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7686B -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7686B CN113137686B CN202110458581.3A CN202110458581A CN113137686B CN 113137686 B CN113137686 B CN 113137686B CN 202110458581 A CN202110458581 A CN 202110458581A CN 113137686 B CN113137686 B CN 1131376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adsorption component
- component
- air purifier
- ad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包括设置于机体中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固设有内腔中空的固定壳体;固定壳体沿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组件,固定壳体设置有吸附组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穿过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闭组件,固定壳体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封闭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固定壳体垂直于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穿过的第二开口,机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门板,机体中还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依次通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移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实现了空气净化器工作的过程中对吸附组件进行更换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 .5、粉尘、花粉等,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通常包括风机及过滤部等,使用时,空气净化器中的风机将室内空气吸入于机体中,经过层层过滤后再经由机器的排风口排出,完成对室内空气的置换。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部通常包括吸附板,吸附板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及更换,相关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需要先使空气净化器停止工作,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空气净化器工作的过程中对吸附组件进行更换,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自机体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向机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段、风机段以及高效过滤段,所述初效过滤段、风机段以及高效过滤段的分布方向为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所述初效过滤段包括设置于机体中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固设有内腔中空的固定壳体;
所述固定壳体沿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固定壳体设置有吸附组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闭组件,所述固定壳体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封闭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
所述固定壳体垂直于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开口侧固定于机体的内侧壁,所述机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门板,所述机体中还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依次通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移动至机体外侧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净化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初效过渡段中的吸附组件需要拆卸及更换时,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开启后,通过驱动组件使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的内腔中,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的内腔中后,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关闭,开启门板,并通过驱动组件将吸附组件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移动至机体外侧,取下吸附组件,并通过驱动组件将新的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内腔中,关闭门板,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开启后,通过驱动组件将新的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外侧,再通过控制组件将第一开口关闭,实现空气净化器工作的过程中,对吸附组件的更换,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内侧设置有与其内壁间隔设置的引导板,使所述引导板与固定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引导板上开设有用于使第一开口暴露的让位槽,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用于控制第一开口的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柔性板本身的柔性,使其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并沿第二通道移动,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柔性板于第二通道中移动,实现第一开口的启闭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于固定壳体中的第一控制杆和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于固定壳体中的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同时与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开口的开设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均设置为伸缩杆,所述第一控制杆背向第一铰接轴的一端和第二控制杆背向第二铰接轴的一端分别与柔性板沿其移动方向的两端铰接,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分别绕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转动,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带动柔性板沿第二通道移动,同时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分别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实现对柔性板的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沿第一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于固定壳体内腔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控制杆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二控制杆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于固定壳体内腔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控制杆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控制组件影响吸附组件于固定壳体内腔中的移动,同时增加了控制组件与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吸附组件上方且用于驱动吸附组件竖向移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杆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吸附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固定壳体中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位于固定壳体中且用于驱动吸附组件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吸附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吸附组件移动时,在第一开口开启后,通过第一液压缸控制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内腔中,吸附组件完全移动至固定壳体内腔中后,解除第一液压缸与吸附组件之间的连接,同时使第二液压缸与吸附组件连接,控制第一液压缸移动至固定壳体外侧并关闭第一开口,关闭第一开口后,开启门板,通过第二液压缸控制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外侧,解除第二液压缸与吸附组件之间的连接,将吸附组件取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板和设置于吸附板外侧的金属外框,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固设于第一液压缸的杆部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固设于第二液压缸的杆部的第二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电磁铁的通电和断电实现吸附组件与第一液压缸的杆部或吸附组件与第二液压缸的杆部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沿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壳体依次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一腔室内形成第一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了气流于第一腔室内的移动路径,增加了对气流中的污染物的吸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的外侧壁呈锯齿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腔室内的气流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漫反射作用,使得声音的传播力减弱,对噪音起到了一定的稀释作用,使空气净化器具有减弱噪音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开启后,通过驱动组件使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的内腔中,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的内腔中后,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关闭,开启门板,并通过驱动组件将吸附组件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移动至机体外侧,取下吸附组件,并通过驱动组件将新的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内腔中,关闭门板,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封闭组件动作,将第一开口开启后,通过驱动组件将新的吸附组件移动至固定壳体外侧,再通过控制组件将第一开口关闭,实现空气净化器工作的过程中,对吸附组件的更换,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
2.由于柔性板本身的柔性,使其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并沿第二通道移动,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柔性板于第二通道中移动,实现第一开口的启闭的控制;
3.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分别绕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转动,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带动柔性板沿第二通道移动,同时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分别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实现对柔性板的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显示机体内腔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显示初效过滤段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吸附组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显示控制组件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第一腔室;111、进风口;112、第三开口;113、门板;114、第一通道;12、第二腔室;121、风机;13、第三腔室;131、凸起;14、第四腔室;141、出风口;142、高效过滤器;143、静压消声箱;15、电机支撑架;16、连接板;2、固定壳体;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3、吸附组件;31、吸附板;32、金属外框;321、边框;322、连接框;323、圆盘;4、引导板;41、让位槽;42、条形槽;43、第二通道;5、柔性板;51、连接槽;52、连接轴;53、连接块;6、控制组件;61、第一铰接轴;62、第一电机;63、第一控制杆;631、套管;632、滑杆;64、第二铰接轴;65、第二电机;66、第二控制杆;7、驱动组件;71、第一液压缸;72、第一电磁铁;73、第二液压缸;74、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结合图1和图2,包括竖向设置的机体1,机体1的内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和第四腔室14,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第四腔室14和第五腔室分别对应初效过滤段、风机段、紊流消音段和高效过滤段,第一腔室11的底端侧壁上有呈网状设置的进风口111,高效过滤段顶端设置有出风口141,出风口141间隔设置有两个。
第一腔室11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一腔室11中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固定壳体2,固定壳体2呈矩型设置,本实施例中,固定壳体2设置为三个。多个固定壳体2于第一腔室11的两侧依次交错设置,固定壳体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固定壳体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1的内侧壁固定,固定壳体2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距离,且固定壳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腔室1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使第一腔室11内形成呈蛇形设置的第一通道114,延长了气流于第一腔室11内的移动路径。进风口111设置于第一通道114的入口端。
结合图3和图4,固定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吸附组件3,吸附组件3包括吸附板31和固定于吸附板31外侧的金属外框32。本实施例中,吸附板31设置为用于吸附大颗粒灰尘等污染物的活性炭板。金属外框32包括沿吸附板31的周向设置的边框321和焊接固定于边框321内侧的连接框322,连接框322于吸附板31厚度方向的两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框322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圆盘323。
参照图3,固定壳体2顶端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通过的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为矩形,第一开口21与固定壳体2的四个边缘处均留有距离,吸附组件3处于工作状态时,吸附组件3的下部位于第一开口21中。固定壳体2沿其方向与机体1固定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通过的第二开口22,第一腔室11上与第二开口2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通过的第三开口112,机体1的外侧壁上于第三开口112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用于将第三开口112封严的门板113,门板113自由端的外侧壁与机体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门板113锁紧的锁扣,锁扣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3和图5,固定壳体2内侧设置有引导板4,引导板4设置为与固定壳体2内腔厚度方向的两侧壁以及固定壳体2内腔与第二开口22相对的侧壁相对应的U型板,引导板4沿固定壳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于机体1的内侧壁,引导板4沿固定壳体2宽度方向靠近第二开口22的侧壁固定连接于机体1的内侧壁,引导板4与固定壳体2的内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呈U型设置的第二通道43。引导板4顶端开设有用于使第一开口21暴露的让位槽41,让位槽41设置为通槽。
第二通道43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开口21封严的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第二通道43中的柔性板5,柔性板5能将第一开口21封严,由于柔性板5自身的柔性,使得柔性板5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通道43移动,将第一开口21开启。
结合图3、图6和图7,固定壳体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柔性板5移动的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壳体2中的第一铰接轴61,第一铰接轴61沿固定壳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机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架15,电机支撑架1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2,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伸入于第一腔室11中且与第一铰接轴61同轴固定,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圈。第一铰接轴61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控制杆63,第一控制杆63沿第一铰接轴61的径向设置,两个第一控制杆63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1的两侧。第一控制杆63设置为伸缩杆,第一控制杆63包括与第一铰接轴61固定的套管631和滑移连接于套管631中的滑杆632,滑杆632与套管631同轴设置。
控制组件6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壳体2中的第二铰接轴64,第二铰接轴64沿固定壳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电机支撑架1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5,第二电机65的输出轴伸入于第一腔室11中且与第二铰接轴64同轴固定,第二电机65的输出轴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圈。第二铰接轴64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控制杆66,第二控制杆66沿第二铰接轴64的径向设置,两个第二控制杆66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1的两侧,第二控制杆66的结构与第一控制杆6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引导板4上开设有用于对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进行让位的条形槽42,条形槽42为通槽,条形槽42沿引导板4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控制杆63背向第一铰接轴61的一端穿过条形槽42,伸入于第二通道43中且与柔性板5靠近第二开口22的一端铰接,第二控制杆66背向第二铰接轴64的一端穿过条形槽42,伸入于第二通道43中且与柔性板5远离第二开口22的一端铰接。
柔性板5上与第一控制杆6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51,连接槽51中设置有连接轴52,连接轴5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铰接轴61的轴线方向相同,第一控制杆63背向第一铰接轴61的一端固设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套设于连接轴52外侧与连接轴52转动连接,实现第一控制杆63与柔性板5之间的铰接。第二控制杆66与柔性板5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一控制杆63与柔性板5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分别通过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5驱动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分别绕第一铰接轴61的轴线和第二铰接轴64的轴线转动,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带动柔性板5沿第二通道43移动,同时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分别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实现对柔性板5的驱动。
参照图3,机体1中还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依次通过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112移动至机体1外侧的驱动组件7。
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1的内腔侧壁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位于固定壳体2上方,连接板16上固定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液压缸71。第一液压缸71的杆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72,第一电磁铁72用于与金属外框32的上表面连接,吸附组件3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电磁铁72始终与吸附组件3中的金属外框32连接。驱动组件7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壳体2内腔中的第二液压缸73,第二液压缸73沿固定壳体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液压缸73的缸部固定于引导板4朝向第二开口22的侧壁,第二液压缸73的杆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74,第二电磁铁74用于与金属外框32的下表面连接。
结合图1和图2,固定壳体2沿其宽度方向的侧壁以及固定壳体2的下表面均呈锯齿状设置(锯齿于附图中未示出),气流进入于第一腔室11中时,对第一腔室11内的气流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漫反射作用,使得声音的传播力减弱,对噪音起到了一定的稀释作用,使空气净化器具有减弱噪音的效果。
第二腔室12中设置有风机121。
第三腔室1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31,若干凸起131的设置使第三腔室13的内壁凹凸不平,声音经过第三腔室13时,因凸起131的设置,造成声音的紊流,使声音被折射或抵消,起到了消音的作用。
第四腔室14靠近第三腔室13的一侧设置有高效过滤器142,本实施例中,高效过滤器142采用HEPA过滤器。第四腔室14靠近出风口141的一侧设置有静压消声箱143,HEPA过滤器以及静压消声箱143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将空气净化器安装在室外,使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141与室内空间连通,当风机121运转时,室外的空气在风机121的抽吸作用下通过进风口111被吸入机体内,依次经过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和第四腔室14,室外的空气被初效过滤段和高效过滤段过滤成为洁净的空气,经由出风口141输送到室内空间中,对室内施加大于大气压的正压力,通过压差将灰尘、PM2.5、挥发性气体等污染物通过房屋建筑的窗口等向室外挤出,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的实施原理为:
吸附板31需要拆卸及更换时,分别通过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5驱动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分别绕第一铰接轴61的轴线和第二铰接轴64的轴线转动,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带动柔性板5沿第二通道43移动,同时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分别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将第一开口21开启后,通过第一液压缸71控制吸附组件3移动至固定壳体2的内腔中,吸附组件3完全移动至固定壳体2内腔中后,接通第二电磁铁74的电源使第二液压缸73与吸附组件3连接,断开第一电磁铁72的电源解除第一液压缸71与吸附组件3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组件6带动柔性板5移动,将第一开口21关闭后,开启门板113,通过第二液压缸73控制吸附组件3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112,断开第二电磁铁74的电源解除第二液压缸73与吸附组件3之间的连接,将吸附组件3取出;
将新的吸附组件3与第二液压缸73连接,通过第二液压缸73带动新的吸附组件3移动至固定壳体2的内腔中后,关闭门板113,通过控制组件6驱动柔性板5动作,将第一开口21开启后,使第一液压缸71的杆部伸入于固定壳体2的内腔中且与新的吸附组件3连接,解除第二液压缸73与新的吸附组件3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71带动新的吸附板31移动至第一开口21处,再通过控制组件6将第开口关闭,实现空气净化器工作的过程中,对吸附组件3的更换。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上的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41)、自机体(1)靠近进风口(111)的一端向机体(1)靠近出风口(141)的一端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段、风机段以及高效过滤段,所述初效过滤段、风机段以及高效过滤段的分布方向为空气净化器的高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段包括设置于机体(1)中的第一腔室(11),所述第一腔室(11)内固设有内腔中空的固定壳体(2);
所述固定壳体(2)沿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组件(3),所述固定壳体(2)设置有吸附组件(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穿过的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开口(21)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闭组件,所述固定壳体(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封闭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6);
所述固定壳体(2)垂直于空气净化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穿过的第二开口(22),所述固定壳体(2)的第二开口(22)侧固定于机体(1)的内侧壁,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与第二开口(22)相对应的第三开口(112),所述第三开口(112)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门板(113),所述机体(1)中还设置有用于使吸附组件(3)依次通过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112)移动至机体(1)外侧的驱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内侧设置有与其内壁间隔设置的引导板(4),使所述引导板(4)与固定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43),所述引导板(4)上开设有用于使第一开口(21)暴露的让位槽(41),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43)中的柔性板(5),所述柔性板(5)用于控制第一开口(21)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61)铰接于固定壳体(2)中的第一控制杆(63)和通过第二铰接轴(64)铰接于固定壳体(2)中的第二控制杆(66),所述第一铰接轴(61)和第二铰接轴(64)的轴线方向同时与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开口(22)的开设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均设置为伸缩杆,所述第一控制杆(63)背向第一铰接轴(61)的一端和第二控制杆(66)背向第二铰接轴(64)的一端分别与柔性板(5)沿其移动方向的两端铰接,所述控制组件(6)还包括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控制杆(63)和第二控制杆(66)转动的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63)沿第一铰接轴(61)的轴线方向于固定壳体(2)内腔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控制杆(63)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1)的两侧,所述第二控制杆(66)沿第二铰接轴(64)的轴线方向于固定壳体(2)内腔的两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控制杆(66)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设于第一腔室(11)中的第一液压缸(71),所述第一液压缸(71)位于吸附组件(3)上方且用于驱动吸附组件(3)竖向移动,所述第一液压缸(71)的杆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吸附组件(3)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7)还包括固设于固定壳体(2)中的第二液压缸(73),所述第二液压缸(73)位于固定壳体(2)中且用于驱动吸附组件(3)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液压缸(73)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吸附组件(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吸附板(31)和设置于吸附板(31)外侧的金属外框(32),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固设于第一液压缸(71)的杆部的第一电磁铁(72),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固设于第二液压缸(73)的杆部的第二电磁铁(7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沿空气净化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壳体(2)依次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一腔室(11)内形成第一通道(1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的外侧壁呈锯齿状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8581.3A CN113137686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8581.3A CN113137686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7686A CN113137686A (zh) | 2021-07-20 |
CN113137686B true CN113137686B (zh) | 2022-04-12 |
Family
ID=7681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58581.3A Active CN113137686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768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926A (zh) * | 2016-05-30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空气过滤网的电器 |
CN107084450A (zh) * | 2017-06-20 | 2017-08-22 | 好空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器 |
CN208547062U (zh) * | 2018-05-21 | 2019-02-26 | 九江学院 | 一种体育馆空气净化装置 |
CN112539483A (zh) * | 2020-12-29 | 2021-03-23 | 东莞市卓为空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过滤系统 |
CN212987529U (zh) * | 2020-06-05 | 2021-04-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净化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49772B1 (ko) * | 2002-12-23 | 2007-08-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정화기 |
-
2021
- 2021-04-27 CN CN202110458581.3A patent/CN1131376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926A (zh) * | 2016-05-30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空气过滤网的电器 |
CN107084450A (zh) * | 2017-06-20 | 2017-08-22 | 好空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器 |
CN208547062U (zh) * | 2018-05-21 | 2019-02-26 | 九江学院 | 一种体育馆空气净化装置 |
CN212987529U (zh) * | 2020-06-05 | 2021-04-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净化机 |
CN112539483A (zh) * | 2020-12-29 | 2021-03-23 | 东莞市卓为空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过滤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7686A (zh) | 2021-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90118128A1 (en) | Ai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for indoor window vent | |
KR101864160B1 (ko) | 창문 실내외 겸용 공기청정기 | |
CN208635273U (zh) | 一种厂房用置换通风除尘设备 | |
KR20190025270A (ko) | 창문형 환기 필터장치 | |
CN113137686B (zh) | 一种室内正压空气净化器 | |
KR100539568B1 (ko) |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 |
CN118375973B (zh) | 一种通风器 | |
CN206488392U (zh) | 可切换新风与换气功能的净化装置 | |
CN210374020U (zh) | 一种建筑用通风过滤装置 | |
JP2007057204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CN116294028A (zh) | 一种活塞式箱体空气过滤器及空气净化设备 | |
CN217004734U (zh) | 一种洁净室节能工程系统 | |
CN112393353B (zh) | 建筑上智能化通风净化系统 | |
CN212369779U (zh) | 一种窗式空气过滤阀 | |
CN115419978A (zh) | 一种便于更换清洗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
CN110425662B (zh) | 一种环境污染防治用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1358094U (zh) | 一种空气环境净化装置 | |
CN208794606U (zh) | 一种环向出风的空气净化器 | |
CN201756895U (zh) | 室内空气净化环保门组合装置 | |
CN212618992U (zh) |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9415167U (zh) |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 |
CN214949693U (zh) | 实验室智能新风控制装置 | |
CN212777889U (zh) | 一种连接式出、回风口净化装置 | |
CN113324304B (zh) | 一种空气调节器的过滤器清洁设备 | |
CN116397800B (zh) | 高效节能型一体式内循环双层幕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