧用于传输目标小区的Msg3,因此m+10子帧不能用于传输m+6子帧的上行反馈,则可以在m+11子帧,同时发送m+6子帧和m+7子帧的上行反馈,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m+1子帧发送上行反馈的处理过程。
终端在发送完Msg3后,同时监听目标小区的PDCCH,若监听到目标小区的上行调度,则终端停止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开始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例如,终端在目标小区的n+11子帧接收到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和上行调度,则在n+15子帧开始发送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以及其他上行信号,从该子帧开始,终端停止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即取消从源小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
基于该实施例,相较于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目标小区在接收到Msg3后,才调度终端开始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有助于避免盲目调度带来的浪费。即终端发送完Msg3后,继续向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直到监听到目标小区调度的上行发送,则终端才开始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第二个问题,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过程中。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终端同时接收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
步骤702,终端基于预定义的时分交替切换模式或者基于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的上行调度,传输上行信号。
可选的,时分交替切换模式包括上行发送的时间点。
步骤703,终端确定停止从源小区接收信号,并向源小区发送停止接收信号的指示。
可选的,该指示可以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或者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者物理层消息。
可选的,终端判断停止接收源小区信号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配置的定时器(Timer)的超时,或者是源小区的下行信号测量结果(如功率或质量)低于某个门限值(该门限值可以是基于源基站的配置)。
作为该步骤703的一种可替代实现方法,终端也可以向目标小区发送停止从源小区接收信号的指示,然后目标小区将该指示转发给源小区。
步骤704,源小区接收到该指示后,停止下行信号的传输。
比如,源小区接收到该指示后,可以立即停止下行信号的传输。
再比如,源小区接收到该指示后,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后,停止下行信号的传输。
再比如,源小区接收到该指示后,确定满足设定的条件后,停止下行信号的传输。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实现终端基于预定义的时分交替切换模式或者基于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DCI指示的上行调度传输上行信号,并且还可以通知源小区停止发送下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名词,其本身不构成对名词的含义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800可以以软件或硬件的形式存在。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2和通信单元80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通信单元8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处理单元802用于对装置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803用于支持装置8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1,用于存储装置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8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8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存储单元801可以是存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还可以为终端中的芯片。该终端可用于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操作。具体地,以通信单元803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为例。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puncture的符号;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向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其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协议预定义的,或者,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打掉符号的规则是所述终端对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确定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对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或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且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与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或者,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源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则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或者,若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则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一能力指示,所述第一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时分交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一使能指示,所述第一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的时分交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二能力指示,所述第二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打掉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二使能指示,所述第二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第一通知指示,所述第一通知指示包括符号指示和/或站点指示,所述符号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和/或符号数,所述站点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所属的站点,所述站点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所述源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第三使能指示,所述第三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在又一个示例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小区的(m-k)子帧至(m+t-k)子帧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信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小区的n子帧至(n+t-1)子帧上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上行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一小区的m+t子帧上发送针对所述下行信号的上行反馈;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小区的m子帧与第二小区的n子帧在时序上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t为正整数,k为预设的正整数,m-k的值非负,m+t-k的值非负,t小于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目标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上行信号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图8所示的装置为终端时,所用于执行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具体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上述单元或者模块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也可以是可用于终端的部件。该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存储器901。可选的,装置900还可以包括总线904。其中,通信接口903、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1可以通过通信线路904相互连接;通信线路9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通信线路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9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903,可以是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9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9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901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9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902用于执行存储器9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协议预定义的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其中,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
所述终端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目标小区而不是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源小区发送能力指示,所述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打掉重叠的符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使能指示,所述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源小区发送通知指示,所述通知指示包括站点指示,所述站点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所属的站点,所述站点为所述源小区。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协议预定义的打掉符号的规则,确定需要打掉的符号;其中,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为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与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上行信号的符号之间的重叠的符号;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需要打掉的符号上,向所述目标小区而不是所述源小区,发送上行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能力指示,所述能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打掉重叠的符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使能指示,所述使能指示用于指示使能所述终端打掉重叠的符号。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小区发送通知指示,所述通知指示包括站点指示,所述站点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需要打掉的符号所属的站点,所述站点为所述源小区。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77181.9A CN116405174A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118721 WO2020107458A1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77181.9A Division CN116405174A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9834A CN113169834A (zh) | 2021-07-23 |
CN113169834B true CN113169834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7085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9724.2A Active CN113169834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CN202310377181.9A Pending CN116405174A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77181.9A Pending CN116405174A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81944B2 (zh) |
EP (1) | EP3890224B1 (zh) |
CN (2) | CN113169834B (zh) |
WO (1) | WO20201074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97467A (ko) * | 2019-02-08 | 2020-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2단계 랜덤 엑세스 절차를 지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1437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设置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99912C (zh) * | 2006-01-19 | 2009-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软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
RU2452110C1 (ru) * | 2008-06-11 | 2012-05-27 | Нокиа Сименс Нетуоркс Ой | Восходящий канал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ый для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
KR101306377B1 (ko) * | 2011-09-29 | 2013-09-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003452B2 (en) * | 2012-11-09 | 2018-06-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on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cells |
CN104348589B (zh) * | 2013-07-23 | 2018-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5113499A1 (en) | 2014-01-28 | 2015-08-06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ul transmission on multiple serving cells for a mobile station with single transmitter |
KR20160099500A (ko) * | 2015-02-12 | 2016-08-2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압축 센싱 기반의 다중 접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BR112018069878A2 (pt) * | 2016-04-01 | 2019-02-05 | Huawei Tech Co Ltd | sistema e método para comutação de srs, transmissão e aperfeiçoamentos |
CN107872856B (zh) * | 2016-09-28 | 2020-10-0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降低切换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
HUE054766T2 (hu) | 2016-11-16 | 2021-09-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eltöltés irányú kapcsolati jelátviteli eljárás és készülék |
CN108811135B (zh) * | 2017-05-05 | 2020-0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139363B (zh) * | 2018-02-09 | 2021-11-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送uci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18678478A (zh) * | 2018-08-01 | 2024-09-20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80099724.2A patent/CN11316983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30 EP EP18941379.2A patent/EP389022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1-30 WO PCT/CN2018/118721 patent/WO2020107458A1/zh unknown
- 2018-11-30 CN CN202310377181.9A patent/CN11640517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5-27 US US17/332,559 patent/US1188194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1437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设置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3-081273 "Analysis on NBAP/RNSAP Impact for Enhanced Uplink in Cell_FACH";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3GPP tsg_ran\WG3_Iu》;20080502;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9834A (zh) | 2021-07-23 |
WO2020107458A1 (zh) | 2020-06-04 |
US11881944B2 (en) | 2024-01-23 |
EP3890224A4 (en) | 2021-12-22 |
CN116405174A (zh) | 2023-07-07 |
EP3890224A1 (en) | 2021-10-06 |
EP3890224B1 (en) | 2023-11-01 |
US20210288753A1 (en) | 2021-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86471B2 (ja) | ユーザ機器、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RU2663220C1 (ru) |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вый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и способы в них | |
CN111385836B (zh) | 一种信息配置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3455049B (zh) | 主小区改变 | |
JP7641255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対するオンデマンドシステム情報取得時における待ち時間の使用 | |
CN105474731B (zh) |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2187395B1 (ko) | 라이센스되지 않은 스펙트럼을 통해서 2차 셀 활성화 및 비활성화 상에서 무선 디바이스 피드백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200105515A (ko) | 빔 실패 복구 방법, 장치 및 장치 | |
CN102469568A (zh) | 信息通知及定时提前量获取方法、系统和设备 | |
US20160242092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Cell Change | |
US202300696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group-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 |
CN107864482A (zh) |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0267363B (zh) |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11950276B2 (en) | Transmission of priority indicator between ENBS in a licensed frequency band to manage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 |
EP3322249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11937211B2 (en)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 |
CN113169834B (zh)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终端 | |
CN104053165B (zh) | 一种基站间测量时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9104766A (zh) |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 |
WO2021156796A1 (en) |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access mod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
EP3905775A1 (en) |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
US20170257805A1 (en)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 |
US20170134997A1 (en) | Source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apparatus for us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5035328A1 (zh) | 用于载波聚合的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203570A1 (en) | Activation of pucch scel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