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40824A -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0824A
CN113140824A CN202110343808.XA CN202110343808A CN113140824A CN 113140824 A CN113140824 A CN 113140824A CN 202110343808 A CN202110343808 A CN 202110343808A CN 113140824 A CN113140824 A CN 113140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late
liquid cooling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38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0824B (zh
Inventor
汤超龙
王志强
许达理
程辉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38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0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0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0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所述电池模组具体包括:液冷板、侧板以及端板;其中,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冷却通道,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内至少设置有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包括有多个电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集成度较高,而且,维修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一种电池系统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模组中,由于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数量较少,在将多个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很容易增加电池系统的结构件占比,降低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为了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包括有多排电芯的大电池模组应运而生。
现有的技术中,由于大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数量较多,模组的体积较大,因此,大电池模组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高,为了及时散热,需要在电池模组的底部安装独立的液冷板。
然而,对于现有的大电池模组来说,由于其体积较大,电池模组的底部通常粘接在下箱体的液冷板上。这样,不仅会增大整个电池模组的高度,影响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布局。而且,一旦在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将电池模组和下箱体进行整体的更换,电池模组的维修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一种电池系统和一种车辆,至少解决电池模组的高度加高且维修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侧板以及端板;其中,
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冷却通道,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
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容纳空间内至少设置有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包括有多个电芯。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片;其中,所述绝缘片嵌设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
可选地,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端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冷板上还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液冷板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结构胶粘接于所述电芯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线束隔离板;其中,
所述线束隔离板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芯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芯之间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束隔离板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保护件;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在所述电芯的温度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电保护件熔断。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可以包括多个电芯,也即,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数量较多,能量密度较高,集成度较高,结构件占比较小。所述电池模组用于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所述电池系统的集成度,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重量和成本。而且,通过将液冷板集成至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便于所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布局。而且,由于将液冷板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上,避免了将电池模组粘接于下箱体的操作,在所述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更换所述电池模组,降低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维修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局部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液冷板,101-底板,102-冷却通道,103-进水管,104-出水管,105-上盖,106-通孔,11-侧板,111-安装板,112-安装孔,12-端板,13-电芯,14-线束隔离板,15-盖板,16-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能够给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新能源车辆提供动力。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局部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池模组具体可以包括:液冷板10、侧板11以及端板12;其中,
液冷板10可以包括底板101和设置于底板101上的冷却通道102,底板10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
侧板11连接在底板1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端板12连接在底板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底板101、侧板11和端板12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冷却通道10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容纳空间内至少设置有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包括有多个电芯13。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可以包括多个电芯13,也即,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13的数量较多,能量密度较高,结构件占比较小。在所述电池模组用于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所述电池的集成度,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重量和成本。而且,通过将液冷板10集成至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便于所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布局。而且,由于将液冷板10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上,避免了将电池模组粘接于下箱体的操作,在所述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更换所述电池模组,降低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维修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仅示出了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排电芯13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13的排数还可以为3排、4排或者6排等,每排电芯中的电芯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每排电芯的数量可以为10至30中的任一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每排电芯中的电芯13的具体数值可以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侧板11和端板12可以用于作为所述电池模组的框架,用于固定电芯13。端板12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用于夹紧电芯13。而侧板11则可以与电芯13的侧面进行粘接,以将电芯13固定在侧板11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端板12可以与侧板11焊接连接;端板12、侧板11与底板101焊接连接,以实现对于多个电芯13的固定。而且,可以使得液冷板10用于充当所述电池模组底部的结构件,提高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而且,还避免了在电池模组上额外设置底部结构件的设计,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结构件占比,提高了所述电池模组的集成程度。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线束隔离板14;其中,线束隔离板14分别与每个电芯13连接,以实现电芯13之间的电连接,使多个电芯13建立串联和并联的电路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线束隔离板14可以设置在电芯13的顶部,也可以嵌设在多个电芯13之间的间隙内,以进一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线束隔离板14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保护件;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电芯13的温度,在所述电芯的温度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电保护件熔断,以保护线束隔离板14内的线束。
示例地,所述电保护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保险丝、断路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电保护件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盖板15,盖板15可以覆盖在线束隔离板14上,以避免外界的异物或者水汽滴落在显示隔离板14上导致的短路或者其他故障,以提高线束隔离版14的使用安全。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绝缘片16;其中,绝缘片16可以嵌设于端板12与电芯13之间,隔离电芯13与端板12,避免电芯13工作时的高压外露,提高所述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而且,还可以避免电芯13与端板12之间发生短路的故障,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
如图3所示,液冷板10可以包括底板10以及设置在底板101上的多个冷却通道102。
示例地,液冷板10可以为一种铝材焊接而成的液冷板,其内部有翅片隔离出来的冷却通道102在液冷板10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冷却通道102内可以充满冷却介质,并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102内的流通实现散热或者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仅示出了液冷板10为翅片式液冷板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热管理的需要,液冷板10还可以为冲压液冷板或者型材液冷板等其他形式的液冷板,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液冷板10的具体结构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液冷板10可以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结构胶粘接于电芯13的底部,以填充电芯13与液冷板10之间的间隙,提高液冷板10与电芯13之间的导热均匀性,以提高液冷板10内的冷却介质冷却或者加热电芯13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液冷板10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结构胶粘接于电芯13的底部的情况下,还可以避免将液冷板10焊接在侧板11底部的操作,取消部分焊接的工作量,进而,可以提高所述电池模组的加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将液冷板10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内,液冷板10的厚度可以设计成较薄,面积可以设计成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将液冷板10做薄后,可以减少所述电池模组对高度空间的要求。而将液冷板10的面积做小之后,液冷板10的整体平面度可以提高。而在液冷板10的整体平面度提高的情况下,液冷板10与电芯13底部之间的间隙较小,液冷板10与电芯13底部之间的导热胶可以涂得较薄,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
在实际应用中,在液冷板10的面积较小且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小液冷板10的重量,而且,液冷板10在侧板11和端板12的保护下,液冷板10可以做更多的拓扑优化,结构强度要求可以降低,同时,可以取消传统方案的弹性元件,对电池系统整体来说,集成度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液冷板10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内,液冷板10与电芯13底部的液冷间隙要求较低,电芯13与液冷板10之间的贴合较为均衡,从而,提高了液冷板10的散热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工装将电芯13与液冷板10限定在一定的尺寸后,再焊接液冷板的位置,实现方式较为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冷板10上还设置有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可以与冷却通道102连通,进水管103可以用于将冷却介质导入冷却通道102,出水管104用于将冷却通道102内的冷却介质导出。
可选地,如图3所示,液冷板10还可以包括上盖105,上盖105可以覆盖在冷却通道102上,以保护冷却通道102,避免冷却通道102直接与电芯103的底部连接。示例地,上盖105在与进水管103、出水管10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06,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可以分别穿设通孔106。
如图4所示,端板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水管103可以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出水管104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以使得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可以分别穿设于端板12内,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池模组的集成度,节省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空间。而且,将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集成在端板12内,可以用端板12来保护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避免运输过程或者装配过程中发生的磕碰损坏到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仅实处了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增加液冷板10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芯13的极柱朝向,液冷板1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的位置,例如,液冷板1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或者侧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液冷板10在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具体位置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侧板11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安装板111,安装板111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112,安装孔112可以用于紧固件穿设,以通过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电池模组连接至车身上,便于所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安装固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将电池模组粘接于下箱体的操作,在所述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更换所述电池模组即可,维修成本较低。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可以包括多个电芯,也即,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数量较多,能量密度较高,结构件占比较小。在所述电池模组用于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所述电池的集成度,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重量和成本。而且,通过将液冷板集成至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便于所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布局。而且,由于将液冷板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上,避免了将电池模组粘接于下箱体的操作,在所述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更换所述电池模组,降低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维修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维护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结构与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可以包括多个电芯,也即,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数量较多,能量密度较高,结构件占比较小。在所述电池模组用于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所述电池的集成度,降低所述电池系统的重量和成本。而且,通过将液冷板集成至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便于所述电池模组在车辆上的布局。而且,由于将液冷板集成在所述电池模组上,避免了将电池模组粘接于下箱体的操作,在所述电池模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更换所述电池模组,降低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维修难度,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维护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系统的结构与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电池系统的结构相同,有益效果也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侧板以及端板;其中,
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冷却通道,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
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容纳空间内至少设置有至少两排电芯,每排电芯包括有多个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片;其中,所述绝缘片嵌设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端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上还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结构胶粘接于所述电芯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线束隔离板;其中,
所述线束隔离板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芯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芯之间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隔离板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保护件;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在所述电芯的温度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电保护件熔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
9.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
CN202110343808.XA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113140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3808.XA CN113140824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3808.XA CN113140824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824A true CN113140824A (zh) 2021-07-20
CN113140824B CN113140824B (zh) 2022-10-14

Family

ID=7681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3808.XA Active CN113140824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082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1948A (zh) * 2021-08-02 2021-11-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4256549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114435104A (zh) * 2022-03-10 2022-05-06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车辆底盘组件及汽车
US20220209323A1 (en) * 2020-12-28 2022-06-30 Hyundai Mobis Co., Ltd. Battery module cooling structur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59470U (zh) * 2015-11-03 2016-04-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US20180048039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NextEv USA, Inc. Battery module housing having an integrally-formed cooling plate
CN108832053A (zh) * 2018-07-25 2018-11-16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709040U (zh) * 2018-12-30 2019-11-29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电池模组
CN111477936A (zh) * 2020-04-30 2020-07-31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和车辆
CN211828940U (zh) * 2020-04-30 2020-10-3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111933846A (zh) * 2020-07-28 2020-11-1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液冷系统的电池包箱体和电动车辆
CN111952691A (zh) * 2020-07-14 2020-11-17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结构及汽车电池
CN212230488U (zh) * 2020-05-29 2020-12-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电动车
CN212366087U (zh) * 2020-06-10 2021-01-15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59470U (zh) * 2015-11-03 2016-04-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US20180048039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NextEv USA, Inc. Battery module housing having an integrally-formed cooling plate
CN108832053A (zh) * 2018-07-25 2018-11-16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709040U (zh) * 2018-12-30 2019-11-29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电池模组
CN111477936A (zh) * 2020-04-30 2020-07-31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和车辆
CN211828940U (zh) * 2020-04-30 2020-10-3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212230488U (zh) * 2020-05-29 2020-12-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电动车
CN212366087U (zh) * 2020-06-10 2021-01-15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111952691A (zh) * 2020-07-14 2020-11-17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液冷板结构及汽车电池
CN111933846A (zh) * 2020-07-28 2020-11-1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液冷系统的电池包箱体和电动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09323A1 (en) * 2020-12-28 2022-06-30 Hyundai Mobis Co., Ltd. Battery module cooling structure
US11888133B2 (en) * 2020-12-28 2024-01-30 Hyundai Mobis Co., Ltd. Battery module cooling structure
CN113611948A (zh) * 2021-08-02 2021-11-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3611948B (zh) * 2021-08-02 2023-10-3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4256549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114256549B (zh) * 2021-12-20 2023-04-14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114435104A (zh) * 2022-03-10 2022-05-06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车辆底盘组件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824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0824B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KR102416527B1 (ko) 일체형 냉매 회로 부재를 갖는 프레임 프로파일을 포함한 전지 팩
US9722216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KR102050025B1 (ko) 냉각수 직접 접촉 냉각 방식의 배터리 팩
EP3346517A1 (en) Battery system
US20220285755A1 (en) Top Cooling Type Battery Pack
KR20190064835A (ko) 배터리 팩
KR20120016590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20100109871A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CN215644661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US20210135175A1 (en) Cell-seating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4016711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21428015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113097639A (zh) 一种电池包
CN111934052A (zh) 液冷软包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KR102464825B1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3285137B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09375636U (zh) 信号传输件、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09526135U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件、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22735084U (zh) 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11435716A (zh) 电池系统及其安装壳和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车辆
CN111435724A (zh) 电池模组以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18005124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15500306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光伏接线盒
CN219267752U (zh) 液冷板及具有该液冷板的液冷散热pack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