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973104B -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3104B
CN112973104B CN202110336299.8A CN202110336299A CN112973104B CN 112973104 B CN112973104 B CN 112973104B CN 202110336299 A CN202110336299 A CN 202110336299A CN 112973104 B CN112973104 B CN 112973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ong
opening
pulley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62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3104A (zh
Inventor
刘尊波
吴其汉
曾婉琳
卢伟
向晨蔚
钟图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62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3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3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3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3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3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04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with wheels arranged otherwise than in two pairs
    • A63C17/06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with wheels arranged otherwise than in two pairs single-track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22Wheels for roller skat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现有的轮滑运动和普通行走兼备的鞋体,一般大多采用双排轮,在使用时因控制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变形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变形过程展开或收拢过程较慢,且变形后的结构在滑行过程中稳定性差。本发明采用单排变形轮结构,通过控制结构进行展开与收拢,实现轮滑鞋和普通鞋的功能,本发明鞋本体、控制总成、单排轮,鞋本体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条形槽体,条形槽体内设置有控制总成和单排轮;单排轮沿条形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单排轮在控制总成的控制下作出伸出条形槽体的展开动作或回入条形槽体的收拢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属于体育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轮滑鞋是结构形式固定的轮滑鞋,即轮子固定安装在鞋底座上,随着轮滑运动的广泛普及,轮滑运动能够施展的场所越来越多,但更换轮滑鞋的过程却依然很不便,使用者需要带两套鞋子进行更换,目前虽然已经有可变形的轮滑鞋产品,但这类产品目前一般采用的是双排轮,与现有轮滑鞋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滑行不够灵活和稳定,而且在普通鞋和轮滑鞋之间转变过程中所使用的控制结构设计复杂,变形过程中容易卡住,打开不彻底就需要用手直接操作滑轮,操作笨拙且易伤手,总之,目前还没有完美兼备普通行走鞋和滑轮鞋两种使用特点的鞋子,因在轮滑鞋使用状态下,相关的配合控制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变形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变形过程中收、放速度慢,变形后的结构在滑行过程中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包括鞋本体、控制总成、单排轮,鞋本体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条形槽体,条形槽体内设置有控制总成和单排轮;单排轮沿条形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单排轮在控制总成的控制下作出伸出条形槽体的展开动作或回入条形槽体的收拢动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排轮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控制总成包括按压杆、横杆、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支撑壳体、两个主动杆和两个铰接件,所述支撑壳体为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沿支撑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第一连杆组件的结构和第二连杆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体、两个第一短片体和两个第一长片体,两个第一长片体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内,两个第一短片体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一长片体之间,每个第一短片体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一长片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体相铰接,两个第一短片体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一滑轮,两个第一长片体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轮,支撑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各对应设置有一个主动杆,横杆设置在支撑壳体内,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撑壳体的侧壁与两个主动杆的上端相铰接,按压杆的一端与横杆相连接,按压杆的另一端为施力端,两个铰接件分别设置在支撑壳体的两侧外壁处,每个铰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拆卸连接,每个主动杆的下端铰接在其靠近的铰接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排轮还包括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轴体、两个第二短片体和两个第二长片体,两个第二长片体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内,两个第二短片体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二长片体之间,每个第二短片体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二长片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体相铰接,两个第二短片体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三滑轮,两个第二长片体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四滑轮。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连接轴体上套装有第一扭簧,第二连接轴体上套装有第二扭簧。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铰接件包括第一长杆、转盘和第二长杆,所述转盘铰接在支撑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长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杆组件相配合的第一卡杆,第一长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上,第二长杆的一端铰接在转盘上,第二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杆组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杆。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一短片体上靠近按压杆的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一小豁口和第一大豁口,每个第一长片体上靠近按压杆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小豁口和第二大豁口,第一大豁口的形状与第二大豁口的形状相同,第一小豁口与第二小豁口的形状相同,当第一连杆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大豁口与第二大豁口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的第一总豁口;当第一连杆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小豁口和第二小豁口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的第二总豁口。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二短片体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三小豁口和第三大豁口,每个第一长片体上靠近按压杆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小豁口和第四大豁口,第三大豁口的形状与第四大豁口的形状相同,第三小豁口与第四小豁口的形状相同,当第二连杆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三大豁口与第四大豁口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二卡杆的第三总豁口;当第二连杆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小豁口和第四小豁口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二卡杆的第四总豁口。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短片体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第一凸起,第一长片体中靠近第一连接轴体的端部外壁上加工有第一凹槽,当第一短片体和第一长片体处于最大展开状态的极限位置时,第一凸起抵靠在第一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扭簧的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一侧的第一短片体相连接,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另一侧的第一长片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横杆的端部穿过主动杆铰接在支撑壳体的侧壁上,支撑壳体的侧壁上加工有配合横杆的第一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发明为一种单排轮轮滑鞋,通过控制总成的配合能够实现在普通鞋体和轮滑鞋体灵活转换过程。通过控制总成中按压杆、横杆、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支撑壳体、两个主动杆和两个铰接件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滑轮的有序展开和收拢动作,简化开启难度,只需用手指点触按压杆即可,变形后使用稳定,无需另施力在其他位置,有利于安全操作,且能够有效提高单排轮的变形前、变形过程中和变形后的使用性能。
二、本发明中控制总成中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各个滑轮相配合能够为各个滑轮处于收拢状态下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有利于提高普通行走鞋的使用性能。
三、控制总成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触动按压杆后,多个滑轮连续释放动作,提高滑轮展开和收拢的合理操作性,去掉冗余辅助的控制结构,降低本发明的整体重量,使用更加轻盈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总成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总成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滑轮处于收拢状态;
图6为控制总成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去掉支撑壳体;
图7为控制总成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去掉支撑壳体;
图8为控制总成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各个滑轮处于展开状态;
图9为控制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滑轮处于展开状态;
图10为控制总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滑轮处于展开状态;
图11为第一连杆组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连杆组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本体;2-控制总成;3-按压杆;4-主动杆;5-第一连杆组件;5-1-第一连接轴体;5-2-第一短片体;5-3-第一长片体;6-第二连杆组件;6-1-第二连接轴体;6-2-第二短片体;6-3-第二长片体;7-横杆;8-铰接件;8-1-第一长杆;8-2-转盘;8-3-第二长杆;8-4-第一卡杆;8-5-第二卡杆;10-支撑壳体;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5-第一大豁口;16-第二大豁口;17-第三大豁口;18-第四大豁口;20-第一扭簧;21-第二扭簧;24-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6-减重孔;27-条形槽体;28-第一小豁口;29-第二小豁口;30-第一凸起;31-第一凹槽;32-第三小豁口;33-第四小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鞋本体1、控制总成2、单排轮,鞋本体1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条形槽体,条形槽体内设置有控制总成2和单排轮;单排轮沿条形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单排轮在控制总成2的控制下作出伸出条形槽体的展开动作或回入条形槽体的收拢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单排轮在控制总成2的控制下沿条形槽体的高度方向作出伸出条形槽体的展开动作或回入条形槽体的收拢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单排轮包括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沿条形槽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滑轮11滚压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滑轮12滚压面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总成2包括按压杆3、横杆7、第一连杆组件5、第二连杆组件6、支撑壳体10、两个主动杆4和两个铰接件8,所述支撑壳体10为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沿支撑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第一连杆组件5的结构和第二连杆组件6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杆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轴体5-1、两个第一短片体5-2和两个第一长片体5-3,两个第一长片体5-3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两个第一短片体5-2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一长片体5-3之间,每个第一短片体5-2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一长片体5-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体5-1相铰接,两个第一短片体5-2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一滑轮11,两个第一长片体5-3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轮12,支撑壳体10的两侧外壁上各对应设置有一个主动杆4,横杆7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横杆7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与两个主动杆4的上端相铰接,按压杆3的一端与横杆7相连接,按压杆3的另一端为施力端,两个铰接件8分别设置在支撑壳体10的两侧外壁处,每个铰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可拆卸连接,每个主动杆4的下端铰接在其靠近的铰接件8上。
本实施方式中按压杆3穿过鞋本体1的尾端设置在鞋本体1外。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短片体5-2的一端与第一长片体5-3一端相铰接,二者相铰接的端部尺寸以及结构形式相同,即第一短片体5-2与其相配合的第一长片体5-3的一端的结构形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长片体5-3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若干个减重孔26。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均为现有滑轮鞋上使用的滑轮,二者尺寸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鞋本体1为现有产品,优选运动鞋,鞋本体1的底部加工有配合各个滑轮展开和收拢的条形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第二连杆组件6包括第二连接轴体6-1、两个第二短片体6-2和两个第二长片体6-3,两个第二长片体6-3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两个第二短片体6-2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二长片体6-3之间,每个第二短片体6-2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二长片体6-3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体6-1相铰接,两个第二短片体6-2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三滑轮13,两个第二长片体6-3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四滑轮14。
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滑轮指的是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的结构和尺寸相同。第一滑轮11为靠近鞋本体1头部的首滑轮,第四滑轮14为靠近鞋本体1尾部的尾滑轮。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壳体10为长方形框体,支撑壳体10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短片体6-2的结构与第一短片体5-2的结构相同,二者关于支撑壳体1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二者的运动原理以及起到效果相同。第二长片体6-3的结构与第一长片体5-3的结构相同,二者关于支撑壳体1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二者的运动原理以及起到效果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第一连接轴体5-1上套装有第一扭簧20,第二连接轴体6-1上套装有第二扭簧21。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扭簧20和第二扭簧21均为现有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每个铰接件8包括第一长杆8-1、转盘8-2和第二长杆8-3,所述转盘8-2铰接在支撑壳体1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长杆8-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杆组件5相配合的第一卡杆8-4,第一长杆8-1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8-2上,第二长杆8-3的一端铰接在转盘8-2上,第二长杆8-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杆组件6相配合的第二卡杆8-5。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杆8-4和第二卡杆8-5的作用有多种,既能够锁定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收拢状态下的设置位置,还能够锁定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展开状态下放下各个滑轮后的设置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加工有配合第一卡杆8-4的第二长孔,第一卡杆8-4沿第二长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第一卡杆8-4还具有限位第一扭簧20的扭转角度的作用,使两个第一短片体5-2和两个第一长片体5-3通过第一连接轴体5-1转动放下后能够有效限定各自支撑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的支撑状态。同理,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加工有配合第二卡杆8-5的第三长孔,第二卡杆8-5沿第三长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第二卡杆8-5还具有限位第二扭簧21的扭转角度的作用,使两个第二短片体6-2和两个第二长片体6-3通过第二连接轴体6-1转动放下后能够有效限定各自支撑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的支撑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卡杆8-4和第二卡杆8-5均为圆柱形杆体,圆柱形杆体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壳体10的宽度方向同向。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的进一步限定,每个第一短片体5-2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一小豁口28和第一大豁口15,每个第一长片体5-3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小豁口29和第二大豁口16,第一大豁口15的形状与第二大豁口16的形状相同,第一小豁口28与第二小豁口29的形状相同,当第一连杆组件5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大豁口15与第二大豁口16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8-4的第一总豁口,第一卡杆8-4与第一总豁口卡接配合;当第一连杆组件5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小豁口28和第二小豁口29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8-4的第二总豁口,第一卡杆8-4与第二总豁口卡接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大豁口16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一大豁口15的开口宽度。
本实施方式中按压杆3上套装有复位弹性件,支撑壳体10的顶部内壁上加工有配合复位弹性件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复位弹性件为条形弹簧,用于实现辅助按压杆3被按压后的快速复位效果,便于下一次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每个第二短片体6-2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三小豁口32和第三大豁口17,每个第一长片体5-3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小豁口33和第四大豁口18,第三大豁口17的形状与第四大豁口18的形状相同,第三小豁口32与第四小豁口33的形状相同,当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三大豁口17与第四大豁口18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二卡杆8-5的第三总豁口,第二卡杆8-5与第三总豁口卡接配合;当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小豁口32和第四小豁口33分别在第二短片体6-2和第二长片体6-3的转动带动下相连通形成有第四总豁口,第四总豁口与第二卡杆8-5卡接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的进一步限定,第一短片体5-2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第一凸起30,第一长片体5-3中靠近第一连接轴体5-1的端部外壁上加工有第一凹槽31,当第一短片体5-2和第一长片体5-3处于最大展开状态的极限位置时,第一凸起30抵靠在第一凹槽31内。第一凸起30和第一凹槽31相配合起到限定第一短片体5-2和第一长片体5-3的最大展开极限位置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的进一步限定,第一扭簧20的一端与第一短片体5-2相连接,第一扭簧20的另一端与第一长片体5-3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扭簧20的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10的一侧的第一短片体5-2相连接,第一扭簧20的另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10的另一侧的第一长片体5-3相连接,如此设置能够确保在第一扭簧20的弹力作用下,确保与其连接的第一短片体5-2和第一长片体5-3处于展开状态时延展状态最大化,利于提高轮滑运动时各个滑轮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的进一步限定,横杆7的端部穿过主动杆4铰接在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加工有配合横杆7的第一长孔。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孔为横杆7往复移动提供限位空间,第一长孔的长度限定横杆7往复移动的移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长片体5-3中任一一个第一长片体5-3通过第一弹簧24与鞋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两个第二长片体6-3中任一一个第二长片体6-3通过第二弹簧25与鞋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24和第二弹簧25的设置能够提高本发明各个滑轮的快速弹出性能,增加快速展开过程的速度,提高使用便携性。
工作过程:
本发明处于收拢极限位置时,第一连杆组件5的第一大豁口15与第二大豁口16相连通形成的第一总豁口内卡接有第一卡杆8-4,同时第二连杆组件6的第三大豁口17与第四大豁口18相连通形成的第三总豁口内卡接有第二卡杆8-5,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处于收拢状态的极限位置处。
本发明处于展开极限位置时,第一连杆组件5的第一小豁口28与第二小豁口29相连通形成的第二总豁口内卡接有第一卡杆8-4,同时第二连杆组件6的第三小豁口32与第四小豁口33相连通形成的第四总豁口内卡接有第二卡杆8-5,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处于展开状态的极限位置处。
本发明从普通鞋转换成轮滑鞋的过程,具体为:
用手指按压处于鞋本体1外的按压杆3端部,按压杆3被按压移动后带动横杆7朝向鞋本体1头端移动,横杆7移动带动两个主动杆4的朝向鞋本体1头端移动,两个主动杆4移动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长杆8-1朝向鞋本体1头端移动,两个第一长杆8-1的移动同时带动两个方面的位置变化,一方面:每个第一长杆8-1移动的同时带动其对应的第一卡杆8-4脱离第一总豁口,第一短片体5-2因第一卡杆8-4的离开而下落,同时在第一扭簧20的作用下,两个第一短片体5-2快速下落,使两个第一短片体5-2和第一长片体5-3之间达到最大极限位置,第一短片体5-2上的第一凸起30抵靠在第一长片体5-3的第一凹槽31内,同时第一长片体5-3因第一卡杆8-4的离开而下落,并在第一弹簧24的作用下,从而带动第二滑轮12下落至贴地使用状态,此时第一滑轮11也下落至贴地使用状态。另一方面:两个第一长杆8-1朝向鞋本体1头端移动,从而带动各自对应的转盘8-2发生逆时针转动,两个转盘8-2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长杆8-3朝向鞋本体1尾端移动,带动第二卡杆8-5脱离第三总豁口,第二短片体6-2因第二卡杆8-5的离开而下落,同时在第二扭簧21的作用下,两个第二短片体6-2快速下落,使两个第二短片6-2和第二长片体6-3之间达到最大极限位置,第二短片体6-2上的第二凸起抵靠在第二长片体6-3的第二凹槽内,同时第二长片体6-3因第二卡杆8-5的离开而下落,并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从而带动第三滑轮13下落至贴地使用状态,此时第四滑轮14也下落至贴地使用状态,从而完成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展开落地过程,直至第一卡杆8-4移动至第一小豁口28与第二小豁口29相连通形成的第二总豁口内,第二卡杆8-5移动至第三小豁口32与第四小豁口33相连通形成的第四总豁口内,同时第一凸起30在第一短片体5-2的转动带动下抵靠在第一凹槽31内,第二凸起转动并抵靠在第二凹槽内即表明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处于展开状态的极限位置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从普通鞋转换成轮滑鞋的变形过程。上述内容即为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从收拢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的变形过程。
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收拢状态的变形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该过程即为本发明从轮滑鞋转换为普通鞋的变形过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本体(1)、控制总成(2)、单排轮,鞋本体(1)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条形槽体,条形槽体内设置有控制总成(2)和单排轮;单排轮沿条形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单排轮在控制总成(2)的控制下作出伸出条形槽体的展开动作或回入条形槽体的收拢动作;
所述单排轮包括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所述控制总成(2)包括按压杆(3)、横杆(7)、第一连杆组件(5)、第二连杆组件(6)、支撑壳体(10)、两个主动杆(4)和两个铰接件(8),所述支撑壳体(10)为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沿支撑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第一连杆组件(5)的结构和第二连杆组件(6)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杆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轴体(5-1)、两个第一短片体(5-2)和两个第一长片体(5-3),两个第一长片体(5-3)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两个第一短片体(5-2)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一长片体(5-3)之间,每个第一短片体(5-2)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一长片体(5-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体(5-1)相铰接,两个第一短片体(5-2)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一滑轮(11),两个第一长片体(5-3)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轮(12),支撑壳体(10)的两侧外壁上各对应设置有一个主动杆(4),横杆(7)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横杆(7)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与两个主动杆(4)的上端相铰接,按压杆(3)的一端与横杆(7)相连接,按压杆(3)的另一端为施力端,两个铰接件(8)分别设置在支撑壳体(10)的两侧外壁处,每个铰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组件(5)和第二连杆组件(6)可拆卸连接,每个主动杆(4)的下端铰接在其靠近的铰接件(8)上;
所述单排轮还包括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第二连杆组件(6)包括第二连接轴体(6-1)、两个第二短片体(6-2)和两个第二长片体(6-3),两个第二长片体(6-3)竖直并列设置在支撑壳体(10)内,两个第二短片体(6-2)竖直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二长片体(6-3)之间,每个第二短片体(6-2)的一端与其靠近的第二长片体(6-3)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体(6-1)相铰接,两个第二短片体(6-2)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三滑轮(13),两个第二长片体(6-3)的另一端之间铰接有第四滑轮(14);
第一连接轴体(5-1)上套装有第一扭簧(20),第二连接轴体(6-1)上套装有第二扭簧(21);
每个铰接件(8)包括第一长杆(8-1)、转盘(8-2)和第二长杆(8-3),所述转盘(8-2)铰接在支撑壳体(1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长杆(8-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杆组件(5)相配合的第一卡杆(8-4),第一长杆(8-1)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8-2)上,第二长杆(8-3)的一端铰接在转盘(8-2)上,第二长杆(8-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杆组件(6)相配合的第二卡杆(8-5);
每个第一短片体(5-2)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一小豁口(28)和第一大豁口(15),每个第一长片体(5-3)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小豁口(29)和第二大豁口(16),第一大豁口(15)的形状与第二大豁口(16)的形状相同,第一小豁口(28)与第二小豁口(29)的形状相同,当第一连杆组件(5)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大豁口(15)与第二大豁口(16)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8-4)的第一总豁口;当第一连杆组件(5)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小豁口(28)和第二小豁口(29)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一卡杆(8-4)的第二总豁口;
第一扭簧(20)的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10)一侧的第一短片体(5-2)相连接,第一扭簧(20)的另一端与处于支撑壳体(10)另一侧的第一长片体(5-3)相连接;
横杆(7)的端部穿过主动杆(4)铰接在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支撑壳体(10)的侧壁上加工有配合横杆(7)的第一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短片体(6-2)一侧依次加工有第三小豁口(32)和第三大豁口(17),每个第一长片体(5-3)上靠近按压杆(3)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小豁口(33)和第四大豁口(18),第三大豁口(17)的形状与第四大豁口(18)的形状相同,第三小豁口(32)与第四小豁口(33)的形状相同,当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三大豁口(17)与第四大豁口(18)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二卡杆(8-5)的第三总豁口;当第二连杆组件(6)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小豁口(32)和第四小豁口(33)相连通形成有配合第二卡杆(8-5)的第四总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其特征在于:第一短片体(5-2)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第一凸起(30),第一长片体(5-3)中靠近第一连接轴体(5-1)的端部外壁上加工有第一凹槽(31),当第一短片体(5-2)和第一长片体(5-3)处于最大展开状态的极限位置时,第一凸起(30)抵靠在第一凹槽(31)内。
CN202110336299.8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Active CN112973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299.8A CN11297310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299.8A CN11297310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3104A CN112973104A (zh) 2021-06-18
CN112973104B true CN112973104B (zh) 2025-02-07

Family

ID=76338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6299.8A Active CN11297310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310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650A (zh) * 2000-09-15 2003-11-12 李弘吉 单排轮鞋
CN214597152U (zh) * 2021-03-29 2021-11-05 桂林新商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9523A (en) * 1987-06-12 1990-03-20 Rollerblade, Inc. In-line roller skate with frame
US5524911A (en) * 1994-07-26 1996-06-11 Cochimin; Jimmy Convertible in-line/parallel skates
FR2740305B1 (fr) * 1995-10-27 1997-12-12 Salomon Sa Chaussure de sport de glisse
CN2702758Y (zh) * 2004-05-17 2005-06-01 叶洪来 可拆卸多变式溜冰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650A (zh) * 2000-09-15 2003-11-12 李弘吉 单排轮鞋
CN214597152U (zh) * 2021-03-29 2021-11-05 桂林新商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3104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3104B (zh)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CN214597152U (zh) 一种点触开启的单排变形轮滑鞋
TWM244656U (en) Hinge mechanism
CN219020678U (zh) 电动床
CN201387594Y (zh) 一种折叠鼠标
CN209650463U (zh) 车把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WO2015101263A1 (zh) 一种便捷式剪切装置及其单手剪切方法
CN207280104U (zh) 一种药材用晾晒架
CN214597154U (zh) 一种减高提速式轮滑鞋
CN206079403U (zh) 便于工具携带使用的伸缩锁定装置
CN108903142A (zh) 一种伸缩纽扣及其使用方法
CN222708909U (zh) 一种按压式可折叠扶手及跑步机
CN217703428U (zh) 一种基础编程用的可变脸机器人
CN112891903B (zh) 一种折叠减高式轮滑鞋
CN112220417B (zh) 一种手握按压式平板对折拖把
CN112098287A (zh) 用于防治污染的超低粉尘仪
CN213871868U (zh) 平板式电子产品的固定装置
CN218793773U (zh) 一种多功能舞蹈柔韧性训练教学装置
CN222605338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19495013U (zh)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测量器
CN113209594A (zh) 一种收放控制机构及其组成的快速变形轮滑鞋
CN215741743U (zh) 一种避偶发触碰的同步变形鞋
CN216023097U (zh) 一种轮滑鞋架
CN214432587U (zh) 一种新型伸缩桌
CN220254544U (zh) 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4

Address after: 541000 No. 40, floor 9, unit a, building 5, huaxiannian Flower City, No. 1, Xicheng South Road, Lingui Town, Lingui District,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Address before: 541000 No. 40, floor 9, unit a, building 5, huaxiannian Flower City, No. 1, Xicheng South Road, Lingui Town, Lingui District,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Guilin new trade Agel Ecommerce Ltd.

Applicant befor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