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96A -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296A CN1131296A CN 95119384 CN95119384A CN1131296A CN 1131296 A CN1131296 A CN 1131296A CN 95119384 CN95119384 CN 95119384 CN 95119384 A CN95119384 A CN 95119384A CN 1131296 A CN1131296 A CN 11312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llable
- chinese character
- key
- yard
-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它以汉字的音节、声调和偏旁部首、笔划确定代码,并以汉字音节的频率来定取码位置。本发明在汉字编码领域采用了全部音节直接输入方法,简化了编码,提高了单键输入信息量,使重码率极低,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汉字输入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使汉字依语流输入成为现实。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它属于汉字编码方法。
众所周知,计算机汉字信息输入是我国推广应用计算机的瓶颈,虽然现在汉字输入的方法已有数百种,但商品化的只有数十种,这数十种的输入方法也没有解决了易学又高效这一汉字输入的难点。例如:音码《全拼码》、《双拼双音码》等,由于其声母、韵母、声调设置不均匀,因此,存在着重码率高,词库容量小,汉字输入效率低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汉字音节为基础,汉字偏旁部首为辅的简单易学、输入高效、重码率低的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利用计算机英文键盘的26个字母键、0至9十个数字键和[;]、[、]、[,]、[。]、[/]键,分别在每个键上赋于九至十个音节、零至一个声母、一至三个偏旁部首、一个声调分类码;所述音节、声母、偏旁部首和声调分类码与键位的对应关系见图1。
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是:它以汉字的音节、声调和偏旁部首、笔划确定代码,并以汉字音节的频率来定取码位置,其取码规定如下:汉字单字第一码取汉字音节;第二码根据音节在键上的位置是左档、右档确定声调分类码在左手还是右手键,根据音节在从上往下数第几个位置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一个数,根据单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声分别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二个数为1、2、3、4;第三码取汉字的键面偏旁部首、笔划,无键面偏旁部首取其声母;第四码取汉字去掉第三码偏旁部首后所剩部分的第一笔划,并按笔划是横、竖、撇、点捺、折分别取符号—、=、\、[、]键,如有重码,用符号—、=、\、[、]键作为1、2、3、4、5选择键。
上述第三码取汉字偏旁部首、笔划时,键面偏旁部首优先选取,成字偏旁部首次之,笔划最后;同等条件下,左右结构左优先,上下结构下优先,独体字时取最大内含汉字,大偏旁部首中含小偏旁部首时取大优先,杂合时按书写顺序取笔划,特殊结构带
的字取下面部分作为偏旁;单独输入键面偏旁部首、笔划时,第一码击所在键,第二码击第一笔,第三码击第二笔,没有第二笔时重复第一笔,第四码击(5X)键。
本发明对高频字的取码规定如下:
a、对一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空格键;
b、对二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空格键;
c、对三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偏旁部首,第四码击空格键。
本发明对一些特殊字取码规定如下:
a、对阿拉伯数字:1、2、……0,依次取码AQ、SQ、DQ、FQ、GQ、HQ、JQ、KQ、LQ、;Q;
b、对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十,依次取码AA、SA、DA、FA、GA、HA、JA、KA、LA、;A;
c、对大写汉字数字:壹、贰、……拾,依次取码AZ、SZ、DZ、 FZ、GZ、HZ、JZ、KZ、LZ、;Z;
d、对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依次取码A1、S1、D1、F1、G1、H1、J1、K1、L1、;1、丶1、丶11。
本发明对二字或二字以上词汇以音节和声调分类码确定代码,取码规定如下:
a、对二字词:第一码取首字音节,第二码根据首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第三码取末字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
b、对三字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声分别取键l、Q、A、Z;
c、对四字和四字以上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或轻声分别取键O、P、;、l。
本发明以汉字音节为基础,偏旁部首为辅助,在汉字编码输入领域采用了全部音节直接输入方法,简化了编码,提高了单键输入信息量,使重码率极低,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汉字输入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使汉字依语流输入成为现实。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计算机键盘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计算机英文键盘的26个字母键、0至9十个数字键和[;]、[、]、[,]、[。]、[/]的每个键上分别赋于九至十个音节、零至一个声母、一至三个偏旁部首和一个声调分类码,键盘的[和]重新定义为本发明的豆号和句号,键盘上的豆号和句号定义为本发明的[和]。在每个键上左侧的音节称为左档,在右侧的音节称为右档。声调分类码的第一个数代表音节在键上的位置,C3和C4分别代表三字词和四字或四字以上词,第二个数代表字或词汇末字的声调,其中用数字1、2、3、4分别与声调一声、二声和轻声、三、四声对应。X键为任意声调,键盘左上角数字1左边的[、]键定义为左档(5X)。键上左档的音节与左手的声调相对应,键上右档的音节与右手的声调分类码相对应。
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的实施例为:
单字以汉字的音节、声调和偏旁部首、笔划确定代码,并以汉字音节的频率来定取码位置,其取码规定如下:汉字单字第一码取汉字音节,第二码首先根据音节在键上的位置是左侧还是右侧确定声调分类码在左手键还是在右手键,然后根据音节在键上从上到下为第几个位置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一个数,最后根据单字的声调是一声、二声和轻声、三声、四声分别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二个数为1、2、3、4;第三码取键面偏旁部首、笔划,无键面偏旁部首取其声母;第四码取汉字去掉第三码偏旁部首后所剩部分的第一笔划,并按笔划是横、竖、撇、点捺、折分别取符号—、=、\、[、]键,如有重码,用符号—、=、\、[、]键作为1、2、3、4、5选择键。例如:信——X(xln)+(44)+D(亻)+[(,)。
上述第三码取汉字偏旁部首、笔划时,键面偏旁部首优先选取,成字偏旁部首次之,笔划最后;同等条件下,左右结构左优先,上下结构下优先,独体字时取最大内含汉字,大偏旁部首中含小偏旁部首时取大优先,杂合时按书写顺序取笔划,特殊结构带
的字取下面部分作为偏旁。单独输入键面偏旁部首、笔划时,第一码击所在键,第二码击第一笔,第三码击第二笔,没有第二笔时重复第一笔,第四码击(5X)键。例如:栽——1(zal)+6(11)+A(木)+-(-)。
本发明对高频字的取码规定如下:
a、对一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空格键;
b、对二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空格键;
c、对三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偏旁部首,第四码击空格键。
本发明对一些特殊字取码规定如下:
a、对阿拉伯数字:1、2、……0,依次取码AQ、SQ、DQ、FQ、GQ、HQ、JQ、KQ、LQ、;Q;
b、对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十,依次取码AA、SA、DA、FA、GA、HA、JA、KA、LA、;A;
c、对大写汉字数字:壹、贰、……拾,依次取码AZ、SZ、DZ、FZ、GZ、HZ、JZ、KZ、LZ、;Z;
d、对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依次取码A1、S1、D1、F1、G1、H1、J1、K1、L1、;1、丶1、丶11。
本发明对二字或二字以上词汇以音节和声调分类码确定代码,取码规定如下:
a、对二字词:第一码取首字音节,第二码根据首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第三码取末字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例如:时机——U(shi)+4(21)+J(ji)+4(21);实际——U(shi)+R(22)+J(ji)+V(24)。
b、对三字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声分别取键l、Q、A、Z。例如:电视台——D(dian)+U(shi)+T(tai)+Q(C32)。
c、对四字和四字以上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或轻声分别取键O、P、;、l。例如:马列主义——M(ma)+(lie)+[(zhu)+/(C44)。
另外,本发明通过改变状态功能键,可实现汉语拼音音节和音节词组直接输入或注音词组直接输入,其编码方法和输入汉字完全相同。例如:在汉字状态下,输入编码MLI1四键,可输入汉字词汇“马列主义”,在拼音状态下输入编码MLI1四键,可输入“mǎlièzh ǔ y ì”拼音词组,在注音汉字状态下输入MLI1四键,可输入“mǎlièzhǔyì”注音汉字词组。马列主义
Claims (6)
1、一种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键盘,其特征在于:利用计算机英文键盘的26个字母键、0至9十个数字键和[;]、[、]、[,]、[。]、[/]键,分别在每个键上赋于九至十个音节、零至一个声母、一至三个偏旁部首,一个声调分类码;所述音节、声母、偏旁部首、声调分类码与键位的对应关系为:
2、一种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汉字的音节、声调和偏旁部首、笔划确定代码.并以汉字音节的频率来定取码位置,其取码规定如下:
汉字单字第一码取汉字音节,第二码根据音节在键上的位置是左档、右档确定声调分类码在左手还是右手键,根据音节在从上往下数第几个位置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一个数。根据单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声分别确定声调分类码的第二个数为1、2、3、4;第三码取汉字的键面偏旁部首、笔划,无键面偏旁部首取其声母;第四码取汉字去掉第三码偏旁部首后所剩部分的第一笔划,并按笔划是横、竖、撇、点捺、折分别取符号—、=、\、[、]键,如有重码,用符号—、=、\、[、]键作为1、2、3、4、5选择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高频字的取码规定如下:
a、对一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空格键;
b、对二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空格键;
c、对三级高频汉字:第一码击音节键,第二码击声调分类码键,第三码击偏旁部首,第四码击空格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一些特殊字取码规定如下:
a、对阿拉伯数字:1、2、……0,依次取码AQ、SQ、DQ、FQ、GQ、HQ、JQ、KQ、LQ、;Q;
b、对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十、依次取码AA、SA、DA、FA、GA、HA、JA、KA、LA、;A;
c、对大写汉字数字:壹、贰、……拾,依次取码AZ、SZ、DZ、FZ、GZ、HZ、JZ、KZ、LZ、;Z;
d、对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依次取码A1、S1、D1、F1、G1、H1、J1、K1、L1、;1、丶1、丶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二字或二字以上词汇以音节和声调分类码确定代码,取码规定如下:
a、对二字词:第一码取首字音节,第二码根据首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第三码取末字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音节位置和声调按单字取声调分类码;
b、对三字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声分别取键l、Q、A、Z;
c、对四字和四字以上词:前三码依次取前三字的音节,第四码根据末字的声调是一、二和轻声、三、四或轻声分别取键O、P、;、l。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19384A CN1103465C (zh) | 1995-12-22 | 1995-12-22 |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19384A CN1103465C (zh) | 1995-12-22 | 1995-12-22 |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96A true CN1131296A (zh) | 1996-09-18 |
CN1103465C CN1103465C (zh) | 2003-03-19 |
Family
ID=508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19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465C (zh) | 1995-12-22 | 1995-12-22 |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465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9990A (zh) * | 2012-08-07 | 2012-10-31 | 苗逢春 | 一种汉字输入教学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51A (zh) * | 1992-07-11 | 1993-02-24 | 彭一平 | 汉字直观音形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
CN1079060A (zh) * | 1992-07-30 | 1993-12-01 | 陆海涛 | 汉字音形字词编码输入系统 |
-
1995
- 1995-12-22 CN CN95119384A patent/CN110346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9990A (zh) * | 2012-08-07 | 2012-10-31 | 苗逢春 | 一种汉字输入教学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465C (zh) | 2003-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296A (zh) | 汉字音节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48636C (zh) | 小键盘简拼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48561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27321C (zh) | 话汉通汉字输入系统 | |
CN1200332C (zh) | 一种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612095A (zh) | 双拼输入法 | |
CN1164701A (zh) | 霹雳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343926A (zh) | 汉语字词全息编码计算机输入方法及键盘 | |
CN1089458C (zh) | 汉语识字码输入法 | |
CN1126856A (zh) | 一种降低汉字输入中字词重码率和简化双拼编码输入的方法 | |
CN1055826A (zh) | 中华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072784A (zh) | 汉字声母四角编码新方法及其键盘 | |
CN1066928A (zh) | 汉字分解定位编码 | |
CN1036161C (zh) | 两笔字型汉字输入法 | |
CN1199888A (zh) | 字典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21006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614539A (zh) | 声韵输入法 | |
CN1079062A (zh) | 字根首音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609762A (zh) | 新双拼 | |
CN1482532A (zh) | 计算机汉字欣海码输入法 | |
CN1099493A (zh) | 汉字简易编码输入法 | |
CN1100538A (zh) | 新拼音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设计 | |
CN1570818A (zh) | 计算机汉语五五码(符型)输入方法 | |
CN1341884A (zh) | 一种汉语输入法 | |
CN1049921A (zh) | 一种汉字声,韵双拼编码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