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8898A -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08898A CN113008898A CN202110211950.9A CN202110211950A CN113008898A CN 113008898 A CN113008898 A CN 113008898A CN 202110211950 A CN202110211950 A CN 202110211950A CN 113008898 A CN113008898 A CN 1130088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module
- backlight
- light source
- module
- foreign ma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4—Investigating contamination, e.g. du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点亮电源、图像采集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光源的照射方向沿着背光源模组的表面方向,所述的点亮电源与背光源模组电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并发送给分析单元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利用光源照射背光源模组的表面,使得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图像信息能够更清晰而准确的获得背光源模组表面的异物状况,准确的将背光源模组表面的异物与内部的异物进行区分,准确判断背光源模组是否为需要返修的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流出影响品质,也避免将良品进行返修而浪费工时,提高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面板(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背光源模组的表层是膜片,液晶面板盖在膜片之上则构成液晶显示模块,膜片包括棱镜片、扩散片等,膜片不耐刮,容易由于异物而产生划痕损伤,划痕会严重破坏光照均匀性,在背光源模组点亮状态下,透过液晶面板也能观察到清晰的划痕,严重影响显示质量。背光源模组最表面的异物可以方便而及时的进行清除,而位于背光源模组内部的异物则需要将背光源模组拆开才能进行返修清除或者是更换部分,现有技术难以有效区分背光源模组上的异物状况,难以准确判断异物是位于表面还是内部,容易出现误判的状况,存在将需要返修的不良品判断为良品流出的状况,也存在将良品判断为不良品增加无用的返修量的组昂克,无法保障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解决目前技术难以有效区分背光源模组上的异物状况,容易出现误判,无法保障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点亮电源、图像采集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光源的照射方向沿着背光源模组的表面方向,所述的点亮电源与背光源模组电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并发送给分析单元进行分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源为平行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和准直透镜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组件后形成平行光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治具,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定位放置在定位治具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治具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的固定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限位条,所述的活动部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一个限位条配合,所述的活动部在垂直于限位条的方向上活动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功率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点亮电源的功率可调。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方法,步骤包括:
在背光源模组未点亮的状态下,采用光源沿着背光源模组的表面方向进行照射,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通过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在背光源模组点亮的状态下,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通过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比对表面异物状况数据和总异物状况数据以得到背光源模组的内部异物状况数据,将内部异物状况数据与预设条件比对以判断背光源模组是否为良品。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平行光源。
进一步的,调节光源的光照亮度,在不同的光源光照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综合分析多个表面图像以得到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调节背光源模组的点亮亮度,在不同的背光源模组的点亮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综合分析多个表面图像以得到背光源模组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利用光源照射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异物会产生阴影,使得背光源模组表面的异物更加显现,从而使得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图像信息能够更清晰而准确的获得背光源模组表面的异物状况,准确的将背光源模组表面的异物与内部的异物进行区分,准确判断背光源模组是否为需要返修的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流出影响品质,也避免将良品进行返修而浪费工时,提高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能有效区分判断异物状况,提高对背光源模组不良状况的检测准确性,确保能将不良品进行返修,避免不良品流出影响品质,也避免将良品进行返修而浪费工时,提高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光源1、点亮电源2、图像采集单元3和分析单元4,所述光源1的照射方向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所述的点亮电源2与背光源模组5电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3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并发送给分析单元4进行分析处理。
光源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进行照射时,如果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存在异物,则异物在光照方向的后侧会产生阴影,由于光源1的照射方向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从而阴影的长度较长,进而使得细小的异物有效显现,采用图像采集的方式获取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异物以及其产生的阴影会显著的呈现在图像上,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即可得到准确的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然后开启点亮电源2使得背光源模组5点亮,此时无论背光源模组5表面的异物还是内部的异物都会阻挡来背光源模组5背侧的光线,从而背光源模组5表面的异物以及内部的异物都会显现,此时通过图像采集单元3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会得到背光源模组5上全部异物的数据,通过比对分析处理即可得到背光源模组5内部的异物数据状况,包括异物的数量、尺寸大小、分布状况等,最后综合判断背光源模组5是否为需要进行返修处理的不良品。
所述的光源1优选的是平行光源,使得照射异物产生的阴影能充分现象,避免阴影过淡而难以通过图像采集识别。所述的光源1由发光组件11和准直透镜组件12组成,所述发光组件11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组件12后形成平行光线,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
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还设置有定位治具6,所述的背光源模组5定位放置在定位治具6中,确保背光源模组5位置精确稳定,从而保障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在光照情况下能有效显现。所述的定位治具6包括固定部61和活动部62,所述的固定部6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限位条,所述的活动部62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一个限位条配合,所述的活动部62在垂直于限位条的方向上活动可调,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活动部62与固定部61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能适配不同型号的背光源模组5,适用范围广,灵活可调性好。
所述的光源1功率可调,所述点亮电源2的功率可调,使得光照强度灵活可调,避免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异物的可视状况,并且便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进行图像采集,结合多次的图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分析处理的精确度,减少误判状况的发生。
采用上述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
在背光源模组5未点亮的状态下,采用光源1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进行照射,所述的光源1为平行光源,其发出的光线可以采用完全平行于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也可以是具有小角度,角度范围在0~10°,确保照射异物产生的阴影有足够的长度,放大异物的可视程度,提高辨识度,提高采用图像分析识别出异物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分析单元4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优选的可以是,调节光源的光照亮度,在不同的光源光照亮度下分别采集一次或多次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然后分析单元4对获得的以上多个表面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最终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由于环境光照以及异物大小、颜色等状况的存在,如果光源的光照亮度一致不变,则可能存在某些异物在一定光照亮度下产生的阴影与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难以区别,从而采用多个不同的光照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分别对每张表面图像都进行分析处理,提高最终得到的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的准确性。
在背光源模组点亮的状态下,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此时可开启光源1或关闭光源1,通过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优选的可以是,调节背光源模组5的点亮亮度,在不同的背光源模组5的点亮亮度下分别采集一次或多次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然后分析单元4对获得的以上多个表面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最终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同样的,在不同点亮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避免异物在单一亮度下难以有效识别,提高对异物的判断准确性,降低误判的发生
比对表面异物状况数据和总异物状况数据以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内部异物状况数据,将内部异物状况数据与预设条件比对以判断背光源模组5是否为良品,所述的预设条件包括异物的数量、尺寸大小、分布状况等,只有当背光源模组5的内部异物状况超过预设条件时才需要将背光源模组5拆开进行返修,而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只需进行较简单而快捷的处理,无需拆开返修,在清理掉异物后能有效消除出现划伤的风险,提高显示质量,在提高产品良率的同时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点亮电源(2)、图像采集单元(3)和分析单元(4),所述光源(1)的照射方向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所述的点亮电源(2)与背光源模组(5)电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3)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并发送给分析单元(4)进行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为平行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包括发光组件(11)和准直透镜组件(12),所述发光组件(11)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组件(12)后形成平行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治具(6),所述的背光源模组(5)定位放置在定位治具(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治具(6)包括固定部(61)和活动部(62),所述的固定部(6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限位条,所述的活动部(62)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一个限位条配合,所述的活动部(62)在垂直于限位条的方向上活动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功率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亮电源(2)的功率可调。
8.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在背光源模组(5)未点亮的状态下,采用光源沿着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方向进行照射,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通过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在背光源模组点亮的状态下,利用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通过图像数据分析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比对表面异物状况数据和总异物状况数据以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内部异物状况数据,将内部异物状况数据与预设条件比对以判断背光源模组(5)是否为良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平行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光源的光照亮度,在不同的光源光照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综合分析多个表面图像以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表面异物状况数据;
调节背光源模组(5)的点亮亮度,在不同的背光源模组(5)的点亮亮度下分别采集背光源模组的表面图像,综合分析多个表面图像以得到背光源模组(5)的总异物状况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1950.9A CN113008898A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11950.9A CN113008898A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8898A true CN113008898A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38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11950.9A Pending CN113008898A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08898A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86563A (ja) * | 2005-09-26 | 2007-04-05 | Micronics Japan Co Ltd | 液晶パネル検査装置 |
KR20090110117A (ko) * | 2008-04-17 | 2009-10-21 | 하이텍교역 주식회사 | 평판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
CN202210078U (zh) * | 2011-07-28 | 2012-05-02 | 苏州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的表面检查装置及背光模组的面板 |
KR20150026527A (ko) * | 2013-09-03 | 2015-03-11 |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 부품 표면의 이물질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품 표면의 이물질 제외 방법 |
TWI502186B (zh) * | 2014-05-08 | 2015-10-01 | Utechzone Co Ltd | A bright spot detection device for filtering foreign matter noise and its method |
CN105487265A (zh) * | 2016-01-07 | 2016-04-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源点灯治具 |
CN207992608U (zh) * | 2018-01-25 | 2018-10-19 |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玻璃屏表面灰尘与内部异物区分的成像机构 |
CN110108713A (zh) * | 2019-04-26 | 2019-08-09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异物缺陷快速过滤方法及系统 |
CN110286132A (zh) * | 2019-06-21 | 2019-09-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光学检测方法及设备 |
CN110445921A (zh) * | 2019-09-06 | 2019-11-12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屏背光异物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 |
CN110658207A (zh) * | 2019-09-30 | 2020-01-07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区分非偏光膜内与膜外异物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210513622U (zh) * | 2019-07-15 | 2020-05-12 | 安顺市海龙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多角度背光板检测治具 |
CN111982931A (zh) * | 2020-08-27 | 2020-11-24 |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晶圆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212287312U (zh) * | 2020-03-30 | 2021-01-05 | 东莞涟诚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屏幕背板加工夹具 |
-
2021
- 2021-02-25 CN CN202110211950.9A patent/CN1130088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86563A (ja) * | 2005-09-26 | 2007-04-05 | Micronics Japan Co Ltd | 液晶パネル検査装置 |
KR20090110117A (ko) * | 2008-04-17 | 2009-10-21 | 하이텍교역 주식회사 | 평판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
CN202210078U (zh) * | 2011-07-28 | 2012-05-02 | 苏州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的表面检查装置及背光模组的面板 |
KR20150026527A (ko) * | 2013-09-03 | 2015-03-11 |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 부품 표면의 이물질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품 표면의 이물질 제외 방법 |
TWI502186B (zh) * | 2014-05-08 | 2015-10-01 | Utechzone Co Ltd | A bright spot detection device for filtering foreign matter noise and its method |
CN105487265A (zh) * | 2016-01-07 | 2016-04-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源点灯治具 |
CN207992608U (zh) * | 2018-01-25 | 2018-10-19 |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玻璃屏表面灰尘与内部异物区分的成像机构 |
CN110108713A (zh) * | 2019-04-26 | 2019-08-09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异物缺陷快速过滤方法及系统 |
CN110286132A (zh) * | 2019-06-21 | 2019-09-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光学检测方法及设备 |
CN210513622U (zh) * | 2019-07-15 | 2020-05-12 | 安顺市海龙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多角度背光板检测治具 |
CN110445921A (zh) * | 2019-09-06 | 2019-11-12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屏背光异物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 |
CN110658207A (zh) * | 2019-09-30 | 2020-01-07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区分非偏光膜内与膜外异物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212287312U (zh) * | 2020-03-30 | 2021-01-05 | 东莞涟诚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屏幕背板加工夹具 |
CN111982931A (zh) * | 2020-08-27 | 2020-11-24 |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晶圆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史艳琼;卢荣胜;张腾达;: "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设计", 传感技术学报, no. 05, pages 768 - 773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6896B (zh) | 一种激光清洗检测设备及激光清洗检测方法 | |
CN105067639B (zh) | 一种光栅调制的镜片疵病自动检测装置和方法 | |
CN201707304U (zh) | 一种产品表面自动光学检查设备 | |
CN105259189A (zh) | 玻璃的缺陷成像系统和方法 | |
CN213933620U (zh) | 偏振光源和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
CN102305793A (zh) | 一种产品外观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 | |
CN110808001A (zh) | 一种oled面板显示缺陷检测设备 | |
CN103245670B (zh) | 一种光学元件的缺陷检测装置及其缺陷检测方法 | |
CN204924983U (zh) | 一种光栅调制的镜片疵病自动检测装置 | |
KR102248091B1 (ko) | 자동 광학 검사 방법 | |
CN205049315U (zh) | 一种导光板检测装置 | |
CN108267460A (zh) | 用于透明材料缺陷检测的矩阵式视觉检测系统和方法 | |
CN109085181A (zh) | 一种用于管路连接件的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09858405U (zh) | 基于机器光学的pcb板缺陷检测系统装置 | |
CN113865830B (zh) | 显示屏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210865577U (zh) | 一种oled面板显示缺陷检测设备 | |
CN108204977A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籽粒品质自动检测装置 | |
CN112129764A (zh) | 偏振光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9406529A (zh) | 一种aoi缺陷检测系统的性能调节方法 | |
CN107782744A (zh) | 一种光栅调制的镜片疵病自动检测装置 | |
CN101832944A (zh) | 一次性注射针头反装缺陷在线检测技术 | |
CN110702699B (zh) | 一种压延玻璃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 | |
US2007011546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pection of films | |
KR100863341B1 (ko) | 중복 영상을 이용한 에프피디 기판 및 반도체 웨이퍼검사시스템 | |
CN113008898A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