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052A -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2052A CN113162052A CN202110445848.5A CN202110445848A CN113162052A CN 113162052 A CN113162052 A CN 113162052A CN 202110445848 A CN202110445848 A CN 202110445848A CN 113162052 A CN113162052 A CN 1131620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module
- feeder
- feeder line
- switch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该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控制模组以及变换器。信号检测模组和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连接,控制模组与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以及变换器均连接,开关模组连接于第一馈线和高压配电网的高压母线之间。信号检测模组用于采集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向控制模组发送该电压信号;控制模组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控制变换器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本申请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可以控制变换器对高压母线上的交流电进行补偿,提高供电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压配电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在工业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性能好、效率高的高科技设备被广泛采用,使得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配电网的馈线上出现短路中断和暂降,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传统技术中,在发生电压暂降时,切换至配电网的备用馈线为用户供电。然而,在上述切换过程中会造成用户用电的中断,影响供电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控制模组以及变换器,信号检测模组和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连接,控制模组与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以及变换器连接,开关模组连接于第一馈线和高压配电网的高压母线之间;
信号检测模组用于采集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向控制模组发送电压信号;
控制模组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控制变换器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以对所述高压母线进行电压补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信号检测模组输出的电压信号确定第一馈线的电压暂降恢复后,控制第一开关模组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通过第一馈线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补偿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模组,第二开关模组连接于高压配电网的第二馈线和高压母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中断,并在第一馈线中断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开关模组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通过第二馈线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控制第一开关模组断开后,第二开关模组闭合前,控制变换器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控制第二开关模组闭合后,控制变换器停止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变换器包括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其中,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以三角形形式级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H桥变换器包括多个串联的变换单元,每个变换单元包括:交流转换组件、直流转换组件和储能组件;
交流转换组件的第一端与高压母线连接,交流转换组件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连接;
直流转换组件的第一端与交流转换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直流转换组件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连接;
储能组件与直流转换组件的第二端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补偿方法,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采集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
电压补偿装置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以对高压母线进行电压补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补偿方法还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根据从第一馈线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的电压暂降是否恢复;
若恢复,则使高压配电网通过所述第一馈线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该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控制模组以及变换器,信号检测模组和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连接,控制模组与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以及变换器连接,第一开关模组连接于第一馈线和高压配电网的高压母线之间。控制模组用于根据信号检测模组采集的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控制变换器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在主馈线(例如,前文所述的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通过控制模组对第一开关模组和变换器的控制,使得使用变换器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实现在电压暂降时对高压母线上的交流电的补偿,以对用户设备供电,可以在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正常向用户供电,避免馈线发生电压暂降导致用户用电中断的问题,能够提升供电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不同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压补偿装置;20、高压配电网;21、第一馈线;22、高压母线;23、第二馈线;100、信号检测模组;200、第一开关模组;300、控制模组;400、变换器;410、变换单元;411、交流转换组件;412、直流转换组件;413、储能组件;500、第二开关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高压配电网供电的过程中,会发生电压暂降。电压暂降是指工频条件下电压均方根减小到0.1-0.9倍额定电压之间。电压暂降可以会引起短路故障,甚至会影响敏感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在高压配电网发生电压暂降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可以在高压配电网中发生电压暂降的情况时,对高压配电网的高压母线中的提供交流电,对其进行电压补偿。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补偿装置10,该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组100、第一开关模组200、控制模组300和变换器400。其中,
在第一馈线21正常时,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和闭合的第一开关模组200向高压配电网20的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用电设备通过高压母线22获取交流电。信号检测模组100和高压配电网20的第一馈线21连接,用于采集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将采集的电压信号发送至控制模组300。信号检测模组100可以实时的检测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信号,也可以周期性的采集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信号。信号检测模组100可以是电压互感器,使用电压互感器可以直接采集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信号;本实施例对信号检测模组100的具体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压信号可以是电压值,本实施例对电压信号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
第一开关模组200连接于第一馈线21和高压配电网20的高压母线22之间。具体的,第一开关模组200的第一端与高压配电网20的第一馈线21连接,第一开关模组200的第二端与高压配电网20的高压母线22连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的通断可以控制第一馈线21和高压母线22之间的导通和断开。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模组200为双向晶闸管。
控制模组300与信号检测模组100、第一开关模组200和变换器400均连接。控制模组300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以及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具体的,控制模组300在接收所述信号检测模组100发送的电压信号后,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是否发生电压暂降。若控制模组300确定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则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以使第一馈线21和高压母线22之间断开,并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高交流电,以对高压母线22进行电压补偿,实现向高压母线22连接的用电设备的供电。控制模组3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微处理芯片或其他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工业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控制模组300中预先存储有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是否发生电压暂降的判断条件。具体的判断条件可以根据电压信号的种类进行设置。
变换器400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300连接,变换器400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变换。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0可以控制变换器400将交流电或者直流电进行转换,以使通过变换器400可以产生高压母线22上所需的交流电,对高压母线22进行电压补偿。本实施例对变换器40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情况下,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和闭合的第一开关模组2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使得高压母线22上连接的用电设备可以工作。在控制模组300根据信号检测模组100采集的电压信号确定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模组300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使得高压配电网20停止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并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对高压母线22进行电压补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10包括信号检测模组100、第一开关模组200、控制模组300以及变换器400,信号检测模组100和高压配电网20的第一馈线21连接,控制模组300与信号检测模组100、第一开关模组200以及变换器400连接,第一开关模组200连接于第一馈线21和高压配电网20的高压母线22之间。控制模组300用于根据信号检测模组100采集的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以及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10在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时,通过控制模组300对第一开关模组200和变换器400的控制,使得使用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实现在电压暂降时对高压母线22上的交流电的补偿,以对用户设备供电,能够提升供电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0还用于根据信号检测模组100输出的电压信号确定第一馈线21的电压暂降恢复后,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在电压发生暂降,并使用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后,控制模组300可以实时接收到信号检测模组100采集的第一馈线21的电压信号,控制模组300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确定第一馈线21的电压暂降恢复后,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和闭合的第一开关模组200重新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压暂降恢复后,重新恢复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这样可以避免在没有备用的馈线时,变换器400耗尽电能,导致用户设备用电中断的问题。并且,这样也可以在有备用馈线时,避免频繁的切换过程,减少开关的损耗。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压补偿装置10还包括第二开关模组500。第二开关模组500连接于高压配电网20的第二馈线23和高压母线22之间。具体的,第二开关模组500的第一端与高压配电网20的第二馈线23连接,第二开关模组500的第二端与高压母线22连接。高压配电网20的第二馈线23是备用馈线,在第一馈线21发生长时中断,不能供电时,可以使用备用的高压配电网20的第二馈线23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以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需要,能够提高高压配电网20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对第二开关模组50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模组500的种类和结构可以与第一开关模组200的种类和结构相同,既,第二开关模组500也可以是双向晶闸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0还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是否中断,并在第一馈线21中断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二馈线23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控制模组300在根据接收到信号检测模组100采集的电压信号确定第一馈线21发生中断,无法进行供电时,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使得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二馈线23和闭合的第二开关模组5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第一开关200断开,可以避免在第一馈线21可以供电时,出现高压配电网20同时通过第一馈线21和第二馈线23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
同时,通过在第一馈线21发生中断时,通过第二馈线23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可以提高高压配电网20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0还用于在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后,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前,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换句话说,控制模组300在确定第一馈线21中断后,需要切换使用第二馈线23的过程中,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从而能够保证在切换的过程中,用户设备的用电正常,这样能够提高高压配电网20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0还用于在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后,控制变换器400停止供电。换句话说,在第一馈线21发生中断,切换使用第二馈线23的过程中,由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在切换完成后,既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后,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二馈线23和闭合的第二开关模组500可以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此时不需要变换器400再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则控制模组300控制变换器400停止供电,这样可以避免电能的浪费。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变换器400包括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其中,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以三角形形式级联。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包括A相H桥变换器、B相H桥变换器和C相H桥变换器。其中,A相H桥变换器用于向高压母线22的A相线上提供交流电,B相H桥变换器用于向高压母线22的B相线上提供交流电,C相H桥变换器用于向高压母线22的C相线上提供交流电。A相H桥变换器、B相H桥变换器和C相H桥变换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以三角形形式级联是指:A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与高压母线22的A相线连接,A相H桥变换器的第二端与B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连接,B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还与高压母线22的B相线连接,B相H桥变换器的第二端与C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连接,C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还与高压母线22的C相线连接,C相H桥变换器的第二端与A相H桥变换器的第一端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H桥变换器包括多个串联的变换单元410,每个变换单元410包括:交流转换组件411、直流转换组件412和储能组件413。交流转换组件411的第一端与高压母线22连接,交流转换组件41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300连接。控制模组300可以控制交流转换组件411将高压母线22上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传输至直流转换组件412;控制模组300也可以控制交流转换组件411将直流转换组件412传输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传输至高压母线22。本实施例对交流转换组件411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交流转换组件411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交流转换组件411包括两个并联的桥臂,既H桥,且每个桥臂上均包括两个串接的IGBT。交流转换组件411中远离直流转换组件412的一端的桥臂的中点通过电抗模组与高压母线22连接,交流转换组件411中靠近直流转换组件412的一端的桥臂的中点与相邻的变换单元中的交流转换组件连接。桥臂的中点是指每个桥臂上两个IGBT之间的电气连接线上的任意位置。交流转换组件411中位于两个桥臂的上部分的IGBT的公共连接端和位于两个桥臂的下部分的IGBT的公共连接端均与直流转换组件412连接。控制模组300通过采用PWM调制方法控制每个桥臂上的IGBT的通断,实现交流电到直流电,或者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交流转换组件411采用软开关拓扑,可以减少晶体管的损耗,提高交流转换组件411的效率。
直流转换组件412的第一端与交流转换组件411的第二端连接,直流转换组件41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300连接。控制模组300可以控制直流转换组件412将从交流转换组件411传输的直流电转换为储能组件413所需大小的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传输至储能组件413,以实现向储能组件413充电;控制模组300也可以控制直流转换组件412将从储能组件413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转换组件411所需大小的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传输至交流转换组件411,以使交流转换组件411将其转换为交流电,并向高压母线22提供该交流电。本实施例对直流转换组件412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直流转换组件412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直流转换组件412包括四个并联的桥臂,且每个桥臂上均包括两个串接的IGBT,两个电容以及高频变压器。直流转换组件412可以看为以高频变压器的铁芯为轴线的分为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两个并联的桥臂和一个电容。位于两个并联的桥臂的上部分的IGBT的公共连接端与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位于两个并联的桥臂的下部分的IGBT的公共连接端与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两个并联的桥臂的中点均与高频变压器连接。在直流转换组件412中靠近储能组件413的一部分,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储能组件413连接,两个并联的桥臂的其中一个中点通过电感与高频变压器连接,另一个中点直接与高频变压器连接;在直流转换组件412中远离储能组件413,既靠近交流转换组件411的一部分,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交流转换组件411连接。高频变压器可以实现直流转换组件412中两部分的隔离,从而能够提高直流转换组件412的可靠性。控制模组300通过控制每个桥臂中晶体管的通断,实现直流电大小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直流转换组件412采用软开关拓扑,可以减少IGBT的损耗,提高直流转换组件412的效率。
储能组件413与直流转换组件412的第二端连接。在需要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时,储能组件413用于输出直流电至直流转换组件412,直流转换组件412对该直流电进行转换并传输至交流转换组件411,交流转换组件411将接收到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传输至高压母线22。在不需要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时,交流转换组件411接收高压母线22上的交流电,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传输至直流转换组件412,直流转换组件412将接收到的直流电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直流电传输至储能组件413,储能组件413用于储存该直流电。本实施例对储能组件413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储能组件413选用铅酸蓄电池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可以正常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时,变换器400中通过交流转换组件411和直流转换组件412向储能组件413充电。在第一馈线21发生异常(电压暂降或者中断)时,变换器400中的储能组件413通过直流转换组件412和交流转换组件411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实现对高压母线22的电压补偿。
请参见图6,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补偿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10,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600、电压补偿装置采集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
电压补偿装置10可以实时采集电压信号,则可以周期性的采集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可以是指第一馈线21输出的电压值。电压补偿装置10采集电压信号的具体结构和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0、电压补偿装置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以对高压母线进行电压补偿。
电压补偿装置10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可以是电压值,电压补偿装置10可以将采集到的电压值预先存储的电压阈值进行对比,若该电压值小于预先存储的电压阈值,则表示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若该电压值大于或者等于预先存储的电压阈值,则表示第一馈线21未发生电压暂降。电压补偿装置10在确定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后,电压补偿装置10中的控制模组300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使得高压配电网20和高压母线22之间的断开,并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配电网20的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以在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时,实现对高压母线22的电压补偿,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对第一开关模组200和变换器40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方法的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补偿装置10,因此,该电压补偿方法具有电压补偿装置10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700、电压补偿装置根据从第一馈线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的电压暂降是否恢复;
电压补偿装置10在第一馈线21发生电压暂降,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的过程中,电压补偿装置10会实时采集第一馈线21的电压信号,并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21的电压暂降是否恢复。电压补偿装置10可以通过判断采集到的电压信号是否满足配电标准来确定电压暂降是否恢复,若电压信号满足配电标准,则确定第一馈线21的电压暂降恢复。
710、若恢复,则使高压配电网通过第一馈线向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若电压补偿装置10在确定第一馈线21的电压暂降恢复后,电压补偿装置10中的控制模组300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闭合,使得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一馈线21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同时,控制模组300会控制变换器400停止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压补偿装置10包括第二开关模组500时,电压补偿方法还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根据采集到的第一馈线输出电压信号判断第一馈线是否发生中断;
若第一馈线21发生中断,则电压补偿装置10中控制模组300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并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以使高压配电网20通过第二馈线23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
控制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并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的过程中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10中的控制模组300控制变换器400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以保证在第一开关模组200断开后,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前,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
在控制第二开关模组500闭合后,控制变换器400停止向高压母线22提供交流电。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检测模组、第一开关模组、控制模组以及变换器,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和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连接,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信号检测模组、所述第一开关模组以及所述变换器连接,所述开关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线和所述高压配电网的高压母线之间;
所述信号检测模组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向所述控制模组发送所述电压信号;
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所述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控制所述变换器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以对所述高压母线进行电压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检测模组输出的电压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馈线的电压暂降恢复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组闭合,以使所述高压配电网通过所述第一馈线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补偿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模组,所述第二开关模组连接于所述高压配电网的第二馈线和所述高压母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馈线是否中断,并在所述第一馈线中断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组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组闭合,以使所述高压配电网通过所述第二馈线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组断开后,所述第二开关模组闭合前,控制所述变换器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组闭合后,控制所述变换器停止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其中,三相级联H桥变换器以三角形形式级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H桥变换器包括多个串联的变换单元,每个所述变换单元包括:交流转换组件、直流转换组件和储能组件;
所述交流转换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高压母线连接,所述交流转换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
所述直流转换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
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直流转换组件的第二端连接。
9.一种电压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采集高压配电网的第一馈线输出的电压信号;
所述电压补偿装置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馈线是否发生电压暂降,并在所述第一馈线发生电压暂降时,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以对所述高压母线进行电压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压补偿装置根据从所述第一馈线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馈线的电压暂降是否恢复;
若恢复,则使所述高压配电网通过所述第一馈线向所述高压母线提供交流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5848.5A CN113162052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5848.5A CN113162052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2052A true CN113162052A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87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45848.5A Pending CN113162052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6205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9382A (zh) * | 2021-08-25 | 2021-12-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配电网的电压补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039359A (zh) * | 2021-11-08 | 2022-02-1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暂降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71161A (en) * | 1997-01-10 | 1998-06-23 |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 Uninterruptable capability for an active power line conditioner |
CN207442450U (zh) * | 2017-10-13 | 2018-06-01 | 深圳市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电压稳定装置 |
CN109412166A (zh) * | 2018-11-13 | 2019-03-01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基于双母线交叉供电的动态电压恢复系统 |
CN111416424A (zh) * | 2020-03-26 | 2020-07-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
CN112310960A (zh) * | 2020-10-16 | 2021-02-0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电压暂降补偿电路和装置 |
CN112600215A (zh) * | 2020-12-16 | 2021-04-02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电能质量的系统及方法 |
-
2021
- 2021-04-25 CN CN202110445848.5A patent/CN1131620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71161A (en) * | 1997-01-10 | 1998-06-23 |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 Uninterruptable capability for an active power line conditioner |
CN207442450U (zh) * | 2017-10-13 | 2018-06-01 | 深圳市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电压稳定装置 |
CN109412166A (zh) * | 2018-11-13 | 2019-03-01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基于双母线交叉供电的动态电压恢复系统 |
CN111416424A (zh) * | 2020-03-26 | 2020-07-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
CN112310960A (zh) * | 2020-10-16 | 2021-02-0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电压暂降补偿电路和装置 |
CN112600215A (zh) * | 2020-12-16 | 2021-04-02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电能质量的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9382A (zh) * | 2021-08-25 | 2021-12-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配电网的电压补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039359A (zh) * | 2021-11-08 | 2022-02-1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暂降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29757B (zh) | 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光伏系统 | |
CN111775756A (zh) | 一种光储充微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539042A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 | |
CN111277132A (zh) |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组件及包括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 |
CN111416424A (zh) | 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103762621A (zh) | 一种交直流互通控制电路、微电网及控制方法 | |
CN110138075A (zh) | 高兼容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 |
CN113162052A (zh) | 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 |
CN112421679A (zh) | 基于混合微电网的电气接线结构及其能量流动方法 | |
CN109104087B (zh) | 一种具有无桥式功率因数修正功能的直流对直流转换器 | |
CN101685973A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 | |
WO2025001124A1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和供电系统 | |
CN116316761A (zh) | 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 |
CN106602598B (zh) | 一种并网设备的辅助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 | |
US12051966B2 (en) | Converter and on-board charger | |
CN209626973U (zh) | 高兼容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 |
CN103368249A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供电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420456A (zh) |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供电系统 | |
CN215120269U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 |
CN212649189U (zh) | 一种用于5g基站的直流不间断电源 | |
CN113809939A (zh) | 交直流配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1416423A (zh) | 电网电压暂降和中断的供电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102163870A (zh) | 省电式不断电系统 | |
CN110994783B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1883848U (zh) | 一种电性能检测设备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