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929925B -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925B
CN112929925B CN201911239530.0A CN201911239530A CN112929925B CN 112929925 B CN112929925 B CN 112929925B CN 201911239530 A CN201911239530 A CN 201911239530A CN 112929925 B CN112929925 B CN 112929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link
map
period
end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95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925A (zh
Inventor
易粟
孙刚
王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95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生成该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所述调度实体为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

Description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车辆通信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5G中,车辆到万物(V2X,vehicle-to-everything)的用例包括车辆编队(vehicle platooning),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协作式碰撞避免(cooperativecollision avoidance),为城市驾驶提供路口安全信息(intersection safetyinformation provisioning for urban driving)等。
对于用于城市驾驶的路口安全信息提供的使用场景。智能路口依赖于无线通信,因此,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通信资源应该被有效地分配给车辆。此外,交通事故常发生在车辆和行人拥挤的路口,为车辆提供安全信息,以防止交通事故,并在车辆经过十字路口时协助协作自动驾驶功能是必要的。并且,路口的安全信息涉及精确的数字地图,交通信号信息,行人和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通常以LDM(本地动态地图)表示。LDM信息将定期或按需下载到车辆中。需要此信息来了解路口的情况并控制自动车辆。
这项服务由智能路口系统(或路口安全信息系统)10提供,如图1所示,该系统10由路边雷达12,交通信号11和LDM服务器13以及RSU(路边单元)14组成。LDM服务器13通过路边雷达11和交通信号12监控道路状况,并生成LDM信息通过RSU 14传送给终端(例如车辆)。对于V2X服务,交换位置信息,例如GPS所获取的信息,非常重要。在某些情况下,RSU还需要大量流量(traffic)才能从终端(例如车辆)收集车辆信息(由行车记录仪提供)。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在从车辆到RSU需要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将无线频谱用于此智能路口系统并没有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解决其他类似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提高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配置于接收端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实体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
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配置于调度实体,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
处理单元,其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设备包括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作为发送端设备包括前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前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智能路口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隐藏终端问题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基于来自RSU的地图信息预留CSR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基于来自RSU的地图信息预留CSR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8是第四方面的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9是第五方面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10是第五方面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1是第五方面的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图12是第五方面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版本14指定了用于支持V2X通信的模式3和4,其使用LTE(长期演进)的称为边链路(sidelink)或PC5接口的直接接口。边链路通信使终端可以绕过中央基站并以对等方式进行通信。PC5接口是一对多通信接口,它允许终端在其邻居组中广播其消息。当网络覆盖可用时,终端会在模式3下运行,基站将负责调度和分配资源;相反,模式4被定义为支持覆盖范围外的通信或部分覆盖通信,在这种通信中,资源分配需要以分布式和无监督的方式进行。周期性传输(periodic transmission)是V2X应用的主要传输类型,V2X通信采用一种称为基于感知的半永久调度(SPS,semi-persistentscheduling)的资源分配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车辆对基础设施)场景为例,其中大部分流量(traffic)是从车辆到RSU。为了简化资源分配,V2I和V2V(vehicle-to-vehicle,车辆对车辆)可以分别使用专用的子信道(sub-channels)。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接收方是从应用层的角度说的,在物理层实现不局限于是单播、组播和广播方式。如果采用目前的标准方法,基于感知的SPS是基于发送方(车辆)的环境感知,而接收方(RSU)可能具有不同的干扰条件。这种传统方法会导致如下不足。
对于模式4,一个明显问题是当无线节点无法听到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时发生的隐藏终端(hidden terminal)问题或隐藏节点(hidden node)问题或隐藏站点(hiddenstation)问题,该问题将导致基于感知的SPS无法正常运行。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多个节点将尝试同时在共享媒介(medium)上传输其数据,从而引起信号干扰。例如,在图2中,每个车辆在RSU的通信范围内,但是车辆之间不能彼此通信,原因是,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远,或者这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遮挡,导致彼此听不到对方,这些节点互相称为彼此的隐藏节点。当两辆车开始同时向RSU发送数据包时,由于两者彼此不在感知范围内,因此在传输时无法检测到冲突,因此会发生冲突,从而破坏RSU接收的数据。
另一个问题是预留资源时所用到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和S-RSSI(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计算不准确。每个终端在Tsense期间基于其测量的RSRP和S-RSSI信息来保留CSR(candidate single-subframe resource,候选单子帧资源)。假设较低的S-RSSI/RSRP指示了较低的干扰水平或冲突概率,则具有较低的S-RSSI值或较低的RSRP的CSR将具有较高的机会被保留以进行传输。但是,确定接收数据包质量的干扰是由接收方(RSU)测量数据决定的。这意味着,在发送方进行的RSRP/S-RSSI测量对于传输的信道估计而言是不准确的。因此,当前基于感知的SPS将不会高效地保留无线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隐藏终端的问题,或者解决上述缺少有关边链路的信道测量结果的问题,提出了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有些词汇用了LTE的术语,比如CSR。在NR中,由于没有CSR概念,改为了CR(candidate resource,候选资源)。原因是,调度的时间单位不是子帧(subframe),而是时隙(slot)。所以在NR场景下,把上述CSR换成CR,仍然不改变实施方式。在NR中,模式3和模式4转化成了相应的模式1和模式2。同样的,在NR实施中,模式描述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应用于V2X场景下的接收端设备,例如前述的RSU,或者车辆。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的一个示意图,请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操作301:接收端设备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
操作302: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地图,该RSRP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该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是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RSSI)地图,该S-RSSI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将该RSRP地图和/或该S-RSSI地图,以及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也即该RSRP地图和/或该S-RSSI地图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发送给调度实体,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进行调度时间窗口对齐,并根据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所述调度实体为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V2I通信,接收端设备例如为RSU,其接收数据,发送端设备例如为车辆,其发送数据;对于V2V通信,接收端设备例如为数据的接收端,发送端设备例如为数据的发送端,接收端和发送端都为车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接收端设备(RSU或车辆)定期生成一个或两个地图(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并发送到网络设备(对于模式3)或者广播(对于模式4)出去,调度实体(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接收该地图并基于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及其自身的感应信息进行资源预留。由于在进行资源预留时考虑了接收端的信道测量结果,提高了资源预留的效率。此外,在模式4下,还解决了隐藏终端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在每个消息周期(T)生成该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并且,接收端设备可以在每个消息周期(T)将该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发送给上述调度实体,例如发送给网络设备,或者广播到上述发送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RSRP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该元素的元素值为:接收端设备在感测周期(Tsense)内接收到SCI,且发送该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上述时频资源单元时,对应的、组成传输该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本申请对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做限制,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这里,感测周期可以包括多个消息周期,并且感测周期不包括当前消息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S-RSSI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感测周期(Tsense)内各个时间单元上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这里,感测周期可以包括多个消息周期,并且感测周期不包括当前消息周期。此外,时间单元可以是帧、子帧、时隙、或者子时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时间单元可以称为一个TTI(传输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RSRP地图和上述S-RSSI地图可以为任意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文本的形式,或者表格的形式,或者映射的形式,或者向量的形式,或者数组的形式,或者矩阵的形式等,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前述一段时间内或者前述感测周期内的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内,接收端设备处于发送状态,则接收端设备无法感知信道,则上述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对应的地图(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上的元素的元素值为预定值,该预定值表示“未感测到”。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更加清楚易懂,下面以接收端设备为RSU,发送端设备为智能路口系统中的车辆,生成的地图为S-RSSI地图,并且该方法应用于模式3为例进行说明。
在这个示例中,假设RSU和智能路口系统中的车辆使用的是相同的应用程序,设置了相同的物理(PHY)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并且假设RSU和车辆具有相同的T和Tsense配置,“T”为消息周期,如前所述,其可以是地图的产生周期,以S-RSSI地图为例,这里的消息周期T用于计算S-RSSI地图中的S-RSSI平均值,也可以是地图的发送周期,也即地图的传输间隔;“Tsense”为感测周期(sensing period),其为地图的数据来源,仍以S-RSSI地图为例,S-RSSI地图中的S-RSSI平均值根据Tsense范围内的数据计算获得。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设置是T=100ms,Tsense=1s。
在一些实施例中,RSU基于每个子信道生成地图元素。例如,S-RSSI地图被视为T×S矩阵,每个元素对应于频率-时间网格(grid)中的平均感测到的S-RSSI值。由于LTE子帧具有1ms的持续时间,所以在一个消息间隔中存在T个子帧。在5G NR(新无线)中,时隙是动态调度单元的其中一种。时隙的持续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取决于基础参数(numerology)。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时隙为1ms。对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一个时隙为0.5ms,依此类推。
在这个示例中,为了方便说明,假设一个NR时隙为1ms,因此在一个消息间隔中仍然有T个时隙(TTI)。对于其他时隙持续时间,在一个消息间隔中有T’=(T/时隙持续时间)个TTI。地图尺寸将改为T’×S。在这个示例中,使用TTI作为通用术语来指代LTE的子帧或NR的时隙。因此,可以将TTI索引视为一个计时单位(timing unit,也可以称为时间单元)。S是整个频带中的子信道的数量。矩阵中的每个元素(element)Et,s是感测周期中所有先前t-T*j个TTI(j=1,2,…,Tsense/T)上子信道s上S-RSSI的线性平均值,可以表示为如下:
在上式中,t是TTI索引,s是子信道索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如果在时间t,RSU在任何先前的第t-T*j(j=1,2,…,Tsense/T)TTI期间进行传输,即RSU处于发送状态,占用了信道,则由于半双工传输,它将无法从其他终端(如前所述的车辆)接收传输(transmission)或感测(sense)信道。在这种情况下,Et,s被分配一个指示(indicator)而不是RSSI值,在本申请中称为“预定值”,例如Et,s=‘N’(即未感测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RSSI地图每T生成并发送一次,但由于感测周期为Tsense,因此上述公式中的Et,s使用的是滑动窗口平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S-RSSI地图的结构类似,RSRP地图也可以使用T×S矩阵。如果在上一个(last)Tsense周期中,RSU已正确接收到来自另一个终端的SCI,表明该终端将在估计周期(estimation cycle)内使用某个资源单元(例如,假如该SCI预留了某CSR,该CSR包括子信道s,TTI索引为t处的资源单元),则为RSRP地图上的某个元素Pt,s提供一个值,该值是用于传输该SCI的TB(传输块)上的RB(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如果RSU从预留相同CSR的相同干扰终端接收到多个SCI,它将使用最新的一个SCI来估计平均RSRP。RSRP地图中的所有其他元素将被赋予值“-Inf”,即负无穷,以为后续的计算和调度提供方便。
在NR V2X中定义了,终端(如UE)可以向网络设备(如gNB)报告辅助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与终端相关的地理信息,例如位置,并且至少对于周期性业务(traffic)而言,该信息包括Uu和边链路V2X业务的周期性报告,定时偏移(timing offset)和消息大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SU可以将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报告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使用RSU提供的辅助信息进行资源预留。例如,RSU将S-RSSI地图和RSRP地图发送到网络设备,并包括估计周期(T3至T3+T,见图5)的起始TTI索引T3(类似于RSU端的“现在”时间),估计周期为T ms,网络设备据此进行资源预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辅助信息的传输方法不做限制,比如可以增加专用的物理层控制信道来传输辅助信息。对于网络设备的处理,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SU和每辆车可能有异步周期,如图5所示,车辆的消息周期为T时间段,RSU的消息周期为T’时间段。
以上以模式3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模式4。例如,RSU可以定期广播上述一个或两个地图(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每辆车(发送端设备)都会收到有关地图的广播消息,并根据RSRP地图/S-RSSI地图及其自身的感应信息进行资源预留,方法类似于网络设备,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此外,以上以V2I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扩展到任何V2X场景。例如,在一般环境中,每辆车都(接收端设备)可以像本申请实施例的RSU一样生成上述一个或两个地图。车辆将生成的地图连同估计周期(也称为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TTI索引发送到网络设备(模式3)或广播(模式4)。网络设备或其他车辆(发送端设备)使用接收到的地图信息做出SPS决策。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混合模式下工作,并且网络中可以有多个RSU。RSU采用同样的方法感知环境。即,一种模式下的RSU同样能感测来自另一种模式下的终端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LTE或5G NR V2X部署,本申请对其部署环境不做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前所述,接收端设备将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发送给调度实体作为资源预留时的参考,由于考虑了接收端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实施例的第二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应用于调度实体,例如模式3下的网络设备,或者模式4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该方法是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方法对应的调度侧的处理,其中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操作401:调度实体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
操作402: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在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例如为RSRP地图,该RSRP地图指示了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所述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此外,如在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为S-RSSI地图,该S-RSSI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具体的内容详见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此处省略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调度实体可以是网络设备(模式3),也可以是发送端设备(模式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V2I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V2X场景,例如V2V场景。在V2I场景下,接收端设备可以是RSU,发送端设备可以是车辆。在V2V场景下,接收端设备可以是数据或信号或信息的接收端,发送端设备可以是数据或信号或信息的发送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操作402中,调度实体可以先根据上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将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的位置和调度实体的调度资源网格对齐,再根据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这里,选择窗口在当前时间之后并且在下一个消息周期之前,并且,选择窗口内包括多个时间单元。
图5是基于来自RSU的地图信息(仅示出了S-RSSI地图)预留CSR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基于来自RSU的地图信息(仅示出了S-RSSI地图)预留CSR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窗口的每个时间单元都对应有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如图5所示,此时,调度实体可以根据所述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窗口内的一部分时间单元对应有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另一部分时间单元没有对应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如图6所示,此时,调度实体可以将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消息周期的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与选择窗口重叠的部分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作为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根据调整后的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实体可以将选择窗口内由同一时间单元的连续L个子信道组成的资源单元(CSR或CR)计算RSRP最大值和/或S-RSSI平均值,为每个资源单元(CSR或CR)生成一个RSRP矩阵和/或S-RSSI矩阵,根据该RSRP矩阵和/或所述S-RSSI矩阵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下面仍以模式3为例对调度实体进行资源预留进行说明。
在模式3下,调度实体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上述地图以及上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并基于T3(时间戳)将地图的位置与其自身的调度资源网格进行对齐。
如图5和图6所示,假设网络设备需要为车辆V分配资源。由于所有终端之间消息周期的异步性,将满足如下关系:Now-T≤T3<Now,Now是当前时间的索引,T是消息周期。选择窗口是T1和T2之间的时间,也即车辆V需要预留的新的子信道。车辆V仅对与选择窗口中的TTI对应的Et,s(和/或Pt,s)感兴趣。
在选择窗口中如何分配相关地图元素将有两种情况。图5示出了情况1,其中所有相关元素Et,s(和/或Pt,s)都包括在一个选择窗口中。图6示出了情况2,其中地图的相关元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选择窗口中,另一部分在选择窗口的左移T个TTI的位置。
对于情况1,网络设备可以基于选择窗口内的地图元素Et,s(和/或Pt,s)为发送端设备(车辆V)进行资源预留。
对于情况2,网络设备可以剪切与偏移的选择窗口重叠的地图部分,并将其放到地图的末尾以拥有新对齐的地图,并基于新的地图上的地图元素Et,s(和/或Pt,s)为发送端设备(车辆V)进行资源预留。以S-RSSI地图为例,如果t<T2-T,则Et+T,s=Tt,s。对其他地图执行相同操作。
由此,网络设备可以利用S-RSSI地图,为选择窗口中由L个连续子信道组成的每个资源单元(例如CSR)计算平均S-RSSI,如下:
在上式中,t是TTI索引,x是此CSR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图5和图6示出了假设L=3的S-RSSI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Et,s==‘N’,则Rt,x不使用上面的公式计算,而是让Rt,x=‘N’(预定值)。表明‘Not available’,即“未感测到”,例如,因为半双工原因没有感测到该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基于每个CSR为RSRP生成一个新的矩阵,如下:
RSRPt,x=max(Pt,x,Pt,x+1,…,Pt,x+L-1)
在上式中,t是TTI索引,x是此CSR的起始子信道索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选择窗口中保留新的子信道,网络设备可以使用能够利用Rt,x和RSRPt,x的任意的资源管理算法。原则是避免使用具有较高RSRPt,x值的CSR,而应选择具有较低Rt,x的CSR,同时也考虑所有车辆的公平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前所述,调度实体在进行资源预留时考虑了接收端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实施例的第三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该装置例如可以是V2I场景下的接收端设备RSU,也可以是V2V场景下作为接收端设备的车辆,也可以是配置于RSU或者车辆的某个或某些部件或者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700包括:生成单元701和发送单元7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单元701用于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发送单元702用于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由此,调度实体可以根据所述辅助信息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例如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地图。如前所述,RSRP地图指示了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该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该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为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RSSI)地图。如前所述,S-RSSI地图指示了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单元702用于将上述RSRP地图和/或上述S-RSSI地图,以及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发送给调度实体。调度实体根据该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进行调度时间窗口对齐,并根据上述RSRP地图和/或上述S-RSSI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该调度实体可以是模式3下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模式4下的发送端设备,例如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RSRP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接收端设备在感测周期(Tsense)内接收到SCI,且发送该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上述时频资源时,对应的、组成传输该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S-RSSI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感测周期(Tsense)内各个时间单元上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感测周期不包括当前消息周期,当前消息周期也可以称为估计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上述一段时间内或者上述感测周期内的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内,接收端设备处于发送状态,则上述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对应的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上的元素的元素值为预定值,该预定值表示未感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单元为帧、子帧、时隙、或者子时隙,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在每个所述消息周期(T)生成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并且,接收端设备在每个所述消息周期(T)将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发送给所述调度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RSRP地图的形式为:文本、表格、映射、向量、数组或者矩阵;S-RSSI地图的形式为:文本、表格、映射、向量、数组或者矩阵。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RSU,发送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信息或消息或信号或数据的接收端,发送端设备为V2V场景中信息或消息或信号或数据的发送端。
此外,为了简单起见,图7中仅示例性示出了各个部件或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或信号走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可以采用总线连接等各种相关技术。上述各个部件或模块可以通过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发射机、接收机等硬件设施来实现;本申请实施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以上各实施例仅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以上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型。例如,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各个实施例,也可以将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起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接收端设备将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发送给调度实体作为资源预留时的参考,由于考虑了接收端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实施例的第四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该装置例如可以是调度实体,也可以是配置于调度实体的某个或某些部件或者组件。这里的调度实体例如为模式3下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模式4下作为发送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800包括:接收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该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为RSRP地图,如前所述,RSRP地图指示了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该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该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为S-RSSI地图,如前所述,S-RSSI地图指示了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处理单元802包括对齐单元8021和分配单元8022,对齐单元8021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将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的位置和调度实体的调度资源网格对齐;分配单元8022根据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所述选择窗口在当前时间之后并且在下一个消息周期之前,并且,所述选择窗口内包括多个时间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与当前时间的索引(Now)具有如下关系:Now-T≤T3<Now,T为消息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窗口的每个时间单元都对应有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分配单元8022根据所述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窗口内的一部分时间单元对应有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另一部分时间单元没有对应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分配单元8022将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消息周期的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与选择窗口重叠的部分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作为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根据调整后的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单元8022将选择窗口内由同一个时间单元的连续L个子信道组成的资源单元(CSR或CR)计算RSRP最大值和/或S-RSSI平均值,为每个资源单元(CSR或CR)生成一个RSRP矩阵和/或S-RSSI矩阵,根据RSRP矩阵和/或所述S-RSSI矩阵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RSU,上述发送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接收端,上述发送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发送端。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对与本申请相关的各部件或模块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其它部件或者模块,关于这些部件或者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此外,为了简单起见,图8中仅示例性示出各个部件或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或信号走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可以采用总线连接等各种相关技术。上述各个部件或模块可以通过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发射机、接收机等硬件设施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调度实体在进行资源预留时考虑了接收端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网络性能。
第五方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图9是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图10是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通信系统900包括:网络设备901、RSU 902和终端设备903,为了方便说明,图9中示出了一个终端设备90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RSU902和终端设备903之间进行V2I通信。
在模式3下,网络设备901可以作为调度实体,为终端设备903进行资源预留,RSU902可以向网络设备901发送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
在模式4下,终端设备903可以作为调度实体,RSU 902可以向终端设备902发送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终端设备903进行资源预留。
例如,RSU 902生成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将该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以及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901或者终端设备903,网络设备901或者终端设备903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进行调度时间窗口对齐,并根据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通信系统1000包括:网络设备1001、第一终端设备1002和第二终端设备1003,第一终端设备1002和第二终端设备1003之间进行V2V通信。
在模式3下,网络设备1001可以作为调度实体,为作为发送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1002或第二终端设备1003进行资源预留,作为接收端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1003或第一终端设备1002可以向网络设备1001发送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
在模式4下,作为发送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1002或第二终端设备1003可以作为调度实体,作为接收端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1003或第一终端设备1002可以向作为发送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1002或第二终端设备1003发送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例如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作为发送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1002或第二终端设备1003进行资源预留。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gNB),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1120;存储器1120耦合到处理器1110。其中该存储器1120可存储各种数据;此外还存储信息处理的程序1130,并且在处理器1110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1130。
例如,处理器11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程序而实现如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处理器111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的控制: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此外,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机1140和天线1150等;其中,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设备11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1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网络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图11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UE,该UE可以是V2X通信中作为接收端设备的RSU或者车辆,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也可以是V2X通信中作为发送端设备(调度实体)的车辆,用于实现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的设备。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0和存储器1220;存储器1220存储有数据和程序,并耦合到处理器121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它功能。
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程序而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的控制:生成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
再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程序而实现如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的控制: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如图12所示,该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230、输入单元1240、显示器1250、电源1260。其中,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终端设备12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2中所示的所有部件,上述部件并不是必需的;此外,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图12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终端设备(RSU或者UE)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终端设备(RSU或者UE)中执行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调度实体(gNB或者UE)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所述调度实体执行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调度实体(gNB或者UE)中执行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申请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申请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装置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图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图中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移动终端的存储卡中。例如,若设备(如移动终端)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关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还公开了如下的附记:
1、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2、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地图,所述RSRP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所述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所述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为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RSSI)地图,所述S-RSSI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3、根据附记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以及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发送给所述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进行调度时间窗口对齐,并根据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所述调度实体为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
4、根据附记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RSRP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感测周期(Tsense)内接收到SCI,且发送所述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所述时频资源时,对应的、组成传输该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所述S-RSSI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感测周期(Tsense)内各个时间单元上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其中,所述感测周期不包含当前消息周期(T)。
5、根据附记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一段时间内或者所述感测周期内的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内,所述接收端设备处于发送状态,则所述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对应的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上的元素为预定值,所述预定值表示未感测到。
6、根据附记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帧、子帧、时隙、或者子时隙。
7、根据附记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每个所述消息周期(T)生成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每个所述消息周期(T)将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发送给所述调度实体。
8、根据附记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RSRP地图的形式为:文本、表格、映射、向量、数组或者矩阵;
所述S-RSSI地图的形式为:文本、表格、映射、向量、数组或者矩阵。
9、根据附记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RSU,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车辆;或者,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接收端,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发送端。
10、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实体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
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11、根据附记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为RSRP地图,所述RSRP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SCI),且发送所述SCI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SCI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RSRP;
所述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为S-RSSI地图,所述S-RSSI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T)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S-RSSI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其中,所述调度实体为发送端设备或者为网络设备。
12、根据附记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实体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包括,
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将所述RSRP地图和/或所述S-RSSI地图的位置和所述调度实体的调度资源网格对齐;
所述调度实体根据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所述选择窗口在当前时间之后并且在下一个消息周期之前,并且,所述选择窗口内包括多个时间单元。
13、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与当前时间的索引(Now)具有如下关系:Now-T≤T3<Now,T为消息周期。
14、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窗口的每个时间单元都对应有RSRP元素和S-RSSI元素,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15、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窗口内的一部分时间单元对应有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另一部分时间单元没有对应RSRP元素和S-RSSI元素,所述调度实体将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消息周期的RSRP地图和/或S-RSSI地图与选择窗口重叠的部分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作为所述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选择窗口内的RSRP元素和/或S-RSSI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16、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实体将选择窗口内由同一时间单元的连续L个子信道组成的资源单元计算RSRP最大值和/或S-RSSI平均值,为每个资源单元生成一个RSRP矩阵和/或S-RSSI矩阵,根据所述RSRP矩阵和/或所述S-RSSI矩阵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17、根据附记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RSU,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车辆;或者,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接收端,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发送端。

Claims (9)

1.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配置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生成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各资源单元感测到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将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发送给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辅助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且发送所述边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边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所述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为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所述消息周期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和/或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以及当前消息周期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发送给所述调度实体,所述调度实体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进行调度时间窗口对齐,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和/或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所述调度实体为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感测周期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且发送所述边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要预留所述时频资源时,对应的、组成传输该边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所述元素的元素值为:感测周期内各个时间单元上的各个子信道的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所述消息周期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其中,所述感测周期不包含当前消息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一段时间内或者所述感测周期内的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内,所述接收端设备处于发送状态,则所述某个或某些时间单元对应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上的元素值为预定值,所述预定值表示未感测到。
4.一种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装置,配置于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以及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对应的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以及
处理单元,其根据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和/或信道质量的信息为发送端设备进行边链路资源预留;
所述反映无线信道状态的信息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边链路控制信息,且发送所述边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要预留的资源单元对应当前资源预留窗口内的时频资源时,组成传输所述边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资源块上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所述反映信道质量的信息为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指示了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感测到的各个子信道的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所述消息周期(T)为周期进行采样的线性平均值;
其中,所述调度实体为发送端设备或者为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对齐单元,其根据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将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和/或所述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的位置和所述调度实体的调度资源网格对齐;以及
分配单元,其根据选择窗口内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所述选择窗口在当前时间之后并且在下一个消息周期之前,并且,所述选择窗口内包括多个时间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窗口的每个时间单元都对应有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所述分配单元根据所述选择窗口内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窗口内的一部分时间单元对应有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另一部分时间单元没有对应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所述分配单元将当前消息周期之前的消息周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地图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图与选择窗口重叠的部分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作为所述选择窗口内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选择窗口内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元素和/或边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元素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起始时间单元的索引T3与当前时间的索引Now具有如下关系:Now-T≤T3<Now,T为消息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配单元将选择窗口内由同一时间单元的连续L个子信道组成的资源单元计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值和/或S-RSSI平均值,为每个资源单元生成一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矩阵和/或S-RSSI矩阵,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矩阵和/或所述S-RSSI矩阵为发送端设备分配边链路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RSU,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I场景中的车辆;或者,所述接收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接收端,所述发送端设备为V2V场景中的发送端。
CN201911239530.0A 2019-12-06 2019-12-06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2929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9530.0A CN11292992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9530.0A CN11292992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25A CN112929925A (zh) 2021-06-08
CN112929925B true CN112929925B (zh) 2023-11-21

Family

ID=7616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9530.0A Active CN112929925B (zh) 2019-12-06 2019-12-06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92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09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到终端d2d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086582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系统、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CN110535611A (zh) * 2019-08-14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信息反馈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117B (zh) * 2012-09-29 2018-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477880B1 (en) * 2017-06-29 2022-03-23 LG Electronics Inc. Measurement execu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09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到终端d2d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086582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系统、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CN110535611A (zh) * 2019-08-14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信息反馈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07014 Discussion 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R sidelink Mode 2".3GPP tsg_ran\wg1_rl1.2019,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25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908B (zh) 车联网设备之间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Nabil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ensing-bas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 C-V2X networks
WO2022011565A1 (zh) 相对定位的方法、终端、基站、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663076B2 (ja) 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09075921A (zh) 车联网设备之间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65824B (zh) D2d中的资源索引方法
WO2020030163A1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8541017A (zh)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EP3354048B1 (en) Speed 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mat for vehicular or d2d transmission
WO2020147825A1 (zh) 确定参数值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029902A1 (zh) 直通链路的单播连接建立方法、终端及装置
CN114125939B (zh) 资源指示、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87B (zh) 一种车联网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23068A1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调度请求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715042A (zh) 车辆到一切通信的设备以及所述设备的车辆到一切通信的方法
Cecchini et al. MAP-RP: Map-based resource reselection procedure for autonomous LTE-V2V
EP37167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2690034A (zh)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87807A1 (zh) 数据传输装置、v2v通信系统及方法
WO20211093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configuration
WO2021228163A1 (zh) 确定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77467A1 (zh) 用于资源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29925B (zh) 基于感知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0568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CN114765752A (zh) 一种信息的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