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992B -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97992B CN113097992B CN202110469819.2A CN202110469819A CN113097992B CN 113097992 B CN113097992 B CN 113097992B CN 202110469819 A CN202110469819 A CN 202110469819A CN 113097992 B CN113097992 B CN 1130979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unit
- current
- valu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08000028659 discharge Diseas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采用上述步骤分别对直流微电网的每个储能单元计算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并进行下垂控制。借助于上述方法,根据当前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实时改变下垂系数的大小,最终使各个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趋于均衡,避免储能单元过充过放和荷电状态值不均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微电网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直流微电网的概念,直流微电网由光伏、风机等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交直流负荷以及与交流电网连接的变流器和控制系统组成。直流微电网只存在直流母线电压与有功功率的平衡关系,母线电压的波动情况反映了系统内功率平衡关系,因此需要对储能系统施加合理的控制来达到抑制母线波动的目的。并联的储能单元功率分配方法通常采用下垂控制,下垂控制因其控制结构简单,且不依赖储能单元之间的互联通信,可靠性高,被广泛应用。但是下垂控制的下垂系数确定之后就会固定,当采用下垂控制对储能单元接口处的变换器进行调节时,固定的下垂系数就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储能单元中的储能元件例如蓄电池,当蓄电池过度的充电或者放电会导致电池寿命减小,深度放电更会使蓄电池直接瘫痪。而传统下垂控制方法不具备根据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OC)实时调整下垂系数大小的能力,单一的充电速度可能会导致SOC高的储能单元过度充电,同样的单一的放电速度则导致SOC低的储能单元出现过度放电且其他储能单元的电量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当储能单元并联进行充放电时,对其采用现有的下垂控制可能会出现储能单元过充过放和荷电状态值不均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下垂控制方法会导致直流微电网的储能单元出现过充过放以及荷电状态值不均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采用上述步骤分别对直流微电网的每个储能单元计算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并进行下垂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当前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实时改变下垂系数的大小,最终使各个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趋于均衡,实现过充过放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垂系数的计算过程包括:
根据公式R(soci)=R0*di,计算得到所述第一下垂系数R(soci),其中,R0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预设初始下垂系数,di为所述调节因子。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因子di中的预设控制参数n,能够控制荷电状态值的均衡速度,进而能够通过增大所述预设控制参数n以增加荷电状态值均衡速度。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保证所述直流微电网的正常工作,避免过度增大预设控制参数n导致第一下垂系数R(soci)的选取超出直流母线电压允许跌落的范围,进而使整个直流微电网系统失去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平均荷电状态值socA的计算过程包括: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下垂系数和全部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结合,以合理改变下垂系数的大小,从而实现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均衡和避免其过充过放,易于实现。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是否满足20%≤soci≤80%,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停止进行下垂控制,并进行充/放电处理,直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放电处理,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重新进行下垂控制。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荷电状态值对各个储能单元分情况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直流微电网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soc与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实时平均荷电状态值相等,其中,sock为序列号为k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N为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总数目。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荷电状态值不在20%到80%范围之内的储能单元不采用下垂控制,而是利用充放电处理将该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调整至全部储能单元的平均荷电状态值时,再对该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保证直流微电网的系统稳定性,同时有利于使各个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趋于均衡,实现过充过放保护。
进一步,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为蓄电池组,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的计算过程包括: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采样得到的蓄电池组的输出电流值计算出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值,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进一步,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R(soci)=R0*di,计算得到所述第一下垂系数R(soci),其中,R0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预设初始下垂系数,di为所述调节因子。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微电网中并联蓄电池组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包括:
S1、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S2、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S3、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S4、采用上述步骤分别对直流微电网的每个储能单元计算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并进行下垂控制。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将下垂系数和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相结合,根据储能单元的当前荷电状态值实时改变下垂系数的大小,最终使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趋于均衡,避免储能单元过充过放和荷电状态值不均衡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直流微电网的储能系统中可以有多个储能单元,所述多个储能单元分别通过变换器并联在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上,所述储能单元可以是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等储能元件。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促进储能单元荷电状态值的均衡,所述计算出的第一下垂系数应满足在充电过程中使荷电状态值高的储能单元吸收较少电量,荷电状态值低的储能单元吸收较多电量;放电过程中使荷电状态值高的储能单元释放较多电量,荷电状态值低的储能单元释放较少电量,以实现储能单元荷电状态值的均衡。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垂系数的计算过程包括:
根据公式R(soci)=R0*di,计算得到所述第一下垂系数R(soci),其中,R0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预设初始下垂系数,di为所述调节因子。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因子di中的预设控制参数n,能够控制荷电状态值的均衡速度,从而能够通过增大所述预设控制参数n以增加荷电状态值均衡速度。
进一步,所述平均荷电状态值socA的计算过程包括:
可以理解的是,下垂系数的计算应分为充电和放电状态两种情况。idci>0即储能单元处于放电状态,若此时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大于平均值,例如soci>socA,则可知此时计算出的第一下垂系数R(soci)<R0,即相比预设初始下垂系数R0变小,则储能单元将比没有添加调节因子时提供更大的负荷电流,由此得知若荷电状态值小于平均值,则储能单元将比没有添加调节因子提供更小的负荷电流;当idci<0即储能单元处于充电状态,若此时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大于平均值,即soci>socA,则有R(soci)>R0,则储能单元将比没有添加调节因子时吸收更小的负荷电流,由此得知若荷电状态值小于平均值,则储能单元将比没有添加调节因子时吸收更大的负荷电流。
因此,通过所述调节因子计算出的下垂系数能够实现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均衡以及过充和过放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垂控制中,计算出的下垂系数R(soci)应在母线电压跌落允许的范围之内,若取值过大,则可能出现母线电压与其实际参考值偏差较大,从而使整个直流微电网系统不稳定,因此对应的下垂系数选择规则在放电状态下为:充电状态下为:其中,R0为所述预设初始下垂系数。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是否满足20%≤soci≤80%,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停止进行下垂控制,并进行充/放电处理,直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放电处理,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重新进行下垂控制。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soc与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实时平均荷电状态值相等,其中,sock为序列号为k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N为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总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下垂控制方法的最优适用条件为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在20%到80%范围之内时,当存在荷电状态值大于80%的储能单元时,应该禁止其充电,只允许其工作在放电状态,即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放电处理;当存在荷电状态值小于20%的储能单元时,应该禁止其放电,只允许其工作在充电状态下,即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处理,对于进行充/放电处理的储能单元不采用上述下垂控制方法,直到把所述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调整至当前全部储能单元的平均荷电状态时,再对所述储能单元采用上述下垂控制方法,并与其他储能单元同步进行充放电工作。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为蓄电池组,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的计算过程包括: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可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并联在直流母线上。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蓄电池组1和蓄电池组2分别通过变换器并联在直流母线上,对负载进行供电;ubat1、ubat2分别为蓄电池组1输出电压和蓄电池组2输出电压,iL1、iL2分别为蓄电池组1和蓄电池组2的输出电流,S1、S2、S3、S4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为负载电阻,其中,电感L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1和S2以及电容C1组成与所述蓄电池组1对应的变换器1,电感L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3和S4以及电容C2组成与所述蓄电池组2对应的变换器2,udc1、udc2分别为变换器1和变换器2的输出电压,idc1、idc2分别为变换器1和变换器2输出电流;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对于蓄电池组1,先检测变换器1的输出电流值idc1并计算所述蓄电池组1当前的荷电状态值soc1,soc1的计算公式为:其中,Cbat1为所述蓄电池组1的电池容量,soc10为所述蓄电池组1的初始荷电状态值,同时对蓄电池组2进行相似计算步骤得到荷电状态值soc2;在计算得到soc1、soc2后检测soc1、soc2是否处于20%到80%范围之内,当并联蓄电池组中存在荷电状态值大于80%的蓄电池组时,应该禁止其充电,只允许其工作在放电状态;当蓄电池组中存在荷电状态值小于20%时,应该禁止其放电,只允许其工作在充电状态下,且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蓄电池组其放电和充电模式不采用上述下垂控制方法,可采用传统充放电模式。当把蓄电池组荷电状态值调整至蓄电池的平均荷电状态值时,再将其与其他蓄电池组一起充放电;
同时,分别对蓄电池组1和2的idc1、idc2的正负进行判断;对于蓄电池组1,当idc1>0,蓄电池组1处于放电状态,则调节因子d1为:当idc1<0,蓄电池组1处于充电状态,则调节因子d1为:对蓄电池组2进行相似计算步骤得到调节因子d2,其中,调节因子中可以通过调节预设控制参数n来加速荷电状态值的均衡,但其必须在母线电压允许跌落的范围内;
最后通过公式R(soc1)=R01*d1、R(soc2)=R02*d2来获得蓄电池组1和2调节后的下垂系数R(soc1)、R(soc2),以此使得蓄电池组1和2的荷电状态趋于均衡,避免过充和过放,其中,R01、R02分别为蓄电池组1和蓄电池组2所对应的预设初始下垂系数;进一步地,对蓄电池组1和蓄电池组2采用上述下垂控制方法,具体为根据调节后的下垂系数调整对应变换器的相关参数使得所述两个蓄电池组的输出满足下垂公式:udc1=udcref-idc1R(soc1)、udc2=udcref-idc2R(soc2)和其中,udcref为直流母线参考电压。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和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下垂控制方法将下垂系数和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值结合,根据蓄电池组当前荷电状态值实时改变下垂系数的大小,并可以调节荷电状态值均衡速度,从而实现蓄电池组荷电状态值均衡和避免其过充过放。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对步骤进行了编号,如S1、S2等,但只是本申请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调整S1、S2等的执行顺序,此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装置10,包括采集模块20、计算模块30和控制模块40;
所述采集模块20,用于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所述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所述控制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30包括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R(soci)=R0*di,计算得到所述第一下垂系数R(soci),其中,R0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预设初始下垂系数,di为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30还包括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平均荷电状态值socA,其中,socj为序列号为j的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值,N为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总数目。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还包括判断模块50,所述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是否满足20%≤soci≤80%,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停止进行下垂控制,并进行充/放电处理,直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放电处理,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重新进行下垂控制。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soc与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实时平均荷电状态值相等,其中,sock为序列号为k的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N为所述直流微电网的全部储能单元的总数目。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为蓄电池组,所述采集模块20,具体用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其中,Cbat为所述蓄电池组的电池容量,iL为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电流值,soci0为所述蓄电池组的初始荷电状态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文中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参数和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可以实现为装置、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可以是完全的硬件、也可以是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还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本文一般称为“电路”、“模块”或“装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采用上述步骤分别对直流微电网的每个储能单元计算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并进行下垂控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soci是否满足20%≤soci≤80%,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停止进行下垂控制,并进行充/放电处理,直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放电处理,并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重新进行下垂控制;
6.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计算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电流值,并同时获取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值;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流值和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值,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所对应的第一下垂系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垂系数对所述当前的储能单元进行下垂控制;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9819.2A CN113097992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9819.2A CN113097992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7992A CN113097992A (zh) | 2021-07-09 |
CN113097992B true CN113097992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7668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9819.2A Active CN113097992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97992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0911A (zh) * | 2016-05-17 | 2016-08-17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直流微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 |
CN109713660A (zh) * | 2019-03-07 | 2019-05-03 | 上海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流微电网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742749A (zh) * | 2019-02-21 | 2019-05-1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基于soc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
CN110137992A (zh) * | 2019-04-26 | 2019-08-16 | 上海电力学院 | 一种孤岛直流微电网协调稳定运行控制方法 |
CN111969693A (zh) * | 2020-08-28 | 2020-11-2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一种多智能体锂电池集群储能系统 |
CN112350357A (zh) * | 2020-10-29 | 2021-02-09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针对分布式并网电动汽车的SoC平衡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09784B1 (ko) * | 2014-01-27 | 2018-01-18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충방전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
CA2923930C (en) * | 2015-03-19 | 2019-09-17 |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 Primary frequency control through simulated droop control with electric loads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10469819.2A patent/CN1130979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0911A (zh) * | 2016-05-17 | 2016-08-17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直流微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 |
CN109742749A (zh) * | 2019-02-21 | 2019-05-1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基于soc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
CN109713660A (zh) * | 2019-03-07 | 2019-05-03 | 上海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流微电网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137992A (zh) * | 2019-04-26 | 2019-08-16 | 上海电力学院 | 一种孤岛直流微电网协调稳定运行控制方法 |
CN111969693A (zh) * | 2020-08-28 | 2020-11-2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一种多智能体锂电池集群储能系统 |
CN112350357A (zh) * | 2020-10-29 | 2021-02-09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针对分布式并网电动汽车的SoC平衡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基于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电压控制研究;文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60831;第45-47页 * |
改进SOC下垂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负荷电流分配方法;李鹏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0705;第37卷(第13期);第3747-3749页 * |
林嘉伟等.独立直流微电网中考虑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控制策略.《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第10期), * |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考虑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控制策略;林嘉伟等;《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1031(第10期);第140-14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7992A (zh) | 2021-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1229B (zh) | 控制裝置、控制系統、蓄電裝置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 |
JP5682583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充放電方法及び充放電システム | |
US20130187466A1 (en) |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
US8258757B2 (en) | Charging method and charging device for charg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11987759B (zh) | 基于高频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主动均衡拓扑及方法 | |
WO2022198564A1 (zh) |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 |
CN102005794B (zh) | 一种电池组充电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 |
TWI857977B (zh) | 蓄電系統 | |
US10355320B2 (en) | Power storage device for a battery group and connection control of capacitor and switching device | |
CN109066753B (zh) | 一种基于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WO2020049824A1 (ja) | 蓄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 |
US20220311252A1 (en)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3715722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均衡维护系统及方法 | |
CN111799844A (zh) | 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Hou et al. | A battery power bank of serial battery power modules with buck-boost converters | |
CN117713314A (zh) | 一种共直流母线的储能系统簇间均衡系统及方法 | |
WO2017152798A1 (zh) | 一种实现油机和电池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5441487A (zh) | 一种共直流母线储能系统的soc均衡方法及终端 | |
CN103346605A (zh) | 一种蓄电池组电压均衡装置 | |
WO2022178839A1 (zh) | 一种能源系统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 |
CN118899963A (zh) | 一种多电平储能系统及其电量均衡方法 | |
CN113097992B (zh) | 用于直流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4169361A1 (zh) | 一种多机并联储能系统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 |
CN118054508A (zh) | 一种储能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6231875A (zh)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