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055293B -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293B
CN113055293B CN201911380368.4A CN201911380368A CN113055293B CN 113055293 B CN113055293 B CN 113055293B CN 201911380368 A CN201911380368 A CN 201911380368A CN 113055293 B CN113055293 B CN 113055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service
path
path constraint
constrai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0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5293A (zh
Inventor
黄一宏
吴波
曹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03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5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5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throughput or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本申请提高了网络设备获取报文传输路径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网络通常由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网络控制设备可以确定通信网络中的报文传输路径。网络控制设备与通信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分别连接。各个网络设备分别获取其出端口所在隧道的状态信息,并将隧道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网络控制设备。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网络拓扑信息以及接收到的隧道的状态信息确定通信网络中的报文传输路径。之后网络控制设备将确定的报文传输路径发送给各个网络设备,使得各个网络设备采用网络控制设备确定的报文传输路径传输报文。其中,隧道的状态信息包括隧道带宽和隧道的传输时延等信息。
但是,通过网络控制设备确定通信网络中的报文传输路径,网络设备需要向网络控制设备发送隧道的状态信息,网络控制设备需要向各个网络设备发送确定的报文传输路径,网络控制设备与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比较复杂,使得网络设备从获取隧道的状态信息到获取报文传输路径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导致网络设备获取报文传输路径的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网络设备获取报文传输路径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之后第一设备在根据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条件时,能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以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一路径的选择,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无需与控制设备进行交互,在数据面实现了动态选路从而提高了选路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其中,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也即是,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能够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可选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第一种情况,第一设备是SD-WAN中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
当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第一设备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第一数据报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以第一设备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存在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第一数据报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抖动超出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抖动范围,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丢包率高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丢包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误码率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误码率,和/或,其它业务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第二种情况,第一设备是SD-WAN中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
当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包括:第一数据报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第一数据报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抖动超出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抖动范围,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丢包率高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丢包率,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误码率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误码率,和/或,其它业务在第一隧道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大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当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仅包括带宽时,第一设备可以默认自身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则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时,确定完成对第一业务的选路,得到SD-WAN中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第四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
其中,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也即是,第一设备确定自身能够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之后第一设备在根据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条件时,能够向第四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无需与控制设备进行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二路径的选择,从而提高了选路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第一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第一种情况,第一设备是SD-WAN中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
当该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第二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第一设备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第二数据报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以第一设备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第二数据报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小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抖动处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抖动范围内,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丢包率不高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丢包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误码率小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误码率,且其它业务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第二种情况,第一设备是SD-WAN中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
当该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第二路径约束条件包括:第二数据报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第二数据报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小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时延,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抖动处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抖动范围内,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丢包率不高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丢包率,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误码率小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误码率,且其它业务在第二隧道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当该第二路径约束信息仅包括带宽时,第一设备可以默认该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则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时,确定完成对第二业务的选路,得到SD-WAN中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路径。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一设备指示第四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示例地,当第三隧道为双向隧道时,第四设备通过第三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反馈报文。或者,第四设备可以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反馈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可选地,第一设备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五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第一设备通过和第四设备的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二路径的重新选择,实现了动态选路。同时也减少了第一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在未选择到能够作为第二路径上的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下游节点时,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以向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使得第一设备通过和第三设备进行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二路径的选择,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均无需与控制设备交互,从而提高了选路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第一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包括:第一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
本申请中,在业务传输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探测报文,间隔性地检测自身是否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由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保存在本地,因此第一设备无需在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添加第一路径约束信息,也即是第一设备无需更改业务报文,从而提高了报文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选路效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时,根据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一路径的选择,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无需与控制设备进行交互,实现了数据面动态选路,从而提高了选路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可选地,在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重新选择第一路径上的下游设备,第二设备通过和第三设备的交互即能实现对第二路径的重新选择,实现了动态选路。同时也减少了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可选地,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第一路径。
可选地,该通知报文为BGP消息。示例地,当通知报文为BGP打开(open)消息时,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BGP打开消息的可选参数(optional parameters)字段。该第三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该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可以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编码后承载于BGP打开消息的可选参数字段。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示例地,第二设备在确定自身满足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后,生成包括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用于探测第一业务在SD-WAN中的第一路径,该探测报文通常不携带具体的业务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可以在业务传输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向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第三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探测报文,间隔性地检测自身是否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示例地,在第一业务的报文传输过程中,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后,可以在业务报文中插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得到数据报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第二设备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示例地,当控制设备确定第一业务的当前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隧道不满足第一业务的业务需求时,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选路指令。
可选地,该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第二设备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由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保存在本地,因此控制设备无需在选路指令中添加第一路径约束信息,而只需携带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可选地,该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一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相互作用,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收发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收发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第四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一设备指示第四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五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二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相互作用,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
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第一路径。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第二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可选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可选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一设备,包括: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根据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第二设备,包括: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根据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SD-WAN中的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一设备,以及如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二设备。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是路径上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入口设备或中间设备。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由于无需网络控制设备选择报文传输路径,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在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因此能够适用于网络设备数量较多的SD-WAN以及跨域传输的业务的报文传输。另外,在报文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无需与SD-WAN的控制设备进行交互,从而保证了报文传输的实时性。同时也减少了SD-WAN中传输路径上的入口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路径约束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路径约束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IOAM机制的业务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IOAM机制的VXLAN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探测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软件定义广域网(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D-WAN)中包括一条或多条隧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隧道指的是通过网络隧道协议建立的逻辑连接。该SD-WAN可以是多网络服务提供点(point of presence,POP)覆盖(overlay)网络,相应的,SD-WAN中的隧道是overlay隧道。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overlay隧道可以采用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协议、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local area network,VXLAN)协议或者互联网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协议等网络隧道协议建立。
SD-WAN支持对不同类型业务的报文选择不同的传输路径。例如,SD-WAN支持通过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的传输路径传输重要报文,并通过基于宽带网或无线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传输路径传输非重要报文,这样能够提高传输资源利用率以及运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OPEX)。其中,传输路径指的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至出口设备之间的逻辑路径,该传输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隧道。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包括SD-WAN中的多个网络设备101A至101F(统称为网络设备101)。图1中网络设备的数量仅用作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SD-WAN的限制。
参见图1,两个网络设备101之间的实线表示该两个网络设备101之间建立的隧道。例如,网络设备101A与网络设备101B、网络设备101C和网络设备101D之间分别建立有一条隧道;网络设备101C与网络设备101A、网络设备101B、网络设备101D,网络设备101E和网络设备101F之间分别建立有一条隧道;等等。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之间通过隧道传输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建立有隧道的两个网络设备中,先接收到报文的网络设备称为隧道的入口设备,后接收到报文的网络设备称为隧道的出口设备。将SD-WAN中与发送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称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将SD-WAN中与接收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称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将SD-WAN中位于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和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之间的网络设备称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101可以是实体设备或虚拟设备。SD-WAN中的传输路径的入口设备和出口设备可以是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路由器或交换机等,SD-WAN中的传输路径的中间设备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
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网络设备,相应地,SD-WAN中的传输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隧道。当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仅包括两个网络设备,即仅包括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和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时,该传输路径包括一个隧道。当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包括两个以上网络设备,即包括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和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时,该传输路径包括多个隧道。
示例地,在如图1所示的SD-WAN中,网络设备101A为该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网络设备101F为该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网络设备101B-101E均为该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网络设备101A与网络设备101F之间具有多条传输路径,例如包括以下4条传输路径,传输路径1:网络设备101A-网络设备101C-网络设备101F;传输路径2:网络设备101A-网络设备101D-网络设备101F;传输路径3:网络设备101A-网络设备101C-网络设备101E-网络设备101F;传输路径4:网络设备101A-网络设备101D-网络设备101E-网络设备101F。参见图1,网络设备101A与网络设备101C之间建立有隧道L1,网络设备101A与网络设备101D之间建立有隧道L2,网络设备101C与网络设备101E之间建立有隧道L3,网络设备101C与网络设备101F之间建立有隧道L4,网络设备101D与网络设备101E之间建立有隧道L5,网络设备101D与网络设备101F之间建立有隧道L6,网络设备101E与网络设备101F之间建立有隧道L7。也即是,传输路径1包括隧道L1和隧道L4,传输路径2包括隧道L2和隧道L6,传输路径3包括隧道L1、隧道L3和隧道L7,传输路径4包括隧道L2、隧道L5和隧道L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WAN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管理。当SD-WAN中的所有网络设备均由一个控制设备管理时,表示该SD-WAN中的所有网络设备均处于同一个域中。当SD-WAN中的所有网络设备由多个控制设备管理时,表示该SD-WAN中包括处于不同的域的网络设备,处于不同的域的网络设备之间跨域互联。控制设备管理SD-WAN中的网络设备,包括:控制设备为SD-WAN中的网络设备分配传输带宽等。控制设备可以是网络控制器,网络分析器,网络管理设备,网关或其它具有控制和分析能力的设备。控制设备可以是一台或多台设备。
图1以SD-WAN中的网络设备由一个控制设备管理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还包括一个控制设备102。控制设备102与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101分别连接。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以SD-WAN中的网络设备由多个网络设备管理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还包括多个控制设备102A和102B。其中,控制设备102A管理网络设备101A至101C,控制设备102B管理网络设备101D至101F。图2中控制设备的数量仅用作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SD-WAN中的通信系统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为在SD-WAN中基于数据面的选路方法。网络设备根据数据报文确定路径约束信息,并根据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路径约束条件。网络设备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条件;若自身满足该路径约束条件,则该网络设备向下一跳设备发送更新的数据报文;若自身不满足该路径约束条件,则该网络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反馈报文。当网络设备为SD-WAN中用于传输数据报文的入口设备时,目标设备可以是该SD-WAN的控制设备;当网络设备为SD-WAN中用于传输数据报文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时,目标设备为该网络设备的上一跳设备。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以为业务1、业务2和业务3在SD-WAN中选路为例,对该SD-WAN中的选路方法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为业务1在SD-WAN中选择路径1的过程。图6示出了为业务2在SD-WAN中选择路径2的过程。图7示出了为业务3在SD-WAN中选择路径3的过程。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设备1获取业务1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1,该路径约束信息1用于确定传输业务1的路径1所满足的路径约束条件。
该设备1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即路径1上的首个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业务1对应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信息和/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该路径约束信息1具体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时延可以为业务1在路径1上的最大允许传输时延。示例地,该时延可以为150毫秒(millisecond,ms)。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抖动可以为路径1上的各个隧道上的传输时延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示例地,该抖动可以为-0.5ms至+0.5ms。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带宽可以为路径1上的各个隧道的最小带宽,该带宽可以是业务1的需求带宽。示例地,该带宽可以为500兆比特每秒(million bits per second,mbps)。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丢包率可以为业务1在路径1上的最大允许丢包率。示例地,该丢包率可以为0.5%。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误码率可以为业务1在路径1上传输的最大允许误码率。示例地,该误码率可以为0.1%。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带宽占用率可以为路径1上的各个隧道除业务1以外的其它业务的最大允许带宽占用率。示例地,该带宽占用率可以为30%。
设备1获取业务1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1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1在SD-WAN的控制设备的指示下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示例地,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1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1A、设备1接收SD-WAN的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业务1的选路指令。
该选路指令中包括路径约束信息1或业务1的业务类型。业务1的业务类型可以采用业务1对应的五元组标识。五元组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业务1的业务类型还可以采用其它可唯一标识业务1的信息表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当控制设备确定业务1的当前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隧道不满足业务1的业务需求时,可以向设备1发送选路指令。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向控制设备上报隧道状态信息。或者,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在隧道状态信息发生变化后向控制设备上报变化后的隧道状态信息。控制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隧道状态信息,确定当前传输路径中的隧道是否满足业务1的业务需求。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当控制设备接收到针对业务1的选路要求时,控制设备可以向设备1发送选路指令。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SD-WAN开始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之前,控制设备可以向设备1发送针对业务1的选路指令,以在SD-WAN中预先探测出业务1的传输路径。
步骤3012A、设备1根据选路指令,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
当该选路指令中包括路径约束信息1时,设备1从选路指令中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当选路指令中包括业务1的业务类型时,设备1根据业务1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1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路径约束信息1。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设备1本地保存有多个业务类型与路径约束信息的对应关系。示例地,假设采用业务对应的五元组作为业务类型的标识,路径约束信息包括带宽和时延。则设备1中存储的业务类型与路径约束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342048350000121
示例地,假设选路指令中包括的业务1的业务类型表征为:(IP2,端口1,IP6,端口2,UDP),则设备1基于如表1所示的业务类型与路径约束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取到业务1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1为:带宽为150mbps,时延为100ms。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设备1可以在接收到业务1的业务报文时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示例地,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1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1B、设备1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业务1的业务报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发送端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等。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步骤3012B、设备1根据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该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路径约束信息1。
此步骤的实现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3012A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业务1的报文传输过程中,设备1可以周期性地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或者,当设备1确定业务1的当前传输路径不满足业务1的业务需求时,例如,当前传输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生拥塞时,设备1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本申请实施例对在业务1的报文传输过程中,设备1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的触发条件不做限定。
步骤302、设备1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带宽时,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其中,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指业务1的业务报文通过该目标隧道能够传输至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
设备1在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后,可以获取以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所有隧道的可用带宽。当以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隧道的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时,设备1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路径约束信息1中不包括带宽时,设备1默认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设备1也可以不执行步骤302,直接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设备1通过隧道1向设备2发送数据报文1。
设备1为隧道1的入口设备,设备2为隧道1的出口设备。设备2可以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当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带宽时,该隧道1为: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隧道。当该路径约束信息1不包括带宽时,该隧道1可以是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任一隧道。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时延,设备1在获取路径约束信息1之后,可以获取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所有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的带宽的隧道集合。设备1从隧道集合中获取隧道1。在设备1通过隧道1向设备2发送数据报文之后,设备1将隧道集合中的隧道1删除,避免通过同一隧道多次发送数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获取包含所有可用隧道的隧道集合,可以提高后续的隧道获取效率,从而提高选路效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数据报文1为业务报文或探测报文。数据报文1中可以携带有路径约束信息1。当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时延时,数据报文1中还包括设备1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
第一种情况,数据报文1为业务报文。在业务1的报文传输过程中,设备1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后,可以在业务报文中插入路径约束信息1得到数据报文1。
第二种情况,数据报文1为探测报文。设备1在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后,生成包括路径约束信息1的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用于探测业务1在SD-WAN中的路径1,该探测报文通常不携带具体的业务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设备1还可以存储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设备1存储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当设备1再接收到业务1的业务报文时,可以基于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业务1对应的隧道1,并通过隧道1发送该业务1的业务报文。该设备1存储业务1与隧道1的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与设备1通过隧道1向设备2发送数据报文1的过程可以同时执行;或者,设备1可以先通过隧道1向设备2发送数据报文1,再存储业务1与隧道1的之间的对应关系;又或者,设备1可以先存储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隧道1向设备2发送数据报文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4、设备2根据数据报文1,确定业务1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1。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1中包括路径约束信息1,则设备2直接从数据报文1中获取该路径约束信息1。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1中不包括路径约束信息1。当数据报文1为业务报文时,设备2根据该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该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路径约束信息1。当数据报文1为探测报文时,该探测报文中包括业务1的业务类型标识,设备2先根据该业务类型标识确定业务1的业务类型,再确定与该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路径约束信息1。
步骤305、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也即是,设备2确定自身不能够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
第一种情况,设备2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
当该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设备2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以设备2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时延,在隧道1上的实际抖动超出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抖动范围,在隧道1上的实际丢包率高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丢包率,在隧道1上的实际误码率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误码率,和/或,其它业务在隧道1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第二种情况,设备2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
当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时延,在隧道1上的实际抖动超出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抖动范围,在隧道1上的实际丢包率高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丢包率,在隧道1上的实际误码率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误码率,和/或,其它业务在隧道1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当该路径约束信息1仅包括带宽时,设备2可以默认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则当设备2接收到数据报文1时,确定完成对业务1的选路,得到SD-WAN中传输业务1的路径1。
示例地,本申请实施例以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时延为例,对设备2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的过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时延为数据报文1在SD-WAN中的最大允许传输时延。该数据报文1中还包括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1)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则设备2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1A至步骤S13A:
在步骤S11A中,设备2获取设备2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接收时间戳。
示例地,该接收时间戳为2019-11-27-09:49:50:160,表示设备2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时刻为2019年11月27日09时49分50秒160ms。
在步骤S12A中,设备2将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与设备2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接收时间戳的时间差值确定为:数据报文1从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到设备2的实际传输时延。
示例地,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为2019-11-27-09:49:50:120,结合步骤S11A中的例子可知,数据报文1从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到设备2的实际传输时延为40ms。
在步骤S13A中,当数据报文1从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到设备2的实际时延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时延时,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报文1中携带的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入口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该发送时间戳是固定不变的。当设备2需要向下一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时,设备2无需更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1中携带的发送时间戳,而可以直接转发该数据报文1,可以节约设备的计算资源。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路径约束信息1中的时延为数据报文1在SD-WAN中设备2的上一跳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1)到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最大允许传输时延。该数据报文1中还包括该上一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则设备2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1B至步骤S13B:
在步骤S11B中,设备2获取设备1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接收时间戳。
示例地,该接收时间戳为2019-11-27-09:49:50:160。
在步骤S12B中,设备2将上一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与设备2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接收时间戳的差值,确定为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
示例地,上一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发送时间戳为2019-11-27-09:49:50:120,结合步骤S11A中的例子可知,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为20ms。
在步骤S13B中,当数据报文1在隧道1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大于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的时延时,设备2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步骤306、设备2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1,该反馈报文1中携带有指示信息1。
该指示信息1用于向设备1指示该设备2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隧道1为双向隧道时,设备2通过隧道1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1。或者,设备2可以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1。本申请实施例对设备2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1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307、设备1根据指示信息1,确定设备2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设备1存储有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设备1在确定设备2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后,设备1删除业务1与隧道1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设备1后续再接收到业务1的业务报文时,不会再通过隧道1发送该业务1的业务报文。
设备1确定设备2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之后,设备1重新选择路径1上的下游设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包括不同于隧道1的隧道2时,可以执行下述步骤308。当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带宽时,该隧道2为: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同于隧道1、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隧道。当该路径约束信息1不包括带宽时,该隧道1可以是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同于隧道1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任一隧道。
步骤308、设备1通过隧道2向设备3发送数据报文2。
设备1为隧道2的入口设备,设备3为隧道2的出口设备。该设备3可以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3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9、设备3根据数据报文2,确定业务1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1。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4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10、设备3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1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5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11、设备3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2,该反馈报文2中携带有指示信息2。
该指示信息2用于向设备1指示该设备3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6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12、设备1根据指示信息2,确定设备3不能作为路径1上用于传输业务1的节点。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7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仅包括隧道1和隧道2;或者,路径约束信息1中包括带宽,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仅包括隧道1和隧道2时,可以执行下述步骤313。
步骤313、设备1向SD-WAN的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该通知报文携带指示信息3。
该指示信息3用于向该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能够传输业务1的路径1。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通知报文可以为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消息。示例地,当通知报文为BGP打开(open)消息时,指示信息3可以承载于BGP打开消息的可选参数(optional parameters)字段。该指示信息3中携带有业务1的业务类型,该业务1的业务类型可以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编码后承载于BGP打开消息的可选参数字段。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设备1发送的通知报文后,根据该SD-WAN中各个网络设备上报的隧道状态信息确定业务1的传输路径,使该SD-WAN中的网络设备采用控制设备确定的传输路径传输业务1的业务报文;或者,控制设备停止向该SD-WAN分配业务1。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设备1获取业务2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2,该路径约束信息2用于确定传输业务2的路径2所满足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业务2对应的SLA信息和/或QoS信息。该路径约束信息2具体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此步骤的解释可参考上述步骤301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设备1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路径约束信息2中不包括带宽时,设备1默认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设备2也可以不执行步骤602,直接执行步骤603。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2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设备1通过隧道3向设备4发送数据报文3。
设备1为隧道3的入口设备,设备4为隧道3的出口设备。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3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设备4根据数据报文3,确定业务2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2。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4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5、设备4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设备4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也即是,设备4确定自身能够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
第一种情况,设备4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
当该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数据报文3在隧道3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数据报文3在隧道3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小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时延,在隧道3上的实际抖动处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抖动范围内,在隧道3上的实际丢包率不高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丢包率,在隧道3上的实际误码率小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误码率,且其它业务在隧道3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设备4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第二种情况,设备4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
当该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时,该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数据报文3在隧道3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实际抖动,实际丢包率,实际误码率和实际带宽占用率分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当数据报文3在隧道3上的实际传输时延小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时延,在隧道3上的实际抖动处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抖动范围内,在隧道3上的实际丢包率不高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丢包率,在隧道3上的实际误码率小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误码率,且其它业务在隧道3上的实际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占用率时,设备4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当该路径约束信息2仅包括带宽时,设备4可以默认该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则当设备4接收到数据报文3时,确定完成对业务2的选路,得到SD-WAN中传输业务2的路径2,该路径2包括:设备1至设备4。
其中,设备4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的实现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305中描述的关于设备2的相关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设备4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606、设备4通过隧道4向设备5发送数据报文4。
设备4为隧道4的入口设备,设备5为隧道4的出口设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设备5可以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3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7、设备5根据数据报文4,确定业务2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2。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4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8、设备5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5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9、设备5向设备4发送反馈报文3,该反馈报文3中携带有指示信息4。
该指示信息4用于向设备4指示该设备5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隧道4为双向隧道时,设备5通过隧道4向设备4发送反馈报文3。或者,设备5可以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向设备4发送反馈报文3。本申请实施例对设备5向设备4发送反馈报文3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610、设备4根据指示信息4,确定设备5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7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设备4确定设备5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之后,设备4重新选择路径2上的下游设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包括不同于隧道4的隧道5时,可以执行下述步骤611。当路径约束信息2中包括带宽时,该隧道5为: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同于隧道4、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隧道。当该路径约束信息2不包括带宽时,该隧道5可以是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同于隧道4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的任一隧道。
步骤611、设备4通过隧道5向设备6发送数据报文5。
设备4为隧道5的入口设备,设备6为隧道5的出口设备。该设备6可以是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数据报文5可以是基于数据报文4更新得到的报文。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3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2、设备6根据数据报文5,确定业务2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2。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4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3、设备6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2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5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4、设备6向设备4发送反馈报文4,该反馈报文4中携带指示信息5。
该指示信息5用于向设备4指示该设备6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6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15、设备4根据指示信息5,确定设备6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
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07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仅包括隧道4和隧道5;或者,路径约束信息2中包括带宽,以设备4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2包括的带宽且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2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仅包括隧道4和隧道5时,可以执行下述步骤616。
步骤616、设备4向设备1发送反馈报文5,该反馈报文5携带指示信息6。
该指示信息6用于向设备1指示该设备4不能作为路径2上用于传输业务2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设备1接收到反馈报文5之后,执行的步骤可参考上述步骤307至步骤313,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设备1获取业务3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3,该路径约束信息3用于确定传输业务3的路径3所满足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路径约束信息3包括业务3对应的SLA信息和/或QoS信息。该路径约束信息3具体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此步骤的解释可参考上述步骤301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路径约束信息3中至少包括带宽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702、设备1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3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路径约束信息3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包括: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3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且该目标隧道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3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设备1在获取路径约束信息3后,可以获取以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所有隧道的可用带宽。当以设备1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存在路由可达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3的业务报文的出口设备且可用带宽大于或等于路径约束信息1包括的带宽的隧道时,设备1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3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步骤703、设备1向SD-WAN的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该通知报文携带指示信息7。
该指示信息7用于向该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能够传输业务3的路径3。此步骤的解释参考上述步骤313的相关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WAN的选路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在业务报文传输之前为业务进行选路,还可以用于在业务报文的传输过程中,使网络设备检测自身是否满足传输的业务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在接收到包括路径约束信息的业务报文时,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需要在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插入路径约束信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入口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的每个业务报文中均插入路径约束信息,或者,该入口设备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在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插入路径约束信息。当入口设备在接收到的每个业务报文中均插入路径约束信息时,入口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的每个报文中插入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报文中的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设备在接收到包括路径约束信息的探测报文时,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无需更改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入口设备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生成包括路径约束信息的探测报文,并按照该预定的时间间隔向下游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位于业务在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的设备中存储有路径约束信息。设备在接收到包括触发信息的业务报文时,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需要在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插入触发信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入口设备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在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插入该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设备执行选路流程。
在第四种实现方式中,位于业务在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的设备中存储有路径约束信息。设备在接收到包括触发信息的探测报文时,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无需更改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入口设备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生成包括触发信息的探测报文。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设备执行选路流程。
在第五种实现方式中,位于业务在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的设备中存储有路径约束信息,设备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检测自身是否满足存储的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此时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无需更改接收到的业务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以业务a在SD-WAN中的传输路径上包括设备a和设备b为例,对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业务a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称为路径约束信息a。设备a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a的入口设备,设备b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a的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
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a在接收到的业务a的每个业务报文中插入业务a对应的路径约束信息a以及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路径约束信息a是否有效。之后将业务a的业务报文发送至设备b。设备b在接收到业务a的业务报文后,若业务报文中的指示信息指示路径约束信息a有效,设备b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a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若业务报文中的指示信息指示路径约束信息a无效,设备b按照预先存储的业务a与隧道的对应关系,采用对应的隧道转发该业务报文。或者,设备a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在接收到的业务a的业务报文中插入路径约束信息a,然后将业务a的业务报文发送至设备b。若设备b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包括路径约束信息a,设备b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a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若设备b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报文中不包括路径约束信息a,设备b按照预先存储的业务a与隧道的对应关系,采用对应的隧道转发该业务报文。
在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设备a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生成包括路径约束信息a的探测报文,并向设备b发送该探测报文。当设备b接收到包括路径约束信息a的探测报文时,检测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a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为业务在SD-WAN中选路的报文可以是该业务的业务报文或探测报文。当用于为业务在SD-WAN中选路的报文为业务报文时,不论接收到报文的设备满足或者不满足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该设备均会继续转发该报文。当用于为业务在SD-WAN中选路的报文为探测报文时,若接收到报文的设备不满足业务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则该设备可以丢弃该报文,若接收到报文的设备满足业务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则该设备可以继续转发该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该业务报文可以是采用在线操作管理维护(in-situ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IOAM)机制的报文。示例地,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IOAM机制的业务报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业务报文包括:以太网头部(Ethernet header)、IP头部(IP header)、隧道头部(tunnelheader)、IOAM扩展部分以及有效载荷(payload)字段。其中,以太网头部、IP头部、隧道头部和IOAM扩展部分均位于报文头中。IOAM扩展部分包括名字空间标识(namespace-ID)字段、IOAM信息类型(IOAM-E2E-Type)字段以及由IOAM信息类型字段定义的选项数据字段(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其中,名字空间标识字段用于指示业务类型,IOAM-E2E-Type字段用于指示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中携带的信息的类型。
IOAM-E2E-Type字段的值可取0至15。目前已定义IOAM-E2E-Type字段的取值为0至3时,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中携带的信息的类型。当IOAM-E2E-Type字段取值为0时,表示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携带64位序列号;当IOAM-E2E-Type字段取值为1时,表示option data field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携带32位序列号;当IOAM-E2E-Type字段取值为2时,表示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携带4个字节的秒级时间戳(timestmap);当IOAM-E2E-Type字段取值为3时,表示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IOAM-E2E-Type字段携带4个字节的压秒级timestmap。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定义当IOAM-E2E-Type字段的取值为4至15中的任一值时,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携带业务在SD-WAN中的入口设备在业务报文中插入的信息,例如路径约束信息、用于指示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的指示信息或用于触发设备执行选路流程的触发信息等。示例地,IOAM-E2E-Type字段的取值为4,表示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IOAM-E2E-Type字段中携带业务在SD-WAN中的入口设备在业务报文中插入的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option data field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第二字段可以位于第一字段之前。图8中以路径约束信息包括带宽(bandwidth)、时延(delay)和抖动(jitter)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8所示的业务报文具体可以是VXLAN报文、IPsec报文或GRE报文等。示例地,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IOAM机制的VXLAN报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VXLAN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以太网头部、IP头部、UDP头部(UDP header)、VXLAN头部和IOAM扩展部分。如图9所示,IOAM扩展部分还包括位于名字空间标识字段之前的IOAM端到端选择(IOAM E2E option)头部。该IOAM E2E option头部可以参考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中的相关定义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可以是重新构造的新报文或基于现有报文(例如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detection,BFD)报文扩展得到的报文。
示例地,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报文的结构示意图。该探测报文为重新构造的新报文。如图10所示,该探测报文包括:以太网头部、IP头部、UDP头部以及扩展部分。其中,扩展部分可以包括版本(version)字段、类型(type)字段、长度(length)字段以及数据字段。版本字段用于指示版本号,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报文的类型,长度字段用于指示数据字段的长度。数据字段包括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该数据字段还可以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又示例地,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探测报文的结构示意图。该探测报文基于BFD报文扩展得到。如图11所示,该探测报文包括:强制部分和可选部分。其中,BFD报文的可选部分中的字段可进行自定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BFD报文的可选部分的数据字段划分成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该可选部分还可以包括:认证类型(authentication type)字段、认证长度(authentication ten)字段以及认证数据(authentication data)字段。该强制部分中的各个字段、认证类型字段、认证长度字段以及认证数据字段的功能和内容均可以参考远程函数调用(Remote Function Call,RFC)5008通信标准中的相关定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反馈报文例如可以是UDP报文或者TCP报文,还可以是其它格式用于实现相同功能的报文。
示例地,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该反馈报文是UDP报文。如图12所示,该反馈报文包括:以太网头部、IP头部、UDP头部以及扩展部分。其中,扩展部分可以包括版本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字段以及数据字段。数据字段包括:信息字段、隧道标识字段以及预留字段。版本字段用于指示版本号。类型字段用于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向上游设备指示该设备不能作为传输业务的路径上的节点。该指示信息可以采用数值表示,例如,当类型字段的值为1时,指示该设备不能作为传输业务的路径上的节点。长度字段用于指示数据字段的长度。隧道标识字段用于承载隧道的标识。信息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示例地,在上述反馈报文1中,类型字段的值为1,信息字段中承载有路径约束信息1,隧道标识字段中包括隧道1的标识。
又示例地,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该反馈报文是TCP报文。如图13所示,该反馈报文包括:以太网头部、IP头部、TCP头部以及扩展部分。其中,扩展部分可以包括版本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字段以及数据字段。数据字段包括:信息字段、隧道标识字段以及预留字段。版本字段用于指示版本号。类型字段用于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向上游设备指示该设备不能作为传输业务的路径上的节点。该指示信息可以采用数值表示,例如,当类型字段的值为1时,指示该设备不能作为传输业务的路径上的节点。长度字段用于指示数据字段的长度。隧道标识字段用于承载隧道的标识。信息字段用于承载路径约束信息。示例地,在上述反馈报文1中,类型字段的值为1,信息字段中承载有路径约束信息1,隧道标识字段中包括隧道1的标识。
示例地,本申请实施例以数据报文为如图9所示的VXLAN报文,反馈报文为如图12所示的UDP报文为例,对为业务在如图1或图2所示的SD-WAN中的通信系统中进行选路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传输路径1中的网络设备101A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入口设备,网络设备101C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中间设备,网络设备101F为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出口设备。网络设备101A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VXLAN报文,该VXLAN报文包括以太网头部、IP头部、UDP头部、VXLAN头部以及有效载荷字段。网络设备101A可以先获取路径约束信息,并根据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当网络设备101A确定自身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时,网络设备101A在VXLAN报文的报文头中的VXLAN头部后插入IOAM扩展部分,将IOAM扩展部分的IOAM-E2E-Type字段的值设为4,并在option data field determined by IOAM-E2E-Type字段中添加路径约束信息。之后网络设备101A通过隧道L1向网络设备101C发送包括IOAM扩展部分的VXLAN报文。网络设备101C根据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自身是否满足该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
当网络设备101C确定自身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时,网络设备101C通过隧道L4向网络设备101F发送包括IOAM扩展部分的VXLAN报文。网络设备101F根据路径约束信息确定自身是否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当网络设备101F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时,网络设备101F生成类型字段值为1、隧道标识字段中包括隧道L4的标识、信息字段中包括路径约束条件的UDP报文,并向网络设备101C发送该UDP报文。网络设备101C确定网络设备101F不能作为路径上传输业务的节点。当以网络设备101C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例如隧道L3)时,网络设备101C通过隧道L3向网络设备101E发送包括IOAM扩展部分的VXLAN报文。当以网络设备101C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隧道时,网络设备101C生成类型字段值为1、隧道标识字段中包括隧道L1的标识、信息字段中包括路径约束条件的UDP报文,并向网络设备101A发送该UDP报文。网络设备101A确定网络设备101C不能作为路径上传输业务的节点。当以网络设备101A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目标隧道(例如隧道L2)时,网络设备101A通过隧道L2向网络设备101D发送包括IOAM扩展部分的VXLAN报文。当以网络设备101A为入口设备的隧道中不存在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的带宽的隧道时,网络设备101A向SD-WAN的控制设备102发送携带有指示信息的通知报文,以向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用于传输业务的路径。
当网络设备101C确定自身不满足路径约束信息对应的路径约束条件时,网络设备101C生成类型字段值为1、隧道标识字段中包括隧道L1的标识、信息字段中包括路径约束条件的UDP报文,并向网络设备101A发送该UDP报文。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该方法的网络架构至少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网络架构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第四设备和/或第五设备。举例来说,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1C,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101A。该网络架构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该方法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3至图7所对应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例如,图14所示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方法中的设备2,第二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方法中的设备1。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
步骤14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该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步骤1403、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当该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2,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第一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1,第一数据报文例如可以是数据报文1,第一反馈报文例如可以反馈报文1。步骤1401至步骤14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第一设备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第四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当该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时,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4,第二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3,第三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第三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4,第四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5,第二数据报文例如可以是数据报文3,更新后的第二数据报文例如可以是数据报文4。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一设备指示第四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当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时,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4,第四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5,第二反馈报文例如可以是反馈报文3。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设备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五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当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时,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4,第四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5,第五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6,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例如可以是数据报文5。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当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时,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4,第三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第三反馈报文例如可以是反馈报文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该实现方式下,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包括:
第一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分别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SD-WAN中的选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该方法的网络架构至少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网络架构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举例来说,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中所示的101C,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101A。该网络架构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该方法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3至图7所对应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例如,图15所示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方法中的设备2,第二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方法中的设备1。
步骤1501、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
步骤1502、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1503、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步骤1504、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
当该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第一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1,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2,第二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2,第三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3。步骤1501至步骤15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第一路径。当该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第二隧道例如可以是隧道2,第三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3,第二数据报文例如可以是数据报文2,第二反馈报文例如可以是反馈报文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该实现方式下,在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第二设备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当该方法具体用于实现上述图3、图6或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设备1。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第二设备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于,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目前,通过网络控制设备确定SD-WAN中的报文传输路径,一方面,网络设备获取报文传输路径的实时性较差,对于视频类业务等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无法保证业务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对于跨域传输的业务,由于每个域具有一个网络控制设备,而网络控制设备仅能确定其所管理的域的报文传输路径,导致网络控制设备不能根据跨域场景确定报文传输路径,从而导致网络控制设备确定的报文传输路径不能满足跨域传输的业务的传输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由于无需控制设备选择报文传输路径,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在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因此能够适用于网络设备数量较多的SD-WAN以及跨域传输的业务的报文传输。另外,在报文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无需与SD-WAN的控制设备进行交互,从而保证了报文传输的实时性。同时也减少了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应用于SD-WAN中的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或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1A。如图16所示,该选路装置160包括:
收发模块1601,用于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
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16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控制设备指示SD-WAN中不存在第一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根据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选路指令中包括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601,还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处理模块1602,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此处未尽之细节可参考图3、图6或图7所示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中的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路装置,由于无需控制设备选择报文传输路径,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在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因此能够适用于网络设备数量较多的SD-WAN以及跨域传输的业务的报文传输。另外,在报文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无需与SD-WAN的控制设备进行交互,从而保证了报文传输的实时性。同时也减少了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应用于SD-WAN中的第一设备,例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1F或网络设备101C,第一设备为在SD-WAN中用于传输业务的出口设备或中间设备,SD-WAN中包括多条隧道。如图17所示,该选路装置170包括:
收发模块1701,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二设备是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
处理模块170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确定自身不满足第一路径约束条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一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
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根据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第二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确定自身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第四设备是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一设备指示第四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四设备不满足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重新选择第二路径上的下游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1702,还用于: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第一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第五设备是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不能作为第二路径上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节点。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收发模块1701,还用于: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170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此处未尽之细节可参考图3或图6所示的SD-WAN中的选路方法中的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路装置,由于无需控制设备选择报文传输路径,SD-WAN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在报文的传输过程中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因此能够适用于网络设备数量较多的SD-WAN以及跨域传输的业务的报文传输。另外,在报文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无需与SD-WAN的控制设备进行交互,从而保证了报文传输的实时性。同时也减少了第二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了网络开销。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1800的框图。该选路装置1800可以是SD-WAN中传输路径上的入口设备、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具体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如图18所示,该装置1800包括: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
存储器180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1801,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按照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指示,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由设备2或设备3、图6所示方法中由设备4或设备5或设备6、或者图14所示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执行的全部操作;或者还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由设备1、图6所示方法中由设备1、或者图15所示方法中第二设备可以执行的全部操作。例如,设备2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执行的操作,或者第一设备在图14对应的实施例中执行的操作。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803。其中,存储器1802,处理器1801和通信接口1803相互通信连接。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D-WAN中的选路装置1900的框图。该选路装置可以是SD-WAN中传输路径上的入口设备、中间设备或出口设备,具体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如图19所示,该装置1900包括:通信接口1901;以及与所述通信接口1901连接的处理器1902。根据所述通信接口1901和所述处理器1902,选路装置1900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由设备2或设备3、图6所示方法中由设备4或设备5或设备6、或者图14所示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执行的全部操作;或者还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方法中由设备1、图6所示方法中由设备1、或者图15所示方法中第二设备可以执行的全部操作。其中,通信接口1901用于实现收发操作,处理器1902用于实现收发以外的操作。举例来说,当装置1900用于实现图14所示方法时,通信接口1901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处理器1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相连。
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硬件芯片可用于实现加密/解密操作。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通信接口可以为多个,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或其组合。其中,有线通信接口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通信接口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接口,蜂窝网络通信接口或其组合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具体实现过程中涉及软件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体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2)

1.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选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不满足所述第一路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所述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节点,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并重新选择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二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自身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四设备是所述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三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所述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指示所述第四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节点;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重新选择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重新选择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隧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所述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五设备是所述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四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所述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字段承载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13.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选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所述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且所述第一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二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所述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节点,且所述第二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控制设备指示所述SD-WAN中不存在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和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和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路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选路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路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字段承载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25.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以及
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
根据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以及
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
根据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一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二设备。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不满足所述第一路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报文,所述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节点,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并重新选择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隧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二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报文,确定第二业务对应的第二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三隧道向第四设备转发更新的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三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四设备是所述第三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三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所述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指示所述第四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节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重新选择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隧道。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四隧道向第五设备发送所述更新的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四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五设备是所述第四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四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四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条件之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反馈报文,所述第三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节点。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报文。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9至38任一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和带宽占用率。
40.根据权利要求29至38任一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字段承载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41.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中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隧道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是所述第一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一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报文,所述第一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不能作为传输第一业务的节点,且所述第一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入口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第二隧道的出口设备,所述第二隧道是所述SD-WAN的overlay隧道。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报文,所述第二反馈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设备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节点,且所述第二隧道不能作为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上的隧道。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控制设备指示所述SD-WAN中不存在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
44.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和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隧道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和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中携带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业务的选路指令;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选路指令,获取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路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路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报文的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本地保存的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路径所满足的第一路径约束条件。
51.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延,抖动,带宽,丢包率,误码率或带宽占用率。
52.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字段承载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信息是否有效。
CN201911380368.4A 2019-12-27 2019-12-27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Active CN113055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368.4A CN113055293B (zh) 2019-12-27 2019-12-27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368.4A CN113055293B (zh) 2019-12-27 2019-12-27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293A CN113055293A (zh) 2021-06-29
CN113055293B true CN113055293B (zh) 2023-06-23

Family

ID=7650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0368.4A Active CN113055293B (zh) 2019-12-27 2019-12-27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52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067B (zh) * 2021-07-07 2021-09-28 深圳市光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的业务承载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604171B (zh) * 2022-11-29 2023-06-30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16035B (zh) * 2023-02-16 2023-06-13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五元组在同一隧道中进行多路径业务应用的方法
CN117811991A (zh) * 2023-12-20 2024-04-02 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紫金山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基地) 一种基于闭环的拥塞反馈和探测实现多域云网的算路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9700B1 (en) * 2000-12-29 2008-01-15 Juniper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a path subject to such constraints
CN101227248A (zh) * 2008-01-2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建立方法
CN11032424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895A (zh) * 2003-09-10 2005-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选路方法
CN100387023C (zh) * 2004-04-26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状态建立的方法
US10637782B2 (en) * 2011-03-23 2020-04-28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y-based multipath WAN transports for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broadband networks
CN102833173A (zh) * 2012-09-14 2012-1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隧道适配方法
CN106330756B (zh) * 2015-07-03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9519163A (ja) * 2016-06-21 2019-07-04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WO2018161262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972379B2 (en) * 2018-04-15 2021-04-06 Versa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based path-selection
CN109617810B (zh) * 2018-11-30 2021-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9700B1 (en) * 2000-12-29 2008-01-15 Juniper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a path subject to such constraints
CN101227248A (zh) * 2008-01-2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建立方法
CN11032424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nelSORIA ; OriolLORDAN ; José MaríaSALLAN.Heuristics of node selection criteria to assess robustness of world airport network.2017,第30卷(第4期),全文. *
林川 ; 赵海 ; 毕远国 ; 蔡巍 ; .基于SDN的QoS测量与路由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293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6361B (zh) 针对体验质量度量的按需探测
EP4102785A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357410B2 (en) Wireless network flow monitoring
CN113055293B (zh)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KR101900536B1 (ko) Openflow 데이터 플레인 및 컨트롤 플레인을 갖는 클라우드 컴퓨터에서의 3g 패킷 코어의 구현
US10574763B2 (en) Session-identifer based TWAMP data session provision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WO2021185208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21907B2 (en) Enhanced 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
US12096272B2 (en) Transporting MTNC-ID over SRV6-header for 5G transport
US20130322258A1 (en) Managing trace requests over tunneled links
US11483733B2 (en) Transporting a multi-transport network context-identifier (MTNC- ID) across multiple domains
US11882513B2 (en) Transporting MTNC-ID over SRV6-enabled dataplane for 5G transport
US9917871B2 (en) Optimizing media bitrate with explicit network feedback on one client only
US8711838B1 (en) Using network labels without standard-defined syntax and semantics
WO2022121638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34317A (zh) 一种隧道环回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WO2020114083A1 (zh) 一种ioam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EP4425838A1 (en) Packet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