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6246B - 适配唤醒信号重复 - Google Patents
适配唤醒信号重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56246B CN112956246B CN201980069008.4A CN201980069008A CN112956246B CN 112956246 B CN112956246 B CN 112956246B CN 201980069008 A CN201980069008 A CN 201980069008A CN 112956246 B CN112956246 B CN 112956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us
- repetitions
- network node
- signal
- activity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方法、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根据一个方面,一种在无线设备WD中实现的方法包括:确定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接收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一种在网络节点中实现的方法包括:获得关于无线设备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选择发射天线配置;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发送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具体地涉及例如基于传输方案和无线设备(WD)活动水平来适配唤醒信号重复。
背景技术
最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已经在规定涵盖机器到机器(M2M)和/或物联网(IoT)相关用例的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3GPP版本13和14的工作包括:对支持利用新WD类别(Cat-M1,Cat-M2)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支持6个物理资源块(PRB)(对于Cat-M2,多达24个PRB)的降低的带宽、以及提供新无线电接口(以及WD类别Cat-NB1和Cat-NB2)的窄带IoT(NB-IoT)WD。
3GPP版本13、14和15中针对MTC已经引入了长期演进(LTE)增强,称为“eMTC”,包括对带宽受限的WD Cat-M1的支持,以及对覆盖增强的支持。这是为了将讨论与NB-IoT(该符号在此处表示用于任何版本)分开,尽管所支持的特征在一般水平上是相似的。
“传统”LTE设备与针对eMTC和针对NB-IoT定义的过程和信道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一些重要的差异包括:新的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eMTC中称为MPDCCH,以及在NB-IoT中称为NPDCCH;和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于NB-IoT为NPRACH。另一个差异是这些技术可以支持的覆盖水平(也称为覆盖增强水平)。通过对发送的信号和信道应用重复,eMTC和NB-IoT二者允许WD以比LTE低得多的信噪比(SNR)水平操作,即Es/Iot≥-15dB是针对eMTC和NB-IoT的最低操作点(这可以与针对“传统”LTE的-6dB Es/IoT进行比较)。
在3GPP版本15中,针对NB-IoT和eMTC的Rel-15增强的批准工作项(WI)中存在共同目标。针对NB-IoT的描述如下:
A.与以下目标有关的工作从无线电接入网络(RAN)#75开始(根据每个工作组(WG)的TU分配)开始并争取由RAN#78完成:
·进一步的时延和功耗降低;以及
·针对物理信道的功耗降低
a)研究并且(如果发现有益)针对空闲模式寻呼和/或连接模式不连续接收(DRX)规定在解码NPDCCH/NPDSCH之前可以被有效解码或检测的物理信号/信道。[RAN1,RAN2,RAN4]
并且对于eMTC,采用类似的规划:
改进的功耗:
·针对物理信道的功耗降低[RAN1引导,RAN2,RAN4]
a)研究并且(如果发现针对空闲模式寻呼和/或连接模式DRX有益)规定在解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数据信道之前可以被有效解码或检测的物理信号/信道。
“唤醒信号”(WUS)是基于短信号的传输,该短信号向WD指示其应继续解码下行链路(DL)控制信道,例如,完全MPDCCH(eMTC)或NPDCCH(NB-IoT)。如果不存在这种信号(不连续传输(DTX),即WD未检测到该信号),则WD可以返回休眠而不解码DL控制信道。针对WUS的解码时间比完全MPDCCH或NPDCCH的解码时间短得多。这进而降低了WD功耗,并导致更长的WD电池寿命(这在R1-1706887中呈现)。“唤醒信号”(WUS)仅在有针对WD的寻呼时才发送。但是,如果没有针对WD的寻呼,则将不发送WUS(即,暗示不连续传输DTX),并且WD例如在检测到DTX而不是WUS时将返回到休眠。
eMTC和NB-IoT中的覆盖
eMTC和NB-IoT二者中的小区覆盖由用于发送消息的DL信道(例如M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NPDCCH、NPDSCH等)的最大重复次数Rmax控制。Rmax值可以被定义在从1到2048的值中,其中下一个值是前一个值的两倍。特定重复次数R的覆盖不仅取决于Rmax,而且取决于消息大小,因为在相同覆盖的情况下,较长的消息通常相比于较短的R更需要较高的R。针对给定的小区,使用xPDCCH(针对eMTC为MPDCCH以及针对NB-IoT为NPDCCH)的寻呼消息通常具有相同的大小(尽管不是该消息的相同重复次数),以提供恒定的最大覆盖。
DRX周期操作
在LTE中,DRX周期用于使WD能够节省其电池电量。DRX周期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但是它也可以用于RRC连接状态。当前在RRC空闲状态下使用的DRX周期的长度的示例是320ms、640ms、1.28秒(s)和2.56s。当前在RRC连接状态下使用的DRX周期的长度的示例可以在从2ms到2.56s的范围内。增强的DRX(eDRX)周期预计非常长,例如,范围从几秒到几分钟,并且甚至长达一个或多个小时。eDRX周期的典型值可以在4到10分钟之间。
DRX周期由网络节点配置,并且可以通过以下参数来表征:
·开启持续时间:在DRX周期的开启持续时间期间,由网络节点配置的称为“onDurationTimer”的定时器正在运行。该定时器指定在DRX周期开始时连续控制信道子帧(例如,PDCCH、ePDCCH子帧)的数量。它也可互换地称为DRX开启时段。更具体地,它是下行链路子帧中WD在从DRX唤醒之后接收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的持续时间。如果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WD成功解码了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则WD启动DRX非活动定时器(见下文)并保持唤醒直到其到期。当onDurationTimer正在运行时,WD被认为处于DRX周期的DRX状态。
·DRX非活动定时器:该定时器指定在其中控制信道(例如,PDCCH)指示针对该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的初始上行链路(UL)或DL用户数据传输的子帧之后的连续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子帧的数量。它也由网络节点配置。当DRX非活动定时器正在运行时,WD被认为处于非DRX状态(即,没有使用DRX)。
·活动时间:该时间是WD监视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的持续时间。换句话说,这是WD醒来的总持续时间。这包括DRX周期的“开启持续时间”、在非活动定时器未到期时WD正在执行连续接收的时间、以及WD在一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往返时间(RTT)之后等待DL重传的同时正在执行连续接收的时间。最小活动时间等于开启持续时间的长度,并且最大活动时间未被定义(无穷)。
图1中示出了DRX周期的DRX开启和DRX关闭持续时间的示例。图2中示出了LTE中具有更详细参数的DRX操作。
本文描述的DRX配置也可以是增强或扩展DRX(eDRX)配置。在与传统DRX相关的过程中,可以将WD配置有长达2.56秒的DRX周期长度。但是,支持扩展DRX(eDRX)的WD可以被配置有至少长于2.56秒并且通常比2.56秒长得多(即,从几秒到几分钟)的DRX周期。eDRX配置参数包括eDRX周期长度、寻呼窗口长度(也称为寻呼时间窗口(PTW)长度)等。在eDRX的PTW内,WD还被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传统DRX周期。
如上所述,在3GPP版本15中针对eMTC和NB-IoT二者引入了唤醒信号(WUS)。因此,WD将唤醒并尝试接收WUS,以便知道其是否应进一步尝试检测MPDCCH(针对eMTC)和NPDCCH(针对NB-IoT),本文中简称为xPDCCH。由于仅在后续xPDCCH将被发送的情况下才发送WUS,因此大多数时候,将没有信号由WD检测。
eMTCWD和NB-IoT WD二者可以在不同的覆盖增强水平下操作,并且可以被配置有不同的WD活动水平,又叫做DRX周期长度。成功解码WUS所需的重复次数随着覆盖水平以及DRX周期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前规范没有规定应如何发送和接收WUS,以提高WUS应用的益处,例如,在WD功耗和网络资源利用率之间达到良好的折衷。如果在网络中未正确配置WUS或不太适合地配置WUS,则对于网络来说,这可能会是非常大的代价,因为可能需要大量重复才能到达WD。这进而可能导致网络节点和WD的功耗增加,并浪费资源,因为它们不能用于服务其他WD或发送其他信号/信道。由于频繁传输导致活动增加,大量重复也可能增加干扰。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用于基于传输方案和无线设备(WD)活动水平适配唤醒信号重复的方法、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一些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某些场景下使用较少重复的WUS传输,其可以导致降低的网络/WD功耗,并更快地在WD中检测到WUS;
·网络资源的高效使用;
·减少干扰;和/或
·增强网络容量。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无线设备(WD)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向WD重复地发送WUS。
在第一网络(NW)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网络节点至少确定关于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的信息,并且基于该信息来适配唤醒信号(WUS)传输参数(例如,WUS重复)(该WUS传输参数用于在小区中发送WUS信号),并使用所确定的传输参数在小区中发送WUS信号。活动水平可以包括DRX周期配置和WD比特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是WD的网络同步的状态的指示,使得与较高活动水平相比,较低活动暗示较少的同步。发射天线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在服务网络节点中用于发送某个信号/信道(例如,WUS)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网络节点可以支持至少两个不同的天线配置。网络节点可以使用网络节点支持的多个不同天线配置之一来支持信号的传输。例如,第一发射天线配置和第二发射天线配置可以分别包括一个发射天线和两个发射天线。在另一示例中,第二发射天线配置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发射天线,例如4个天线等。本文中的WUS传输方法的适配包括改变或修改WUS传输方法或在WUS传输方法之间切换,例如,与最初计划的发送方法或先前使用的方法相比,改变用于发送WUS的重复次数,改变用于发送WUS的发射天线的数量。这可以解决使用不必要的(在一些情况下为极端)大量的重复以用于发送WUS的问题。
在第一WD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WD至少确定关于小区中使用的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的信息,并且基于该信息,获得关于用于在小区中发送WUS信号的WUS传输参数(例如,WUS重复)的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在小区中接收WUS信号。活动水平可以包括与网络节点实施例中描述的参数相同的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为了实现这一点,WD可以通过从WD支持的多个WD接收机配置或过程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尝试检测WUS。例如,WD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与其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相关联的WUS重复水平来使用至少两个接收机过程之一,例如过程A和过程B。例如,过程A用于从网络节点的多个发射天线之一接收WUS。在过程B中,WD例如通过在不同时间资源中在不同天线之间进行切换、或通过组合来自不同天线的信号等,从至少两个发射天线接收WUS。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设备WD被配置为与网络节点(16)通信。WD(22)包括处理电路(84),该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使WD(22)确定(例如,接收)关于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WD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多次唤醒信号WUS重复,重复的次数基于(即,取决于)所确定的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WD,被配置为与网络节点通信。该WD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WD确定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WD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WD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WD接收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WD:当接收到WUS信号时,监视控制信道。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WD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WUS信号进行解码,来使WD接收WUS信号。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WD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来使WD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WUS信号进行解码。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WD执行以下操作以使WD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包括:网络节点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WD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以使WD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被配置为与无线设备WD通信。该网络节点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获得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选择发射天线配置。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发送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例如,WUS信号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执行以下操作:如果控制信道要被发送,则发送WUS信号。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执行以下操作:在发送WUS信号之后,发送控制信道。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要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并且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用该数量的发射天线来发送WUS信号,以使网络节点发送WUS信号。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执行以下操作:向WD发送关于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的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来使网络节点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所选择的发送所述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以使网络节点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是机器类型通信MTC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设备WD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该方法包括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WD接收多次唤醒信号WUS重复,重复的次数基于(即,取决于)所确定的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设备WD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该方法包括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方法包括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该方法包括接收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WUS信号时,监视控制信道。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WUS信号还包括: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WUS信号进行解码。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WUS信号进行解码还包括: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包括:网络节点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关于无线设备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方法包括选择发射天线配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该方法包括发送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WUS信号还包括:如果要发送控制信道,则发送WUS信号。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发送WUS信号之后,发送控制信道。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要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并且发送WUS信号还包括:使用该数量的发射天线来发送WUS信号。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向WD发送关于所选择的发送天线配置的信息。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的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所选择的发送所述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WD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对本实施例以及其所伴随的优点和特征的更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是DRX周期的示例DRX开启和DRX关闭持续时间的图;
图2是LTE中具有更详细参数的DRX操作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中的原理的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性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通过至少部分无线连接经由网络节点与无线设备通信的主机计算机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包括主机计算机、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用于在无线设备处执行客户端应用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包括主机计算机、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用于在无线设备处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包括主机计算机、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处从无线设备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包括主机计算机、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处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设备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设备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1.28秒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发射分集仿真结果;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2.56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发射分集仿真结果;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5.12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发射分集仿真结果;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10.24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发射分集仿真结果;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1.28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基于单个天线的WUS传输仿真结果;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2.56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基于单个天线的WUS传输仿真结果;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5.12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基于单个天线的WUS传输仿真结果;以及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10.24s的DRX周期的WUS接收性能的基于单个天线的WUS传输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注意,实施例主要在于与基于传输方案和无线设备(WD)活动水平适配唤醒信号重复相关的装置组件和处理步骤的组合。因此,在附图中通过常规符号适当地表示了组件,仅示出了与理解实施例相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便不会使本公开与对于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细节相混淆。贯穿说明书,相似的参考符号指代相似的元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关系术语(如“第一”和“第二”,“顶”和“底”等)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元件与另一实体或元件进行区分,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本文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文所描述的构思。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给出相反的指示。还将理解,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在本文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
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连接术语“与…通信”等可用于指示电或数据通信,其例如可以通过物理接触、感应、电磁辐射、无线电信令、红外信令或光信令来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多个组件可以互操作,并且可以对电和数据通信实现修改和变化。
在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术语“耦合”、“连接”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指示连接(尽管不一定是直接的),并且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本文使用的术语“网络节点”可以是无线电网络中包括的任何种类的网络节点,该无线电网络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基站(BS)、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g节点B(gNB)、演进节点B(eNB或eNodeB)、节点B、多标准无线电(MSR)无线电节点(例如MSR BS)、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宿主节点控制中继、无线电接入点(AP)、传输点、传输节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核心网络节点(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自组织网络(SON)节点、协调节点、定位节点、MDT节点等)、外部节点(例如,第三方节点、当前网络外部的节点)、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的节点、频谱接入系统(SAS)节点、元件管理系统(EMS)等。该网络节点也可以包括测试设备。本文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节点”可以用于表示无线设备(WD)(例如无线设备(WD))或无线电网络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限制性术语无线设备(WD)或用户设备(UE)可互换使用。本文中的WD(或UE)可以是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与网络节点或另一WD进行通信的任意类型的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设备(WD)。WD还可以是无线电通信设备、目标设备、设备到设备(D2D)WD、机器型WD或能够进行机器到机器通信(M2M)的WD、低成本和/或低复杂度WD、配备有WD的传感器、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智能电话、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膝上型安装设备(LME)、USB适配器、客户端终端设备(CPE)、物联网(IoT)设备、或窄带IoT(NB-IoT)设备等。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通用术语“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电网络节点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基站、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基站控制器、网络控制器、RNC、演进节点B(eNB)、节点B、gNB、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IAB节点、接入点、无线电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
注意,尽管可以在本公开中使用来自诸如3GPP LTE和/或新无线电(NR)的一个特定无线系统的术语,但这不应被视为将本公开的范围仅限制为上述系统。例如,涉及LTE的公开也可以适用于NR。本公开的示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超移动宽带(UMB)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其他无限系统也可以通过利用本公开所涵盖的思想而受益。
还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由无线设备或网络节点执行的功能可以分布在多个无线设备和/或网络节点上。换句话说,预期本文描述的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的功能不限于由单个物理设备执行,并且实际上可以分布在若干物理设备中。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应被解释为与它们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技术中的意义相一致,而不被解释为理想或过于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如此明确地定义。
针对LTE(例如MTC和NB-IoT)描述了实施例。然而,实施例适用于WD接收和/或发送信号(例如数据)的任何RAT或多RAT系统,例如LTE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宽带码分多接入(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Wi Fi、无线局域网(WLAN)、CDMA2000、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等。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时间资源”可以对应于以时间长度来表示的任何类型的物理资源或无线电资源。时间资源的示例是:符号、微时隙、时隙、子帧、无线电帧、传输时间间隔(TTI)、短TTI、交织时间等。
在包括由第一小区(小区1)服务的WD的场景中,小区1由例如基站的网络节点(NW1)管理、服务或操作。WD关于某个小区(例如关于小区1)以某个覆盖增强(CE)水平进行操作。WD被配置为至少从小区1接收信号(例如,寻呼、WUS、NPDCCH、NPDCCH、MPDSCH、PDSCH等)。WD还可以被配置为对小区1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小区(例如,相邻小区)执行一个或多个测量。
WD的覆盖增强(CE)水平也可互换地称为WD的覆盖水平。CE水平可以根据以下来表示:
·WD处关于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和/或接收信号强度;和/或
·小区处关于WD的接收信号质量和/或接收信号强度。
可以关于任何小区(例如,服务小区、邻居小区、参考小区等)定义WD的CE水平。例如,可以根据WD处关于WD对其执行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测量的目标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和/或接收信号强度来表示WD的CE水平。信号质量的示例是SN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信道质量指数(CQI)、窄带接收信号接收质量(NRSRQ)、RSRQ、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共享信道(SCH)等。信号强度的示例是路径损耗、耦合损耗、接收信号接收功率(RSRP)、NRSRP、SCH_RP等。符号被定义为以下二者的比率:
·其是在WD天线连接器处在符号的有用部分期间(即,不包括循环前缀)每个资源单元(RE)的接收能量(归一化到子载波间隔的功率),
·Iot,其是在WD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某个RE的总噪声和干扰的接收功率谱密度(在RE上积分并归一化到子载波间隔的功率)。
CE水平可以以至少两个不同水平来表示。考虑关于WD处的信号质量(例如SNR)定义的两个不同CE水平的示例,包括:
·覆盖增强水平1(CE1),包括:在WD处关于小区,SNR≥-6dB;以及
·覆盖增强水平2(CE2),包括:在WD处关于小区,-15dB≤SNR<-6dB。
在以上示例中,CE1也可以互换地称为正常覆盖水平(NCL)、基线覆盖水平、参考覆盖水平、基本覆盖水平、传统覆盖水平等。另一方面,CE2可以称为增强覆盖水平或扩展覆盖水平(ECL)。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根据信号质量水平将两个不同的覆盖水平(例如正常覆盖和增强覆盖)定义如下:
·在WD关于小区的无线电条件被定义如下的情况下:SCH且CRS关于该小区,正常覆盖的要求适用于WD类别NB1。
·在WD关于小区的无线电条件被定义如下的情况下:SCH-15dB且CRS-15,关于该小区,增强覆盖的要求适用于WD类别NB1。
在另一示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节点将定义WD关于小区(例如,服务小区、邻居小区等)的CE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发信号通知给WD。这种参数的示例是发信号通知给WD类别M1、WD类别M2等的CE模式A和CE模式B。被配置有CE模式A和CE模式B的WD也被认为分别在正常覆盖和增强覆盖中操作。例如:
·如果WD类别M1或WD类别M2被配置为CE模式A,SCH且CRS则应用针对CE模式A的要求。
·如果WD类别M1或WD类别M2被配置为CE模式B,SCH且则应应用针对CE模式B的要求。
在另一示例中,WD还可以在针对该小区的随机接入传输过程期间确定关于小区(例如,小区1等)的CE水平。例如,WD基于接收信号水平(例如,RSRP、NRSRP等)选择与不同CE水平(例如,PRACH CE水平0、CE水平1、CE水平2等)相关联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例如,随机接入(RA)信道的重复水平)。WD基于WD执行的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NRSRP、路径损耗)来选择或确定CE水平(例如,PRACH CE水平)。
通常,在较大的CE水平中,WD被配置为在低于较小CE水平中的接收信号水平(例如,RSRP、路径损耗、SNR、SINR、RSRQ等)的接收信号水平下操作。实施例适用于WD关于小区的任意数量的CE水平,例如,CE1、CE2、CE3、CE4等。在该示例中,CE1对应于最小的CE水平,而CE2对应于大于CE1但小于CE3的CE水平,并且CE3对应于大于CE2但小于CE4的CE水平,依此类推。
回到附图,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例如可以支持例如LTE和/或NR(5G)的标准的3GPP类型的蜂窝网络,其包括例如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接入网络12和核心网络14。接入网络12包括多个网络节点16a、16b、16c(统称为网络节点16),例如,NB、eNB、gNB或其他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网络节点定义对应覆盖区域18a、18b、18c(统称为覆盖区域18)。每个网络节点16a、16b、16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20可连接到核心网络14。位于覆盖区域18a中的第一无线设备(WD)22a被配置为以无线方式连接到对应网络节点16c或被对应网络节点16c寻呼。覆盖区域18b中的第二WD 22b以无线方式可连接到对应网络节点16a。虽然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多个WD 22a、22b(统称为无线设备22),但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唯一的WD处于覆盖区域中或者唯一的WD连接到对应网络节点16的情形。注意,尽管为了方便,仅示出了两个WD 22和三个网络节点16,但是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更多WD 22和网络节点16。
此外,预期WD 22可以与多于一个的网络节点16和多于一种类型的网络节点16同时通信和/或被配置为单独地与多于一个的网络节点16和多于一种类型的网络节点16通信。例如,WD 22可以与支持LTE的网络节点16和支持NR的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节点16具有双连接。作为示例,WD 22可以与用于LTE/E-UTRAN的eNB和用于NR/NG-RAN的gNB通信。
通信系统10自身可以连接到主机计算机24,主机计算机24可以以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来实现,或者被实现为服务器集群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24可以处于服务提供商的所有或控制之下,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或代表服务提供商来操作。通信系统10与主机计算机24之间的连接26、28可以直接从核心网络14延伸到主机计算机24,或者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30延伸。中间网络30可以是公共网络、私有网络或伺服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30(如果有)可以是骨干网络或互联网。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网络3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图3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所连接的WD 22a、22b之一与主机计算机24之间的连接。该连接可被描述为过顶(over-the-top,OTT)连接。主机计算机24和所连接的WD 22a、22b被配置为使用接入网络12、核心网络14、任何中间网络30和可能的其他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经由OTT连接来传送数据和/或信令。在OTT连接所经过的至少一些参与通信设备未意识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上,OTT连接可以是透明的。例如,可以不向网络节点16通知或者可以无需向网络节点16通知具有源自主机计算机24的要向所连接的WD 22a转发(例如,移交)的数据的输入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的路由。类似地,网络节点16无需意识到源自WD 22a向主机计算机24的输出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的路由。
网络节点16被配置为包括WUS重复单元32,该WUS重复单元32被配置为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WUS重复单元32被配置为以下至少之一:获得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选择发射天线配置;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发送WUS信号,该WUS信号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在一些方面,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无线设备22被配置为包括WUS解码单元34,该WUS解码单元34被配置为例如通过组合WUS传输来对WUS进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WUS解码单元34被配置为以下至少一个:确定关于网络节点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确定关于WD的活动水平的信息;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接收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现将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在先前段落中所讨论的WD 22、网络节点16和主机计算机24的示例实现方式。在通信系统10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硬件(HW)38,硬件(HW)38包括通信接口40,通信接口40被配置为建立和维护与通信系统1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机计算机24还包括处理电路42,其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处理电路42可以包括处理器44和存储器46。特别地,除了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替代,处理电路42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内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44可以被配置为存取存储器46(例如,写入存储器46或从存储器46读取),存储器46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处理电路42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这些方法和/或过程例如由主机计算机24执行。处理器44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4。主机计算机24包括存储器46,其被配置为存储数据、程序软件代码和/或本文描述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48和/或主机应用50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44和/或处理电路42执行时使处理器44和/或处理电路42执行本文关于主机计算机24描述的过程。指令可以是与主机计算机24相关联的软件。
软件48可以由处理电路42执行。软件48包括主机应用50。主机应用50可操作为向远程用户(例如,WD 22)提供服务,WD 22经由在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处端接的OTT连接52来连接。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50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52来发送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可以是本文中描述为实现所描述的功能的数据和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可以被配置为向服务提供商提供控制和功能,并且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或代表服务提供商来操作。主机计算机24的处理电路42可以使主机计算机24能够观察、监视、控制网络节点16和/或无线设备22、向网络节点16和/或无线设备22发送、和/或从网络节点16和/或无线设备22接收。
通信系统10还包括在通信系统10中提供的网络节点16,网络节点16包括使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24和与WD 22进行通信的硬件58。硬件58可以包括:通信接口60,其用于建立和维护与通信系统1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以及无线电接口62,其用于至少建立和维护与位于网络节点16所服务的覆盖区域18中的WD 22的无线连接64。无线电接口62可以形成为或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RF发射机、一个或多个RF接收机和/或一个或多个RF收发机。通信接口60可以被配置为促进到主机计算机24的连接66。连接66可以是直接的,或者它可以经过通信系统10的核心网络14和/或经过通信系统10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30。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6的硬件58还包括处理电路68。处理电路68可以包括处理器70和存储器72。特别地,除了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替代,处理电路68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内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70可以被配置为存取存储器72(例如,写入存储器72或从存储器72读取),存储器72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因此,网络节点16还具有软件74,该软件74被内部存储在例如存储器72中,或者被存储在可由网络节点16经由外部连接访问的外部存储器(例如数据库、存储阵列、网络存储设备等)中。软件74可以由处理电路68执行。处理电路68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这些方法和/或过程例如由网络节点16执行。处理器70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网络节点16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存储器72被配置为存储数据、程序软件代码、和/或本文描述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74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70和/或处理电路68执行时,使处理器70和/或处理电路68执行本文关于网络节点16描述的过程。例如,网络节点16的处理电路68可以包括WUS重复单元32,该WUS重复单元32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网络节点方法和/或布置,例如参照图9中的流程图描述的那些方法和/或布置。
通信系统10还包括已经提及的WD 22。WD 22可以具有硬件80,该硬件80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82,其被配置为建立和维护与服务于WD 22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18的网络节点16的无线连接64。无线电接口82可以形成为或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RF发射机、一个或多个RF接收机和/或一个或多个RF收发机。
WD 22的硬件80还包括处理电路84。处理电路84可以包括处理器86和存储器88。特别地,除了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替代,处理电路84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内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86可以被配置为存取存储器88(例如,写入存储器88或从存储器88读取),存储器88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因此,WD 22还可以包括软件90,其被存储在例如WD 22处的存储器88中,或者被存储在可由WD 22访问的外部存储器(例如,数据库、存储阵列、网络存储设备等)中。软件90可以由处理电路84执行。软件90可以包括客户端应用92。客户端应用92可操作为在主机计算机24的支持下经由WD 22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24中,执行的主机应用50可以经由端接在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处的OTT连接52与执行的客户端应用92进行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92可以从主机应用50接收请求数据,并响应于请求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52可以传送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二者。客户端应用92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以生成其提供的用户数据。
处理电路84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这些方法和/或过程例如由WD 22执行。处理器86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WD 22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6。WD 22包括存储器88,其被配置为存储数据、程序软件代码和/或本文描述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90和/或客户端应用92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86和/或处理电路84执行时使处理器86和/或处理电路84执行本文关于WD 22描述的过程。例如,无线设备22的处理电路84可以包括WUS解码单元34,该WUS解码单元34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无线设备22的方法和/或布置,例如参照图10中的流程图描述的那些方法和/或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6、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的内部工作可以如图4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3的网络拓扑。
在图4中,已经抽象地绘制OTT连接52,以示出经由网络节点16在主机计算机24与无线设备22之间的通信,而没有明确地提到任何中间设备以及经由这些设备的消息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该路由,该路由可以被配置为向WD 22隐藏或向操作主机计算机24的服务提供商隐藏或向这二者隐藏。在OTT连接52活动时,网络基础没施还可以(例如,基于负载均衡考虑或网络的重新配置)做出其动态地改变路由的决策。
WD 22与网络节点16之间的无线连接64根据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了使用OTT连接52向WD 22提供的OTT服务的性能,其中无线连接64可以形成OTT连接52的最后一段。更精确地,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的教导可以改进数据速率、时延和功耗,从而提供诸如减少的用户等待时间、宽松的文件大小限制、更好的响应性、延长的电池寿命等益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于监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的数据速率、时延和其他因素的目的,可以提供测量过程。还可以存在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而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24与WD 22之间的OTT连接52的可选网络功能。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52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可以以主机计算机24的软件48或以WD 22的软件90或以这二者来实现。在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可被部署在OTT连接52经过的通信设备中或与OTT连接52经过的通信设备相关联地来部署;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以上例示的监视量的值或提供软件48、90可以用来计算或估计监视量的其他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对OTT连接52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该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网络节点16,并且其对于网络节点16来说可以是未知的或不可感知的。一些这种过程和功能在本领域中可以是已知的和已被实践的。在特定实施例中,测量可以涉及促进主机计算机24对吞吐量、传播时间、时延等的测量的专有WD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测量可以如下实现:软件48、90在其监视传播时间、差错等的同时使得能够使用OTT连接52来发送消息(具体地,空消息或“假”消息)。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的处理电路42和被配置为将用户数据转发给蜂窝网络以传输给WD 22的通信接口40。在一些实施例中,蜂窝网络还包括具有无线电接口62的网络节点16。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6被配置为、和/或网络节点16的处理电路68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用于准备/发起/维护/支持/结束向WD 22的传输,和/或准备/终止/维护/支持/结束对来自WD 22的传输的接收的功能和/或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处理电路42和通信接口40,该通信接口40被配置为接收源自从WD 22到网络节点16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被配置为和/或包括无线电接口82和/或处理电路84,该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用于准备/发起/维护/支持/结束向网络节点16的传输,和/或准备/终止/维护/支持/结束对来自网络节点16的传输的接收的功能和/或方法。
尽管图3和图4将诸如WUS重复单元32和WUS解码单元34之类的各种“单元”示出为在各自的处理器内,但是预期这些单元可以被实现为使得单元的一部分被存储在处理电路内的对应存储器中。换句话说,这些单元可以在处理电路内以硬件或者以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诸如图3和图4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其可以是参照图4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在方法的第一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提供用户数据(框S100)。在第一步骤的可选子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通过执行诸如主机应用50之类的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框S102)。在第二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发起向WD 22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框S104)。在可选第三步骤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网络节点16向WD 22发送在主机计算机24发起的传输中所携带的用户数据(框S106)。在可选第四步骤中,WD 22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24执行的主机应用50相关联的诸如客户端应用114之类的客户端应用(框S108)。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例如,图3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其可以是参照图3和图4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在方法的第一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提供用户数据(框S110)。在可选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24通过执行主机应用(例如,主机应用50)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发起向WD 22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框S112)。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该传输可以经由网络节点16。在可选第三步骤中,WD 22接收传输中所携带的用户数据(框S114)。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例如,图3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其可以是参照图3和图4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在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中,WD 22接收由主机计算机24提供的输入数据(框S116)。在第一步骤的可选子步骤中,WD 22执行客户端应用114,该客户端应用114回应于接收到的主机计算机24提供的输入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框S118)。附加地或备选地,在可选第二步骤中,WD 22提供用户数据(框S120)。在第二步骤的可选子步骤中,WD通过执行诸如客户端应用114之类的客户端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框S122)。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所执行的客户端应用114还可以考虑从用户接收的用户输入。无论提供用户数据的具体方式如何,WD 22在可选的第三子步骤中都发起用户数据向主机计算机24的传输(框S124)。在方法的第四步骤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24接收从WD 22发送的用户数据(框S126)。
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例如,图3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其可以是参照图3和图4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网络节点16和WD 22。在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网络节点16从WD 22接收用户数据(框S128)。在可选第二步骤中,网络节点16发起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向主机计算机24的传输(框S130)。在第三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接收由网络节点16发起的传输中所携带的用户数据(框S132)。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16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根据示例方法,由网络节点16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框和/或功能和/或方法可以由网络节点16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处理电路68中的WUS重复单元32、处理器70、无线电接口62等)执行。该示例方法包括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获得(框S134)关于无线设备WD 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方法可以包括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接口62选择(框S136)发射天线配置。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确定(框S138)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该方法可以包括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发送(框S140)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WUS信号还包括:如果要发送控制信道,则发送WUS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发送WUS信号之后,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发送控制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要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并且发送WUS信号还包括:使用该数量的发射天线发送WUS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向WD 22发送关于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的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可以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因此,WUS重复的次数可以被认为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所选择的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例如经由WUS重复单元32、处理电路68、处理器70和/或无线电接口62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发射天线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过程包括:经由处理电路68确定WD活动水平并选择发射天线配置。该过程还包括:经由WUS重复单元32,基于WD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框S136)。该过程还包括: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经由无线电接口62向WD重复地发送WUS。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2中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由WD22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框和/或功能和/或方法可以由WD 22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处理电路84中的WUS解码单元34、处理器86、无线电接口82等)执行。该示例方法包括: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确定(框S142)关于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该方法包括: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确定(框S144)关于WD 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该方法包括:诸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框S146)预期要接收的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在一些方面,发送到无线设备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唤醒信号,唤醒信号的数量是重复的次数。在一些示例中,发送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可以被称为唤醒信号,该唤醒信号包括唤醒信号的定义次数的重复(即,WUS重复)。该方法包括: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接收(框S148)WUS信号,该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WUS信号时,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监视控制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WUS信号还包括: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对WUS信号进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WUS信号进行解码还包括: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来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该表可以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在一些方面,WUS重复的次数可以被认为附加地基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包括:网络节点16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例如经由WUS解码单元34、处理电路84、处理器86和/或无线电接口82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发射天线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过程包括:经由无线电接口82从网络节点16接收关于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并且确定WD的活动水平。该过程还包括:经由处理电路84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框S142)。该处理还包括:经由WUS解码单元34通过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唤醒信号进行组合,对WUS进行解码。
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布置的一般处理流程并且已经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公开的过程和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布置的示例,以下部分提供了用于基于传输方案和无线设备(WD)活动水平来适配唤醒信号重复的布置的细节和示例。
一个实施例是无线设备(WD)中的方法,该无线设备(WD)尝试检测唤醒信号(WUS)。WD 22使用WUS来知道WD 22是应该继续解码DL控制信道(例如xDPCCH,如MPDCCH、NPDCCH等)还是返回到休眠。当无线网络节点16(例如,诸如eNB的基站)尝试寻呼WD时,从该节点发送WUS。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最初的未编号框所示,图11的过程假设在小区中配置了WUS(框S149)。
确定发射天线配置
在第一步骤(框S150)中,WD获得关于在网络节点16(WD从该网络节点16接收/打算从该网络节点16接收WUS)中使用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例如,WD 22可以通过例如经由诸如在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等中的系统信息从网络节点16接收信息来获得关于在小区中使用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在另一示例中,WD 22可以通过盲确定(例如,通过自主地检测来自天线的信号(例如,参考信号)的存在)来获得关于小区中使用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在又一示例中,WD 22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息(例如,天线配置与小区中使用的载波频率或频带之间的关系,或者天线配置与小区中使用的小区之间的关系)获得关于小区中使用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在又一示例中,WD 22可以基于统计或过去历史(例如,先前时间在该小区中使用的天线配置)来获得关于在该小区中使用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节点16可以支持至少两个不同的发射天线配置,例如,包括一个发射天线的第一发射天线配置(TX1)和包括两个发射天线的第二发射天线配置(TX2)。在又一示例中,第一发射天线配置包括两个发射天线,并且第二发射天线配置包括四个发射天线。在又一个示例中,网络节点16可以支持多于两个的发射天线配置,例如TX1、TX2和第三发射天线配置(TX3)。包括多个天线的发射天线配置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天线切换、天线组合等。例如,在天线切换中,信号在小区中在不同的时间资源中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在这种情况下,WD 22一次从一个天线接收WUS信号。在另一示例中,在天线组合中,信号在小区中在相同的时间资源中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在这种情况下,WD 22一次从多个天线接收WUS信号。在相同的时间资源或不同的时间资源中来自多个天线的信号可以被认为是WUS信号的一次重复。
确定WD活动水平
在第二步骤(框S152)中,WD 22确定WD 22的活动水平。活动水平是关于网络(例如,关于小区1)的WD同步状态的指示,使得较低的WD活动水平暗示较少的同步,并且较高的WD活动水平暗示较好的同步。当同步水平为低时,与同步水平为高时的情况相比,WD 22可能需要更多次尝试来接收相同信号。例如,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以下标准来表示或确定WD活动水平:
·WD 22的DRX配置;和/或
·WD 22正在使用的服务或应用的类型。
下面通过示例详细说明以上标准。
DRX周期配置:
以上描述了由WD 22获得的DRX相关信息。由于WD 22已经从小区接收到该配置并对其进行使用,因此WD 22知道所使用的DRX相关信息。WD 22还可以从第三方节点(其可以是针对IoT类型的设备的情况)或任何其他网络设备获得该信息。根据该信息,WD 22知道WD22将被唤醒的频率、将被唤醒多长时间、以及其活动时间。
由于IoT类型的设备通常被期望接收或发送短数据分组的不频繁突发,因此WD 22可以被配置有DRX配置,该DRX配置允许WD 22长时间休眠并节省其电池寿命。然而,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IoT WD,它们需要不同类型的DRX配置。例如,部署在办公室环境中的一个WD22可以被配置为被相对频繁地唤醒,而部署在农田中的另一个WD 22可以被配置为仅在一天中偶尔被唤醒。前面的WD 22可以被配置有DRX长度为2.56秒的正常DRX,而后面的WD 22可以被配置有eDRX长度为40+分钟的eDRX。
与DRX周期长度类似,活动时间也可以取决于WD 22类型而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水平由DRX或eDRX周期持续时间、PTW持续时间和/或在没有检测到WUS的情况下WUS尝试的次数间接确定。对于以上所有情况,较长的持续时间意味着较低的活动,进而意味着需要较长的WUS检测持续时间。
当DRX周期较长时,与DRX周期较短时的情况相比,WD活动被认为低。此外,当DRX周期较长时,与DRX周期较短时的情况相比,WD同步水平低。例如,与DRX周期为320ms时的情况相比,1280ms的DRX周期与较低的WD活动水平相关联。
服务或应用的类型:
获得的关于服务或应用类型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用其移动性状态表示的WD 22类型;例如,它是固定WD 22还是移动WD 22,因此是半移动设备等。这转而可以指示WD 22使用的服务类型。例如,可以是传感器的固定WD 22可以非常不频繁地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例如,每15-30分钟一次。在这种情况下,WD活动水平可以被认为低。但是,如果WD 22表现出某种水平的移动性(即,它频繁或偶尔移动),则其活动水平被认为是中等或高。WD 22应该知道移动性状态,并且可以基于以下一种或多种机制确定移动性状态:小区改变的速率(例如,每单位时间的切换次数)、WD 22基于测量中的改变或基于从网络中其他节点(例如,定位节点、核心网络、第三方节点等)接收到的信息估计的WD 22的多普勒速度。
·WD 22正在被用于的特定类型的服务或应用;例如用于温度监视,在房屋中用于警报监视,在建筑物中用于检测活动,在农业领域中等。例如,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多个中获得这种类型的信息:
·存储关于WD 22(例如核心网络节点16、第三方节点等)使用的应用或服务的信息的网络节点16;
·第三方节点;
·应用服务器;
·订阅信息或运营商数据;
·用户标识模块(SIM)卡;
·历史数据或统计;和/或
·业务活动的估计,例如,平均WD 22比特率,平均WD 22比特率与峰值WD 22比特率之间的关系等。
WD 22的移动性还可以取决于其使用的服务/应用的类型。例如,部署在现场的IoTWD 22可以是固定的,而部署在车辆中的IoT WD 22可以是移动的。
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水平
在第三步骤(框S154)中,WD 22可以基于关于至少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的所确定的信息来确定接收具有足够的检测可能性的WUS所需的WUS重复水平。通常在连续的DL时间资源中(例如小区中的8个DL子帧上)发送WUS信号。WUS重复信号的所确定的数量还可以使WD 22能够确定WUS检测时间或在WD 22中获取WUS信号的时间。例如,在FDD小区或HD-FDD小区中,针对8次WUS重复的WUS检测时间将是至少8个子帧或8ms。在具有每帧4个DL子帧的TDD小区中,针对8次WUS重复的WUS检测时间将至少为20个子帧或20ms(假设第10个子帧(SF)也是DL SF)。
下面描述了WD 22如何使用所确定的关于发射天线配置和WD 22活动水平的信息来确定WUS的重复次数以成功解码WUS,即,具有不使用比必要的WUS重复的次数更多或更少的重复的良好可能性。该确定可以基于WUS重复的次数、发射天线配置的类型和WD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根据预定义的映射表),或者可以发信号通知给WD 22(例如,在诸如SIB中的系统信息中)。
WUS的每个重复可以包括时间资源,例如时隙、子帧、TTI、sTTI等。一组重复内的所有重复都包含相同的信号。这使WD接收机能够组合同一组内的所有重复,以增强解码性能。
通常,WD 22解码WUS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随着DRX周期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还可以取决于用于发送WUS的发射天线配置的类型。
例如,在较短的DRX周期(同步相对较好)下,单天线传输足以以良好的检测概率接收WUS(例如,WUS信号的≤X%的漏检,例如X=1%的WUS信号的漏检率)。在这种情况下,WD22可以不需要大量重复以接收WUS。
在另一示例中,在较长的DRX周期(同步更粗糙)下,单天线传输可能不足以使WD22以良好的检测概率接收WUS。在这种情况下,漏检率可能增加,例如,增加到X=5%或X=10%。结果是双重的。首先,如果WD 22监视寻呼的持续时间太短,则WD 22可能错过寻呼,并且可能不响应网络请求。其次,如果WD 22监视寻呼的时间过长,它不能实现其使用WUS可能潜在实现的节能增益。因此,可以期望保持低的虚警率和漏检概率。这里,虚警概率(或率)是当没有从网络节点16发送WUS时在WD 22处错误地检测到WUS的存在的概率。通过固定虚警的概率计算出的漏检概率是在实际发送WUS时未检测到WUS的概率。
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示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示例中,WD 22可以从如表1-2所示的预定义的映射表中获得所需的重复次数或重复水平。在表1和表2中,重复取决于DRX周期和天线配置二者。在该示例中,表1和表2分别基于天线配置A和天线配置B。在天线配置A中,假设使用单个发射天线在小区中发送WUS。在天线配置B中,假设使用两个发射天线在小区中发送WUS。在表1和表2中,WD 22CE水平是正常覆盖水平。在该示例中,可以基于配置的DRX长度(例如WD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来确定映射表。该表是由网络节点16在WD 22处预定义或配置的。WD 22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例如,DRX周期长度)之间的关联,使用适当的重复来执行WUS的解码。
表1
表2
在该示例中,表3和表4也分别基于天线配置A和天线配置B。但是在表3和表4中,WDCE水平是增强的覆盖水平。
这些表示出,针对特定DRX周期长度用于接收WUS的所需的重复次数高度取决于天线配置。例如,表1和2中的结果示出,在正常覆盖下,利用发射天线配置A,需要32次重复实现1%的虚警率和99%的检测概率,而当传输基于发射天线配置B时2次就足够了。配置A被称为基于单个发射天线的WUS传输,而配置B被称为基于两个发射天线的传输。
表3
表4
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方面,WD 22还确定WD 22关于小区的覆盖增强(CE)水平。WD22还基于所确定的关于发射天线配置、WD活动水平和WD CE水平的信息,确定以足够的检测可能性接收WUS所需的WUS重复水平。随着覆盖水平的提高,天线配置对以不同的WD活动水平发送WUS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当WD 22在被配置有DRX周期长度的同时开始在深度覆盖增强水平下操作时,同步精度也降低。这将需要更大的重复次数来以足够的可能性对WUS进行解码。例如,对于相同的发射天线配置和相同的WD活动水平,与具有较小的CE水平的情况相比,对于较大的CE水平,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将更大。本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基于所确定的发射天线配置、WD活动水平和CE水平之间的关系来选择重复水平。
使用包括表1和表3的第二示例描述WD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表1和表3基于相同类型的天线配置,即配置A(即单个天线)。但是表1和表3在WD CE水平方面不同。表3与增强的CE水平相关联。比较示出,对于相同的天线配置和WD DRX周期,在增强的CE水平下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比在正常CE水平下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更多。因此,WUS重复的次数可以被认为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增强的还是正常的。
使用包括表2和表4的第三示例进一步描述WD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表2和表4基于相同类型的天线配置,即配置B(即,两个天线)。但是表2和表4在WD CE水平方面也不同。表4与增强的CE水平相关联。比较示出,对于相同的天线配置和WD DRX周期,在增强的CE水平下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比在正常CE水平下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更多。
取决于用于发送WUS的天线配置,WD 22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解码WUS。不同算法的特征可以在于例如以下:
·接收来自多个天线的在相同/不同的时间实例(或频率)发送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应用分集组合技术。从多个天线接收并选择最强的分支。
·例如每个子帧、每个其他子帧等在多个天线之间切换接收。
随着覆盖水平的提高,天线配置对以不同的WD活动水平发送WUS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当WD 22在被配置有DRX周期长度的同时开始在深度覆盖增强水平下操作时,同步精度也降低。这将需要更大的重复次数来以足够的可能性对WUS进行解码。表3和表4中的结果示出,在被配置有1.28ms的DRX周期长度时的增强覆盖下,WD 22使用天线配置A可能需要256次重复来接收WUS,而当使用天线配置B时对应的重复次数仅为64次。这是显著的差异。
上面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数量的天线配置,例如,利用4个发射天线、8个发射天线、16个发射天线等。预期增益可能随发射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也可能基于操作场景。例如,在有挑战性的场景(例如,具有更长的DRX周期的增强覆盖)下,天线配置B可以带来比天线配置A更多的增益(就更少的重复而言)等。
可以在规范中预定义所需的重复次数(如表1-4所示)及其与DRX周期长度和天线配置的关系。它可以被预定义,并发信号通知给WD 22。WD 22可以向网络指示这一点,或者网络节点16可以指示要使用哪个表。
基于获得的信息检测WUS信号
最后(框S156、S158),WD 22基于在先前步骤中确定的WUS重复水平并基于是在过程A还是过程B下操作,尝试对WUS进行解码。
WD 22使用经解码的WUS信号的结果来决定是否继续尝试解码后续的DL控制信道(xPDCCH),或者WD 22可以切换到非活动模式(即,关闭接收机链,直到下一个WD活动时段)。
如果WD 22成功地解码WUS,则它可以开始解码其他相关的DL信道,例如,MPDCCH或NPDCH,以获取寻呼。但是,如果WD 22无法成功解码WUS,则WD 22可以不尝试解码其他相关的DL信道,并且作为替代可以进入休眠。
网络节点中的方法
参照图12总结并描述了网络节点16中的方法。如由未编号的框所示,图12的过程假设WUS被配置用于小区(框S159)。
确定发射天线配置
在第一步骤(框S160),网络节点16获得/确定关于在网络节点16中用于发送WUS的WD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所获得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网络可以支持但当前未使用的天线配置的类型。确定发射天线配置所涉及的步骤与针对WD描述的步骤相似。
确定WD活动水平
在第二步骤(框S162)中,网络节点16确定WD 22的活动水平。确定WD活动水平所涉及的步骤与针对无线设备描述的步骤相似。
适配WUS传输参数
在第三步骤(框S164)中,网络节点16基于所获得的关于发射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的信息来适配WUS传输参数。适配可以是双重的。首先,网络节点16基于所获得的天线配置和DRX周期的信息来确定所需的重复次数,并根据该重复水平来发送WUS。确定重复水平所涉及的步骤与针对WD 22描述的步骤相似。
第二,该适配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获得的关于天线配置和WD活动水平的信息,使用比最初计划或先前使用的进行了修改的发射天线配置来发送WUS。例如,当WD活动水平改变时,网络节点16可以从天线配置A切换到天线配置B,其中假设配置B更高级并且包括多个天线。在更具体的示例中,当DRX周期长度从1.28s改变为10.28s时,网络节点16可以开始使用2个发射天线而不是1个发射天线来发送WUS。
此外,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针对(例如NB-IOT WD)的WUS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设已经在服务NB-IoT小区中配置了WUS,则关于WUS接收针对WD(例如,WD 22和/或UE)可能需要和/或配置以下一个或多个。
假设在NB-IoT服务小区中配置的最小重复次数是根据下表(针对正常覆盖的表5和针对增强覆盖的表6),则WD可能能够接收服务NB-IoT小区的WUS信号。
表5:针对WD/UE正常覆盖水平的WUS接收的条件
表6:针对WD/UE增强覆盖水平的WUS接收的条件
针对NB-IoT的WUS接收的仿真结果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技术规范(TS)36.133,V15.3.0中的4.6.2.9节中定义的当前版本15NB-IoT WUS接收要求包含许多待确定的项目(TBD)。在本公开中,提出了针对不同DRX周期长度和覆盖水平的WUS接收性能的仿真结果,目的是解决这些TBD中的一个或多个。
基于例如R1-1714993中的某些同意的RAN1仿真假设执行仿真。以下表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所述假设。
表7:WUS的仿真假设
在图13至图16中描绘了示出发射分集结果的仿真结果。
在图17至20中描绘了示出基于单个天线的WUS传输的结果的仿真结果。
结果在表8中总结。
表8:在利用和不利用发射分集的情况下,针对1%的虚警(FA)和99%的检测概率的WUS接收的条件
基于结果,做出以下观察,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包括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和/或影响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观察#1: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在正常覆盖和增强覆盖之间的显著差异。
·观察#2:使用2个发射天线的WUS传输显著地减少所需的WUS的数量,尤其在增强覆盖中。
·建议:RAN4定义最低WUS接收要求,假设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二者。
在本公开中,提出了针对版本15feNB-IoT的最小WUS接收性能的仿真结果。基于结果,做出以下观察,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包括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和/或影响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观察#1: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在正常覆盖和增强覆盖之间的显著差异。
·观察#2:使用2个Tx天线的WUS传输显著地减少所需的WUS数量,尤其在增强覆盖中。
·建议#1:RAN4定义最低WUS接收要求,假设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二者。
·建议#2:当前最低WUS接收要求中的TBD由上面表8中的数字替代。
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
实施例A1.一种网络节点,被配置为与无线设备(WD)通信,该网络节点被配置为,和/或包括无线电接口和/或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WD活动水平;
选择发射天线配置;以及
基于WD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向WD重复地发送WUS。
实施例A2.根据实施例A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WD活动水平包括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和WD比特率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A3.根据实施例A1和A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WD活动水平指示网络同步状态,较低活动水平指示较少同步,并且较高活动水平指示较大同步。
实施例A4.根据实施例A1至A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发射天线配置包括用于发送WUS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实施例A5.根据实施例A1至A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关于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被发送到WD。
实施例B1.一种在网络节点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WD活动水平;
选择发射天线配置;
基于WD活动水平和发射天线配置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向WD重复地发送WUS。
实施例B2.根据实施例B1所述的方法,其中,WD活动水平包括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和WD比特率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B3.根据实施例B1和B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WD活动水平指示网络同步状态,较低活动水平指示较少同步,并且较高活动水平指示较大同步。
实施例B4.根据实施例B1至B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发射天线配置包括用于发送WUS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实施例B5.根据实施例B1至B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被发送到WD。
实施例C1.一种用户设备(WD),被配置为与网络节点通信,该WD被配置为,和/或包括无线电接口和/或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网络节点接收关于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
确定WD的活动水平;
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通过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来对WUS进行解码。
实施例C2.根据实施例C1所述的WD,其中,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并且WUS重复的次数是从重复率对DRX周期长度的表中选择的,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发射天线配置。
实施例C3.根据实施例C2所述的WD,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还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其中,对WUS进行解码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随着覆盖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实施例C4.根据实施例C3所述的WD,其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实施例C5.根据实施例C1至C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D,其中,用于对WUS进行解码的算法的特征在于,对接收到的唤醒信号应用分集组合技术以及在多个天线之间切换接收之一。
实施例D1.一种在无线设备(WD)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网络节点接收关于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
确定WD的活动水平;
基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通过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来对WUS进行解码。
实施例D2.根据实施例D1所述的方法,其中,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并且WUS重复的次数是从重复率对DRX周期长度的表中选择的,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取决于发射天线配置。
实施例D3.根据实施例D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表还取决于WD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其中,对WUS进行解码所需的WUS重复的次数随着覆盖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实施例D4.根据实施例D3所述的方法,其中,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实施例D5.根据实施例D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对WUS进行解码的算法的特征在于,对接收到的唤醒信号应用分集组合技术以及在多个天线之间切换接收之一。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意识到的:本文描述的构思可以体现为方法、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存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因此,本文描述的构思可采取全硬件实施例、全软件实施例或组合了软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它们在本文中都统称为“电路”或“模块”。本文描述的任何过程、步骤、动作和/或功能可以由对应的模块执行和/或与对应的模块相关联,该对应的模块可以以软件和/或固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此外,本公开可以采取有形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存储介质具有包含在该介质中的可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硬盘、CD-ROM、电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或磁存储设备。
本文参考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来描述一些实施例。应当理解,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中的每一个框、以及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中的多个框的组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从而创建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或用来产生机器的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使得该指令(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创建用来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指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运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或存储介质中,使得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装置的制品。
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中,以使一系列可操作步骤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以生成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步骤。
应当理解,框中标注的功能和/动作可以不按操作说明中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同时执行,或者框有时候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尽管一些图包括通信路径上的箭头来指示通信的主要方向,将理解通信可以在与所指示的箭头的相反方向上发生。
用于执行本文所述构思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诸如或C++之类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编写。然而,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以用诸如“C”编程语言之类的常规过程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来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在后一种场景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结合以上描述和附图,本文公开了许多不同实施例。将理解的是,逐字地描述和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每个组合和子组合将会过分冗余和混淆。因此,可以用任意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全部实施例,并且包括附图的本说明书将被解释以构建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全部组合和子组合以及制造和使用这些实施例的方式和过程的完整书面说明,并且将支持要求任意这种组合或子组合的权益。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以上已经具体示出和描述的内容。另外,除非在上面相反地提及,否则应该注意的是,所有附图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鉴于上述教导的各种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Claims (44)
1.一种无线设备WD(22),被配置为与网络节点(16)通信,所述WD(22)包括处理电路(84),所述处理电路(84)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
确定关于所述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所述关于所述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节点(16)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确定关于所述WD(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
接收WUS信号,所述WUS信号包括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的次数的WUS重复,
其中所述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
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接收WUS信号,所述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
当接收到所述WUS信号时,监视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执行以下操作来使所述WD(22)接收所述WUS信号:
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所述WUS信号进行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执行以下操作来使所述WD(22)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所述WUS信号进行解码:
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执行以下操作以使所述WD(22)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所述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WD(22),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所述表取决于所述WD(22)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2、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2和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84)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WD(22)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以使所述WD(22)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2和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WD(22),其中,所述WD(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12.一种网络节点(16),被配置为与无线设备WD(22)通信,所述网络节点(16)包括处理电路(68),所述处理电路(68)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
获得关于所述WD(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
选择发射天线配置,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发送WUS信号,所述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其中所述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执行以下操作:如果控制信道要被发送,则发送所述WUS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执行以下操作:
在发送所述WUS信号之后,发送控制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
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用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来发送所述WUS信号,以使所述网络节点(16)发送所述WUS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
向所述WD(22)发送关于所选择的发射天线的数量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执行以下操作,以使所述网络节点(16)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所述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所述表取决于所述WD(22)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2、13、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2、13、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16)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以使所述网络节点(16)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2、13、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6),其中,所述WD(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23.一种在无线设备WD(22)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关于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所述关于所述网络节点(16)的发射天线配置的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节点(16)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确定关于所述WD(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
接收(S148)WUS信号,所述WUS信号包括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的一次数的WUS重复,
其中所述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接收(S148)WUS信号,所述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WUS信号时,监视控制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WUS信号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所述WUS信号进行解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对所述WUS信号进行解码还包括:
对次数等于所确定的WUS重复的次数的接收到的WUS传输进行组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
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所述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所述表取决于所述WD(22)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31.根据权利要求23、24、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
32.根据权利要求23、24、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3、24、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D(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34.一种在网络节点(16)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S134)关于无线设备WD(22)的活动水平的信息;
选择(S136)发射天线配置,所选择的发射天线配置包括用于发送WUS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数量;
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S138)唤醒信号WUS重复的次数;以及
发送(S140)WUS信号,所述WUS信号至少包括所确定次数的WUS重复,
其中,所述WD(22)的所述活动水平是不连续接收DRX周期长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WUS信号还包括:如果要发送控制信道,则发送所述WUS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4和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WUS信号之后,发送控制信道。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发送所述WUS信号还包括:使用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来发送所述WUS信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4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WD(22)发送关于所选择的发射天线的数量的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水平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
从表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所述表将重复映射到DRX周期长度。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中选择WUS重复的次数的所述表取决于所述WD(22)的覆盖水平是否被增强。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覆盖水平被表示为接收信号质量和接收信号强度之一,使得WUS重复的次数取决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之一。
42.根据权利要求34、35、3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量的发射天线是1个发射天线和2个发射天线之一。
43.根据权利要求34、35、3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WUS重复的次数还包括: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是等于5.12秒、大于5.12秒和小于5.12秒之一来确定WUS重复的次数。
44.根据权利要求34、35、3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D(22)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WD和窄带物联网NB-IoT WD之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719743P | 2018-08-20 | 2018-08-20 | |
US62/719,743 | 2018-08-20 | ||
PCT/EP2019/071364 WO2020038732A1 (en) | 2018-08-20 | 2019-08-08 | Adapting wake up signal repetition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56246A CN112956246A (zh) | 2021-06-11 |
CN112956246B true CN112956246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6766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9008.4A Active CN112956246B (zh) | 2018-08-20 | 2019-08-08 | 适配唤醒信号重复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49395B2 (zh) |
EP (2) | EP4325945A3 (zh) |
JP (1) | JP7282160B2 (zh) |
CN (1) | CN112956246B (zh) |
BR (1) | BR112021003027A2 (zh) |
WO (1) | WO20200387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080952A4 (en) * | 2020-01-19 | 2023-01-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AG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1683757B2 (en) * | 2020-06-22 | 2023-06-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everaging wake-up signals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ycles for assisted antenna calibration |
CN118266249A (zh) * | 2021-12-09 | 2024-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唤醒信号的格式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30370968A1 (en) * | 2022-05-13 | 2023-1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formation indicated by low power wakeup signal |
DE102023207693A1 (de) * | 2023-08-10 | 2025-02-13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Auswählen, durch ein Benutzergerät, eines sichwiederholenden Musters für ein Aufwecksignal aus dem Energiesparmodus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5643A (zh) * | 2012-07-02 | 2015-02-0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 LTE eNB 的唤醒功能 |
CN107735975A (zh) * | 2015-06-18 | 2018-02-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嵌入式唤醒信令 |
WO2018139967A1 (en) * | 2017-01-24 | 2018-08-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71947A (ko) * | 2010-12-23 | 2012-07-0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웨이크업 신호 통신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무선 단말기 |
US11284372B2 (en) * | 2017-03-24 | 2022-03-22 | Apple Inc. | Wake up signa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
US10841876B2 (en) * | 2017-05-15 | 2020-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ke-up signal (WUS) and wake-up receiver (WUR)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1234194B2 (en) * | 2017-11-17 | 2022-01-25 | Sony Corporation |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wake-up signalling transmissions from different base stations |
CN110167151B (zh) * | 2018-02-12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检测方法、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2019
- 2019-08-08 EP EP23204158.2A patent/EP4325945A3/en active Pending
- 2019-08-08 JP JP2021509848A patent/JP72821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8-08 CN CN201980069008.4A patent/CN112956246B/zh active Active
- 2019-08-08 WO PCT/EP2019/071364 patent/WO2020038732A1/en unknown
- 2019-08-08 US US17/269,738 patent/US118493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8 BR BR112021003027-1A patent/BR112021003027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9-08-08 EP EP19755565.9A patent/EP384179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5643A (zh) * | 2012-07-02 | 2015-02-0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 LTE eNB 的唤醒功能 |
CN107735975A (zh) * | 2015-06-18 | 2018-02-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嵌入式唤醒信令 |
WO2018139967A1 (en) * | 2017-01-24 | 2018-08-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Discussions on RRM requirements for WUS for Rel-15 NB-IOT";Ericsson;《3GPP TSG RAN WG4 Meeting #87》(R4-1807606);第1-2页 * |
"Wake up signal configurations and procedures";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R1-1718141);第1-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21003027A2 (pt) | 2021-05-11 |
US20210321334A1 (en) | 2021-10-14 |
EP3841795B1 (en) | 2023-11-22 |
EP4325945A3 (en) | 2024-07-03 |
EP3841795A1 (en) | 2021-06-30 |
EP4325945A2 (en) | 2024-02-21 |
JP2021535659A (ja) | 2021-12-16 |
WO2020038732A1 (en) | 2020-02-27 |
JP7282160B2 (ja) | 2023-05-26 |
CN112956246A (zh) | 2021-06-11 |
US11849395B2 (en) | 2023-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22962B2 (en) | Method of receiving a wake-up signal, wireless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 |
US1151673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monitor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
CN112956246B (zh) | 适配唤醒信号重复 | |
US12127146B2 (en) | Enhancing timing advance validity in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EP3874903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 |
CN112005584A (zh) | 使用唤醒信号的无线设备分组指示 | |
CN113508620B (zh) | 用于连接的不连续接收的功率节省信号配置 | |
KR20210055751A (ko) | 연결 모드에서의 무선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웨이크업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dci) | |
WO2020089466A1 (en) | Power-efficient configuration of time offset values | |
CN114514771B (zh) | 用于早期测量报告的增强过程 | |
EP3909180B1 (en) | Scell management for ca | |
US12238809B2 (en) | Transmission of a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dicating zones | |
CN116998190A (zh) | 控制信道监测 | |
WO2020064773A1 (en) | State transition processes for wireless device power savings | |
KR20250025994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웨이크업 수신기를 가진 단말의 측정 갭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 |
EP4397084A1 (en)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 provision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 |
KR2024016428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웨이크업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단말을 위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40175853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웨이크업 수신기를 가진 단말의 빔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