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951847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1847B
CN112951847B CN202110119868.3A CN202110119868A CN112951847B CN 112951847 B CN112951847 B CN 112951847B CN 202110119868 A CN202110119868 A CN 202110119868A CN 112951847 B CN112951847 B CN 112951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pane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98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1847A (zh
Inventor
吴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98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1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1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1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1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1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51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s or shapes of the interlayer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52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light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41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6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wherein the TFTs are in active matr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相互间隔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依次贯穿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提升面板外围各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以及膜层之间的附着力,进而防止膜层因跌落过程中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膜层剥落的现象,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防摔、抗跌落能力。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跌落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对面板的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跌落实验是每个面板生产出来后必须的验证项目,该验证过程将面板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进行垂直跌落,以验证面板的防摔抗跌落能力。由于这项实验条件极为严苛,当前各厂商对此项品质要求无十足信心,经常出现验证不通过,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图1为当前面板外围各膜层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TFT基板110'、CF基板120'、框胶130'、第一绝缘层112'、第二绝缘层113'、平坦层114'、保护层115'。请参考图1,在TFT基板110'上设有一些非金属膜层绝缘层、平坦层、保护层。在图1所示的面板跌落实验中,面板外围会不断受到外力F的撞击,导致外围上的一些非金属膜层与TFT基板110'发生剥落(Peeling),从而引起破片异常,如图2所示。可能由于外围非金属膜层的玻璃附着力较差且各膜层之间附着力也不是很好,在外力的作用下,面板极易产生膜层剥落现象。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实现显示面板中各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的显著提升,进而使产品具有防摔、抗跌落的特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提升面板外围各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进而提升产品的防摔抗跌落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平坦层;
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相互间隔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依次贯穿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所述金属柱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平坦层,以供所述金属柱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具有若干孔洞,每一金属柱穿过所述屏蔽层上对应的孔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包括若干个具有孔洞的圈状结构,所述圈状结构不连续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柱为楔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框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非金属氮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新型的外围膜层结构,各膜层之间及膜层与基板之间的附着力大,有效降低了膜层因跌落而造成的剥离概率,提升产品的防摔抗跌落性能。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具体采用了具有楔形结构的金属膜层和圈状的屏蔽层,通过金属膜层的金属柱和形成于膜层中通孔将外围各膜层牢牢地固定,防止了膜层剥离,不仅显著提升了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还提升了膜层绝缘层、平坦层等膜层之间的附着力,进而有效避免膜层剥落,提高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外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面板在跌落实验过程中的膜层剥落现象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外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膜层与屏蔽层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292202667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附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以提升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以及膜层之间的附着力,进而使产品具有防摔抗跌落的能力。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框胶130、屏蔽层111、第一绝缘层112、第二绝缘层113、平坦层114、金属膜层1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的,请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并且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连接。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框胶130,所述第一基板110通过所述框胶130与所述第二基板120连接在一起。
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的第一绝缘层112、第二绝缘层113和平坦层114。所述第一绝缘层112、所述第二绝缘层113和所述平坦层114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绝缘层112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朝向第二基板120的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绝缘层113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10的侧表面上,所述平坦层114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13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112的侧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114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113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膜层115,所述金属膜层115向所述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相互间隔的金属柱1152。具体地,图4为屏蔽层111和金属膜层115的示意图,图4可以看作从图3中的屏蔽层111向金属膜层115的方向观察得到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金属膜层115具有一平面以及自所述平面向一侧延伸的多个金属柱1152的结构。由于所述金属膜层115贯穿多个膜层,可见所述金属膜层115对于膜层之间及膜层与基板之间的附着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具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2、所述第二绝缘层113和所述平坦层114。也就是说,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2、所述第二绝缘层113和所述平坦层114之中。
所述金属柱1152依次贯穿所述平坦层114、所述第二绝缘层113和所述第一绝缘层112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110,并与。可以想象,所述金属膜层115通过利用所述金属膜层115穿过所述通孔,用以提升所述平坦层114、所述第二绝缘层113、所述第一绝缘层112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提升所述第一绝缘层112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附着力。也就是说,所述通孔用以供所述金属柱1152穿过,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金属柱1152适配,优选地,所述通孔恰好能使所述金属柱1152穿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的屏蔽层111(LS层)。所述屏蔽层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朝向所述第二基板120的表面上。所述屏蔽层111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2中。所述屏蔽层111具有若干孔洞,每一金属柱1152穿过所述屏蔽层111上对应的一孔洞。进一步地,每一孔洞与一通孔流体连接,以使一个金属柱1152穿过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板110。
此时,所述金属柱1152依次贯穿所述平坦层114、所述第二绝缘层113、所述第一绝缘层112和所述屏蔽层111后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110。可见,所述屏蔽层111和所述金属膜层115均与所述第一基板110连接,进一步提升膜层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附着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111分为若干个具有孔洞的圈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圈状结构彼此不连续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表面上,并且保证每一孔洞内与穿有所述金属柱1152。可以想象,所述圈状结构类似一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圈状结构为圆环结构。
可选地,所述孔洞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只要能实现圈状结构并能够包裹所述金属柱1152即可。优选地,所述孔洞为圆形。
所述金属柱1152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1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孔洞内,并且所述金属柱1152的一端的尺寸与所述孔洞的尺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10为TFT玻璃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20为CF玻璃基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中,在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具有很复杂的膜层结构,而图3中主要示出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外围膜层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显示面板100中,图中未示出的部分,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常规结构,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柱1152可以为楔形结构。换句话说,所述通孔可以为楔形结构,类似“倒三角”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柱1152也可以为圆柱形结构。换句话说,所述通孔可以为圆柱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12的材料可以为非金属氮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例如,所述第一绝缘层112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113的材料可以为非金属氮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例如,所述第二绝缘层113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硅。
综上所述,现有的显示面板可能由于外围非金属膜层的玻璃附着力较差且各膜层之间附着力也不是很好,在外力的作用下,面板极易产生膜层剥落现象。相较之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所述金属膜层115与基板的附着力较非金属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强,可以显著提升膜层与基板之间的附着力,还可以提升膜层与膜层之间的附着力,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防摔和抗跌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如此的话,所述显示装置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摔和抗跌落能力。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平坦层;
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相互间隔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依次贯穿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中;
所述屏蔽层具有若干孔洞,每一金属柱穿过所述屏蔽层上对应的孔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平坦层,以供所述金属柱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若干个具有孔洞的圈状结构,若干个圈状结构不连续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框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为楔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非金属氮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119868.3A 2021-01-28 2021-01-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951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9868.3A CN112951847B (zh) 2021-01-28 2021-01-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9868.3A CN112951847B (zh) 2021-01-28 2021-01-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1847A CN112951847A (zh) 2021-06-11
CN112951847B true CN112951847B (zh) 2023-05-30

Family

ID=7623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9868.3A Active CN112951847B (zh) 2021-01-28 2021-01-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18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2144U (zh) * 2015-05-14 2015-11-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顯示面板
CN107068715B (zh) * 2017-03-28 2019-12-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231840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2552266B1 (ko) * 2018-01-31 2023-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735791A (zh) * 2018-07-05 2018-11-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1847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2270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模组
CN1091194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62291B2 (en) Flexible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684243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52247B (zh) 复合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7264694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0237273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WO2019223776A1 (zh) Oled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343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0124892A1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55360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476012B2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WO2021022735A1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958920A (zh) 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518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464252U (zh) 柔性基板母板和柔性基板
CN112670248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9199931U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70743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583981B (zh) 曲面载台、柔性面板加工设备及拉伸底部保护膜的方法
CN11242074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4217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64323B (zh) 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21217799A1 (zh) Oled 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与显示设备
WO2021134489A1 (zh) 一种巨量转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