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5808B - 一种螺丝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丝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75808B CN112975808B CN202110327399.4A CN202110327399A CN112975808B CN 112975808 B CN112975808 B CN 112975808B CN 202110327399 A CN202110327399 A CN 202110327399A CN 112975808 B CN112975808 B CN 1129758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rotating shaft
- toggle
- handle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5/00—Screw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丝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螺丝刀,该螺丝刀包括壳体、转动轴、拨动组件、传动组件、换向组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其中,壳体的一侧面设有通孔,转动轴穿过通孔,且转动设于壳体;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螺丝刀头,转动轴具有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拨动组件能拨动转动轴;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传动组件与拨动组件连接,第一把手能使拨动组件拨动转动轴在第一状态下转动;第二把手能使拨动组件拨动转动轴在第一状态下转动;换向组件用于将转动轴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相比传统的手动螺丝刀效率高,且不使用电源,能满足长期在野外工作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丝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丝刀。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螺丝刀的身影,螺丝刀的类型也千奇百怪,类型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手动螺丝刀和电动螺丝刀。
手动螺丝刀是最基础的螺丝刀类型,手动螺丝刀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操作效率低;电动螺丝刀虽然省力、效率高,但是对电源较为依赖,一旦没电就无法使用,因此,电动螺丝刀不适合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螺丝刀效率低,电动螺丝刀不适合长时间外出工作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丝刀,该螺丝刀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有通孔,
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且转动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螺丝刀头,所述转动轴具有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
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第一拨动件和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均具有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第三状态和与所述转动轴分离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一拨动件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能拨动所述转动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拨动件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能拨动所述转动轴反向转动;
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铰接于所述壳体且交叉设置;
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拨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把手能使所述第一拨动件拨动所述转动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把手能使第二拨动件拨动所述转动轴反向转动;
换向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动轴在正向转动的所述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分别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且均能在滑动过程中拨动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安装座能带动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安装座能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接触或分离。
可选地,所述螺丝刀还包括第一单向轮和第二单向轮,所述第一单向轮和所述第二单向轮间隔设于所述转动轴且分别能带动所述转动轴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均为齿条,且分别能拨动所述第一单向轮和所述第二单向轮。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均滑动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按钮能与所述第一传动件抵接,所述第二按钮能与所述第二传动件抵接,所述第一按钮用于解锁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按钮用于解锁所述第二传动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通孔的一侧面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有第一截止槽,所述第二通道设有第二截止槽,所述第一按钮能将所述第一传动件从所述第一截止槽推出,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按钮能将所述第二传动件从所述第二截止槽推出,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将所述第二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使所述第一传动件进入所述第一截止槽,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将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分离;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使所述第二传动件进入所述第二截止槽,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将所述第二拨动件与所述转动轴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使得的所述第一把手手持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把手手持的一端相互分离。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穿设于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穿设于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螺丝刀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丝刀,该螺丝刀通过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传动组件的作用,将作用力传递至转动轴,使得转动轴能够实现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其中,换向组件能对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进行切换,相比传统的手动螺丝刀效率高,且不使用电源,能满足长期在野外工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丝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丝刀的侧(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丝刀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丝刀的内部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通孔;12、第一通道;13、第二通道;14、第一截止槽;15、第二截止槽;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
2、转动轴;21、连接槽;22、螺丝刀头;
31、第一把手;311、第一通槽;32、第二把手;321、第二通槽;33、第三弹性件;
41、第一安装座;411、第一滑块;
42、第二安装座;421、第二滑块;
43、第一拨动件;431、第一凸起;
44、第二拨动件;441、第二凸起;
51、第一单向轮;52、第二单向轮;
61、第一传动件;62、第二传动件;
71、第一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
81、第一按钮;82、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丝刀,该螺丝刀包括壳体1、转动轴2、拨动组件、传动组件、换向组件、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其中,壳体1的一侧面设有通孔11,转动轴2穿过通孔11,且转动设于壳体1;转动轴2的一端设有螺丝刀头22,转动轴2具有绕第一方向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拨动组件具有与转动轴2连接的第三状态和与转动轴2分离的第四状态,拨动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时能拨动转动轴2;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均铰接于壳体1且交叉设置,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的结构类似钳子。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通过传动组件与拨动组件连接,第一把手31能使拨动组件拨动转动轴2在第一状态下转动;第二把手32能使拨动组件拨动转动轴2在第二状态下转动;换向组件用于将转动轴2在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第一把手31、第二把手32和传动组件的作用,将作用力传递至转动轴2,使得转动轴2能够实现绕第一方向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其中,换向组件能对转动轴2的转动方向进行切换,相比传统的手动螺丝刀效率高,且不使用电源,能满足长期在野外工作的需求。
关于拨动组件,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拨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2、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均滑动设于壳体1,且能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分别滑动设于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且均能沿第三方向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拨动转动轴2,第一安装座41能带动第一拨动件43与转动轴2接触或分离;第二安装座42能带动第二拨动件44与转动轴2接触或分离;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连接。其中,第一把手31作用下,第一拨动件43与转动轴2接触时能拨动转动轴2正转,第二把手32作用下,第二拨动件44与转动轴2接触时能拨动转动轴2反转。该设置使得第一拨动件43拨动转动轴2正转和第二拨动件44拨动转动轴2反转二者之间相互独立。
具体地,第一安装座41设有第一滑块411和第一滑轨,第一滑块411与壳体1的第一滑槽16滑动配合,第一拨动件4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起431,第一凸起431能在第一滑轨内沿第三方向滑动;第二安装座42设有第二滑块421和第二滑轨,第二滑块421与壳体1的第二滑槽17滑动配合,第二拨动件44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起441,第二凸起441能在第二滑轨内沿第三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螺丝刀还包括第一单向轮51和第二单向轮52,第一单向轮51和第二单向轮52间隔设于转动轴2且分别能带动转动轴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均为齿条,且分别能拨动第一单向轮51和第二单向轮52。该设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于一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均转动连接于壳体1,第一把手3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件61的另一端与第一拨动件43连接;第二把手32的一端与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件62的另一端与第二拨动件44连接。具体的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均为杆状,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分别设有第一通槽311和第二通槽321,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槽311,且能在第一通槽311内滑动;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穿设于第二通槽321,且能在第二通槽321内滑动。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分别设有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传动件61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三通槽,且能在第三通槽内滑动;第二传动件62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三通槽,且能在第三通槽内滑动。
可选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按钮81和第二按钮82,第一按钮81和第二按钮82均滑动设于壳体1,且均能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一按钮81能与第一传动件61抵接,第二按钮82能与第二传动件62抵接,第一按钮81用于解锁第一传动件61;第二按钮82用于解锁第二传动件62。具体地,壳体1设有通孔1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分别穿过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第一通道12设有第一截止槽14,第一截止槽14和第一通道12连通且垂直,第二通道13设有第二截止槽15,第二通道13和第二截止槽15连通且垂直。第一按钮81能将第一传动件61从第一截止槽14推出,并通过第一传动件61将第一拨动件43与转动轴2连接啮合;第二按钮82能将第二传动件62从第二截止槽15推出,并通过第二传动件62将第二拨动件44与转动轴2连接啮合。该设置换向简单,操作方便。
壳体1与第一传动件6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71,第一弹性件71能使第一传动件61进入第一截止槽14,并通过第一传动件61能将第一拨动件43与转动轴2分离;壳体1与第二传动件6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72能使第二传动件62进入第二截止槽15,并通过第二传动件62能将第二拨动件44与转动轴2分离。该设置能够实现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的自动锁止状态。
可选地,转动轴2穿设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穿设于通孔11。该设置使得转动轴2转动更加灵敏,摩擦力小,使用省力。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的铰接点与轴承同轴,即铰接轴中间设有孔,铰接轴将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铰接后套设于轴承的外圈。该设置使得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转动时能与转动轴2同轴,更容易发力,以将螺丝拧入螺孔。
作为优选,转动轴2的一端设有连接槽21,螺丝刀头22的一端插接于连接槽21。其中,螺丝刀头22的另一端为十字形或者一字形。该设置使得转动轴2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螺丝刀头22。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实用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以图3所示视图为参照,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
关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具体地,在初始状态,在第三弹性件333作用下,铰接于壳体1的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之间的夹角在最大,由于第一弹性件71和第二弹性件72的作用,与第一把手31的第一通槽311连接的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位于第一截止槽14,与第二把手32的第二通槽321连接的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位于第二截止槽15(参见图4);第一拨动件43与第一单向轮51分离;第二拨动件44与第二单向轮52分离(参见图3)。
当需要转动轴2正向转动时,按下第一按钮81,第一按钮81将第一传动件61从第一截止槽14内推出并进入第一通道12,此时由于第一安装座41在第一传动件61和第一拨动件43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单向轮51的方向滑动,第一拨动件43与第一单向轮51接触。在握持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时,第二把手32不动,第一把手31带动第一传动件61在第一通道12内滑动,由于第一传动件61转动连接于壳体1,第一传动件61与第一把手31连接的一端向下运动时,第一传动件61与第一拨动件43连接的一端向上运动,第一拨动件43在第一安装座41的第一滑轨内向上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拨动第一单向轮51正向转动,第一单向轮51带动转动轴2正向转动,放松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在第三弹性件33作用下,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的一端开始分离,此过程第一单向轮51的外周反向转动,但不带动转动轴2转动,在第一传动件61未到达第一截止槽14时,再次握持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实现转动轴2的第二次正向转动。
与转动轴2的正向转动过程类似地,当需要转动轴2反向转动时,完全放开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此时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恢复初始状态,与第一把手31的第一通槽311连接的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位于第一截止槽14,与第二把手32的第二通槽331连接的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位于第二截止槽15。按下第二按钮82,第二传动件62从第二截止槽15滑入第二通道13,第二拨动件44和第二单向轮52接触,握持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过程中,第一把手31不动,第二把手32带动第二传动件62摆动,第二传动件62带动第二拨动件44在第二安装座42的第二滑轨运动,以带动转动轴2反向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丝刀,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33,第三弹性件33使得的第一把手31手持的一端和第二把手32手持的一端相互分离。第三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该设置使得使用者松开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时,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的前端始终处于分离状态,且在第一弹性件71和第二弹性件72作用下使得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分别处于第一截止槽14和第二截止槽15。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设有通孔(11),
转动轴(2),穿过所述通孔(11),且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设有螺丝刀头(22),所述转动轴(2)具有正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
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第一拨动件(43)和第二拨动件(44),所述第一拨动件(43)和所述第二拨动件(44)均具有与所述转动轴(2)连接的第三状态和与所述转动轴(2)分离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一拨动件(43)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能拨动所述转动轴(2)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拨动件(44)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能拨动所述转动轴(2)反向转动;
第一把手(31)和第二把手(32),均铰接于所述壳体(1)且交叉设置;
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把手(31)和所述第二把手(32)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拨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把手(31)能使所述第一拨动件(43)拨动所述转动轴(2)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把手(32)能使第二拨动件(44)拨动所述转动轴(2)反向转动;
换向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动轴(2)在正向转动的所述第一状态和反向转动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所述第一拨动件(43)和所述第二拨动件(44)分别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42),且均能在滑动过程中拨动所述转动轴(2),所述第一安装座(41)能带动所述第一拨动件(43)与所述转动轴(2)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安装座(42)能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44)与所述转动轴(2)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刀还包括第一单向轮(51)和第二单向轮(52),所述第一单向轮(51)和所述第二单向轮(52)间隔设于所述转动轴(2)且分别能带动所述转动轴(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拨动件(43)和所述第二拨动件(44)均为齿条,且分别能拨动所述第一单向轮(51)和所述第二单向轮(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所述第一传动件(6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62)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第一把手(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动件(43)连接;所述第二把手(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动件(4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按钮(81)和第二按钮(82),所述第一按钮(81)和所述第二按钮(82)均滑动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第一按钮(81)能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1)抵接,所述第二按钮(82)能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2)抵接,所述第一按钮(81)用于解锁所述第一传动件(61);所述第二按钮(82)用于解锁所述第二传动件(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通孔(1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所述第一传动件(6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62)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道(12)和所述第二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2)设有第一截止槽(14),所述第二通道(13)设有第二截止槽(15),所述第一按钮(81)能将所述第一传动件(61)从所述第一截止槽(14)推出,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61)将所述第一拨动件(43)与所述转动轴(2)连接;所述第二按钮(82)能将所述第二传动件(62)从所述第二截止槽(15)推出,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62)将所述第二拨动件(44)与所述转动轴(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71),所述第一弹性件(71)能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1)进入所述第一截止槽(14),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61)能将所述第一拨动件(43)与所述转动轴(2)分离;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72),所述第二弹性件(72)能使所述第二传动件(62)进入所述第二截止槽(15),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62)能将所述第二拨动件(44)与所述转动轴(2)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31)和所述第二把手(32)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33),所述第三弹性件(33)使得所述第一把手(31)手持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把手(32)手持的一端相互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穿设于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穿设于所述通孔(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设有连接槽(21),所述螺丝刀头(2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槽(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27399.4A CN112975808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螺丝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27399.4A CN112975808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螺丝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5808A CN112975808A (zh) | 2021-06-18 |
CN112975808B true CN112975808B (zh) | 2022-07-08 |
Family
ID=7633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27399.4A Active CN112975808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螺丝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75808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67026B1 (en) * | 1998-03-05 | 2001-07-31 | Tozo Yamamoto | Screwdriver for self-drilling screw |
CN201931403U (zh) * | 2010-10-15 | 2011-08-17 |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螺丝刀 |
CN203712582U (zh) * | 2014-01-03 | 2014-07-1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手握驱动式螺丝刀 |
US20160028202A1 (en) * | 2014-07-22 | 2016-01-28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Hand tools |
US10926396B2 (en) * | 2018-06-19 | 2021-02-23 | Leatherman Tool Group, Inc. | Tool having one or more rotatable tool members |
CN209062967U (zh) * | 2018-10-19 | 2019-07-05 | 长安大学 | 一种钳式螺丝刀 |
CN210025087U (zh) * | 2019-05-15 | 2020-02-07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自动螺丝刀 |
-
2021
- 2021-03-26 CN CN202110327399.4A patent/CN11297580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5808A (zh) | 2021-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95396B (zh) |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 |
CN112975808B (zh) | 一种螺丝刀 | |
CN109708397B (zh) |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 |
CN211173483U (zh) | 电子挂锁 | |
US20210398759A1 (en) | Handle of manual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 |
TWI652147B (zh) | Reversing device and ratchet wrench having the same | |
CN104802138B (zh) | 动力工具 | |
CN202227778U (zh) | 一种锁体执手传动总成及其制造的锁体 | |
CN211396990U (zh) | 电动锁体 | |
CN107622883B (zh)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
CN109148179B (zh) | 一种基于弹簧释能快速分合闸的电源切换装置 | |
CN116580981A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 | |
CN215618636U (zh) | 一种安全型电链锯 | |
CN217372249U (zh) | 一种具有自锁与反自锁功能的电动工具控制结构 | |
CN214786672U (zh) | 一种拉链密码锁 | |
EP3467861A1 (en) | Slide switch | |
CN108555808B (zh) | 一种棘轮扳手 | |
CN211173435U (zh) | 一种锁具 | |
CN110595141B (zh) |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 |
CN216343577U (zh) | 一种园林工具的刹车制动触发机构 | |
CN220041625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机构 | |
CN107228192B (zh) | 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 | |
CN217341917U (zh) | 一种电动喷枪的新型开关结构及其电动喷枪 | |
CN216305674U (zh) | 一种平推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 |
CN113458453B (zh) | 一种高效的电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