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8708B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38708B CN112938708B CN202110163470.XA CN202110163470A CN112938708B CN 112938708 B CN112938708 B CN 112938708B CN 202110163470 A CN202110163470 A CN 202110163470A CN 112938708 B CN112938708 B CN 1129387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ance
- elevator
- car
- control command
- telescop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acecarbromal Chemical compound CCC(Br)(CC)C(=O)NC(=O)NC(C)=O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该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包括轿壁,轿壁为可伸缩结构,该系统包括: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上,用于获取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与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伸缩装置,配置于轿壁上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基于轿厢控制指令控制轿壁执行对应的伸缩动作。通过将电梯轿厢的轿壁设计为可伸缩的电梯轿壁,根据电梯轿厢的实际运行位置控制电梯轿壁主动执行伸缩动作,不再需要设置额外的井道空间作为缓冲,减少了井道施工成本以及电梯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电梯轿厢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乘梯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一种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以及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目前建筑物内普遍应用的唯一的室内交通工具。
电梯在曳引机的作用下在井道内上下运行,以到达当前建筑物的不同层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梯可能因为不同的故障情况而出现运行高度高于最高层站的情况,即出现冲顶异常情况,而上述异常情况可能对乘客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为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上述异常情况的发生,通过在井道内设置极限开关以及设置对应的冲顶安全距离,来避免发生上述异常以及避免造成伤害。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极限开关和安全距离的设置必然需要占用井道的额外空间,因此需要井道设置额外的顶层高度,因此在当前城市空间资源非常宝贵和稀缺的情况下,增加了建筑物的造价。
另一方面,当电梯发生意外故障时,例如极限开关失效、钢丝绳断裂以及对重轿厢失衡而导致轿厢冲顶等事故发生时,目前尚未有比较安全的解决方案,为轿顶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安全威胁,以及电梯轿顶上设备毁坏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及安全控制装置,通过采用顶部可伸缩的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电梯的实际运行状况对电梯轿厢的顶部进行控制,从而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包括轿壁,所述轿壁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伸缩装置,配置于所述轿壁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轿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轿壁执行对应的伸缩动作。
优选地,所述轿壁包括上轿壁和下轿壁,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上轿壁和所述下轿壁,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上轿壁在所述伸缩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包括: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包括: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包括: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冲顶距离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安全距离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优选地,所述指令生成单元包括:停梯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第一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传统电梯的基础上,将电梯轿厢的固定轿壁设计为可伸缩的电梯轿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电梯轿厢的实际运行位置,当电梯轿厢出现冲顶风险时控制电梯轿壁主动执行伸缩动作,因此一方面不再需要设置额外的井道空间作为缓冲,减少了井道施工成本以及电梯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乘梯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电梯设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中轿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中伸缩轿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中判断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中基于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梯轿厢 11轿壁
111上轿壁 112下轿壁
20位置检测装置 30控制装置
40伸缩装置 401伸缩驱动组件
402导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及安全控制装置,通过采用顶部可伸缩的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电梯的实际运行状况对电梯轿厢的顶部进行控制,从而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首先介绍背景技术。请参见图1,在现有的电梯设计中,电梯轿厢在井道中上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乘客的乘梯安全,在井道的顶部设置一冲顶安全距离,当电梯轿厢的运行高度与井道顶部的距离小于该冲顶安全距离时,将禁止电梯轿厢继续向上运行,例如电梯控制系统强制断电以控制曳引机停止驱动,从而保证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乘梯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方面,上述冲顶安全距离属于安全缓冲距离,而该安全距离的设置或极限开关的设置必然需要井道保留额外的高度,因此增大了井道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当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时,例如电梯无法受到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或极限开关损坏时,此时发生电梯冲顶将无法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降低了乘梯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0,所述电梯轿厢10包括轿壁11,所述轿壁11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位置检测装置20,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10上,用于获取所述电梯轿厢10在井道中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30,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20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伸缩装置40,配置于所述轿壁11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30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轿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轿壁11执行对应的伸缩动作。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轿壁11包括上轿壁111和下轿壁112,所述伸缩装置40连接所述上轿壁111和所述下轿壁112,所述伸缩装置40包括伸缩驱动组件401和导向组件402,所述上轿壁111在所述伸缩驱动组件401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导向组件402上下移动。
请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
S20)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
S30)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
S40)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传统的电梯进行改进,将电梯轿厢10的轿壁11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例如可以将轿壁11由上轿壁111和下轿壁112构成,其中上轿壁111和下轿壁112通过伸缩装置40连接,该伸缩装置40可以由伸缩驱动组件401和导向组件402组成,例如该伸缩驱动组件401可以为线电机、螺纹螺杆等驱动组件中的任意一种,伸缩驱动组件401设置于上轿壁111的顶部,导向组件402与伸缩驱动组件401的行程相匹配设置于轿厢的框架结构上,例如该导向组件402可以为匹配设置的齿条、滑轨等组件,轿顶与上轿壁111刚性连接,并随着上轿壁111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控制装置30通过位置检测装置20实时获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10在井道中的位置信息,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位置检测装置20可以为安装于电梯轿厢10上的磁栅尺,通过磁栅尺可以实时读取电梯轿厢10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根据该位置,可以计算出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
在某一时刻,控制装置30监控到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不符合预设距离要求,例如该预设距离要求可以为电梯轿厢10距离井道顶部的最小距离,例如该最小距离可以为0.8m,此时控制装置30立即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例如该轿厢控制指令为控制轿壁11伸缩的控制指令,将该轿厢控制指令发送至伸缩装置40后,伸缩装置40立即执行对应的轿壁伸缩操作,请参见图5,通过根据电梯轿厢10上方与井道顶部的冲顶距离对电梯轿厢10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冲顶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保护了电梯轿厢10顶部的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乘梯安全性。
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梯轿厢10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并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电梯的运行状况主动对电梯轿厢10进行伸缩控制,从而不必在电梯井道的顶部设置额外的缓冲空间,能够减小井道空间的浪费,降低了电梯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包括: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运行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由于每个电梯的安装场景都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每个电梯的相关属性来确定对应的安全运行需求,请参见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首先根据电梯轿厢10的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由于连接电梯轿厢和对重的钢丝绳的长度固定,因此在获取到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的基础上,很容易获取到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然后进一步获取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h1,此时进一步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例如该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计算获得,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可以按照GB7588的要求表征为:轿顶防护栏至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h=0.3+0.035v2(m),其中电梯速度v可由磁栅尺采集获取。
在实际监控过程中,控制装置实时判断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例如该冲顶距离为h2)是否小于等于上述对重行程距离h1和预设安全防护距离△h之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冲顶距离h2可以为电梯轿厢顶部与井道顶部之间的距离。在某一时刻,控制装置30监控到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h2小于等于对重行程距离h1和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h之和,因此确定当前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不符合预设距离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包括: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控到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不符合预设距离要求,因此立即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电梯井道的净高度比传统电梯井道的净高度低,因此当电梯轿厢10运行至顶层时,电梯轿厢10顶部与井道顶部之间的距离将小于h1+△h,然而此时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因此生成与该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控制指令,例如根据h2与h1+△h之间的差值,生成对应的第一轿厢控制指令,电梯轿厢10在该第一轿厢控制指令的控制下实时调整电梯轿厢的高度,以保证h2=h1+△h,从而实现在保证电梯轿厢10具有足够的安全冲顶距离的基础上,减小电梯井道的建造高度,从而降低电梯井道的施工成本。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控到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不符合预设距离要求,此时进一步获取到该电梯处于异常运行状态,例如电梯控制系统监控到电梯的钢丝绳发生断裂的情况,此时电梯轿厢不断向上冲使得电梯轿厢10的冲顶距离h2小于h1+△h,因此立即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上述冲顶距离h2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例如电梯轿厢10根据该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将电梯轿厢10的高度压缩至最大可压缩高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包括: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为了避免一次性压缩的高度太大而对轿厢内的乘客造成影响或对轿厢顶部的检修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7,在根据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时,首先根据第一距离值生成对应的第一伸缩控制指令,例如该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为控制电梯轿厢10的上轿壁压缩0.3m,此时继续监控该冲顶距离在上述停梯控制指令下的变化情况,例如在另一时刻,监控到该冲顶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值,即电梯轿厢10还在进一步上冲,因此立即生成与预设距离要求对应的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例如该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为控制上轿壁111压缩0.5m(即进一步压缩0.2m),以进一步保护电梯轿厢顶部的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电梯轿厢10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梯轿厢的轿壁进行伸缩控制,从而在电梯发生冲顶故障时,有效保护了乘客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乘梯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冲顶距离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安全距离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指令生成单元包括:停梯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第一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包括轿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信息;
控制装置,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伸缩装置,配置于所述轿壁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轿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轿壁执行对应的伸缩动作;
所述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
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
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所述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包括:
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
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包括上轿壁和下轿壁,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上轿壁和所述下轿壁,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上轿壁在所述伸缩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导向组件上下移动。
3.一种电梯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
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
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所述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包括:
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
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包括: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
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
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
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
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
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
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6.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
冲顶距离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冲顶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符合预设距离要求;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轿厢控制指令;
所述指令生成单元包括:
停梯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的情况下,获取电梯运行状态;
第一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冲顶距离对应的第一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停梯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冲顶距离生成第二轿厢伸缩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电梯对重的对重位置;
安全距离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重位置获取所述电梯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间的对重行程距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安全防护距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行程距离与所述预设安全防护距离之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冲顶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距离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冲顶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值;
在所述冲顶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伸缩控制指令;
在所述冲顶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设距离要求生成第二伸缩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伸缩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伸缩高度,所述第二伸缩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伸缩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3470.XA CN112938708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3470.XA CN112938708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38708A CN112938708A (zh) | 2021-06-11 |
CN112938708B true CN112938708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624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63470.XA Active CN112938708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387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8557B (zh) * | 2021-07-19 | 2023-03-24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电梯网络异常的保护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4889A (ja) * | 2004-08-05 | 2006-02-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4310146A (zh) * | 2014-11-07 | 2015-01-28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轿顶伸缩护栏 |
CN204434013U (zh) * | 2014-12-30 | 2015-07-01 | 通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式轿顶护栏 |
CN104986643A (zh) * | 2015-08-06 | 2015-10-21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极限保护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5366478A (zh) * | 2015-11-02 | 2016-03-02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终端减行程控制系统 |
CN105800411A (zh) * | 2016-04-14 | 2016-07-27 | 上海之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电梯运动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
CN106276511A (zh) * | 2016-08-20 | 2017-01-04 | 刘小光 | 套筒式单双层可切换电梯系统 |
CN109132745A (zh) * | 2017-06-27 | 2019-01-04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装置 |
CN209536755U (zh) * | 2018-10-30 | 2019-10-25 | 浙江益仓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电梯轿厢 |
CN212198021U (zh) * | 2020-05-09 | 2020-12-22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轿顶防护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8019B (zh) * | 2009-05-19 | 2013-12-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异常检测装置 |
CN104743414A (zh) * | 2015-03-19 | 2015-07-01 |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081760A (zh) * | 2016-08-25 | 2016-11-09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减行程控制系统 |
CN110668284A (zh) * | 2019-10-11 | 2020-01-10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电梯系统及电梯缓冲判断方法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10163470.XA patent/CN1129387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4889A (ja) * | 2004-08-05 | 2006-02-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4310146A (zh) * | 2014-11-07 | 2015-01-28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轿顶伸缩护栏 |
CN204434013U (zh) * | 2014-12-30 | 2015-07-01 | 通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式轿顶护栏 |
CN104986643A (zh) * | 2015-08-06 | 2015-10-21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极限保护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5366478A (zh) * | 2015-11-02 | 2016-03-02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终端减行程控制系统 |
CN105800411A (zh) * | 2016-04-14 | 2016-07-27 | 上海之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电梯运动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
CN106276511A (zh) * | 2016-08-20 | 2017-01-04 | 刘小光 | 套筒式单双层可切换电梯系统 |
CN109132745A (zh) * | 2017-06-27 | 2019-01-04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装置 |
CN209536755U (zh) * | 2018-10-30 | 2019-10-25 | 浙江益仓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电梯轿厢 |
CN212198021U (zh) * | 2020-05-09 | 2020-12-22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轿顶防护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38708A (zh) | 2021-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12596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KR100909304B1 (ko) |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
EP2733106B1 (en) | Elevator with a buffer with adjustable length. | |
CN107298356B (zh) | 建筑物沉降检测 | |
KR20130135909A (ko) | 멀티-카식 엘리베이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1511716A (zh) | 电梯装置 | |
JP6062009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732730B2 (ja) |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2938708B (zh)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控制装置 | |
JP2835206B2 (ja) |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200921504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終端階強制減速装置 | |
CN113003350B (zh) | 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以及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 |
JP4668186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9132745A (zh) | 电梯装置 | |
JP4575076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215626046U (zh) | 电梯安全控制系统及电梯 | |
CN207932827U (zh) | 一种电梯防冲顶及蹲底的保护装置 | |
JPWO2004031064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JP4397720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12456269B (zh) | 智能刹车系统 | |
CN110861984B (zh) | 电梯对中装置的监控方法及电梯对中装置的监控装置 | |
CN114955759B (zh) | 电梯系统 | |
JP200813309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終端階速度制御システム | |
KR102725819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안전 감시 장치 | |
CN212769271U (zh) | 一种矿用电梯钢丝绳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