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显示屏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在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低亮区将会严重损失灰度级数,损害显示屏的显示画质,用户的视觉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并将所述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所述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每档所述亮度区间与每个所述电流系数一一对应;
将每档所述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每级所述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
获取待控制亮度值,并确定所述待控制亮度值所处亮度区间的档位和所处亮度区段的级数;
根据每档所述亮度区间与每个所述电流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电流系数;
根据每级所述亮度区段与每个所述占空比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占空比系数;
根据所述预设电流系数和所述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将所述亮度调节指令输出至所述显示屏,以对所述显示屏进行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实现显示屏亮度调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每档所述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之后,所述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亮度区间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
统计所述亮度区间中亮度区段的级数;
根据所述亮度区间中亮度区段的级数和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得到所述亮度区段对应的占空比系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亮度区间中亮度区段的级数和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得到所述亮度区段对应的占空比系数,具体包括:
将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划分为至少两级占空比区段,其中,所述亮度区间中每级亮度区段与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中每级占空比区段对应设置;
在每个所述占空比区段中,选取所述占空比区段中一占空比数值作为对应的所述亮度区段的占空比系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具体为:
确定待控制的档位数量,按照待控制的档位数量将所述变化量程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所述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具体包括:
设定每档所述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
采用所述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所述每档所述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系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为大于0.9并小于或者等于1。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设置为1。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亮度区间的所述预设亮度值为:所述亮度区间中最大的发光亮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电流系数和所述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电流系数和所述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所述亮度调节指令,所述亮度调节指令包括:指令包头、亮度占空比系数以及显示屏电流系数;
其中,所述显示屏电流系数等于预设电流系数,所述亮度占空比系数等于预设占空比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包括:
区间划分模块,用于获取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并将所述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电流设定模块,用于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所述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每档所述亮度区间与每个所述电流系数一一对应;
区段划分模块,用于将每档所述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每级所述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
档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控制亮度值,并确定所述待控制亮度值所处亮度区间的档位和所处亮度区段的级数;
电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档所述亮度区间与每个所述电流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电流系数;
占空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级所述亮度区段与每个所述占空比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占空比系数;
PWM调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电流系数和所述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将所述亮度调节指令输出至所述显示屏,以对所述显示屏进行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实现显示屏亮度调节。
上述的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通过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为不同档的亮度区间,然后用测光仪表设备提前设定每档的亮度区间对应的电流系数,此电流系数值要使每档呈现的色调及色温相一致(如:白平色温250偏差范围内),并且针对于每档亮度区间中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为多级亮度区段,那么根据亮度区段对于亮度区间中的发光亮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在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按照上述多档的亮度区间和每档亮度区间中的多级亮度区段,根据待控制亮度值可精确地确定预设占空比系数和预设电流系数,以实现对于显示屏的灵活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提前划分为不同档的亮度区间,那么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并转换为对于不同档的亮度区间进行调节,通过改设相应电流系数和占空比系数,,防止占空比系数处于过小状态,减少了显示屏在低亮度时的灰度色调偏损现象,提高了显示屏的图像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色温是指:将绝对黑体加热至某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待测量光源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为该待测量光源的色温;色调是指:显示屏一幅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灰度级数是指:显示屏中显示像素点的亮暗差别,当显示屏的灰度级数越多时,则显示屏的图像层次越清晰、逼真,显示屏的视频显示质量更佳;因此当显示屏的灰度级数出现损失的时,显示屏的画面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占空比系数(1-0.0000x):控制LED通电时长的占比,1=100%,0.1=10%,同电流系数,占空比系数0.5是占空比系数0.1亮度的近5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涉及的数值范围H1~H2,其中H1、H2均为实数,那么“H1~H2”代表:大于H1并且小于或者等于H2,比如“025~0.5”就代表大于0.25并且小于或者等于0.5。
为了更好的论证本实施例,下面将对于显示屏的视频扫描原理进行简要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视频扫描原理论证部分仅仅用于解释本实施例的内容,并非意味着这些文字内容属于现有技术;其中显示屏的视频扫描原理如下所示:
例如设定显示屏的图像的色彩深度为24bit色,单色深度单色不小于14bit色,8分扫,扫描频率为2000HZ,在对于显示屏的像素进行扫描的过程中,伽马为2.0;发光亮度的变化范围为:1%-100%,其中当发光亮度为100%时,则说明显示屏的亮度为预设最高亮度的100%;通过改变显示屏的输入电流占空比,以调节显示屏的发光亮度;比如当显示屏的电流占空比系数为0.1~1时,则显示屏将发出不同亮度和色彩的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定亮度调节指令改变显示屏输入电流的占空比,其中亮度调节指令的组成为:指令包头、占空比系数、电流系数、指令结尾,因此通过亮度调节指令能够实时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以使得显示屏能够呈现不同的发光亮度示例性的,在256灰度图像中,在不同的占空比次数下,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在每次扫描过程中,显示屏的像素开通电时间。
表1显示屏中的像素开通电时间
由表1数据可见,当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为预设最高亮度的25%,占空比系数为0.25,第32级图像值以下就大量出现同通电时间的不同级图像值,损失灰度级数,占空比系数越低越严重,严重损害显示画质;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能够降低显示屏的灰度级数偏损;请参阅图1,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具体包括:
S101:获取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并将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其中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波动,示例性,采用100%代表: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为预设最高亮度的100%,采用1%代表: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为预设最高亮度的1%,亮度变化量程设取100级,即:1%.2%.3%...100%,那么此时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为:大于或者等于1%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因此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在变化量程内1%-100%实现变化量程100级调节和变化,以满足用户的实际视觉需求;本实施例将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为多档亮度区间,在每一档亮度区间集合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连续变化值,进而通过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划分为若干档后,以便于不同发光亮度的显示屏进行区分、自适应调节。
S102: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每档亮度区间与每个电流系数一一对应。
具体的,测光仪仪表设备具有图像存储、光源检测、测试等功能;用测光仪表设备,取白平衡画面,占空比系数为1,RGB电流系数试取微调出最大值满足目标色温,测取最高亮度值,比如,1档最高亮度值为1000坎德拉;此组电流系数即是最高档亮度区间的预设电流系数.占空比系数为1,降低微调电流系数,测取亮度值约为最高亮度值一半,比如,2档最高亮度值为480坎德拉;第3档、第4档电流系数取法类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测光仪表可高效地审定每档亮度区间对应的电流系数,加快了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调节速率。
S103:将每档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每级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
其中,每档亮度区间包含连续变化的发光强度,具体的,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中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将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并且每一级亮度区段具有对应的占空比系数,如上文所述,假设1档最高亮度值为1000坎德拉,2档最高亮度值为480坎德拉,即1档亮度区间分共52级亮度区段.每级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0.49....0.98、0.99、1一一对应于49%...98%、99%、100%.共52级亮度区段;2档亮度区间分共48级亮度区段.取第2档亮度区间的预设电流系数,每级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算数取得0.01/0.480...0.46/0.48、.47/0.48..对应1%...46%、47%、48%共48级亮度量程,依次类推,那么亮度区间会包含特定变化范围的发光亮度,在每一个发光亮度中,可对于显示屏进行更加精确的占空比系数调节,以提高了显示屏的亮度调节质量。
S104:获取待控制亮度值,并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的亮度区间的档位和所处的亮度区段的级数。
可选的,待控制亮度值为用户需要调节的亮度,示例性的,根据用户输出的控制信息获取待控制亮度值;然后根据S101中所确定变化量程的档位,将待控制亮度值归属为特定档位的亮度区间,并且将待控制亮度值归属于对应的亮度区间中特定的亮度区段;比如待控制亮度值为95%,则待控制亮度值位于50%~100%的亮度区间内,在该亮度区间存在50级亮度区段为:99%~100%、98%~99%…;进而通过对于待控制亮度值寻找特定档的亮度区间,以实现对于显示屏亮度的高效调节。
S105: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与每个电流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电流系数。
其中每档亮度区间具有对应的电流系数,那么按照先前确定的亮度区间与电流系数之间的匹配规则,那么可得到待控制亮度值所处的亮度区间对应的电流系数,即预设电流系数,那么通过待控制亮度值可得到迅速地找寻出特定的电流系数,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可对于显示屏的输入电流进行灵活的调节。
S106:根据每级亮度区段与每个占空比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占空比系数。
其中在每一个亮度区间中,亮度区间包括至少两个连续的亮度区段,其中每一个亮度区段对应设置一占空比系数,那么根据占空比系数能够对于这一个亮度区段中的所有发光亮度统一进行占空比设置,以改变显示屏的输入电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的亮度区间,以得到预设电流系数;然后再确定待控制亮度值在对应的亮度区间中所处的亮度区段,以得到预设占空比系数,系数设定过程简便、灵活。
S107: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将亮度调节指令输出至显示屏,以对显示屏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光,以实现显示屏亮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PWM调光具体包括,通过改变显示屏输入电流的占空比,改变显示屏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之间的比值,进而使得显示屏的输入电流生改变,以达到调光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可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这两者的幅值设定亮度调节指令,以实现显示屏亮度的灵活调节功能,显示屏能够在特定的脉冲宽度的电能驱动下发出光源,满足了用户的实际视觉观赏需求。
在图1示出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的具体流程中,预先对于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波动范围进行区间划分,得到多档亮度区间,然后再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中的发光亮度变化情况,以得到每档亮度区间中多级亮度区段;那么在对于显示屏进行亮度调节的过程中,首先获取用户需要的待控制亮度值,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亮度区间的档位和所处亮度区间的级数,进而确定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完成对于显示屏的PWM调光;因此本实施例提前设定了预设占空比系数和预设电流系数,那么无论用户调节的亮度发生何种变化,均可在区间中查找得到对应的PWM调光参数,从而减少了显示屏的灰度级数减损现象,尤其在对于显示屏的低亮度环境下,可明显地抑制灰度和色调减损现象,解决了传统技术在对于显示屏的画面图像进行调节过程中,造成显示屏的画面质量损伤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相比于图1中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在图2中,在将每档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之后,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S204:获取亮度区间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
示例性的,占空比变化范围为:0.51~1,那么本实施例通过每档亮度区间中的发光亮度设定一个占空比变化范围,那么针对于同一个亮度区间内所有的所有发光亮度,都可采用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中每个占空比实现PWM调光;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与每个占空比变化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更加简便、精确地获取显示屏PWM调光过程中的参数。
S205:统计亮度区间中亮度区段的级数。
由于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中发光亮度的波动范围,将亮度区间划分为多级亮度区段,比如亮度区间为50%~100%,则将亮度区间中发光亮度的变化范围均分为50级亮度区段,那么这50级亮度区段依次为:99%~100%、98%~99%、…;因此通过亮度区间包含的所有亮度区段,实现了对于亮度区间内每一种类型的发光亮度进行自适应、精确亮度调节。
S206:根据亮度区间中亮度区段的级数和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得到亮度区段对应的占空比系数。
由于每一个亮度区间包含多个依次排列的亮度区段,并且每档亮度区间对应设置有特定的占空比变化范围,每一个亮度区段内的发光亮度需要设置特定的占空比,以提高显示屏在亮度区段的调光灵活性和调光实时性;因此根据每级亮度区段,可在占空比变化范围内对应设置一个占空比系数;比如依次设定的亮度区间的总级数及每级亮度区段中的最大亮度值,进而精确地得到每级亮度区段对应的占空比系数;那么该亮度区间的占空比系数可在一个发光亮度的范围内对于显示屏设置特定的占空比,抑制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出现灰度色调偏损程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在图2示出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S206的具体实现流程,请参阅图3,S206具体包括:
S2061:将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划分为至少两级占空比区段,其中,亮度区间中每级亮度区段与对应的占空比变化范围中每级占空比区段对应设置。
示例性的,占空比变化范围为1~0.50,那么将该占空比变化范围划分为50级占空比区段,其中,这50级占空比区段依次为:0.99~1、0.98~0.99、…,那么每级占空比区段具有对应的占空比系数,根据特定的占空比系数能够对于一种类型的光源进行PWM调制;因此将每级亮度区段与每级占空比区段存在对应关系,进而在每一个亮度区间中,通过占空比区段能够对于对应的亮度区段进行调制过程中的占空比设置。
S2062:在每个占空比区段中,选取占空比区段中一占空比数值作为对应的亮度区段的占空比系数。
示例性的,在每个占空比区段中,选取占空比区段中的最大占空比数值作为对应的亮度区段的占空比系数,比如占空比区段为:0.99~1,那么该占空比哦区段的最大占空比数值为1,与占空比区段对应的亮度区段的占空比系数为1;因此在每级占空比区段中选取一占空比数值,以完成对于一种类别的发光亮度的占空比设置功能,那么在该亮度区段内,基于占空比系数对于显示屏进行一致性调光,提高了显示屏在进行调光过程中的灰度级数。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预先为每档亮度区间设置一占空比变化范围,然后亮度区间中每级亮度区段与占空比变化范围中每级占空比区段存在对应关系,并且得到每级占空比区段对应的占空比系数;因此在对于显示屏进行PWM调光的过程中,则分别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的亮度区间和待控制亮度值在对应的亮度区间中所处的亮度区段,以得到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完成PWM调光过程中参数设置,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进行高效调节,并且减少了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低亮度的灰度色调偏损;显示屏的亮度变化能够完全用户的视觉观赏需求。
示例性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在PWM调光过程中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这两者的生成过程,结合附图1至附图3,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PWM调光过程中的参数设定原理;具体如下:
图4示出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变化范围的示意,其中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为:100%~1%,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为4档亮度区间,这4档亮度区间分别为:亮度区间A、亮度区间B、亮度区间C、亮度区间D,其中每档亮度区间分别代表不同的发光亮度集合,并且每一个亮度区间分别对应特定的电流系数和特定的占空比变化范围,进而对于每一类发光亮度进行自适应、精确调光。
进一步地,若待控制亮度值处于亮度区间A的范围,则可直接将电流系数A作为PWM调光中的参数;其中图5示出了亮度区间A中多级亮度区段的分布情况,请结合参阅图5,亮度区间A划分为50级亮度区段,这50级亮度区段分别为:亮度区段01、亮度区段02、…、亮度区段49、亮度区段50;占空比变化范围A与亮度区间A之间对应,由于亮度区间A包括50级亮度区段,那么如图5所示,对于占空比变化范围A划分为50级占空比区段,其中这50级占空比区段依次为:0.99~1、0.98~0.99、…,并且每一级占空比区段与每一级亮度区段对应,每个占空比区段设置有对应的占空比系数,比如占空比区段0.99~1对应的占空比系数为1,占空比区段0.98~0.99对应的占空比系数为0.99,依次类推;那么通过获取待控制亮度值,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的亮度区间和对应的亮度区间中的亮度区段,以分别获取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完成脉冲宽度调制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对于显示屏进行灵活的调节;即使显示屏在亮度变化较为急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显示屏的亮度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了对于显示屏的画质造成损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1示出的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S101中,将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2档亮度区间,具体为:
确定待控制的档位数量,按照待控制的档位数量将变化量程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示例性的,根据用户对于显示屏的画质需求预先确定待控制的档位数量,然后对于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进行分档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若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的档位数量越多,则对于不同发光亮度进行PWM调光,显示屏在调光过程中的灰度级数损失程度也会更低;比如本实施例按照待控制的档位数量对于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进行均匀划分,那么每档亮度区间中发光亮度变化范围均相同,因此在不同的发光亮度调制需求下,在每档亮度区间对于显示屏进行更加均匀的调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图1中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S102的具体实现流程,其中在S102中,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具体包括:
S1021:设定每档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白平衡色温为显示屏在白平衡调节过程中的色温;示例性的,白平衡色温为:大于或者等于5000开尔文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0开尔文;由于每当的亮度区间分别包含不同变化范围的发光亮度,则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均代表亮度区间内亮度调节的理论参数,结合这些理论参数能够得到最佳的电流系数,以对于显示屏进行一致性调光。
S1022: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系数。
示例性的,对于某一个亮度区间的发光亮度,在占空比参数、白平衡色温及预设亮度值,分别调节显示屏的输入电流幅值,当显示屏光源的灰度级数和图像显示质量最佳时,将显示屏对应的输入电流幅值作为电流系数,进而该电流系数作为亮度区间的PWM调光过程中的参数参考量,实现对于显示屏的灵活亮度调节,基于该电流系数能够对于显示屏达到最佳的调光效果,尤其在显示屏的低亮度条件下,减少了显示屏的灰度级数损失。
示例性的,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为大于0.9并小于或者等于1。
优选的,亮度区间的占空比参数设置为1。
在对于显示屏的每档亮度区间的进行电流系数设定过程中,则在显示屏的输入电流的占空比为1的条件下,对于显示屏的输入电流幅值进行自适应调节,采用测光仪表设备对于显示屏的画面进行检测,在显示屏的画面质量处于最佳时,此时显示屏的输入电流幅值作电流系数;那么对于每档亮度区间中的发光亮度,根据对应的电流系数对于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具有最佳的调节效率。
示例性的,亮度区间的预设亮度值为:亮度区间中最大的发光亮度。
比如显示屏的一个亮度区间为25%~50%,则该亮度区间中最大的发光亮度为:50%,即预设最高亮度的50%;那么在每一个亮度区间内,那么在亮度区间中最大的发光亮度下,对于显示屏的输入电流进行幅值调节,以使得显示屏的图像灰度级数处于最佳时,将显示屏的输入电流的幅值作为亮度区间对应的电流系数,进而在每档亮度区间内,基于电流系数能够对于发光亮度集合进行PWM调节,进而降低了对于亮度区间中对于发光亮度的灰度和色调的偏损程度;因此显示屏具有更佳的PWM调光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1示出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S107中,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亮度调节指令包括:指令包头、亮度占空比系数以及显示屏电流系数。
其中,显示屏电流系数等于预设电流系数,亮度占空比系数等于预设占空比系数。
其中,通过亮度调节指令具有显示屏的发光亮度驱动功能,并且亮度调节指令包含各种亮度调节信息,进而亮度调节指令融合了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这两类信息;当亮度调节指令输出至显示屏时,通过对于亮度调节指令进行解析分别得到指令包头、亮度占空比系数以及显示屏电流系数;其中指令包头用于驱动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调节功能,以使得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能够实现高效调节;并且通过亮度调节指令能够改变显示屏的发光亮度,以使得显示屏能够按照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调节显示屏输入电流的幅值和占空比,以完成显示屏的PWM调光功能,并且保障了显示屏的图像显示质量,避免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调节过程中的灰度和色调偏损程度。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灰度色调低偏损的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70的结构示意,请参阅图7,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70包括:区间划分模块701、电流设定模块702、区段划分模块703、档位确定模块704、电流获取模块705、占空比获取模块706以及PWM调光模块707。
其中,区间划分模块701用于获取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并将变化量程划分为至少两档亮度区间。
电流设定模块702用于采用测光仪表设备根据每档亮度区间设定电流系数,每档亮度区间与每个电流系数一一对应。
区段划分模块703用于将每档亮度区间划分为至少两级亮度区段,每级亮度区段分别对应一占空比系数。
档位确定模块704用于获取待控制亮度值,并确定待控制亮度值所处亮度区间的档位和所处亮度区段的级数。
电流获取模块705用于根据每档亮度区间与每个电流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电流系数。
占空比获取模块706用于根据每级亮度区段与每个占空比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预设占空比系数。
PWM调光模块707用于根据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生成亮度调节指令,将亮度调节指令输出至显示屏,以对显示屏进行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实现显示屏亮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70的各个电路模块与图1中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相对应,因此关于图7中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70的各个电路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1的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在图7示出显示屏亮度调节系统70的结构示意中,根据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变化规律,预先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的变化量程划分为若干个亮度区间,并且对于每一个亮度区间划分为若干级亮度区段,其中每档亮度区间对应设置一电流系数,每级亮度区段对应设置占空比系数,那么在对于显示屏进行连续亮度调节的过程中,根据待控制亮度值匹配特定的亮度区间和在对应的亮度区间中匹配特定的亮度区段,以完成对于显示屏的PWM调光过程中的参数设定,通过亮度调节指令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自适应调节;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对于显示屏的发光强度预先划分为不同的区间,以实现了对于各个区间内的发光强度进行自适应PWM调节,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显示屏在低亮度时色调偏损,也能够降低显示屏的灰度损失、色调的偏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在对于显示屏进行调光时将会严重损失图像的灰度级数,用户的视觉体验不佳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对于显示屏在进行发光亮度调节的过程,通过预先将显示屏的发光亮度划分为多档亮度区间,然后对于位于不同档的发光亮度分别设定电流系数和占空比系数;那么在对于显示屏进行亮度调节的过程中,得到对应的预设电流系数和预设占空比系数,那么根据亮度调节指令对于显示屏进行自适应PWM调光,进而减少了显示屏的灰度级数损失;显示屏的亮度在进行PWM调节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满足了用户的实际视觉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更佳的视觉体验,实用价值较高;克服了传统技术中显示屏在进行亮度调节过程中出现色调偏移,尤其在低亮度环境下出现灰度损失的不足之处。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