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001741B -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1741B
CN113001741B CN202110349607.0A CN202110349607A CN113001741B CN 113001741 B CN113001741 B CN 113001741B CN 202110349607 A CN202110349607 A CN 202110349607A CN 113001741 B CN113001741 B CN 113001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rea
die
stations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9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1741A (zh
Inventor
陈加添
陈贺
王宏哲
吴海鹏
谢波
梁健新
刘宏
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96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1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5/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Industrial outlines or plant installations
    • B28B15/007Plant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shaping or moul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 B28B7/0032Moulding tables or similar mainly horizontal mould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3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 B28B7/386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3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 B28B7/38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with liquid material, e.g. lubric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固定模台区、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固定模台区内设置有作业车和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工位,作业车在每个第一作业工位上进行至少一个相应作业,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之间移动;流转模台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作业工位,在第一作业工位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流转模台区,并依次经过若干第二作业工位,以形成待成型预制构件;养护区域内包括养护窑,在流转模台区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养护窑内,以使待成型预制构件固化成型为预制构件,最后作业模台转移至第一作业工位。本方案在保证具有较高的整体作业效率的基础上,使工人的工作更加饱和。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其规模化生产,高效作业,环保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产业,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装配式工厂里面,主要有固定模台和流转模台两种生产方式。流转模台由于其高度自动化的流水式作业,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固定模台在柔性化生产,小规模作业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两者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均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目前装配式流转模台生产线普遍存在几个问题点:1、布局一旦决定,需要进一步更改时难度极大,需要重新施工;2、人员臃肿,各个环节均需要人,而人员作业却不饱和;3、无法实现游牧式生产,造成远距离构件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而固定模台同样存在问题点:1、所有模台平摊,占地面积大;2、工序集中,难以实现高自动化;3、批量生产效率低。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在保证具有较高的整体作业效率的基础上,使工人的工作更加饱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
固定模台区,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设置有作业车和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工位,每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至少能够放置一个作业模台,所述作业车在每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进行至少一个相应作业,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之间移动;
流转模台区,所述流转模台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依次排列且连通的第二作业工位,在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流转模台区,并依次经过若干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以在所述作业模台内形成待成型预制构件;
养护区域,所述养护区域内包括养护窑,在所述流转模台区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养护窑内,以使所述待成型预制构件固化成型为预制构件,在所述养护窑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具体地,所述作业模台在所述固定模台区内是无需在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之间转移的,而所述作业模台在所述流转模台区内是需要在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之间依次转移的,通过这种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结合的设计,使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能够兼顾常规的固定模台和流转模台的优点,一方面,利用所述流转模台区的自动化作业,提高整体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所述固定模台区的多工序复合作业,提高整体作业的灵活性,以及提高小批量生产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模台区内通过一个所述作业车与多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配合进行交互式作业,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饱和度,进而充分发挥了工人的价值。
具体地,所述作业车能够在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之间移动,以辅助工人对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的所述作业模台进行吊板、拆模和布模处理。吊板是指将固化成型后的预制构件从所述作业模台中取出;拆模是指将所述作业模台的边模进行拆卸;布模是指根据不同的预制构件的规格,选择对应的边模组装形成新的作业模台。
具体地,所述作业车具有吊板和清扫喷油等功能,其余的拆模和布模需要人工完成。作业时,所述作业车先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进行人工操作吊板,吊出来的预制构件放置于旁边的第一下料运输车中,当堆叠数量达到六块时,第一下料运输车将预制构件转运到成品缓存区,同时从取出一个空载的层叠架并返回下一个吊板工位。其后,第二下料运输车将预制构件转运到下游的堆场中放置。该第一作业工位上的作业模台完成吊板、清扫喷油作业后,所述作业车移动至下一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进行作业,而同时有一工人移动至上一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进行布模作业。
可选的,在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需要完成清扫和喷油工序,且该清扫和喷油工序在布模工序之前进行。
可选的,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互通的人工作业工位,所述人工作业工位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一一对应,且所述人工作业工位位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远离所述流转模台区的一侧。具体地,上述设计能够利用所述第一作业工位隔离所述人工作业工位与所述流转模台区,进而避免工人进入所述流转模台区等自动化作业区域,实现人机分离,充分保证工人的安全。进一步地,如需扩展产能,只需增加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和对应的工人即可。
可选的,所述养护窑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养护窑是堆叠式作业的养护腔室,能够一次对多个层叠的待成型预制构件进行养护。
作为可选方案,还包括中央摆渡车,所述中央摆渡车能够在所述固定模台区与所述流转模台区之间移动,用于将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以及将在所述养护窑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具体地,所述中央摆渡车能够实现所述作业模台在所述固定模台区、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之间的交互,提高整体的交互效率。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摆渡车能够实现自动作业与人工作业分离,提高安全性,相对于目前大部分的生产线存在着自动化设备与人工作业交叉作业的情况,本方案通过所述中央摆渡车形成隔离,将人工作业集中在所述固定模台区,同时通过设置所述作业车,使得自动作业与人工作业彻底分离,大大的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可选的,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码模机,所述码模机能够将所述作业模台堆叠放置于所述养护窑内和将所述养护窑内的所述作业模台取出并放置于所述中央摆渡车上。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沿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养护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的一端,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台区与所述流转模台区之间的中央轨道,所述中央轨道沿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中央摆渡车行走于所述中央轨道上。
具体地,所述固定模台区与所述流转模台区并列设置,能够减少该生产线的面积占比,而且能够缩短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与所述流转模台区的距离,提高所述作业模台的转移效率。
可选的,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废料回收池,所述废料回收池设置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排布方向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车能够将废料送入所述废料回收池。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养护窑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依次转移至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具体地,通过多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配合后端的所述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循环作业,能够提高所述固定模台区的作业效率,进而方便提升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整体作业效率。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
边模分拣机,用于对边模进行区分存储并依据工人的指示提供边模;
边模输送线,连接所述边模分拣机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拆模后的边模和向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提供新的边模。
具体地,上述设计能够辅助工人进行拆模和布模作业,一方面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制作出不同规格的作业模台,进而满足不同的预制构件的生产需求,提高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通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边模分拣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台区的远离所述养护区域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边模分拣机沿所述第一作业工位的排布方向排布。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
边模清洗机,设置于所述边模输送线,用于对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回收的边模进行保养。
具体地,保养包括清洗、喷油、维修等作业,所述边模清洗机能够对刚刚完成使用的边模进行保养,以便后序能够快速提供使用。
作为可选方案,还包括:
成品下料线,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模台区内,所述作业车能够将成型的所述预制构件转移至所述成品下料线,所述成品下料线将所述预制构件送出所述固定模台区;
成品缓存区,位于所述成品下料线的另一端,用于临时放置所述预制构件。
具体地,所述成品缓存区能够保证所述预制构件的连续下料,进而避免下游工序的节拍对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整体效率造成影响。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成品下料线包括:
下料轨道,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模台区内,另一端穿过所述成品缓存区;
第一下料运输车,行走于所述下料轨道,用于将预制构件从所述固定模台区运送至所述成品缓存区;
第二下料运输车,行走于所述下料轨道,用于将预制构件送离所述成品缓存区。
具体地,这种双运输车的设计能够保证所述预制构件能够快速可靠地送出,有效提高生产线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料运输车和所述第二下料运输车分别能够承载层叠架,所述层叠架能够放置多个所述预制构件,所述成品缓存区放置有容置的层叠架。具体地,所述作业车从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将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先后转移至所述第一下料运输车的层叠架上,当所述第一下料运输车上的所述层叠架满载时,所述第一下料运输车移动至所述成品缓存区并将满载的所述层叠架放置于所述成品缓存区,然后从所述成品缓存区获取一个空载的层叠架并返回所述固定模台区。另外,所述第二下料运输车能够适时从所述成品缓存区获取满载的层叠架并输送至下游的堆场。
作为可选方案,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作业工位包括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和拉毛工位。
具体地,每个所述第二作业工位执行布筋、预埋、布料、振捣、静置和拉毛作业中的其中一个,上述连续排布的设计能够提高所述作业模台在各工位之间的流转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所述流转模台区的整体作业效率。
具体地,布筋是指将预制的钢筋笼装入所述作业模台内;预埋是指在浇筑浆料前设置局部凸出所述作业模台以外的连接件;布料是指向所述作业模台浇筑浆料;振捣目的是使浆料充满所述作业模台内的全部空隙。
可选的,所述布筋工位远离所述布料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笼输送线,所述钢筋笼输送线用于将上游制作完成的钢筋笼送至所述布筋工位。
可选的,所述布筋工位与所述预埋工位设置于同一位置,形成第一复合工位。
可选的,所述布料工位与所述振捣工位设置于同一位置,形成第二复合工位。
可选的,所述振捣工位与所述静置工位之间设置有清洗池,用于对所述作业模台外部进行清洗,避免浆料粘附并固化于所述作业模台的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以外。
可选的,所述流转模台区内还设置有入窑等待工位,所述入窑等待工位设置于所述拉毛工位远离所述静置工位的一侧,在所述作业模台从所述静置工位转移至所述入窑等待工位的过程中,所述拉毛工位对所述作业模台内的待成型的预制构件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可选的,所述预埋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预埋件缓存区,用于临时放置待安装的预埋件。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流转模台区内还设置有扩产能工位,用于增设所述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和拉毛工位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扩产能工位能够使所述流转模台区扩容,提高所述流转模台区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与所述扩产能工位上方设置有横移平车,用于在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与所述扩产能工位之间转移所述作业模台。
可选的,所述扩产能工位设置于所述静置工位的一侧,用于增设所述静置工位,以提高静置工序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所述静置工位与所述入窑等待工位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扩产能工位,这两个所述扩产能工位分别用于增设所述静置工位和所述入窑等待工位。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扩产能工位之间设置有拉毛工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通过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结合的设计,使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能够兼顾常规的固定模台和流转模台的优点,一方面,利用所述流转模台区的自动化作业,提高整体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所述固定模台区的多工序复合作业,提高整体作业的灵活性,以及提高小批量生产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模台区内通过一个所述作业车与多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配合进行交互式作业,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饱和度,进而充分发挥了工人的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侧视图。
图1和图2中:
11、第一作业工位;12、作业车;13、边模分拣机;14、边模输送线;15、边模清洗机;
21、第一复合工位;22、第二复合工位;23、清洗池;24、静置工位;25、拉毛工位;26、入窑等待工位;27、预埋件缓存区;28、扩产能工位;29、横移平车;
31、养护窑;
41、人工作业工位;
51、中央摆渡车;52、中央轨道;
61、码模机;
71、废料回收池;
81、成品下料线;811、下料轨道;812、第一下料运输车;813、第二下料运输车;82、成品缓存区;
91、钢筋笼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模台区、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固定模台区内设置有作业车12和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工位11,每个第一作业工位11至少能够放置一个作业模台,作业车12在每个第一作业工位11上进行至少一个相应作业,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之间移动;流转模台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依次排列且连通的第二作业工位,在第一作业工位11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流转模台区,并依次经过若干第二作业工位,以在作业模台内形成待成型预制构件;养护区域内包括养护窑31,在流转模台区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养护窑31内,以使待成型预制构件固化成型为预制构件,在养护窑31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第一作业工位11。
具体地,作业模台在固定模台区内是无需在第一作业工位11之间转移的,而作业模台在流转模台区内是需要在第二作业工位之间依次转移的,通过这种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结合的设计,使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能够兼顾常规的固定模台和流转模台的优点,一方面,利用流转模台区的自动化作业,提高整体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固定模台区的多工序复合作业,提高整体作业的灵活性,以及提高小批量生产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在固定模台区内通过一个作业车12与多个第一作业工位11配合进行交互式作业,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饱和度,进而充分发挥了工人的价值。
具体地,作业车12能够在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之间移动,以辅助工人对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上的作业模台进行吊板、拆模和布模处理。吊板是指将固化成型后的预制构件从作业模台中取出;拆模是指将作业模台的边模进行拆卸;布模是指根据不同的预制构件的规格,选择对应的边模组装形成新的作业模台。
具体地,作业车12具有吊板和清扫喷油等功能,其余的拆模和布模需要人工完成。作业时,作业车12先在其中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人工操作吊板,吊出来的预制构件放置于旁边的第一下料运输车812中,当堆叠数量达到六块时,第一下料运输车812将预制构件转运到成品缓存区82,同时从取出一个空载的层叠架并返回下一个吊板工位。其后,第二下料运输车813将预制构件转运到下游的堆场中放置。该第一作业工位11上的作业模台完成吊板、清扫喷油作业后,作业车12移动至下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作业,而同时有一工人移动至上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布模作业。
可选的,在固定模台区内,还需要完成清扫和喷油工序,且该清扫和喷油工序在布模工序之前进行。
可选的,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互通的人工作业工位41,人工作业工位41与第一作业工位11一一对应,且人工作业工位41位于第一作业工位11远离流转模台区的一侧。具体地,上述设计能够利用第一作业工位11隔离人工作业工位41与流转模台区,进而避免工人进入流转模台区等自动化作业区域,实现人机分离,充分保证工人的安全。进一步地,如需扩展产能,只需增加第一作业工位11和对应的工人即可。
可选的,养护窑31的数量为多个,养护窑31是堆叠式作业的养护腔室,能够一次对多个层叠的待成型预制构件进行养护。
于本实施例中,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中央摆渡车51,中央摆渡车51能够在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之间移动,用于将第一作业工位11上的作业模台转移至第二作业工位,以及将在养护窑31处理后的作业模台转移至第一作业工位11。具体地,中央摆渡车51能够实现作业模台在固定模台区、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之间的交互,提高整体的交互效率。进一步地,中央摆渡车51能够实现自动作业与人工作业分离,提高安全性,相对于目前大部分的生产线存在着自动化设备与人工作业交叉作业的情况,本方案通过中央摆渡车51形成隔离,将人工作业集中在固定模台区,同时通过设置作业车12,使得自动作业与人工作业彻底分离,大大的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可选的,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码模机61,码模机61能够将作业模台堆叠放置于养护窑31内和将养护窑31内的作业模台取出并放置于中央摆渡车51上。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工位11沿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间隔分布,养护区域设置于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的一端,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之间的中央轨道52,中央轨道52沿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延伸,中央摆渡车51行走于中央轨道52上。可选的,第一作业工位11的数量为三个。具体地,固定模台区与流转模台区并列设置,能够减少该生产线的面积占比,而且能够缩短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与流转模台区的距离,提高作业模台的转移效率。
可选的,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废料回收池71,废料回收池71设置于第一作业工位11排布方向的一端。进一步地,作业车12能够将废料送入废料回收池71。
可选的,养护窑31完成处理后的作业模台依次转移至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具体地,通过多个第一作业工位11配合后端的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循环作业,能够提高固定模台区的作业效率,进而方便提升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边模分拣机13和边模输送线14,边模分拣机13用于对边模进行区分存储并依据工人的指示提供边模;边模输送线14连接边模分拣机13与第一作业工位11,用于回收第一作业工位11拆模后的边模和向第一作业工位11提供新的边模。具体地,上述设计能够辅助工人进行拆模和布模作业,一方面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第一作业工位11制作出不同规格的作业模台,进而满足不同的预制构件的生产需求,提高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通用性能。
可选的,边模分拣机13设置于固定模台区的远离养护区域的一侧,进一步地,边模分拣机13沿第一作业工位11的排布方向排布。
进一步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边模清洗机15,边模清洗机15设置于边模输送线14,用于对从第一作业工位11回收的边模进行保养。具体地,边模清洗机15能够对刚刚完成使用的边模进行清洗、喷油、维修,以便后序能够快速提供使用。
于本实施例中,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成品下料线81和成品缓存区82,成品下料线8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模台区内,作业车12能够将成型的预制构件转移至成品下料线81,成品下料线81将预制构件送出固定模台区;成品缓存区82位于成品下料线81的另一端,用于临时放置预制构件。具体地,成品缓存区82能够保证预制构件的连续下料,进而避免下游工序的节拍对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整体效率造成影响。
可选的,成品下料线81包括下料轨道811、第一下料运输车812和第二下料运输车813,下料轨道81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模台区内,另一端穿过成品缓存区82;第一下料运输车812行走于下料轨道811,用于将预制构件从固定模台区运送至成品缓存区82;第二下料运输车813行走于下料轨道811,用于将预制构件送离成品缓存区82。具体地,这种双运输车的设计能够保证预制构件能够快速可靠地送出,有效提高生产线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第一下料运输车812和第二下料运输车813分别能够承载层叠架,层叠架能够放置多个预制构件,成品缓存区82放置有容置的层叠架。具体地,作业车12从不同的第一作业工位11上将多个预制构件先后转移至第一下料运输车812的层叠架上,当第一下料运输车812上的层叠架满载时,第一下料运输车812移动至成品缓存区82并将满载的层叠架放置于成品缓存区82,然后从成品缓存区82获取一个空载的层叠架并返回固定模台区。另外,第二下料运输车813能够适时从成品缓存区82获取满载的层叠架并输送至下游的堆场。
可选的,依次排列的第二作业工位包括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24和拉毛工位25。具体地,每个第二作业工位执行布筋、预埋、布料、振捣、静置和拉毛作业中的其中一个,上述连续排布的设计能够提高作业模台在各工位之间的流转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流转模台区的整体作业效率。具体地,布筋是指将预制的钢筋笼装入作业模台内;预埋是指在浇筑浆料前设置局部凸出作业模台以外的连接件;布料是指向作业模台浇筑浆料;振捣目的是使浆料充满作业模台内的全部空隙。
可选的,布筋工位远离布料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笼输送线91,钢筋笼输送线91用于将上游制作完成的钢筋笼送至布筋工位。
可选的,布筋工位与预埋工位设置于同一位置,形成第一复合工位21,该第一复合工位21位于流转模台区的远离养护区域的一侧;和/或,布料工位与振捣工位设置于同一位置,形成第二复合工位22,该第二复合工位22位于第一复合工位21的靠近养护区域的一侧。
可选的,振捣工位与静置工位24之间设置有清洗池23,用于对作业模台外部进行清洗,避免浆料粘附并固化于作业模台的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以外。
可选的,流转模台区内还设置有入窑等待工位26,入窑等待工位26设置于拉毛工位25远离静置工位24的一侧,在作业模台从静置工位24转移至入窑等待工位26的过程中,拉毛工位25对作业模台内的待成型的预制构件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可选的,预埋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预埋件缓存区27,用于临时放置待安装的预埋件。
于本实施例中,流转模台区内还设置有扩产能工位28,用于增设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24和拉毛工位25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扩产能工位28能够使流转模台区扩容,提高流转模台区的整体作业效率。
于本实施例中,静置工位24与入窑等待工位26的一侧均设置有扩产能工位28,这两个扩产能工位28分别用于增设静置工位24和入窑等待工位26。进一步地,两个扩产能工位28之间设置有拉毛工位25。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扩产能工位28设置于静置工位24的一侧,用于增设静置工位24,以提高静置工序的整体作业效率。
可选的,第二作业工位与扩产能工位28上方设置有横移平车29,用于在第二作业工位与扩产能工位28之间转移作业模台。
该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如下:
核心包括三个区域,分别是固定模台区、流转模台区和养护区域。其中固定模台区为多功能生产作业区域,本区域通过将多个工序集合一起,通过多功能的作业车12与工人的交互作业,可以使工人的作业饱和,因此在产量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工人数量。本区域有若干个第一作业工位11,每个第一作业工位11均能够放置作业模台(可以是空置的作业模台和内置有预制构件的作业模台),每个作业模台通过工人与作业车12的配合作业,均可实现预制构件起吊(吊板),拆模,清扫喷油,布模(装模)等工序作业。以三个第一作业工位11为例,固定模台区内部的作业过程如下: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上放置从养护窑31处理后取出的作业模台(内置有预制构件),多功能的作业车12移动至该第一作业工位11,工人操控作业车12进行吊板,并进行人工拆模,拆完后的边模人工移动到旁边的边模输送线14转移至边模清洗机15中进行清洗,并最终存储到边模分拣机13中,待下一次需要使用时,边模分拣机13自动完成边模种类及数量的拣选,并通过边模输送线14输送至需要边模的第一作业工位11中,接着工人从边模输送线14上取边模并在对应的第一作业工位11上布置边模。此区域的所有作业模台在作业时均为固定的,直到完成所有的施工作业,作业模台才通过中央摆渡车51运送至流转模台区进行后面工序的施工作业。具体地,作业过程中,多功能的作业车12先在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人工操作吊板,吊出的预制构件放置于旁边的第一下料运输车812中,当预制构件的堆叠数量达到6块时,第一下料运输车812将预制构件转运到成品缓存区82中,同时从成品缓存区82中取出一个空载的层叠架并返回下一个需要吊板的工位。第一作业工位11上的作业模台完成吊板、拆模后,进行清扫喷油作业,然后作业车12移动至第二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吊板等作业,而同时有一工人移动至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布模作业。两个第一作业工位11同时作业,当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的布模作业完成后,工人离开并前往第二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下一个作业模台的布模作业,多功能的作业车12离开并前往第三个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吊板等作业,同时中央摆渡车51将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上的已完成前置工序的作业模台转移至流转模台区进行作业。另外,码模机61从养护窑31中把已经养护完成的作业模台从养护窑31中取出一块并放置于中央摆渡车51上,由中央摆渡车51移送至第一个第一作业工位11上。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开展,在产量较低时,固定模台区只需两人即可完成所有作业。
在流转模台区,需要完成布筋、预埋、布料、振捣、静置等工序。在此区域中,所有的作业模台是流转的,即作业模台完成一个工序后会自动流动到下一工位。在布筋工位中,钢筋笼输送线91会将钢筋笼自动布放于模台上,然后进一步放置预埋件。此工序中,钢筋笼是由另一工厂自动完成焊接并通过钢筋笼输送线91输送过来的。此预埋工序完成后,作业模台自动流动至下一工位,在下一工位进行布料和振捣,布料机为轨道式布料机,通过结合视觉判断模具形状和与MES系统对接订单信息,布料机可前后左右移动完成自动精准布料。布料完成后,作业模台底部的振捣平台会对作业模台进行振捣,使资料分布更加均匀。振捣完成后,作业模台流转至静置工位24进行静置,待静置时间足够后,作业模台转移至最后的入窑等待工位26,且在转移过程中通过拉毛机对待成型的预制构件完成拉毛作业,最后,完成拉毛作业的作业模台等待码模机61将其吊入空闲的养护窑31中进行养护。
在养护区域中,主要由码模机61和养护窑31完成养护工作,码模机61将拉毛后的作业模台吊入养护窑31中,当养护窑31中的作业模台堆叠数量达到6层时,码模机61将养护窑31的盖子盖上,养护窑31开始通蒸汽进行预制构件的养护工作。养护完成后,上盖自动打开,码模机61将作业模台依次取出并放置在中央摆渡车51上,由中央摆渡车51移送至固定模台区的空闲的第一作业工位11进行施工作业,依此实现三个区域的循环作业。
可选的,本方案能够拓展至游牧式工厂使用:目前大部分的游牧式工厂普遍采用简单的一个工人对应一个作业模台的模式,此种模式需要较多的人力,此外,由于游牧式工厂是短期生产,搬迁、运输、设备安装等成本占据的产品成本比例较大。本方案采用轨道式的多功能作业车12和可拓展的组合模块,在应用于游牧式工厂时,只需将本产线的固定模台区和养护区域提取出来,即把多功能的作业车12,堆叠式的养护窑31,码垛车提取出来,即可组成游牧式工厂。且由于作业车12和码模机61采用的是地面轨道,因此,游牧式工厂只需相应的铺设两条地轨,其余地面整平,即可满足生产需求,实现简单方便,较传统的游牧式工厂可减少人员的投入和提高整体的布线效率。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模台区,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设置有作业车和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工位,每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至少能够放置一个作业模台,所述作业车在每个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进行至少一个相应作业,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之间移动;
流转模台区,所述流转模台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依次排列且连通的第二作业工位,在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流转模台区,并依次经过若干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以在所述作业模台内形成待成型预制构件;
养护区域,所述养护区域内包括养护窑,在所述流转模台区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养护窑内,以使所述待成型预制构件固化成型为预制构件,在所述养护窑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摆渡车,所述中央摆渡车能够在所述固定模台区与所述流转模台区之间移动,用于将所述第一作业工位上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二作业工位,以及将在所述养护窑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转移至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沿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养护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的一端,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台区与所述流转模台区之间的中央轨道,所述中央轨道沿所述第二作业工位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中央摆渡车行走于所述中央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窑完成处理后的所述作业模台依次转移至不同的所述第一作业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
边模分拣机,用于对边模进行区分存储并依据工人的指示提供边模;
边模输送线,连接所述边模分拣机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拆模后的边模和向所述第一作业工位提供新的边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台区内还设置有:
边模清洗机,设置于所述边模输送线,用于对从所述第一作业工位回收的边模进行保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成品下料线,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模台区内,所述作业车能够将成型的所述预制构件转移至所述成品下料线,所述成品下料线将所述预制构件送出所述固定模台区;
成品缓存区,位于所述成品下料线的另一端,用于临时放置所述预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下料线包括:
下料轨道,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模台区内,另一端穿过所述成品缓存区;
第一下料运输车,行走于所述下料轨道,用于将预制构件从所述固定模台区运送至所述成品缓存区;
第二下料运输车,行走于所述下料轨道,用于将预制构件送离所述成品缓存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作业工位包括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和拉毛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模台区内还设置有扩产能工位,用于增设所述布筋工位、预埋工位、布料工位、振捣工位、静置工位和拉毛工位中的至少一种。
CN202110349607.0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Active CN11300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9607.0A CN11300174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9607.0A CN11300174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1741A CN113001741A (zh) 2021-06-22
CN113001741B true CN113001741B (zh) 2022-06-03

Family

ID=7638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9607.0A Active CN11300174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1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7736B (zh) * 2021-12-28 2023-03-21 常州智砼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叠合板加工生产的输送机构及其加工工艺
CN114131748A (zh) * 2021-12-30 2022-03-04 筑友智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及生产一次和二次浇捣预制构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4656B (en) * 2013-11-15 2014-11-28 Elematic Oy Ab Method and plant for casting concrete products
CN105773827B (zh) * 2016-05-03 2018-01-30 国新德 预制构件立体生产系统
CN109203215A (zh) * 2018-11-09 2019-01-15 长沙英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09440486U (zh) * 2018-11-28 2019-09-27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双皮墙生产线
CN110877405A (zh) * 2019-10-22 2020-03-13 中民筑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10936487A (zh) * 2019-10-22 2020-03-31 中民筑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预制构件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1741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0850B (zh) 一种可生产多品种标准pc构件的智能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3001741B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08058266A (zh) 预制构件综合生产线
CN110053151A (zh)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14131746A (zh) 用于pc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立体流水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9203215A (zh)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11492145U (zh)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
CN202411412U (zh) 有箱双层砂型浇注和冷却输送装置
CN110900815B (zh) 一种多用途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29212A (zh) 一种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墙板工厂自动流水线生产工艺
CN112792974A (zh) 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线
CN107263699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品生产线
CN110936487A (zh) 一种新型的预制构件生产系统
CN116834143A (zh) 一种智能高效化生产水泥基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生产线
CN109203211B (zh) 一种构件兼容生产的流水线
CN104369266A (zh) 一种漏粪板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14353210U (zh) 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
CN210414947U (zh) 一种集约式高产能叠合板生产线
CN216329074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部件高效能生产线
CN216634831U (zh) 一种紧凑型小模台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
CN215790624U (zh) 复合材料组合模具
CN211030564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05060605U (zh) 用于叉车变速箱运输的组合码放架
CN212051137U (zh) 一种连续自动化负压板材生产线
CN219522514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