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5100B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5100B CN113135100B CN202010652712.7A CN202010652712A CN113135100B CN 113135100 B CN113135100 B CN 113135100B CN 202010652712 A CN202010652712 A CN 202010652712A CN 113135100 B CN113135100 B CN 1131351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harging pile
- driving
- historical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70—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data bases, e.g. traffic centres
- B60L2240/72—Charging station selection relying on external dat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2—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drive range estimation, e.g. of estimation of available travel dista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其中,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该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本公开的实施例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用户根据提醒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可,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池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电池电能的消耗,导致车辆可能需要充电。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行车过程中如果需要充电,则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查询目标充电桩,比如需要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充电桩分布或查询车载导航地图中道路沿线的充电桩分布,从而自行确定目标充电桩,将车辆开往目标充电桩进行充电,这种方式操作不便,不够智能,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可以避免用户手动操作查询目标充电桩,为用户提供一种更智能的充电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包括:
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包括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和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所述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1、制动回收能量Ebrake1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1,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的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Eaverage1=(Edrive1+Etemperature1-Ebrake1)/S1;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2、制动回收能量Ebrake2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2,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的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Eaverage2=(Edrive2+Etemperature2-Ebrake2)/S2。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可选地,,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和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所述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一续航里程R1,R1=E/Eaverage1,E表示所述当前剩余电能;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二续航里程R2,R2=E/Eaverage2。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所述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包括: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
所述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一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将所述一个充电桩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多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
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所述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且小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的充电桩。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提醒模块,用于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包括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和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1、制动回收能量Ebrake1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1,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的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Eaverage1=(Edrive1+Etemperature1-Ebrake1)/S1;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2、制动回收能量Ebrake2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2,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的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Eaverage2=(Edrive2+Etemperature2-Ebrake2)/S2。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可选地,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和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一续航里程R1,R1=E/Eaverage1,E表示所述当前剩余电能;
第四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二续航里程R2,R2=E/Eaverage2。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
所述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
所述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一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一个充电桩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多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确定子模块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
所述查找子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且小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的充电桩。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会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同时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车辆的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电池充电,即本公开的实施例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用户根据提醒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可,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历史能量消耗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续航里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车辆电池电能的消耗,导致车辆可能需要充电。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行车过程中如果需要充电,则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查询目标充电桩,比如需要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充电桩分布或查询车载导航地图中道路沿线的充电桩分布,从而自行确定目标充电桩,将车辆开往目标充电桩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不够智能,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可以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同时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该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本公开的实施例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导航系统的车辆,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导航系统的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当应用于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可以预先与车辆建立通讯连接,通过所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等,根据获取的数据确定目标充电桩,继而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车辆的车机系统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后面的实施例将以充电提醒方法应用于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具体实现中,当用户在车辆的导航系统上规划好出行路径之后,可以从导航系统获取规划行驶路径,继而从云平台(比如桩企云平台)获取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所获取的充电桩分布信息比如:充电桩的位置信息(比如坐标信息),充电桩的状态信息(比如可用、不可用)等。本实施例中,充电桩数量充分,且高速、省道、国道、市区、郊区等道路沿线均合理布局充电桩。车辆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可以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获取。
步骤103,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该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可以包括车辆的预设部件在历史行程中的能量消耗数据,预设部件比如:车辆的驱动系统、车辆的空调系统等,历史行程比如车辆过去5千米的行程,过去10千米的行程等,即以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作为参考,预估当前剩余电能的可续航里程。
步骤105,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示例地,可以将规划行驶路径上与车辆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该续航里程、且状态为可用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比如该续航里程为8千米,则可以将距离当前位置8千米以内的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状态为可用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比如将距离当前位置7千米处的状态为可用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步骤107,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
比如,可以在确定目标充电桩之后即对用户进行充电提醒,也可以在车辆行驶至距离目标充电桩较近(比如与目标充电桩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预设距离值比如500米、800米)时,对用户进行充电提醒。具体的提醒方式,比如可以生成充电提醒消息,通过车辆的车机系统显示或播放该充电提醒消息,生成的充电提醒消息比如“请在第x个充电桩进行充电”、“请在充电桩x处充电”等;或者也可以生成充电标识,并在导航画面对应的充电桩位置处显示该充电标识,以提醒用户进行充电,具体的提醒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自动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可以消除行车过程中用户因担心错过充电桩、或者电池断电而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而产生的充电焦虑,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契合了智能汽车的概念,顺应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会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同时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车辆的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电池充电,即本公开的实施例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用户根据提醒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可,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103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根据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具体地,可以从车辆的电机控制器实时获取驱动电机的驱动功率,通过对历史行驶距离内驱动电机的驱动功率进行累积得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可以从车辆的智能刹车系统获取制动能量的回收功率,通过对历史行驶距离内制动能量的回收功率进行累积得到车辆的制动回收能量;可以从空调控制器或电加热控制器获取制冷或制热功率,通过对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制冷或制热功率进行累积得到温度调节消耗能量。
其中,Edrive表示驱动消耗能量,current_position表示当前位置,Pdrice_actual表示驱动电机的实时驱动功率。
其中,Ebrake表示制动回收能量,Pbrake_actual表示制动能量的实时回收功率。
其中,Etemperature表示温度调节消耗能量,Ptemperature_actual表示制冷或制热的实时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历史行驶距离内,驾驶员没有进行制冷或制热,则在确定温度调节消耗能量时,需要考虑空调控制器或电加热控制器本身消耗的能量(通常为定值);如果在历史行驶距离内,驾驶员进行了制冷或制热,则在确定温度调节消耗能量时,除了考虑制冷或制热消耗的能量,还需要考虑空调控制器或电加热控制器本身消耗的能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确定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的方法,可以为: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车辆在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对应地,步骤103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可以包括:
根据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对应地,步骤105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可以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在该距离大于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对应地,当充电桩只有一个时,即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一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可以为:将这一个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对应地,当充电桩有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即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多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可以为:
在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
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目标充电桩。
具体实现中,当N取2时,即N个历史行驶距离包括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和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时,确定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的方法,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1,根据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1、制动回收能量Ebrake1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1,计算车辆在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的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Eaverage1=(Edrive1+Etemperature1-Ebrake1)/S1。
步骤1022,根据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2、制动回收能量Ebrake2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2,计算车辆在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的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Eaverage2=(Edrive2+Etemperature2-Ebrake2)/S2。
其中,第一行驶距离S1可以小于第二行驶距离S2,第一行驶距离S1、第二行驶距离S2均可以以当前位置点作为参考,即第一行驶距离S1为与当前位置点的距离为S1的行驶距离,第二行驶距离S2为与当前位置点的距离为S2的行驶距离,比如第一行驶距离S1可以为距离当前位置5千米的行驶距离(即过去5千米的行驶距离),第二行驶距离S2可以为距离当前位置10千米的行驶距离(即过去10千米的行驶距离),当然,第一行驶距离和第二行驶距离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取其他数值,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以当前位置点作为参考,得到的平均能耗数据可以反映车辆最近的能量消耗情况,以这样的平均能耗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的续航里程准确度更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N取2时,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的方法,可以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根据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一续航里程R1,R1=E/Eaverage1,E表示当前剩余电能。
步骤1032,根据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二续航里程R2,R2=E/Eaverage2。
采用不同的历史行驶距离计算得到两个不同的历史平均能耗,从而为当前剩余电能估算得到两个续航里程,可以进一步提高续航里程计算的准确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N取2时,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法,可以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51,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即获取车辆的剩余行驶距离。
步骤1052,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若大于,则执行步骤1053,否则,执行步骤1057。
示例地,可以将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作为估算的乐观续航里程,将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作为估算的保守续航里程,即Roptimistic=max{R1,R2},Roptimistic表示乐观续航里程,则Rconservative=min{R1,R2},Rconservative表示保守续航里程。
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且大于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第二: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但小于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这两种情况均表示车辆到达终点之前需要充电。
步骤1053,确定充电桩有一个还是多个,当充电桩只有一个时,执行步骤1054,当充电桩有多个时,执行步骤1055。
步骤1054,将这一个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即当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需要充电,且充电桩只有一个时,将该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步骤1055,在规划行驶路径上查找与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且小于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的充电桩。
步骤1056,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目标充电桩。
即当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需要充电,且充电桩有多个时,从该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当前位置的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但小于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的充电桩,将找到的该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需要说明的是,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桩均默认是状态可用的充电桩。
步骤1057,无需确定目标充电桩。
即如果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小于或等于保守续航里程,则可以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不需要充电,则无需确定目标充电桩。
可选地,为了避免车辆到达终点之前断电,提高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在确定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小于或等于保守续航里程时,还可以进一步结合道路的预计能耗确定是否需要确定目标充电桩。
假设车辆的当前位置用current_position表示,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用B表示,则道路的预计能耗(即剩余行驶距离的预计能耗)其中Eestimate表示道路的预计能耗,表示车速ua下车辆所需的输出功率,车速ua可以通过云平台(比如图商云平台)采集到的剩余行驶路径上的限速标识或限速值得到。
ηT表示动力系统效率,G表示整车整备质量与乘客质量之和,f表示滚动阻力系数,f可以在0.01至0.08(按照水平良好沥青路面取)之间取值,CD表示风阻系数,A表示迎风面积,i表示坡度,i可以用百分比表示。
可选地,为了保证预计能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车辆调整至自动驾驶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速ua可以完全由道路上的限速标识或限速值而定,排除人为驾驶时车速不稳定的干扰,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再计算车辆的预计能耗。
在确定当前的剩余行驶距离小于或等于保守续航里程时,进一步判断车辆的预计能耗是否小于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或小于当前剩余电能减去预设电能,预设电能大于零,预设电能比如2kwh,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如果车辆的预计能耗小于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则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不需要充电,则无需确定目标充电桩。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实施例中虽然以N取2,即取两个不同的历史行驶距离计算得到两个不同的历史平均能耗,并采用这两个不同的历史平均能耗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应用中,N也可以取其他值,比如N取1,即只取一个历史行驶距离计算得到一个历史平均能耗,并采用该历史平均能耗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这种情况下,只得到一个续航里程,如果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需要充电,则可以将与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个续航里程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或者N还可以取大于2的其他整数,即还可以取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不同的历史行驶距离计算得到更多不同的历史平均能耗,从而采用更多的历史平均能耗计算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这种情况下,会得到多个续航里程,如果确定车辆到达终点之前需要充电,则可以将与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这多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小于这多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由于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等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初次计算确定出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可以在间隔预设时长(比如5分钟、10分钟)之后,根据最新得到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再次确定目标充电桩,如果最新确定出的目标充电桩与之前确定出的目标充电桩不一致,则可以按照最新确定出的目标充电桩对用户进行充电提醒。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
如图6所示,比如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得到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对应的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及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均大于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且车辆的当前位置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的预计能耗小于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则可以确定车辆的电池电量充足,车辆到达终点之前不需要充电,因而无需确定目标充电桩,无需对用户进行充电提醒。
如图7所示,比如车辆的当前位置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只有一个充电桩,且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得到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对应的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及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均小于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该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具体地,可以在当前位置就提醒用户充电,也可以在车辆行驶接近该目标充电桩时,提醒用户充电。
如图8所示,比如车辆的当前位置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有三个充电桩,且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得到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对应的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及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均小于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与当前位置的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但小于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即将充电桩2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具体地,可以在当前位置就提醒用户充电,也可以在车辆行驶接近该目标充电桩时,提醒用户充电。
如图9所示,比如车辆的当前位置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有两个充电桩,且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得到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对应的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小于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大于车辆的当前位置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与当前位置的距离大于保守续航里程Rconservative但小于乐观续航里程Roptimistic(且位于终点内)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即将充电桩3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该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具体地,可以在当前位置就提醒用户充电,也可以在车辆行驶接近该目标充电桩时,提醒用户充电。
图10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车辆的充电提醒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第一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提醒模块205,用于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206,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6具体用于:
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一实施例中,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包括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和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6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2061,用于根据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1、制动回收能量Ebrake1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1,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行驶距离S1内的第一历史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Eaverage1=(Edrive1+Etemperature1-Ebrake1)/S1;
第二计算子模块2062,用于根据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2、制动回收能量Ebrake2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2,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的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Eaverage2=(Edrive2+Etemperature2-Ebrake2)/S2。
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2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一实施例中,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和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如图11所示,所述计算模块203包括:
第三计算子模块203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一续航里程R1,R1=E/Eaverage1,E表示所述当前剩余电能;
第四计算子模块2032,用于根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二续航里程R2,R2=E/Eaverage2。
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4包括:
获取子模块2041,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子模块2042,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确定子模块2043,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一实施例中,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
所述判断子模块204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
所述确定子模块2043具体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一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如图11所示,所述确定子模块2043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20431,用于将所述一个充电桩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多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如图11所示,所述确定子模块2043包括:
查找子模块20432,用于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
第二确定子模块20433,用于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一实施例中,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所述查找子模块20432具体用于,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且小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的充电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会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该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同时获取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车辆的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该续航里程及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电池充电,即本公开的实施例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用户根据提醒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可,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如图12所示,所处车辆包括:
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用于路由图商云平台转发的从桩企云平台获取的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并将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发给车机系统HUT,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由桩企云平台与充电桩通过远程无线通信技术TSP交互获取;以及路由图商云平台转发的道路的速度限制和距离函数,以及道路的距离与坡度信息,将道路的速度限制和距离函数,以及道路的距离与坡度信息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车机系统HUT,用于提醒用户规划行驶路径,提供充电提醒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内置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前车辆的在地图或道路中的位置,将规划行驶路径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将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电机控制器MCU,用于驱动电机,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功率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智能刹车系统i-booster,用于将制动能量的回收功率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仪表IP,用于显示车辆的可续行里程。
激光雷达LIDAR,用于采集道路的限速标识、探测车间距离。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S,用于激活自动驾驶模式,并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控制车辆行驶。
空调控制器AC,用于接收用户开启或关闭空调的请求,给压缩机控制单元CMP或电加热控制器PTC发送开机或关机指令及功率限制么,以及将压缩机控制单元CMP或电加热控制器PTC开启后的功率消耗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
压缩机控制单元CMP,用于执行空调控制器AC的开机或关机或功率限制指令,将实际功率消耗实时发给空调控制器AC。
电加热控制器PTC,用于执行空调控制器AC的开机或关机或功率限制指令,将实际功率消耗实时发给空调控制器AC。
整车控制器VCU,用于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能自动为用户规划目标充电桩,并提醒用户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用户根据提醒在目标充电桩对车辆的电池充电即可,避免了用户手动查询目标充电桩的操作,充电方式更加智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在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包括:
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包括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和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所述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1、制动回收能量Ebrake1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1,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历史行驶距离S1内的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Eaverage1=(Edrive1+Etemperature1-Ebrake1)/S1;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Edrive2、制动回收能量Ebrake2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Etemperature2,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历史行驶距离S2内的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Eaverage2=(Edrive2+Etemperature2-Ebrake2)/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包括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和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所述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1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一续航里程R1,R1=E/Eaverage1,E表示所述当前剩余电能;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平均能耗Eaverage2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第二续航里程R2,R2=E/Eaverage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所述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包括: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
所述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一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将所述一个充电桩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分布信息包括多个充电桩的分布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
确定查找到的充电桩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包括第一续航里程R1和第二续航里程R2,所述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且小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大者的充电桩,包括:
在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所述多个充电桩中,查找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小者,且小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R1和所述第二续航里程R2中的较大者的充电桩。
8.一种车辆的充电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规划行驶路径以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能;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提醒模块,用于提醒用户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电池充电;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历史能量消耗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所述车辆的驱动消耗能量、制动回收能量和温度调节消耗能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中每个历史行驶距离内的历史平均能耗,得到N个历史平均能耗,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N个历史行驶距离的取值各不相同;
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历史平均能耗计算所述当前剩余电能对应的续航里程,得到N个续航里程;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所述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N个续航里程中的最小者时,根据所述续航里程及所述规划行驶路径上的充电桩分布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桩。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2712.7A CN113135100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PCT/CN2021/103842 WO2022007689A1 (zh) | 2020-07-08 | 2021-06-30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设备、程序、存储介质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2712.7A CN113135100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5100A CN113135100A (zh) | 2021-07-20 |
CN113135100B true CN113135100B (zh) | 2023-01-13 |
Family
ID=7680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52712.7A Active CN113135100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5100B (zh) |
WO (1) | WO20220076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84765B (zh) * | 2021-08-03 | 2024-04-09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人机的续航时间确定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介质 |
CN113503890A (zh) * | 2021-08-06 | 2021-10-15 |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导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910981A (zh) * | 2021-11-10 | 2022-01-11 | 集度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辆续航的方法、装置、电动车辆、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179678B (zh) * | 2021-11-24 | 2023-07-14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续航辅助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
CN114537168A (zh) * | 2022-02-10 | 2022-05-27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充换电提醒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683907B (zh) * | 2022-03-08 | 2024-08-16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牵引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及充电管理装置 |
CN114440918B (zh) * | 2022-04-07 | 2022-08-12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
CN114791733A (zh) * | 2022-04-13 | 2022-07-26 | 益模(重庆)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导引车巡航智能控制方法 |
CN114725546A (zh) * | 2022-04-19 | 2022-07-08 | 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池组放电特性的管理系统 |
CN115660301A (zh) * | 2022-06-02 | 2023-01-31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
CN114819413B (zh) * | 2022-06-24 | 2022-09-23 | 中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约车定制客运路线的推荐系统及方法 |
CN115123019B (zh) * | 2022-07-26 | 2024-04-26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量计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431831B (zh) * | 2022-08-04 | 2023-07-21 | 广东易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调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20517B (zh) * | 2022-09-15 | 2024-08-1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充电提示方法、装置及车辆 |
CN115476725A (zh) * | 2022-09-23 | 2022-12-16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的减少方法及装置 |
CN115503534B (zh) * | 2022-09-26 | 2023-09-01 | 广东顺峰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充电桩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526519A (zh) * | 2022-10-11 | 2022-12-27 |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服务航班的机场电动车辆充电调度方法 |
CN115534706B (zh) * | 2022-10-17 | 2024-05-14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610349B (zh) * | 2022-10-21 | 2024-05-17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模融合的智能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15727867A (zh) * | 2022-11-15 | 2023-03-03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能源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车辆 |
CN118362140A (zh) * | 2023-01-18 | 2024-07-1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导航路径的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6039576B (zh) * | 2023-03-22 | 2023-08-08 | 宁波禾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更换系统 |
CN116101089B (zh) * | 2023-04-04 | 2023-08-01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一种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择方法以及共享系统 |
CN116109025B (zh) * | 2023-04-04 | 2023-07-07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大数据的电池续航测试方法 |
CN116945969B (zh) * | 2023-07-19 | 2024-02-09 | 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691413B (zh) * | 2023-07-31 | 2023-10-2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超前车车载动态负荷预配置方法及有序充电系统 |
CN117151386A (zh) * | 2023-08-25 | 2023-12-01 | 河南正荣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站定位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332163B (zh) * | 2023-10-10 | 2024-11-01 | 广东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充电信息的推送方法及系统 |
CN117556589B (zh) * | 2024-01-04 | 2024-11-15 | 嘉兴劲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仪表电量智能校准方法及系统 |
CN117521938B (zh) * | 2024-01-08 | 2024-05-14 | 广东车卫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辆运营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7863971B (zh) * | 2024-01-15 | 2024-08-06 | 河北工程大学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 |
CN118209875A (zh) * | 2024-03-25 | 2024-06-18 | 宁夏菲华通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蓄电池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8683402B (zh) * | 2024-06-05 | 2024-12-20 | 山东大学 | 基于云计算的电动汽车电池远程监控系统 |
CN118701023A (zh) * | 2024-08-27 | 2024-09-27 | 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
CN118753116B (zh) * | 2024-09-02 | 2024-11-12 | 广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客车能耗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2406A (zh) * | 2011-03-10 | 2012-09-19 |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 用于插电式电动车辆的配电网改进 |
CN105730271A (zh) * | 2016-02-03 | 2016-07-06 | 武汉天梯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更换电池的方法和云管理服务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56736B2 (ja) * | 2011-05-16 | 2015-01-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
JP5770307B2 (ja) * | 2011-12-16 | 2015-08-26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施設情報提示装置及び施設情報提示方法 |
US9020671B2 (en) * | 2012-02-20 | 2015-04-28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Vehicle control using an estimated outside air temperature |
JP6020150B2 (ja) * | 2012-12-27 | 2016-11-0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情報提供装置 |
US9346452B2 (en) * | 2014-02-21 | 2016-05-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redict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ing variations in past energy consumption |
CN105539184A (zh) * | 2015-12-23 | 2016-05-04 |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城域充电管理系统 |
WO2018044058A2 (ko) * | 2016-08-31 | 2018-03-08 | 이지세이버 주식회사 | 전기차용 충전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 시스템 |
JP6520902B2 (ja) * | 2016-12-14 | 2019-05-2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コネクティッド車両 |
CN106965695A (zh) * | 2017-04-12 | 2017-07-21 |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GB2572962A (en) * | 2018-04-16 | 2019-10-23 | Morgan Brown Consultancy Ltd | Vehicle Routing |
CN111098753B (zh) * | 2018-10-26 | 2022-02-0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估算方法和装置、电动车辆 |
CN110549877A (zh) * | 2019-08-26 | 2019-12-10 | 深圳市航通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41397B (zh) * | 2019-10-18 | 2022-10-04 | 福州大学 | 基于行驶数据与地图预测相结合的电动汽车驾驶反馈系统 |
CN111220168A (zh) * | 2019-11-29 | 2020-06-0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10652712.7A patent/CN11313510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30 WO PCT/CN2021/103842 patent/WO202200768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2406A (zh) * | 2011-03-10 | 2012-09-19 |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 用于插电式电动车辆的配电网改进 |
CN105730271A (zh) * | 2016-02-03 | 2016-07-06 | 武汉天梯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更换电池的方法和云管理服务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5100A (zh) | 2021-07-20 |
WO2022007689A1 (zh) | 2022-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35100B (zh) |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
CN107782327B (zh) | 能量最优的车辆路线选择 | |
CN102589562B (zh) | 使用用于路线模拟的车辆状态信息的导航系统和方法 | |
US9126494B2 (en) |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rategy | |
EP3552867A1 (en) | Intelligent charging network | |
US9170118B2 (en) | Naviga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 |
JP6285848B2 (ja) | 車両と電力系統間の制御 | |
US8996213B2 (en) | Charge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motor vehicle | |
EP2172740B1 (en) | Map display device, map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tangible medium | |
US852712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nd displaying travel range information | |
US2010009449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Vehicle | |
KR101601222B1 (ko) | 플러그인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의 잔여주행거리 산출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210012584A1 (en) | Driving range based on past and future data | |
KR101870285B1 (ko) | 전기자동차의 연속적 충전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WO2010033517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vehicle | |
JP2010230499A (ja) | 充電施設予約システム及び充電施設予約プログラム | |
CN104044462A (zh) | 基于日历事件的用户接口系统和方法 | |
CN103180165A (zh) | 用于路由到充电站点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11140948A (ja) | 乗物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 |
JP2012107967A (ja) | 車載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 | |
US12228415B2 (en) | Managing electric vehicle range in changing surroundings | |
JP5083975B2 (ja) | 燃料電池車両 | |
JP7609002B2 (ja) |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走行制御装置 | |
US12264925B2 (en) | Route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dispatch system | |
US20230029080A1 (en) | Computing device,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