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3110B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3110B CN113133110B CN201911394126.0A CN201911394126A CN113133110B CN 113133110 B CN113133110 B CN 113133110B CN 201911394126 A CN201911394126 A CN 201911394126A CN 113133110 B CN113133110 B CN 1131331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communication module
- terminal
- side device
- data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应用于终端的方法包括: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本发明可以解决同时有大数据流量业务、小数据流量业务需求时,终端功耗大或需配置多个终端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信网络终端多模机制,基本为物联网终端基于NB-IoT(Na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和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多模单待,物联网终端服务低速率业务。但面向垂直领域终端,面对各类小数据需求和大数据需求同时需要的场景,分别配置两类终端,或配置高速率终端同时解决低速率的应用需求,这都带来面对同一类场景,整体终端的功耗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以解决面对各类小数据需求和大数据需求同时需要的应用场景,整体终端功耗大或者需配置多个终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和/或
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关闭,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一直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关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
若寻呼成功,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若寻呼失败,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并建立承载,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已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响应之后,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NB-IoT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4G、5G或6G网络其中之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和/或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集成有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模块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终端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量需求,选择对应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了终端传输的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作为主叫时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作为被叫时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A,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业务类型(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可以由网络侧配置,例如配置视频类业务、软件更新类业务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短信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集成有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模块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终端作为主叫时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量需求,选择对应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了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耗。
请参考图1B,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集成有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模块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终端作为被叫时,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不同通信制式的网络的数据传输,降低了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耗。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
步骤102:识别所述业务的类型,若所述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则转向步骤103;若所述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则转向步骤104;
步骤103: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04: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节省功耗,通常情况下,第二通信模块在不工作时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采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可以包括: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
请参考图3,即步骤102和步骤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1041: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是否关闭,若关闭则转向步骤1042;
步骤1042: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第二通信模块在不工作时处于关闭状态,但在终端处于主叫且需要采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通过激活第二通信模块来建立承载,既保证了终端处于主叫时功能的正常使用,又有效地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寻呼请求;
步骤202:识别所述寻呼请求来源,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则转向步骤203;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则转向步骤204;
步骤203: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步骤204: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为了节省功耗,通常情况下,第二通信模块在不工作时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采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可以包括: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的步骤。
请参见图5,即步骤202和步骤204之间还包括:
步骤2041: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是否关闭,若关闭则转向步骤2042;
步骤2042: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
步骤2043: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第二通信模块在不工作时处于关闭状态,但在终端处于被叫且需要采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终端发送激活第二通信模块的指令,终端发送激活响应,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既保证了终端处于被叫时功能的正常使用,又有效地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激活第二通信模块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上发起寻呼,终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回复Paging Response(寻呼响应),并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上建立承载。可选的,网络侧可以通过发送短信要求激活第二通信模块,终端发送短信形式的激活响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一直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关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处于没有大数据业务发生情况时,终端启动定时器,当超过预定时间并且一直没有大数据量业务发生,终端则关闭第二通信模块,进一步节约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平常终端处于小数据流量业务时,优先待机在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当终端处于主叫方,对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物联网网络上传输,对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6G/5G/4G网络上进行传输;
当终端处于被叫方,此时网络侧设备有数据大的业务需求如视频类或软件系统文件更新业务,则采用高速率的6G/5G/4G网络来承载数据业务。网络侧设备可以先通过6G/5G/4G网络寻呼建立承载,如果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会寻呼失败,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物联网网络来建立承载,激活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然后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6G/5G/4G寻呼,并在6G/5G/4G网络建立承载,并基于6G/5G/4G网络进行大数据流量传输数据。当终端长时间没有大数据流量业务,则关闭6G/5G/4G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集成的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NB-IoT模块支持物联网网络,4G、5G或6G通信模块支持4G、5G或6G通信制式的网络,终端能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量需求,选择对应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终端功耗在整体上的相对优化。
请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流量业务类型选择不同的网络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降低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功耗。
请参见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步骤301: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若寻呼成功,转向步骤302,若寻呼失败,转向步骤303;
步骤302: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303: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并建立承载,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已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响应之后,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能够在终端第二通信模块未激活时,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终端发送激活第二通信模块的指令,终端发送激活响应,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进一步降低了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NB-IoT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4G、5G或6G网络其中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集成的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NB-IoT模块支持物联网网络,4G、5G或6G通信模块支持4G、5G或6G通信制式的网络,网络侧设备能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量需求,选择对应的网络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终端功耗在整体上的相对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60包括:
收发器61和处理器62,所述收发器61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601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602;
所述处理器62,用于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01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2进行数据传输;和/或
所述处理器62,用于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01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01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2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2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2还用于需要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2进行数据传输时,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关闭,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通过所述收发器6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一直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关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70包括:
收发器71和处理器72;
所述处理器71,用于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
若寻呼成功,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若寻呼失败,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并建立承载,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已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响应之后,通过所述收发器71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NB-IoT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4G、5G或6G网络其中之一。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80包括:存储器82、处理器81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90包括:处理器91和存储器9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9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401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402;还包括:
处理模块411,用于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1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2进行数据传输;和/或
所述处理模块411,还用于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1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1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2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2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411,还用于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2进行数据传输时,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关闭时,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411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时,启动定时器;若所述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一直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关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5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02,用于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失败,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并建立承载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已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响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NB-IoT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4G、5G或6G网络其中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其中,终端处于小数据流量业务时,优先待机在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
当终端处于主叫方,对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物联网网络上传输,对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6G/5G/4G网络上进行传输;
当终端处于被叫方,且网络侧设备有数据大的业务需求,如果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会寻呼失败;网络侧设备通过物联网网络来建立承载,激活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然后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6G/5G/4G寻呼,并在6G/5G/4G网络建立承载,并基于6G/5G/4G网络进行大数据流量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关闭,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激活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一直没有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的数据传输,关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4G、5G或6G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处于小数据流量业务时,优先待机在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
当终端处于主叫方,对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物联网网络上传输,对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6G/5G/4G网络上进行传输;
当终端处于被叫方,且网络侧设备有数据大的业务需求,如果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会寻呼失败;网络侧设备通过物联网网络来建立承载,激活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然后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6G/5G/4G寻呼,并在6G/5G/4G网络建立承载,并基于6G/5G/4G网络进行大数据流量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
若寻呼成功,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若寻呼失败,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并建立承载,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激活所述终端的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已激活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激活响应之后,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起寻呼,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建立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NB-IoT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4G、5G或6G网络其中之一。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一通信模块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采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器,用于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发送的寻呼请求,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承载,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的数据;
其中,终端处于小数据流量业务时,优先待机在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
当终端处于主叫方,对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物联网网络上传输,对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6G/5G/4G网络上进行传输;
当终端处于被叫方,且网络侧设备有数据大的业务需求,如果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会寻呼失败;网络侧设备通过物联网网络来建立承载,激活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然后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6G/5G/4G寻呼,并在6G/5G/4G网络建立承载,并基于6G/5G/4G网络进行大数据流量传输数据。
1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向终端发起建立业务请求时,若业务类型为小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在第一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若业务类型为大数据流量业务类,通过所述收发器在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处于小数据流量业务时,优先待机在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
当终端处于主叫方,对小数据流量业务类在物联网网络上传输,对大数据流量业务类在6G/5G/4G网络上进行传输;
当终端处于被叫方,且网络侧设备有数据大的业务需求,如果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会寻呼失败;网络侧设备通过物联网网络来建立承载,激活终端的6G/5G/4G通信模块,然后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6G/5G/4G寻呼,并在6G/5G/4G网络建立承载,并基于6G/5G/4G网络进行大数据流量传输数据。
11.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94126.0A CN113133110B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94126.0A CN113133110B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3110A CN113133110A (zh) | 2021-07-16 |
CN113133110B true CN113133110B (zh) | 2023-04-14 |
Family
ID=7676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94126.0A Active CN113133110B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31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790710A (zh) * | 2022-12-26 | 2025-04-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6155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选择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7529208A (zh) * | 2012-05-14 | 2017-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多模终端 |
WO2018099311A1 (zh) * | 2016-12-02 | 2018-06-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92365B2 (en) * | 2010-05-26 | 2014-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base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ter-RAT) handover |
US10624079B2 (en) * | 2016-05-11 | 2020-04-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existence of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5G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11394126.0A patent/CN1131331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9208A (zh) * | 2012-05-14 | 2017-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多模终端 |
CN104066155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选择控制方法和装置 |
WO2018099311A1 (zh) * | 2016-12-02 | 2018-06-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3110A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6619B (zh) | 一种集群业务快速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
TWI711332B (zh) | 無線通信的方法和裝置 | |
CN109314876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13273246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 |
CN115065988A (zh) |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 |
CN103609168A (zh) | 电路域回落csfb的接入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和移动交换中心 | |
CN113316106B (zh) | 一种语音通话回落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784942B (zh)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
US11272478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10999887B2 (en) |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13311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3190170B (zh) | 一种用户设备的处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移动性管理实体及通信系统 | |
WO2022206007A1 (zh) | 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中继设备 | |
WO2022094810A1 (zh) | 一种rrc状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
CN112492666B (zh) | 一种附着方法及设备 | |
CN111479324B (zh)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
WO2023131291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7588216B2 (ja) | 通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端末機器、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 |
EP3383124A1 (en)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5623561A (zh) | 一种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芯片 | |
CN115442890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074847A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
WO2018082039A1 (zh) |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097744B (zh) | 一种协商通信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
CN108694581A (zh) | 交易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