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0034B -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90034B CN113090034B CN202110272776.9A CN202110272776A CN113090034B CN 113090034 B CN113090034 B CN 113090034B CN 202110272776 A CN202110272776 A CN 202110272776A CN 113090034 B CN113090034 B CN 1130900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grouting
- wall body
- preliminary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28—Walls having cavities between, but not in, the elements; Walls of elements each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kept in distance by means of spacers, all parts being solid
- E04B2/40—Walls having cavities between, but not in, the elements; Walls of elements each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kept in distance by means of spacers, all parts being solid the wall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fillings in all cavities in order to form a wall construc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涉及建筑成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所需墙块;2)将墙块码垛成不超过单次码垛限高的初步墙体;3)在步骤2)形成的初步墙体的表面向初步墙体的横向注浆口和竖向注浆口内连续注浆并使其注满,随后进行压浆和刮平;4)如果步骤2)中的初步墙体没有达到墙体设计高度,则在步骤3)完成的墙体上面继续码垛墙块,然后再对第二层初步墙体用步骤3)的方法进行注浆、压浆、刮平;如此重复直到完全成墙。本发明简化了注浆操作,提高了成墙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码垛注浆,实现了装配式成墙,提高了成墙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墙体的力学性能和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成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人类发明砌筑成墙的方法以来,已有6000多年历史,由于砌筑存在许多弊端,从古到今,各国能工巧匠、科技人员一直不断的进行大量研究,想方设法创新成墙办法,近年我国也推出了墙体装配式的标准:非砌筑,鼓励装配式,倡导建筑工业化机械化。但到目前为止,砌筑在建筑领域仍然大量使用。所谓砌筑一般是指在墙块(此时也称砖块)上下面甚至左右两面上抹上粘结用的水泥或砂浆等粘结剂,然后垒垛成墙。这种方法多用于人工垒墙,工作效率低,即使使用机械化成墙,机械化成墙的效率也很低。
中国入世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建筑新产品也不断出现,建筑材料现代化又是国家发达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建筑的保温和节能性能要求非常高,并且现有建筑物主体大多采用框架式结构,建筑物内不同的空间采用轻质内隔墙板分隔而成。现有的隔墙种类繁多,有整体结构的,也有复合结构的。现有技术中的隔墙板的拼接结构采用的是凹凸对接,此种结构在对接处基本不抹浆,即使抹浆也无法完全填实,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拉裂板缝,使隔音和保温性能大大降低,这是所有此类隔墙板的通病。且此类隔墙板在安装过程中,受凹凸结构所限,调整幅度降低,其表面平整度难以控制。
注浆石膏隔墙主体是由墙块组成,注浆石膏隔墙是将成墙方法分为码垛和注浆两个步骤,即先将墙块码垛形成墙的初步结构,码垛时墙块的上下和左右侧面上都不抹砂浆等粘合剂;在所有墙块码垛成墙的初步结构后,再统一将粘结砂浆等粘结剂注进墙体墙块之间预留的容浆槽内,利用粘结砂浆对墙块的粘结力,使墙块形成整体的墙。
目前的墙块上的容浆槽是开在墙块除墙表面和其对面的另外四个面内,即开在墙块与墙的高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和与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每个墙块的尖角或横棱部位都开有一个孔作为注浆孔,而与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即墙块的前后面)上不必开容浆槽。由于容浆槽开在墙块互相接触的面内,容浆槽的位置在墙的里面,注浆的位置比较深,注浆位置距离墙块的表面较远。在注浆过程中既不能保证容浆槽内注满浆,又不能判断容浆槽内注浆的程度,墙体的质量问题非常突出。现有技术中解决相邻墙块粘结不牢的问题时,采用的是在墙块互相接触的面上设置多道容浆槽。但这些利用有限数量的注浆孔向多道容浆槽内注浆时,仍不能保证容浆槽内注满粘结剂,仍然存在墙块之间的粘结力学性能不佳,并且浪费砂浆等粘结剂,浪费工时,甚至使两块相邻的墙块之间没有粘结在一起,注浆质量很难保证,质量难检测。也降低了注浆的效率。现有的注浆成墙和成墙的方法也不具备连续性,多是手工操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不能保证精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机械化成墙和注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墙体的质量问题,真正实现装配式成墙,使注浆成墙能够实现机械化甚至自动化,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提高了成墙效率,减少了粘结砂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墙体的力学性能和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所需墙块,墙块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内、与墙块表面棱边的对应处设置有沿着墙块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延伸容浆槽,容浆槽的通长方向与墙块的表面整体连通,当两块墙块码垛接触后,在两墙块接触处的墙体表面形成通长的注浆口;
2)将墙块码垛成不超过单次码垛限高的初步墙体,且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墙块形成的墙体上的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
3)在步骤2)形成的初步墙体的表面、沿相邻墙块之间形成的注浆口方向向初步墙体的横向注浆口和竖向注浆口内连续注浆并使其注满,随后进行压浆和刮平;
4)如果步骤2)中的初步墙体没有达到墙体设计高度,则在步骤3)完成的墙体上面继续码垛墙块形成第二层初步墙体,然后再对第二层初步墙体用步骤3)的方法进行注浆、压浆、刮平;如此重复直到完全成墙。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墙块的高度误差≤0.2mm、厚度误差≤0.2mm、长度误差<2mm,所述通长的注浆口的开口尺寸为3mm~12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所述初步墙体的单次码垛限高按照以下要求设计:当墙块的厚度≥150mm时单次码垛限高≤2600mm,当墙块的厚度<150mm时单次码垛限高≤1200mm;步骤2)所述的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至少60mm以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先向墙体表面所有水平的容浆槽中注浆,再向墙体表面所有竖向的容浆槽中注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4)之后向整面墙体表面的四边处补充注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浆槽位于墙块的上下侧面或左右侧面内并与墙块表面的距离不大于墙块1/4厚度范围内,且容浆槽到墙块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墙块表面棱边上还设置有连通容浆槽的导槽,导槽与墙块的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减少了注浆工作量,简化了注浆步骤和操作,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提高了注浆和成墙效率,减少了粘结砂浆浪费,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注浆速度低、废料过多而难以处理的问题,减少污染,有利于操作人员健康。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码垛注浆、装配式成墙,可以实现成墙机械化。本发明的容浆槽与墙体表面都是通长的连通的,注入容浆槽内地粘结砂浆会在墙体的表面形成网格结构,由于粘结砂浆干燥后的强度远大于石膏墙块的强度,因此本发明还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力学性能和精度,尤其提高了墙体表面的强度。
把容浆槽预留在墙体表面,成墙后在墙体的表面能够看到通长的容浆槽,将暗处的容浆槽设置在明处,便于使用机械化设备注浆,便于随时检查注浆是否注满,实现了注浆看得见、质量可视化,这样不仅质量有保证,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使容浆槽顺着墙体表面的墙块的棱边向墙块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延伸,使得容浆槽的延伸方向与墙块的边缘相平行,将两块相邻墙块之间的粘合位置限定在距墙表面的一定距离内,增加了墙体表面的强度;也方便实现机械化注浆。本发明通过对容浆槽与墙块表面的距离的限定以及连通容浆槽和墙块表面的导槽的设定,增加了墙块之间的粘结面积,提高了墙体表面的粘结强度。导槽与墙块的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便于注浆时插入喷嘴,提高了注浆的效率。
本发明先向墙体表面所有水平的容浆槽中注浆,再向墙体表面所有竖向的容浆槽中注浆,由于水平的容浆槽是在墙体上是通长的,因此便于注浆的连续生产,也能够最快速的利用粘结砂浆将码垛的墙块初步粘结,防止墙体变形。通过先对水平的容浆槽注浆,再对竖直的容浆槽注浆,实现了充分的分工,防止每次注浆都改变注浆的方向,提高了注浆效率。同时先对水平的容浆槽注浆,完成初步成墙,保证了初步的墙体强度,在进行对竖直的容浆槽注浆步骤时降低了移动墙块的可能,提高了墙体的平整度。
本发明通过对墙块高度误差的限定,保证了墙体高度尺寸精度,以及横向的直线度;通过对墙块的厚度误差的限定,保证了墙体表面的平整度非常高;通过对通长的注浆口的开口尺寸的限定,能够满足注浆嘴伸入容浆槽内,可以消除墙体横向不直的缺陷。因此本发明形成的码垛注浆隔墙的尺寸精度非常高,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成墙。
本发明的码垛注浆成墙方法,可以实现墙体的装配式制造,墙体码垛时,可以先形成一定高度的初步墙体,然后对此初步墙体进行注浆粘结;待粘结成一体后,再在上次的初步墙体上码垛第二次初步墙体、再注浆,如此反复,直到完成墙的设计标高。本发明单次码垛的限高限定,可以防止码垛的初步墙体发生倾斜、扭曲等变形。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尺寸的设置,能够保证墙体每层之间墙块能够互相压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制成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邻墙块的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相邻墙块的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局部码垛墙块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形式的局部码垛墙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容浆槽,2、导槽,3、倒角,4、墙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所需墙块4。在墙块4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内分别开设容浆槽1,容浆槽1与墙块4的表面棱边的对应,上下侧面内的容浆槽1沿着墙块4长度方向延伸,左右侧面内的容浆槽1沿着墙块4的高度方向延伸。容浆槽1的径向与墙块4的棱边开通,即容浆槽1都通长的与墙块4的表面连通,容浆槽1在墙块4表面显示出一条整体的通槽;当两块墙块4码垛接触后,在两墙块4接触处的墙体表面形成通长注浆口。本发明的注浆口的开口尺寸可以限定为3mm~12mm。
本发明的容浆槽1的位置以及横截面形状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如图2所示,容浆槽1直接被墙块4表面切割出的缺口作为注浆口,此种情况用于墙块4较薄的情况。这种形式的注浆口的开口尺寸可以限定为3mm~12mm。
第二种形式如图3所示,是容浆槽1的位置距离墙块4表面较远,但容浆槽1在距离墙块4表面1/4墙块4厚度的范围内,容浆槽1的内沿(容浆槽的最里端)到墙块4的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这种情况下,容浆槽1需要有一条导槽2连通到墙块4表面的棱边处,这样是在实际增加了粘结剂的粘结面积。在导槽2与墙块4表面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有倒角3,以方便注浆枪口伸入容浆槽1。此时两块相邻墙块4之间形成的导槽2的高度(是指延墙体的高度方向看)为大于2mm、小于等于5mm。这种形式适用于墙块4较厚的情况。
2)将墙块4码垛成初步墙体,墙块4的长度方向顺着墙的水平方向,墙块4的高度方向是墙体的高度方向,墙块4的厚度作为墙体的厚度。用墙块4码垛堆垛初步墙体时,一次码垛的初步墙体的高度不超过单次堆垛的限高,且上一层墙块4的主体要压住下一层墙块4的竖向缝隙,即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墙块4形成的墙体上的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并且要至少相互错开60mm以上。所述单次堆垛的限高可以按照如下要求计算:当墙块4的厚度大于等于150mm时,一次码垛墙块4的高度小于等于260厘米;当墙块4的厚度小于150mm时,一次码垛墙块4的高度小于等于120厘米。
3)在步骤2)形成的初步墙体的表面、沿相邻墙块4之间形成的注浆口方向向初步墙体的横向注浆口和竖向注浆口内连续注浆并使其注满,也就是沿相邻墙块4之间形成的缝隙方向向初步墙体的横缝和竖缝内连续注浆并将注浆口注满,随后进行压浆和刮平。
本发明应当将墙块4的高度误差限定到≤0.2mm,厚度误差限定到≤0.2mm,长度误差限定到<2mm。这样用本发明的方法成墙后的墙体表面平整精度可以由5~10mm减小到2mm,垂直度精度由5mm减小到2mm。墙体的横缝的直线度可以控制在0.2mm,同一层中两个墙块4之间形成的竖缝的距离可以精确到2mm以内,这样在采用机械化注浆时,注浆枪口只要左右移动一块墙块4的长度距离就能准确对准容浆槽1的注浆口。注浆枪口也能够顺利的顺着墙体的横缝移动。
在本步骤中,可以先向墙体表面的水平容浆槽1中注浆,待所有水平的容浆槽1中都注满粘结砂浆后再向墙体表面竖向的容浆槽1中注浆,待横向和竖向的容浆槽1中都注满粘结剂后,开始下一步骤。
4)如果步骤2)中的初步墙体没有达到墙体设计高度,则在步骤3)完成的墙体上面继续码垛墙块4,从而形成第二层初步墙体。同样,第二层初步墙体的高度也不应超过单次堆垛限高。然后再对第二层初步墙体用步骤3)的方法进行注浆、压浆、刮平;如此重复直到墙高达到设计要求。待墙面上所有横缝和竖缝都完成注浆、压浆、刮平后,再向与整面墙体上下左右四周接触的梁或柱的表面缝隙处补充注浆,使整面墙与四边的梁或立柱或其它墙体相连并密封,此时完成此面墙体的构建。上述步骤之后向整面墙体表面的四边处补充注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适用于较厚、并且强度很高的墙体的构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进行步骤2)时,在码垛的墙体中设置暗梁和暗柱。即在码垛墙块4时,在墙体内留出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可以用预制的内部带通孔的墙块4拼接而成,也可以是在已经码垛的墙体中加工出来,或者使用本发明的墙块4码垛时在墙体内预留出立柱和横梁的空隙。待完成一段初步墙体的注浆、压浆、刮平工序后,在留有暗梁暗柱的墙体外面加装夹板,之后在暗梁暗柱的通道中设置钢筋等材料,然后浇注混凝土;等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墙体中就形成暗梁或暗柱。
Claims (2)
1.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所需墙块(4),墙块(4)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内,与墙块(4)表面棱边的对应处设置有沿着墙块(4)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延伸的容浆槽(1),容浆槽(1)的通长方向与墙块(4)的表面整体连通,当两块墙块码垛接触后,在两墙块接触处的墙体表面形成通长的注浆口;
所述墙块(4)的高度误差≤0.2mm、厚度误差≤0.2mm、长度误差<2mm,所述通长的注浆口的开口尺寸为3mm~12mm;
2)将墙块(4)码垛成不超过单次码垛限高的初步墙体,且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墙块(4)形成的墙体上的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
所述初步墙体的单次码垛限高按照以下要求设计:当墙块(4)的厚度≥150mm时单次码垛限高≤2600mm,当墙块(4)的厚度<150mm时单次码垛限高≤1200mm;所述的竖向注浆口相互错开至少60mm以上;在采用机械化注浆时,注浆枪口只要左右移动一块墙块(4)的长度距离就能准确对准容浆槽(1)的注浆口;注浆枪口也能够顺利的顺着墙体的横缝移动;
3)在步骤2)形成的初步墙体的表面、沿相邻墙块(4)之间形成的注浆口方向向初步墙体的横向注浆口和竖向注浆口内连续注浆并使其注满,随后进行压浆和刮平;先向墙体表面所有水平的容浆槽(1)中注浆,再向墙体表面所有竖向的容浆槽(1)中注浆;
4)如果步骤2)中的初步墙体没有达到墙体设计高度,则在步骤3)完成的墙体上面继续码垛墙块形成第二层初步墙体,然后再对第二层初步墙体用步骤3)的方法进行注浆、压浆、刮平;如此重复直到完全成墙;
所述容浆槽(1)位于墙块的上下侧面或左右侧面内并与墙块(4)表面的距离不大于墙块(4)1/4厚度范围内,且容浆槽(1)的内沿到墙块(4)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墙块(4)表面棱边上还设置有连通容浆槽(1)的导槽(2),导槽(2)与墙块(4)的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后向整面墙体表面的四边处补充注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2776.9A CN113090034B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2776.9A CN113090034B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0034A CN113090034A (zh) | 2021-07-09 |
CN113090034B true CN113090034B (zh) | 2023-09-19 |
Family
ID=7666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72776.9A Active CN113090034B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900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3537B (zh) * | 2021-11-17 | 2023-02-10 |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施工砌体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8703A (ja) * | 1996-09-18 | 1998-04-07 | Toyo Exterior Co Ltd | 発泡樹脂ブロッ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クステリア構築物の構築ユニット |
CN103669647A (zh) * | 2013-12-22 | 2014-03-26 | 吕宗树 | 单一保温墙体、免抹灰墙体或免抹灰单一保温墙体 |
WO2019068128A1 (en) * | 2017-10-04 | 2019-04-11 | Fastbrick Ip Pty Ltd | BLOCK FOR USE IN AN AUTOM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
CN109914647A (zh) * | 2019-04-25 | 2019-06-21 | 湖南银河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干法连接装配式墙体及建筑方法 |
CN110512791A (zh) * | 2019-09-05 | 2019-11-29 | 新昌县远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砌块及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和砌筑形成的墙体 |
CN113136983A (zh) * | 2021-03-12 | 2021-07-20 | 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注浆墙块 |
CN113146796A (zh) * | 2021-03-12 | 2021-07-23 | 李月强 | 一种生产高精度装配式墙块的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70552A (en) * | 1995-02-03 | 1996-11-05 | Nehring Alexander T | Universal wall forming system |
AT4473U1 (de) * | 2000-02-03 | 2001-07-25 | Heinle Roland | Bauteil zur errichtung von wand-, decken-, boden-, stützwand-, begrenzungs-, trennwandelementen od.dgl. |
CN2611466Y (zh) * | 2003-05-09 | 2004-04-14 | 黄梦熊 | 一种空心砌块 |
CN201794200U (zh) * | 2010-09-29 | 2011-04-13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沿空留巷砌体墙装配式砌块 |
CN202945728U (zh) * | 2012-10-26 | 2013-05-22 | 刘雅军 | 一种砌块/砖及其砌体结构 |
CN203097060U (zh) * | 2012-12-28 | 2013-07-31 | 张维艺 | 一种双排孔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体砌块 |
CN208072703U (zh) * | 2018-02-01 | 2018-11-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高延性装配式填充墙 |
-
2021
- 2021-03-12 CN CN202110272776.9A patent/CN1130900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8703A (ja) * | 1996-09-18 | 1998-04-07 | Toyo Exterior Co Ltd | 発泡樹脂ブロッ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クステリア構築物の構築ユニット |
CN103669647A (zh) * | 2013-12-22 | 2014-03-26 | 吕宗树 | 单一保温墙体、免抹灰墙体或免抹灰单一保温墙体 |
WO2019068128A1 (en) * | 2017-10-04 | 2019-04-11 | Fastbrick Ip Pty Ltd | BLOCK FOR USE IN AN AUTOM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
CN109914647A (zh) * | 2019-04-25 | 2019-06-21 | 湖南银河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干法连接装配式墙体及建筑方法 |
CN110512791A (zh) * | 2019-09-05 | 2019-11-29 | 新昌县远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砌块及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和砌筑形成的墙体 |
CN113136983A (zh) * | 2021-03-12 | 2021-07-20 | 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注浆墙块 |
CN113146796A (zh) * | 2021-03-12 | 2021-07-23 | 李月强 | 一种生产高精度装配式墙块的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0034A (zh) | 2021-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74230B (zh) | 一种外墙轻质隔墙板安装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090034B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 |
CN206015953U (zh) | 蜂巢结构砌块墙体 | |
CN112411741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877600B (zh) | 装配式砌块、装配式砌块墙体及墙体施工方法 | |
CN211817040U (zh) |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拼缝处防漏浆构造 | |
CN113047470A (zh) | 基于石膏砌块的装配式墙体砌筑方法及石膏砌块 | |
CN217759576U (zh) | 一种带装饰面板拼装的预制混凝土轻质墙板 | |
CN211548336U (zh) |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墙结构专用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组 | |
CN215519946U (zh) | 一种墙体转角处构造柱免支模施工结构 | |
CN214739205U (zh) | 一种装配式石膏砌块 | |
CN210086629U (zh) | 竖孔灌浆式轻质混凝土内隔墙填充砌块 | |
CN210507501U (zh) | 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 | |
CN221001655U (zh) | 一种填充墙构造柱砌筑浇筑用围护构件 | |
CN209975560U (zh) | 一种预制防水挡土墙板结构 | |
CN218970400U (zh) | 一种设置有容浆槽的装配式墙块 | |
CN106930457A (zh) |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多孔楼板及其制作方法 | |
RU134556U1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стеновых блоков | |
CN214461728U (zh) | 建筑用新型装配式砌块及其组成的墙体 | |
CN218454491U (zh) |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 |
CN211229051U (zh) | 一种预制复合墙板快速吊装框架 | |
CN110924565B (zh) | 一种轻质隔音砌体墙及施工方法 | |
CN214329889U (zh) | 用于构造柱的双层组合式拼装铝模板 | |
CN111411731A (zh) | 一种竖孔灌浆式砌块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5442534U (zh) | 一种砌块墙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