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6580A -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96580A CN113096580A CN202110378063.0A CN202110378063A CN113096580A CN 113096580 A CN113096580 A CN 113096580A CN 202110378063 A CN202110378063 A CN 202110378063A CN 113096580 A CN113096580 A CN 1130965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circuit
- control unit
- data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应用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面板;每个子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传输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包括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第一控制单元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一个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一传输单元,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并将数据驱动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数据驱动子电路,以及,接收各个采集子电路返回的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并根据各个第一信息数据生成第二信息数据;每个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数据驱动信号或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防衰减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针对多块子面板拼接形成的显示面板,需要分别采用多个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并且,每块子面板的驱动电路到控制单元的走线距离较长,因此造成信号的衰减,导致控制单元给各个子面板的数据驱动信号的延迟不一,且控制单元接收到的各个子面板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无法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能够减少各子面板之间的信号的差异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应用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面板;每个所述子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所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第一控制单元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
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不同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所述数据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数据驱动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所述数据驱动子电路,以及,接收各个所述采集子电路返回的所述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并根据各个所述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信息数据,以供总控单元进行处理;
每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防衰减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由于在每个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之间设置了信号处理单元,各个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对第一控制单元向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数据驱动信号进行防衰减处理,并且各个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对第一控制单元返回给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防衰减处理,因此,能够有效减少传输给各子面板的数据驱动信号及各子面板向第一控制单元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的延迟,从而能够提高各子面板与第一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包括数据驱动信号和第一信息数据)的同步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放大子电路,其用于按照预设放大倍数将所述数据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放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放大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缓冲电容、第二缓冲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还包括:多个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
每个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且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放大子电路;每个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且不同的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子面板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一侧设置在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和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其中,
在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中,所述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相连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所述采集子电路;
所述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相连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所述数据驱动子电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子面板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一侧设置在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各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提供所述第一时序信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的子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出光侧);
图3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的子面板结构示意图(背侧);
图4为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背侧);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架构图之一;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放大子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架构图之二;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架构图之三;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架构图之四;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单元的架构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子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出光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的理解。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所采用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的相同器件,由于采用的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换的,所以其源极、漏极从连接关系的描述上是没有区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区分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将其中一极称为第一极,另一极称为第二极,栅极称为控制极。此外按照晶体管的特性区分可以将晶体管分为N型和P型,以下实施例中是以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进行说明的。当采用P型晶体管时,第一极为P型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极为P型晶体管的漏极,栅极输入低电平时,源漏极导通,N型相反。可以想到的是采用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实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轻易想到的,因此也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的。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例如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一侧连接在第三侧和第四侧之间,第一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例如行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的第三侧的延伸方向(例如列方向),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基板的下侧的行方向(X方向),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显示基板的右侧的列方向(Y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或近似垂直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3,给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面板100,多个子面板100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一整块显示面板。参见图2,以其中一个子面板100为例,每个子面板10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其中,每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例如,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该子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数据线DATA和多条栅线GATE,多条栅线GATE沿第一方向(例如图2中X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DATA沿第二方向(例如图2中Y方向)延伸,多条栅线GATE和多条数据线DATA交叉设置,并在交叉位置处限定出子像素;其中,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每相邻的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位于同一行的各个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连接同一条栅线GATE,位于同一列的各个像素单元的子像素连接同一条数据线DATA。
继续参见图1、图2,以显示面板的每个子面板100均为矩形面板为例,每个子面板1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一侧位于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以显示面板包括四个子面板100为例,图2为图1的左下角的子面板100,以该子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侧即为下侧、第二侧即为上侧、第三侧即为左侧、第四侧即为右侧,子面板10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栅极驱动阵列(Gate Driver on Array,GOA),多条栅线GATE的第一端连接左侧的GOA,多条栅线GATE的第二端连接右侧的GOA,左侧和右侧的GOA分别向多条栅线GATE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在子面板100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连接多条数据线DATA,参见图5,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包括采集子电路21和数据驱动子电路22,具体地,采集子电路21与数据驱动子电路22均连接子面板100的多条数据线DATA,采集子电路21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数据驱动子电路22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向子面板100中的各个子像素写入数据电压。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板10,一个驱动板10通过多条第一连接线001,分别与一个子面板100下侧的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相连,且与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的采集子电路21和数据驱动子电路22相连;一个驱动板10通过两条第二连接线002分别连接位于一个子面板100左右两侧的GOA。参见图4,每个驱动板10上设置有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电源管理单元4和时序控制单元5,时序控制单元5和电源管理单元4均与第一控制单元1相连。电源管理单元4用于向子面板100提供工作电压并管理工作电压。在显示阶段,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二时序信号并传输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第二时序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传输至子面板100左右两侧的GOA,使GOA驱动各条栅线依次打开各行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并且,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一时序信号并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并将数据驱动信号传输至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数据驱动子电路22根据数据驱动信号将数据电压依次写入子面板100中开启的一行子像素,以使得子面板100进行显示;在采集阶段,第一控制单元1生成使能控制信号,并将使能控制信号传输至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采集子电路21,使得采集子电路21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并返回给第一控制单元1。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可以为具有交互功能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每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可以包含多种数据,例如,在显示状态,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可以包括显示数据,显示数据可以包括子面板100的各子像素的灰阶电压等信息;在交互状态,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可以包括显示数据与交互数据,显示数据可以包括子面板100的各子像素的灰阶电压等信息,交互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做出的各类型操作的交互控制信息,例如,在会议场景下,交互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激光笔所指位置的坐标信息;在游戏场景下,交互数据可以包括捕捉到的用户的动作信息等,在此不做限定。根据各个第一控制单元1接收到的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可以生成第二信息数据,第二信息数据包括完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和根据交互信息生成的交互控制信息。
参见图3,第一传输单元20可以采用覆晶薄膜(Chip On Flex,COF)的方式封装,再将第一传输单元20翻折到子面板100的背面(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与固定在子面板100的背面的驱动板10通过第一连接线001连接。由于每个子面板100下侧的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均与一个驱动板10中的第一控制单元10相连,第一控制单元1与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之间传输的信号(包括数据驱动信号和第一信息数据等),需要经过较长的布线(例如第一传输线001),因此信号会产生较大的衰减,并且,各个第一控制单元1接收到的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具有延迟,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各个子面板的显示画面不同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详见下述。
第一方面,参见图6,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背侧(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所应用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子面板,多个子面板拼接形成一整块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传输单元20,参见图5,第一传输单元20包括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具体地,采集子电路21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数据驱动子电路22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向子面板100中的各个子像素写入数据电压。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第一控制单元1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30,参见图4,第一控制单元1可以设置在驱动板10上。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该信号处理单元3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不同的信号处理单元30连接不同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每个信号处理单元30用于对第一控制单元1与第一传输单元20之间的信号进行防衰减处理。
进一步地,每个子面板100的第二侧和第三侧设置有GOA,第二侧与第三侧为对侧,第一侧位于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第一控制单元1与每个子面板100两侧的GOA均连接。参见图4,每个驱动板10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单元4和时序控制单元5,时序控制单元5和电源管理单元4均与第一控制单元1相连,电源管理单元4用于向各个子面板100提供工作电压并管理工作电压。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显示阶段,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二时序信号并传输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第二时序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子面板100左右两侧的GOA,使GOA驱动各条栅线依次打开各行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并且,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一时序信号并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数据驱动信号经过对应的信号处理单元30的防衰减处理后,传输至对应的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数据驱动子电路22根据数据驱动信号将数据电压依次写入子面板100中开启的一行子像素,以使得子面板100进行显示;在采集阶段,第一控制单元1生成使能控制信号,并将使能控制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采集子电路21,使得采集子电路21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第一信息数据经过信号处理单元30的防衰减处理后,返回给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各个子面板100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显示面板的第二信息数据,以供总控单元200进行处理,其中,第一信息数据和第二信息数据同上述,在此不做赘述。
由于在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设置了信号处理单元30,各个信号处理单,30能够对第一控制单元1向第一传输单元传输20的数据驱动信号进行防衰减处理,并且各个信号处理单元30能够对第一控制单元1返回给第一控制单元1的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防衰减处理,因此,能够有效减少传输给各子面板100的数据驱动信号及各子面板100向第一控制单元1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的衰减,且采用一个第一控制单元1与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传输单元20进行信号传输,在减少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的信号包括数据驱动信号和第一信息数据)的衰减的基础下,能够有效提高各子面板10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的信号的同步性,使各个子面板100的画面能够同步显示,并且能够快速进行交互操作。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各个子面板100的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可以采用COF的方式封装,再将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翻折到其所属的子面板100的背面(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与固定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驱动板10连接。驱动板1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中部区域,以使驱动板10上的第一控制单元1与各个子面板10的第一传输单元20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减少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的信号的差异。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在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中的信号处理单元30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用于按照预设放大倍数将数据驱动信号或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放大,以补偿数据驱动信号或第一信息数据的传输损失(即衰减)。第一放大子电路301预设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第一传输单元20和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线阻-寄生电容延迟(RC delay)的大小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8,作为信号处理单元30的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包括多种形式,例如,第一放大子电路301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缓冲电容C1、第二缓冲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缓冲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第一缓冲电容C1的第二端作为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第一传输端P1,第一缓冲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一放大子电路301所对应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第二缓冲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第二缓冲电容C2的第二端作为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第二传输段P2,第二缓冲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在第一放大子电路301中,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的电流受控制极的电流的控制,其中,第一极的电流较小的变化,会引起第一极的电流的较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第一极电流的变化量是控制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也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β为第一晶体管T1的放大倍数。将信号由第一传输端P1施加至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和第二极之间,会引起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的电流的变化,放大后的第一极的电流将流经第二电阻R2,根据所需的放大倍数β,选取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数值,从而放大后的信号由第二传输端P2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1,以补偿信号的衰减。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9,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控制单元6,第二控制单元6用于对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每个第二控制单元6的第一端连接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信号处理单元30为第一放大子电路301,则每个第二控制单元6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第一传输端P1,每个第二控制单元6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其中,不同的第二控制单元6连接不同的信号处理单元30,且不同的第二控制单元6连接不同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第二控制单元6可以作为一个中继,为第一控制单元1分担部分数据传输和处理任务,以减少第一控制单元1的数据处理量。例如,在采集阶段,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采集子电路21将第一信息数据返回至第一控制单元1的过程中,第一信息数据可以先传输至第二控制单元6,第二控制单元6对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标号处理,即在一帧第一信息数据的帧头放入该第一信息数据所属的子面板100的编号,第二控制单元6再将标号后的第一信息数据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1,以便第一控制单元1识别帧头进行画面拼接。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0,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放大子电路7,每个第二放大子电路7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二控制单元6,每个第二放大子电路7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其中,不同的第二放大子电路7连接不同的第二控制单元6,且不同的第二放大子电路7连接不同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和采集子电路21。第二放大子电路7用于对第二控制单元6和第一传输单元2之间的信号(包括第一信息数据和数据驱动信号)进行放大,从而配合第一放大子电路301可以进一步方向信号衰减。第二放大子电路7的电路结构可以包括多种,例如,第二放大子电路7的电路结构与图8所示的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电路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100还包括GOA,设置在子面板100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也即子面板100可以采用单边栅极驱动,也可以采用双边栅极驱动,以下皆以子面板100采用双边栅极驱动为例进行说明。每个第二控制单元6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一放大子电路301,每个第二控制单元6的第二端连接与该第二控制单元6对应的子面板100上的GOA。在显示阶段,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二时序信号并传输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第二时序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子电路301的放大,从而能够补偿栅极驱动信号的衰减,再将栅极驱动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子面板100上的GOA,使GOA驱动各条栅线依次打开各行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总控单元200,第一控制单元1将第二信息数据输入总控单元200,总控单元200对第二信息数据进行后续处理,例如根据第二信息数据里的交互控制信息,生成相应的操作数据,控制显示面板进行交互操作。
参见图12,第一控制单元1可以包括相连的使能控制子模块11、数据同步子模块12、图像拼接子模块13和算法处理子模块14。其中,使能控制子模块11提供使能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采集子电路21开始工作;数据同步子模块12用于识别各个子面板100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判断是否接收到全部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以保证显示画面的完整性和同步性;图像拼接子模块13用于根据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显示数据,拼接出显示面板的完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算法处理子模块14用于按照预设的算法,对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交互控制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数据包括完整的显示画面和交互控制信息,后续总控单元200可以根据交互控制信息进行交互控制。
以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为例,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阶段:
S101、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并根据第二时序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数据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一放大子电路。
具体地,在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之前,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4给第一控制单元1、时序控制单元5、各个第一传输单元20等进行供电;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一时序信号和第二时序信号并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
S102、第一放大子电路将数据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放大,并发送至与该第一放大子电路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
S103、第二控制单元将栅极驱动信号发送给对应的子面板上的GOA,并将数据驱动信号发送给该子面板的第一侧的各个第一数传输单元中的数据驱动子电路,使得该子面板的各个子像素被点亮,以显示画面。
在采集阶段:
S111、第一控制单元将使能控制信号发送至各个第一传输单元中的采集子电路,以使各个采集子电路采集其对应的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并将第一信息数据返回至与其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
S112、各个第二控制单元分别对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标号处理,并将标号处理后的第一信息数据发送至第一放大子电路。
具体地,各个第二控制单元分别对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标号处理,可以为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息数据所属的子面板生成用于识别子面板的编号,并将编号打包到第一信息数据的帧头。
S113、各个第一放大子电路对标号处理后的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放大,并发送至第一控制单元。
S114、第一控制单元根据各个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显示面板第二信息数据,并将第二信息数据发送给总控单元进行处理。
具体地,第一控制单元1中的数据同步子模块12,根据各个第一信息数据的帧头,确定已接收到所有的子面板100发送的第一信息数据后,将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发送给图像拼接子模块13;图像拼接子模块13根据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显示数据,拼接出显示面板的完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并传输给算法处理子模块14;算法处理子模块14用于按照预设的算法,对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交互控制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数据包括完整的显示画面和交互控制信息,后续总控单元200可以根据交互控制信息进行交互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处理单元3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参见图11,显示面板的控制单路中的每个信号处理单元30包括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和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其中,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和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形成第一传输通道,采集子电路21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向第一控制单元1返回第一信息数据;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和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形成第二传输通道,第一控制单元1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向数据驱动子电路22传输数据驱动信号。单端信号有一个参考端和一个信号端构成,本实施例中,参考端为地端,各芯片端的输入或输出通常都采用单端信号;差分信号则为将单端信号进行差分变换,转化为两个信号,一个信号与原信号同相,另一信号与原信号反相,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极性相反,该特性使差分信号有较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能够在较长距离的传输中几乎不产生损耗。因此,在信号在第一传输单元2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在信号由二者中的一者输出后,将为单端信号的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以利用差分信号的特性避免信号衰减,再在差分信号输入另一者前,将其转化为单端信号,以供信号能够正常输入第一传输单元20或第一控制单元1。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1,在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中,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的第一端,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的第二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30相连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采集子电路21。在采集阶段,第一控制单元1生成使能控制信号,并将使能控制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采集子电路21,使得采集子电路21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并将第一信息数据传输至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2将第一信息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以减少第一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并将为差分信号的第一信息数据传输至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将为差分信号的第一信息数据转换为单端信号,并输入第一控制单元1;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各个子面板100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显示面板的第二信息数据,以供总控单元200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1,在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中,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的第一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30相连的第一传输单元20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的第一端,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在显示阶段,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接受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并将数据驱动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将数据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以减少数据驱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并将为差分信号的数据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4将为差分信号的数据驱动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并输入对应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中的数据驱动子电路22,数据驱动子电路22根据数据驱动信号将数据电压写入子面板100中的各行子像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中,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与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的不同端口;不同的信号处理单元30的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3021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的不同端口;不同的信号处理单元30的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3023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的不同端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可以直接由端口号识别出第一信息数据所述的子面板100,而无需对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标号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继续参见图11,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100还包括GOA,设置在子面板100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也即子面板100可以采用单边栅极驱动,也可以采用双边栅极驱动,以下皆以子面板100采用双边栅极驱动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栅极驱动信号具有时序信号,不适合进行差分转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面板100的GOA可以直接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
以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为例,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阶段:
S131、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数据驱动信号,并根据第二时序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数据驱动信号传输给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将栅极驱动信号发送给对应的GOA。
具体地,在第一控制单元1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之前,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4给第一控制单元1、时序控制单元5、各个第一传输单元20等进行供电;时序控制单元5生成第一时序信号和第二时序信号并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
S142、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将数据驱动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传输至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
S143、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将为差分信号的数据驱动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并传输给对应的子面板第一侧的各个第一数传输单元中的数据驱动子电路,使得该子面板的各个子像素被点亮,以显示画面。
在采集阶段:
S151、第一控制单元将使能控制信号发送至各个第一传输单元中的采集子电路,以使各个采集子电路采集其对应的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并将第一信息数据返回至与其相连的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
S152、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将第一信息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并传输至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
S153、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将为差分信号的第一信息数据转换为单端信号,并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
S154、第一控制单元根据各个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显示面板第二信息数据,并将第二信息数据发送给总控单元进行处理。
具体地,第一控制单元1中的数据同步子模块12,根据接收各个第一信息数据的端口号(即第一控制单元1的多个端口的编号),确定已接收到所有的子面板100发送的第一信息数据后,将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发送给图像拼接子模块13;图像拼接子模块13根据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显示数据,拼接出显示面板的完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并传输给算法处理子模块14;算法处理子模块14用于按照预设的算法,对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交互控制信息,上述第二信息数据包括完整的显示画面和交互控制信息,后续总控单元200可以根据交互控制信息进行交互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单元1的数据同步子模块12可以包括缓存器,接收一个子面板100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后,暂存至缓存器中,直至确定接收到所有子面板100返回的第一信息数据,再将各个第一信息数据传输给图像拼接子模块13。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
参见图6,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面板100,多个子面板100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一整块显示面板。参见图13,以其中一个子面板100为例,每个子面板10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其中,每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例如,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该子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数据线DATA和多条栅线GATE,多条栅线GATE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X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DATA沿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Y方向)延伸,多条栅线GATE和多条数据线DATA交叉设置,并在交叉位置处限定出子像素;其中,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每相邻的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位于同一行的各个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连接同一条栅线GATE,位于同一列的各个像素单元的子像素连接同一条数据线DATA。
以显示面板的每个子面板100均为矩形面板为例,每个子面板1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一侧位于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以显示面板包括四个子面板100为例,图13为图6的左下角的子面板100,以该子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侧即为下侧、第二侧即为上侧、第三侧即为左侧、第四侧即为右侧,子面板10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栅极驱动阵列(Gate Driver on Array,GOA),多条栅线GATE的第一端连接左侧的GOA,多条栅线GATE的第二端连接右侧的GOA,左侧和右侧的分别GOA向多条栅线GATE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在子面板100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连接多条数据线DATA,参见图5,每个第一传输单元20包括采集子电路21和数据驱动子电路22,具体地,采集子电路21与数据驱动子电路22均连接子面板100的多条数据线DATA,采集子电路21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采集子面板100的第一信息数据;数据驱动子电路22用于通过数据线DATA向子面板100中的各个子像素写入数据电压。
显示面板还包括一个驱动板10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30,驱动板1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单元1,驱动板10上的电路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30组成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一个信号处理单元30连接在一个子面板100下侧的第一传输单元20与驱动板10上的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信号处理单元30对第一传输单元20与第一控制单元1之间的信号进行防衰减处理,以减少各子面板100之间的信号损失,增加显示面板各子面板100的同步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图13中示出了一个驱动板1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与一个子面板100下侧的多个第一传输单元20相连,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各个子面板100的第一传输单元20所连接驱动板10上的第一控制单元1为同一第一控制单元1。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的子面板100可以包括多种形状,例如矩形面板、圆形面板、多边形面板、异形面板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体例如液晶面板、OLED面板、MicroLED面板,Mini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应用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所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第一控制单元和多个信号处理单元;
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不同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序信号生成所述数据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数据驱动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所述数据驱动子电路,以及,接收各个所述采集子电路返回的所述子面板的第一信息数据,并根据各个所述第一信息数据,生成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信息数据,以供总控单元进行处理;
每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防衰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放大子电路,其用于按照预设放大倍数将所述数据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放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缓冲电容、第二缓冲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还包括:多个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
每个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且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放大子电路;每个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且不同的所述第二放大子电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数据驱动子电路和采集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子面板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一侧设置在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和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其中,
在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中,所述第一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相连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所述采集子电路;
所述第二差分转单端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相连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所述数据驱动子电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端转差分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面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子面板的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一侧设置在第二侧与第三侧之间;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各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提供所述第一时序信号。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78063.0A CN113096580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78063.0A CN113096580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6580A true CN113096580A (zh) | 2021-07-09 |
CN113096580B CN113096580B (zh) | 2023-01-10 |
Family
ID=76675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78063.0A Active CN113096580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9658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42001A (zh) * | 2021-12-16 | 2022-03-25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Goa电路工作状态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52439A1 (en) * | 2003-08-22 | 2005-03-1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Gate drive device for a display |
US20050134525A1 (en) * | 2003-12-23 | 2005-06-23 | Gino Tanghe | Control system for a tiled large-screen emissive display |
JP2008116701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90091527A1 (en) * | 2007-10-05 | 2009-04-0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Therein |
CN101751882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多面板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103826A (zh) * | 2009-12-22 | 2011-06-22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显示屏拼接控制系统及led显示屏 |
CN103065575A (zh) * | 2011-10-20 | 2013-04-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数字全息图像再现装置及其同步控制方法 |
CN103337234A (zh) * | 2013-03-29 | 2013-10-02 | 江苏清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长线驱动的超薄型多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
CN107146586A (zh) * | 2017-06-20 | 2017-09-0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
-
2021
- 2021-04-08 CN CN202110378063.0A patent/CN1130965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52439A1 (en) * | 2003-08-22 | 2005-03-1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Gate drive device for a display |
US20050134525A1 (en) * | 2003-12-23 | 2005-06-23 | Gino Tanghe | Control system for a tiled large-screen emissive display |
JP2008116701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90091527A1 (en) * | 2007-10-05 | 2009-04-0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Therein |
CN101751882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多面板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103826A (zh) * | 2009-12-22 | 2011-06-22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显示屏拼接控制系统及led显示屏 |
CN103065575A (zh) * | 2011-10-20 | 2013-04-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数字全息图像再现装置及其同步控制方法 |
CN103337234A (zh) * | 2013-03-29 | 2013-10-02 | 江苏清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长线驱动的超薄型多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
CN107146586A (zh) * | 2017-06-20 | 2017-09-0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42001A (zh) * | 2021-12-16 | 2022-03-25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Goa电路工作状态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242001B (zh) * | 2021-12-16 | 2023-01-20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Goa电路工作状态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6580B (zh) | 2023-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65189B2 (en) |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3021351B (zh) | 显示装置及其消除偏移的方法 | |
EP3165998B1 (en) | Transmit electrode scanning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056057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array substrate | |
US20160358534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090140976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CN110178175A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30257847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ata signagl outputting method thereof | |
TW200903409A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750755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JP2014029424A5 (zh) | ||
CN112086051B (zh) | 伽马校正电路、伽马校正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5427798A (zh) |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096580B (zh) | 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 | |
TWI552126B (zh) | 亮點偵測方法及顯示面板 | |
CN105609070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WO2017133367A1 (zh) | 一种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5301813B (zh)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 |
US11721289B2 (en) |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panel | |
CN113628588A (zh) |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WO2020098600A1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KR102581724B1 (ko) | 표시장치 | |
KR102509509B1 (ko) | 표시장치 | |
CN102136242A (zh) | 平面显示面板、像素电路及压差驱动元件的驱动方法 | |
CN113593462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