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0029B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10029B CN113010029B CN201911330519.5A CN201911330519A CN113010029B CN 113010029 B CN113010029 B CN 113010029B CN 201911330519 A CN201911330519 A CN 201911330519A CN 113010029 B CN113010029 B CN 1130100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switching device
- signal
- electrode
- signal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区、在触控区外侧的至少一根周边信号线、至少一个驱动模块、多个开关器件和多根触控信号线;每个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驱动模块,用于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截止;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本申请实施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Tx块与周边信号线跳变不同而造成触控误差、或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数量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触控和显示功能都由两块芯片独立控制,而TDDI(Touch and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最大的特点是把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单一芯片中。TDDI具备触控性能佳,外形更薄,透过率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TDDI的触控与显示的共用,在驱动时采用显示触控分时驱动的方式,公共电极COM电极在显示时驱动模块(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提供COM信号,在触控时驱动模块提供触控信号。
TDDI的触控信号由驱动模块提供,因此驱动模块输出端数较多。由于TDDI正逐渐应用于车载、电脑等较大显示屏上,需要增加的驱动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数更多,造成成本过高。
TDDI显示屏在进行触控时,发射Tx块的信号由COM信号瞬间跳变到触控信号,引起耦合电容较大,因此需要Tx块在跳变时,周边信号线,如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技术)信号、ET信号(ET信号包括DR—Red红色色阻检测信号、DG—Green绿色色阻检测信号、DB—Blue蓝色色阻检测信号、SW—检测开关打开信号)、公共电极Vcom信号等都需要同步跳变,以此减小耦合电容。
但是,由于周边信号线是由驱动模块提供信号,采用的输出端不同,一方面增加了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数量,另一方面各个信号线之间由于电阻和电容不同,也存在Tx块的触控信号与周边信号线的跳变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容易造成触控误差,进而导致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Tx块与周边信号线跳变不同而造成触控误差、或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数量多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区、在触控区外侧的至少一根周边信号线、至少一个驱动模块、多个开关器件和多根触控信号线;
每个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
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与一个触控信号线电连接;一个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一个Tx块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块电连接;
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一极与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电连接;
驱动模块,用于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截止;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和控制极与同一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预定信号为触控信号线输出的触控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根跳变信号线;
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电连接;
每个跳变信号线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
预定信号为跳变信号线输出的跳变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触控区的所有Tx块均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区和驱动模块的数量相同,每个触控区与一个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触控区对应电连接的所有开关器件均与一根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开关器件布置成至少一排开关器件;
每排开关器件的第一极与同一根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关器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薄膜晶体管控制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显示面板,包括如下步骤:
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截止;
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触控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同步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触控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和控制极与同一触控信号线电连接;或,
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同步或在输出触控信号之前将跳变信号输出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跳变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每个跳变信号线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跳变信号线输出跳变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的每个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与一个触控信号线电连接,一个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一个Tx块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块电连接,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一极与周边信号线电连接,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电连接。也就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周边信号线与开关器件连接,通过开关器件控制周边信号线的跳变,从而周边信号线不直接与驱动模块电连接,进而减少了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也就是,当Tx块接收触控信号时,开关器件开启,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使得周边信号线同步跳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开关器件控制周边信号线的跳变,使得Tx块和周边信号线的跳变没有延迟,解决了周边信号线的跳变与Tx块接收的跳变信号不同步问题,从而不会造成触控误差,不会导致显示异常。同时,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截止。那么,Tx块的触控信号变为Com信号时,开关器件关闭,从而不会向周边信号线输出预定信号,周边信号线不会因跳变不同步影响正常显示。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个TX块和一个开关器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开关器件与触控信号线及周边信号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一个TX块和一个开关器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开关器件与触控信号线及周边信号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板、2-Tx块、3-驱动模块、4-开关器件、5-触控信号线、6-周边信号线、7-跳变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区、在触控区外侧的至少一根周边信号线6、至少一个驱动模块3、多个开关器件4和多根触控信号线5。
每个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2。
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与一个触控信号线5电连接;一个触控信号线5的一端与一个Tx块2电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
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一极与周边信号线6电连接。
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
驱动模块3,用于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
本申请实施例的周边信号线6与开关器件4连接,通过开关器件4控制周边信号线6的跳变,从而周边信号线6不直接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进而减少了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也就是,当Tx块2接收触控信号时,开关器件4开启,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使得周边信号线6同步跳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开关器件4控制周边信号线6的跳变,使得Tx块2和周边信号线6的跳变没有延迟,解决了周边信号线6的跳变与Tx块2接收的跳变信号不同步问题,从而不会造成触控误差,不会导致显示异常。同时,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也就是,Tx块2的触控信号变为Vcom信号时,开关器件4关闭,从而不会向周边信号线6输出预定信号,周边信号线6不会因跳变不同步影响正常显示。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1,至少一个触控区、在触控区外侧的至少一根周边信号线6、至少一个驱动模块3、多个开关器件4和多根触控信号线5均设置在基板1上。驱动模块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
可选地,参见图1所示,图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结构,省去了部分开关器件4,每个Tx块2都与一个开关器件4的栅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和控制极与同一触控信号线5电连接,预定信号为触控信号线5输出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线5将触控信号同步输出到Tx块2和开关器件4的栅极。作为一种示例,显示区均作为一个触控区,驱动模块3设置有一个,周边信号线6设置有一个且环绕在触控区的外侧,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一极均与周边信号线6电连接,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均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
参见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表明触控区的TX块2、周边信号线6、驱动模块3、开关器件4和触控信号线5的连接关系,以一个TX块2和一个开关器件4为例。驱动模块3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同时也输出Com信号至TX块2,使得触控区正常显示;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将触控信号线5发送的触控信号同步输出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触控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具体的,触控信号可以为触控电压。
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和第二极与电连接后通过同一根信号线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实现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和第二极与同一触控信号线5电连接。
可选地,参见图4所示,图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结构,省去了部分开关器件4,每个Tx块2都与一个开关器件4的栅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根跳变信号线7,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7电连接,每个跳变信号线7与一个驱动模块3电连接;预定信号为跳变信号线7输出的跳变信号。跳变信号线7用于将驱动模块3的跳变信号输出至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作为一种示例,显示区均作为一个触控区,驱动模块3设置有一个,周边信号线6设置有一个且环绕在触控区的外侧,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一极均与周边信号线6电连接,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均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跳变信号线7可设置一根或多根,数量可与触控区的数量或驱动模块3的数量相匹配。
可选地,参见图5所示,为了更好的表明触控区的TX块2、周边信号线6、驱动模块3、开关器件4和触控信号线5的连接关系,以一个TX块2和一个开关器件4为例。驱动模块3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同时也输出Com信号至TX块2,使得触控区正常显示;在触控阶段,通过触控信号线5将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通过跳变信号线7同步输出或在触控信号之前输出跳变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跳变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跳变信号可以为跳变电压。
可选地,参见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通过触控信号线5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通过跳变信号线7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目前TDDI显示屏绝大部分应用于手机类产品中,因通道数较少,只需一个驱动模块3即可,但应用于车载显示屏或者较大的显示屏时,因Tx块2较多,需要多个驱动模块3,由此会带来不同驱动模块3之间,信号线的不同步问题,影响显示和触控。
在显示面板设置多个驱动模块3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多个驱动模块3的信号线同步的问题。可选地,每个触控区的所有Tx块2均与一个驱动模块3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显示面板划分了至少一个触控区,每个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2,每个触控区的所有Tx块2均与一个驱动模块3电连接,从而使得每个触控区由同一个驱动模块3单独控制,该驱动模块3内的信号线的信号是同步的,从而使得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的信号线同步,进而解决不同驱动模块3电连接的信号线的信号不同步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一个驱动模块3也可以控制多个触控区。
可选地,触控区和驱动模块3的数量相同,每个触控区与一个驱动模块3一一对应电连接,使得一个驱动模块3控制一个触控区,更有利于实现信号同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显示区分为左右两个触控区,再对应设置两个驱动模块3,一个驱动模块3控制左边的触控区,一个驱动模块3控制右边的触控区。当然,也可以将显示区分为上下两个触控区,再对应设置两个驱动模块3,一个驱动模块3控制上方的触控区,一个驱动模块3控制下方的触控区。同理,可以按照预定划分规则将显示区分为多个触控区,对应设置等数量的驱动模块3,一一对应进行触控显示。
可选地,每个触控区对应电连接的所有开关器件4均与一根周边信号线6电连接。可选地,可以设置多根周边信号线6,一个或多个触控区与一根周边信号线6对应同步跳变。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示,多个开关器件4布置成至少一排开关器件4;每排开关器件4的第一极与同一根周边信号线6电连接。作为一种选择,多个开关器件4成排设置,布置在触控区和驱动模块3之间。可选地,设置多排开关器件4和与开关器件4排数相同的周边信号线6,每排开关器件4与一个周边信号线6一一对应连接。可选地,可以设置多排开关器件4,只要每排的开关器件4与同一个周边信号线电连接就可以,周边信号线6的数量与开关器件4排数可以不一样。同理,可以设置与开关器件4排数相同的跳变信号线7,每排开关器件4与一根跳变信号线7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开关器件4均为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控制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
同时,输出Com信号至每个TX块2,使得显示面板正常显示。
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预定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
可选地,在触控阶段,结合图1和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同步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触控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预定信号为触控信号。
可选地,在触控阶段,结合图4和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同步或在输出触控信号之前将跳变信号输出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跳变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7电连接;每个跳变信号线7输出跳变信号。预定信号为跳变信号。
下面,以各开关器件4均为N型TFT的情况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截止。Com信号为低电平,周边信号线6不受驱动模块3输出的信号的影响。
在触控阶段,结合图1和图3所示,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并同步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的第二极。触控信号为高电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触控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此时触控信号会同步拉高周边信号线6跳变,触控完成后,触控信号拉低,开关器件4关闭,周边信号线6同步拉低。
结合图4和图6所示,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控制极,触控信号为高电平,开关器件4开启。同步或在输出触控信号之前将跳变信号输出至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跳变信号的电压低于触控信号的电压,使得每个开关器件4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跳变信号传输至周边信号线6,拉高周边信号线6跳变,触控完成后,触控信号拉低,开关器件4关闭,周边信号线6同步拉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各晶体管均为P型TFT或各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TFT的不同的极时,可适应地调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各元件的电连接方式,适应地调整后的电连接方式仍然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区、在所述触控区外侧的至少一根周边信号线、至少一个驱动模块、多个开关器件和多根触控信号线;
每个所述触控区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TX块;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与一个触控信号线电连接;所述一个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Tx块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截止;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所述预定信号传输至所述周边信号线;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和控制极与同一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预定信号为所述触控信号线输出的触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根跳变信号线;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电连接;
每个所述跳变信号线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预定信号为所述跳变信号线输出的跳变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区的所有Tx块均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触控区与一个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区对应电连接的所有开关器件均与一根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关器件布置成至少一排所述开关器件;
每排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极与同一根周边信号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所述薄膜晶体管控制极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9.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显示阶段,输出Com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截止;
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输出预定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所述预定信号传输至所述周边信号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触控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同步输出所述触控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所述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周边信号线;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和控制极与同一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或,
输出触控信号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极,并同步或在输出所述触控信号之前将跳变信号输出至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使得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一极导通,将所述跳变信号传输至所述周边信号线;
每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极与一个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每个所述跳变信号线与一个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跳变信号线输出所述跳变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0519.5A CN113010029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0519.5A CN113010029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0029A CN113010029A (zh) | 2021-06-22 |
CN113010029B true CN113010029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7638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0519.5A Active CN113010029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100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58568A (zh) * | 2022-09-22 | 2022-12-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0556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KR20170025105A (ko) * | 2015-08-27 | 2017-03-08 | 크루셜텍 (주) |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터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7342036A (zh) * | 2017-08-21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643853A (zh) * | 2017-10-26 | 2018-01-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9857279A (zh) * | 2019-03-19 | 2019-06-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85228B2 (ja) * | 2014-02-18 | 2018-09-0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4820321B (zh) * | 2015-05-08 | 2020-04-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30519.5A patent/CN1130100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25105A (ko) * | 2015-08-27 | 2017-03-08 | 크루셜텍 (주) |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터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6020556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342036A (zh) * | 2017-08-21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643853A (zh) * | 2017-10-26 | 2018-01-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9857279A (zh) * | 2019-03-19 | 2019-06-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0029A (zh)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26868B2 (en) |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427596B2 (en) | TFT-LCD arr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377897B (zh) | 显示设备 | |
EP1929464B1 (en) | Display devices and row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s | |
CN110688030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936130B1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3017410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006057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 |
JP4588203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7577365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装置及驱动方法 | |
US20060250332A1 (en) | Data de-multiplex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TW201209788A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464667A (zh) | Goa型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结构和驱动方法 | |
CN104777936A (zh) | 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096874A (zh) | 一种goa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 |
CN111028759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090085858A1 (en) | Driving circuit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 |
KR102098717B1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3010029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 |
KR102684244B1 (ko) |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 |
CN206039484U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580509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309263A (zh) | 一种显示屏驱动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876415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控制方法 | |
US20160163276A1 (en) | Goa display panel, driving circuit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