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8550B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38550B CN113038550B CN201911358705.XA CN201911358705A CN113038550B CN 113038550 B CN113038550 B CN 113038550B CN 201911358705 A CN201911358705 A CN 201911358705A CN 113038550 B CN113038550 B CN 1130385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source
- target base
- target
- network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确定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源基站发送的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SN的资源信息;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跨站重建立的问题,达到可以实现跨站重建立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双连接技术充分利用不同站(同制式、不同制式)的无线空口资源,可以提高用户体验速率。利用宏/微组网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和负载平衡,支持双连接的终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新空口(New Radio,简称为NR)基站,可以增加单用户的吞吐量。
在双连接业务过程中,由于下行空口失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触发了重建立流程,业务可能会触发重建立到另外一个基站。当前标准协议仅描述重建立过程中释放源双连接业务,但未提出重建立过程中恢复双连接业务以及如何恢复双连接业务处理。在双连接场景下,重建立流程涉及SRB1的恢复,安全重新激活以及PCell的配置,若在重建立成功之后再进行双连接业务建立以及恢复,则SN侧业务中断时间较长,用户不能及时享受高吞吐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跨站重建立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上述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确定上述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上述源基站发送的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SN的资源信息;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上述目标基站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源SN的资源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上述源基站的连接中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上述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上述源基站发送的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SN的资源信息;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上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上述UE所接入的上述源基站的信息;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按照上述源基站的信息向上述源基站发送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上述源基站释放与上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的SN的上下文信息和上述目标基站的配置确定出源SN,其中,上述源SN与上述UE连接;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上述源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按照上述目标基站的承载,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以下之一: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基站的承载与上述源基站的承载是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情况下,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第三建立单元,用于接收上述源SN发送的反传地址;将上述源SN的反传地址和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发送至上述源基站,以指示上述源基站分别按照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和源SN的反传地址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上述目标基站和上述源SN;按照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重新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上述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第四建立单元,用于在按照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接收到上述源基站和源SN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上述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目标SN发送的响应上述双连接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上述响应消息中包括反传信息;第五建立单元,用于基于上述反传信息将上述源基站的数据发送至上述目标SN,以将上述目标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上述目标基站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源SN的资源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其中,上述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第六建立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建立反传通道;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利用上述反传通道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与目标基站建立双连接的SN和上述目标基站;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UE发送的释放指示;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上述释放指示发送至上述SN,以指示上述SN释放上述SN的资源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由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确定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源基站发送的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SN的资源信息;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了网络侧进行重建立的流程,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跨站重建立的问题,达到可以实现跨站重建立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MN重建立过程SN不变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MN重建立过程SN改变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eNB到eNB间的跨站重建立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NB到MeNB间跨站重建立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步骤S204,在确定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源基站发送的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SN的资源信息;
步骤S206,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确定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源基站发送的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SN的资源信息;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了网络侧进行重建立的流程,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跨站重建立的问题,达到可以实现跨站重建立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例如目标基站)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于通信场景中。例如,在双连接组网场景下,用户发生跨站重建立时需要恢复连接和保持业务连续性。本实施例中的双连接包括但不限于EN-DC、NE-DC、NGEN-DC、NR-DC。
可选地,在双连接组网场景下,由于无线空口的特殊性,通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失败。UE需要跨站重建立到目标基站,目标基站通过UE携带的小区物理地址(Physical CellIdentity,简称为PCI),向源侧基站请求获取UE的上下文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对UE的上下文信息的获取,可以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包括:
S1,从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UE所接入的源基站的信息;
S2,按照源基站的信息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源基站释放与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S1,按照UE的上下文信息中的SN的上下文信息和目标基站的配置确定出源SN,其中,源SN与UE连接;
S2,向源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S3,按照目标基站的承载,将源SN添加至目标基站,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基站侧添加SN的过程中,可以在目标侧获取UE上下文的流程中,收到源侧的切换请求,携带UE上下文信息(包含SN的上下文信息),目标侧基站依据上下文信息以及目标基站的配置添加SN,将目标基站T-MN和源SN的反传地址通过确认ACK消息带给源MN,源基站MN可以保证数据业务根据承载类型(MCG、SCG)直接反传到对应的目标侧(T-MN/S-SN)。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按照目标基站的承载,将源SN添加至目标基站,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以下之一:
S1,在目标基站的承载与源基站的承载是建立在源SN上的情况下,将源SN添加至目标基站,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上的承载可以部分建立在源SN上,部分在目标MN上。
S2,接收源SN发送的反传地址;将源SN的反传地址和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发送至源基站,以指示源基站分别按照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和源SN的反传地址将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目标基站和源SN;按照源基站中的数据将源SN添加至目标基站,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方法还包括:
S1,重新建立目标基站与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S1,在按照UE的上下文信息接收到源基站和源SN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建立目标基站与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S2,向目标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S3,接收目标SN发送的响应双连接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中包括反传信息;
S4,基于反传信息将源基站的数据发送至目标SN,以将目标SN添加至目标基站,以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是在重建立过程中添加SN。即在目标侧获取UE上下文的流程中,收到源侧的切换请求,携带UE上下文信息(包含SN的上下文),目标侧携带T-MN的反传地址通过ACK消息带给源MN,源MN将数据业务(MCG、SCG)直接反传到对应的T-MN。当SRB1建立成功后,建立DRB时,进行SN的添加,将T-MN上的数据反传到T-SN。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步骤S304,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目标基站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源SN的资源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目标基站利用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UE与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源SN的资源信息。实现了网络侧进行重建立的流程,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跨站重建立的问题,达到可以实现跨站重建立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例如源基站)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包括:
S1,接收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其中,上述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
S2,基于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建立反传通道;
S3,利用上述反传通道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与目标基站建立双连接的SN和上述目标基站;
S4,接收上述UE发送的释放指示;
S5,将上述释放指示发送至上述SN,以指示上述SN释放上述SN的资源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SN可以是源SN,也可以是另一个SN。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源MN收到目标侧切换确认消息(Acknowledgement,ACK)消息之后,可以对源SN进行X2/Xn口的SN资源释放流程。源MN在通知源SN释放时机,进行数据反传。可以反传到目标MN或者SN(T-SN/S-SN),根据目标侧决策结果反传。源MN收到目标侧UE上下文释放指示,可以对源SN进行UE上下文释放。
可选地,目标基站在重建立DRB阶段选择一个新的SN,进行SN添加为例,如图5,包括以下步骤:
S1:UE触发重建到T-MN;
S2:T-MN通过X2 RLF请求S-MN和S-SN的UE上下文信息;
S3:S-MN向S-SN请求上下文信息;
S4:S-MN将获取到S-MN和S-SN上下文信息传递给目标MN;
S5:T-MN将T-MN的数据反传地址信息带给S-MN;
S6:S-MN启动S-MN/S-SN到T-MN的数据反传;
S7:目标MN完成SRB1重建流程;
S8:目标MN完成DRB重建流程以及SN添加流程,恢复业务。
目标MN根据源SN信息以及目标侧配置进行SN添加。在满足目标MN选择SN的条件下选出一个新的SN可用;
目标MN向新的SN发送添加双连接请求。如果需要数据反传,则目标SN将反传地址带给目标MN,目标MN将数据反传到目标SN上。
综上上述,本实施例中在双连接业务跨站重建立过程中,提出了重建立过程中快速恢复双连接机制,保证用户在双连接场景下跨站移动过程中的连续性,减少丢包,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双连接下跨站重建立的处理方法,以下以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辅节点(Secondary Node,简称为SN),发生跨站重建立到目标主节点(Master Node,简称为MN),且目标侧选择的SN为源侧SN,在目标MN获取UE上下文过程中添加SN为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UE触发重建到目标MN;
S2:目标MN通过X2 RLF请求获源MN和源SN的UE上下文信息;
S3:源MN将获取到S-MN和S-SN上下文信息传递给目标MN;
S4:目标MN根据源SN信息以及目标侧配置进行SN添加。在满足目标MN选择SN的条件下选出源SN可用;
S5:目标MN向源SN发送添加双连接请求。如果需要数据反传,则源SN将反传地址带给目标MN;
S6:目标MN将目标MN和源SN的数据反传信息带给源MN;源MN启动S-MN/S-SN到T-MN/S-SN的数据反传。如果承载在源侧和目标侧都是建立在该SN上,则相应承载不需要数据反传;
S7:目标MN完成SRB1重建流程;
S8:目标MN完成DRB重建流程,恢复业务。
以下以UE在源MN接入,并已经添加SN,发生跨站重建立到目标eNB为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UE触发上报重建立请求给T-eNB;
S2:T-eNB通过X2 RLF请求S-MN和S-SN的UE上下文信息;
S3:S-MN向S-SN请求上下文信息;
S4:S-MN将获取到S-MN和S-SN上下文信息传递给T-eNB;
S5:T-eNB将T-eNB的数据反传地址信息带给S-MN;
S6:S-MN启动S-MN/S-SN到T-eNB的数据反传;
S7:目标eNB完成SRB1重建流程;
S8:目标eNB完成DRB重建流程,恢复业务。
以下以UE在源eNB接入,发生跨站重建立到目标MN,目标MN在重建立DRB过程中添加SN为例,如图7所示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UE触发上报重建立请求给目标MN;
S2:目标MN通过X2 RLF消息启动请求UE上下文;
S3:S-eNB携带UE上下文信息给T-MN;
S4:T-MN向S-eNB发送反传地址信息;
S5:S-eNB启动数据反传,将数据反传到T-MN;
S6:目标MN完成SRB1重建流程;
S7:目标MN完成DRB重建流程以及SN添加流程,恢复业务。
目标MN根据目标侧配置进行SN添加。在满足目标MN选择SN的条件下选出一个新的SN可用;
目标MN向新的SN发送添加双连接请求。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802、第一接收模块804、第一建立模块8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上述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第一接收模块804,用于在确定上述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上述源基站发送的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SN的资源信息;
第一建立模块806,用于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上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上述UE所接入的上述源基站的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按照上述源基站的信息向上述源基站发送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上述源基站释放与上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的SN的上下文信息和上述目标基站的配置确定出源SN,其中,上述源SN与上述UE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上述源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按照上述目标基站的承载,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以下之一: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基站的承载与上述源基站的承载是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情况下,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第三建立单元,用于接收上述源SN发送的反传地址;将上述源SN的反传地址和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发送至上述源基站,以指示上述源基站分别按照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和源SN的反传地址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上述目标基站和上述源SN;按照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将上述源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重新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上述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第四建立单元,用于在按照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接收到上述源基站和源SN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上述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上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目标SN发送的响应上述双连接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上述响应消息中包括反传信息;
第五建立单元,用于基于上述反传信息将上述源基站的数据发送至上述目标SN,以将上述目标SN添加至上述目标基站,以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上述目标基站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源SN的资源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其中,上述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
第六建立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建立反传通道;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利用上述反传通道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与目标基站建立双连接的SN和目标基站;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UE发送的释放指示;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释放指示发送至SN,以指示所SN释放SN的资源信息。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02和第二发送模块90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上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上述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第二发送模块904,用于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上述目标基站利用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上述UE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上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上述源SN的资源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其中,上述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第六建立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建立反传通道;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利用上述反传通道将上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上述源SN和上述目标基站;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UE发送的释放指示;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上述释放指示发送至上述SN,以指示上述SN释放所SN的资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各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所述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所述UE与所述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在确定所述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所述SN的资源信息;
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包括:
从所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所述UE所接入的所述源基站的信息;
按照所述源基站的信息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所述源基站释放与所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按照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的SN的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目标基站的配置确定出源SN,其中,所述源SN与所述UE连接;
向所述源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按照所述目标基站的承载,将所述源SN添加至所述目标基站,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目标基站的承载,将所述源SN添加至所述目标基站,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目标基站的承载与所述源基站的承载是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源SN添加至所述目标基站,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接收所述源SN发送的反传地址;将所述源SN的反传地址和所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发送至所述源基站,以指示所述源基站分别按照所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和源SN的反传地址将所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源SN;按照所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将所述源SN添加至所述目标基站,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新建立所述目标基站与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所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在按照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接收到所述源基站和源SN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建立所述目标基站与信令无线承载SRB之间的连接、恢复服务小区PCell的安全、以及建立所述目标基站与数据无线承载DRB之间的连接;
向目标SN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SN发送的响应所述双连接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反传信息;
基于所述反传信息将所述源基站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SN,以将所述目标SN添加至所述目标基站,以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6.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所述目标基站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从所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所述UE所接入的所述源基站的信息;按照所述源基站的信息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所述源基站释放与所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源SN的资源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反传地址建立反传通道;
利用所述反传通道将所述源基站中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双连接的SN和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所述UE发送的释放指示;
将所述释放指示发送至所述SN,以指示所述SN释放所述SN的资源信息。
8.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所述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基站重建立网络连接,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所述UE与所述源基站的连接中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源基站释放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所述SN的资源信息;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从所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所述UE所接入的所述源基站的信息;按照所述源基站的信息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所述源基站释放与所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9.一种网络连接的重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用于表示UE与源基站的连接中断,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所述目标基站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向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从所述UE接入的小区物理地址PCI中确定出所述UE所接入的所述源基站的信息;按照所述源基站的信息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以指示所述源基站释放与所述UE连接的业务节点SN;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释放源业务节点SN的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建立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源SN的资源信息。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8705.XA CN113038550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EP20907916.9A EP4084573A4 (en) | 2019-12-25 | 2020-09-28 | Network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PCT/CN2020/118515 WO2021129018A1 (zh) | 2019-12-25 | 2020-09-28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8705.XA CN113038550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38550A CN113038550A (zh) | 2021-06-25 |
CN113038550B true CN113038550B (zh) | 2023-10-27 |
Family
ID=7645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58705.XA Active CN113038550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84573A4 (zh) |
CN (1) | CN113038550B (zh) |
WO (1) | WO20211290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346B (zh) * | 2021-07-12 | 2023-08-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125963B (zh) * | 2021-11-22 | 2025-02-1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 |
CN119485802A (zh) * | 2023-08-08 | 2025-02-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1511A1 (zh) * | 2015-12-18 | 2017-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基站切换过程中重建立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8231136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ce condition avoidance between master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release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hange procedures |
CN110351790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9237763A1 (zh) * | 2018-06-12 | 2019-1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rlf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35343A1 (ja) * | 2016-02-04 | 2017-08-1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無線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基地局 |
US10251208B2 (en) * | 2016-08-11 | 2019-04-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
CN111602462B (zh) * | 2017-11-10 | 2023-07-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节点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
US11785511B2 (en) * | 2018-10-09 | 2023-10-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RA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establishment enhancements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MR-DC)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11358705.XA patent/CN113038550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28 EP EP20907916.9A patent/EP4084573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28 WO PCT/CN2020/118515 patent/WO2021129018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1511A1 (zh) * | 2015-12-18 | 2017-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基站切换过程中重建立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8231136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ce condition avoidance between master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release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hange procedures |
CN110351790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9237763A1 (zh) * | 2018-06-12 | 2019-1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rlf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iscussion on Performing CHO instead of RRE in CHO;Samsung等;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7bis R2-191390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84573A4 (en) | 2023-06-28 |
CN113038550A (zh) | 2021-06-25 |
WO2021129018A1 (zh) | 2021-07-01 |
EP4084573A1 (en) | 2022-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0162B (zh) | 小区连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636628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8024295B (zh) |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
CN111328118B (zh) | 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636561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9246770B (zh) | 一种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5669069B (zh) | 用于主小区组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1602462A (zh) | 用户设备、节点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 |
CN11524333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8551667B (zh) |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 |
JP2020511842A (ja)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復旧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4600503B (zh) | 通过辅节点改变的快速主小区组故障恢复 | |
JP2017526302A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多重接続性 | |
CN113038550B (zh) |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JPWO2020032129A1 (ja) | 中継装置 | |
CN107371208A (zh) | 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2215545B (zh) | 一种中继网络中重建回传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9788544B (zh) | 一种层2处理方法、cu及du | |
KR20200140941A (ko) |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 |
CN112105092B (zh) |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75734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0944368A (zh) | 一种切换过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006478B2 (en) | Enhanced procedure transaction ID handling | |
CN111542053B (zh) | 重建rrc连接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2480796A (zh) | 一种实现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重建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