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9977A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49977A CN112949977A CN202110094342.4A CN202110094342A CN112949977A CN 112949977 A CN112949977 A CN 112949977A CN 202110094342 A CN202110094342 A CN 202110094342A CN 112949977 A CN112949977 A CN 1129499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nnel
- top layer
- checked
- area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630 mental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通过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成各子区域,同时对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检测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分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计算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并采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获取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同时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并进行显示,相关人员进行对比处理措施,从而提高隧道内部顶层的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现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技术领域,涉及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是隧道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工程项目质量关系到隧道工作人员以及乘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加强隧道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监理将成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现有的隧道工程项目质量验收监理方法主要采用人员监理,其人员监理水平低,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无法全面的精确了解隧道内部顶层的圆弧半径,存在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隧道内部顶层的工程质量降低,从而增加人民的出行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身心损害,同时监理人员对隧道内部顶层的层面进行破坏式的取样,分析样本中各层面体积来判断隧道工程项目质量,这样不仅降低监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降低隧道内部顶层的美观效果,进而使得隧道工程项目质量的验收效率受到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成各子区域,同时对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检测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分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计算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并采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获取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同时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并进行显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监测点布设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灰度图像采集模块、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分析服务器、云管理中心、显示终端和存储数据库;
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云管理中心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监测点布设模块分别与区域划分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连接,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分别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和层面厚度获取模块连接,层面厚度获取模块与层面厚度分析模块连接,云管理中心分别与存储数据库和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进行划分,按照隧道长度等分方式划分成体积相同的若干子区域,对若干子区域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若干子区域的编号分别为1,2,...,i,...,n,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发送至监测点布设模块;
所述监测点布设模块用于接收区域划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对接收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对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按照布设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位置编号,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Ai m(ai 1,ai 2,...,ai j,...,ai m),ai 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的位置编号,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分别发送至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包括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其中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处,且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一一对应,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分别检测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统计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构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RiA(ria1,ria2,...,riaj,...,riam),riaj表示为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发送至隧道半径分析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用于接收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发送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将接收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进行对比,得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ΔRiA(Δria1,Δria2,...,Δriaj,...,Δriam),Δria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的对比差值,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发送至云管理中心;
所述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包括x射线检测仪,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x射线检测仪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进行扫描,采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发送至灰度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灰度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变换为固定标准形式的各灰度图像,并对变换后的各灰度图像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和图像增强处理,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发送至层面厚度获取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获取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DiX(d1 ix,d2 ix,...,dj ix,...,dm ix),dj i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灰度增强图像的第x个层面厚度,x=x1,x2,x3,x4,x5,x1,x2,x3,x4,x5分别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中的钢筋混凝土基层面、找平层面、防水层面、防水保护层面和饰面层面,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发送至层面厚度分析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 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和标准隧道长度,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发送至云管理中心;
所述云管理中心用于接收分析服务器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和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将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发送至显示终端;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接收云管理中心发送的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并进行显示;
所述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同时存储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μ、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L标和标准隧道长度k标,并存储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点布设模块通过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将若干监测点布设在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其中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且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向监测点位置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由电子元件接收监测点位置反射的回波,并转换为电信号,统计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根据已知的声速分析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σi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Δria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的对比差值,m表示为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
进一步地,所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计算公式为 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x=x1,x2,x3,x4,x5,dj i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灰度增强图像的第x个层面厚度,m表示为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
进一步地,所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计算公式为V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体积,x=x1,x2,x3,x4,x5,L标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μ表示为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n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的子区域数目,k标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隧道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为ξ表示为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λx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x=x1,x2,x3,x4,x5,V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体积,V′x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e表示为自然数,等于2.718,n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的子区域数目,σi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通过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成各子区域,同时对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检测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这样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避免人工监理水平低的问题,从而全面的精确了解隧道内部顶层的圆弧半径,并分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计算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避免出现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为后期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采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获取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避免发生监理人员对隧道内部顶层的层面进行破坏式取样的事件,保证了隧道内部顶层的美观效果,并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从而提高监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通过云管理中心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从而增加隧道工程项目质量的验收效率,并进行显示,直观地展示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情况,相关人员进行对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隧道内部顶层的工程质量,减少人民的出行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监测点布设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灰度图像采集模块、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分析服务器、云管理中心、显示终端和存储数据库。
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云管理中心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监测点布设模块分别与区域划分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连接,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分别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和层面厚度获取模块连接,层面厚度获取模块与层面厚度分析模块连接,云管理中心分别与存储数据库和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进行划分,按照隧道长度等分方式划分成体积相同的若干子区域,对若干子区域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若干子区域的编号分别为1,2,...,i,...,n,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发送至监测点布设模块。
所述监测点布设模块用于接收区域划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对接收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通过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将若干监测点布设在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其中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且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相同,对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按照布设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位置编号,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Ai m(ai 1,ai 2,...,ai j,...,ai m),ai 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的位置编号,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分别发送至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包括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其中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处,且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一一对应,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向监测点位置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由电子元件接收监测点位置反射的回波,并转换为电信号,统计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根据已知的声速分析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这样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避免人工监理水平低的问题,从而全面的精确了解隧道内部顶层的圆弧半径,并统计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构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RiA(ria1,ria2,...,riaj,...,riam),riaj表示为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发送至隧道半径分析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用于接收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发送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将接收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进行对比,得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ΔRiA(Δria1,Δria2,...,Δriaj,...,Δriam),Δria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的对比差值,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σi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Δria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的对比差值,m表示为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发送至云管理中心,避免出现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为后期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所述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包括x射线检测仪,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x射线检测仪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进行扫描,采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发送至灰度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灰度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变换为固定标准形式的各灰度图像,并对变换后的各灰度图像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和图像增强处理,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发送至层面厚度获取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获取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避免发生监理人员对隧道内部顶层的层面进行破坏式取样的事件,保证了隧道内部顶层的美观效果,并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DiX(d1 ix,d2 ix,...,dj ix,...,dm ix),dj i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灰度增强图像的第x个层面厚度,x=x1,x2,x3,x4,x5,x1,x2,x3,x4,x5分别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中的钢筋混凝土基层面、找平层面、防水层面、防水保护层面和饰面层面,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发送至层面厚度分析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 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x=x1,x2,x3,x4,x5,dj i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灰度增强图像的第x个层面厚度,m表示为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和标准隧道长度,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V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体积,x=x1,x2,x3,x4,x5,L标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μ表示为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n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的子区域数目,k标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隧道长度,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发送至云管理中心,从而提高监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述云管理中心用于接收分析服务器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和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ξ表示为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λx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x=x1,x2,x3,x4,x5,V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体积,V′x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x个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e表示为自然数,等于2.718,n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划分的子区域数目,σi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从而增加隧道工程项目质量的验收效率,并将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发送至显示终端。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接收云管理中心发送的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并进行显示,直观地展示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情况,相关人员进行对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隧道内部顶层的工程质量,减少人民的出行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所述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同时存储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μ、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L标和标准隧道长度k标,并存储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监测点布设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灰度图像采集模块、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分析服务器、云管理中心、显示终端和存储数据库;
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层面厚度分析模块、云管理中心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监测点布设模块分别与区域划分模块、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连接,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分别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存储数据库连接,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和层面厚度获取模块连接,层面厚度获取模块与层面厚度分析模块连接,云管理中心分别与存储数据库和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进行划分,按照隧道长度等分方式划分成体积相同的若干子区域,对若干子区域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若干子区域的编号分别为1,2,...,i,...,n,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发送至监测点布设模块;
所述监测点布设模块用于接收区域划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编号,对接收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进行监测点的布设,对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按照布设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位置编号,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Ai m(ai 1,ai 2,...,ai j,...,ai m),ai 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的位置编号,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分别发送至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和灰度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包括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其中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处,且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各子区域中中心圆弧线的圆心一一对应,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若干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分别检测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统计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构成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RiA(ria1,ria2,...,riaj,...,riam),riaj表示为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将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发送至隧道半径分析模块;
所述隧道半径分析模块用于接收隧道半径检测模块发送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将接收的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进行对比,得到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ΔRiA(Δria1,Δria2,...,Δriaj,...,Δriam),Δriaj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与标准半径的对比差值,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隧道半径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对比差值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发送至云管理中心;
所述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包括x射线检测仪,用于接收监测点布设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的位置编号集合,通过x射线检测仪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进行扫描,采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发送至灰度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灰度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对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变换为固定标准形式的各灰度图像,并对变换后的各灰度图像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和图像增强处理,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发送至层面厚度获取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灰度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处的灰度增强图像,获取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DiX(d1 ix,d2 ix,...,dj ix,...,dm ix),dj ix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灰度增强图像的第x个层面厚度,x=x1,x2,x3,x4,x5,x1,x2,x3,x4,x5分别表示为隧道内部顶层中的钢筋混凝土基层面、找平层面、防水层面、防水保护层面和饰面层面,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发送至层面厚度分析模块;
所述层面厚度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层面厚度获取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灰度增强图像的各层面厚度集合,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构成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 表示为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中第x个层面的平均厚度,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发送至分析服务器;
所述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层面厚度分析模块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中各层面的平均厚度集合,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和标准隧道长度,计算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统计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将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发送至云管理中心;
所述云管理中心用于接收分析服务器发送的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距离差值的标准差和待验收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体积,提取存储数据库中存储的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计算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将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发送至显示终端;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接收云管理中心发送的待验收隧道内部顶层的综合质量影响系数,并进行显示;
所述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隧道内部顶层的中心圆弧线离圆心的标准半径,同时存储预设灰度图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例系数μ、隧道内部顶层的标准弧长L标和标准隧道长度k标,并存储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计划标准体积和隧道内部顶层区域内各层面的质量影响比例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布设模块通过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将若干监测点布设在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其中各子区域中各监测点位置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且各子区域的中心圆弧线上布设的监测点数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向监测点位置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由电子元件接收监测点位置反射的回波,并转换为电信号,统计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根据已知的声速分析各监测点位置离对应中心圆弧线的圆心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94342.4A CN112949977A (zh) | 2021-01-23 | 2021-01-23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94342.4A CN112949977A (zh) | 2021-01-23 | 2021-01-23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49977A true CN112949977A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3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94342.4A Withdrawn CN112949977A (zh) | 2021-01-23 | 2021-01-23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4997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7713A (zh) * | 2022-03-18 | 2022-07-22 | 杨赞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监理验收智能评估分析系统 |
CN119295017A (zh) * | 2024-11-21 | 2025-01-10 | 广东昂为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基于节点管理的农村污水治理施工管理方法和系统 |
-
2021
- 2021-01-23 CN CN202110094342.4A patent/CN11294997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7713A (zh) * | 2022-03-18 | 2022-07-22 | 杨赞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监理验收智能评估分析系统 |
CN114777713B (zh) * | 2022-03-18 | 2023-09-01 | 广州建达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监理验收智能评估分析系统 |
CN119295017A (zh) * | 2024-11-21 | 2025-01-10 | 广东昂为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基于节点管理的农村污水治理施工管理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32685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实时检测分析管理系统 | |
RU2327105C2 (ru) |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состояния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здания или инжене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106949879B (zh) | 基于摄影测量原理的物联网建筑三维实时监测分析方法 | |
CN202501869U (zh) | 基于物联网的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 |
CN112949977A (zh)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程项目质量阶段性验收智能监理管理系统 | |
CN114459372B (zh) | 一种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智能预警方法 | |
CN109490072B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4549589B (zh) | 一种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的旋转体振动位移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112816380A (zh)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筑工程工地施工环境在线监测方法及监测云平台 | |
CN110849724A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损伤识别的概率成像方法 | |
CN115014617B (zh) | 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斜拉桥拉索索力同步监测方法 | |
CN109684774A (zh) | 一种梁式桥安全监测与评估装置 | |
CN116913046A (zh) | 一种降雨型滑坡风险预警监测方法 | |
CN113066118B (zh) | 基于远程监控和工业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安全监测系统 | |
CN116522085A (zh) | 一种全自动拉索频率提取、定阶和索力识别方法与应用 | |
CN113202152A (zh) | 基于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的建筑物沉降安全监测方法 | |
CN116823172A (zh) | 基于模型优化的工程造价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7471236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传输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4049586B (zh) | 基于计算机视觉及功率谱传递比的振动频率自动识别方法 | |
CN118533224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基坑安全监测系统 | |
CN113408916B (zh) | 基于智能ai和移动app的消防设施检测及现场验收评定系统 | |
CN112927208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装配式公路桥梁路面安全监测分析方法 | |
CN112883084A (zh) | 基于大数据智能挖掘和整合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分析方法 | |
CN112819304A (zh) | 基于云计算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监理方法和云管理平台 | |
CN113090330A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煤矿井下作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