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029495A -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9495A
CN113029495A CN202110598890.0A CN202110598890A CN113029495A CN 113029495 A CN113029495 A CN 113029495A CN 202110598890 A CN202110598890 A CN 202110598890A CN 113029495 A CN113029495 A CN 113029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or
collector ring
driving
section
arc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8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9495B (zh
Inventor
肖金水
马勋
顾云军
杨光
李洪涛
陈其峰
邓维军
栾崇彪
康传会
李松杰
丁明军
檀妹静
高扬
周禹
于明星
李潞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luid Physics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luid Physics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luid Physics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luid Physics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21105988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9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9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9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9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9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2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liquids or ga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1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能库系统、驱动段、被驱动段、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和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电源能库系统为驱动段提供电流,驱动段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电爆炸,从而在驱动段爆炸腔体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冲破被驱动段与驱动段之间的隔膜,在被驱动段形成高速激波。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是一种基于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的激波管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够产生至少40马赫(约14km/s)的高超声速激波,为研究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大气载入真实气体气动热、气体动力学物理过程以及飞行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等科学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一项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激波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受流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流场结构。激波风洞、激波管等地面模拟设施,是目前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大气或行星再入过程研究及探索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飞行器速度及高度的不断提高,对激波管等地面模拟装置的激波速度也提出了更高马赫数的要求。
现有的激波管实验装置主要通过机械驱动或者爆轰驱动的方式产生高速激波,这两种类型的驱动方式由于受到气体分子热传导等物理机理的限制,产生的激波速度存在上限,难以达到更高的马赫数要求。目前我国建造的上述驱动类型的激波管或者大型风洞激波模拟设施能达到的马赫数均小于20Mach,相应激波速度约6~7km/s,很难满足更高激波速度的研究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基于新原理、新方法的激波管实验装置,打破现有技术的瓶颈,以产生更高马赫数的激波,为研究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大气载入真实气体气动热、气体动力学物理过程以及飞行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等科学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实验研究手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该装置利用大电流进行驱动,可产生至少40马赫(14km/s)的高超声速激波,用于高空稀薄空气或其他行星再入过程的环境模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能库系统,所述电源能库系统由多台电容器并联组成;
驱动段,所述驱动段与电源能库系统中的多台电容器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电源能库系统为驱动段提供电流;
被驱动段,所述被驱动段由多个管体组成,被驱动段一端与驱动段连接,另一端末端为金属盲板;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远程光纤隔离通讯与所述装置连接;其包括但不限于电源能库系统充放电控制、测试及数据采集控制和装置启停控制;
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包括多个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与驱动段和被驱动段连接;
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多种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光电倍增管和光谱仪,所述诊断设备安装在被驱动段,并与数据采集卡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段包括:
不锈钢外壳,所述不锈钢外壳为伞状回旋体,由水平圆盘与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一体成型;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有上下两层,依次安装在不锈钢外壳的水平圆盘上;
电流汇流环Ⅰ,所述电流汇流环Ⅰ为圆环状导电体,电流汇流环Ⅰ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电流汇流环Ⅰ位于绝缘层上层,并与不锈钢外壳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
电流汇流环Ⅱ,所述电流汇流环Ⅱ为圆盘状导电体,其边缘及中心位置处有凸起圆环,边缘凸起圆环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中心位置处的凸起圆环中心开有孔;电流汇流环Ⅱ安装在绝缘层的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内侧;电流汇流环Ⅱ与不锈钢外壳通过绝缘层下层隔离,电流汇流环Ⅱ与电流汇流环Ⅰ之间通过绝缘层上层隔离;
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中心为空腔,安装在电流汇流环Ⅱ中心位置处的凸起圆环中心的孔中,并与电流汇流环Ⅱ接触;
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为活塞结构,其固定端与电流汇流环Ⅱ中心位置的凸起圆环固定连接;
爆炸腔体,所述爆炸腔体为绝缘材料围成的圆柱腔体,位于不锈钢外壳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内,爆炸腔体一端开口;
电爆炸金属丝,所述电爆炸金属丝呈螺旋状,位于在爆炸腔体内,其一端由绝缘线连接在驱动开关的运动活塞杆上,所述绝缘线能够贯穿通过导电铜棒的中心空腔,另一端与不锈钢外壳连接;
隔膜,所述隔膜卡在爆炸腔体与被驱动段的连接处,将驱动段与被驱动段隔开。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其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与电流汇流环Ⅱ之间的部分的上表面有多个非贯穿环状槽。
优选的,所述爆炸腔体内充满氦气,压强为0.1Mpa ~1.0Mpa。
优选的,所述电爆炸金属丝为单根铜丝或者钨丝,直径为0.1mm ~0.5mm。
优选的,所述隔膜,其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厚度为1.0mm ~4.0mm,隔膜与被驱动段相邻的表面刻十字槽。
优选的,所述被驱动段的多个管体其管体直径与驱动段爆炸腔体直径一致;所述管体上设置诊断窗口,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诊断装置安装在诊断窗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是一种基于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的激波管实验装置,该装置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方法产生至少40马赫(约14km/s)的高超声速激波,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激波速度的上限,能够为研究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大气载入真实气体气动热、气体动力学物理过程以及飞行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等科学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的驱动段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示波器的显示界面中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示波器的数据显示窗口的截图;
图中:1.驱动段 2.被驱动段 11.不锈钢外壳 12.绝缘层 13.电流汇流环Ⅰ 14.电流汇流环Ⅱ 15.导电铜棒 16.驱动开关 17.爆炸腔体 18.电爆炸金属丝 19.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源能库系统、驱动段1、被驱动段2、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和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
上述电源能库系统由多台电容器并联组成,每台电容均通过两根低感同轴电缆将电能汇聚到驱动段1,为驱动段1提供能量。电源能库系统的电容器数量可根据需要产生的激波速度进行调整。
上述驱动段1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不锈钢外壳11,如图2所示所述不锈钢外壳11为伞状回旋体,由水平圆盘与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一体成型。
绝缘层12,绝缘层12有上下两层,依次安装在不锈钢外壳11水平圆盘上,在电流汇流环Ⅰ13、电流汇流环Ⅱ14和不锈钢外壳11之间起到电隔离的作用。
电流汇流环Ⅰ13,电流汇流环Ⅰ13为圆环状导电体,电流汇流环Ⅰ13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这些电缆插接口用于安装与电容器连接用的电缆,电流汇流环Ⅰ13为输出电流汇流环,电流汇流环Ⅰ13与不锈钢外壳11水平圆盘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与不锈钢外壳11组成输出电流通路,将电爆炸后的电流及时导出。
电流汇流环Ⅱ14,电流汇流环Ⅱ14为圆盘状导电体,其圆盘状导电体的边缘及中心位置处有凸起圆环,边缘凸起圆环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这些电缆用于安装与电容器连接用的电缆,电流汇流环Ⅱ14为输入电流汇流环,起到汇聚电容输出电流的作用;其中心位置处的凸起圆环的中心处开有孔;电流汇流环Ⅱ14安装在绝缘层12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13内侧,其与不锈钢外壳11通过绝缘层12下层隔离,其与电流汇流环Ⅰ13之间通过绝缘层12上层隔离。
上述电流汇流环Ⅱ14将电容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汇流,电流汇流环Ⅰ13与不锈钢外壳11将电爆炸后的电流进行输出,从而构成电流回路。电源能库系统中的每台电容器均通过两根低感同轴电缆与电流汇流环Ⅱ14的一个电缆插接口连接。电流汇流环Ⅱ14与电流汇流环Ⅰ13之间的绝缘层12上表面设置了多个非贯穿同心环状槽,这些槽的设置可以增加电流汇流环Ⅱ14与电流汇流环Ⅰ13电极绝缘距离,提高绝缘可靠性。
导电铜棒15,导电铜棒15中心为空腔,其安装在电流汇流环Ⅱ14的中心孔内,并与电流汇流环Ⅱ14接触;
驱动开关16,驱动开关16为是活塞结构,其固定端与电流汇流环Ⅱ14中心位置的凸起圆环固定连接;
爆炸腔体17,爆炸腔体17为绝缘材料与不锈钢外壳11的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围成的圆柱型腔体,爆炸腔体17一端开口,电爆炸前腔体内充满氦气,压强为0.1~1.0Mpa。
电爆炸金属丝18,电爆炸金属丝18呈螺旋状,保证其受到驱动开关的拉力后能够拉长,不工作时处于自然收缩状态位于爆炸腔体17内;电爆炸金属丝18一端由绝缘线连接在驱动开关16运动活塞杆上,且绝缘线足够长,能够通过导电铜棒15中空中心贯穿整个导电铜棒15,从而保证在非工作状态下,电爆炸金属丝18与导电铜棒15之间保证足够的绝缘距离,另一端与不锈钢外壳11连接,保证发生电爆炸后,电流能够导出;电爆炸金属丝18为单根铜丝或者钨丝,直径为0.1~0.5mm。
隔膜19,隔膜19位于爆炸腔体17与被驱动段2的连接处,将驱动段1与被驱动段2隔开,隔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厚度为1.0~4.0mm,隔膜19与被驱动段2相邻的表面刻十字槽。
上述被驱动段2,由多个管体连接而成,管体一端与驱动段1的爆炸腔体17的开口端连接,管体直径与驱动段1爆炸腔体17的直径均一致,管体末端为金属盲板,用于构成激波管实验装置;在不锈钢管体上,布局设计了多个用于开展参数测试的诊断窗口。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能库系统充放电控制、测试及数据采集控制和装置启停控制等控制模块,主要实现电源驱动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数据采集和急停操作等功能,为了确保安全,控制系统为远程光纤隔离通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真空系统包括多个机械泵、分子泵和真空计等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均与驱动段1和被驱动段2连接,用于驱动段1注入氦气之前抽真空,及被驱动段2保持真空状态,或者改变被驱动段2内的气体成分和真空度,从而获得不同大气或行星再入过程环境模拟条件。
上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光电倍增管和光谱仪等诊断设备,这些诊断设备安装在被驱动段2的管体诊断窗口处,诊断设备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卡中,构成参数测试与数据采集系统。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产生激波的过程如下:电源能库系统完成能库充电之前,驱动开关16的活塞位于底部,此时电爆炸金属丝18保持在与导电铜棒15远离的位置,当电源能库系统的电容器充电完成后,驱动开关16启动,其活塞进行运动,将绝缘线拉往导电铜棒15的中心空腔内,以使电爆炸金属丝18与导电铜棒15接触,此时电容器进行高功率脉冲放电,将能量馈入电流汇流环Ⅱ14,并通过导电铜棒15,引爆电爆炸金属丝18形成放电电弧,在几十μs时间内加爆炸腔体17内的工作气体从室温到104K以上,爆炸腔体17内由于高温气体膨胀形成极高的气体压强,当压力达到爆破阈值时,冲破安装在驱动段1与被驱动段2之间的隔膜19,在被驱动段2内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冲击波,同时电流通过不锈钢外壳11和电流汇流环Ⅰ13组成的通路返回电容器。
实施例1
基于本发明研制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具体实施参数:爆炸腔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0cm,长度25cm,体积约2L。选择氦气作为工作气体,压强为0.5Mpa。电爆炸金属丝选择单根钨丝,直径约0.1mm。膜片材料选择铝,厚度为1.5mm,刻十字槽,长度8cm;电源能库系统采用8台50μF的电容器并联组成,工作电压为32kV,放电电流约0.8MA;压力传感器按间隔25cm在被驱动段上进行布置。
通过上述配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中横轴为时间轴,单位为:50μs/ div,纵轴为信号强度,单位为:V,图中曲线1为放电电流曲线,曲线2为A位置压力传感器信号,曲线3为与A位置相邻的B位置处压力传感器信号;从图3a的波形曲线以及图3b的示波器数据显示窗口可以确定曲线2和3的起跳时刻tA和tB之间的时间差为18μs,在已知传感器间隔距离SA - SB = 25cm情况下,激波的速度可以计算得到为13.9km/s(约40.9马赫)。
实施例2
基于本发明研制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具体实施参数为:爆炸腔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0cm,长度25cm,体积约2L,同样选择氦气作为工作气体,压强为0.1Mpa。电爆炸金属丝选择单根钨丝,直径约0.2mm;膜片材料选择不锈钢,厚度为1.0mm,刻十字槽,长度为6cm;电源能库系统采用8台50μF的电容器并联组成,工作电压为32kV,放电电流约1.0MA;压力传感器按间隔25cm在被驱动段上布置。
通过实施例1中的测试方法,可以计算在本实施中的实验装置能够产生的激波速度为38.1马赫。
实施例3
基于本发明研制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具体实施参数为:爆炸腔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0cm,长度25cm,体积约2L,选择氦气作为工作气体,压强为1Mpa,电爆炸金属丝选择单根铜丝,直径约0.5mm;膜片材料选择铝,厚度为4.0mm,刻十字槽,长度为6cm;电源能库系统采用8台50μF的电容器并联组成,工作电压为36kV,放电电流约0.6MA,压力传感器按间隔25cm在被驱动段上布置。
通过实施例1中的测试方法,可以计算在本实施中的实验装置能够产生的激波速度为45.6马赫。
综上,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可产生至少40马赫(14km/s)以上的高超声速激波,这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指标,该装置能够为研究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大气载入真实气体气动热、气体动力学物理过程以及飞行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设计等科学难题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装置。

Claims (7)

1.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能库系统,所述电源能库系统由多台电容器并联组成;
驱动段(1),所述驱动段(1)与电源能库系统中的多台电容器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电源能库系统为驱动段(1)提供电流;
被驱动段(2),所述被驱动段(2)由多个管体组成,其一端与驱动段(1)连接,另一端末端为金属盲板;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远程光纤隔离通讯与所述装置连接;
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包括多个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与驱动段(1)和被驱动段(2)连接;
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多种诊断设备,所述诊断设备均安装在被驱动段(2),并与数据采集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1)包括:
不锈钢外壳(11),所述不锈钢外壳(11)为伞状回旋体,由水平圆盘与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一体成型;
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有上下两层,依次安装在不锈钢外壳(11)水平圆盘上;
电流汇流环Ⅰ(13),所述电流汇流环Ⅰ(13)为圆环状导电体,电流汇流环Ⅰ(13)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电流汇流环Ⅰ(13)位于绝缘层(12)的上层,并与不锈钢外壳(11)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
电流汇流环Ⅱ(14),所述电流汇流环Ⅱ(14)为圆盘状导电体,其边缘及中心位置处有凸起圆环,边缘凸起圆环上均匀分布多个电缆插接口,中心位置处的凸起圆环的中心开有孔;电流汇流环Ⅱ(14)安装在绝缘层(12)的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13)内侧;电流汇流环Ⅱ(14)与不锈钢外壳(11)通过绝缘层(12)下层隔离,电流汇流环Ⅱ(14)与电流汇流环Ⅰ(13)之间通过绝缘层(12)上层隔离;
导电铜棒(15),所述导电铜棒(15)中心为空腔,安装在电流汇流环Ⅱ(14)中心位置处凸起圆环中心的孔中,并与电流汇流环Ⅱ(14)接触;
驱动开关(16),所述驱动开关(16)为活塞结构,其固定端与电流汇流环Ⅱ(14)中心位置的凸起圆环固定连接;
爆炸腔体(17),所述爆炸腔体(17)为绝缘材料围成的圆柱腔体,位于不锈钢外壳(11)垂直方向的中空筒体内,爆炸腔体(17)一端开口;
电爆炸金属丝(18),所述电爆炸金属丝(18)呈螺旋状,位于在爆炸腔体(17)内,其一端由绝缘线连接在驱动开关(16)的运动活塞杆上,所述绝缘线能够贯穿通过导电铜棒(15)的中心空腔,另一端与不锈钢外壳(11)连接;
隔膜(19),所述隔膜(19)卡在爆炸腔体(17)与被驱动段(2)的连接处,将驱动段(1)与被驱动段(2)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其上层位于电流汇流环Ⅰ(13)与电流汇流环Ⅱ(14)之间的部分上表面有多个非贯穿环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腔体(17)内充满氦气,压强为0.1Mpa ~1.0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爆炸金属丝(18)为单根铜丝或者钨丝,直径为0.1 mm ~0.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9),其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厚度为1.0mm~4.0mm,隔膜(19)与被驱动段(2)相邻的表面刻十字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段(2)的多个管体,其管体直径与驱动段(1)的爆炸腔体(17)直径均一致;所述管体上设置多个诊断窗口,所述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诊断装置安装在诊断窗口处。
CN202110598890.0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Active CN113029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8890.0A CN113029495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8890.0A CN113029495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9495A true CN113029495A (zh) 2021-06-25
CN113029495B CN113029495B (zh) 2021-08-03

Family

ID=76455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8890.0A Active CN113029495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94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5347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天津大学 研究地震动态触发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B521620I5 (zh) * 1974-11-06 1976-01-27
SU726681A1 (ru) * 1978-04-19 1980-04-0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М-5539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электродугового подогрева толкающего газа в ударной трубе
EP0266538A1 (de) * 1986-10-06 1988-05-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osswellenquelle
CN101975654A (zh) * 2010-09-09 2011-02-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电破膜式激波管的破膜装置
CN103161526A (zh) * 2011-12-14 2013-06-19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6202807A (zh) * 2016-07-22 2016-12-07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判别航天器身部激波/前缘类激波干扰发生条件及类型的方法
CN10677134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高速稀薄气体流场的单束激光多维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7026511A (zh) * 2008-09-27 2017-08-08 韦特里西提公司 无线能量转移系统
CN110057531A (zh) * 2019-04-02 2019-07-26 合肥铭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10907123A (zh) * 2019-12-11 2020-03-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一种高焓推进风洞空气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12333909A (zh) * 2020-11-30 2021-02-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鞘套地面模拟电磁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697738A (zh) * 2021-01-27 2021-04-2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防热材料表面催化特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CN213364765U (zh) * 2020-07-15 2021-06-04 浙江工业大学 手提式可燃性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B521620I5 (zh) * 1974-11-06 1976-01-27
SU726681A1 (ru) * 1978-04-19 1980-04-0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М-5539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электродугового подогрева толкающего газа в ударной трубе
EP0266538A1 (de) * 1986-10-06 1988-05-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osswellenquelle
CN107026511A (zh) * 2008-09-27 2017-08-08 韦特里西提公司 无线能量转移系统
CN101975654A (zh) * 2010-09-09 2011-02-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电破膜式激波管的破膜装置
CN103161526A (zh) * 2011-12-14 2013-06-19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6202807A (zh) * 2016-07-22 2016-12-07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判别航天器身部激波/前缘类激波干扰发生条件及类型的方法
CN10677134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高速稀薄气体流场的单束激光多维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057531A (zh) * 2019-04-02 2019-07-26 合肥铭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10907123A (zh) * 2019-12-11 2020-03-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一种高焓推进风洞空气加热方法及装置
CN213364765U (zh) * 2020-07-15 2021-06-04 浙江工业大学 手提式可燃性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CN112333909A (zh) * 2020-11-30 2021-02-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鞘套地面模拟电磁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697738A (zh) * 2021-01-27 2021-04-2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防热材料表面催化特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UCE W,HORN D, FELDERMAN E,ET AL: ""Arc heater development at AEDC"", 《PROCEEDINGS OF 25TH PLASMADYNAMICS AND LASERS CONFERENCE》 *
詹东文: ""一种激波增强管壁型线设计方法"",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5347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天津大学 研究地震动态触发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9495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9495B (zh) 一种基于电弧放电驱动的高马赫激波管实验装置
CN102879285B (zh) 一种在固体材料中实现强磁压斜波加载的装置
CN111379547B (zh) 聚能棒推送组件、聚能棒推送器及可控冲击波发生器
Ma et al. Plume characterization of a porous electrospray thruster
CN114071849A (zh) 一种超高声速目标烧蚀扩散物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13750349U (zh) 深井电火花震源
US3148587A (en) Magnetohydrodynamic hypervelocity gun
US3238413A (en)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plasma accelerator
CN106970140A (zh) 一种适于mc‑1柱面准等熵压缩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1812466B (zh) 多样品闪络优化实验装置
CN108189997B (zh) 平流层飞艇离子风电推进装置
CN114076715A (zh) 高压电脉冲原位致裂煤层裂隙并实时无损观测的试验方法
CN109374535A (zh) 一种用于光谱测量的电化学实验装置
James et al. Simulating Uranus entry in an expansion tube
CN112504726A (zh) 一种月球极区深层水冰采样探测装置
EP3807533B1 (en) Fiber-fed advanced pulsed plasma thruster (fppt)
CN202814818U (zh) 一种在固体材料中实现强磁压斜波加载的装置
CN1632615A (zh) 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装置
US3289026A (en) High intensity reproducible shock radiation source
US4981033A (en) Gage for rocket motor data acquisition
CN110018222B (zh) 一种以氦微滴为载体的样品测试装置
CN103441054A (zh) 一种行波管收集极
Melcher et al. Coil-On-Plug Ignition for Oxygen/Methane Liquid Rocket Engines in Thermal-Vacuum Environments
Wetz et 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 7-m-long plasma-drive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Umashankar Experimental Apparatus for Investigating Plasma Sheaths on Hypersonic Re-Entry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