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1064A -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91064A CN112891064A CN202110040453.7A CN202110040453A CN112891064A CN 112891064 A CN112891064 A CN 112891064A CN 202110040453 A CN202110040453 A CN 202110040453A CN 112891064 A CN112891064 A CN 112891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outlet
- outlet pipe
- pipe
- liquid
- cotton sw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38—Swabs having a stick-type handle, e.g. cotton tips
- A61F13/385—Apparatu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蘸药机构,所述蘸药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蘸药机构中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蘸药机构在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使得医用棉签棉球的三分之二处蘸上药液;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医用棉签的棉球及棉棒;从而解决了实现难以对医用棉签棉球三分之二部分的准确蘸药的问题,减少了对药液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棉签,又称为擦拭棒。棉签是裹有少许消毒棉花的较火柴棍儿稍大的小木棍或塑料棒,主要用于医疗中涂抹药水,吸附脓血等等。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作为局部区域清洁、消毒的必备用品,棉签己经成为重要医疗用品。用棉签蘸取的药液可以有很多种,例如酒精、碘酒、汞溴红溶液、甲紫溶液等,具体需根据临床上需要选用不同的药液。
实验证明药液浸湿棉签头部药棉的三分之二能达到最佳消毒效果,蘸取过多不仅浪费药液,而且在拿取棉签过程中,药液会滴落到其他地方,难以清理,蘸取过少就会降低消毒效果,但现在浸湿药棉是将棉签浸入药液瓶中,要实现药棉三分之二部分的准确浸湿非常困难,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医用棉签棉球三分之二部分准确蘸药的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面下端开设有一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分为一安装腔和一储物腔;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盖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盖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一方孔,所述方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
蘸药机构,所述蘸药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蘸药机构中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蘸药机构在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使得医用棉签棉球的三分之二处蘸上药液。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三通孔的一侧,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医用棉签的棉球及棉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蘸药机构包括连接滑座,所述连接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上,且所述连接滑座位于所述方孔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滑座上设置有按压部件;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面与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口正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滑座固定连接;注液筒,所述注液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液筒通过出气管与所述连接滑座固定连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底壁上;所述注液筒通过第一出液管与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上端;环形连接管,所述环形连接管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下端,所述环形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液喷头,若干个所述出液喷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所述环形连接管通过第三出液管和第四出液管与所述注液筒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液管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注液筒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四出液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连接管相连接;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件上,且所述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注液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液管位于所述注液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出液管与所述注液筒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滑座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开口正对于所述方孔,所述连接滑座上沿竖直方向还开设有一滑孔,所述滑孔的下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滑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且所述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按压部件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弹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驱动块的一端通过所述方孔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滑槽内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弹簧与所述滑槽的底面弹性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孔滑动设置,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滑孔的直径,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滑孔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塞垫块,所述活塞垫块与所述滑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盖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盖板上端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压块,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滑孔外侧的部分套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驱动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管的侧面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压块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卡扣;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连接轴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呈半圆环型;当所述第二连接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卡扣上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咬合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开口处正对于所述第三通孔;分离腔体,所述分离腔体的一侧面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腔体沿所述外壳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端均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分离腔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扭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所述分离腔体中心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二分离板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在水平状态下时交叉卡接;所述第一分离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锥环件,所述第二分离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半圆锥环件,当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半圆锥环件和所述第二半圆锥环件形成一个整圆锥环件;当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分离腔体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行程槽;收集盒,所述收集盒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分离腔体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盒的两侧壁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与所述行程槽滑动连接;所述分离腔体的内侧壁下端两侧均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扭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位于所述收集盒的两侧壁上端,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均固定设置有拨板,两个所述拨板在初始状态下与竖直方向呈四十五度夹角;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连接绳索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腔体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设置有匚型封闭板,所述匚型封闭板的开口朝向所述收集盒,所述匚型封闭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绳索穿过的连接孔;所述匚型封闭板沿所述外壳体宽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与所述分离腔体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匚型封闭板沿所述外壳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的横截面呈倒L型;所述收集盒沿所述外壳体长度方向的两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L型封闭板,所述L型封闭板与所述匚型封闭板沿所述外壳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相抵接;靠近所述出口的所述L型封闭板位于所述匚型封闭板的外侧;远离所述出口的所述L型封闭板位于所述匚型封闭板的内侧。
此外,本发明在此还提供一种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将医用棉签棉棒的顶端处于距离夹持部件上端面1cm处;
S2.然后转动第二连接件使得连接轴转动,使得第二连接卡扣与第一连接卡扣卡接,此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的封闭圆环可以将医用棉签的棉棒夹持住;
S3.向下压动驱动块,驱动块会带动夹持部件向下运动,从而将医用棉签插入到第一连接管内;
S4.当连接块的下端面正好与压块的上端面相接触时,此时医用棉签的棉球最下端正好与出液喷头相平齐,此时继续向下压动驱动杆,连接块带动压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以及活塞垫块向下运动,从而将注液筒内的药液挤入到环形连接管内,然后从出液喷头中喷出,从而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当驱动块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时,出液喷头位于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这样就实现了对医用棉签最佳效果的蘸药;
S5.然后松开驱动块,驱动块在第一连接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从而带动夹持机构复位,然后将第二连接卡扣和第一连接卡扣分离,然后将医用棉签取出,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消毒;
S6.当需要对使用过后的医用棉签的棉球和棉棒进行分离时,医护人员手持医用棉签的上端,然后将医用棉签从第三通孔伸入到第二连接管内,当医用棉签触碰到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时,会使得第一转动轴发生转动,然后将医用棉签的棉球部分完全伸入到分离腔体内且位于第一半圆锥环件和第二半圆锥环件形成的整圆锥环件的下方,然后向上拔取医用棉签,实现对医用棉签的棉球和棉棒的分离;
S7.当需要对收集盒内的棉球进行处理时,只需从出口处,拉动靠近出口处的L型封闭板,然后将收集盒拉出,从而对收集盒内的棉球进行清理。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通过设置蘸药机构,使得在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能对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进行蘸药,这样就实现了对医用棉签最佳效果的蘸药,从而使得在消毒过程中能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并且避免了蘸取过多药液而导致浪费的问题,从而也避免了蘸取药液过少而导致无法达到最佳消毒效果的问题,并且在医用棉签蘸药完成后,会将医用棉签棉球底端药液形成的小液滴自动滴落,这样就避免了当后续将医用棉签取出时,药液滴落到其他地方,进一步减少了药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并且只需通过手动操作即可,从而适合在各种场所使用,并且方便携带,尤其能配合救护车外出急救使用,不受电力因素的影响,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分离机构,从而实现了对医用棉签的棉球和棉棒进行分离,并且能对棉球进行收集,同时还能对收集盒内的棉球向收集盒的两侧刮动,防止棉球在收集盒的中间位置堆积,同时还能实现对分离机构的密封,防止收集盒内棉球产生的异味扩散,并且在对分离机构进行密封的同时还能方便对收集盒的拿取存放,从而方便对收集盒内的棉球进行清理,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发明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蘸药机构的等轴测结构示意;
图6为本发明中夹持部件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分离机构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分离机构的第一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分离机构的第二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的仰视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体1、出口101、挡板102、储物腔103、盖板2、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蘸药机构3、分离机构4、连接滑座31、第一连接管32、注液筒33、出气管333、储液箱34、第一出液管35、第二出液管36、环形连接管37、出液喷头371、第三出液管331、第四出液管332、压部件38、夹持部件39、滑槽311、滑孔312、驱动块381、第一连接弹簧382、连接杆383、活塞垫块384、压块385、第二连接弹簧386、连接块387、第一连接件392、第一连接卡扣3921、连接轴391、第二连接件393、第二连接卡扣3931、第二连接管401、分离腔体402、第一转动轴403、第一分离板404、第二分离板405、第一半圆锥环件4041、第二半圆锥环件4051、收集盒406、滑轨4062、第二转动轴407、拨板408、连接绳索409、匚型封闭板4021、L型封闭板4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0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文中为了便于介绍,未对微型输液泵、微型吸液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电路部分连接的具体形式进行说明,其可以采用机械设计手册上常规的设置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一端面下端开设有一出口101,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挡板102,挡板102将外壳体1的内部分为一安装腔和一储物腔103;外壳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2,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及第三通孔203,第二通孔202位于第一通孔201沿盖板2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三通孔203位于第一通孔201沿盖板2宽度方向的一侧,盖板2上还开设有一方孔,方孔位于第二通孔202远离第一通孔201的一侧;
蘸药机构3,蘸药机构3设置在外壳体1内靠近第一通孔201的一侧,蘸药机构3中的夹持部件39位于盖板2的上方;蘸药机构3在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使得医用棉签棉球的三分之二处蘸上药液。
分离机构4,分离机构4设置在外壳体1内靠近第三通孔203的一侧,分离机构4用于分离医用棉签的棉球及棉棒。
挡板102将外壳体1内部隔出一个储物腔103,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在储物腔内设置多个隔板,使得储物腔103内能存放医用棉签和/或者消毒药液,这样方便了本装置能配合救护车进行外出急救使用。
如图3、图5所示,蘸药机构3包括连接滑座31,连接滑座31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下端面上,且连接滑座31位于方孔的正下方;连接滑座31上设置有按压部件38;第一连接管32,第一连接管32的上端面与盖板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管32的管口正对于第一通孔201,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壁与连接滑座31固定连接;注液筒33,注液筒33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壁上,注液筒33通过出气管333与连接滑座31固定连接;储液箱34,储液箱34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底壁上;注液筒33通过第一出液管35与储液箱3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3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液管36,第二出液管36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第二出液管36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箱34的内部上端;环形连接管37,环形连接管37套设在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下端,环形连接管37靠近第一连接管3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液喷头371,若干个出液喷头37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环形连接管37通过第三出液管331和第四出液管332与注液筒33相连通,第三出液管331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注液筒33的外侧壁上,第四出液管33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四出液管332的一端与第三出液管331相连接,第四出液管332的另一端与环形连接管37相连接;夹持部件39,夹持部件39设置在按压部件38上,且夹持部件39位于第一通孔201的正上方。
第一出液管35的一端位于储液箱34的内部,第一出液管35的另一端位于注液筒33的内部,第一出液管35位于注液筒3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三出液管331与注液筒3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连接滑座3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滑槽311,滑槽311的开口正对于方孔,连接滑座31上沿竖直方向还开设有一滑孔312,滑孔312的下端与出气管333相连通,滑孔312的上端与第二通孔202相连通,且滑孔312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202的直径。
如图3所示,按压部件38包括驱动块381,驱动块381弹性设置在滑槽311内,且驱动块381的一端通过方孔位于盖板2的上方,驱动块381位于滑槽311内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弹簧382与滑槽311的底面弹性连接;连接杆383,连接杆383与滑孔312滑动设置,连接杆383的直径小于滑孔312的直径,连接杆383位于滑孔312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塞垫块384,活塞垫块384与滑孔312间隙配合;连接杆383的另一端位于盖板2的上端,连接杆383位于盖板2上端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压块385,连接杆383位于滑孔312外侧的部分套设有第二连接弹簧386,第二连接弹簧38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压块385的下端面上,第二连接弹簧38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滑座31的上端面上;驱动块381靠近第一连接管32的侧面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87,且连接块387位于压块385的正上方。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当需要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将医用棉签的上端夹持在夹持部件39上,且医用棉签棉棒的上端高出夹持部件39上端1cm处,然后向下压动驱动块381,从而将医用棉签伸入到第一连接管32内,并且当连接块387与压块385相接触时,此时医用棉签的棉球处最下端正好和出液喷头371相平齐,此时继续向下压动驱动杆381,连接块387带动压块38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83以及活塞垫块384向下运动,从而将注液筒33内的药液挤入到环形连接管37内,然后从出液喷头371中喷出,从而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且当驱动块381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时,出液喷头371位于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由于通用型医用棉签的长度为10cm,因此在夹持时将医用棉签棉棒的顶端高出夹持部件39上端面1cm,可以使得当驱动块381无法再继续向下压动时,出液喷头371正好位于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这样就实现了对医用棉签最佳效果的蘸药,从而使得在消毒过程中能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并且避免了蘸取过多药液而导致浪费的问题,从而也避免了蘸取药液过少而导致无法达到最佳消毒效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并且只需通过手动操作即可,从而适合在各种场所使用,并且方便携带,尤其能配合救护车外出急救使用,不受电力因素的影响,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如图3、图6所示,夹持部件39包括第一连接件392,第一连接件392固定设置在连接块387上,第一连接件392的外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卡扣3921;连接轴391,连接轴391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92的另一端,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连接轴391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93,第二连接件393的内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扣3931;第一连接件392与第二连接件393均呈半圆环型;当第二连接卡扣3931卡接在第一连接卡扣3921上时,第一连接件392与第二连接件393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以下简称封闭圆环);第一连接件392与第二连接件393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咬合齿。
同时为了使得在夹持医用棉签的棉棒时,医用棉签的棉棒顶端始终高于封闭圆环的上端面1cm处,可以在第一连接件392的上端面上设置一个倒L型的连接杆,且倒L型的连接杆的水平部下端面与第一连接件392的上端面的垂直距离为1cm,然后在夹持医用棉签时,可以将医用棉签的棉棒上端抵接在倒L型的连接杆的水平部下端,然后转动第二连接件393,使得第二连接卡扣3931与第一连接卡扣3921卡接;并且由于成年人大拇指的指甲宽度近似于1cm,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倒L型的连接杆,医护人员可以凭感觉使得在夹持医用棉签时,医用棉签的棉棒顶端高于封闭圆环的上端面近似1cm处,在本实施例中,默认为设置了倒L型的连接杆(图中未示);
并且由于在第一连接件392和第二连接件393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咬合齿,这样使得第一连接件392和第二连接件393能更好地将医用棉签的棉棒夹持住,可以防止医用棉签会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轻微的滑动,从而避免了在后续蘸药过程中发生偏差。
如图4、图7-10所示,分离机构4包括第二连接管401,第二连接管401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下端面上,且第二连接管401的开口处正对于第三通孔203;分离腔体402,分离腔体402的一侧面通过一连接板与外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分离腔体402沿外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端均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403,两个第一转动轴403与分离腔体40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扭簧,两个第一转动轴403靠近分离腔体402中心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第一分离板404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转动轴403上,第二分离板405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一转动轴403上,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在水平状态下时交叉卡接;第一分离板404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锥环件4041,第二分离板405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半圆锥环件4051,当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均处于水平状态下时,第一半圆锥环件4041和第二半圆锥环件4051形成一个整圆锥环件(以下简称圆锥环件);当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均处于水平状态下时,第二连接管401的下端面与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的上端面相贴合;分离腔体402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行程槽;收集盒406,收集盒406滑动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底面上,收集盒406位于分离腔体402的正下方,收集盒406的两侧壁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滑轨4062,滑轨4062沿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轨4062与行程槽滑动连接;分离腔体402的内侧壁下端两侧均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07,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扭簧;两个第二转动轴407分别位于收集盒406的两侧壁上端,两个第二转动轴407上均固定设置有拨板408,两个拨板408在初始状态下与竖直方向呈四十五度夹角;第二转动轴407通过连接绳索409与同一侧的第一转动轴403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403的直径大于第二转动轴407的直径。
分离腔体402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设置有匚型封闭板4021,匚型封闭板4021的开口朝向收集盒406,匚型封闭板4021上开设有可供连接绳索409穿过的连接孔;匚型封闭板4021沿外壳体1宽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与分离腔体402的外侧壁相贴合,匚型封闭板4021沿外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的横截面呈倒L型;收集盒406沿外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L型封闭板4061,L型封闭板4061与匚型封闭板4021沿外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相抵接;靠近出口101的L型封闭板4061位于匚型封闭板4021的外侧;远离出口101的L型封闭板4061位于匚型封闭板4021的内侧。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分离腔体402和收集盒406在初始状态下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并且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在初始状态下是交叉卡接在一起的,这样就使得在初始状态下,分离机构4始终处于密闭的状态,从而能避免收集盒406内的异味从第二连接管401处溢出,同时在拉出收集盒406时,匚型封闭板4021不会对收集盒406的拉出动作造成干涉,还能对收集盒406形成限位,方便对收集盒406的推回,从而使得本装置更加人性化,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首先当需要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时,医护人员将医用棉签棉棒的顶端抵接在倒L型的连接杆的水平部下端,然后转动第二连接件393使得连接轴391转动,使得第二连接卡扣3931与第一连接卡扣3921卡接,此时第一连接件392和第二连接件393形成的封闭圆环可以将医用棉签的棉棒夹持住;
然后,医护人员向下压动驱动块381,驱动块381会带动夹持部件39向下运动,从而将医用棉签插入到第一连接管32内;
当连接块387的下端面正好与压块385的上端面相接触时,此时医用棉签的棉球最下端正好与出液喷头371相平齐,此时继续向下压动驱动杆381,连接块387带动压块38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83以及活塞垫块384向下运动,从而将注液筒33内的药液挤入到环形连接管37内,然后从出液喷头371中喷出,从而对医用棉签进行蘸药,并且第一出液管35位于储液箱34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示)从而使得当活塞垫块384在向下运动时,不会将注液筒33内部的药液从第一出液管35压回储液箱,当驱动块381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时,出液喷头371位于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这样就实现了对医用棉签最佳效果的蘸药,从而使得在消毒过程中能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然后松开驱动块381,驱动块381在第一连接弹簧38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同时压块385在第二连接弹簧386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从而带动连接杆383向上复位,连接杆383带动活塞垫块384向上复位,当活塞垫块384在向上复位的过程中,储液箱34中的药液会从第一出液管35中吸入到注液筒33内,从而实现了定量挤出和定量吸入的效果,并且在注液筒33和第三出液管3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示),这样使得当活塞垫块384在向上复位的过程中,环形连接管37内的药液不会被吸回注液筒33;并且第一连接管32的下端通过第二出液管36与储液箱34相连通,这样使得从出液喷头371中喷出来的多余的药液能回流到储液箱34中,从而防止了药液的浪费;
并且当驱动块381在复位过程中,会带动夹持部件39复位,而且夹持部件39在第一连接弹簧382的作用下,会发生略微的抖动,这样使得医用棉签棉球底部药液形成的小液滴会在抖动过程中滴落,从而回流到储液箱34内,这样就避免了当后续将医用棉签取出时,药液滴落到地上或者滴落到盖板2上,造成药液的浪费;
然后将第二连接卡扣3931和第一连接卡扣3921分离,然后将医用棉签取出,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消毒,这样使得医用棉签棉球的近似三分之二处被蘸取上药液,实现了对医用棉签最佳效果的蘸药,从而使得在消毒过程中能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当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消毒过后,需要对医用棉签的棉球和棉棒进行分离时,医护人员手持医用棉签的上端,然后将医用棉签从第三通孔203伸入到第二连接管401内,当医用棉签触碰到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时,会使得第一转动轴403发生转动,然后将医用棉签的棉球部分完全伸入到分离腔体402内且位于第一半圆锥环件4041和第二半圆锥环件4051形成的整圆锥环件的下方,然后向上拔取医用棉签,由于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的上端面始终有一部分与第二连接管401相抵接,因此在向上拔取医用棉签时,第一转动轴403不会发生转动,因此在第一半圆锥环件4041和第二半圆锥环件4051形成的整圆锥环件的作用下,会将医用棉签的棉球刮落,从而实现了对医用棉签的棉球和棉棒进行分离,然后掉落在收集盒406内;
并且当在向下伸入医用棉签时,第一转动轴40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绳索409会带动第二转动轴407转动,第二转动轴407带动拨板408向靠近收集盒406的中心转动,并且由于第一转动轴403的直径大于第二转动轴407的直径,因此第二转动轴407的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转动轴403的角度,从而使得当拨板408能从初始状态转动到竖直状态,从而将收集盒406内收集的棉球向收集盒406的两侧刮动,从而避免了收集的棉球在收集盒406的中心堆积,从而提高了对收集盒406的利用率,使得收集盒406内能收集更多的棉球;
当医用棉签的棉棒完全被拉出时,第一转动轴403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二转动轴407在第三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转动轴403带动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复位,第二转动轴407带动拨板408复位;当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复位时,第一分离板404和第二分离板405会交叉卡接在一起,并且配合匚型封闭板4021和L型封闭板4061的作用下,将分离机构4完全封闭,从而防止收集盒406内的异味溢出。
当需要对收集盒406内的棉球进行处理时,只需从出口101处,拉动靠近出口101处的L型封闭板4061,然后将收集盒406拉出,从而对收集盒406内的棉球进行清理;同时由于靠近出口101的L型封闭板4061位于匚型封闭板4021的外侧;远离出口101的L型封闭板4061位于匚型封闭板4021的内侧,这样使得收集盒406在拉出过程中会被匚型封闭板4021所限位,使得滑轨4062始终位于行程槽内,这样就方便了将收集盒406推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故不在赘述。
Claims (5)
1.一种蘸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滑座(31),所述连接滑座(31)上设置有按压部件(38);第一连接管(32),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滑座(31)固定连接;注液筒(33),所述注液筒(3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液筒(33)通过出气管(333)与所述连接滑座(31)固定连接;储液箱(34),所述注液筒(33)通过第一出液管(35)与所述储液箱(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液管(36),所述第二出液管(3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所述第二出液管(3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34)的内部上端;环形连接管(37),所述环形连接管(37)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外侧下端,所述环形连接管(37)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液喷头(371),若干个所述出液喷头(37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所述环形连接管(37)通过第三出液管(331)和第四出液管(332)与所述注液筒(33)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液管(331)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注液筒(33)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四出液管(33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出液管(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管(331)相连接,所述第四出液管(332)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连接管(37)相连接;夹持部件(39),所述夹持部件(39)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件(3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蘸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35)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34)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液管(3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注液筒(33)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液管(35)位于所述注液筒(3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出液管(331)与所述注液筒(3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蘸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座(3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滑槽(311),所述连接滑座(31)上沿竖直方向还开设有一滑孔(312),所述滑孔(312)的下端与所述出气管(33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蘸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38)包括驱动块(381),所述驱动块(381)弹性设置在所述滑槽(311)内,所述驱动块(381)位于所述滑槽(311)内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弹簧(382)与所述滑槽(311)的底面弹性连接;连接杆(383),所述连接杆(383)与所述滑孔(312)滑动设置,所述连接杆(383)的直径小于所述滑孔(312)的直径,所述连接杆(383)位于所述滑孔(312)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塞垫块(384),所述活塞垫块(384)与所述滑孔(312)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38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压块(385),所述连接杆(383)位于所述滑孔(312)外侧的部分套设有第二连接弹簧(386),所述第二连接弹簧(38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块(385)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弹簧(38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滑座(31)的上端面上;所述驱动块(38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侧面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87),且所述连接块(387)位于所述压块(385)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蘸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39)包括第一连接件(392),所述第一连接件(392)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387)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92)的外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卡扣(3921);连接轴(391),所述连接轴(39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92)的另一端,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连接轴(391)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93),所述第二连接件(393)的内侧壁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扣(3931);所述第一连接件(39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93)均呈半圆环型;当所述第二连接卡扣(3931)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卡扣(3921)上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9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93)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所述第一连接件(39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93)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咬合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0453.7A CN112891064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0453.7A CN112891064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91064A true CN112891064A (zh) | 2021-06-04 |
CN112891064B CN112891064B (zh) | 2022-06-21 |
Family
ID=76112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404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91064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9106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43982A (zh) * | 2021-12-22 | 2022-04-15 | 曾裕超 | 一种医疗伤口处理辅助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183157U (zh) * | 2013-05-03 | 2013-09-1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环保型卫生棉签 |
CN204364641U (zh) * | 2014-12-12 | 2015-06-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一种棉签蘸取装置 |
CN106938120A (zh) * | 2017-04-14 | 2017-07-11 | 成都百特万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环保可重复利用棉签棒的棉签 |
CN108382742A (zh) * | 2018-02-07 | 2018-08-10 | 魏长同 | 一种棉签蘸药器 |
CN208394075U (zh) * | 2018-04-26 | 2019-01-18 | 陈俊 | 一种妇产科用棉签拆分回收装置 |
CN110368198A (zh) * | 2019-08-15 | 2019-10-25 | 淮北市儒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医用棉签存用装置 |
CN111992571A (zh) * | 2020-09-01 | 2020-11-27 | 杨兆锋 | 一种医用棉签处理装置 |
CN212170513U (zh) * | 2020-04-29 | 2020-12-18 | 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 | 一种附带生物检材的棉签分切器 |
-
2021
- 2021-01-13 CN CN202110040453.7A patent/CN1128910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183157U (zh) * | 2013-05-03 | 2013-09-1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环保型卫生棉签 |
CN204364641U (zh) * | 2014-12-12 | 2015-06-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一种棉签蘸取装置 |
CN106938120A (zh) * | 2017-04-14 | 2017-07-11 | 成都百特万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环保可重复利用棉签棒的棉签 |
CN108382742A (zh) * | 2018-02-07 | 2018-08-10 | 魏长同 | 一种棉签蘸药器 |
CN208394075U (zh) * | 2018-04-26 | 2019-01-18 | 陈俊 | 一种妇产科用棉签拆分回收装置 |
CN110368198A (zh) * | 2019-08-15 | 2019-10-25 | 淮北市儒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医用棉签存用装置 |
CN212170513U (zh) * | 2020-04-29 | 2020-12-18 | 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 | 一种附带生物检材的棉签分切器 |
CN111992571A (zh) * | 2020-09-01 | 2020-11-27 | 杨兆锋 | 一种医用棉签处理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43982A (zh) * | 2021-12-22 | 2022-04-15 | 曾裕超 | 一种医疗伤口处理辅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91064B (zh) | 2022-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89916B2 (en) | Oral care system | |
US20100223742A1 (en) | Air injection type portable dental flosses | |
US20080081079A1 (en) | Portable saline nasal spray | |
US20090197220A1 (en) | Oral clea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 |
CA1196541A (en) | Douche delivery device | |
CN112891064A (zh) | 一种蘸药机构、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2891063A (zh) | 一种外科用的医用棉签蘸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2450991B (zh) | 一种唾液收集装置 | |
CN207654262U (zh) | 一种多功能口腔护理棒 | |
CN109793980B (zh) | 一种多功能的口腔溃疡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715710A (zh) | 一种用于口腔病治疗的口腔清洗消毒器及其使用方法 | |
FR2588469A1 (fr) | Pulverisateur dentaire a gaine absorbante | |
CN219501828U (zh) | 一种术前消毒装置 | |
CN108185631A (zh) | 一种医用口腔护理清洗装置 | |
CN2131505Y (zh) | 定量喷剂装置 | |
CN214807853U (zh) | 一种挤压式消毒剂压头保护装置 | |
CN217995553U (zh) | 一种护理垃圾处理装置 | |
CN109481838A (zh) | 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 | |
CN218167097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组件的实验操作台 | |
CN109701147B (zh) | 一种限量限次定时湿润喷壶 | |
CN114831552A (zh) | 一种小儿临床诊室用清洁装置 | |
CN209392427U (zh) | 一种杀菌牙刷杯 | |
CN116812388A (zh) | 平推盖式医疗垃圾桶 | |
DE20109877U1 (de) |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und/oder Desinfektion von Zahnbürsten | |
CN115845098A (zh) | 一种心胸外科用辅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211135 Unit B, 300 Zhihui Road, Kir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HANERS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No.37 Guoxue Lan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Zong Juanyu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1 |