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9485A -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49485A CN113149485A CN202110584960.7A CN202110584960A CN113149485A CN 113149485 A CN113149485 A CN 113149485A CN 202110584960 A CN202110584960 A CN 202110584960A CN 113149485 A CN113149485 A CN 1131494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ment
- magnesium phosphate
- polymer emulsion
- parts
- emul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9/00—Magnesium cements or similar cements
- C04B9/04—Magnesium cements containing sulfates, nitrates, phosphates or fluor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2/00—C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4B7/00 - C04B11/00
- C04B12/02—Phosphate c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9/00—Magnesium cements or similar cements
- C04B9/20—Manufacture, e.g. preparing the batch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如下原料组成:A.由300份的重烧氧化镁、100‑215份的磷酸二氢钾、20‑80份缓凝剂混合后形成的水泥基础粉料A;B.由200份水、5‑20份聚合物乳液、1‑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合物乳液B;C.10‑2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其与聚合物乳液B混匀后形成呈粉状的凝胶粉C,当将凝胶粉C加入到水泥基础粉料A中并施加机械压力后,凝胶粉C释放出水分,使磷酸镁水泥成型。本发明的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方便储藏和运输,使用时仅需碾压即可完成水泥道路的快速修补,且不浪费原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检材领域,涉及一种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单组分道路快速修补用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MPC)具有以下比较突出的性能:1.快凝快硬,试件可在30min之内拆模;2.早期强度高,1h抗压强度可达20MPa以上,3h抗压强度可达40MPa以上;3.低温凝结速度快,能在-20~5℃的低温环境中迅速凝结;4.与旧混凝土的粘接强度高;5.耐磨性及抗冻性好,干缩小(参见专利文献CN111056815A)。因此磷酸镁水泥非常适用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和市政主干道的快速修补,在军事工程的抢修抢建及有害物质的固化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磷酸镁水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例如,目前制备磷酸镁水泥所用的磷酸盐原料主要是磷酸二氢铵,水化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刺激性的氨气,污染环境,表面易形成气孔,不利于施工收平;磷酸镁水泥凝结速度极快,而且水化热也极大,这样在进行道路修补时会因为人工操作的局限而导致无法及时的将镁水泥铺设在路面上,从而导致原料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断地对磷酸镁水泥进行改进,以便克服这些缺点,例如,CN101380518A公开了采用氧化镁、磷酸盐、硼酸和粗细骨料加水配制道路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混凝土早强高强,体积稳定性能好,但具体施工中凝结过快,混合搅拌困难,施工难度大。CN105330197A公开了一种调节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外加剂,其中采用氯盐作为调凝组分,但从其公开的实施例来看,初凝时间虽有所延长,但最长仅为15min,作为修补材料其操作时间仍然不足;并且,在道路修补材料中常加入钢纤维进行增韧,大量氯的加入会腐蚀道路修补材料中常用的钢纤维,造成性能的下降以及内部结构的劣化。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原料组分较多、成分复杂、配制步骤繁琐的缺陷。
现有技术的磷酸镁水泥在进行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市政主干道的快速修补时,只是简单地将磷酸镁水泥各种原料干料成分先行混合反应,在现场分别称取各种原料干料成分,然后按比例量取水分,经过充分拌和均匀,再进行道路的修补工作,这样操作既费时,还需要事先配备各种装备包括搅拌工具/搅拌车、盛水容器/水车;在搅拌取料、铺设时还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原料浪费,而且在施工操作上面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能灵活、简便的完成修补铺设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磷酸镁水泥在施工中的上述缺陷,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开反复试验,巧妙地将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固水组分,开发出一种单组分形式的磷酸镁水泥组方,其在现场使用时,只需要将原料成分铺设在需填补之处,经过简单碾压,即可实施水泥道路的快速修补工作,并且不浪费原料,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成:
A.由大约300份的重烧氧化镁或者重烧菱镁矿(MgCO3)、大约100-215份的磷酸二氢钾、大约20-60份缓凝剂(或称调凝剂)混合后形成的水泥基础粉料A;
B.由大约200份水例如去离子水、大约5-20份聚合物乳液、大约1-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合物乳液B;
C.大约10-2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其能够包裹聚合物乳液B中所含的水分,与聚合物乳液B混匀后可形成呈粉状的凝胶粉C,该凝胶粉C是油包裹水的粉体结构,
当将凝胶粉C加入到水泥基础粉料A中并施加适当的机械压力(即磷酸镁水泥成型所需的机械压力)后,凝胶粉C释放出水分,使磷酸镁水泥成型。
上述聚合物乳液可以选自氯丙乳液比如TCLB-301氯丙乳液、丁苯橡胶乳液比如PSB150丁苯橡胶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比如LP-808水性聚氨酯乳液、苯丙乳液比如JY-918苯丙乳液、聚乙烯乙酸乳液比如BJ-707聚乙烯乙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比如ZA-3400B丙烯酸酯乳液,优选氯丙乳液比如TCLB-301氯丙乳液。
上述缓凝剂可以选自下组:硼砂即五水硼酸钠、硼酸、硼砂与硼酸的混合物、或者硼砂与聚磷酸钠的混合物,优选硼砂。
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下组: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l6638脂肪酸钠、油酸钾。优选十二烷基磺酸钠/硫酸钠,更优选十二烷基磺酸钠。
上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疏水型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例如BT30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SP-15/15D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01疏水型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水泥基础粉料A可以与所述凝胶粉C混合一起,形成“单组分”水泥原料,可简称为改性磷酸镁水泥原料D,从而更加方便储存、运输。相对而言,现有技术的磷酸镁水泥至少包含水泥原料干料成分和水分这两种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重烧氧化镁或者重烧菱镁矿、磷酸二氢钾、缓凝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泥基础粉料A;
2)将水例如去离子水、聚合物乳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到聚合物乳液B;
3)将二氧化硅气凝胶分批加入到上述的聚合物乳液B中,得到凝胶粉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4)将上述水泥基础粉料A与所述凝胶粉C混合一起,形成改性磷酸镁水泥原料D。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混合液呈现出细小均匀的泡沫作为聚合物乳液B形成的标准。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发生相转变现象,作为凝胶粉C形成的标准。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上述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在水泥修补中的用途。例如,可以用于道路快速修补。
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形成粉体结构的凝胶粉C,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水分提供原料,制备出的“单组分”型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方便储藏和运输,使用时仅需施加一定机械压力,使气凝胶释放出水分达到磷酸镁水泥成型所需要的水分要求,即可凝固成型,完成水泥道路的快速修补,且不浪费原料,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一种便于储藏和运输的单组分型镁水泥,本发明在聚合物乳液改性的磷酸镁水泥中添加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固水物质像硬质海绵一样来“锁住”水分,而二氧化硅气凝胶就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添加剂用于水泥中。
气凝胶因其半透明的色彩和超轻重量,有时也被称为“固态烟”或“冻住的烟”。二氧化硅气凝胶简介气凝胶(aerogels)通常是指以纳米量级超微颗粒相互聚集构成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可达600m2/g,其密度最低可至40kg/m3,有亲水或疏水两种类型。气凝胶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质,例如极低的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导热系数等,在传感器、光学器件、隔热材料、催化剂以及声学阻尼材料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气凝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孔洞率,在水性和溶剂型胶黏剂中均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以及增稠、触变、补强作用,因此可用作保温绝热、空气净化、水处理等功能结构夹层、填充层,或与其他材料复合、粘连使用。
二氧化硅气凝胶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本发明选用常用的疏水型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并与聚合物乳液比如氯丙乳液配合使用。
氯丙乳液中有效成分是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简称氯丙树脂,在磷酸镁水泥中作为结合剂用于提高磷酸镁水泥的韧性。
疏水性气凝胶与聚合物乳液以的特定的比例混匀,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聚合物乳液中所含的水分,形成呈粉状的凝胶粉,该凝胶粉是油包水的粉体结构,性质稳定,能够装袋储藏和运输。该凝胶粉能够与其他原料干粉组成的水泥基础粉料混合在一起,并能够储藏一段时间而不“渗漏水”,形成单组分镁水泥。当受到适当的机械压力比如受碾压后,凝胶粉的网络结构能够“坍塌”、碎裂,释放出凝胶网络结构蓄藏的水分,提供磷酸镁水泥成型所需要的水量,从凝胶粉体中析出的水分与水泥基础粉料充分接触,制备出镁水泥,达到即压即反应的动态效果。
可见,油包裹水的粉体二氧化硅气凝胶结构是一个亚稳态的一个结构,在一定的情况之下会让其中包裹的水分出来,从而达到前期二氧化硅粉体包裹水,后期在一定的机械压力条件下释放出水分这样一个技术效果,这样在具体道路修补时可以灵活快速的进行抢修工作,而且不会有原料的浪费,节约人力、财力。
为描述方便起见,根据本行业的习惯叫法,本文中有时将本发明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简称为“改性磷酸镁水泥”、“改性镁水泥”、“磷酸镁水泥”或者“镁水泥”,它们表示相同的含义,可以互换使用。
本文中大多数情况下所描述的改性磷酸镁水泥尤其是指施工应用前的单组分改性磷酸镁水泥,而不是指在铺设施工后形成的磷酸镁水泥,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
上述聚合物比如氯丙树脂的使用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协同效应,使得油包水的凝胶网络结构保持稳定,导致凝胶粉、单组分镁水泥能够长时间储存。
至于单组分镁水泥的原料构成,以大约300份的重烧氧化镁为基础,水泥基础粉料A中还包含大约100-215份、优选120-180份、更优选128-150份、最优选128左右的磷酸二氢钾。
应理解,本文中在表述数值特征时,术语“约”或者“大约”、“左右”是指所表示的本数可以有±10%、±9%、±8%、±7%、±6%或±5%的误差范围或浮动范围。
如果磷酸二氢钾的用量低于100份、或者磷酸二氢钾的用量高于180份,则改性磷酸镁水泥最终成型后的机械强度难以达到水泥路面的硬度要求,容易碎裂。
以大约300份的重烧氧化镁为基础,水泥基础粉料A中还包含大约20-60份、优选35-45份、比如35份左右的缓凝剂比如硼砂。如果缓凝剂的用量低于20份,则改性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成型速度仍然较快,达不到延缓凝结速度的效果;如果缓凝剂的用量高于80份,则改性磷酸镁水泥凝结速度大大下降,净浆抗压强度会降低,无法对水泥路面进行快速修补并形成坚硬的路面。
以大约300份的重烧氧化镁为基础,聚合物乳液B中应当包含大约200-220份的水。其中聚合物乳液比如氯丙乳液(VC-M乳液)氯丙乳液(VC-M乳液)的用量最好为5-20份、优选10-15份。如果聚合物乳液的用量低于5份,则难以充分体现对磷酸镁水泥进行改性、增强其韧性的效果;如果聚合物乳液的用量高于20份,则可能造成聚合物浪费、提高水泥成本,同时有可能造成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机械强度下降。
以大约200份的用水量为基础,凝胶粉C中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用量适宜为10-20份、优选12-18份,更优选15-17份,以其能够充分包裹聚合物乳液B中所含的水分、不导致凝胶粉黏湿为限。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价格相对较高,如果用量超过20份,则造成水泥成本上升,导致经济上的浪费;如果用量低于10份,则对水分的固定贮存作用趋于下降,导致凝胶粉黏湿,达不到将水泥原料全部粉体化的目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用量还与具体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有关,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确定。
在制备水泥基础粉料A的过程中,步骤1)中须让重烧氧化镁或者重烧菱镁矿充分吸收磷酸二氢钾粉体,再将硼砂加入到混合粉体中,这样的粉体加入顺序能够保障水泥基础粉料A的内部结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制备凝胶粉C的过程中,二氧化硅气凝胶最好分多次缓慢加入到具有细小均匀泡沫的聚合物乳液B中,这样得到的凝胶粉C能够保持时期的结构稳定性,不容易发生相变。在混合过程中,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加入量的增加,混合液状态会由前期的浆料状态转变到成油包水的粉体状态,直至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当凝胶粉C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水分提供原料在具体的道路修补施工时,会显示出很好的灵活性,既可以与水泥基础粉料A分别包装和储存,使用时再混合搅拌均匀进行铺设,填补施用空间;也可以预先与水泥基础粉料A混合一起形成改性磷酸镁水泥原料D进行铺设填补施用空间,两种方式仅需运输车即可,都不需要额外配备搅拌机、供水车、磅秤、称量容器等。而后通过碾压,完成水泥路面的快速修补。实践证明,在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水泥路面修补,与现有技术的磷酸镁水泥修补施工相比,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并且减少人力劳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凝胶粉C和水泥基础粉料A分别包装和储存,可以灵活地调节施工中机械压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水分从凝胶粉C中析出的多少。
本发明的单组分磷酸镁水泥在铺设施工和老化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同时耐候性好,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因此作为工业产品可以应用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和市政主干道的快速修补,并可用于军事工程的抢修抢建及有害物质的固化处理。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实施例仅用于阐明本发明,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中涉及到多种物质的添加量、含量及浓度,其中所述的“份”,除特别说明外,皆指“重量份”;所述的百分含量,除特别说明外,皆指质量百分含量。
试验方法
凝结时间测定:采用维卡仪测定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由于MPC凝结速度太快,原料碾压出水操作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之内,初始阶段每隔30秒钟测一次,临近初凝时每隔15秒钟测一次。考虑到MPC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间隔很短,试验中主要测定初凝时间,并作为MPC的凝结时间。室内温度为20℃。
净浆强度测定:模具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试件必须1h内脱模,在室内空气中自然养护到2h、1d、3d、7d、28d测其抗折与抗压强度,养护温度为(20±2)℃。
微观分析:将试样养护至规定龄期,用无水乙醇终止水化,分别用于XRD分析。
实施例1:考察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投料量
1.1称取300g的重烧氧化镁(山东奥创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2.66%)、128g的磷酸二氢钾(嘉兴市昌利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8%)、49g硼砂(天津中和盛泰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5%)在塑料容器中,并用搅拌棒混合均匀,得到磷酸镁水泥基础粉料。
1.2称取200g的去离子水、三种用量(5g、10g、20g)的TCLB-301氯丙乳液(VC-M乳液),2g十二烷基磺酸钠,放入较大的烧杯中并混合均匀,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20分钟,等待混合乳液呈现出较为细小均匀的泡沫即可停止搅拌,得到聚合物乳液。
1.3称取三种用量(10g、16g、20g)的BT30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分别分多次加入到步骤1.2所制得的含细小均匀泡沫的聚合物乳液中,再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一定的时间。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投料量逐渐增大,在特定的时间会发生相转变现象,即呈现出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的状态,得到凝胶粉,其具有油包裹水的微观结构。
1.4将步骤1.3制备的凝胶粉加入到步骤1.1中制备的水泥基础粉料中,施加适当的机械压力使气凝胶粉释放出水分,直至达到镁水泥成型所需要的水分要求。
VC-M乳液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配比关系列于表1中。
表1、VC-M乳液用量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
VC-M乳液用量/g | 5 | 10 | 20 |
气凝胶用量/g | 10 | 16 | 20 |
根据表1,用于改性的VC-M乳液用量会影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包裹水量,当VC-M乳液用量越少(但不少于5g),包裹等量水所用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量就越少,并且在无机械压力的条件下不会有水分出来,体系是呈现出稳定的状态。
实施例2:考察硼砂对水泥凝结性的影响
1.1称取300g的重烧氧化镁(山东奥创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2.66%)、128g的磷酸二氢钾(嘉兴市昌利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8%)、四种用量(0、35g、40g、45g)硼砂(天津中和盛泰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5%)在塑料容器中,并用搅拌棒混合均匀,得到磷酸镁水泥基础粉料。
1.2称取200g的去离子水、10g氯丙乳液(VC-M乳液)、2g十二烷基磺酸钠,放入较大的烧杯中并混合均匀,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20分钟,等待混合乳液呈现出较为细小均匀的泡沫即可停止搅拌,得到聚合物乳液。
1.3称取四种用量(10g、10g、16g、20g)的01疏水型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分别分多次加入到步骤1.2所制得的含细小均匀泡沫的聚合物乳液中,再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一定的时间。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投料量逐渐增大,在特定的时间会发生相转变现象,即呈现出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的状态,得到凝胶粉,其具有油包裹水的微观结构。
1.4将步骤1.3制备的凝胶粉加入到步骤1.1中制备的水泥基础粉料中,施加适当的机械压力使气凝胶粉释放出水分,直至达到镁水泥成型所需要的水分要求。
硼砂用量对机械压力作用下水分迁移出后粉体反应的影响结果列于表2中。
表2、硼砂的用量对磷酸镁水泥成型的影响
如表2所示,硼砂会对混合粉体的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磷酸镁水泥基础粉料能否与凝胶粉在机械作用下释放出的水分发生良好的接触,从而让粉体与水接触反应,形成镁水泥的前期状态。硼砂的用量在35-45之间变化时,对粉体的反应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另外净浆抗压强度随着硼砂的用量增加有一定的降低。
实施例3:考察硼砂对水泥成型的影响
1.1称取300g的重烧氧化镁(山东奥创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2.66%)、128g的磷酸二氢钾(嘉兴市昌利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8%)、两种用量(35g、40g)硼砂(天津中和盛泰化工有限公司、纯度95%)在塑料容器中,并用搅拌棒混合均匀,得到磷酸镁水泥基础粉料。
1.2称取200g的去离子水、10g氯丙乳液(VC-M乳液)、2g十二烷基磺酸钠,放入较大的烧杯中并混合均匀,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5-20分钟,等待混合乳液呈现出较为细小均匀的泡沫即可停止搅拌,得到聚合物乳液。
1.3称取16g的SP-15/15D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分多次加入到步骤1.2所制得的含细小均匀泡沫的聚合物乳液中,再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一定的时间。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投料量逐渐增大,在特定的时间会发生相转变现象,即呈现出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的状态,得到凝胶粉,其具有油包裹水的微观结构。
1.4将步骤1.3制备的凝胶粉加入到步骤1.1中制备的水泥基础粉料中,施加适当的机械压力使气凝胶粉释放出水分,直至达到镁水泥成型所需要的水分要求。
硼砂用量对磷酸镁水泥成型的影响结果列于表3中。
表3、硼砂的用量对磷酸镁水泥成型的影响
如表3所示,若让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结构的凝胶粉释放出水,需要一定的机械压力方可以实现,当无压力自然状态下,水分无法从气凝胶中出来,混合粉体无法发生反应,最终无法成成型,只是呈现出一种无法凝固的浆料状态;当提供一定的机械压力,水分会持续从二氧化硅气凝胶包裹水结构的凝胶粉中出来,使粉体发生反应,并持续放出热量,最终先初凝后终凝,此周期在30-40分钟,这样再具体铺设路面时,会有足够的可操作时间,节约成本,并且可以达到良好的铺设效果。
虽然以上以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水泥的类似处理,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者修改,所做的各种变形或者修改的等价形式,同样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成:
A.由300份的重烧氧化镁或者重烧菱镁矿、100-215份的磷酸二氢钾、20-60份缓凝剂混合后形成的水泥基础粉料A;
B.由200份水、5-20份聚合物乳液、1-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合物乳液B;
C.10-2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其与聚合物乳液B混匀后形成呈粉状的凝胶粉C,
当将凝胶粉C加入到水泥基础粉料A中并施加机械压力后,凝胶粉C释放出水分,使磷酸镁水泥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乳液选自氯丙乳液、丁苯橡胶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苯丙乳液、聚乙烯乙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选自下组:硼砂、硼酸、硼砂与硼酸的混合物、或者硼砂与聚磷酸钠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下组: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l6638脂肪酸钠、油酸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疏水型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础粉料A与所述凝胶粉C混合一起,形成改性磷酸镁水泥原料D。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重烧氧化镁或者重烧菱镁矿、磷酸二氢钾、缓凝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泥基础粉料A;
2)将水、聚合物乳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到聚合物乳液B;
3)将二氧化硅气凝胶分批加入到上述的聚合物乳液B中,得到凝胶粉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液呈现出细小均匀的泡沫作为聚合物乳液B形成的标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生相转变现象,作为凝胶粉C形成的标准。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聚合物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在水泥道路修补中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84960.7A CN113149485B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84960.7A CN113149485B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49485A true CN113149485A (zh) | 2021-07-23 |
CN113149485B CN113149485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76877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84960.7A Active CN113149485B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4948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31895A (zh) * | 2022-09-05 | 2022-10-25 | 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防水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CN115849858A (zh) * | 2022-12-26 | 2023-03-28 | 中发创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气凝胶前驱体复合镁基胶凝剂的保温浆料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5953A (en) * | 1994-03-31 | 1999-01-05 | The Regen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erogel composit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1244815A (zh) * | 1996-12-13 | 2000-02-16 | 诺瑞安有限公司 | 胶结剂的制备、存放和处理 |
CN105314999A (zh) * | 2014-07-29 | 2016-02-10 | 金承黎 | 触变性胶体为模板剂的纳米多孔高温隔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5363396A (zh) * | 2014-08-26 | 2016-03-02 | 金承黎 | 一种气凝胶芯材胶囊和其制成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87683A (zh) * | 2016-11-18 | 2017-04-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提高磷酸镁水泥基材料抗水性能的方法 |
CN107266122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毡增强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65962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绝热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66997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凝胶水性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DE102016012746A1 (de) * | 2016-10-25 | 2018-04-26 | WindplusSonne GmbH | Vorprodukte zur Herstellung von porösen, mineralischen Leichtbaumaterial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rösen, mineralischen Leichtbaumaterialien und ihre Verwendung |
CN111171657A (zh) * | 2020-02-11 | 2020-05-19 | 荆门市诺维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环保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70323A (zh) * | 2020-02-26 | 2020-05-19 | 上海特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裹/释放油性物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05-27 CN CN202110584960.7A patent/CN1131494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55953A (en) * | 1994-03-31 | 1999-01-05 | The Regen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erogel composit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1244815A (zh) * | 1996-12-13 | 2000-02-16 | 诺瑞安有限公司 | 胶结剂的制备、存放和处理 |
CN105314999A (zh) * | 2014-07-29 | 2016-02-10 | 金承黎 | 触变性胶体为模板剂的纳米多孔高温隔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5363396A (zh) * | 2014-08-26 | 2016-03-02 | 金承黎 | 一种气凝胶芯材胶囊和其制成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66122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毡增强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65962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绝热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66997A (zh) * | 2016-04-08 | 2017-10-20 | 南京唯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凝胶水性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DE102016012746A1 (de) * | 2016-10-25 | 2018-04-26 | WindplusSonne GmbH | Vorprodukte zur Herstellung von porösen, mineralischen Leichtbaumaterial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rösen, mineralischen Leichtbaumaterialien und ihre Verwendung |
CN106587683A (zh) * | 2016-11-18 | 2017-04-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提高磷酸镁水泥基材料抗水性能的方法 |
CN111171657A (zh) * | 2020-02-11 | 2020-05-19 | 荆门市诺维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环保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70323A (zh) * | 2020-02-26 | 2020-05-19 | 上海特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裹/释放油性物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31895A (zh) * | 2022-09-05 | 2022-10-25 | 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防水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CN115231895B (zh) * | 2022-09-05 | 2023-09-08 | 辽宁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防水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CN115849858A (zh) * | 2022-12-26 | 2023-03-28 | 中发创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气凝胶前驱体复合镁基胶凝剂的保温浆料 |
CN115849858B (zh) * | 2022-12-26 | 2023-11-28 | 中发创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气凝胶前驱体复合镁基胶凝剂的保温浆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49485B (zh) | 2022-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a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foamed concrete based on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 |
Alghamri et al. | Preparation and polymeric encapsulation of powder mineral pellets for self-healing cement based materials | |
KR101838757B1 (ko) | 고성능 또는 초고성능 콘크리트 | |
Zheng et al. |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modified cement composites as concrete repair mortar | |
CN107056225A (zh) | 一种磷酸盐水泥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Alvarez et al. | Microstructur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fibres reinforced cement mortars with partial metakaolin and limestone addition | |
WO2009117502A2 (en) | Modifier for concrete and cement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 |
CN113149485A (zh) | 一种制备氯丙乳液改性磷酸镁水泥的方法 | |
CN108863261A (zh) | 氟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Pang et al. | Cement-based ductile rapid repair material modified with self-emulsifying waterborne epoxy | |
CN102180644A (zh) | 一种无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30347B (zh) | 一种高工作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
Fu et al. | The effects of admixtures on the durability properties of phosphogypsum-based cementitious materials | |
JP2021181402A (ja) | 非ポルトランドセメント系材料を調製して塗布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Huang et al.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strength and water-resistant waterborne epoxy resin/magnesium oxychloride composite based on cross-linked network structure | |
CN109180053B (zh) | 一种低回弹早强型液体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
Sivakumar | Effect of polymer modification on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 |
CN106927780B (zh) | 一种磷酸盐水泥基超韧纤维低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18360A (zh) | 用于低温环境的硫铝酸盐水泥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Khalil et al. |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lightweight geopolymer concrete | |
Ren et al. | Performance study and effect mechanism of red mud manufactured sand foam concrete using a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 |
Xu et al. | Effects of additiv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rheology, and printing properties of Pcc-based 3DPMs | |
CN104909602B (zh) | 一种用于氯氧镁水泥的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A2940336C (en) | Dry mortar, mortar slur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mi-rigid coatings | |
JP2005008464A (ja) | セメント被覆粒状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