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0270A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20270A CN113020270A CN202110279774.2A CN202110279774A CN113020270A CN 113020270 A CN113020270 A CN 113020270A CN 202110279774 A CN202110279774 A CN 202110279774A CN 113020270 A CN113020270 A CN 1130202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roll
- execute step
- strip steel
- g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16—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 B21B31/20—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by moving rolls perpendicularly to rol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8—Tension control; Compression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58—Roll-force control; Roll-gap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B21B2013/021—Twin mi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57—Coiling the rolled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64—Uncoiling the rolled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71—Levelling the roll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平整方法。该带钢平整方法包括:S 1:更换平整工作辊为CVC型工作辊;S2:调整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S3:设置平整机的运行参数;S4:带钢进入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的中部位于缝隙的中部;S5:判断带钢是否进入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的中部是否位于缝隙的中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S6:平整带钢。由于上辊和下辊的中部缝隙已经变小,使得带钢中部所受压力较大,从而带钢中部的金属流动量较大,改善了带钢的龟背缺陷,提高了带钢的产品合格率,提高了轧钢厂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平整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背景技术
轧制生产工艺中,“龟背”现象是中厚型带钢的一种常见缺陷,龟背缺陷主要是指带钢在宽度方向上的平直度较差,横截面形成中间拱起的缺陷。
目前,部分轧钢厂没有配置专用的凹凸辊矫直机,现有的三辊直头机只能对带钢的带头和带尾进行矫直,导致带钢的龟背缺陷较为严重,降低了带钢的产品合格率,导致我厂的经济效益减少。
因此,如何提高轧钢厂的经济效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平整方法,以提高轧钢厂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采用平整机,所述平整机包括平整工作辊,所述带钢平整方法包括步骤:
S1:更换所述平整工作辊为CVC型工作辊;
S2:调整所述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所述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
S3:设置所述平整机的运行参数;
S4:带钢进入所述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所述带钢的中部位于所述缝隙的中部;
S5:判断所述带钢是否进入所述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所述带钢的中部是否位于所述缝隙的中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
S6:平整所述带钢。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所述上辊沿所述上辊的轴线向所述平整机的传动侧移动;
S2-2:所述下辊沿所述下辊的轴线向所述平整机的操作侧移动。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上辊的移动量为150mm,所述下辊的移动量为150mm。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1:设置开卷张力值和卷取张力值;
S3-2:设置所述平整机的控制模式和轧制力;
S3-3:设置弯辊力。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开卷张力值为150KN,所述卷取张力值为300KN;所述平整机的控制模式为恒压力控制模式,所述轧制力为500-700t;所述弯辊力为+500KN。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步骤S6包括:
S6-1:预先调整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的两侧的轧制力差;
S6-2: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单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
S6-3:持续平整所述带钢。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S6-3包括:
S6-3a: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中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
S6-3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
S6-3c: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
S6-3d:结束。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步骤S6-3b包括:
S6-3b1:判断是否采用正弯辊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2:减小正弯辊力的大小;
S6-3b3: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4;
S6-3b4:改用负弯辊力;
S6-3b5: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6:增大负弯辊力;
S6-3b7: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8:结束。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S6-3还包括:
S6-3aa: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双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d;
S6-3b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
S6-3cc: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
S6-3dd:结束。
优选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所述步骤S6-3bb包括:
S6-3bb1:当采用负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b2,当采用正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b4;
S6-3bb2:改用正弯辊力;
S6-3bb3: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
S6-3bb4:增大正弯辊力;
S6-3bb5: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
S6-3bb6:结束。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带钢平整方法时,将我厂现有的平整机的平整工作辊更换为CVC型工作辊,然后调整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然后使带钢进入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的中部进入上辊和下辊之间的中部缝隙,由于中部缝隙已经变小,使得带钢中部所受到的上辊和下辊的压力较大,从而使得带钢中部的金属流动量较大,改善了带钢的龟背缺陷,提高了带钢的产品合格率,提高了轧钢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未调整窜辊位置的CVC型工作辊;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整窜辊位置后的CVC型工作辊;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钢平整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骤S2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骤S3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骤S6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善中浪缺陷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骤S6-3b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善双边浪缺陷的分步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骤S6-3bb的分布方法流程图。
其中,100为上辊,200为下辊,300为带钢,A为操作侧,B为驱动侧。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带钢平整方法,以提高轧钢厂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钢平整方法,采用平整机,平整机包括平整工作辊,带钢平整方法包括步骤:
S1:更换平整工作辊为CVC型工作辊(CVC为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的缩写,即具有连续可变凸度的工作辊),以便于在不增加凹凸矫直机的前提下,利用轧钢厂现有的平整机对带钢300进行平整,既能改善带钢300的龟背缺陷,轧钢厂又不会增加额外购买设备的费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轧钢厂经济效益。
S2:调整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CVC型工作辊的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以便于在平整时,通过CVC型工作辊对带钢300产生与采用正凸度工作辊(正凸度工作辊的中部辊身直径大于左、右两端的辊身直径)一样的平整效果,即平整过程中,带钢300的中部受力较大,带钢300的两侧受力较小。
S3:设置平整机的运行参数,以便于使带钢300在平整过程中能够运行平稳。
S4:带钢300进入CVC型工作辊的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300的中部位于缝隙的中部,以便于通过CVC型工作辊平整带钢300。
S5:判断带钢300是否进入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300的中部是否位于缝隙的中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
S6:平整带钢300,以改善龟背缺陷。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带钢平整方法时,将我厂现有的平整机的平整工作辊更换为CVC型工作辊,然后调整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CVC型工作辊的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然后使带钢300进入CVC型工作辊的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缝隙,并且带钢300的中部位于缝隙的中部,由于中部缝隙已经变小,使得带钢300中部所受到的上辊100和下辊200的压力较大,从而使得带钢300中部的金属流动量较大,改善了带钢300的龟背缺陷,提高了带钢300的产品合格率,提高了轧钢厂的经济效益。
为了方便后续描述,本发明中对CVC型工作辊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CVC型工作辊的上辊100和下辊200的辊身均呈轻微的“S”形,并且上辊100和下辊200的“S”形轮廓相互倒置180°设置,使得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形成辊缝,并且辊缝的轮廓线相对于辊缝的中线呈对称关系;另外,CVC型工作辊的一端为操作侧A,另一端为驱动侧B,并且CVC型工作辊包括上辊100和下辊200。
本发明所提供的带钢平整方法中,步骤S2中,调整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可以仅调整上辊100的窜辊位置,或者仅调整下辊200的窜辊位置,还可以同时调整上辊100和下辊200的窜辊位置,只要是能够使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能够对带钢300产生与采用正凸度工作辊一样的平整效果的调整方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调整上辊100和下辊200的窜辊位置,以便于使带钢300具有较好的平整效果。
具体地,步骤S2包括:
S2-1:上辊100沿上辊100的轴线向平整机的驱动侧B移动,以便于使上辊100的“S”形轮廓的凸出部向辊缝中部移动。
S2-2:下辊200沿下辊200的轴线向平整机的操作侧A移动,以便于使下辊200的“S”形轮廓的凸出部向辊缝中部移动,与上辊100的“S”形轮廓的凸出部共同作用,使得上辊100和下辊200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上辊100和下辊200的移动量不作具体限定,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带钢300的实际缺陷对上辊100和下辊200的移动量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移动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我厂所轧制的带钢300的龟背缺陷,使上辊100的移动量为150mm,下辊200的移动量为150mm。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对平整机的运行参数的设置包括:
S3-1:设置开卷张力值和卷取张力值,以便于使带钢300能够进入平整机,平整结束后通过卷取张力值将带钢300卷取为筒状。
S3-2:设置平整机的控制模式和轧制力,以便于通过轧制力使带钢300产生足够的变形,进而改善龟背缺陷。
S3-3:设置弯辊力,以便于减少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和中浪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中,本发明对开卷张力值和卷取张力值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张力值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优选地,为提高带钢300平整过程的稳定性,开卷张力值和卷取张力值宜采用大张力控制模式;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开卷张力值为150KN,卷取张力值300KN。
另外,本发明对平整机的控制模式和轧制力大小不作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带钢300的实际缺陷对控制模式和轧制力大小作适应性调整,只要是利于改善龟背缺陷的控制模式和轧制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恒压力控制模式,轧制力为500-700t,以便于使带钢300能够产生足够的变形,进而改善龟背缺陷。
此外,本发明对弯辊力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带钢300平整后出现的双边浪缺陷或者单边浪缺陷对弯辊力作适应性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将弯辊力预设为+500KN,并且根据平整机的出口处的带钢300板型对弯辊力进行微调。
为了方便后续描述,本发明中对弯辊力的方向作具体描述,弯辊力分为正弯辊力和负弯辊力,正弯辊力就是上辊100向上增加弯辊力,下辊200向下增加弯辊力,上辊100和下辊200的弯曲度加大,使得带钢300中部所受压力大于带钢300两侧所受的压力;负弯辊力就是上辊100向下增加弯辊力,下辊200向上增加弯辊力,上辊100和下辊200的弯曲度减小,使得带钢300两侧所受压力大于带钢300中部所受的压力。
进一步地,步骤S6包括:
S6-1:预先调整上辊100和下辊200的两侧的轧制力差,以减少单边浪缺陷。
S6-2:判断带钢300是否存在单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以便于判断带钢300是否存在单边浪缺陷,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上辊100和下辊200的轧制力差。
S6-3:持续平整带钢300,以改善带钢300质量。
上述步骤S6-1中,上辊100和下辊200的两侧的轧制力差根据平整过程中带钢300两侧的金属流动速度调整;具体地,当操作侧A的带钢300的金属流动速度慢时,则增加驱动侧B的压下量,以减缓驱动侧B的金属流动速度,使操作侧A和驱动侧B的金属流动速度趋于一致,防止带钢300出现单边浪缺陷;当驱动侧B的带钢300的金属流动速度慢时,则减小驱动侧B的压下量,以增大驱动侧B的金属流动速度,使得驱动侧B和操作侧A的金属流动速度趋于一致,防止出现单边浪缺陷。
进一步地,在上述带钢平整方法中,步骤S6-3包括:
S6-3a:判断带钢300是否存在中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以便于对存在中浪缺陷的带钢300进行进一步改善。
S6-3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于改善带钢300的中浪缺陷,进一步提升带钢300的产品合格率。
S6-3c:判断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以便于使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改善至客户要求的合格范围内,提升经济效益。
S6-3d:结束。
具体地,上述步骤S6-3b包括:
S6-3b1:当采用正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2,当采用负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6,以便于改善带钢300的中浪缺陷。
S6-3b2:减小正弯辊力的大小,以便于减小带钢300中部所受压力,使得带钢300中部的金属流动速度减缓,进而改善带钢300的中浪缺陷。
S6-3b3:判断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4,以便于对仍存在中浪缺陷的带钢300进行进一步平整。
S6-3b4:改用负弯辊力,以便于增大带钢300两侧所受的压力,使得带钢300两侧的金属流动速度大于带钢300中部的金属流动速度,进一步改善中浪缺陷。
S6-3b5:判断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以便于对尚未平整至合格的带钢300进行进一步的矫直。
S6-3b6:增大负弯辊力,以便于进一步增大带钢300两侧的金属流动速度,对尚未平整至合格的带钢300进行矫直,直至将中浪缺陷调整至合格。
S6-3b7:判断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以便于使带钢300的中浪缺陷改善至客户要求的合格范围内,提升经济效益。
S6-3b8:结束。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带钢平整方法的S6-3还包括:
S6-3aa:判断带钢300是否存在双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d,以便于改善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
S6-3b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于改善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进一步提升带钢300的产品合格率。
S6-3cc:判断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以便于使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改善至客户要求的合格范围内,提升经济效益。
S6-3dd: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6-3aa和步骤S6-3a不分先后,只要是能够提升带钢300的平直度,进而提高带钢300的产品合格率的顺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上述步骤S6-3bb包括:
S6-3bb1:当采用负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b2,当采用正弯辊力时,执行步骤S6-3bb4,以便于改善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
S6-3bb2:改用正弯辊力,以便于使带钢300中部所受的压力大于带钢300两侧所受的压力,使得带钢300中部的金属流动速度大于带钢300两侧的金属流动速度,从而改善双边浪缺陷。
S6-3bb3:判断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以便于判断带钢300是否仍存在双边浪缺陷,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带钢300进行进一步矫直。
S6-3bb4:增大正弯辊力,以便于进一步增大带钢300中部所受的压力,使带钢300中部的金属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进而对仍存在双边浪缺陷的带钢300进行进一步矫直。
S6-3bb5:判断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以便于使带钢300的双边浪缺陷改善至客户要求的合格范围内,提升经济效益。
S6-3bb6:结束。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带钢平整方法后,我厂所生产的热轧高强钢的板型合格率由75%提高至95%,未进行龟背缺陷改善的降级品与改善龟背缺陷后的正品之间的价差为800元/吨,全年热轧高强钢的产量为2万吨,年创经济效益提升值为:
Q=(A-B)×C×D=(95%-75%)×800×20000=400万元
其中,Q—年创经济效益提升值;
A—改善后的热轧高强钢板型合格率;
B—改善前的热轧高强钢板型合格率;
C—正品与降级品之间的价差,单位:800元/吨;
D—全年热轧高强钢产量,单位:吨。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钢平整方法,用于改善龟背缺陷,其特征在于,采用平整机,所述平整机包括平整工作辊,所述带钢平整方法包括步骤:
S1:更换所述平整工作辊为CVC型工作辊;
S2:调整所述CVC型工作辊的窜辊位置,使得所述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中部缝隙变小;
S3:设置所述平整机的运行参数;
S4:带钢进入所述CVC型工作辊的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所述带钢的中部位于所述缝隙的中部;
S5:判断所述带钢是否进入所述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缝隙,并且所述带钢的中部是否位于所述缝隙的中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
S6:平整所述带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所述上辊沿所述上辊的轴线向所述平整机的传动侧移动;
S2-2:所述下辊沿所述下辊的轴线向所述平整机的操作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的移动量为150mm,所述下辊的移动量为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设置开卷张力值和卷取张力值;
S3-2:设置所述平整机的控制模式和轧制力;
S3-3:设置弯辊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张力值为150KN,所述卷取张力值为300KN;所述平整机的控制模式为恒压力控制模式,所述轧制力为500-700t;所述弯辊力为+500K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
S6-1:预先调整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的两侧的轧制力差;
S6-2: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单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
S6-3:持续平整所述带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3包括:
S6-3a: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中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
S6-3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
S6-3c: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
S6-3d: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3b包括:
S6-3b1:判断是否采用正弯辊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2:减小正弯辊力的大小;
S6-3b3: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4;
S6-3b4:改用负弯辊力;
S6-3b5: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6:增大负弯辊力;
S6-3b7:判断所述带钢的中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8,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6;
S6-3b8: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3还包括:
S6-3aa:判断所述带钢是否存在双边浪缺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dd;
S6-3bb:调整弯辊力的大小和方向;
S6-3cc: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d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
S6-3dd: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3bb包括:
S6-3bb1:判断是否采用负弯辊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3bb4;
S6-3bb2:改用正弯辊力;
S6-3bb3: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
S6-3bb4:增大正弯辊力;
S6-3bb5:判断所述带钢的双边浪缺陷是否调整至合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bb6,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6-3bb4;
S6-3bb6:结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9774.2A CN113020270A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9774.2A CN113020270A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0270A true CN113020270A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7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79774.2A Pending CN113020270A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20270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6273A (zh) * | 1999-05-20 | 2000-12-13 | 丹尼利联合公司-丹尼利公司分公司 | 反对称变型拱形辊及组合方法 |
CN1485156A (zh) * | 2002-09-28 | 2004-03-31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热轧带钢中浪板形控制法 |
-
2021
- 2021-03-16 CN CN202110279774.2A patent/CN1130202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6273A (zh) * | 1999-05-20 | 2000-12-13 | 丹尼利联合公司-丹尼利公司分公司 | 反对称变型拱形辊及组合方法 |
CN1485156A (zh) * | 2002-09-28 | 2004-03-31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热轧带钢中浪板形控制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41204B (zh) | 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 |
CN102310089B (zh) | 一种消除cvc轧机工作辊局部磨损的方法 | |
CN110465561B (zh) | 一种热轧带钢矫平矫工艺 | |
CN112296285B (zh) | 一种改善双辊铸轧薄带褶皱的方法 | |
CN110170535B (zh) | 一种镀锌光整机过焊缝轧制力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0411760C (zh) | 一种控制冷轧薄带钢断带的动态增厚轧制法 | |
CN100446883C (zh) | 带钢的平整工艺 | |
CN111346916B (zh) | 一种减少冷硬卷肋辊印的带钢生产方法 | |
CN113020270A (zh) | 一种带钢平整方法 | |
CN110125190B (zh) | 一种防止带钢轧制边裂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185481B (zh) | 一种组合式冷轧拉伸弯曲矫直机 | |
CN113020255B (zh) | 一种薄板带钢的平整方法和轧制方法 | |
CN108500067B (zh) | 热连轧带钢的板形调整方法 | |
CN110385339B (zh) | 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 | |
CN116765172A (zh) | 一种控制h型钢腹板挠度的方法 | |
CN105032932A (zh) | 一种冷轧带钢边折印缺陷的处理方法 | |
CN118768379B (zh) | 一种用于热轧宽带钢凸度的控制方法 | |
CN214683590U (zh) | 一种替代平整机的装置 | |
JP2000102806A (ja) | 圧延機 | |
JP2845121B2 (ja) | 板の形状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108856302B (zh) | 控制高强度热轧钢板微边浪的矫正方法 | |
CN212143939U (zh) | 一种工作辊、轧机及酸连轧机组 | |
CN111790760B (zh) | 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及辊系装置 | |
CN113118213B (zh) | 一种能够实现张力均匀分布的轧制方法 | |
JPS5913507A (ja) | エツジヤ−によるキヤンバ−修正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