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13759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3759B
CN113113759B CN202110400569.7A CN202110400569A CN113113759B CN 113113759 B CN113113759 B CN 113113759B CN 202110400569 A CN202110400569 A CN 202110400569A CN 113113759 B CN113113759 B CN 113113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edge
thinning
electrochromic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05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3759A (zh
Inventor
杨文强
张敏
谢华飞
吴俊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05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3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3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3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3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3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辐射部,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辐射部对应壳体的外沿设于壳体的背光侧。其中,电极层的数量为多个,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多个电极层中的两个之间,多个电极层中至少一个电极层包括相连的减薄部和堆叠部,减薄部对应辐射部设置,减薄部的厚度小于堆叠部的厚度。本申请中对应辐射部的减薄部的厚度相较于堆叠部的厚度小,从而能够减缓减薄部的充电速度,降低减薄部对于与其对应的辐射部的通信影响,确保辐射部正常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外壳的色彩是由构成外壳的材料颜色决定的,如果采用单一颜色的塑胶材料的壳体,在单一颜色的塑胶材料的壳体上设置不锈钢装饰条或使用电镀技术镀上金属层(譬如:金、银)以形成具有金属色的外壳。然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外壳颜色单一缺乏变化,无法给与用户丰富的色彩以及变幻的色彩体验。如果采用不同的颜色的材料来制备外壳,则需要使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及物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生产成本。随着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电致变色材料被运用到电子设备的外壳上,通过电压控制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切换,使得外壳可以拥有不同的色彩选择,大大提升了用户感受。
但是,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由于电子设备中包括多种各类运用的天线,当电子设备的外壳中包括电致变色材料时,则外壳会被整片电荷包围,容易形成电磁屏蔽,导致电子设备中各类依赖天线的组件通信性能变差,甚至完全不能使用,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各类依赖天线的组件通信性能变差,甚至完全不能使用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
辐射部,辐射部对应壳体的外沿设于壳体的背光侧。
其中,电极层的数量为多个,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多个电极层中的两个之间,多个电极层中至少一个电极层包括相连的减薄部和堆叠部,减薄部对应辐射部设置,减薄部的厚度小堆叠部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辐射部,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电极层被施加适当的电压的条件下,电致变色层可以显示特定的颜色。辐射部位于壳体的背光侧,辐射部用于收发射频信号。进一步地,辐射部对应壳体的外沿布置,也就是说,辐射部集成设置,并对应在壳体的外沿。电极层的数量为多个,电致变色层设于多个电极层中相邻的两个之间。多个电极层中至少一个电极层包括相连的减薄部和堆叠部,减薄部对应辐射部设置,减薄部的厚度小于堆叠部的厚度。本申请中对应辐射部的部分电极层(减薄部)相较于其他区域的电极层(堆叠部)厚度较小,则能够减缓减薄部的充电速度,从而可以降低该部分电极层(减薄部),对于与其对应的辐射部的收发信号的影响,确保辐射部正常的通信性能。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
110壳体,
111电极层,111a减薄部,111b堆叠部,
1111第一电极层,
1112第二电极层,
112电致变色层,
1131第一PET层,1132第二PET层,
1141第一光学胶层,1142第二光学胶层,
115半透菲林片,
116白色油墨层,
117玻璃盖板,
120辐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10和辐射部120,壳体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111和电致变色层112。辐射部120对应壳体110的外沿设于壳体110的背光侧。其中,电极层111的数量为多个,电致变色层112夹设在多个电极层111中的两个之间,多个电极层111中至少一个电极层111包括相连的减薄部111a和堆叠部111b,减薄部111a对应辐射部120设置,减薄部111a的厚度小于堆叠部111b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和辐射部120。
具体地,壳体110包括层叠的电极层111和电致变色层112,电极层111被施加适当的电压的条件下,电致变色层112可以显示特定的颜色。壳体110为电子设备100的后壳,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组件、中框等结构,后壳、显示组件和中框一起能够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功能模组。
具体地,辐射部120位于壳体110的背光侧,辐射部120用于收发射频信号。进一步地,辐射部120对应壳体110的外沿布置,也就是说,辐射部120集成设置,并对应在壳体110的外沿,辐射部120位于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电极层111的数量为多个,电致变色层112设于多个电极层111中相邻的两个之间。在实际的应用中,电极层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极层111分别堆叠在电致变色层112的两侧,参照前述描述可知,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10和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结构部件可以形成容纳腔,则对于壳体110中的电致变色层112而言,其具有内侧、外侧方向。电致变色层112的内侧即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电致变色层112的外侧即背离容纳腔的一侧。两个电极层111中的一个电极层111堆叠在电致变色层112的内侧,两个电极层111中的另一个电极层111堆叠在电致变色层112的外侧。两个电极层111通电后,两个电极层111上分布电荷而形成电场,电致变色层112受到电场影响而发生颜色改变。具体地,对于电致变色层112而言,其具有透明状态和着色状态,在电极层111未通电状态下,电致变色层112呈透明状态,而当电极层111通电时,则电致变色层112呈着色态,从而令壳体110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色彩。
进一步地,多个电极层111中至少一个电极层111包括相连的减薄部111a和堆叠部111b,减薄部111a对应辐射部120设置,减薄部111a的厚度小于堆叠部111b的厚度。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减薄部111a围设在堆叠部111b的外侧,则电极层111整体可以呈现出中心厚度大于外沿厚度的状态,即电极层111呈中间厚两边薄状。也就是说,可以为两个电极层111均呈中间厚两边薄状,或者是,两个电极层111中的一个电极层111呈中间厚两边薄状,两个电极层111中的另一个电极层111为等厚度。
本申请中对应辐射部120的部分电极层111(减薄部111a)相较于其他区域的电极层111(堆叠部111b)厚度较小,则能够减缓该部分电极层111(减薄部111a)的充电速度,从而可以降低电极层111中减薄部111a对于对应的辐射部120的收发信号的影响,确保辐射部120正常的通信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当电极层111的外沿厚度减小时,则电极层111的外沿的方阻增大。其中,方阻为方块电阻,方块电阻R=ρ/d,其中,ρ是电阻率,d是构成方块的边长,方块电阻具有一个特性,即任意大小的正方形边到边的电阻都是一样的,不管边长是1m,或是0.1m,方阻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方阻与电极层111的厚度相关。本申请中通过控制对应辐射部120的电极层111的外沿厚度,从而达到控制电极层111上对应辐射部120的部分电极层111的充电速度,减缓方阻较大的区域的充电速度,从而降低该充电区域对于,与其对应区块的辐射部120的天线功能的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电极层111为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层。
需要说明的是,堆叠部111b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堆叠部111b和多个减薄部111a相连。比如,辐射部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辐射部120间隔设置,并对应壳体110的外沿布置,部分堆叠部111b位于多个辐射部120中相邻辐射部120之间。对于整个电极层111而言,多个堆叠部111b可以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散状,仅仅针对于对应辐射部120的部分电极层111做减薄处理以形成减薄部111a。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减薄部111a围设在堆叠部111b外沿处,减薄部111a包括背离电致变色层112的减薄面,其中,减薄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堆叠部111b相连,第二边缘相较于第一边缘远离堆叠部,第一边缘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边缘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层111包括堆叠部111b和围设在堆叠部111b外沿处的减薄部111a,堆叠部111b的厚度大于减薄部111a的厚度。减薄部111a包括靠近电致变色层112的减薄面,减薄面的第一边缘与堆叠部111b相连,即减薄面的第一边缘为内缘,减薄面的第二边缘与壳体110的外边缘对应,即减薄面的第二边缘为外缘。对于减薄面而言,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呈增大的态势,即减薄面的内缘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小于减薄面的外缘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生产制备过程中,由于电极层111自身厚度较薄,因此会将电极层111预先设置在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撑层上,以方便后续堆叠。具体地,支撑层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通过磁控溅射等制备方式将电极层111设置于PET层上。接着,可以对附着于PET上的电极层111进行减薄处理,从而令电极层111形成厚度不一致的减薄部111a和堆叠部111b,在最终电极层111的外观面上可以看出,对应减薄部111a的位置处存在相应的减薄槽,也就是说,电极层111包括相背的两个面,与PET层接触的为平面、背离PET层,靠近电致变色层112的面为非平面。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减薄面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曲面段、平面段。
在该实施例中,减薄面可以为曲面。减薄面可以为平面段形成的斜面。也可以为曲面段和平面段构成。只要满足减薄部111a的厚度小于堆叠部111b的厚度即可。值得说明的是,堆叠部111b为等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自第一边缘向第二边缘的方向,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减薄面呈现连续渐变的趋势,即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从而可以令电致变色层112的颜色过渡的更加柔和,不会让用户明显觉察电致变色层112的颜色不均匀。
在实际生产制备过程中,为了直接制备出厚度不等的电极层111,可以预先在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撑层上设置凸出结构,凸出结构对应辐射部120的位置设置。在磁控溅射过程中,可以控制对于凸出结构位置处生产的电极层111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令电极层111与支撑层(PET层)的接触面为非平面,而电极层111与电致变色层112的接触面为平面。此时,电极层111的减薄面为背离电致变色层112的面,此时,如图3和图5所示,在由第一边缘向第二边缘的方向上(即由内向外的方向),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或呈阶梯式减小。
进一步地,自第一边缘向第二边缘的方向,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呈阶梯状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减薄面呈现连续渐变的趋势,即减薄面与电致变色层112之间的距离呈现阶梯式变化,从而可以降低减薄处理工艺的难度,提升减薄过程中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堆叠部111b的厚度大于等于3nm,小于等于20nm。
在该实施例中,堆叠部111b的厚度满足上述范围则能够确保,电极层111中堆叠部111b通电所形成的电场能够令电致变色层112在透明状态和着色状态下的正常切换。
进一步地,减薄部111a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大于等于辐射部120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堆叠方向是指竖直方向,则垂直于竖直方向为水平方向,即减薄部111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等于辐射部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从而能够满足辐射部120的需求。具体地,减薄部111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小,可以根据辐射部120设计的传播角度参数来调整。对于辐射部120而言,在辐射部120收发射频信号的过程中,辐射部120会形成辐射面,通过辐射面和电极层111的重叠位置,即可确定减薄部111a的大小。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多个电极层111中每一个电极层111的中心厚度均大于电极层111的外沿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电极层111中每个电极层111均呈中间厚两边薄的状态,则对于辐射部120而言,在其所形成的辐射面内,包括两个减薄部111a,两个减薄部111a可以令相应区域的电极层111的方阻加大,从而可以减缓两个电极层111对应区域的充电效率,保证两个电极层111均不会对该辐射部120产生屏蔽干扰,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辐射部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辐射部120对应壳体110的外沿间隔设置。多个辐射部120包括以下任意组合:主控制板、移动通信天线、WiFi、蓝牙天线、NFC天线。
在该实施例中,辐射部120包括主控制板、移动通信天线、WiFi、蓝牙天线、NFC天线。其中,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主控制板、移动通信天线、WIFI、蓝牙天线以及NFC天线间隔分布在容纳腔内,主天线、移动通信天线、WIFI、蓝牙天线以及NFC天线均与主控制板相连。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刻蚀缝隙,设于减薄部111a朝向电致变色层112的表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刻蚀缝隙,刻蚀缝隙设于减薄部111a朝向电致变色层112的表面上。即刻蚀缝隙设于减薄面上。刻蚀缝隙可以根据每一个辐射部120具体的信号频段和强度要求而设置。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辐射部120而言,刻蚀缝隙的宽度、刻蚀缝隙之间的间隔尺寸都会具体调整,从而可以针对于不同辐射部120实现良好的电磁波衍射效果。
进一步地,刻蚀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10μm,小于等于30μm。刻蚀缝隙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刻蚀缝隙中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10mm。
在该实施例中,刻蚀缝隙的宽度满足上述范围,即刻蚀缝隙肉眼不可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良好视觉体验。刻蚀缝隙可以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当刻蚀缝隙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刻蚀缝隙相互平行,间隔布置在减薄部111a上,控制多个刻蚀缝隙中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满足上述范围,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电磁波衍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多个刻蚀缝隙中相邻两个之间形成的间隔数量为多个,多个间隔可以相等,也可以部分相等,也可以完全不相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即可,本申请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构成,例如壳体110还包括玻璃盖板117、半透菲林片115以及白色油墨层116的设置以及相应的位置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具体地,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壳体110包括玻璃盖板117、第一光学胶层1141、第一PET层1131、第一电极层1111、电致变色层112、第二电极层1112、第二PET层1132、第二光学胶层1142、半透菲林片115以及白色油墨层116。本申请以延缓对应辐射部120的部分电致变色层112的颜色变换为代价,折中处理平衡电致变色速度和辐射部120的正常通信性能。值得说明的是,半透菲林片115类似橡胶底片,改变光路,产生半透过半反射的效果。白色油墨层116在未产生电致变色效应的时候,令壳体110可以呈现原始颜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
辐射部,对应所述壳体的外沿设于所述壳体的背光侧;
其中,所述电极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多个所述电极层中的两个之间,多个所述电极层中至少一个电极层包括相连的减薄部和堆叠部,所述减薄部对应所述辐射部设置,所述减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堆叠部的厚度;
所述减薄部围设在所述堆叠部的外沿处,所述减薄部包括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减薄面,
其中,所述减薄面包括:
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堆叠部相连;
第二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一边缘远离所述堆叠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的距离;
由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减薄面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薄面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曲面段、平面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自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减薄面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自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减薄面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的距离呈阶梯状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叠部的厚度大于等于3nm,小于等于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极层中每一个电极层的中心厚度均大于所述电极层的外沿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辐射部对应所述壳体的外沿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辐射部包括以下任意组合:主控制板、移动通信天线、WiFi、蓝牙天线、NFC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刻蚀缝隙,设于所述减薄部朝向所述电致变色层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蚀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10μm,小于等于30μm;
所述刻蚀缝隙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刻蚀缝隙中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10mm。
CN202110400569.7A 2021-04-14 2021-04-14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113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0569.7A CN113113759B (zh) 2021-04-14 2021-04-1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0569.7A CN113113759B (zh) 2021-04-14 2021-04-1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3759A CN113113759A (zh) 2021-07-13
CN113113759B true CN113113759B (zh) 2023-05-09

Family

ID=76717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0569.7A Active CN113113759B (zh) 2021-04-14 2021-04-1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375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194A (zh) * 2018-10-09 2019-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18182D0 (en) * 2012-10-10 2012-11-21 Pilkington Group Lt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ermeable glazing with a sign
CN103311301B (zh) * 2013-05-09 2016-06-29 北京大学 一种抑制辐射引起背栅泄漏电流的soi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2620B (zh) * 2014-11-25 2019-12-31 唯景公司 窗天线
CN109240416A (zh) * 2018-08-14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工作状态提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116656B (zh) * 2018-09-03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791533B2 (en) * 2019-03-29 2023-10-17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Antenna pan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194A (zh) * 2018-10-09 2019-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3759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9216B (zh) 功能膜片、玻璃板和终端
EP2141768B1 (en) Portable device
EP1717781B1 (en) Protection panel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display window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otection panel
KR101160426B1 (ko) 표면 평탄성이 뛰어난 터치입력기능을 가진 보호패널 및 당해 보호패널을 가진 전자기기
US8018645B2 (en) Display-protective plat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with
JP2001119225A (ja) レドーム
CN110281682B (zh) 膜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壳体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2928446A (zh) 一种双层透明天线及设备
CN113966113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以及膜材的制备方法
CN112835238B (zh) 电子设备和壳体组件
CN113113759B (zh) 电子设备
CN113406834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变色膜片
CN113113760B (zh) 电子设备
CN204087146U (zh) 触控面板
CN210668679U (zh) 一种透明薄膜天线
WO2020189451A1 (ja) アンテナ装置、電子機器、窓ガラス、及び移動体
CN113433755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4732A (zh) 复合变色器件、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1952717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767982U (zh) 手持终端及其彩色盖板
KR20180088800A (ko) 적층체 기판, 도전성 기판, 적층체 기판 제조방법 및 도전성 기판 제조방법
CN113557802A (zh) 电波吸收体及电波吸收体用套件
CN112825382A (zh) 天线、盖板和电子设备
JP7462189B2 (ja) 指向性アンテナを搭載した薄型通信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158625U (zh) 一种车载彩色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