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5856A -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95856A CN112895856A CN201911228803.1A CN201911228803A CN112895856A CN 112895856 A CN112895856 A CN 112895856A CN 201911228803 A CN201911228803 A CN 201911228803A CN 112895856 A CN112895856 A CN 1128958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shield
- color
- vehicle
- electrode
- ch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所述挡风玻璃包括:玻璃外板和玻璃内板、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外板和所述玻璃内板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变色区域;多个控制电极,多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多个所述变色区域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变色区域相连以改变其透光率。由此,通过将挡风玻璃进行网格化区域划分,并对应设置电致变色层以及控制电极,使挡风玻璃的多个变色区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应的多个或单独一个进行透光率调整,在避免炫目的同时,保证了挡风玻璃的视野亮度以及整体透光率,从而提高挡风玻璃的使用安全,提高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挡风玻璃的透光率一般在90%左右,可以提高车内的采光效果,但是当外界强光照射挡风玻璃时,会对驾驶员造成炫目,进而提高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驾驶员大多采用在挡风玻璃上贴膜,但是贴膜会总体上降低透光率,不利于驾驶安全;佩戴墨镜,但墨镜会总体上降低视野亮度也不利于驾驶安全;佩戴偏振光眼睛,然而偏振光眼镜只对路面积水反光等少数情形起作用,而且也会总体上降低透光率不利于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可调,以避免炫目、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挡风玻璃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包括:玻璃外板和玻璃内板、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外板和所述玻璃内板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变色区域;多个控制电极,多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多个所述变色区域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变色区域相连以改变其透光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通过将挡风玻璃进行网格化区域划分,并对应设置电致变色层以及控制电极,使挡风玻璃的多个变色区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应的多个或单独一个进行透光率调整,在避免炫目的同时,保证了挡风玻璃的视野亮度以及整体透光率,从而提高挡风玻璃的使用安全,提高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极包括:与所述变色区域的内侧相连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变色区域外侧相连的第二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玻璃还包括:绝缘层和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外侧,每个所述电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绝缘层以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绝缘区域,多个所述绝缘区域与多个所述变色区域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绝缘区域设置有供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穿过的避让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件被构造为印刷银线。
进一步地,多个在所述挡风玻璃的中间部分向端部的方向上排布的第二电极被构造为第二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连的多个印刷银线的长度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组被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印刷银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每个所述印刷银线的一端邻近所述挡风玻璃的端部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挡风玻璃以及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电极相连,所述控制中心适于调节所述控制电极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变色区域的透光率。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的位置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强光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适于检测外界强光在整车坐标系上的位置,视觉传感器适于检测驾驶员眼球的位置,所述强光传感器适于检测强光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挡风玻璃100,
玻璃内板10,玻璃外板20,电致变色层30,第一电极40,第二电极50,绝缘层60,电连接件70,变色区域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100包括:玻璃外板20和玻璃内板10、电致变色层30、多个控制电极。
其中,电致变色层30设置在玻璃外板20和玻璃内板10之间,电致变色层30包括多个变色区域80;多个控制电极与多个变色区域80一一对应,每个控制电极与对应的变色区域80相连以改变其透光率。
具体而言,将挡风玻璃100进行网格化分区,从而限定出多个变色区域80,进而在每一个变色区域80内设置对应的控制电极,以使该电极得电后,驱使对应的变色区域80内的电致变色层30变色,以调整该变色区域80变色,以实现对应的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调整,从而避免与驾驶员实现正对的强光对驾驶员的驾驶产生影响,有效地防止炫目。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变色区域80可以多个同时或其中单独一个被变色,在调整特定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的同时,对挡风玻璃100整体的透光率影响较低,在有效地避免炫目的前提下,使挡风玻璃100的视野亮度、整体透光率均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100,通过将挡风玻璃100进行网格化区域划分,并对应设置电致变色层30以及控制电极,使挡风玻璃100的多个变色区域80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应的多个或单独一个进行透光率调整,在避免炫目的同时,保证了挡风玻璃100的视野亮度以及整体透光率,从而提高挡风玻璃100的使用安全,提高驾驶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保证了整体透光率是指,本实施例的挡风玻璃100仅对应变色区域80进行变色,其余变色区域80仍然维持原有透光率,对挡风玻璃100的整体透光率影响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进行透光率调整的变色区域80国家或地区具有明确规定,该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不得低于特定值(例如70%)时,在该变色区域80进行透光率调整时,该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调整不得低于特定值。
在图3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电极包括:与变色区域80的内侧相连的第一电极40和与变色区域80外侧相连的第二电极50。
具体而言,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50布置在变色区域80的两侧,进而在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50之间加电压时,可以触发电致变色层30变色,进而通过调整加在电致变色层30两侧的电压大小,可以对应调整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下降或上升,以使透光率与外界强光对应,有效地避免炫目。
需要说明的是,外界强光是指:太阳、路面积水以及交通参与者产生的强照射光或强反射光。例如:路面积水的反射光、中午时分的强照射太阳光、对向来车的远光灯、行人手持的照明工具等。
可以理解的是,挡风玻璃100还包括:绝缘层60和多个电连接件70,绝缘层60设置在第二电极50的外侧,每个电连接件70适于穿过绝缘层60以与对应的第二电极50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电极40与外界电源导通,第二电极50通过电连接件70与外界电源导通,从而在对应的变色区域80需要进行透光率调整时,使对应的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50导通即可。换言之,使与对应的第一电极40连接的电连接件70得电,从而实现对应变色区域80的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50导通。
此外,如图3所示,绝缘层60包括:多个绝缘区域,多个绝缘区域与多个变色区域80一一对应,每个绝缘区域设置有供对应的电连接件70穿过的避让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银线朝向第二电极50弯折,以穿过避让开口,从而与第二电极50连接,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印刷银线与第二电极50的延伸方向相同,进而避让开口被构造为条形缺口,印刷银线与第二电极50位于条形缺口内的部分电连接。
这样,使对应变色区域80的控制更加简单、后台算法或者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连接件70得电,即可使对应的变色区域80变色,与该变色区域80对应的电连接件70与其他的变色区域80之间通过绝缘层60间隔开,可以避免该电连接件70导致别的变色区域80变色,提高了挡风玻璃100的工作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件70被构造为印刷银线。这样,在提高电连接件70的导通率的前提下,使电连接件70在挡风玻璃100内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电连接件70的直径过大,减低挡风玻璃100的透光率。
如图1所示,多个在挡风玻璃100的中间部分向端部的方向上排布的第二电极50被构造为第二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相连的多个印刷银线的长度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依次递减。
换言之,每个印刷银线适于控制一个对应的变色区域80变色,进而使多个印刷银线依次排列,且在上下方向上依次长度依次递减。这样,在保证印刷银线的控制精度的前提下,使印刷银线的印刷以及加工更加简单、方便。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银线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印刷银线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第二电极组被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第二电极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使多个第二电极组密铺在挡风玻璃100内,以使挡风玻璃100的全部区域(或至少部分区域)可以进行透光率调整,使挡风玻璃100的透光率可调整区域的面积更大,以使挡风玻璃100的适用范围更大。
如图1所示,每个印刷银线的一端与第二电极50相连,每个印刷银线的一端邻近挡风玻璃100的端部设置。也就是说,印刷银线沿着挡风玻璃100的延伸方向延伸,一端位于挡风玻璃100的端部以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伸入到避让开口内以与第二电极50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挡风玻璃100以及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与控制电极相连,控制中心适于调节控制电极的电压以改变变色区域80的透光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挡风玻璃100,并在控制中心(例如:控制器)内标定控制算法,进而根据使用需求,对挡风玻璃100的透光率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同时提高乘车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还包括:与控制中心相连的位置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强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适于检测外界强光在整车坐标系上的位置,视觉传感器适于检测驾驶员眼球的位置,强光传感器适于检测强光的光照强度。
具体而言,强光传感器检测外界光源的光照强度,以在光照强度达到炫目条件时,通过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获取人眼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例如:车载毫米波雷达)获取强光源位置,进而换算出强光源位置与人眼位置在挡风玻璃100上的交点,控制器对应控制交点所在的变色区域80进行透光率调整,以使挡风玻璃100的透光率调整更加准确、可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位置传感器可以获取外界光源的位置,同时通过视觉传感器或者行车记录仪、其它图像捕捉识别设备获取外界光源的射入角度,进而提高在挡风玻璃100上的变色区域80的标定准确性。
下面,参照图1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玻璃100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地描述。
如图1所示,将挡风玻璃100进行网格化区域划分,将挡风玻璃100在左右方向上分隔成中心对称的22个区域,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成10个区域,进而形成为22*10的网格化区域。
对应在上下方向标定坐标Z、Z+1、Z+2……Z+9;在左右方向对称标定坐标Y-11、Y-10、Y-9……Y……Y+9、Y+10、Y+11。
进而,在视觉传感器获取眼球位置,标定为(a,b),位置传感器获取强光源位置,标定为(c,d),控制器计算出(a,b)与(c,d)的连线在挡风玻璃100上的交点,进而控制对应的印刷银线得电,实现对应变色区域80的变色控制,以有效调整挡风玻璃100的至少部分的透光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挡风玻璃100上所人为限定的坐标系的零点在挡风玻璃100的中间区域,对应在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印刷银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挡风玻璃100上所人为限定的坐标系的零点在挡风玻璃100的四个边角区域的任一个上,设置由挡风玻璃100的一端朝向挡风玻璃100的另一端延伸的印刷银线。
可以理解的是,视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均可以通过车辆上已有的ADAS(中文名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英文名称: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系统的相关组件代替。例如:通过行车记录仪或其它图像捕捉识别设备替代视觉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外板和玻璃内板;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外板和所述玻璃内板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变色区域;
多个控制电极,多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多个所述变色区域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控制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变色区域相连以改变其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包括:与所述变色区域的内侧相连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变色区域外侧相连的第二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和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外侧,每个所述电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绝缘层以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绝缘区域,多个所述绝缘区域与多个所述变色区域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绝缘区域设置有供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穿过的避让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被构造为印刷银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多个在所述挡风玻璃的中间部分向端部的方向上排布的第二电极被构造为第二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连的多个印刷银线的长度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依次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组被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印刷银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每个所述印刷银线的一端邻近所述挡风玻璃的端部设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
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电极相连,所述控制中心适于调节所述控制电极的电压以改变所述变色区域的透光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的位置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强光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适于检测外界强光在整车坐标系上的位置,视觉传感器适于检测驾驶员眼球的位置,所述强光传感器适于检测强光的光照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8803.1A CN112895856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8803.1A CN112895856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95856A true CN112895856A (zh) | 2021-06-04 |
Family
ID=7611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28803.1A Pending CN112895856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9585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2155A (zh) * | 2021-10-29 | 2022-03-04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241972A (zh) * | 2021-12-28 | 2022-03-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1531A (en) * | 1990-09-14 | 1993-07-27 | Saint-Gobain Recherche | Electrochromatic glazings |
CN105904947A (zh) * | 2016-05-10 | 2016-08-31 | 潘磊 | 一种强光过滤系统 |
US20160318379A1 (en) * | 2013-12-27 | 2016-11-03 | Honda Motor Co., Ltd. | Dimming control device |
CN106985640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动防炫目方法及汽车主动防炫目装置 |
CN107685614A (zh) * | 2017-08-24 | 2018-02-13 | 东风延锋(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遮阳玻璃及其遮阳方法 |
US20180281570A1 (en) * | 2016-03-17 | 2018-10-04 |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 Windshield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sun visor |
CN109709694A (zh) * | 2019-02-24 | 2019-05-03 | 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风挡玻璃装置 |
CN110171275A (zh) * | 2019-06-26 | 2019-08-27 | 沈阳理工大学 | 一种不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汽车挡风玻璃防炫目装置及方法 |
CN209479374U (zh) * | 2018-11-02 | 2019-10-11 | 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电子遮阳板的前风挡玻璃及含该风挡玻璃的汽车 |
-
2019
- 2019-12-04 CN CN201911228803.1A patent/CN1128958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1531A (en) * | 1990-09-14 | 1993-07-27 | Saint-Gobain Recherche | Electrochromatic glazings |
US20160318379A1 (en) * | 2013-12-27 | 2016-11-03 | Honda Motor Co., Ltd. | Dimming control device |
US20180281570A1 (en) * | 2016-03-17 | 2018-10-04 |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 Windshield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sun visor |
CN105904947A (zh) * | 2016-05-10 | 2016-08-31 | 潘磊 | 一种强光过滤系统 |
CN106985640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动防炫目方法及汽车主动防炫目装置 |
CN107685614A (zh) * | 2017-08-24 | 2018-02-13 | 东风延锋(十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遮阳玻璃及其遮阳方法 |
CN209479374U (zh) * | 2018-11-02 | 2019-10-11 | 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电子遮阳板的前风挡玻璃及含该风挡玻璃的汽车 |
CN109709694A (zh) * | 2019-02-24 | 2019-05-03 | 杭州如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风挡玻璃装置 |
CN110171275A (zh) * | 2019-06-26 | 2019-08-27 | 沈阳理工大学 | 一种不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汽车挡风玻璃防炫目装置及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2155A (zh) * | 2021-10-29 | 2022-03-04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132155B (zh) * | 2021-10-29 | 2023-10-20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241972A (zh) * | 2021-12-28 | 2022-03-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241972B (zh) * | 2021-12-28 | 2023-08-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89635C1 (ru) | Многослойное стекл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м датчиком света | |
US8964279B2 (en) | Transparent electrode | |
KR101162270B1 (ko) | 부분적으로 어두워질 수 있는 시야를 구비한 투명 창 패널및 투명 창 패널 내부에서 전기변색적으로 조명될 수 있는표면 구성요소를 제어하는 방법 | |
CN206938400U (zh) | 汽车主动防炫目装置 | |
CN1535396A (zh) | 具有可变光学和/或能量特性的电可控装置 | |
US20190137841A1 (en) |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electrochormic system | |
CN112895856A (zh) |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以及车辆 | |
CN106994884A (zh) | 基于oled显示技术的主动防炫目方法及装置 | |
US20130020303A1 (en) |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US11840049B2 (en) | Laminated glass for vehicle | |
DE202019003710U1 (de) | Fahrzeugleuchte | |
CN108162729A (zh) | 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 | |
KR20160096901A (ko) | 운송 수단용 센서, 그 센싱 방법 및 운송 수단 시스템 | |
CN104742698B (zh) | 一种智能汽车遮阳装置 | |
EP3447368B1 (en) | Vehicle headlamp system | |
CN109910732B (zh) | 移动体用显示装置 | |
CN101898502A (zh) | 汽车防炫光夜视装置 | |
KR102480700B1 (ko) | 전기변색 시스템 | |
CN105700260A (zh) | 智能显示后视镜及汽车 | |
CN206664228U (zh) | 基于oled显示技术的主动防炫目装置 | |
CN113031354B (zh) | 基于液晶的电控调光玻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 |
CN201721292U (zh) | 汽车自动挡光防眩系统 | |
CN108045300B (zh) | 一种汽车前照灯照明角度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200055379A1 (en) | Light shield device, light shield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 |
US20210063738A1 (en) | Windscreen displa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