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47545B -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7545B
CN113147545B CN202110503966.7A CN202110503966A CN113147545B CN 113147545 B CN113147545 B CN 113147545B CN 202110503966 A CN202110503966 A CN 202110503966A CN 113147545 B CN113147545 B CN 113147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assembly
telescopic
plate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39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7545A (zh
Inventor
唐友名
孙冠豫
王平
张义
谢祥键
朱涛
毛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5039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7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7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79Head-rests with additional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head-rest positioning, e.g. 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主体,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摆动组件;所述主体构造成通过所述摆动组件,在防护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摆动组件具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与伸缩组件相适配连接,在控制组件驱使所述伸缩组件伸长时,所述摆动板向前向内摆动,对应所述主体为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或者在所述伸缩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摆动板向后向外展开,对应所述主体为展开状态。通过控制摆动板的摆动,以使主体具有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从而解决现有头枕缺失侧向防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挥鞭伤为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资料统计表明挥鞭伤的发生率与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呈正相关,尤其以追尾事故高发。在追尾过程中,在碰撞瞬间,车身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由于靠背的阻碍和头部的惯性,躯体胸部向前运动并有上提的趋势,而头部水平向后运动,导致出现颈椎下部伸展而上部弯曲的反“S"形出现,随后头部继续后仰,整个颈部伸展。在有头枕的情况下,头部与头枕接触并继续后仰,但是头枕的存在阻止了这种趋势的继续,在头枕的反弹作用下,头部开始向前运动。如果没有头枕,头部将进一步后仰,颈部伸展达到极限。然后开始反向运动。
由此可见,头枕是一种兼顾驾驶舒适性与保护乘员头部安全的防护用品。挥鞭伤虽然不像头部和胸部受伤那样致命,但是很难完全治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因此,舒适又安全的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安全装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头枕多是根据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以纵向位移来保护乘员头部。如中国专利CN105346417A公开的“一种保护汽车乘员颈部安全的主动头枕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直接和汽车安全系统连通;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处于一个危险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将命令传输至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伸张,带动头板向前移动,使得头枕的支撑部分相乘员头部靠近,进而实现提前限制在追尾碰撞时他头部相对与上躯干向后运动,避免碰撞发生时气缸的启动不及时而导致的挥鞭伤发生;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间距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控制气缸回缩,即气缸输出端带动头板向后移动,进而使得乘员的头部以及头枕的支撑部分复位,无需手动操作,实现头枕防护与汽车安全系统的同步。在该方案中,仅通过纵向位移来保护乘员头部,而缺失其他方位的防护,在发生侧向撞击时,不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旨在改善现有头枕缺失侧向防护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头枕,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主体,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摆动组件;所述主体构造成通过所述摆动组件,在防护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摆动组件具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与伸缩组件相适配连接,在控制组件驱使所述伸缩组件伸长时,所述摆动板向前向内摆动,对应所述主体为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或者在所述伸缩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摆动板向后向外展开,对应所述主体为展开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组件沿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对称配置有两组,在所述主体处于防护状态时,所述主体靠近用户的表面呈U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靠近座椅侧设有固定板,所述摆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相铰接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工作缸以及套设在所述工作缸内部的伸缩管,所述工作缸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连接,另一端配置有用以抵接所述摆动板的滑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与所述伸缩管相铰接设置,所述滑块配置成通过所述伸缩管,沿所述滑动槽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管靠近所述固定板侧设有铁块,所述工作缸靠近所述摆动板侧设有隔板,所述伸缩管贯穿所述隔板配置,所述隔板的远离所述铁块侧容置有电磁线圈绕组,所述伸缩管构造成在所述电磁线圈绕组通电时,沿所述工作缸的轴线向靠近所述摆动板侧伸出。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铁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在所述电磁线圈绕组断电时,驱使所述伸缩管回位至初始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铁块与所述伸缩管焊接,所述伸缩管构造成在所述铁块与所述隔板相抵接时,所述伸缩管的伸出所述工作缸的长度最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线圈绕组与所述控制组件相电连接,通过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组件,以使所述电磁线圈绕组通电。
另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头枕,所述头枕配置于所述座椅本体靠近用户头部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头枕,通过控制摆动板的摆动,以使主体具有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在发生车辆碰撞时,能够头部的从后方以及侧面给予用户头部支撑,从而避免在发生车辆侧面碰撞时,没有侧面防护,导致用户的头部发生位移,造成挥鞭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隐藏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伸缩管在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伸缩管在伸长状态的示意图。
图标:100-主体;110-固定板;200-摆动组件;210-摆动板;211-凸部;212-滑动槽;300-伸缩组件;310-工作缸;311-隔板;320-伸缩管;321-铁块;330-滑块;340-电磁线圈绕组;35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主体100,主体100的表面由具有弹性的材料缝合而成,其容纳空间与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用海绵填充,不仅限于此。摆动组件200配置在容纳空间内,主体100构造成通过该摆动组件200,在防护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摆动组件200具有摆动板210,摆动板210与伸缩组件300相适配连接,在控制组件(图未示)驱使伸缩组件300伸长时,摆动板210向前向内(以靠近用户侧的方向为前方)摆动,此时主体100为防护状态,主体100随摆动板210向前向内凸起或者在伸缩组件300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摆动板210向后(以远离用户侧的方向为后方)向外展开,此时主体100为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摆动板210的摆动,以使主体100具有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在发生车辆碰撞时,能够从头部的后方以及侧面给予用户头部支撑,从而避免在发生车辆侧面碰撞时,没有侧面防护,导致用户的头部发生位移,造成挥鞭伤。
具体地,摆动组件200沿主体100的中心线对称配置有两组,在主体100处于防护状态时,主体100靠近用户的表面呈U型。用户的头部可置于U型内,以使头部的后部以及侧面限位,不会发生较大的位移,造成人体的伤害。在展开状态时,本体为中部略微凹陷,符合人体工程学,有利于人体颈部的放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100靠近座椅侧设有固定板110(与本体外周缘相仿形设置的平板),摆动板210与固定板110相铰接配置,通过伸缩组件300控制摆动板210与固定板110之间的夹角。其中,固定板110和摆动板210均采用硬质板,以确保摆动板210摆动时的稳定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摆动板210靠近用户侧设有均匀凸设有若干个截面呈半球状的凸部211,用以增大摆动板210与主体100内的填充海绵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海绵按期望的方向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伸缩组件300包括工作缸310以及套设在工作缸310内部的伸缩管320,工作缸310其一端与固定板110相适配连接,另一端配置有用以抵接摆动板210的滑块330。摆动板210靠近固定板110侧设有滑动槽212,滑块330与伸缩管320相铰接设置,滑块330配置成通过伸缩管320,沿滑动槽21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缸310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10固定连接,以使伸缩管320的伸缩方向确定,伸缩管320向工作缸310的外侧伸长时,滑块330沿滑动槽212移动并抵接摆动板210向前向内摆动;在伸缩管320回复到初始位置时,滑块330对摆动板210具有拉力,以使摆动板210向后向外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滑块330设有凸缘,滑动槽212为T型槽,滑块330的凸缘与T型槽型适配卡合,以使滑块330在伸缩管320伸长时,能够抵接摆动板210摆动。在伸缩管320回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滑块330能够对摆动板210施力,使得摆动板210复位。
优选地,参照图7,伸缩管320靠近所述固定板110侧设有铁块321,工作缸310靠近摆动板210侧设有隔板311,伸缩管320贯穿所述隔板311配置,隔板311的远离铁块321侧容置有电磁线圈绕组340,伸缩管320构造成在电磁线圈绕组340通电时,沿工作缸310的轴线向靠近摆动板210侧伸出。其中,电磁线圈绕线组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吸引铁块321朝电磁线圈绕线组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管320为铝制管,铁块321焊接在伸缩管320上,铁块321朝电磁线圈绕线组方向移动时,伸缩管320向工作缸310的外侧伸长。
较佳地,铁块321与固定板110之间设有弹性件350(例如,弹簧),在电磁线圈绕组340断电时,驱使伸缩管320回位至初始位置。例如,电磁线圈绕组340通电时,铁块321克服弹性件350的弹力朝靠近电磁线圈绕组340的方向移动;电磁线圈绕组340断电时,弹性件350提供回复力将铁块321拉回至初始位置。
需要提到的是,伸缩管320构造成在铁块321与隔板311相抵接时,伸缩管320的伸出工作缸310的长度最长。容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板311的设置以限制伸缩管320的移动距离,从而控制摆动板210摆动的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磁线圈绕组340与控制组件(例如PCB板)相电连接,通过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号输送至控制组件,以使电磁线圈绕组340通电。其中,碰撞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头枕,头枕配置于座椅本体靠近用户头部的位置。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的主体,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摆动组件;所述主体构造成通过所述摆动组件,在防护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摆动组件具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与伸缩组件相适配连接,在控制组件驱使所述伸缩组件伸长时,所述摆动板向前向内摆动,对应所述主体为向前向内凸起的防护状态;或者在所述伸缩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摆动板向后向外展开,对应所述主体为展开状态;
其中,所述主体靠近座椅侧设有固定板,所述摆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相铰接配置;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工作缸以及套设在所述工作缸内部的伸缩管,所述工作缸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连接,另一端配置有用以抵接所述摆动板的滑块;所述摆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与所述伸缩管相铰接设置,所述滑块配置成通过所述伸缩管,沿所述滑动槽移动;所述伸缩管靠近所述固定板侧设有铁块,所述工作缸靠近所述摆动板侧设有隔板,所述伸缩管贯穿所述隔板配置,所述隔板远离所述铁块侧容置有电磁线圈绕组,所述伸缩管构造成在所述电磁线圈绕组通电时,沿所述工作缸的轴线向靠近所述摆动板侧伸出;所述电磁线圈绕组与所述控制组件相电连接,通过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组件,以使所述电磁线圈绕组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沿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对称配置有两组,在所述主体处于防护状态时,所述主体靠近用户的表面呈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在所述电磁线圈绕组断电时,驱使所述伸缩管回位至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与所述伸缩管焊接,所述伸缩管构造成在所述铁块与所述隔板相抵接时,所述伸缩管的伸出所述工作缸的长度最长。
5.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枕,所述头枕配置于所述座椅本体靠近用户头部的位置。
CN202110503966.7A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Active CN113147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3966.7A CN113147545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3966.7A CN113147545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545A CN113147545A (zh) 2021-07-23
CN113147545B true CN113147545B (zh) 2023-04-14

Family

ID=7687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3966.7A Active CN113147545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75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4310B (zh) * 2009-12-30 2011-06-22 张士平 二轮摩托车自动防侧翻安全装置
CN102407789B (zh) * 2011-11-18 2013-10-23 江苏大学 电磁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98934U (zh) * 2014-12-06 2015-06-17 华蓥市正大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05782393A (zh) * 2016-03-25 2016-07-20 柳超 一种电磁伸缩杆
CN105691260B (zh) * 2016-03-31 2019-05-31 辽宁尚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US9950652B2 (en) * 2016-04-27 2018-04-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elescoping head restraint
CN208446166U (zh) * 2018-05-28 2019-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一种农业育种教学的环境模拟装置
CN210881935U (zh) * 2019-11-26 2020-06-30 广州车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云台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545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04926B2 (ja) 車両の座席
US8608243B2 (en) Vehicle seat
US20130278028A1 (en) Head-rest of a vehicle seat
EP1368210B1 (en) Safety head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130119874A (ko)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N113147545B (zh) 一种头枕及汽车座椅
US9550438B2 (en) Headrests and vehicle seats having the same
CN20150627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04169126B (zh) 意图接合到机动车辆的座椅的儿童汽车座椅
CN106671838B (zh) 车辆用碰撞保护型座椅、车辆碰撞保护系统和车辆
US8256838B2 (en) Active headrest
EP2361801B1 (en) Active headrest
CN101712290A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JP2008212397A (ja)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構造
JP2001163101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KR100550772B1 (ko)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장치
JPS58121913A (ja) 車輌用座席のヘツドレスト装置
JP2019038375A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20020140271A1 (en) Transparent automobile headrest
CN111559336A (zh) 扶手箱总成、扶手箱安全气囊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9776240U (zh) 一种安全式儿童用头枕
KR200330595Y1 (ko) 보조 헤드레스트
CN215621555U (zh) 车辆的座椅安全装置及车辆
JP2019151276A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549424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