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3677A -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13677A CN113113677A CN202110212002.7A CN202110212002A CN113113677A CN 113113677 A CN113113677 A CN 113113677A CN 202110212002 A CN202110212002 A CN 202110212002A CN 113113677 A CN113113677 A CN 113113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backup battery
- maintenance time
- position information
- electric qua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10—Batteries in stationary systems, e.g. emergency power source in pla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还包括: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对基站的供电模式和电气参数,延长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使后备电池符合当前环境状况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基站建设密集而地域辽阔,遍布各地。
基站中的后备电池保证了发生电力传输故障时,仍能使基站继续正常运行。
而处于不同地区的基站维修电力传输故障时所用时间不尽相同,现有的基站电池管理系统,在基站出现故障而启动后备电池对基站进行供电时,不同区域的后备电池供电模式是一样的,这样导致了偏远地区中的基站后备电池电量消耗完毕,该基站故障还没有得到修复。
现阶段缺乏一种后备电池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以使调节后备电池的工作方式,延长后备电池工作时间并调节后备电池使用状况,满足后备电池在不同地区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目的在于延长电池工作时间并调节后备电池使用状况,满足后备电池在不同地区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计算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控制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所述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对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优选地,还包括:
功能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具体包括: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所述第一调整模控制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所述第一调整模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所述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
天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第二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对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生电力故障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对基站的供电模式和电气参数,延长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使后备电池符合当前环境状况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是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结构图。
图3为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包含了一系列模块或单元的装置、终端设备、系统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或单元,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或系统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或单元。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方法应用在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S2、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S3、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S4、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通过GPS定位系统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该GPS定位系统间断接发定位信号,更新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经纬度信息数据和海拔高度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通过WIFI定位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在基站上添设无线AP,利用基站的传输资源,形成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网络。此外,每个无线AP存在唯一的MAC地址。使用设备把这些标示无线AP的数据发送至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无线AP的地理位置,结合信号强弱,计算出具体地理位置并把信息返回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中。
在又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基站通过连接网络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在云平台预设各基站位置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基站接入云平台网络,云平台网络实时向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传输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S2中,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数据库中建立基站地理位置和基站维修时间对应的表格,例如建设在大城市中的基站维修时间可以为24小时,而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山上的基站的维修时间可以为72小时等。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在该表格中进行查询即可获得基站维修时间。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得到基站准确经纬度信息,再结合其他项地理位置信息,如与维修队伍办公点的距离,道路情况,地形环境数据等这些影响抢修的因素,计算基站维修时间。具体计算方法为,依据基站与维修队伍办公点之间的距离,得到维修队伍进行维修所需要经过的路程,而维修队伍的行驶速度大致不变,设为定值,由经过的路程和行驶速度换算得到维修队伍行驶时间。把该行驶时间加上定值“维修设备时间”可以初步得到基站维修时间。
另外,还存在其余地理位置信息影响基站维修时间的因素,主要影响维修队伍行驶时间。可以理解的是,若单纯通过维修队伍经过的路程计算出行驶时间,缺乏准确性;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道路状况、海拔高度和天气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均对维修队伍行驶时间造成影响。在多项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中,能获取到这些数据,如“基站经纬度数据”和“基站所在城市”包含了地区的地形环境信息;“基站周围人口密度”包含了道路状况信息。
为进一步准确计算维修队伍行驶时间,进行二次计算,如,把地形环境信息、道路状况信息、海拔高度信息和天气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数据列表进行查询,通过查询结果调整维修队伍行驶时间。具体为,建立数据列表按数据大小将数据分级,使获取的数据对应到具体分级中,不同分级的数据对行驶时间的影响不同。可以理解为,如把地形环境信息按崎岖程度分级为平原地形、丘陵地形和山岭地形,若获取得到的地形环境信息分级为平原地形,则对行驶时间无影响;若为丘陵地形,则使行驶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10%;若为山岭地形,则使行驶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30%。
又如把海拔高度信息分级为低海拔高度、中等海拔高度和高海拔高度,分别对应海拔高度800M以下,800M~2500M和2500M以上;若获取的海拔高度信息分级为低海拔高度,则对行驶时间无影响;若为中等海拔高度,则每10公里的路程增加10分钟的行驶时间;若为高海拔高度,则每10公里的路程增加20分钟的行驶路程。通过计算各项数据对行驶时间的影响,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基站维修时间。
实际应用中,后备电池启用后,需要维持基站不同系统/设备运行,也即基站的不同系统/设备会不同程度消耗后备电池的电量,而不同地区的基站建设要求或安全规定要求不同,在基站断电或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启动后备电池时,要求后备电池维持的系统功能或设备也不相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地区,需要维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在温度适宜的地区则不需要;另外,由于基站地理位置不同,其维修时间也不同,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使其在基站故障时即能维持基站的稳定运行,又能考虑到基站的维修时间,使后备电池足够维持到维修完成。
即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地区不同,性能要求不同,不同系统对基站的重要性亦有所区别。若根据基站维修时间判断存在后备电池不足以维持向基站供电的风险,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的供电模式,使得后备电池使用时长维持到维修基站完毕。
例如,在一些能够迅速完成基站维修的地区,即基站维修时间较短,且该地区为温度适宜的地区,当基站的后备电池能够持续维持对基站的正常供电,则不会关闭对冷却系统的供电。相反,计算得基站维修时间较长,后备电池不能够维持对基站供电,则进行后备电池配电处理。冷却系统、灭火系统等对该处的基站影响较小,获得电量分配较低,会随着时间逐渐关闭,以增长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基站上搭载的系统不一,用电情况不同,以致相同规格的后备电池在不同基站中能使用的时间亦不同,由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得到基站上搭载的系统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对比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分配后备电池电量分配模式。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存在于温度适宜的地区的基站上安装有通信系统、传输系统、冷却系统、监控系统,系统计算得出该基站的后备电池对全部系统持续供电的时间为5小时,基站维修时间为4小时,则不对后备电池进行电量分配,保持全额输出至基站维修完毕即可。又如,有存在于潮湿多雷地区的基站,该基站安装有通信系统、传输系统、去湿系统、防雷系统和监控系统,该基站后备电池对全部系统持续供电的时间为4小时,基站维修时间为6小时,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电量分配模式。使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二者获得共60%的后备电池电量,使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工作时间大于6小时;使防雷系统和去湿系统二者共获得后备电池共30%的后备电池电量,尽可能在保证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长时间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延长防雷系统和去湿系统的使用时间;使监控系统和其余用电源获得10%的后备电池电量,工作时间较短。一般地,基站上搭载十数种或更多的系统,当后备电池不足以维持对全部系统供电,则需要按上述原理按重要程度对不同系统进行配电,必须保证核心系统的长时间运作,再把剩余电量分配。额外地,为了补偿计算误差产生的影响,设有误差弥补时间,该误差弥补时间为15分钟,使基站维修时间加上该误差弥补时间后再与后备电池使用时间进行比较。这是为了避免因为存在误差使计算得到的基站维修时间比实际需要的基站维修时间短,造成分配结果有误,因此需要延长计算得到的基站维修时间。
另外,温湿数据影响后备电池的使用性能,需要对后备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修正。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信息和海拔高度信息,通过地理位置信息,结合该地区的基站建设要求和当前时间可以计算出实时的温湿度区间(即基站的实时环境信息),因此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来对后备电池的电气阈值参数进行修正,可以使后备电池可以在合理的电气阈值参数条件下工作,进一步提供后备电池工作的安全性。该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基站的建设要求和建设位置十分明确,此时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比较准确的计算得到实时的温湿度区间,因此可以不在后备电池上设置各种环境参数的传感器,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
而对于具有各种传感器的电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传感器故障,例如温度传感器故障,此时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的实时的温湿度区间,与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一来可以判断传感器是否故障,二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实时的温湿度区间的准确度,因此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对后备电池的电气阈值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对后备电池控制的准确度。
温湿数据是根据地区变化而变化的。如,高原地带空气稀薄,该处地区湿度低,早晚温度变化大;近海地区湿度大,昼夜温度变化区别不大。地区的不同,对温湿数据具有较大影响,但亦可根据地区特性大致判断得温湿区间。
具体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获得的地理位置信息主要是决定或影响基站维修时间的因素。基站经纬度数据和所在城市反映基站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以此最能大致估计维修时间。在此基础上的其余因素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等影响维修队的路程,对基站维修时间有所影响。
具体地,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计算后备电池维持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将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必要功能为基站必须维持运行的系统,对基站的运行、维护起重要作用。非标要功能为辅助基站运行的系统,对实现基站功能影响较少。由于基站所处位置不同,且不同地区中的对基站的建设要求不同,在实际的使用中,不同基站上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有所区别。尤其以地区位置区别最为明显,如,在海拔较高区域,避雷功能和灭火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需要维持相应系统;又如,在近海区域,去湿功能和防冷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再如,在荒漠地区,防尘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此外,所有的基站共同的必要功能为基带模块、射频模块、信号收发器等实现基站的基本性能的功能。
在确定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之后,计算基站只维持对应的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若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则开放对非必要功能的系统的供电,若小于,则关闭。
具体地,将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则控制后备电池维持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持续时间小于基站维修时间,则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
在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不需要担心后备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撑到基站维修完毕,可对所有实现必要功能的系统供电。若后备电池电量在只维持必要功能的情况下仍不能支撑到基站维修完毕,则根据持续时间和基站维修时间的差值,调整对实现必要功能系统的电量分配方案。
如,将必要功能进行优先级分类,把多个必要功能按基站的需求程度分配为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分配的电量较少,优先级较高的必要功能分配的电量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会率先耗尽电量,按电量分配程度逐渐关闭对应必要功能。若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的差值越大,则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分配得到的电量越少,会使持续时间相应地增加,直至增加到大于或等于基站维修时间。如此,实现后备电池电量的消耗减少,延长至基站维修完毕。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根据天气信息对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记载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查询当地的气象局的网站获取天气信息。也可以实时获取广播的天气信息,再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查询当前基站所在位置对应的天气信息。
下雨、大雾、打雷等各种天气状况影响维修队的出行。连接互联网络获取基站所处位置的天气信息,根据天气状况的恶劣程度,对基站维修时间进行延长调整。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天气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修正后备电池的输出电流阈值、功率阈值等性能指标,以使得后备电池的输电方式符合当前环境状况。如,天气信息提示明天会急剧降温,则需要根据天气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获取的天气信息还包括在网上获取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信息。实施下载网络信息,以实施更新数据状况。
由上可知,该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通过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可以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对基站的供电模式和电气参数,延长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使后备电池符合当前环境状况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第一计算模块202,用于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第一调整模块203,用于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204,用于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地理位置获取模块通过GPS定位或WiFi定位或联网获取的方式获得基站的经纬度数据、所在城市和周围人口密度等各项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202按照各项地理位置信息的对维修队伍抢修基站的影响,计算得到基站维修时间。
其中,第一调整模块203根据不同地区中基站需求性能的不同,设定后备电池对不同基站系统的供电模式。
其中,第一修正模块204调整后备电池的输出状况,使后备电池符合当地环境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通过GPS定位系统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该GPS定位系统间断接发定位信号,更新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经纬度信息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通过WIFI定位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在基站上添设无线AP,利用基站的传输资源,形成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网络。此外,每个无线AP存在唯一的MAC地址。使用设备把这些标示无线AP的数据发送至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无线AP的地理位置,结合信号强弱,计算出具体地理位置并把信息返回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中。
在又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基站通过连接网络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在云平台预设各基站位置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基站接入云平台网络,云平台网络实时向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传输地理位置信息。
得到基站准确经纬度信息,再结合其他项地理位置信息,如与人口居住地的距离,道路情况,地形环境数据等这些影响抢修的因素,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为,依据基站与人口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得到维修队伍进行维修所需要经过的路程,而维修队伍的行驶速度大致不变,设为定值,由经过的路程和行驶速度换算得到维修队伍行驶时间。把该行驶时间加上定值“维修设备时间”可以初步得到基站维修时间。
另外,还存在其余地理位置信息影响基站维修时间的因素,主要影响维修队伍行驶时间。可以理解的是,若单纯通过维修队伍经过的路程计算出行驶时间,缺乏准确性;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道路状况、海拔高度和天气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均对维修队伍行驶时间造成影响。在多项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中,能获取到这些数据,如“基站经纬度数据”和“基站所在城市”包含了地区的地形环境信息;“基站周围人口密度”包含了道路状况信息。
为进一步准确计算维修队伍行驶时间,进行二次计算,如,把地形环境信息、道路状况信息、海拔高度信息和天气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数据列表进行查询,通过查询结果调整维修队伍行驶时间。具体为,建立数据列表按数据大小将数据分级,使获取的数据对应到具体分级中,不同分级的数据对行驶时间的影响不同。可以理解为,如把地形环境信息按崎岖程度分级为平原地形、丘陵地形和山岭地形,若获取得到的地形环境信息分级为平原地形,则对行驶时间无影响;若为丘陵地形,则使行驶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10%;若为山岭地形,则使行驶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30%。
又如把海拔高度信息分级为低海拔高度、中等海拔高度和高海拔高度,分别对应海拔高度800M以下,800M~2500M和2500M以上;若获取的海拔高度信息分级为低海拔高度,则对行驶时间无影响;若为中等海拔高度,则每10公里的路程增加10分钟的行驶时间;若为高海拔高度,则每10公里的路程增加20分钟的行驶路程。通过计算各项数据对行驶时间的影响,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基站维修时间。
实际应用中,后备电池启用后,需要维持基站不同系统/设备运行,也即基站的不同系统/设备会不同程度消耗后备电池的电量,而不同地区的基站建设要求或安全规定要求不同,在基站断电或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启动后备电池时,要求后备电池维持的系统功能或设备也不相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地区,需要维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在温度适宜的地区则不需要;另外,由于基站地理位置不同,其维修时间也不同,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使其在基站故障时即能维持基站的稳定运行,又能考虑到基站的维修时间,使后备电池足够维持到维修完成。例如,在一些能够迅速完成基站维修的地区,即基站维修时间较短,且该地区为温度适宜的地区,当基站的后备电池能够持续维持对基站的供电,则不变关闭对冷却系统的供电。相反,若后备电池不能够维持对基站供电,则需要关闭冷却系统等对基站影响较小的系统。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基站上搭载的系统不一,用电情况不同,以致相同规格的后备电池在不同基站中能使用的时间亦不同,由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得到基站上搭载的系统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对比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基站维修时间,调整分配后备电池电量分配模式。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存在于温度适宜的地区的基站上安装有通信系统、传输系统、冷却系统、监控系统,系统计算得出该基站的后备电池对全部系统持续供电的时间为5小时,基站维修时间为4小时,则不对后备电池进行电量分配,保持全额输出至基站维修完毕即可。又如,有存在于潮湿多雷地区的基站,该基站安装有通信系统、传输系统、去湿系统、防雷系统和监控系统,该基站后备电池对全部系统持续供电的时间为4小时,基站维修时间为6小时,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电量分配模式。使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二者获得共60%的后备电池电量,使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工作时间大于6小时;使防雷系统和去湿系统二者共获得后备电池共30%的后备电池电量,尽可能在保证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长时间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延长防雷系统和去湿系统的使用时间;使监控系统和其余用电源获得10%的后备电池电量,工作时间较短。一般地,基站上搭载十数种或更多的系统,当后备电池不足以维持对全部系统供电,则需要按上述原理按重要程度对不同系统进行配电,必须保证核心系统的长时间运作,再把剩余电量分配。额外地,为了补偿计算误差产生的影响,设有误差弥补时间,该误差弥补时间为15分钟,使基站维修时间加上该误差弥补时间后再与后备电池使用时间进行比较。这是为了避免因为存在误差使计算得到的基站维修时间比实际需要的基站维修时间短,造成分配结果有误,因此需要延长计算得到的基站维修时间。
另外,温湿数据影响后备电池的使用性能,需要对后备电池的工作状况进行修正。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信息和海拔高度信息,通过地理位置信息,结合该地区的基站建设要求和当前时间可以计算出实时的温湿度区间(即基站的实时环境信息),因此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来对后备电池的电气阈值参数进行修正。该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基站的建设要求和建设位置十分明确,此时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比较准确的计算得到实时的温湿度区间,因此可以不在后备电池上设置各种环境参数的传感器,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
而对于具有各种传感器的电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传感器故障,例如温度传感器故障,此时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的实时的温湿度区间,与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一来可以判断传感器是否故障,二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实时的温湿度区间的准确度,因此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对后备电池的电气阈值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对后备电池控制的准确度。
具体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获得的地理位置信息主要是决定或影响基站维修时间的因素。基站经纬度数据和所在城市反映基站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以此最能大致估计维修时间。在此基础上的其余因素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等影响维修队的路程,对基站维修时间有所影响。
具体地,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
功能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后备电池维持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第一调整模块将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必要功能为基站必须维持运行的系统,对基站的运行、维护起重要作用。非标要功能为辅助基站运行的系统,对实现基站功能影响较少。由于基站所处位置不同,且不同地区中的对基站的建设要求不同,在实际的使用中,不同基站上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有所区别。尤其以地区位置区别最为明显,如,在海拔较高区域,避雷功能和灭火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需要维持相应系统;又如,在近海区域,去湿功能和防冷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再如,在荒漠地区,防尘功能为该处基站的必要功能。此外,所有的基站共同的必要功能为基带模块、射频模块、信号收发器等实现基站的基本性能的功能。
在确定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之后,计算基站只维持对应的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若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则开放对非必要功能的系统的供电,若小于,则关闭。
具体地,第一调整模块将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具体包括:
若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则第一调整模控制后备电池维持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持续时间小于基站维修时间,则第一调整模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
在持续时间大于基站维修时间,不需要担心后备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撑到基站维修完毕,可对所有实现必要功能的系统供电。若后备电池电量在只维持必要功能的情况下仍不能支撑到基站维修完毕,则根据持续时间和基站维修时间的差值,调整对实现必要功能系统的电量分配方案。
如,将必要功能进行优先级分类,把多个必要功能按基站的需求程度分配为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分配的电量较少,优先级较高的必要功能分配的电量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会率先耗尽电量,按电量分配程度逐渐关闭对应必要功能。若持续时间与基站维修时间的差值越大,则优先级较低的必要功能分配得到的电量越少,会使持续时间相应地增加,直至增加到大于或等于基站维修时间。如此,实现后备电池电量的消耗减少,延长至基站维修完毕。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
天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第二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天气信息对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记载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查询当地的气象局的网站获取天气信息。也可以实时获取广播的天气信息,再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查询当前基站所在位置对应的天气信息。
下雨、大雾、打雷等各种天气状况影响维修队的出行。连接互联网络获取基站所处位置的天气信息,根据天气状况的恶劣程度,对基站维修时间进行延长调整。
具体地,第一修正模块还根据天气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修正后备电池的输出电流阈值、功率阈值等性能指标,以使得后备电池的输电方式符合当前环境状况。如,天气信息提示明天会急剧降温,则需要根据天气信息修正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获取的天气信息还包括在网上获取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信息。实施下载网络信息,以实施更新数据状况。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1以及存储器102,存储器102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处理器101执行时,运行上述基站后备电池使用方法。
其中,处理器与存储器102电性连接。处理器101是电子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中包含有可在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101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的处理器1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102中,并由处理器1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由上可知,该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可以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站需要,调整后备电池对基站的供电模式和电气参数,延长后备电池的使用时间和使后备电池符合当前环境状况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实现以下功能:通过获取移动通讯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获取特殊事件信息;特殊事件信息包括移动通讯基站当地的天气信息、自然灾害信息和社会活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特殊事件信息调整当前后备电池的检测周期。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 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在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计算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控制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所述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对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7.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地理位置信息;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基站维修时间;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所述电气阈值参数包括所述后备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阈值、最大输出电压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数据、基站所在城市、基站所处海拔高度、基站周围人口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能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划分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必要功能正常运行的持续时间;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持续时间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后备电池的电量分配模式,具体包括: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所述第一调整模控制所述后备电池维持所述基站的必要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则所述第一调整模根据各基站功能预设的优先级对所述必要功能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电量分配方案,直到调整后的电量分配方案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基站维修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天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天气信息;
第二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气信息对所述基站维修时间进行修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修正所述后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分配模式下的电气阈值参数。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2002.7A CN113113677B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2002.7A CN113113677B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3677A true CN113113677A (zh) | 2021-07-13 |
CN113113677B CN113113677B (zh) | 2022-04-15 |
Family
ID=7671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12002.7A Active CN113113677B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1367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21243A (zh) * | 2023-01-05 | 2023-06-23 | 杭州纵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CN116634473A (zh) * | 2023-07-21 | 2023-08-22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 无线站点停电退服故障预判方法及其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8373A (zh) * | 2003-01-16 | 2004-08-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掉电保护机制的实现方法 |
CN1719917A (zh) * | 2004-07-09 | 2006-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电源管理装置和方法 |
JP2006196397A (ja) * | 2005-01-17 | 2006-07-27 | Densei Lambda Kk | 電力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
CN102738868A (zh) * | 2012-06-30 | 2012-10-17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 |
CN106643765A (zh) * | 2016-12-08 | 2017-05-10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一种采集异常维修时长计算方法 |
CN107589382A (zh) * | 2017-10-25 | 2018-01-16 | 宁夏黑金昊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余量与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 |
CN107742905A (zh) * | 2017-09-08 | 2018-02-27 | 成都瓦力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通讯基站后备能源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CN108898790A (zh) * | 2018-09-07 | 2018-11-27 | 广东华诚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基站项目后监控系统 |
-
2021
- 2021-02-25 CN CN202110212002.7A patent/CN1131136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8373A (zh) * | 2003-01-16 | 2004-08-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掉电保护机制的实现方法 |
CN1719917A (zh) * | 2004-07-09 | 2006-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电源管理装置和方法 |
JP2006196397A (ja) * | 2005-01-17 | 2006-07-27 | Densei Lambda Kk | 電力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
CN102738868A (zh) * | 2012-06-30 | 2012-10-17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后备电池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 |
CN106643765A (zh) * | 2016-12-08 | 2017-05-10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一种采集异常维修时长计算方法 |
CN107742905A (zh) * | 2017-09-08 | 2018-02-27 | 成都瓦力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通讯基站后备能源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CN107589382A (zh) * | 2017-10-25 | 2018-01-16 | 宁夏黑金昊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余量与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 |
CN108898790A (zh) * | 2018-09-07 | 2018-11-27 | 广东华诚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基站项目后监控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21243A (zh) * | 2023-01-05 | 2023-06-23 | 杭州纵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CN116321243B (zh) * | 2023-01-05 | 2023-09-26 | 杭州纵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CN116634473A (zh) * | 2023-07-21 | 2023-08-22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 无线站点停电退服故障预判方法及其装置 |
CN116634473B (zh) * | 2023-07-21 | 2023-10-10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 无线站点停电退服故障预判方法及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3677B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40119B2 (en) | Method and wind park for feeding electric power into an electric supply network | |
CN113113677B (zh) | 一种基站后备电池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9994118B2 (en) | Optimizing vehicle recharging to maximize use of energy generated from particular identified sources | |
US8037749B2 (en) | Network monitoring method, network monitoring apparatus, line failure preven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of network monitoring apparatus | |
EP3331119B1 (en) | Management server and management method | |
CN113449950B (zh) | 能量供给系统、能量供给方法 | |
KR20090119833A (ko) | 분산된 전기 리소스를 위한 전력 통합시스템에서 연결 위치를 결정하는 방법 | |
JP2012044808A (ja)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車載器及び通信方法 | |
US20230080777A1 (en) | Power Grid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Using Infra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1048254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nergy management in a power supply grid | |
CN102368781A (zh) |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及方法 | |
US20220209570A1 (en) | Solar hybrid battery for powering network devices over extended time intervals | |
CN114678855B (zh) | 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
WO2020142283A1 (en) | Solar-powered relay for coupling remotely-located leaf nodes to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6857798A (zh) | 空调用电预测方法、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226843B (zh) | 一种基于机顶盒的气象信息采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7864202A (zh) | 一种储能电源管理系统及储能电源 | |
CN108132478A (zh) | 一种智能终端低功耗混合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2967151B (zh) | 基于后备电池电量的基站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
JP2020174330A (ja) | ローカル基地局 | |
CN115866729B (zh) | 室内定位系统中的定位信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322570A1 (en) | Preemptive charging for power outage mitigation | |
KR100411240B1 (ko) | 축열설비의 부하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3810984B (zh) |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7616645B2 (ja) | 蓄電池管理装置及び蓄電池管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backup batteries in base station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enzhen Guangming Branch Pledgor: SHENZHEN TIANBANGD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40835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