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9281A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19281A CN113119281A CN202110444453.3A CN202110444453A CN113119281A CN 113119281 A CN113119281 A CN 113119281A CN 202110444453 A CN202110444453 A CN 202110444453A CN 113119281 A CN113119281 A CN 1131192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aerated concrete
- side plates
- sliding
- concret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5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expanded material, e.g. cellular concre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1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5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expanded material, e.g. cellular concrete
- B28B1/503—Mould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28B17/0063—Control arrangements
- B28B17/0081—Process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2—Moulds with adjustable parts specially for modifying at will the dimensions or form of the moulded art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3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 B28B7/382—Devices for treating, e.g. sa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包括支架、模具机构和升降机构;模具机构包括模具架、驱动单元、连接环、连接杆、滑杆和模具侧板;连接环位于模具架上可以进行自转;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环进行自转;多个模具侧板设置在连接环的内部,沿连接环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布围成模具腔并且相邻模具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滑杆位于连接环和模具侧板之间,沿连接环的径向形成与模具架的滑动连接,滑杆的一端与模具侧板形成水平方向的滑动连接,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与连接环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还可以快速脱模,提高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且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常常被作为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材料进行使用,而常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通常为方型结构,这种方型结构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作为承重砌块使用。其中,在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时,一般会将混凝土浇注到专门的模具内,经过各种工序加工后,即可获得最终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在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过程中,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规格不同,尺寸往往也会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所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预先准备多组不同规格的模具,这样就会导致制造设备成本增加。同时,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拆卸,而现有的模具大多为一体化成型结构,其拆卸过程及其复杂,导致整个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该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包括支架、模具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模具机构之间,以驱动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模具架、驱动单元、连接环以及多个一一对应的连接杆、滑杆和模具侧板;所述模具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模具架上,能够进行往复自转;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模具架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环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环进行往复自转;多个所述模具侧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环的内部,沿所述连接环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模具侧板依次连接围成与模具外形相对应的模具腔,并且相邻的所述模具侧板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模具侧板之间,并且沿所述连接环的径向形成与所述模具架的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形成沿水平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与所述连接环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连接环进行往复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环同时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往复转动,所述连接杆则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进行沿所述连接环径向的往复移动,再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进行沿所述连接环径向的往复移动,使多个所述模具侧板之间形成相对移动,从而改变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
优选的,所述模具侧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动销;所述第一滑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滑杆的端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滑动销分别位于所述模具侧板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相邻两个所述模具侧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滑动销形成沿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具侧板采用L形板,包括相对尺寸较长的模具段和相对尺寸较短的调节段;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模具段中靠近所述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模具段中靠近所述连接环轴线的一侧,所述滑动销则位于所述调节段并且垂直于所述调节段。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采用外齿圈结构,并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形成齿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缸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缸的伸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模具架滑动连接并且与所述连接环形成齿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分别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与所述模具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且在所述模具架的顶部设有刮槽;所述刮槽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模具侧板的上方,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刮槽之间滑动连接,并且在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切刀,能够沿所述刮槽滑过所述模具侧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模具机构中设有多个连接环以及相应的所述连接杆、所述滑杆和所述模具侧板,并且多个所述连接环同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调整模具腔;首先,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控制所述连接环进行转动,由所述连接环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由所述连接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相对于所述模具架进行直线滑动,进而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进行移动,调整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然后,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模具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多个所述模具侧板的底边同时与所述支架的底面贴平接触,形成对所述模具腔的下端封堵;
步骤S2,浆料浇注;通过所述模具腔的上端将浆料注入所述模具腔内;
步骤S3,坯体脱模;待所述模具腔内的浆料成型并且形成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膨胀硬化之后,首先,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控制所述连接环进行反向转动,由所述连接环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同步反向转动,从而由所述连接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相对于所述模具架向靠近所述连接环的方向进行直线滑动,进而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向远离所述连接环轴线的方向移动,增大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使所述模具侧板脱离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接触;然后,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模具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上升移动,从而完成对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的脱模;
步骤S4,对脱模后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分切、蒸压养护和出釜操作,最终获得加气混凝土砌块。
采用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操作,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中,通过将围成模具腔的模具侧板置于连接环内,并且通过滑杆和连接杆与连接环形成连接,而连接环与驱动单元连接。这样,借助驱动单元对连接环的转动控制,就可以对连接环内模具侧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改变,调整由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大小,从而可以快速方便的改变所能够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满足不同尺寸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提高该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的使用效率。
2、在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中,借助驱动单元对连接环的转动控制,就可以通过连接杆和滑杆带动模具侧板进行朝向远离连接环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轻松方便的完成脱模操作,提高脱模操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最终所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
3、在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中,在采用两个伸缩杆控制模具机构升降的同时,通过在模具架上设置水平方向的刮槽以及将第二伸缩杆中设有刮刀的端部置于刮槽内,就可以借助第二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刮刀沿刮槽进行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对溢出模具腔的多余浆料进行刮除,保证所形成加气混凝土砌块坯体顶部的齐平效果,提高最终所制备获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中第二伸缩杆驱动刮刀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中坯体脱模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中模具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M-M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包括支架1、模具机构2和升降机构3。其中,支架1为匚形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的上顶和下底。模具机构2和升降机构3均位于所述支架1的上顶和下底之间,并且升降机构3的一端与支架1的上顶连接,另一端与模具机构2连接,以驱动模具机构2在支架1的上顶和下底之间进行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模具机构2,包括模具架21、驱动单元22、三个连接环23、十二个连接杆24、十二个滑杆25和十二个模具侧板26。模具架21作为模具机构2的外框架直接与升降机构3形成连接关系,并可以相对于支架1进行往复移动。三个连接环23以并排的方式位于模具架21上,并且均可以进行水平面内的绕轴往复自转。驱动单元22同样位于模具架21上,并且与三个连接环23分别形成连接关系,以驱动三个连接环23进行各自的绕轴往复自转。
十二个模具侧板26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位于三个连接环23的内部。其中,位于同一个连接环23内的四个模具侧板26沿竖直方向设置,沿连接环23的圆周方向依次连接布设,并且相邻的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相互垂直且能够相对滑动,从而由四个模具侧板26围成一个与方形模具相对应的方形模具腔27。
十二个滑杆25同样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位于三个连接环23的内部。其中,位于同一连接环23内的四个滑杆25位于连接环23和四个模具侧板26之间,并且沿水平方向与连接环23和模具侧板26之间的模具架21形成滑动连接,可以沿连接环23的直径方向进行往复直线移动,同时滑杆25的一端与对应的模具侧板26之间形成滑动连接。
十二个连接杆24同样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位于三个连接环23的内部。其中,位于同一连接环23内的四个连接杆24以相邻90度夹角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布,并且每一个连接杆24的一端与连接环23以铰接的方式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滑杆25的另一端进行铰接方式的转动连接。
此时,在驱动单元22带动连接环23进行往复转动的过程中,连接环23能够同时带动位于其内部的四个连接杆24进行往复移动,从而由四个连接杆24分别带动四个滑杆25进行沿连接环23径向的往复直线移动,进而由四个滑杆25同时带动四个模具侧板26进行沿连接环23径向的往复直线移动,在滑杆25与模具侧板26水平滑动连接的情况下,使四个模具侧板26可以保持相互垂直的关系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模具腔27形状不变情况下的尺寸调整。
结合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模具侧板26上,设有第一滑槽261、第二滑槽262和滑动销263。其中,第一滑槽26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模具侧板26中靠近滑杆25的一侧,并且与滑杆25的端部形成沿其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二滑槽26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滑动销263分别位于模具侧板26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并且相邻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通过第二滑槽262和滑动销263形成沿该第二滑槽262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
此时,在连接杆带动滑杆进行沿连接环径向直线移动时,滑杆就会带动与其滑动连接的模具侧板通过第二滑槽与滑动销的连接进行沿连接环径向的同步移动,而当四个模具侧板同时进行沿连接环径向的同步移动时,通过模具侧板与对应滑杆之间形成沿第一滑槽的相对滑动,在相邻的两个模具侧板之间就会形成沿第一滑槽方向的相对移动,从而保证对四个模具侧板之间所围成模具腔尺寸大小的顺利调整。
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方形模具,模具侧板26采用L形板,包括相对尺寸较长的模具段和相对尺寸较短的调节段,并且模具段和调节段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滑槽261开设在模具段中靠近滑杆25的一侧,第二滑槽262则开设在模具段中靠近连接环23轴线的一侧,滑动销263则位于调节段并且与调节段保持垂直关系,相邻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的模具段和调节段形成贴合滑动连接,从而使相邻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的模具段保持垂直关系。
此时,通过采用L形板结构形式的模具侧板,并且将第二滑槽和滑动销分别设置在模具段和调节段,就可以在相邻模具侧板之间进行沿第二滑槽方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二滑槽始终处于模具腔的外部,从而保证所形成模具腔的完整性,实现在第二滑槽长度范围内对模具腔尺寸大小的自由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对模具腔尺寸大小的要求不同,可以调整模具段长度、第二滑槽长度和调节段长度之间的尺寸关系,从而改变相邻两个模具侧板之间沿第二滑槽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进而满足对模具腔尺寸大小的调整要求,实现对不同尺寸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模具形状的不同,还可以调整模具侧板的数量、尺寸以及在连接环内的相互位置关系,例如针对等边三角形模具,就可以在连接环内设置三个相同尺寸的模具侧板并且沿连接环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同时对模具侧板中调节段和模具段的夹角关系进行调整,同时对相应的滑杆和连接杆的数量以及连接位置进行调整改变,就可以使相邻两个模具侧板之间进行相对滑动,以形成不同尺寸的三角形模具腔,同样也可以增加模具侧板的数量以构成五边形模具腔以及六边形模具腔,从而形成具有不同模具形状的模具机构,满足对不同形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23采用外齿圈结构形式,并且驱动单元22与三个连接环23之间采用齿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以带动三个连接环23进行往复自转。其中,驱动单元22包括驱动缸221和齿条222,驱动缸221采用液压缸并且其输出轴与齿条222进行同轴固定连接,而齿条222与模具架21滑动连接并且与三个连接环23形成齿啮合连接。这样,通过控制驱动缸的伸出和回收移动,就可以带动齿条进行往复直线移动,从而驱动三个连接环进行往复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借助齿条实现了对三个连接环的同步转动连接,从而提高对三个模具腔尺寸调整的效率,并且还减少了驱动设备,达到了降低整个系统成本和控制复杂度的效果。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也可以对三个连接环进行独立驱动控制,例如对每一个连接环分别设置一个驱动电机,通过齿轮进行驱动电机与连接环的连接,从而可以对每一个连接环进行独立驱动控制,达到对每一个模具腔尺寸的独立调整控制。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第一伸缩杆31的一端与支架1中上顶的左侧位置以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模具架21中顶部左侧区域位置以铰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32的一端与支架1中上顶的右侧位置以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模具架21中顶部右侧区域位置以铰接方式转动连接。
此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升缩动作,就可以驱动模具架相对于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从而达到对整个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的位置调整。
此外,升降机构3中还设有两个导向杆33。两个导向杆33的一端与模具架21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沿竖直方向穿过支架1的上顶,并且与支架1的上顶形成沿竖直方向的滑动连接。此时,借助两个导向杆可以对模具架沿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模具架相对于支架进行往复移动的稳定性,保证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质量。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模具架21的顶部设有一个刮槽211,并且刮槽211沿水平方向从三个连接环23内部的模具侧板26上方依次滑过。此时,第二伸缩杆32的端部伸至刮槽211内并且通过滑销与刮槽211形成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沿刮槽211进行往复移动。同时,在第二伸缩杆32的端部还设有一个刮刀4,并且刮刀4的刀口朝向模具侧板26。
此时,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同时进行伸出运动而将模具架移至支架的下底位置时,在保持第一伸缩杆不动的情况下,再继续控制第二伸缩杆进行伸出运动,就会使第二伸缩杆带动刮刀沿着刮槽向第一伸缩杆的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使刮刀依次滑过三个连接环。当第二伸缩杆进行回收运动至刮槽中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位置后,再继续进行回收运动就可以配合第一伸缩杆的同步回收运动带动模具架进行竖直方向的上升移动。这样,借助第二伸缩杆与刮槽的配合,既可以利用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配合完成对整个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的调整,也可以带动刮刀沿刮槽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从而提高第二伸缩杆的使用效率。
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模具机构的尺寸和重量,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构作为升降机构以驱动模具机构沿高度方向的往复移动,例如选用输出作用力更大的液压缸作为升降机构,并且可以直接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架与模具架之间,以达到对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的移动。此时,就可以单独设置一个驱动件,例如与刮槽平行设置的电杆,以独立控制刮刀沿刮槽的往复移动。当然,根据模具机构的尺寸和重量也可以调整伸缩杆的设置数量,以满足对模具机构进行往复移动的稳定性。
结合图1至图6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方形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调整模具腔。根据所需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对模具腔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启动驱动单元22中的驱动缸221,由驱动缸221带动齿条222进行移动,以同时带动三个连接环23进行转动,由连接环23分别带动其内部的四个连接杆24进行同步转动,再由连接杆24带动与其连接的滑杆25进行沿连接环径向的直线移动,从而由滑杆25带动对应的模具侧板26进行移动,在滑杆与模具侧板26之间相对滑动下以及相邻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的相对滑动下,使连接环23内的四个模具侧板26同时形成沿连接环径向的移动,从而改变由四个模具侧板26所围成模具腔27的尺寸大小,当根据方形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完成对模具腔尺寸的调整之后,停止驱动缸的动作。
然后,控制升降机构3中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同时进行伸出运动,对模具机构2进行竖直方向的向下放置,直至模具机构2中模具侧板26的底边与支架1的下底贴平接触。此时,利用支架1的下底形成对模具腔的下端封堵。
步骤S2,浆料浇注。将预先准备好的浆料由模具腔27的上端注入至模具腔27的内部。其中,浆料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步骤T1,原料准备。根据所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所需材料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按需制备和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步骤T2,配料搅拌。根据所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所需浆料的制备工艺要求,对预先备好的原料进行定量配比,并依次进行投加搅拌,获得搅拌均匀且满足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的合格浆料。
步骤S3,坯体脱模。浆料成型并且形成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膨胀硬化之后,对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脱模操作,其中对加气混凝土坯体的脱模操作,具体包括:
首先,再次启动驱动单元22中的驱动缸221,由驱动缸221带动齿条222进行反向移动,以同时带动三个连接环23进行反向转动,由连接环23带动其内部的四个连接杆24进行同步转动,再由连接杆24带动与其连接的滑杆25沿连接环径向进行远离连接环轴线方向的直线移动,从而由滑杆25带动对应的模具侧板26向远离连接环轴线的方向移动,在滑杆与模具侧板26之间的相对滑动下以及相邻两个模具侧板26之间的相对滑动下,增大由四个模具侧板26所围成模具腔27的尺寸,使模具侧板26脱离与其内部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接触。
然后,控制升降机构3中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同时进行回收运动,对模具机构2进行竖直方向的向上牵引,使模具机构2相对于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上升移动,从而完成对加气混凝土坯体的脱模操作。
其中,在步骤S3之前对模具腔内部浆料的静停养护过程中,使浆料在模具腔27内完成发气、膨胀和稠化,以成型加气混凝土坯体。其中,在模具腔27内部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膨胀时,模具腔27内部的部分浆料就会膨胀升高而溢出,此时保持第一伸缩杆31不动以及两个导向杆33对模具机构2沿水平方向的定位作用下,控制第二伸缩杆32进行伸出运动,以带动刮刀4沿刮槽211进行往复滑动,从而将由于膨胀升高而溢出的浆料刮除,使模具腔27内的浆料高度保持与模具侧板26上边的齐平,保证静停养护后所形成加气混凝土坯体上方的平整度,进而保证最终所形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规整度。
步骤S4,对脱模后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分切、蒸压养护和出釜操作,最终获得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中,首先对脱模后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分切、蒸汽养护,使加气混凝土坯体经过高温蒸汽养护而完成内部的充分水化反应,使加气混凝土坯体能够达到抗压强度要求。然后对经过蒸压养护处理过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出釜后进行吊运、检验和包装,从而完成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获得加气混凝土砌块。
其中,在本实施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的模具机构中,通过设立了三个由连接环、连接杆、滑杆和模具侧板组成的模具腔,从而可以同时完成对三个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制备,提高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完全可以调整模具机构中由连接环、连接杆、滑杆和模具侧板组成的模具腔数量,从而实现一次性针对不同数量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制备,获得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不同制备效率。
Claims (10)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具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模具机构之间,以驱动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模具架、驱动单元、连接环以及多个一一对应的连接杆、滑杆和模具侧板;所述模具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模具架上,能够进行往复自转;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模具架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环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环进行往复自转;多个所述模具侧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环的内部,沿所述连接环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模具侧板依次连接围成与模具外形相对应的模具腔,并且相邻的所述模具侧板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模具侧板之间,并且沿所述连接环的径向形成与所述模具架的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形成沿水平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与所述连接环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连接环进行往复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环同时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往复转动,所述连接杆则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进行沿所述连接环径向的往复移动,再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进行沿所述连接环径向的往复移动,使多个所述模具侧板之间形成相对移动,从而改变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侧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动销;所述第一滑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滑杆的端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滑动销分别位于所述模具侧板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相邻两个所述模具侧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滑动销形成沿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的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侧板采用L形板,包括相对尺寸较长的模具段和相对尺寸较短的调节段;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模具段中靠近所述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模具段中靠近所述连接环轴线的一侧,所述滑动销位于所述调节段并且垂直于所述调节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采用外齿圈结构,并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形成齿啮合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缸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缸的伸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模具架滑动连接并且与所述连接环形成齿啮合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分别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机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与所述模具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且在所述模具架的顶部设有刮槽;所述刮槽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模具侧板的上方,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刮槽之间滑动连接,并且在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切刀,能够沿所述刮槽滑过所述模具侧板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中设有多个连接环以及相应的所述连接杆、所述滑杆和所述模具侧板,并且多个所述连接环同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10.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调整模具腔;首先,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控制所述连接环进行转动,由所述连接环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由所述连接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相对于所述模具架进行直线滑动,进而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进行移动,调整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然后,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模具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多个所述模具侧板的底边同时与所述支架的底面贴平接触,形成对所述模具腔的下端封堵;
步骤S2,浆料浇注;通过所述模具腔的上端将浆料注入所述模具腔内;
步骤S3,坯体脱模;待所述模具腔内的浆料成型并且形成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膨胀硬化之后,首先,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控制所述连接环进行反向转动,由所述连接环带动所有的所述连接杆进行同步反向转动,从而由所述连接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滑杆相对于所述模具架向靠近所述连接环的方向进行直线滑动,进而由所述滑杆带动对应的所述模具侧板向远离所述连接环轴线的方向移动,增大由多个所述模具侧板围成的模具腔尺寸,使所述模具侧板脱离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接触;然后,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模具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移动,使所述模具机构相对于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上升移动,从而完成对所述加气混凝土坯体的脱模;
步骤S4,对脱模后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分切、蒸压养护和出釜操作,最终获得加气混凝土砌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4453.3A CN113119281A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4453.3A CN113119281A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9281A true CN113119281A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7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44453.3A Withdrawn CN113119281A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1928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1194A (zh) * | 2021-09-07 | 2021-12-10 | 王亚春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机 |
CN113954206A (zh) * | 2021-10-29 | 2022-01-21 | 王肖义 | 一种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25422A1 (en) * | 2010-08-02 | 2012-02-02 | Rosetta Hardscapes, Llc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And Palletizing Cast Concrete Blocks |
US20120181416A1 (en) * | 2011-01-13 | 2012-07-19 | David Lee | Adjustable slump mold for molding a clay slab into a ceramic object |
CN107457889A (zh) * | 2017-08-18 | 2017-12-12 | 平潭海创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混凝土预制件模具 |
CN210500784U (zh) * | 2019-07-10 | 2020-05-12 | 泉州哈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砌块成型机的同步行走式机架 |
CN112025937A (zh) * | 2020-09-09 | 2020-12-04 | 重庆知翔科技有限公司 | 混凝土砖块生产用模具结构 |
CN212684295U (zh) * | 2020-04-23 | 2021-03-12 | 安徽省润乾节能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砖快速脱模装置 |
-
2021
- 2021-04-23 CN CN202110444453.3A patent/CN11311928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25422A1 (en) * | 2010-08-02 | 2012-02-02 | Rosetta Hardscapes, Llc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And Palletizing Cast Concrete Blocks |
US20120181416A1 (en) * | 2011-01-13 | 2012-07-19 | David Lee | Adjustable slump mold for molding a clay slab into a ceramic object |
CN107457889A (zh) * | 2017-08-18 | 2017-12-12 | 平潭海创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混凝土预制件模具 |
CN210500784U (zh) * | 2019-07-10 | 2020-05-12 | 泉州哈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砌块成型机的同步行走式机架 |
CN212684295U (zh) * | 2020-04-23 | 2021-03-12 | 安徽省润乾节能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砖快速脱模装置 |
CN112025937A (zh) * | 2020-09-09 | 2020-12-04 | 重庆知翔科技有限公司 | 混凝土砖块生产用模具结构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1194A (zh) * | 2021-09-07 | 2021-12-10 | 王亚春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机 |
CN113771194B (zh) * | 2021-09-07 | 2022-09-09 | 福建华意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机 |
CN113954206A (zh) * | 2021-10-29 | 2022-01-21 | 王肖义 | 一种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19281A (zh)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
CN214561729U (zh) | 一种空心砖生产用的液压全自动免烧装置 | |
CN118596299B (zh) | 一种混凝土加气砖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 |
CN204819855U (zh) | 一种计算机辅助陶瓷3d无模具成型设备 | |
CN113305982B (zh)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制备工艺 | |
CN221271493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浇筑机 | |
CN114535515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外壳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 |
CN117484650B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边模机构 | |
CN115709509B (zh) | 一种轻质墙板加工成型装置 | |
CN113459257B (zh) | 一种混凝土砌块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 |
CN112123513B (zh) | 一种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方法中使用的分切装置 | |
CN113954206B (zh) | 一种混凝土砌块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
CN116238046A (zh) | 一种自动制砖生产线及制砖方法 | |
CN213137157U (zh) | 一种多功能水泥制品的成型主机架 | |
CN112223528B (zh) |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叠合楼板制作方法 | |
CN222494727U (zh) | 一种石膏砌块回转式成型设备 | |
CN111152341A (zh) | 一模多块预制楼梯模具 | |
CN221834604U (zh) | 一种水泥制品生产用成型模具 | |
CN216860089U (zh) | 一种隔热耐火砖模具 | |
CN221039062U (zh) | 一种高强度无收缩的快凝修补砂浆配比试验装置 | |
CN222328602U (zh) | 一种生产烧结红砖成型机 | |
CN211616012U (zh) | 一模多块预制楼梯模具 | |
CN219076025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浇筑装置 | |
CN220864287U (zh) | 一种砖体制造用模具 | |
CN215702607U (zh) | 一种水泥构件生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