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2599A -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02599A CN113002599A CN202110198476.0A CN202110198476A CN113002599A CN 113002599 A CN113002599 A CN 113002599A CN 202110198476 A CN202110198476 A CN 202110198476A CN 113002599 A CN113002599 A CN 1130025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block
- fixedly connected
- groove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1/00—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1/10—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in which the load is intended to be transferred totally to the wheels
- B62B1/12—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in which the load is intended to be transferred totally to the wheels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1/00—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1/10—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in which the load is intended to be transferred totally to the wheels
- B62B1/14—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in which the load is intended to be transferred totally to the wheels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把手,每个所述把手上固定套设有把手,所述车体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车体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V形的支撑杆,通过所述拉杆的设置,使得当需要上货时,将车辆倾斜,使得所述挡货板与地面平齐,同时所述拉杆由于重力作用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杆翻转,当所述第一触发板与地面接触时,使得所述第一弹出杆和所述第二弹出杆同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拉杆移动到编织袋下侧,之后脚踩所述踩踏板.拉伸所述第一拉绳,从而将货物抬起,在所述拉杆的辅助作用下将货物拉到车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货物仓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背景技术
在某些小型工厂以及物流仓库内,小推车是短距离运输的主要工具,对于运输编织袋或者麻袋包装的货物运输起来比较方便,但是现有的小推车在使用时,将编织袋装车的过程往往需要两个人操作,非常的不遍,并且在遇到颠簸路面时,货物容易掉落,并且在经过比较大的坎时,通过性较差,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辅助上货并且防止货物掉落以及辅助越障的推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辅助上货并且防止货物掉落以及辅助越障的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把手,每个所述把手上固定套设有把手,所述车体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车体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V形的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的支撑轴套,两个所述支撑轴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进轮,所述车轴位于所述支撑腿的左侧,所述车体中开设有左侧可口和上侧开口的翻转腔,所述翻转腔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铰接有挡货板,所述车体的左端上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挡货板抵接,使得所述挡货板的翻转角度限制在0°-110°;所述车轴以及所述车体中设置有辅助上货的上货装置,所述上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中的上货机构,所述上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轴上的动力机构,所述车体的下侧以及所述车体中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越障装置。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套设在所述车轴上的两个动力块,每个所述动力块中开设有动力腔,所述车轴上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套,每个所述转动轴套位于一个所述动力腔中,每个所述转动轴套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每个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一拉绳,每个所述第一拉绳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车体中,每个所述转动轴套上固定套设有单向轴承,每个所述单向轴承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每个所述动力腔的下侧壁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动力块进入到外界空间中,两个所述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每个所述齿条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踩踏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货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上侧面的两个第一铰接块,每个所述第一铰接块上铰接有伸缩翻转杆,每个所述伸缩翻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两个所述伸缩翻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出杆,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与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杆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向上延伸进入到外界空间中,所述第一压杆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板,所述第一触发板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上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一滑槽的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轴线方向的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靠近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弹出杆轴线的第三滑槽,每个所述第三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三滑槽靠近所述第一弹出杆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中开设有第一导向腔,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腔的左右侧壁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轮轴,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轮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一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向腔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导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滑槽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绳与所述第二滑槽中的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杆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块抵接;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拉杆,每个所述拉杆向左延伸。
优选的,所述上货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车体左部的触发腔,所述触发腔的左侧壁与所述翻转腔连通,所述触发腔的右部上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连通槽,所述触发腔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延伸进入到所述连通槽中,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所述触发杆能够与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货机构还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触发腔左部的前后开口通孔,所述通孔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出杆,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与所述移动槽靠近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二安装杆中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压槽,所述压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触发腔中,所述第二压杆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板,所述第二触发板与所述抵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杆的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每个所述移动槽的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左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杆轴线方向的第二限位槽,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靠近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弹出杆轴线的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第二弹出杆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中开设有第二导向腔,每个所述第二导向腔的上下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轮轴,每个所述第二导向轮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二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绳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向腔中,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绳经过所述第二导向轮导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压槽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绳与所述压槽中的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杆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块抵接;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杆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向左的齿轮槽,每个所述齿轮槽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每个所述齿轮槽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轴第二块,每个所述齿轮轴第二块上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每个所述第三齿轮部分位于所述翻转腔中,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中开设有插入槽,每个所述插入槽与所述移动槽连通,每个所述螺纹杆能够延伸进入到同侧的所述插入槽中,每个所述插入槽中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每个所述螺纹杆与同侧的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翻转轴上前后对称固定套设有两个主动齿轮,每个所述第三齿轮与相邻的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上货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车体中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三导向腔,每个所述第三导向腔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轮轴,每个所述第三导向轮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一拉绳延伸进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三导向腔中,每个所述第一拉绳经过所述第三导向轮的导向后向右延伸,每个所述车体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腔,所述第四导向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下侧,每个所述第四导向腔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向轮轴,每个所述第四导向轮轴上转动套设有第四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一拉绳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四导向腔中,每个所述第一拉绳经过所述第四导向轮的导向后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安装杆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拉杆的设置,使得当需要上货时,将车辆倾斜,使得所述挡货板与地面平齐,同时所述拉杆由于重力作用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杆翻转,当所述第一触发板与地面接触时,使得所述第一弹出杆和所述第二弹出杆同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拉杆移动到编织袋下侧,之后脚踩所述踩踏板.拉伸所述第一拉绳,从而将货物抬起,在所述拉杆的辅助作用下将货物拉到车上。
优选的,所述越障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下侧面的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位于所述支撑腿与所述车轴之间,所述第二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槽的上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三铰接块,所述第三铰接块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所述车体的右端开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方向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右部下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插入块,所述插入块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五滑槽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九弹簧,所述插入块的上端左侧面为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插入块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车体进入到外界空间,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第四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六滑槽,所述插入块能够插入所述第六滑槽中,所述移动块的远离所述车体水平中心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眼神进入到外界空间中,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移动块的左侧面与所述第四滑槽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十弹簧,所述移动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向左延伸,所述车体中开设开口向上的第七滑槽,所述第二拉绳贯穿所述第七滑槽向左延伸,所述第二拉绳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上固定套设有拉动块,所述拉动块在所述第七滑槽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上滑动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拉动块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抵接块位于所述拉动块的左侧,所述第二拉绳上滑动套设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在所述第七滑槽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位于所述抵接块的左侧,所述伸缩翻转杆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八滑槽,所述第八滑槽的左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块,所述第五连杆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八滑槽中,所述第五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块,所述第一块的下侧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块的上侧面抵接。通过所述插入块、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设置,使得当推车越障时,将所述插入块从所述第六滑槽中拔出,使得所述抵接板与地面接触,同时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上侧面抵接,使得所述伸缩翻转杆固定,避免越障时车辆发生颠簸使得货物掉落,同时所述第二连杆支撑着障碍物的右侧面,使得所述行进轮更容易从障碍物上越过。
初始状态:所述伸缩翻转杆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第一限位块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六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插入块插入所述第六滑槽中,所述第十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块位于所述第二块抵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车体下侧面贴合。
工作原理:需要上货时,将车辆立起,使得所述挡货板与底面平齐,此时所述行进轮与地面接触,将挡货板插入编织袋与地面接触位置之间,同时拉杆与第一安装杆由于重力作用带动伸缩翻转杆发生翻转,同时所述伸缩翻转杆伸长,当所述第一触发板与地面接触的同时,所述触发杆带动所述伸缩杆上端向右翻转,使得所述伸缩杆下端向左翻转,使得所述抵接杆向左移动,所述抵接杆带动所述第二触发板向左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触发板与所述第二触发板同时按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绳与所述第二连接绳,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拔出,使得所述第一弹出杆与所述第二弹出杆的限位接触,所述第一弹出杆与所述第二弹出杆在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六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杆竖直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使得拉杆移动到编织袋的下侧,完成该动作后,踩踏所述踩踏板,所述踩踏板带动所述齿条向下移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转动轴套转动,所述转动轴套带动所述绕线轮转动,将所述第一拉绳收缩,所述第一拉绳带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杆带动所述伸缩翻转杆翻转,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将货物翻起,使得货物靠在所述车体上;当推车需要越障时,向下拉动所述拉板,所述拉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杆带动所述插入块从所述第六滑槽中拔出,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第十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同时由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重力作用,使得所述第二拉绳向左移动,使得所述抵接板与障碍物的右侧地面抵接,同时所述第二拉绳带动所述拉动块向左移动,所述拉动块带动所述抵接块向左移动,所述抵接块带动所述第五连杆向左移动,所述第五连杆带动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上侧面抵接,使得所述伸缩翻转杆得以固定,避免货物掉落,之后由于所述第二连杆的支撑作用,使得推车更易通过障碍物,越障结束后,向右拉动所述移动块,使得所述插入块重新插入所述第六滑槽中,通过所述第二拉绳使得所述第一连杆恢复与所述车体下侧面贴合的状态,使得所述越障装置复位;需要卸货时,重新将车辆立起,同时所述挡货板发生翻转,所述挡货板带动所述翻转轴发生转动,所述翻转轴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的配合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弹出杆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杆竖直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弹出杆复位,同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同时所述第二弹出杆通过所述拉杆带动所述第一弹出杆复位,同时所述拉杆从编织袋上方移开,使得编织袋得以从所述车体上翻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所述拉杆的设置,使得当需要上货时,将车辆倾斜,使得所述挡货板与地面平齐,同时所述拉杆由于重力作用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杆翻转,当所述第一触发板与地面接触时,使得所述第一弹出杆和所述第二弹出杆同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拉杆移动到编织袋下侧,之后脚踩所述踩踏板.拉伸所述第一拉绳,从而将货物抬起,在所述拉杆的辅助作用下将货物拉到车上。
通过所述插入块、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设置,使得当推车越障时,将所述插入块从所述第六滑槽中拔出,使得所述抵接板与地面接触,同时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上侧面抵接,使得所述伸缩翻转杆固定,避免越障时车辆发生颠簸使得货物掉落,同时所述第二连杆支撑着障碍物的右侧面,使得所述行进轮更容易从障碍物上越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实施例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4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3的前侧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车体101;把手102;支撑腿103;行进轮104;支撑杆105;车轴106;支撑轴套107;翻转腔108;限位板109;挡货板110;翻转轴111;上货装置200;动力块201;动力腔202;转动轴套203;绕线轮204;第一齿轮205;齿条206;踩踏板207;第一弹簧208;第三导向腔209;第三导向轮轴210;第三导向轮211;第一拉绳212;第四导向腔213;第四导向轮轴214;第四导向轮215;第一铰接块216;伸缩翻转杆217;触发杆218;第一安装杆219a;第一滑槽220a;第一弹出杆221a;第三弹簧222a;第二滑槽223a;第一固定块224a;第一压杆225a;第二弹簧226a;第一触发板227a;第一限位槽228a;第一限位块229a;第三滑槽230a;第四弹簧231a;第一导向腔232a;第一导向轮轴233a;第一导向轮234a;第一连接绳235a;第二安装杆219b;移动槽220b;第二弹出杆221b;第六弹簧222b;压槽223b;第二固定块224b;第二压杆225b;第五弹簧226b;第二触发板227b;第二限位槽228b;第二限位块229b;滑动槽230b;第七弹簧231b;第二导向腔232b;第二导向轮轴233b;第二导向轮234b;第二连接绳235b;齿轮槽236;第二齿轮237;螺纹杆238;齿轮轴第二块329;第三齿轮240;插入槽241;螺纹块242;主动齿轮243;连通槽244;伸缩杆245;固定轴246;抵接杆247;拉杆248;触发腔249;单向轴承251;越障装置300;第二铰接块301;第一连杆302;伸缩槽303;第八弹簧304;第二连杆305;第三铰接块306;抵接板307;第四滑槽308;插入块309;第五滑槽310;第九弹簧311;第三连杆312;拉板313;复位杆314;第四连杆315;移动块316;第六滑槽317;第二拉绳318;第十弹簧319;第七滑槽320;拉动块321;缓冲弹簧322;抵接块323;第五连杆324;第八滑槽327;第一块328;第二块3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1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发明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包括车体101,车体101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把手,每个把手上固定套设有把手102,车体101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103,车体101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V形的支撑杆105,每个支撑杆1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的支撑轴套107,两个支撑轴套107之间固定连接有车轴106,车轴106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进轮104,车轴106位于支撑腿103的左侧,车体101中开设有左侧可口和上侧开口的翻转腔108,翻转腔108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翻转轴111,翻转轴111上铰接有挡货板110,车体101的左端上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09,限位板109与挡货板110抵接,使得挡货板110的翻转角度限制在0°-110°;车轴106以及车体101中设置有辅助上货的上货装置200,上货装置200包括设置在车体101中的上货机构,上货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车轴106上的动力机构,车体101的下侧以及车体101中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越障装置300。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动力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套设在车轴106上的两个动力块201,每个动力块201中开设有动力腔202,车轴106上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套203,每个转动轴套203位于一个动力腔202中,每个转动轴套203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204,每个绕线轮204上缠绕有第一拉绳212,每个第一拉绳212向上延伸进入到车体101中,每个转动轴套203上固定套设有单向轴承251,每个单向轴承251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205,每个动力腔202的下侧壁滑动连接有齿条206,齿条206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贯穿动力块201进入到外界空间中,两个齿条2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207,每个齿条20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08,每个第一弹簧208的一端与踩踏板207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簧208的另一端与动力腔20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结合图1、图4、图9所示,上货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车体101上侧面的两个第一铰接块216,每个第一铰接块216上铰接有伸缩翻转杆217,每个伸缩翻转杆2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218,两个伸缩翻转杆21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219a,第一安装杆219a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第一滑槽220a,每个第一滑槽220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出杆221a,每个第一弹出杆221a与第一滑槽220a靠近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22a,第一安装杆219a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槽223a,第二滑槽223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杆225a,第一压杆225a向上延伸进入到外界空间中,第一压杆225a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板227a,第一触发板227a的下侧面与第一安装杆219a的上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26a,每个第一滑槽220a的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杆219a轴线方向的第一限位槽228a,每个第一弹出杆221a靠近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第一弹出杆221a轴线的第三滑槽230a,每个第三滑槽230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29a,每个第一限位块229a与第三滑槽230a靠近第一弹出杆221a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1a,每个第一弹出杆221a中开设有第一导向腔232a,每个第一导向腔232a的左右侧壁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轮轴233a,每个第一导向轮轴233a上转动套设有第一导向轮234a,每个第一限位块229a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235a,每个第一连接绳235a延伸进入到第一导向腔232a中,每个第一连接绳235a经过第一导向轮234a导向后延伸进入到第二滑槽223a中,四个第一连接绳235a与第二滑槽223a中的第一固定块224a固定连接,第一压杆225a能够与第一固定块224a抵接;每个第一弹出杆221a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拉杆248,每个拉杆248向左延伸。
结合图1和图7所示,上货机构还包括开设在车体101左部的触发腔249,触发腔249的左侧壁与翻转腔108连通,触发腔249的右部上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连通槽244,触发腔249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46,固定轴246上转动套设有伸缩杆245,伸缩杆245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伸缩杆245的上端延伸进入到连通槽244中,伸缩杆245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247,触发杆218能够与伸缩杆245的上端抵接。
结合图1、图3、图8、图10和图11所示,上货机构还包括连通设置在触发腔249左部的前后开口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杆219b,第二安装杆219b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移动槽220b,每个移动槽220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出杆221b,每个第二弹出杆221b与移动槽220b靠近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222b,第二安装杆219b中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压槽223b,压槽223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杆225b,第二压杆225b向右延伸进入到触发腔249中,第二压杆225b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板227b,第二触发板227b与抵接杆247固定连接,第二触发板227b的左侧面与第二安装杆219b的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26b,每个移动槽220b的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左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第二安装杆219b轴线方向的第二限位槽228b,每个第二弹出杆221b靠近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第二弹出杆221b轴线的滑动槽230b,每个滑动槽230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29b,每个第二限位块229b与滑动槽230b靠近第二弹出杆221b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231b,每个第二弹出杆221b中开设有第二导向腔232b,每个第二导向腔232b的上下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轮轴233b,每个第二导向轮轴233b上转动套设有第二导向轮234b,每个第二限位块229b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235b,每个第二连接绳235b延伸进入到第二导向腔232b中,每个第二连接绳235b经过第二导向轮234b导向后延伸进入到压槽223b中,四个第二连接绳235b与压槽223b中的第二固定块224b固定连接,第二压杆225b能够与第二固定块224b抵接;每个第二弹出杆221b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与拉杆248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杆219b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向左的齿轮槽236,每个齿轮槽236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38,每个螺纹杆238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237,每个齿轮槽236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轴第二块329,每个齿轮轴第二块329上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240,第三齿轮240与同侧的第二齿轮237啮合,每个第三齿轮240部分位于翻转腔108中,每个第二弹出杆221b中开设有插入槽241,每个插入槽241与移动槽220b连通,每个螺纹杆238能够延伸进入到同侧的插入槽241中,每个插入槽241中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42,每个螺纹杆238与同侧的螺纹块242螺纹连接,翻转轴111上前后对称固定套设有两个主动齿轮243,每个第三齿轮240与相邻的主动齿轮243啮合。
如图1所示,上货装置200还包括开设在车体101中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三导向腔209,每个第三导向腔209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轮轴210,每个第三导向轮轴2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211,每个第一拉绳212延伸进入到对应的第三导向腔209中,每个第一拉绳212经过第三导向轮211的导向后向右延伸,每个车体101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腔213,第四导向腔213位于第一安装杆219a的下侧,每个第四导向腔213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向轮轴214,每个第四导向轮轴214上转动套设有第四导向轮215,每个第一拉绳212延伸进入到第四导向腔213中,每个第一拉绳212经过第四导向轮215的导向后向上延伸与第一安装杆219a固定连接。通过拉杆248的设置,使得当需要上货时,将车辆倾斜,使得挡货板110与地面平齐,同时拉杆248由于重力作用带动第一安装杆219a翻转,当第一触发板227a与地面接触时,使得第一弹出杆221a和第二弹出杆221b同时向内收缩,使得拉杆248移动到编织袋下侧,之后脚踩踩踏板207.拉伸第一拉绳212,从而将货物抬起,在拉杆248的辅助作用下将货物拉到车上。
结合图1、图5和图6所示,越障装置300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01下侧面的第二铰接块301,第二铰接块301位于支撑腿103与车轴106之间,第二铰接块301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02,第一连杆302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伸缩槽303,伸缩槽303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05,第二连杆305的上侧面与伸缩槽303的上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304,第二连杆305的下端铰接有第三铰接块306,第三铰接块306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抵接板307,车体101的右端开设有开口朝向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方向的第四滑槽308,第四滑槽308的右部下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五滑槽310,第五滑槽310中滑动连接有插入块309,插入块309的下侧面与第五滑槽310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九弹簧311,插入块309的上端左侧面为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斜面,插入块309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312,第三连杆312向下延伸贯穿车体101进入到外界空间,第三连杆3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板313,第四滑槽308中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16,移动块316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六滑槽317,插入块309能够插入第六滑槽317中,移动块316的远离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四连杆315,第四连杆315眼神进入到外界空间中,第四连杆3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314,移动块316的左侧面与第四滑槽308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十弹簧319,移动块3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318,第二拉绳318向左延伸,车体101中开设开口向上的第七滑槽320,第二拉绳318贯穿第七滑槽320向左延伸,第二拉绳318的左端与第一连杆30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拉绳318上固定套设有拉动块321,拉动块321在第七滑槽320中滑动连接,第二拉绳318上滑动连接有抵接块323,抵接块323与拉动块321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322,抵接块323位于拉动块321的左侧,第二拉绳318上滑动套设有第五连杆324,第五连杆324在第七滑槽320中滑动连接,第五连杆324位于抵接块323的左侧,伸缩翻转杆217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八滑槽327,第八滑槽327的左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块329,第五连杆324向上延伸进入到第八滑槽327中,第五连杆3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块328,第一块328的下侧面能够与第二块329的上侧面抵接。通过插入块309、第一块328与第二连杆305的设置,使得当推车越障时,将插入块309从第六滑槽317中拔出,使得抵接板307与地面接触,同时第一块328与第二块329上侧面抵接,使得伸缩翻转杆217固定,避免越障时车辆发生颠簸使得货物掉落,同时第二连杆305支撑着障碍物的右侧面,使得行进轮104更容易从障碍物上越过。
初始状态:伸缩翻转杆217处于水平状态,第二限位块229b插入第二限位槽228b中,第一限位块229a插入第一限位槽228a中,第三弹簧222a与第六弹簧222b处于拉伸状态,插入块309插入第六滑槽317中,第十弹簧319处于拉伸状态,第一块328位于第二块329抵接,第一连杆302与车体101下侧面贴合。
工作原理:需要上货时,将车辆立起,使得挡货板110与底面平齐,此时所述行进轮104与地面接触,将挡货板110插入编织袋与地面接触位置之间,同时拉杆248与第一安装杆219a由于重力作用带动伸缩翻转杆217发生翻转,同时所述伸缩翻转杆217伸长,当第一触发板227a与地面接触的同时,触发杆218带动伸缩杆245上端向右翻转,使得伸缩杆245下端向左翻转,使得抵接杆247向左移动,抵接杆247带动第二触发板227b向左移动,使得第一触发板227a与第二触发板227b同时按动第一固定块224a与第二固定块224b,使得第一固定块224a和第二固定块224b拉动第一连接绳235a与第二连接绳235b,使得第一限位块229a与第二限位块229b从第一限位槽228a和第二限位槽228b中拔出,使得第一弹出杆221a与第二弹出杆221b的限位接触,第一弹出杆221a与第二弹出杆221b在第三弹簧222a与第六弹簧222b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安装杆219a与第二安装杆219b竖直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使得拉杆248移动到编织袋的下侧,完成该动作后,踩踏踩踏板207,踩踏板207带动齿条206向下移动,齿条206带动第一齿轮205转动,第一齿轮205带动转动轴套203转动,转动轴套203带动绕线轮204转动,将第一拉绳212收缩,第一拉绳212带动通过第一安装杆219a带动伸缩翻转杆217翻转,在拉杆248的作用下将货物翻起,使得货物靠在车体101上;当推车需要越障时,向下拉动拉板313,拉板313通过第三连杆312带动插入块309从第六滑槽317中拔出,移动块316在第十弹簧319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同时由于第二连杆305与第一连杆302的重力作用,使得第二拉绳318向左移动,使得抵接板307与障碍物的右侧地面抵接,同时第二拉绳318带动拉动块321向左移动,拉动块321带动抵接块323向左移动,抵接块323带动第五连杆324向左移动,第五连杆324带动第一块328与第二块329上侧面抵接,使得伸缩翻转杆217得以固定,避免货物掉落,之后由于第二连杆305的支撑作用,使得推车更易通过障碍物,越障结束后,向右拉动移动块316,使得插入块309重新插入第六滑槽317中,通过第二拉绳318使得第一连杆302恢复与车体101下侧面贴合的状态,使得越障装置300复位;需要卸货时,重新将车辆立起,同时挡货板110发生翻转,挡货板110带动翻转轴111发生转动,翻转轴111带动主动齿轮243转动,主动齿轮243带动第三齿轮240转动,第三齿轮240带动第二齿轮237转动,第二齿轮237带动螺纹杆238转动,螺纹杆238与342的配合作用,使得第二弹出杆221b向远离第二安装杆219b竖直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弹出杆221b复位,同时第二限位块229b插入第二限位槽228b中,同时第二弹出杆221b通过拉杆248带动第一弹出杆221a复位,同时拉杆248从编织袋上方移开,使得编织袋得以从车体101上翻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即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所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包括车体(101),所述车体(101)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把手,每个所述把手上固定套设有把手(102),所述车体(101)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103),所述车体(101)的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V形的支撑杆(105),每个所述支撑杆(1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的支撑轴套(107),两个所述支撑轴套(107)之间固定连接有车轴(106),所述车轴(106)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进轮(104),所述车轴(106)位于所述支撑腿(103)的左侧,所述车体(101)中开设有左侧可口和上侧开口的翻转腔(108),所述翻转腔(108)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翻转轴(111),所述翻转轴(111)上铰接有挡货板(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1)的左端上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09),所述限位板(109)与所述挡货板(110)抵接,使得所述挡货板(110)的翻转角度限制在0°-110°;所述车轴(106)以及所述车体(101)中设置有辅助上货的上货装置(200),所述上货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中的上货机构,所述上货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轴(106)上的动力机构,所述车体(101)的下侧以及所述车体(101)中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越障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套设在所述车轴(106)上的两个动力块(201),每个所述动力块(201)中开设有动力腔(202),所述车轴(106)上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套(203),每个所述转动轴套(203)位于一个所述动力腔(202)中,每个所述转动轴套(203)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204),每个所述绕线轮(204)上缠绕有第一拉绳(212),每个所述第一拉绳(212)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车体(101)中,每个所述转动轴套(203)上固定套设有单向轴承(251),每个所述单向轴承(251)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205),每个所述动力腔(202)的下侧壁滑动连接有齿条(206),所述齿条(206)分别向左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动力块(201)进入到外界空间中,两个所述齿条(2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207),每个所述齿条(20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08),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8)的一端与所述踩踏板(207)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8)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腔(20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机构包括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101)上侧面的两个第一铰接块(216),每个所述第一铰接块(216)上铰接有伸缩翻转杆(217),每个所述伸缩翻转杆(2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218),两个所述伸缩翻转杆(21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219a),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第一滑槽(220a),每个所述第一滑槽(220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出杆(221a),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与所述第一滑槽(220a)靠近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22a),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槽(223a),所述第二滑槽(223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杆(225a),所述第一压杆(225a)向上延伸进入到外界空间中,所述第一压杆(225a)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板(227a),所述第一触发板(227a)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的上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26a),每个所述第一滑槽(220a)的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轴线方向的第一限位槽(228a),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靠近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轴线的第三滑槽(230a),每个所述第三滑槽(230a)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29a),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29a)与所述第三滑槽(230a)靠近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1a),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中开设有第一导向腔(232a),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腔(232a)的左右侧壁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轮轴(233a),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轮轴(233a)上转动套设有第一导向轮(234a),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29a)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235a),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235a)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向腔(232a)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235a)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234a)导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滑槽(223a)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绳(235a)与所述第二滑槽(223a)中的第一固定块(224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杆(225a)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24a)抵接;每个所述第一弹出杆(221a)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拉杆(248),每个所述拉杆(248)向左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车体(101)左部的触发腔(249),所述触发腔(249)的左侧壁与所述翻转腔(108)连通,所述触发腔(249)的右部上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连通槽(244),所述触发腔(249)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46),所述固定轴(246)上转动套设有伸缩杆(245),所述伸缩杆(245)的上端延伸进入到所述连通槽(244)中,所述伸缩杆(245)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247),所述触发杆(218)能够与所述伸缩杆(245)的上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机构还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触发腔(249)左部的前后开口通孔,所述通孔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杆(219b),所述第二安装杆(219b)中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移动槽(220b),每个所述移动槽(220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出杆(221b),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与所述移动槽(220b)靠近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222b),所述第二安装杆(219b)中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压槽(223b),所述压槽(223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杆(225b),所述第二压杆(225b)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触发腔(249)中,所述第二压杆(225b)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板(227b),所述第二触发板(227b)与所述抵接杆(2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板(227b)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杆(219b)的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26b),每个所述移动槽(220b)的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左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杆(219b)轴线方向的第二限位槽(228b),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靠近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中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轴线的滑动槽(230b),每个所述滑动槽(230b)中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29b),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229b)与所述滑动槽(230b)靠近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轴线的一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231b),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中开设有第二导向腔(232b),每个所述第二导向腔(232b)的上下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轮轴(233b),每个所述第二导向轮轴(233b)上转动套设有第二导向轮(234b),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229b)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235b),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35b)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向腔(232b)中,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35b)经过所述第二导向轮(234b)导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压槽(223b)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35b)与所述压槽(223b)中的第二固定块(224b)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杆(225b)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24b)抵接;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拉杆(24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杆(219b)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向左的齿轮槽(236),每个所述齿轮槽(236)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38),每个所述螺纹杆(238)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237),每个所述齿轮槽(236)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轴第二块(329),每个所述齿轮轴第二块(329)上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240),所述第三齿轮(240)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齿轮(237)啮合,每个所述第三齿轮(240)部分位于所述翻转腔(108)中,每个所述第二弹出杆(221b)中开设有插入槽(241),每个所述插入槽(241)与所述移动槽(220b)连通,每个所述螺纹杆(238)能够延伸进入到同侧的所述插入槽(241)中,每个所述插入槽(241)中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42),每个所述螺纹杆(238)与同侧的所述螺纹块(242)螺纹连接,所述翻转轴(111)上前后对称固定套设有两个主动齿轮(243),每个所述第三齿轮(240)与相邻的所述主动齿轮(24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装置(5)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车体(101)中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三导向腔(209),每个所述第三导向腔(209)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轮轴(210),每个所述第三导向轮轴(2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211),每个所述第一拉绳(212)延伸进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三导向腔(209)中,每个所述第一拉绳(212)经过所述第三导向轮(211)的导向后向右延伸,每个所述车体(101)中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腔(213),所述第四导向腔(21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的下侧,每个所述第四导向腔(213)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向轮轴(214),每个所述第四导向轮轴(214)上转动套设有第四导向轮(215),每个所述第一拉绳(212)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四导向腔(213)中,每个所述第一拉绳(212)经过所述第四导向轮(215)的导向后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安装杆(219a)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障装置(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101)下侧面的第二铰接块(301),所述第二铰接块(301)位于所述支撑腿(103)与所述车轴(106)之间,所述第二铰接块(301)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02),所述第一连杆(302)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伸缩槽(303),所述伸缩槽(303)中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05),所述第二连杆(305)的上侧面与所述伸缩槽(303)的上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304),所述第二连杆(305)的下端铰接有第三铰接块(306),所述第三铰接块(306)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抵接板(307),所述车体(101)的右端开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方向的第四滑槽(308),所述第四滑槽(308)的右部下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五滑槽(310),所述第五滑槽(310)中滑动连接有插入块(309),所述插入块(309)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五滑槽(310)的下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九弹簧(311),所述插入块(309)的上端左侧面为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插入块(309)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312),所述第三连杆(312)向下延伸贯穿所述车体(101)进入到外界空间,所述第三连杆(3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板(313),所述第四滑槽(308)中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16),所述移动块(316)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六滑槽(317),所述插入块(309)能够插入所述第六滑槽(317)中,所述移动块(316)的远离所述车体(101)水平中心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四连杆(315),所述第四连杆(315)眼神进入到外界空间中,所述第四连杆(3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314),所述移动块(316)的左侧面与所述第四滑槽(308)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十弹簧(319),所述移动块(3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318),所述第二拉绳(318)向左延伸,所述车体(101)中开设开口向上的第七滑槽(320),所述第二拉绳(318)贯穿所述第七滑槽(320)向左延伸,所述第二拉绳(31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0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18)上固定套设有拉动块(321),所述拉动块(321)在所述第七滑槽(320)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18)上滑动连接有抵接块(323),所述抵接块(323)与所述拉动块(321)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322),所述抵接块(323)位于所述拉动块(321)的左侧,所述第二拉绳(318)上滑动套设有第五连杆(324),所述第五连杆(324)在所述第七滑槽(320)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324)位于所述抵接块(323)的左侧,所述伸缩翻转杆(217)中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八滑槽(327),所述第八滑槽(327)的左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块(329),所述第五连杆(324)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八滑槽(327)中,所述第五连杆(3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块(328),所述第一块(328)的下侧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块(329)的上侧面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8476.0A CN113002599A (zh) | 2021-02-23 | 2021-02-23 |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8476.0A CN113002599A (zh) | 2021-02-23 | 2021-02-23 |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2599A true CN113002599A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40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98476.0A Withdrawn CN113002599A (zh) | 2021-02-23 | 2021-02-23 |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0259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22438B2 (en) | 2020-12-29 | 2024-10-22 | Dorel Home Furnishings, Inc. | Load transporter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5620A1 (en) * | 2000-03-15 | 2001-11-01 | Wilson Scot Morgan | Scuba tank caddy, having an optional gear drying rack and an optional portable shower, and its method of fabrication |
CN2753640Y (zh) * | 2004-01-23 | 2006-01-25 | 卢佩怡 | 便携式可折叠购物车 |
EP1785334A2 (de) * | 2005-11-14 | 2007-05-16 | Creative B OHG Marco & Roland Bertiller OHG | Hubgerät für eine Karre und eine dazugehörig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
US20130302120A1 (en) * | 2012-05-14 | 2013-11-14 | Jerry Murphy | Hand truck |
CN208559391U (zh) * | 2018-08-07 | 2019-03-01 | 翟玉红 | 一种粮食收集翻斗车 |
CN110636965A (zh) * | 2017-04-10 | 2019-12-31 | 百林有限公司 | 手推车 |
-
2021
- 2021-02-23 CN CN202110198476.0A patent/CN11300259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5620A1 (en) * | 2000-03-15 | 2001-11-01 | Wilson Scot Morgan | Scuba tank caddy, having an optional gear drying rack and an optional portable shower, and its method of fabrication |
CN2753640Y (zh) * | 2004-01-23 | 2006-01-25 | 卢佩怡 | 便携式可折叠购物车 |
EP1785334A2 (de) * | 2005-11-14 | 2007-05-16 | Creative B OHG Marco & Roland Bertiller OHG | Hubgerät für eine Karre und eine dazugehörig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
US20130302120A1 (en) * | 2012-05-14 | 2013-11-14 | Jerry Murphy | Hand truck |
CN110636965A (zh) * | 2017-04-10 | 2019-12-31 | 百林有限公司 | 手推车 |
CN208559391U (zh) * | 2018-08-07 | 2019-03-01 | 翟玉红 | 一种粮食收集翻斗车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22438B2 (en) | 2020-12-29 | 2024-10-22 | Dorel Home Furnishings, Inc. | Load transport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02011106561B4 (de) | Lasten- und/oder Transportroller | |
CN106184548A (zh) | 滑板车结构 | |
CN104875828A (zh) | 纤体箱包电动车 | |
CN106394635A (zh) | 多功能可折叠运载装置 | |
DE102016102267A1 (de) | Fahrradverstausystem | |
CN113002599A (zh) | 一种辅助上货越障推车 | |
CN211143894U (zh) | 一种折叠升降横移式非机动车停车架 | |
CN106005169A (zh) |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动三轮车 | |
CN108482473A (zh) | 童车 | |
DE19534270B4 (de) | Lastenfahrrad mit Vorderradgepäckträger | |
CN203714089U (zh) | 纤体箱包电动车 | |
CN206769482U9 (zh) | 两轮车辆升降助力式双层停车架 | |
CN108583667B (zh) | 一种带避震装置的多功能童车 | |
WO2016041524A1 (zh) | 一种翻座箱式折叠电动车 | |
CN216709545U (zh) | 一种可伸缩的电动自行车 | |
KR102165003B1 (ko) | 장애물 및 충격완화용 핸드카 | |
CN208198544U (zh) | 童车 | |
DE20017171U1 (de) | Koffer mit integriertem Sportgerät (Roller) | |
CN215189763U (zh) | 一种滑板式旅行箱 | |
CN218165954U (zh) | 一种儿童推拉车 | |
CN210310717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
DE102011054270A1 (de) | Laufrad | |
CN222247511U (zh) | 一种带有拉杆箱的低纵梁两轮电动车 | |
CN211663262U (zh) | 一种使用更便捷舒心的手推高尔夫球包车 | |
CN209972684U (zh) | 一种伸缩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