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0100B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80100B CN113080100B CN202110349224.3A CN202110349224A CN113080100B CN 113080100 B CN113080100 B CN 113080100B CN 202110349224 A CN202110349224 A CN 202110349224A CN 113080100 B CN113080100 B CN 1130801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ck
- feeding
- rod
- beak
- pige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272201 Columbiforme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10000003323 beak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4 irr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9/00—Feeding or drinking appliances for poultry or other birds
- A01K39/01—Feeding devices, e.g. chainfeed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头部卡盘机构、张喙装置、喂食装置、固定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头部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基座,安装座安装于基座,安装座上设有供乳鸽喙通过的通孔;固定装置包括一对夹持臂,夹持臂穿过基座,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夹持臂传动连接;张喙装置包括上吸盘及下吸盘,第二驱动机构与上吸盘和/或下吸盘传动连接,喂食装置和张喙装置位于基座的另一侧。本发明提供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通过固定装置对乳鸽进行固定夹持,通过张喙装置自动打开乳鸽喙部,并由喂食装置对乳鸽进行饲喂,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乳鸽的饲喂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背景技术
乳鸽的营养价值高,在当今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大,乳鸽供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乳鸽的消费需求。
目前低日龄乳鸽大多采用天然的亲乳鸽亲自饲喂或人工手持饲喂的方式饲喂。其中,若采用亲乳鸽亲自饲喂的方式,则低日龄乳鸽从出生到21天都需要母鸽和父鸽共同饲喂,导致父母鸽不能再进行生产进行下一代繁育,生产效率低。若采用人工手持结合注射器注射饲喂的方式,则由于低日龄乳鸽的喙部较为娇嫩,人工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人工难以长时间平稳操作,因此需要一人手持固定乳鸽,另一人使用注射器注射饲喂,生产效率低,人力需求大。当前行业缺少乳鸽的自动喂食系统,阻碍了乳鸽饲喂的自动化发展进程,影响了乳鸽饲喂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持喂食人力需求大、自动化水平低、乳鸽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包括:头部卡盘机构、张喙装置、喂食装置、固定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头部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基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乳鸽喙通过的通孔;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对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穿过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夹持臂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夹持臂在所述基座的一侧夹紧或松开乳鸽头部;
所述张喙装置包括上吸盘及下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吸盘和/或所述下吸盘传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相对运动以张开乳鸽喙,所述喂食装置和所述张喙装置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所述喂食装置用于向张开喙的乳鸽喂食。
其中,所述夹持臂包括摆动杆和曲型卡件,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曲型卡件,所述曲型卡件的相对侧为适配乳鸽头部形状的弧形凹面。
其中,所述摆动杆和所述曲型卡件为可调节式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垂直,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摆动杆相连以带动所述曲型卡件摆动。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及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齿轮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上吸盘相连,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下吸盘相连,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齿条或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吸盘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吸盘相连。
其中,所述上吸盘与所述下吸盘均包括连接杆及吸盘体,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气管相连,所述吸盘体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分别与一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吸盘体包括弹性结构和吸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相连;
所述弹性结构呈波纹管状,所述吸嘴的吸取端设有与乳鸽喙适配的仿形面。
其中,所述喂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饲料出料桶、气路切换阀以及饲喂枪;
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路支管与所述饲料出料桶连通,所述饲料出料桶与所述饲喂枪连通;
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路支管与所述气路切换阀连通,所述气路切换阀与所述饲喂枪连通。
其中,所述乳鸽自动喂食系统还包括喙部检测传感器,所述喙部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且与所述张喙装置位于所述头部卡盘机构的同一侧,所述喙部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喂食装置分别通信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固定装置,对乳鸽进行固定夹持,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张喙装置,自动打开乳鸽喙部,并由喂食装置对乳鸽进行饲喂,避免了多个饲喂员手工固定和饲喂乳鸽,节省了劳动力,有利于乳鸽养殖行业工业化、自动化,提高了乳鸽的饲喂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固定装置在D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张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张喙装置在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座;11、条形孔;12、凹陷;13、通孔;2、基座;30、第一驱动机构;301、第一直线驱动件;302、第一锥齿轮;303、第二锥齿轮;304、第一连杆;305、第二连杆;306、摇臂杆;307、摆动杆;308、调节杆;40、第二驱动机构;401、第二直线驱动件;402、第一齿条;403、齿轮;404、第二齿条;405、第一传动杆;406、第二传动杆;407、伸出到位检测传感器;408、缩回到位检测传感器。50、连接件;6、曲型卡件;70、上吸盘;701、连接杆;702、吸盘体;7021:吸嘴;7022:弹性结构;80、下吸盘;90、喙部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包括头部卡盘机构、张喙装置、喂食装置、固定装置、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40。头部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座1和基座2,安装座1安装于基座2,安装座1上设有供乳鸽喙通过的通孔13。安装座1与基座2一体成型或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固定装置包括一对夹持臂,夹持臂穿过基座2,第一驱动机构30与至少一个夹持臂传动连接,以使两个夹持臂在基座2的一侧(即图1所示的一侧)夹紧或松开乳鸽头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0与其中一个夹持臂传动连接,此时,未与第一驱动机构30相连的夹持臂固定安装在通孔13的孔口或可小幅转动地安装在通孔13的孔口处,以限定乳鸽头部的位置。当夹持臂可小幅转动时,其可以在夹持过程中微调位置,从而更加贴合不同大小的乳鸽头部。在另一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0与两个夹持臂均传动连接。比如,两个夹持臂分别与一驱动件相连或者两个夹持臂与同一驱动件相连。
张喙装置包括上吸盘70及下吸盘80,第二驱动机构40与上吸盘70和/或下吸盘80传动连接,以使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相对运动以张开乳鸽喙,喂食装置和张喙装置位于基座的另一侧(即图2所示的一侧),喂食装置用于向张开喙的乳鸽喂食。第二驱动机构40可与上吸盘70或下吸盘80中的其中一者传动连接,由此,第二驱动机构40可带动上吸盘70或下吸盘80中的其中一者运动,另一个固定不动。第二驱动机构40也可同时与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传动连接,以带动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一起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传动方式进行选择。
基座2用于为各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包括三个竖板和两个横板,其中一个竖板安装有安装座1,该竖板的两侧垂直安装另外两个竖板,该竖板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横板,三个竖板和两个横板连接组成有一竖直面开口的箱型结构。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位于箱型结构内部,且设置于通孔13的孔口处。两夹持臂穿过安装有安装座1的竖板,且两夹持臂位于通孔13的径向两侧。当然,也可以将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安装在箱型结构的外部,两夹持臂位于箱型结构的内部,只要吸盘和夹持臂位于通孔13沿轴向的相对两侧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夹持臂在通孔13孔口处的安装位置以乳鸽喙穿过通孔13,且该夹持臂能与乳鸽头部接触为准。
使用时,人工将乳鸽放置在基座2旁,将乳鸽喙穿过通孔13后,夹持臂在第一驱动机构30的作用下夹持在乳鸽头部两侧,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在第二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乳鸽喙,由喂食装置对乳鸽进行喂食,无需多个饲喂员相互配合以手工固定和饲喂乳鸽,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乳鸽的饲喂和生产效率。
夹持臂包括摆动杆307和曲型卡件6,摆动杆307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30传动连接,摆动杆307的另一端连接有曲型卡件6,曲型卡件6的相对侧为适配乳鸽头部形状的弧形凹面,贴合了乳鸽的头部形状,减少对乳鸽的刺激和伤害。在乳鸽喙穿过通孔13、实现乳鸽头部的基本定位后,曲型卡件6在第一驱动机构30的作用下夹持在乳鸽头部两侧,实现对乳鸽稳定夹持。
为了适应不同日龄的乳鸽的头部大小,摆动杆307和曲型卡件6为可调节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摆动杆307与曲型卡件6通过调节杆308连接,摆动杆307与调节杆308之间、调节杆308与曲型卡件6之间为螺丝连接,通过调节摆动杆307与调节杆308之间或调节杆308与曲型卡件6之间的固定螺丝,可调节摆动杆307与调节杆308或调节杆308与曲型卡件6之间连接所形成的夹角,从而调节夹持臂的开口大小,以适应不同日龄的乳鸽头部大小,防止乳鸽产生应激反应。
如图4至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第一锥齿轮302及第二锥齿轮303,第一直线驱动件301通过第一连杆组与第一锥齿轮302的齿轮轴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2与第二锥齿轮303啮合,且第一锥齿轮302的齿轮轴与第二锥齿轮303的齿轮轴垂直,第二锥齿轮303的齿轮轴与摆动杆307相连以带动曲型卡件6摆动。第一传动组件将第一直线驱动件301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摆动杆307的横向旋转运动,以实现对乳鸽的夹持与张开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304、第二连杆305及摇臂杆306,第一直线驱动件301的驱动轴与第一连杆304垂直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05与第一连杆304垂直并转动连接,摇臂杆306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05转动连接,摇臂杆306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302的齿轮轴固定连接,带动第一锥齿轮302转动。第二连杆305与第一连杆304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05以连接处为支点实现摆动。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杆304直线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305摆动,并通过与第二连杆305转动连接的摇臂杆306带动第一锥齿轮302和第二锥齿轮303转动,从而通过摆动杆307带动曲型卡件6摆动,实现对乳鸽头部的夹持固定动作。
第二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运动,使其贴附或松开乳鸽喙。第二驱动机构4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及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402、齿轮403及第二齿条404,第一齿条402和第二齿条404平行设置并均与齿轮403啮合,第一齿条402与上吸盘70相连,第二齿条404与下吸盘80相连,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的驱动端与第一齿条402或第二齿条404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的驱动端与第二齿条404固定连接,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带动第二齿条404运动,使第一齿条402在齿轮403的带动下与第二齿条404相向运动,将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的直线单向运动转换为第一齿条402和第二齿条404的双向运动,使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同步运动,产生张开或对合动作。
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和第二直线驱动件401位于安装座1的同一侧,安装座1设有条形孔11,摆动杆307穿过条形孔11与曲型卡件6相连。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和第二直线驱动件401为单作用单活塞杆气缸、双作用单活塞杆气缸或电动推杆等呈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40还包括连接件50,用于将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和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固定在基座2上,防止产生位移或晃动。连接件50包括安装板及设置在安装板两端的L型连接沿,安装板与第一直线驱动件301或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固定连接,每一L型连接沿均与基座2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卡扣式连接等。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驱动件301通过一连接件50固定安装于顶部的横板,第一直线驱动件301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二直线驱动件401通过另一连接件50固定安装于底部的横板,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同样沿竖直方向运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固定安装于底部的横板,将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固定安装于顶部的横板;或将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和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安装在同一横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进一步地,为了检测第一直线驱动件301和第二直线驱动件401是否运动到位,还可以设置到位检测传感器,到位检测传感器可与第一直线驱动件301或第二直线驱动件401通信连接,用于检测第一直线驱动件301或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的运动上限或运动下限。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直线驱动件401上设置有伸出到位检测传感器407和缩回到位检测传感器408,当伸出到位检测传感器407检测到第二直线驱动件401伸出到位时,向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发送信号,使其停止运动,进一步地,启动上、下吸盘吸真空,吸附乳鸽喙;当缩回到位检测传感器408检测到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缩回到位时,向第二直线驱动件401发送信号,使其停止运动,此时乳鸽喙张开,可由喂食装置执行喂食饲料的工序。
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杆405与第二传动杆406,第一传动杆405的一端与第一齿条402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405的另一端与上吸盘70相连,第二传动杆406的一端与第二齿条404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406的另一端与下吸盘80相连。第一传动杆405与第二传动杆406平行设置,在第二直线驱动件401的驱动下,通过第一齿条402、齿轮403和第二齿条404的传动实现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的同步运动。
上吸盘70与下吸盘80均包括连接杆701及吸盘体702,连接杆701为中空杆结构,连接杆701的第一端与气管相连,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可实现上吸盘70与下吸盘80的吸真空与破真空;吸盘体702套接于连接杆701的第二端,第一传动杆405和第二传动杆406分别与一连接杆701固定连接,分别带动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运动。
其中,如图7所示,吸盘体702包括弹性结构7022和吸嘴7021。弹性结构7022的一端套接于连接杆701的一端,弹性结构7022的另一端与吸嘴7021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结构7022可与吸嘴7021一体成型加工,提高吸盘体702的密封性能,增强吸附效果。
弹性结构7022呈波纹管状,吸嘴7021的吸取端设有与乳鸽喙适配的仿形面,柔和地贴紧乳鸽喙,在吸嘴7021贴合乳鸽喙后,弹性结构7022为乳鸽喙提供缓冲,减轻乳鸽喙受到的压力,防止对乳鸽产生刺激与伤害。
优选地,为了减少对乳鸽喙的刺激与伤害,适应不同日龄的乳鸽的喙部大小,弹性结构7022和吸嘴7021可采用柔性材质,如硅胶、软质PVC、TPE或橡胶等,为乳鸽喙部提供保护和缓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对乳鸽头部的定位精度,保证固定效果,安装座1设有用于容纳乳鸽头部的凹陷12,凹陷12的开口朝向安装座1远离张喙装置的一侧,通孔13位于凹陷12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凹陷12可设置多种尺寸,根据不同日龄的乳鸽头部大小,选择凹陷尺寸合适的安装座,安装座1与基座2可拆卸连接,以便更换凹陷大小不同的安装座1。在将乳鸽喙置入通孔13时,凹陷12同时贴合了乳鸽头部,限制了乳鸽头部的晃动,由曲型卡件6精准夹持乳鸽头部,增强了固定效果。
优选地,在凹陷12的表面贴附海绵、橡胶或硅胶等柔性材料,减少对乳鸽的刺激和伤害,防止乳鸽产生应激。
在一个实施例中,喂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饲料出料桶、气路切换阀以及饲喂枪。饲料出料桶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饲料出料桶带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具有泄压阀、进气阀以及观察窗口,在饲料出料桶的底部设有饲料出料口。
空气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为饲料出料桶提供气动压力和切换气路切换阀进而控制饲喂枪的打开和关闭。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路支管与饲料出料桶连通,第一气路支管上设有第一调压阀,饲料出料桶与饲喂枪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调压阀直接作用于饲料出料桶,使饲料出料桶内具有设定的恒定压力,同时饲料由于被饲喂枪里的双作用单杆活塞缸阻塞不能打开。
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路支管与气路切换阀连通,气路切换阀与饲喂枪连通,第二气路支管上设有第二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的压力直接影响液体饲料的瞬时开启速度,也就是说,液体饲料的瞬时开启速度可以通过第二调压阀调节。第一调压阀决定最终的饲喂出料速度,第一调压阀能够控制外围气动继电器通断并且可以设定气压调节范围,保证气路压力恒定,进而控制饲喂出料速度的恒定。
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通过第一气路支路进入饲料出料桶,其中的第一调压阀能决定最终的饲喂出料速度;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还可以通过第二气路支路进入气路切换阀,当切换气路时,气路切换阀的双作用单杆活塞缸切换位置弹出,此时饲料枪里的液体饲料受恒定气压作用而挤出液体饲料,进行乳鸽饲喂。
饲喂枪的饲料出口朝向通孔13,在上吸盘70和下吸盘吸附乳鸽喙并将乳鸽喙打开后,饲料枪将液体饲料挤入乳鸽口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饲喂枪设有伸缩结构,在乳鸽喙打开后,饲喂枪在伸缩结构的作用下伸入乳鸽口中并挤出液体饲料,防止液体饲料滴落造成浪费和污染;在喂食完成后,饲喂枪在伸缩结构的作用下向远离乳鸽喙的方向缩回,防止碰撞下一待喂食的乳鸽的喙部。
其中,一个喂食装置可对应一个自动喂食系统,也可以对应多个自动喂食系统。当一个喂食装置对应一个自动喂食系统时,多个基座并排放置,每一通孔处对应一个饲喂枪,实现乳鸽的多路喂食。当一个喂食装置对应多个自动喂食系统时,饲喂枪还设有移动机构,使饲喂枪在完成一个自动喂食系统的乳鸽喂食后,移动到另一自动喂食系统处继续对待喂食的乳鸽进行喂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检测乳鸽喙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乳鸽自动喂食系统还包括喙部检测传感器90,喙部检测传感器90安装于通孔13的孔口处,且与张喙装置位于头部卡盘机构的同一侧,喙部检测传感器90与第一驱动机构30、第二驱动机构40和喂食装置分别通信连接。当喙部检测传感器90检测到乳鸽喙后,向第一驱动机构30、第二驱动机构40和喂食装置反馈信号,使第一驱动机构30运行,带动固定装置固定乳鸽头部,待固定装置固定乳鸽头部后由第二驱动机构40带动上吸盘70和下吸盘80运动,吸附乳鸽喙以进一步将乳鸽喙打开,再由喂食装置进行乳鸽饲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设有供乳鸽喙穿过的通孔,夹持臂夹持在乳鸽头部两侧,上吸盘和下吸盘自动打开乳鸽喙,由喂食装置对乳鸽进行喂食,实现了对乳鸽的精准定位、稳定夹持、自动张喙和自动喂食,相比于传统人工喂食中,一人固定乳鸽并张开乳鸽喙另一人喂食的方式,能减少喂食的参与人员,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乳鸽的饲喂和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卡盘机构、张喙装置、喂食装置、固定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头部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基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乳鸽喙通过的通孔;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对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穿过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夹持臂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夹持臂在所述基座的一侧夹紧或松开乳鸽头部;
所述张喙装置包括上吸盘及下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吸盘和/或所述下吸盘传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相对运动以张开乳鸽喙,所述喂食装置和所述张喙装置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所述喂食装置用于向张开喙的乳鸽喂食;
所述夹持臂包括摆动杆和曲型卡件,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曲型卡件,所述曲型卡件的相对侧为适配乳鸽头部形状的弧形凹面;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垂直,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摆动杆相连以带动所述曲型卡件摆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将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摆动杆的横向旋转运动,以实现对乳鸽的夹持与张开动作;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及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齿轮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上吸盘相连,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下吸盘相连,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齿条或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直线单向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双向运动,使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同步运动,产生张开或对合动作;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吸盘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吸盘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和所述曲型卡件为可调节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盘与所述下吸盘均包括连接杆及吸盘体,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气管相连,所述吸盘体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分别与一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体包括弹性结构和吸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相连;
所述弹性结构呈波纹管状,所述吸嘴的吸取端设有与乳鸽喙适配的仿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饲料出料桶、气路切换阀以及饲喂枪;
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路支管与所述饲料出料桶连通,所述饲料出料桶与所述饲喂枪连通;
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路支管与所述气路切换阀连通,所述气路切换阀与所述饲喂枪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鸽自动喂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鸽自动喂食系统还包括喙部检测传感器,所述喙部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且与所述张喙装置位于所述头部卡盘机构的同一侧,所述喙部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喂食装置分别通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9224.3A CN113080100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9224.3A CN113080100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0100A CN113080100A (zh) | 2021-07-09 |
CN113080100B true CN113080100B (zh) | 2022-03-01 |
Family
ID=7667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9224.3A Active CN113080100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8010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6530A (en) * | 1997-06-30 | 1999-12-07 | Ctb, Inc. | Attachment member for a poultry drinker and poultry feeder for use with the drinker |
CN1370042A (zh) * | 2000-06-14 | 2002-09-18 | 埃尔派因国际贸易公司 | 游水家禽强行喂食方法及其施用的自动系统 |
CN201690893U (zh) * | 2010-03-31 | 2011-01-05 | 仙桃市盛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 | 朗德鹅自动填饲机 |
CN102599104A (zh) * | 2012-03-16 | 2012-07-25 | 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肥肝鸭的饲养方法 |
CN202456077U (zh) * | 2012-03-16 | 2012-10-03 | 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肥肝鸭饲养的气压填饲机 |
CN103918767A (zh) * | 2014-04-11 | 2014-07-16 | 辽宁盛德集团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鸭子拔舌机 |
CN108477026A (zh) * | 2018-05-02 | 2018-09-04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乳鸽喂食装置 |
CN210808798U (zh) * | 2019-09-27 | 2020-06-23 | 佛山市博骏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自动家禽喂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2877A1 (en) * | 2000-06-14 | 2003-09-18 | Elpine Trade International Ltd. | Swimming poultry cramm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cramming system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10349224.3A patent/CN1130801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6530A (en) * | 1997-06-30 | 1999-12-07 | Ctb, Inc. | Attachment member for a poultry drinker and poultry feeder for use with the drinker |
CN1370042A (zh) * | 2000-06-14 | 2002-09-18 | 埃尔派因国际贸易公司 | 游水家禽强行喂食方法及其施用的自动系统 |
CN201690893U (zh) * | 2010-03-31 | 2011-01-05 | 仙桃市盛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 | 朗德鹅自动填饲机 |
CN102599104A (zh) * | 2012-03-16 | 2012-07-25 | 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肥肝鸭的饲养方法 |
CN202456077U (zh) * | 2012-03-16 | 2012-10-03 | 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肥肝鸭饲养的气压填饲机 |
CN103918767A (zh) * | 2014-04-11 | 2014-07-16 | 辽宁盛德集团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鸭子拔舌机 |
CN108477026A (zh) * | 2018-05-02 | 2018-09-04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乳鸽喂食装置 |
CN210808798U (zh) * | 2019-09-27 | 2020-06-23 | 佛山市博骏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自动家禽喂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0100A (zh) | 2021-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80100B (zh)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系统 | |
CN111388135A (zh) | 机能实验学固定装置 | |
CN113179974B (zh) | 一种乳鸽自动喂食辅助系统 | |
CN213504366U (zh) | 一种饲料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
US8146532B2 (en) | Automatic milking apparatus for laboratory animals | |
CN208739708U (zh) | 一种用于轻基质网袋快繁育苗容器填装基质的自动化装置 | |
CN111152298A (zh) | 一种用于植物纤维餐具的旋转切边机 | |
CN214878654U (zh) | 一种自动加料器 | |
CN108907711A (zh) | 用于手动球阀的自动组装机 | |
CN214261810U (zh) | 一种农药生产反应釜液体上料液位控制装置 | |
CN211167614U (zh) | 一种纸箱开箱张开装置 | |
CN215012640U (zh) | 一种乳鸽自动张喙装置 | |
CN216060877U (zh) | 用于公猪采精精度可调的夹持架 | |
CN213109969U (zh) | 一种自动套袋机 | |
CN214676884U (zh) | 一种食用菌料袋自动套袋机 | |
CN108849075A (zh) | 一种用于轻基质网袋快繁育苗容器填装基质的自动化装置 | |
CN218073020U (zh) | 一种升降式的养鸡料槽 | |
CN208592498U (zh) | 自动组装线多工位超声焊接正极铆钉上料装置 | |
CN207491795U (zh) | 一种投料器出料装置 | |
CN211685710U (zh) | 降尘接料装置 | |
CN222429422U (zh) | 一种切管机上料机构 | |
CN215239058U (zh) | 一种打火机用的出气头传送设备 | |
CN215707526U (zh) | 一种面膜袋开口装置 | |
CN215046214U (zh) | 双工位振动上料备料机构 | |
CN219602604U (zh) | 可抓取多个圆柱电池的抓取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